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小学语文面试真题

合集下载

招考小学语文面试题目(3篇)

招考小学语文面试题目(3篇)

第1篇一、自我介绍1. 请用3分钟的时间,简要介绍自己的教育背景、教学经验、教学风格以及为什么选择成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

2. 请谈谈您对小学语文教育的理解,以及您认为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

二、专业知识测试1. 请解释以下词语的含义:文学性、文学素养、文学创作、文学批评。

2. 请分析以下句子中的修辞手法: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3. 请简述中国古代四大名著的名称、作者及主要内容。

4. 请列举至少5种常见的作文教学策略。

5. 请解释以下诗句的意境: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三、教学设计1. 请根据以下课文内容,设计一堂小学语文课的教学方案。

课文内容:《草》碧绿的草地,风儿吹过,草儿随风摇曳。

一只小兔子蹦蹦跳跳地来到草地上,它看到了什么?它又做了什么?2. 请设计一堂以“亲情”为主题的作文课。

四、案例分析1. 阅读以下案例,并回答问题。

案例:小明是一名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他在语文课上总是心不在焉,作业也做得马虎。

家长和老师都为他担忧。

问题:(1)请分析小明学习语文困难的原因。

(2)作为一名教师,您将如何帮助小明提高语文成绩?2. 阅读以下案例,并回答问题。

案例:小王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她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在她的课堂上,学生们总是充满热情,积极参与讨论。

问题:(1)请分析小王成功教学的原因。

(2)您认为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哪些方法?五、课堂管理1. 请谈谈您在课堂上如何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2. 请列举至少3种提高学生课堂纪律的方法。

3. 请谈谈您如何应对学生的课堂违纪行为。

六、教育理念1. 请谈谈您对“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理解。

2. 请谈谈您对“素质教育”的理解。

3. 请谈谈您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

七、教育实践1. 请分享一次您印象最深刻的教学经历,并说明您从中得到的启示。

2. 请谈谈您在教学中如何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相结合。

3. 请谈谈您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老师面试小学语文真题试卷

老师面试小学语文真题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鸡B. 鸽C. 鹅D. 鸥2. 下列哪个成语的意思是“坚持不懈”?A. 持之以恒B. 坚持不懈C. 坚持到底D. 坚定不移3. 下列哪个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A.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B.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C.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D.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4. 下列哪个字是多音字?A. 好B. 吃C. 到D. 了5. 下列哪个成语的意思是“书到用时方恨少”?A. 学无止境B. 学以致用C. 学富五车D. 学而不厌6. 下列哪个诗句出自《论语》?A.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B.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D.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7. 下列哪个字是独体字?A. 人B. 大C. 天D. 地8. 下列哪个成语的意思是“取长补短”?A. 相互学习B. 取长补短C. 取彼之长,补己之短D. 各取所需9. 下列哪个诗句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C.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D.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10. 下列哪个字是形近字?A. 开B. 井C. 买D. 们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月光下的凤尾竹》这首诗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小蝌蚪找妈妈》这篇文章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桂林山水甲天下》这篇文章通过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展现了桂林山水的美丽。

4. 《夏夜多美》这篇文章通过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夏夜的喜爱。

5. 《司马光砸缸》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咕咚》这篇文章通过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面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小学面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小学面试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酝(yùn)酿敝(bì)帚自珍B. 徜(cháng)徉咄(duō)咄逼人C. 蹒(pán)跚踌(chóu)躇满志D. 蹊(qī)跷刎(wěn)颈之交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经过老师耐心的教导,小明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B. 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C. 他虽然年轻,但是工作经验丰富。

D.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受益匪浅。

3.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红楼梦》的作者是清代著名作家曹雪芹。

B. 《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罗贯中。

C. 《西游记》的作者是明代的吴承恩,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

D. 《三国演义》是清代作家罗贯中所著,描绘了三国时期的历史风云。

4. 下列词语中,与“咫尺天涯”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A. 近在咫尺B. 远在天边C. 遥不可及D. 触手可及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春天来了,小草从地里探出头来。

B. 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C. 月光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

D. 她的声音像银铃般悦耳。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

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句诗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

3.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

4.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

5.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

三、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童年》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缤纷的梦想;童年是一首歌,歌里有我们纯真无邪的笑声。

童年,是一段美好的回忆,它让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留下了许多难忘的足迹。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面试语文试题与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面试语文试题与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语文面试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结构化面试题(10题)第一题题目:请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际,谈谈你对“启发式教学”的理解,并举例说明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有效实施启发式教学。

第二题题目:请谈谈你对小学语文课堂中阅读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并结合实际教学经验,举例说明如何有效地进行阅读教学。

第三题题目:如果你是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在一次课堂上,发现一个学生对于课文中的生字词掌握得特别慢,而且其他同学也跟着受到了影响。

请问你会如何处理这种情况?第四题题目:请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际,谈谈你对“情境教学”的理解,并举例说明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实施情境教学。

第五题题目:请以“春天来了”为主题,设计一节小学语文课,并阐述你的教学设计和实施策略。

第六题题目:请以《月光下的凤尾竹》这首诗为例,谈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

第七题题目描述:假设你是一位小学语文教师,班级里有一个学生小明,他在课堂上总是不愿开口回答问题,而且写作文时也很少表达自己的观点,写作水平有限。

课后你了解到,小明在家很少与父母交流,父母工作繁忙,家庭氛围较为紧张。

请你设计一个教学活动,旨在提高小明的语文学习兴趣和写作能力。

第八题题目:请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际,谈谈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第九题题目:请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际,谈谈你对“情境教学法”的理解及其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第十题题目:请结合实际教学案例,谈谈你对“启发式教学”的理解,并说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运用启发式教学。

二、教案设计题(3题)第一题题目要求:请根据以下教学目标,设计一节小学语文课的教案。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生字“树、叶、花、草”,并能正确书写;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春天景色的美丽。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观察图片、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学习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师资格证语文面试题目(3篇)

教师资格证语文面试题目(3篇)

第1篇一、教学背景《桃花源记》是东晋时期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篇寓言小说,讲述了渔人偶然发现一个与世隔绝的桃花源,以及他在那里所见所闻的故事。

这篇课文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哲理思想,成为了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

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桃花源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生字词,正确读写“渔人”、“桃花源”、“世外桃源”等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概括文章主题;(3)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学会运用联想、想象等思维方式,丰富情感体验;(3)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情感;(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3)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2)掌握生字词,正确读写;(3)学会运用修辞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2. 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在课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3)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桃花源记》的相关图片或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2. 引导学生思考:桃花源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地方?渔人为何会来到桃花源?(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自读课文,勾画生字词,查阅工具书;2. 小组讨论,交流生字词的含义;3. 教师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纠正读音、书写错误。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1. 逐段分析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主题;3. 分析作者在课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拓展延伸,提升素养1. 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联想、想象,丰富情感体验;2. 引导学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练习;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和收获。

教师小学语文面试真题试卷

教师小学语文面试真题试卷

1. 下列哪个字属于形声字?A. 日B. 月C. 水D. 明2. 下列哪个成语使用不恰当?A.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B. 一叶落知天下秋C. 滥竽充数D. 走马观花3. 下列哪个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A.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B. 小明很聪明,像小猴子一样机灵C. 她的笑容如春风拂面D. 那个湖面像一面镜子4. 下列哪个作家不是现代作家?A. 莫言B. 郭沫若C. 巴金D. 鲁迅5. 下列哪个作品不属于儿童文学作品?A. 《安徒生童话》B. 《格林童话》C. 《小王子》D. 《三国演义》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1. 我国古代文学四大名著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__________》。

3. 《咏柳》一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______。

4. 《小青蛙》一课的作者是我国著名儿童文学家__________。

5. 《给予树》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圣诞节前夕,金吉娅用自己的__________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的故事。

1. 简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 简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3. 简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4. 简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四、案例分析题(10分)阅读以下案例,回答问题。

案例:一位语文老师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发现有的学生对于课文中的生字词掌握得不够牢固,于是决定在课堂上进行一次生字词测试。

测试结束后,老师发现部分学生的成绩并不理想。

问题:1. 请分析这位老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 请提出改进这位老师教学方法的建议。

五、试讲题(30分)请选择以下一篇课文进行试讲:A. 《咏柳》B. 《小青蛙》C. 《给予树》试讲内容应包括:1. 导入新课2. 课文讲解3. 课堂练习4. 总结拓展评分标准:1. 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5分)2. 教学内容完整,逻辑清晰(10分)3. 教学方法多样,富有创意(10分)4. 教学态度认真,语言表达流畅(5分)5. 课堂互动良好,学生参与度高(5分)总分:100分。

教师小学面试语文真题试卷

教师小学面试语文真题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位作家的作品《小青蛙》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A. 鲁迅B. 胡适C. 郭沫若D. 叶圣陶2. 下列词语中,属于多音字的是:A. 漫步B. 沉默C. 时光D. 看见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那朵花像一位美丽的姑娘。

B. 天上的星星像眼睛一样闪烁。

C. 小明和小红是好朋友。

D. 这本书很厚。

4.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A.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B.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C.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D.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5. 下列哪个教学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A. 集体朗读B. 单独背诵C. 小组讨论D. 个人写作6. 下列哪个教学方法适合低年级学生?A. 启发式教学B. 任务驱动教学C. 合作学习D. 情境教学7. 以下哪个教学目标属于知识目标?A. 学生能够正确书写生字词B.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C. 学生能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D.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8. 下列哪个教学策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A. 重复教学B. 题海战术C. 多媒体教学D. 严格管理9. 以下哪个教学评价方式较为客观?A. 学生自评B. 同学互评C. 教师评价D. 家长评价10. 下列哪个教学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A. 背诵课文B. 写作练习C. 小组讨论D. 课堂游戏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

2. 简述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法。

3. 简述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简述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案例分析题(10分)阅读以下案例,回答问题:某小学五年级语文课上,教师正在讲解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

在讲解过程中,一位学生突然站起来问:“老师,为什么父亲要坚持38小时去救儿子呢?”教师:(微笑)这个问题很好。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父亲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信念?(学生开始讨论,教师引导他们从课文内容、人物心理等方面进行分析)问题:请结合案例,分析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并说明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小学语文老师工作面试试卷

小学语文老师工作面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花B. 日C. 木D. 水2. 下列哪句诗句出自《春晓》?A.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B.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C.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D.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3. 下列哪个成语的意思是“形容十分匆忙”?A. 赶鸭子上架B. 挂羊头卖狗肉C. 挥汗如雨D. 风驰电掣4. 下列哪个词语是表示颜色的?A. 美味B. 漂亮C. 快乐D. 温暖5. 下列哪个成语的意思是“形容时间过得很快”?A. 一日千里B. 时光荏苒C. 暂时片刻D. 一瞬间6. 下列哪个词语是表示数量的?A. 快乐B. 长短C. 好坏D. 早晚7. 下列哪个字是左右结构的?A. 明B. 日C. 木D. 心8. 下列哪个字是上下结构的?A. 明B. 日C. 木D. 心9. 下列哪个字是半包围结构的?A. 明B. 日C. 木D. 心10. 下列哪个字是全包围结构的?A. 明B. 日C. 木D. 心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咏柳》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诗中描绘了______。

12. 《登鹳雀楼》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诗中表达了______。

13. 《草》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诗中描述了______。

14. 《黄山奇松》这篇课文讲述了______。

15. 《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告诉我们______。

16. 语文课文中,我们要学习______,提高______。

17. 语文学习中,我们要养成良好的______和______。

18. 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______和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9. 简述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

20.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四、论述题(10分)21. 结合实际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要求: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论述清晰,观点明确,不少于500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小学语文《荷花》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读题。

2.析题:谁见过荷花?它是什么样的?你知道哪些赞美荷花的诗句?(简介有关荷花的知识。

)(二)初读课文1.小声读课文,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2.通过拼音认识莲、胀、翩、蹈、梦等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意思:挨挨挤挤:一个接着一个,说明荷叶多,繁茂。

饱胀:饱满,指花骨朵快要开了。

4.分段指名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特别是课文中的生字词,读后评议。

(三)细读课文1.精读第1部分(1)教师读第1自然段,学生思考:“我”为什么去看荷花?这里指出了荷花的什么特点?(清香)(2)自读第2自然段:荷叶、荷花是什么样子的?找出书中有关语句,用“________”画下来。

(3)再看图:图文对照,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荷叶、荷花的样子?提示:①你看到荷叶怎么样?图上的荷花有几种姿势?②“我”到荷花池边,先看什么,再看什么,再仔细看什么?(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个别说,再集体说。

)(4)质疑:①荷叶是什么样的?书上怎么写的?出示幻灯片,读读比比:A.体会课文句子的写法。

(第2句描写荷叶的具体形象。

“碧绿”写出了荷叶的“颜色美”;“大圆盘”写出了荷叶的样子,突出了荷叶的“姿势美”;“挨挨挤挤”,写出荷叶的繁茂,把荷叶写活了。

)B.指导朗读:该怎样读才能把荷叶的美表现出来?(“碧绿”重读,“挨挨挤挤”读慢……)C.课文题目是“荷花”,为什么这里要写荷叶呢?(为了更好地突出荷花的美。

)②池塘里的白荷花是什么样的?课文用了哪一种句式写出来的?(有的……有的……有的……)这个句式说明了什么?(白荷花的样子多,花姿不同)引导学生用这种句式说话。

③还有哪些词表现了白荷花的美?(想想、画画、议议。

)小结:这段从颜色、姿势两方面写出了荷叶荷花的美。

2.导读第3自然段。

(1)指名读第3自然段:作者为什么把这一大幅画看作“活的画”?(2)这幅画怎么会活起来?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请用“”画下来。

(3)用这么美的词句来描写荷花,表达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感情?“这么多……一朵有一朵的姿势”——千姿百态“看看这很美……那也很美”——朵朵荷花都非常美丽“如果……可真了不起”——难以做到更显其美表现了作者对荷花的强烈的喜爱之情。

3.自学第4、5自然段。

(1)默读课文,想象:当作者陶醉在荷花盛开的美景中时,眼前出现了怎样奇特的景象?(2)(再次出示图)学生看图个别说,再集体说。

(3)思考:为什么“我”由看荷花却情不自禁地变成了荷花,而蜻蜓和小鱼还要和荷花说上一阵悄悄话,是什么原因让荷花对人、物产生那么大的吸引力呢?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荷花清香四溢、洁白无暇,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

)(四)再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五)小结作业教师总结。

作业:①背诵课文;②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写话。

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本节课中,你是如何运用情境设置法的?【参考答案】教学中,我充分运用了情境设置法,具体是这样操作的: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借助多媒体播放荷花的图片,学生对照图片和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荷叶和荷花的样子。

另外,让学生默读课文,想象画面,再对照图片描述画面,更进一步带领学生走入意境中去。

这样有助于学生感受荷花的美,体会作者的情感。

2.在培养学生想象力方面,本节课有什么独到之处?【参考答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重要的教学任务。

本节课在学习第四段的时候,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然后再配以挂图,谈自己想到的画面,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不仅锻炼表达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小学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小学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国庆大假刚过,你还记得爸妈带你去什么地方旅游过吗?(学生自由发言)2.今天,老师还想带着同学们去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旅游一趟,大家想吗?3.今天我们将去的地方就是——西沙群岛。

(板书:西沙群岛)4.此时此刻,你还想知道什么?(西沙群岛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它有哪些特点?)要想知道这个问题,我们还得先读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西沙群岛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地方?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西沙群岛的景色和物产的?找出相应的自然段。

2.请说出读文后对西沙群岛的总体印象。

课文为什么说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呢?接下来我们就逐段来体会。

(三)研读课文1.感受西沙群岛的特点(1)快速阅读,圈画西沙群岛有什么特点?(2)请生回答(这段主要写西沙群岛的海水,特点是:五光十色、瑰丽无比)①什么是“五光十色”?为什么说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五光十色?(小组讨论:“五颜六色”和“五光十色”这两个词语,用在这句话中,哪一个更恰当及其原因。

)②引导:仅仅颜色多就叫五光十色吗?(通过与“五颜六色”进行比较,体会“五光十色”中的“光”的意思)③欣赏西沙群岛海水(出示课件)。

④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想象海水色彩繁多、鲜艳明亮、相互交错的神奇景象。

)(3)为什么西沙群岛的海水如此美妙神奇呢?(再次轻声读,明白五光十色的海水形成的原因。

理解出示课件)(4)默读,学生谈西沙群岛怎么样?(5)小结:刚才同学们所说的“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这几个词就是最能表达这一自然段主要意思的词语。

2.海底分组自学讨论(1)导言:西沙群岛的海水是如此美丽,那它的海底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我们一起走进海底吧!(2)默读,画一画在哪个段落并给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海洋生物?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先自己默读勾画,再在小组内互相交流)(3)以小组汇报的形式谈自己的体会。

(同时出示课件)(4)有感情地朗读这段。

(5)默读,想一想这一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可以用串联所画的词语的方法来归纳主要内容。

(四)总结全文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课,能谈谈你有什么收获吗?(五)布置作业1.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作者用词准确生动,读起来也非常有趣。

请同学们把好的词句摘抄在读书笔记上。

2.对西沙群岛,你们还了解多少呢?请到课外广阔的天地中查找有关的图片和资料,收集整理成小小的调查报告,准备在班上交流。

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你是如何设计本节课的板书的?你认为板书重要吗?【教学设计类】【参考答案】好的板书通常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我这一课的板书是这样的:先板课题“富饶的西沙群岛”,然后在下边板出它的几个特点,如: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等。

简单明了,起到了有效辅助教学的作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板书非常重要。

小学生具有向师性,教师在黑板上写字,本身就是很好的示范,板书的内容可以提纲挈领,给学生一目了然的提示,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运用板书,追求板书的美观感,关注板书的概括性,使板书成为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2.本节课你是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实施类】【参考答案】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时,我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贝壳的美丽、海龟的有趣、海鸟的多,从而升华情感,体会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这时顺势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对对西沙群岛的了解,自己喜欢西沙群岛的什么,从而巩固之前学习的知识,然后再把第七自然段呈现,继续给出他的军事意义。

让学生对它更加喜爱,进而升华至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小学语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小学语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老师展示清明上河图的图片,并加上引导语,导入新课。

同学们,走进第五单元,我们打开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宝库,认识了古代的大思想家,欣赏了美丽的古代神话,走进了雄伟独特的赵州桥,了解了名画《清明上河图》。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幅名扬中外的画。

请同学们大声地朗读第三、四自然段,说说你们又看到了什么场景?(板书课题)(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第三、四自然段。

2.老师强调易错字。

(三)再次朗读,深入体会快速阅读三、四自然段,回答问题。

1.三、四自然段分别描写的哪里的场景?(街市和桥北头)2.用一个词语来形成街市?(热闹)3.热闹的街市上都有什么呢?4.学生交流,师补充;师引导学生感受画家画技之高超。

5.品析桥北头的场景:看,桥北头到了(出示图片),你能在图片中找出桥北头景色吗?给大家讲解这幅画面。

6.生自由发言,师补充。

7.小组讨论:这两段分别围绕哪句话写的,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街市可真热闹、最有意思的是桥北头的情景”总分的写法,好处:文章条分缕析,结构清晰。

)(四)学以致用1.结合三、四段的写作手法,请同学们就“课间十分钟真快乐”说一段话。

2.生交流发言,师点评。

(五)迁移拓展1.播放《清明上河图》全景图。

2.解说诵诗:让我们再次走进这幅名扬中外的画,记住这幅名扬中外的画。

历经风雨八百年,繁华古都在眼前。

千姿百态众生相,尽在绵绵画中间。

名扬中外震国威,惊世之作传万年。

(六)作业小结完善课堂发言,写一写“课间十分钟”的场景。

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说一说本课你的教学重点?【教学设计问题】【参考答案】基于对《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课文内容的了解和对三年级学生学情的把握,我将本课教学重点设置为:1.通过阅读课文和观察画面,初步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艺术价值,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2.学习第三、四自然段的写作手法。

因为学习语文,不只是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更需要学习一定的写作手法。

2.谈谈本节课你是如何落实自主、合作与探究的。

【教学实施问题】【参考答案】语文新课标中指出,课堂中应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和老师的主导作用,提倡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本节课中,我以学生的思考与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为主,根据相应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小组活动,进行组内交流寻找答案。

例如:对文中场景的探讨、写作方法及其作用的探讨等。

这一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也形成了良好的合作探究方式,在互相学习和交流中拓展思维。

小学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小学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一)播放视频,导入新课观看视频后,请学生谈感受1.小兴安岭给你们什么感觉?在那里你看到了什么?2.师总结:大家已经被这满眼的绿所吸引了吧。

没错,小兴安岭最大的特点就是树多。

接下来,我们就来自由朗读课文,请同学们与作家一起,感受小兴安岭的魅力!(二)读中感悟,积累语言生自由读。

思考: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小兴安岭的?(预想:春、夏、秋、冬四季)(教师板书:时间顺序)学习小兴安岭的夏天(1)请学生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说说看到的风景。

(教师板书:树木、雾、太阳、野花)①同桌相互讨论并圈出特别能表现夏天树木特点的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