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期末复习·经济生活·第一单元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页眉内容《经济生活》知识点复习梳理第一单元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1、商品①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要会判断)②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
——(要会判断)2、货币的含义及本质①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所以说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②本质:一般等价物3、货币的职能(1)基本职能①价值尺度——含义: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原因:货币本身有价值★形式:观念上的货币——(选择题)②流通手段——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形式:现实的货币——(选择题)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公式是W-G-W(2)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可以出选择题)4、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①其内容是: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次数成反比——(选择题)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②公式:流通中所需要货币量=——————=—————————————货币流通次数货币流通次数5、纸币(1)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国家能决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或者纸币代表的价值)★★货币有价值,纸币无价值,纸币只是一种价值符号。
——(要懂得区分)(2)优点:制作成本低,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磨损减少贵金属的无形流失。
——(选择题)(3)限度:发行量要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过多易导致通货膨胀,过少易导致通货紧缩。
★★(4)通货膨胀:——(可以出大题或者选择)①表现:经济运行中出现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纸币贬值现象。
②实质: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即供不应求)③主要原因:纸币发行量>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④相应实施的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⑤危害:直接引起物价上涨,纸币贬值,如果人民的货币收入没有增长,生活水平就会出现下降。
2015-2016《经济生活》第一单元测试题

2015-2016年学年(上)珠海二中高一政治《经济生活》第一单元测试题一、下列各题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把它选出来,填在答题卷的表格里,每小题2分,共60分。
1.“卖得鲜鱼百二钱,籴粮炊饭放归船。
拔来湿苇烧难着,晒在垂杨古岸边。
”郑板桥诗中的下列物品属于商品的有( )①鲜鱼②粮③湿苇④垂杨A.①③B.②③C.①④D.①②2.现实生活中,我们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货币。
下列对货币认识正确的是( )A.金银就是货币,所以货币是财富的象征B.货币与商品同时产生,本身代表购买商品的数量C.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D.只有货币才能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3( )①电子货币已代替纸币成为商品交换的媒介②电子商务已取代商品流通③诚信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④网络购物结算属于转账结算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4.2014年7月,巴西世界杯决赛在德国与阿根廷之间展开,一张决赛门票被炒到1.6万美元,小王花1.6万美元买了一张。
这里两个1.6万美元分别体现的货币的职能是①价值尺度②流通手段③支付手段④世界货币A.①② B.②③ C.③④ C.①④5.假定某国在一定时期内,按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发行纸币1000亿元,但由于各种因素货币的流通速度是原来的一半。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这时的1元相当于原有货币购买力的______,可能出现______。
A.0.5元通货膨胀 B.2元通货紧缩C.2倍通货膨胀 D.0.5元通货紧缩6.2014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表示,下一阶段要保持适度流动性,实现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这意味着今后央行货币供应既不会大开闸门放水,也不会紧缩以致闹“钱荒”。
保持货币的适度流动性A.可以避免通货膨胀的出现 B.是纸币流通规律的客观要求C.会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利润 D.是国家运用财政政策的表现7.2014年伴随国际经济的回暖,有人担心国内市场物价大面积上涨,于是有人将手中的人民币换成黄金。
2015年高考《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知识要点

经济生活知识要点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1、什么是商品?商品有哪两个基本属性?1)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2)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二重性、二因素):①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②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2、什么是货币?货币产生和发展的历史阶段1)货币: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货币的产生: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金属货币3)货币的发展: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电子货币4)与金属货币相比,纸币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存、携带和运输。
3、货币本质是什么?它的基本职能和其他职能分别是什么?1)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2)货币的职能: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4、什么是价值尺度?什么是价格?价格与价值是什么关系?1)价值尺度: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2)价格: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
3)价格与价值的关系: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与价值并非总是一致。
5、什么是商品流通?商品流通的公式是什么?什么是流通手段?1)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公式:商品(W )—货币(G )—商品(W )2)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6、什么是纸币?如何估算纸币合适的发行量?1)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并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2013版后的教材已删除)。
2)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限度。
如果超出这个限度,会引起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纸币贬值,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
7、货币流通规律商品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的。
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总额成正比,同货币流通速度(即一定时期内货币在买主和卖主之间转手的次数)成反比。
流通中所需货币量8、通货膨胀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现象?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叫通货膨胀,货币供应量过多是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
高一政治《经济生活》期末总复习(完美版)

五、结算方式;人们通常采取的结算工具 1.结算方式: 现金结算 转账结算。 2.信用工具: 信用卡、支票(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
六、汇率的含义;外汇汇率升高和外汇汇率跌落
1.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2.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 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外币升值;反之,则说明 外币汇率跌落,外币贬值。如果100单位本币 (人民币)兑换更多的外币,说明本币(人民币) 汇率升高,人民币升值;反之,本币(人民币) 汇率降低,本币(人民币)贬值。
C.生产名牌产品耗费的劳动量大
D.生产名牌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低 有( 4.一般情况下,不考虑其他条件,与商品价格成正比关系的 A ) ③商品
①商品的价值量 ②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的供应量 ④社会劳动生产率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练一练
5.下列属于互补商品的是国为什么要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 1.内涵: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即对内保持 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2.意义: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又好又 快的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
练一练
1.如果你家打算暑假去西藏旅游,你认为携带哪种信用工具 最合适(
D
) B.现金支票 D.信用卡
C.火车和飞机
B.牛肉和羊肉
D.汽车和汽油
6.下列选项中与电动车和燃油机车的关系一致的是 ( B ) B.猪肉和狗肉 D.显示器与电脑主机
A.汽车与汽油 C.香烟和烟灰缸
练一练
7.假定甲商品和乙商品是替代品,甲商品和丙商品是互补
品。如果市场上甲商品的价格大幅度下降,那么,在其他条件
不变时 ①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③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A.①② B.②③ ②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④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C.③④ D.①④
2015年《经济生活》知识归纳详细版

2015年《经济生活》知识归纳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商品生产者要实现商品的价值,必须要为购买者着想,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3、货币的本质: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4、货币的职能:①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②货币还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职能。
③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就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的价格。
④注意区分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5、纸币:①纸币由国家发行,强制使用。
②纸币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③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
(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6、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①如果货币的实际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导致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
货币供应量过多是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
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②与通货膨胀相反,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的现象。
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
③国家通过宏观调控,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以抑制通货膨胀,防止通货紧缩,实现经济平稳发展。
7、信用卡:集存款、取款、借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方便、安全、透支。
8、支票: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分为转帐支票和现金支票。
9、外汇与汇率:①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②汇率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③本币升值,有利于进口;本币贬值,有利于出口。
④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①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利于世界金融稳定、经济发展。
10、金钱观:取之有道,用之有益,用之有度。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11、影响价格的因素:供求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
12、商品的价值量:①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2015高考经济生活复习第一单元

当商品的需求减少,供给增加,导致商品过剩时,卖方不得不以较低的价格处理他们过剩的存货,“货多不值钱”,价格下降。(此时为买方市场,买者在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例。由此可以大致推知家庭消费水平的高低。)
消费类型
消费按不同的标准划分为哪些类型?
划分依据
类型
特点
交易方式
钱货
两清
的消费
一旦交易完成,商品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即归买主享有
贷款
消费
预知未来收支进行消费
租赁
消费
所有权不变更,获得该商品在一定期限内的使用权
消费目的
生存资料消费
攀比心理
不健康,不值得提倡
求实心理
讲究实惠,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商品,是一种理智的消费
做理智的消费者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包括哪些内容?
第一,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要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而过于紧缩消费会使人们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也不利于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
第二,避免盲从,理性消费。避免盲目跟风,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
价值决定价格
价格和价值的关系?
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商品的价值总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2)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需求量的影响不同,对生活必需品的影响较小(需求弹性小),对高档耐用消费品影响较大(需求弹性大)。
高考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一单单元测试

2015年经济生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计70分1、我国全面推广有线数字电视和高清晰度电视,2015年将停止模拟电视播出,有线数字电视开辟了众多收费观看频道,这些有线数字电视节目()A、是商品,因为它有使用价值B、是商品,因为它既是劳动产品,又用于交换C、不是商品,因为它是无形的服务D、不是商品,虽然有价格,但不是劳动产品2、“绿色、健康、环保”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服装市场、面料健康环保、生产过程无污染、产品废弃以后回收利用的绿色服装呈现出较强的发展势头、成为热销的商品。
绿色商品之所以热销,是因为()A、其使用价值能够适应消费者的需求B、其凝结了较多的体力和脑力劳动C、其具有较高的价值D、其交换的范围越来越广3、“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但人们还是喜欢金银。
这是因为金银作为货币()A、从起源看,是和商品同时产生的B、从作用看,是财富的唯一象征C、从本质上看,能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D、从职能上看,其有价值尺度、贮藏手段4、据说苹果公司在中国内地即将发售的iPhone6,124GB的机型标价为人民币7788元。
这里提到的人民币7788元是()①手机的价值②在执行货币流通手段的职能③手机的价格④在执行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5、假定2014年甲国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比2013年增加20%,货币流通速度由一年的5次变为一年4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3年待售价120元的商品2014年的售价为()A、80元 B、120元 C、180元 D、130元万美元。
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企业较前一天到银行结汇()A、少得790美元B、少得790元人民币C、多得790美元D、多得790元人民币7、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美元兑换人民币汇率这一变化回使()A、我国居民降低对美国商品的需求B、我国居民更多的选择去美国旅游C、我国企业增加对美国商品的出口D、我国企业减少对美国的投资8、货币最早是以足值的金属货币形式出现的。
2015年最新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

经济生活知识点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1、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不能同时占有两者。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企业必须重视商品的质量,生产高质量的产品。
消费者购物一般追求“物美价廉”(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
2、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
流通中所需货币量= (待售商品量×商品价格水平) / 货币流通次数。
4、汇率波动的影响(汇率成为各国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①外汇汇率上涨:外币升值,本币(人民币)贬值,出口扩大和进口减小,国内物价上涨,国内就业增加和国民收入增长,国际外汇储备增加,资金流出。
②外汇汇率下跌,外币贬值,本币(人民币)升值,出口下降和进口增加,国内物价稳定、国内就业下降和国民收入下降,国际外汇储备减少,吸收外资流入。
(商品的)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6、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7、影响价格的因素:①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②气候、时间、地域、生产、宗教、习俗等(间接因素)③商品的供求关系(直接因素)(供大于求,价格下跌;供小于求,价格上升。
)④货币本身的价值(与价格成反比)⑤纸币的发行量影响价格。
(正比)纸币发行过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即通胀。
8、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价值规律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9、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①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②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不影响商品的价值量,但与价值总量成正比。
价值总量=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数量10、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1)一般来讲,价格上涨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2)价格变动的影响: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比较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
一、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1.当前可支配收入 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商品 和服务的消费总量就越大。 消费 影响 居民 水平 收入 2.未来预期收入 如果对未来收入有乐观的预期, 那么预支将来收入的可能性就 更大。
3.人们收入差距 收入差距过大,社会总体消费 水平会降低。
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根本因素:经济发展水平
提高消费水平的措施 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 居民收入
主要因素:居民的收入
当前可支配收入 未来预期收入 收入差距 其他因素:物价水平 消费观念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宏观调控,缩小收入差距 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影响消费 水平的因素 商品
消费类型
影响价格的因素
货币
价格
消费
纸币
价格变动的影响
消费心理 消费原则
外汇
商品的基本属性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有用性”
1.商品之间为什么要交换?
(因为不同商品使用价值不同)
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是升了还是降了?有什么影响? 汇率变化与币值的关系
外币 本币 外币币值 本币币值 外汇汇率 本币汇率
不变 更多 升值 少 不变
贬值
贬值 升值
升值
升值 贬值
跌落
跌落 升高
升高
升高 跌落
人 民 币 升 值
兑换 外币 增多
有利于
对外 投资 商品 进口
1.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
2.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二)价值规律 1.基本内容: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表现形式: 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一) 对生 活消 费的 影响 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 (1)生活必需品——反应程度小(粮食、食盐) (2)高档耐用品——反应程度大(豪华轿车) 3.相关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的关系 (1)替代品:一种商品的价格上涨,其替代 品的需求量会增加。(猪肉和牛肉) (2)互补品:一种商品的价格上涨,其互补 品的需求量会减少。(牙膏和牙刷)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二、价格变动的影响 1.调节产量: 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生产者会扩大生 产规模,增加产量; (二) 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生产者会压缩生 产规模,减少产量。 对生 产经 2.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例如:劳动力和机器 营的 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就增加这 影响 种要素的使用量; 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生产者就减少这 种要素的使用量。
出国 旅游 偿还 外债
兑换 不利于 外币 减少
不 利 出口商品 于 价格 上涨
商品出口 外商投资
有 利 于 出口商品 价格 降低
人 民 币 贬 值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 供求 影响 (一) 价格 影响 价格 的因 价值 素 决定 价格 供 <求 → 价格上涨 — 物以稀为贵 供 >求 → 价格下降 — 货多不值钱
小明的奶奶临终时把她藏有多年的 ——贮藏手段 10块银元留给了小明 《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向日本赔 ——世界货币 偿军费2亿两白银
10元钱可以购买5斤苹果
——价值尺度
以下是两个不同时间的人民币外汇牌价
人民币/100外币 美元 2013年12月13日 611.48 2014年1月9日 611.09
定价、标 买卖购买 关键 价、售价、 交换交易 词 价格 钱货两清
地租利息 战争赔款, 保存、银 工资税款 跨国流动 元金条 房租 国际收支
一台彩电标价3000元
——价值尺度
工厂财务人员向工人发工资
张三在市场上用15元买一斤肉
——支付手段 ——流通手段
——支付手段
李四到银行取回1万元存款的利息
2.商品之间为什么能交换?
(因为商品都有价值)
货币的职能
职能 价值 尺度 流通 手段 现实的货 币 充当商品 交换的媒 介 贮藏 手段 支付 手段 世界 货币
执行 观念上的 方式 货币 衡量和表 现其他一 作用 切商品价 值
现实的货 足值的金 现实的货 币贵金属 银 币 金银 做为社会 当做社会 用来偿还 财富在国 财富被保 债务等 与国之间 存起来 的转移
Y
实际的市场价格
价值
正 比 反 比 单位商品价值量 无关 ×
社会必要 劳动时间
无关
无关 商品价值总量 反比 正比
反
比
社会劳动 生产率 数量 =
个别劳动时间 反 比 个别劳动 生产率
无关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二、价格变动的影响
1.需求法则: 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其需求量会下降 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其需求量会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