唐代传奇的文学成就222

合集下载

资料唐传奇——精选推荐

资料唐传奇——精选推荐

唐传奇——唐代传奇小说●1、概念●唐传奇是指唐代流行的文言短篇小说。

大多以记、传为名,以史家笔法,记奇闻异事。

以“传奇”作为小说之名,有两种说法:一是始于晚唐裴铏小说集《传奇》,一是始于元稹《莺莺传》。

《莺莺传》原名《传奇》,今名据说是宋人收入《太平广记》时改的。

而把“传奇”明确地用为唐人文言小说的专称,是在元代后期。

此后,传奇作为唐人文言小说的通称,便约定俗成地沿用下来。

●中国小说发展到唐代,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鲁迅说:“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然叙述宛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

”(《中国小说史略》)2、兴起:[1] 唐传奇的兴起和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

● a 、城市繁荣、商业经济发达,三教九流、各行各业的人物聚集在城市,流传着形形色色的奇闻轶事,这为传奇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生活来源。

●b、城市的繁荣和发展,也使许多面向市井民众的俗文学形式,如说话、变文等应运而生。

这类新兴的俗文学,不仅受到普通民众的欢迎,也引起文人士大夫的兴趣。

许多文人开始把注意力投入到这种富有趣味的创作中来。

●C、佛道教义、神怪传说的流行,对传奇创作也有相当的影响。

d、唐代科举中的行卷、温卷风气也助长了传奇的繁荣。

由于唐传奇能很好地显示自己在“史才、诗笔、议论”等多方面的才能,因此成为应试求仕的文人投卷的一种作品。

这样无形中促进了唐传奇的写作。

[2]、从文体内部说,传奇小说是六朝志怪演变发展的产物。

到唐代志怪进一步人情化、精致化,演化为传奇。

但两者又有根本的区别。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六朝志怪受神道意识的影响很深,作为文学创作的意识并不明确,而唐传奇则象鲁迅所说“始有意为小说”(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二是六朝志怪虽然也有一些情节较为曲折的作品,但基本上是粗陈梗概而缺乏深入细致的描绘,而唐传奇则有较为完整的结构,情节也曲折复杂;三是唐传奇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心理的刻划等方面也有了显著提高。

简介唐传奇的发展阶段及作家作品

简介唐传奇的发展阶段及作家作品

简介唐传奇的发展阶段及作家作品唐传奇是唐代文学的一种重要文体,它以故事、传说或事迹为素材,通过描写奇异离奇的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展现了唐代社会的风貌和文化面貌。

唐传奇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初唐传奇、盛唐传奇和晚唐传奇。

以下将为大家介绍这三个阶段的特点以及几位著名的作家及其作品。

初唐传奇阶段,主要是指从隋唐之际到贞观年间(公元581年至公元649年)出现的一批传奇作品。

这一时期的传奇作品具有明显的史诗特点,讲述了英雄人物的事迹和传奇故事。

其中最著名的作家是文学家骆宾王,在他的《女儿经》中,以悲剧命运的描写和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受到了广泛的赞赏。

而盛唐传奇阶段,是指唐玄宗时期(公元713年至公元907年)传奇发展的鼎盛时期。

在这一时期,传奇作品的广泛传播使其成为民间文学的重要形式。

在盛唐传奇中,题材更加广泛,内容更加多样化。

代表作家有杨凝式、张籍和吕温,他们的作品描写了贵族和百姓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展现了唐代社会士族文化的方方面面。

晚唐传奇阶段,是唐代文学的最后一个阶段,主要是指公元907年至公元960年这段时期的传奇创作。

晚唐传奇中的作品更加注重文学性和艺术性的追求,故事情节更加曲折复杂,人物形象更加深入丰富。

代表作家有李端、庞德公和白行简,他们的作品以其艺术的表现手法和情感的激发,成为唐代传奇的巅峰之作。

总的来说,唐传奇的发展经历了初唐、盛唐和晚唐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代表作家。

这一时期的传奇作品以其奇特的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唐代社会风貌和文化特点的重要参考资料。

同时,唐传奇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唐代传奇创作

唐代传奇创作

唐代传奇创作
昔日的唐朝,是中国的精神世界的中心,也是中国文化的心脏。

其历史悠久,文化博大,影响极其甚广,而其中蕴含的智慧与价值,是很多其它文化思想所没有的。

其中一项重要的贡献是传奇创作。

传奇创作在唐朝得到了发展,在其中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伴随着唐朝的文学发展而向着特定方向发展。

传奇文学,是古代中国文学家创作的一种非凡文学形式,它结合了唐诗、词、文言文、谚语、新闻等,丰富多彩,故事性强,形式灵活,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

此外,传奇创作的受众覆盖面也极广,超越诗歌作家,更多的是普通的民众。

传奇文学的发展,使得唐朝的文学丰富了内容,也更加精致了叙事手法。

在唐朝,传奇创作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呈现出一股浓郁的气息,推动了唐朝文学的繁荣发展。

从聂夷吾到曹禺,再到李白、杜甫等,唐朝的许多著名文学家都曾创作过传奇,形成了一种具有唐朝特色的传奇文学。

其中,以《西游记》、《红楼梦》等最为著名。

唐朝的传奇创作,不仅扩大了民众的文学视野,而且还极大地满足了社会的审美需求,把大量精美的文章传入古代。

更重要的是,传奇文学也给人们带来了思想和道德教育,使古人对人生、善恶等深刻思考,从而影响着后代社会的道德情操。

因此,唐代传奇创作在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忽视,它丰富了文学内
容,扩大了文学受众面,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道德教育。

传奇故事,不仅是古代的不朽绝唱,更是今天的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

唐代传奇

唐代传奇

第一,爱情婚姻题材。这是唐传奇中数量最 多、最具思想深度的内容。如李朝威的《柳毅 传》、白行简的《李娃传》、蒋防的《霍小玉 传》、元稹的《莺莺传》等。
第二,文人仕途题材。如沈既济的《枕中 记》、李公佐《南柯太守传》等。 第三,历史题材。如陈鸿的《长恨歌传》、 郭湜的《高力士传》、姚汝能的《安禄山事迹》、 无名氏的《李林甫外传》等。
唐代传奇
一、唐传奇的兴起和发展概况 1、什么是唐传奇
唐传奇即是唐代的文言短篇小说,多传述奇 闻异事。宋代以后,人们泛称唐人小说为“传 奇”。它是六朝小说的新发展,是自觉的小说创 作,具有成熟形态,标志中国小说进入自觉时代。
“传奇”一词,不同时代含义有别: 唐宋时,指文言短篇小说; 南宋和金代,也指诸宫调; 元代,也指杂剧; 明清时期,指当时的戏曲。
第二,构思新颖,情节生动,结构严谨。自 觉地追求情节、结构的安排,是唐传奇走向成熟 的重要标志,也是其突出了的艺术成就。如《柳 毅传》、《李娃传》等,既主线清晰,中心突语言华美流畅,丰富多彩。唐传奇均 用当时流行的古文写成,但同时又适当吸收了骈 文句法和新鲜活泼的民间口语,还在文中大量穿 插诗词韵语。使小说语言精妙华美,生动活泼。
第三,晚唐的转变时期。作品数量极多,出 现传奇专集,如牛僧孺的《玄怪录》,裴铏的 《传奇》等。侠义和历史题材增多,神仙鬼怪重 新成为热点,有脱离现实倾向,艺术上趋于粗俗, 成就远不及中唐。
二、唐传奇的思想内容
面向人生,反映现实,把现实生活中的人物、 事物作为主要描述对象,这是唐传奇的重要特征, 也是对小说的重大发展。
第四,义侠题材。如杜光庭的《虬髯客传》、 袁郊的《红线传》、裴铏的《聂隐娘》、薛调的 《无双传》等。 第五,神怪题材。如牛僧孺的《郭元振》、 李复言的《李卫公靖》等。

简介唐传奇的发展阶段及作家作品

简介唐传奇的发展阶段及作家作品

简介唐传奇的发展阶段及作家作品唐传奇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独具特色的一种文学体裁,它是唐代文人对歌谣、小说等民间文化的吸收和创作的产物。

在唐代,唐传奇经历了三个主要的发展阶段,分别是初创阶段、繁盛阶段和衰落阶段。

在初创阶段,唐传奇的作品主要以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为题材,如《长恨歌》、《白娘子传奇》等。

这些作品以浪漫主义的色彩,描绘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和动人的情节,深受当时文人的喜爱。

而且,这些作品的流行也为后来的传奇作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经验。

进入繁荣阶段后,唐传奇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

在这个阶段,许多杰出的传奇作家相继涌现,他们以骚客和文人的身份,以个人的创作才能和文化背景,对传奇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创新。

他们的作品不仅在题材上更加多样化,还在结构和语言上有了更大的突破和创新,如韦庄的《女儿词》、元稹的《酉阳杂俎》等。

繁盛阶段的唐传奇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也对后世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随着唐代社会的动荡和文化氛围的变迁,唐传奇逐渐进入了衰落阶段。

在这个阶段里,传奇作品的数量和质量都明显下降,大量的作品沦为平庸之作,缺乏创新和独特性。

尽管仍有一些杰出的传奇作家如白居易在这一时期继续创作,但整体上来说,唐传奇的繁荣期已经过去了。

综上所述,唐传奇在唐代经历了初创、繁荣和衰落三个主要的发展阶段。

它不仅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学的题材和表现手法,更是对后世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虽然唐传奇在衰落阶段逐渐式微,但其作品仍然是我们理解和欣赏唐代文化的重要窗口之一。

我们应该重视对唐传奇的研究和保护,以此来传承和弘扬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唐代的文化成就

唐代的文化成就

唐代的文化成就
一、文学方面
1. 诗歌
- 唐诗的发展历程
- 唐诗的艺术成就
- 唐诗在艺术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准。

在诗歌形式上,有五言、七言、绝句、律诗等多种形式,并且格律严谨。

在语言上,精炼优美,富有表现力。

诗人善于运用意象来表达情感,如“月”这个意象在唐诗中常常代表思念之情,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就是典型例子。

同时,唐诗的意境深远,能够让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如王维诗中的禅意意境,给人宁静致远的感觉。

2. 散文
二、艺术方面
1. 绘画
2. 书法
3. 雕塑
- 唐代雕塑以佛像雕塑最为著名。

龙门石窟的唐代佛像,如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造型丰满圆润,面部表情慈祥,衣纹流畅自然,体现了唐代雕塑艺术的高超水
平。

敦煌莫高窟中的唐代洞窟壁画和彩塑也非常精美,彩塑形象生动,色彩鲜艳,壁画题材广泛,有佛教故事、神话传说等,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宗教信仰。

三、科技方面
1. 天文历法
2. 医学
3. 印刷术。

唐传奇

唐传奇

唐代传奇,2009年3月。 制作:叮叮 18
《柳毅传》构思和情节
在柳毅为龙女传书的使命已经完成, 准备离开龙宫之际,突然插入钱塘君 逼婚一节,使得波澜再起;柳毅回家 后两次所娶之妻均夭折,最后与卢氏 成婚,而当谜底揭开后,方知这位卢 氏正是龙女的化身。情节安排环环相 扣,一转再转,既出人意料,又在情 理之中。
制作:叮叮
19
第四,义侠题材。如杜光庭的《虬髯 客传》、袁郊的《红线传》、裴铏的 《聂隐娘》、薛调的《无双传》等。
第五,神怪题材。如牛僧孺的《郭元 振》、李复言的《李卫公靖》等。
杜光庭《虬髯客传》 隋末天下纷乱,杨素 的宠妓红拂慧眼识英 雄,私奔李靖,二人 在客店中又遇到意在 图王的“虬髯客”。 后虬髯客见到“李公 子”即李世民,知天 下有主,又不甘称臣, 遂远去海岛称王。
第二,文人仕途题材。如沈既济的《 枕中记》、李公佐《南柯太守传》等。 第三,历史题材。如陈鸿的《长恨歌 传》、郭湜的《高力士传》、姚汝能 的《安禄山事迹》、无名氏的《李林 甫外传》等。
沈既济《枕中记》 即著名的“黄粱美梦” :热衷功名的 卢生,在邯郸旅舍借道士吕翁的青瓷 枕入睡,梦中实现了他娶高门女、登 进士第、出将入相、子孙满堂等一切 理想。
唐传奇的兴起的原因:
其二,作家队伍的变化。六朝小说作 家多为贵族文人。唐代了解社会现实、 积极进取,有较好的文学修养的中小 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逐步成为政坛和文 坛一支最重要、最活跃力量。
唐传奇的兴起的原因:
其三,各种文学形式的相互影响和促 进。李杜的诗歌,元白的新乐府运动, 韩柳的古文运动,增强了文学的现实 主义精神,为传奇小说提供了最富表 现力的语言形式。“说话”和“俗 讲”,变文等都对唐传奇产生影响。
唐传奇的地位及影响

唐代传奇创作

唐代传奇创作

唐代传奇创作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繁荣昌盛的时期,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段光辉的历史,它留下了一个个伟大的文学作品。

其中,唐代传奇尤为突出,它们是唐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家最熟悉的文学作品。

关于唐代传奇创作,可以从它的历史发展进行详细介绍。

其实,唐代传奇可以追溯到汉代,汉代的“西游记”就是一部写有西域风情的传奇故事。

唐代传奇在该时期有了更大的发展,一位著名的诗人司马相如曾写下许多传奇,他写的《乐府诗集》中,就全面展示了丰富的传奇形式。

后来,唐代诗人王维也写了许多传奇,他的作品《滕王阁序》以及《游山西村》等,都将古代传奇作品的风采发挥得淋漓尽致。

唐代传奇的发展可以说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大突破,它给后来的文学创作带来了很大的启发。

唐代传奇创作在形式上和其他文学作品不同,它给读者带来了更加引人入胜的读物。

因此,唐代传奇作品在当时广受欢迎,受到了文学界广大读者的欢迎与赞许。

此外,唐代传奇创作中又强调了节操内涵。

这种节操思想,就是以一种崇高的道德标准,来指导社会生活与人们的行为。

唐代的传奇创作,不仅饱含人文内涵,而且蕴藉深厚的道德价值。

在它们的作品中,无论是什么情节,都有令人回味无穷的节操思想,这让读者在阅读时产生了思考的欲望,也得到了文学思想的陶冶。

唐代传奇的创作,比汉代更为繁荣,它们在古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后来文学文化活动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在唐代,传奇作品不仅饱含着诗意的文采,而且拥有深厚的哲学思想和高尚的道德内涵,可以说是古代文学史上无可比拟的奇葩。

至此,唐代传奇文学创作就给我们编织出一幅古今中外的文学传奇,它们让今天的人们从古人的文学探索中,看到自己的身份与文化的影子,吸取到对古代文学的精髓,以维护文化的长期传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唐代传奇的文学成就荣运良摘要:唐代传奇是一种用文言写的短篇小说,它是中国小说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它的出现是中国小说史上的一次大的飞跃,标志着小说现实意义的加强和艺术上渐趋成熟,标志着小说进入到一个有意识创作的时代,使小说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

唐代传奇的文学成就表现在五个方面:一、现实主义和积极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二、思想内容与题材手法上的创造性和启发性;三、结构完整、情节曲折,构思巧妙;四、人物描绘和形象塑造丰满,个性鲜明;五、语言简洁、准确、丰富、优美。

唐代传奇小说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关键词:唐代传奇文学成就传奇小说是唐代艺苑中的又一朵鲜花。

它是在中唐古文运动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文体。

晚唐裴刑把他所撰的小说集命名为《传奇》,宋以后人们遂称唐代的小说为“传奇”,取其“作意好奇”之意。

实际上就是文言短篇小说。

唐代传奇小说的源头出于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但由于社会环境与创作态度的不同,在艺术上得到了很大的进步。

正如鲁迅所说“传奇者流,源盖出于志怪,然施之藻绘,放其波澜,故所成就及特异,其间虽亦或托讽谕以纾牢悉,谈祸福以寓惩劝,而大归则究在文采与意想,与昔之传鬼神明因果而外无他意者甚异其趣矣”。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八篇)其内容主要是记述奇人奇事,爱情婚姻,神仙怪异及福祸惩戒等故事,情节离奇曲折,叙述婉转有致,语言文辞流利,引人入胜。

由于唐代传奇的高度成就,被人们称之为“一代之奇”。

一、唐代传奇小说的发展阶段及其影响唐代传奇小说的发展阶段分为三个阶段。

初唐盛唐是传奇的兴起阶段。

这时的作品刚脱胎于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小说,在思想内容上还残存着志怪故事的影响,但情节结构已比较完整,描写手法也有显著的提高,流传至今的只有《古镜记》、《补江总白猿传》和《游仙窟》3篇;中唐时期是传奇小说百花怒放的黄金时代。

这个时期作家纷起,名作迭出,志怪述异的风气虽未完全扫除,但现实生活的气息已经压倒了神鬼的气息。

不仅作品的思想内容广阔,艺术成就也比较高。

反映爱情婚姻的有白行简的《李娃传》、蒋防的《霍小玉传》、元稹的《莺莺传》和李朝威的《柳毅传》等;否定功名利禄的有沈既济的《枕中记》、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等;》还有一些以历史故事为题材的,如陈鸿的《长恨歌传和《东城父老传》;晚唐时期,写豪侠传奇作品颇盛,怪异色彩又变得浓厚起来,与现实生活逐渐疏远,开始走向衰落。

唐代传奇是中国小说发展继上古神话传说、先秦诸子寓言、两汉历史故事和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之后的又一个新的阶段。

它建立了相当完整的短篇小说形式,由杂记式的“残丛小语”,变为洋洋洒洒的大篇;由三言两语的记录,变为复杂的故事描绘。

注意形式结构,注意人物心理性格的描写与形象的塑造。

唐代传奇小说对后代文学所产生的影响,是非常远大的。

唐代传奇中的许多作品,都成为后代小说、戏典的题材。

如《莺莺传》改写为王实甫的《西厢记》;沈既济的《枕中记》演绎为马致远的《黄梁梦》和汤显祖的《邯郸记》;根据《长恨歌传》创作的著名剧本有白朴的《梧桐雨》、洪升的《长生殿》等等。

后代的小说也有许多是取材于唐代传奇的,如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凌蒙初的《拍案惊奇》等等。

宋代以后的笔记小说,也直接受到唐代传奇小说的影响。

二、唐代传奇文学成就的具体表现(一)现实主义和积极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

唐代传奇有着丰富的社会内容与市民气息。

传奇中的人物是多方面的,有新兴知识分子、有旧官僚、有上层妇女,有商人、有妓女、歌女等,作品通过他们之间的交往活动,揭开了我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序幕,反映了城市生活的繁荣复杂,把反对封建门阀制度和礼教压迫当作自己的基本主题。

与此同时,一些优秀作品中往往兼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反映出作者的主观态度,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以及人们对自由、幸福、美满人生的向往。

例如:沈既济《枕中记》,作者把卢生在逆旅中,借道士的青瓷枕入睡,梦中经历了他生平热烈追求的“出将入相的生活,醒来一顿黄梁饭刚蒸熟的浪漫主义手法和“功名富贵如过眼烟云”、“人生苦短”的现实生活相结合使卢生从中感悟,万念俱灰。

李公佐《南柯太守传》中,作者大胆让淳于棼蚁穴招附马、任太守,经历自已的一生。

蒋防《霍小玉传》写歌妓霍小玉和书生李益的爱情悲剧。

作者通过霍小玉死后化作厉鬼,使李益夫妻不和,终身受到猜疑与嫉妒情绪困扰的这种浪漫主义结局,既反映了作者的认知和态度,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愿望和善恶标准。

其他如李朝威《柳毅传》中“柳毅成仙”,白行简《李娃传》中妓女李娃做了“湃国夫人”……无不在反映广阔社会生活的同时,透露着大胆而又新奇的浪漫主义色彩。

(二)思想内容与题材手法上的创造性和启发性。

1、六朝志怪小说如《搜神记》中的“韩凭夫妇”、“紫玉韩重”,《搜神后记》中的”“白水素女”等表现反封建的爱情主题的作品,讴歌的对象是一般的士子平民。

而唐代传奇则创造性地把娼妓婢妾第一次大批作为被赞颂的主角。

如霍小玉、李娃、红拂、步飞烟等许多生动、感人的妇女形象。

2、唐代传奇中所描写的人与神、人与鬼、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爱情、纠纷、启发了后来作家作品的思想内容和题材手法,有的作品则是对唐代传奇作品作了创造性地修改和完善。

如王实甫的《西厢记》、郑德辉《倩女离魂》、汤显祖的《邯郸记》都是在唐代传奇作品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大量描写狐仙、鬼怪等故事,其创作方法和题材手法不能说没有唐代传奇的启发和影响。

以上这些都足以证明:在艺术创作上,唐代传奇在思想内容和题材手法上都有惊人的成就。

(三)结构完整,情节曲折,构思巧妙六朝志怪小说与轶事小说往往只是“残丛小语”,即以比较完整的“王嫱”(《西京杂记》)、“玉镜台”、“管宁割席”(《世说新语》)、“千将莫邪”、“韩凭夫妇”、“李寄”(《搜神记》)等而论,也都只是截取某一个生活片段来描写人物某一方面的特征。

唐代传奇建立了相当完整的小说形式。

由杂式的“残丛小语”变为洋洋洒洒的大篇;由三言两语的记录,变为复杂的故事描绘。

开始注意小说的形式结构,注意人物心理性格的描写与形象的塑造,因此唐代传奇和以前的小说形式相比结构比较完整是一个显著的特色。

它比较全面地采用了史传文学的手法,把一个人前后完整的一段生活,甚至一生的经历都描绘下来(尽管它们有的只是作者大胆的想象和梦想),形象地揭露社会矛盾,表现出人物微妙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我们甚至可以夸张地说:体制简短而有长篇小说的规模,这种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小说形式,是由唐代传奇开始的。

和六朝志怪小说、轶事小说比较起来唐代传奇的又一特色是;构思巧妙、情节曲折、波澜起伏、摇曳多姿。

如《李娃传》写妓妇李娃与荥阳公子某生的爱情故事。

某生初见李娃“徘徊不能去”,产生爱慕之心,与李娃相爱一年,“囊中尽空”,“资财仆马荡然”。

李娃和鸨母设计,抛弃某生。

某生流落街头为歌童,其父见之,“鞭之几死,弃之路旁”。

李娃看到某生风雪中饥寒交迫的惨状,良唐传奇是我国古典小说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其成就迥高与前人,沾溉乎后世。

唐传奇题材较广,其中又以爱情传奇成就最大。

揭露封建婚姻制度的残酷,同情下层妇女的悲惨境遇,歌颂她们为争取爱情幸福而进行的反抗和斗争,是唐传奇的积极思想意义之一。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唐传奇塑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独特、可歌可敬的女性形象。

透视她们丰富多彩、景色多姿的人生经历,我们能真切地感觉到:大唐一代,妇女的个性意识有了明显提高。

唐传奇被称为“史才”与“诗笔”的结合,从现实生活的故事入手,加入作者的想象,采用精妙的笔法使一个人物个性鲜明,跃然纸上,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揭露唐代封建制度的弊端,等级制度的压迫,家长制度的不近人情,比如《任氏传》、《离魂记》、《莺莺传》、《霍小玉传》,这些名篇代预示着唐代爱情小说中的女性有着约束争取自由的意识。

府参军,李娃又要弃生而去,后来某生父子相认和好如初,让李娃与某生结成秦晋,构思之巧妙,情节之曲折,引人入胜,文笔清丽圆转,描写淋漓尽致,令人叹为观止。

(四)人物描绘形象丰满,个性鲜明。

唐代传奇作品对广阔社会生活进行深刻揭露的同时,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

如霍小玉、李娃、莺莺、柳毅、钱塘君等等,形象丰满而又个性鲜明。

通过对这些作品中人物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唐代传奇作家已经具备了比较完善的人物形象塑造的法则。

他们善于通过复杂的心理活动,表现人物微妙的思想感情,善于在矛盾冲突中通过生动、传神的动作、语言表现人物的丰满形象、鲜明的个性,善于利用细节描写和典型环境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作用,善于在情节发展中使人物的性格变化具有层次性。

在描写人物时,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烘托;有肖象、服饰的描绘,也有环境、场面的映衬、渲染。

正是由于这些法则的运用使得唐代传奇作品中的人物丰满形象而又个性鲜明。

如写荥阳生与李娃初见相慕之状。

荥阳生一见李娃,“不觉停骖久之,徘徊不能去。

乃诈坠鞭于地,候其从者,敕取之。

累眄于娃,娃回眸凝睇,情甚相慕。

竟不敢措辞而去。

”到了荥阳生再一次来访,李娃侍儿开门,一见是生,“侍儿不答,驰走大呼曰:‘前时遗策郎也!’娃大悦曰:‘尔姑止之,吾当整妆易服而出’。

”李娃之日盼荥阳生之来,和对生之钟情,都在侍儿大呼和娃之整妆易服中表现出来。

又如传中写李娃在其母之压迫下,设计甩掉荥阳生,先是李娃约生一起去拜竹林神求子,归路上则约生顺路到姨宅歇脚。

正在用饭时,忽有人来报李娃之母暴病命危,李娃乃急急先归,生本想与娃同回,却被姨牵制住,言说娃母病危,当共同计议丧葬后事。

待至日已晚,一不见李娃处来人复信,姨便催生归去探看。

生到了所居宅,则已关锁无人居住。

问邻人,则告说租约已满,不知迁往何处。

这时生欲返姨宅,则天已晚,宵禁前无法到达。

待至天明,再到姨宅,则一陌生人开门应答,细询方知昨日有人来此租住一天,已不知搬往何处。

生两头扑空,被遗弃掉。

圈套布置的细致周密,入情入理,无隙可击。

特别是小说中关于东西二肆赛会的描写,绘声绘色。

这场赛会,四方趋赴,众至数万,以至“巷无居人”。

为了突出荥阳生之技,极尽铺垫之能事。

东肄车舆等都无敌,唯哀挽不及西肆,于是暗中将荥阳生弄到手,加以精心培育,秘而不宣。

赛会由早上进行到中午,二肆“历举辇舆威仪之具”,西肆都在下风。

于是西肆将拿出哀挽这一胜着,以压倒东肆。

小说对此故意予以刻画。

西肆长“乃置层榻于南隅,有长髯者,拥铎而进,翊卫数人,于是奋髯扬眉,扼腕顿颡而登,乃歌《白马》之词。

恃其夙胜,顾眄左右,旁若无人。

齐声赞扬之,自以为独步一时,不可得而屈也。

”写其傲气十足,以为绝胜。

然后再将笔锋转至东肆的荥阳生。

“有顷,东肆长于北隅上设连榻,有鸟巾少年,左右五六人,秉翣而至,即生也,整衣服,俯仰甚徐,申喉发调,容若不胜。

乃歌《薤露》之章,举声清越,响振林木。

曲度末终,闻者歔欷掩泣。

西肆长为众所诮;益惭耻,密置所输之直于前,乃潜遁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