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教案-硫和硫的化合物整理 最新
硫及其化合物单元教学设计

硫及其化合物单元教学设计1. 引言在我们的生活中,硫可是个“大人物”哦!你知道吗,硫的化合物无处不在,从你每天用的肥料到火药,甚至连我们体内也有它的身影。
这次,我们就来轻松地聊聊硫和它的化合物,带你走进这个充满趣味的化学世界。
2. 硫的基本知识2.1 硫的特性首先,咱们得了解硫这个家伙长啥样。
它是一种黄色的固体,外表看上去平平无奇,但却有着丰富的化学特性。
想象一下,硫就像一位默默无闻的明星,虽然不显眼,但一旦登台,就能引爆全场!硫的味道有点像火柴味,别小看它,这种气味其实来自它的化合物,像是二氧化硫。
2.2 硫的用途说到用途,硫简直是个“全能王”。
它可以用来制造硫酸,这可是工业界的“灵魂人物”。
此外,硫还常常被用在农药和化肥中,帮助作物茁壮成长。
甚至连我们平时用的火柴,也离不开硫的帮助,想想看,没有硫,生活可得多无聊啊!3. 硫化合物的魅力3.1 常见的硫化合物咱们再来聊聊硫的化合物。
二氧化硫和硫化氢可是两位“明星选手”。
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气体,闻起来刺鼻,主要用作防腐剂和漂白剂。
硫化氢呢,就更神奇了,别看它名字难听,其实它是一种气体,闻上去有点臭鸡蛋的味道,但在实验室里,它可是个了不起的实验助手哦!3.2 硫化合物的反应在化学反应中,硫化合物常常会表现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性格。
比如,硫与氧反应,就能产生二氧化硫;而硫与金属反应,又会形成金属硫化物。
这就好比一场化学派对,硫总能找到合适的搭档,一起欢快地跳舞,产生各种有趣的产物。
4. 教学设计4.1 活动安排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硫的魅力。
比如,观察硫在高温下的变化,或者用简单的材料制作硫化氢的实验。
这种亲身体验,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兴趣,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硫及其化合物的特性。
4.2 知识拓展除了实验,我们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硫的理解,或是身边与硫相关的趣事。
这种互动式的学习,不仅能增强他们的沟通能力,还能让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深入了解知识。
硫及其化合物教案

课 题 硫及其化合物授课教师教学目标1.了解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化学性质及应用。
2.以氧化还原反应知识为指导,抓住价态变化规律,来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化学性质及应用。
教学难点 1.以氧化还原反应知识为指导,抓住价态变化规律,来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质; 2.从物质属类去认识硫及其化合物的有关性质,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教法及学法教学方法归纳法、讨论法学法指导1.以氧化还原反应知识为指导,抓住价态变化规律,来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质;2.从物质属类去认识硫及其化合物的有关性质,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教学环节教学流程及内容一、硫单质的性质及应用1、 硫单质的物理性质 (1)硫元素的存在形态(2)硫单质俗称硫黄,是一种淡黄色固体;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 2;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如单斜硫、斜方硫等。
2、从化合价的角度认识硫单质的化学性质深度思考1.如何洗涤附着在试管内壁上的硫?2.哪些事实能说明硫的氧化性比Cl2的氧化性弱?二、二氧化硫(SO2)(1)物理性质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
(2)化学性质酸性氧化物氧化性二氧化硫(SO2) 还原性漂白性实验探究将SO2分别通入下表所列的溶液中,填写有关问题。
反应物品红溶液石蕊试液溴水氢酸性KMnO4溶液硫酸(H2S溶液)BaCl2溶液反应现象SO2的性质例1.某兴趣小组探究SO2气体还原Fe3+,他们使用的药品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能表明I-的还原性弱于SO2的现象是B中蓝色溶液褪色B.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SO2尾气,防止污染空气C.为了验证A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加入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D.为了验证A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加入用稀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例2:下图是检验某无色气体A是SO2和CO2的混合气体的装置图,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B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
高中化学硫优秀教案

高中化学硫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硫元素的性质、用途及化合物;
2. 掌握硫元素的化学符号、原子结构和物理性质;
3. 能够描述硫元素与氧、氢等元素的反应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硫元素的性质及其化合物的用途;
2. 硫元素的反应特点和物理性质。
教学过程:
一、引入
通过展示硫元素的性质和应用领域的图片,激发学生对硫及其化合物的兴趣,并让学生猜测硫元素的一些性质。
二、讲解
1. 硫元素的性质:物理性质(颜色、状态、密度等)和化学性质(容易氧化、易与氧等元素反应);
2. 硫的化合物:例如硫化氢、二氧化硫等的结构、性质和用途。
三、实验展示
通过实验展示硫元素与氧气反应、硫化氢气体的生成等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硫元素的化学性质。
四、讨论
让学生讨论硫元素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如硫磺的制备、硫酸的生产等,加深学生对硫元素的理解。
五、小结
帮助学生总结硫元素的性质、用途和化合物,并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复习和总结。
六、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评估:
通过学生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小测验来评估学生对硫及其化合物的掌握程度,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拓展:
引导学生对硫元素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探讨,例如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污染及其对环境的危害,并提倡环保意识。
教学资源:
1. 化学课本资料;
2. 实验器材和化学药品。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讨论等方式探究硫元素的特性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同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观念,确保学生对硫元素的理解深入到位。
高中化学《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教案设计

高中化学《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硫和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及相互转化关系。
(2)了解硫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培养其探究精神。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环保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硫和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及相互转化关系。
(2)硫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1)硫和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及相互转化关系的理解。
(2)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
三、教学过程1.导入(1)展示硫磺、硫酸铜、硫化氢等物质,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颜色、状态。
(2)提问:你们对这些物质有什么了解?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2.探究硫的性质(1)实验:将硫磺加热,观察其变化。
(3)讲解硫的化学性质。
3.探究含硫化合物的性质(1)实验:将硫酸铜溶液与硫化氢气体反应,观察的硫化铜沉淀。
(3)讲解含硫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4.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1)讲解硫与氧气反应二氧化硫的过程。
(2)讲解二氧化硫与水反应亚硫酸的过程。
(3)讲解亚硫酸被氧化硫酸的过程。
(4)讲解硫酸被还原硫化氢的过程。
5.硫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1)讲解硫在火柴制造、橡胶硫化等方面的应用。
(2)讲解硫酸在肥料、化工、制药等方面的应用。
(3)讲解硫化氢在mining、化工等方面的应用。
6.实验操作注意事项(1)讲解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2)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2)布置作业:根据本节课所学,设计一个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实验。
四、教学反思1.部分学生对实验操作不够熟练,需要加强实验操作训练。
2.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
3.在讲解含硫化合物的性质时,部分学生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加强引导和讲解。
(教案)硫及其化合物

多余m(Fe) =56 g/mol ×(0. 30 mol-0. 25 mol) = 2.8 g (2)FeS + H 2SO 4 → H 2S ↑+ FeSO 4 0. 25 mol 0. 25 mol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硫是一种淡黄色的能溶于水的晶体 (B)硫的化合物常存在于火山喷出的气体中和矿泉水里 (C)硫与氧属于同一族 (D)硫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硫,在纯氧中燃烧的产物是三氧化硫 2.下列物质中,不能用硫与金属在一定条件下直接化合得到的是 ( D ) A . FeS B . ZnS C . Na 2S D . CuS 3.有关硫化氢气体叙述正确的是 ( C )A .无色无味气体B .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C .不能用排水法收集D .无毒 4.要洗去试管壁上沾有的硫磺,可使用的试剂为 ( D ) (A)肥皂 (B)盐酸 (C)水 (D)二硫化碳 5.下列关于硫化氢有关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A)给盛有硫化氢的容器加热会产生黄色物质 (B)由于硫化氢不稳定,所以久置的氢硫酸会变浑浊 (C)硫化氢具有还原性,在反应中只能作还原剂 (D)氢硫酸是弱酸,无法通过复分解反应制取强酸6.某课外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铁与硫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反应所得固体M 的成分,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
倾斜A 使稀硫酸(足量)与固体M 充分反应,待反应停止后,B 装置增重,C 装置中溶液无变化,反应后进入量气管气体的体积为V m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由上述实验事实可知:(1)①固体M 中一定有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理由是_______。
②其中一种物质的质量可以确定为______g(用代数式表示)。
(2)B 装置的名称是 ,B 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C 装置的作用是 ,如果实验中没有B 装置,则C 装置中产生的现象是_____。
(4)稀硫酸和固体M 反应后溶液中还残留淡黄色固体,该固体是 ,要分离出该固体,在实验操作中,除烧杯外还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
高三化学《硫与硫的化合物》教案

高三化学《硫与硫的化合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
2.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2.硫的氧化还原反应。
三、教学过程1.导入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硫及其化合物。
提到硫,大家可能会想到什么?是的,火山喷发时会产生的二氧化硫,还有我们常见的硫磺。
那么,硫及其化合物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硫的世界。
2.知识讲解(1)硫的物理性质硫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它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其中最常见的是斜方硫和单斜硫。
硫的物理性质包括:黄色固体,不溶于水,易溶于二硫化碳。
(2)硫的化学性质硫与氧气反应二氧化硫:S+O2→SO2硫与氢气反应硫化氢:S+H2→H2S硫与金属反应金属硫化物:S+Fe→FeS(3)硫的化合物二氧化硫(SO2):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可亚硫酸。
三氧化硫(SO3):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易溶于水,可硫酸。
硫化氢(H2S):无色、有臭鸡蛋味的气体,有毒,溶于水。
硫酸(H2SO4):无色、透明的油状液体,具有很强的腐蚀性。
亚硫酸(H2SO3):无色、透明的液体,不稳定,易分解。
3.实验演示我们进行一些实验,来观察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硫与氧气反应实验将硫粉放入燃烧匙中,点燃,观察硫燃烧的现象,并与氧气反应二氧化硫。
(2)硫与氢气反应实验将硫粉与氢气混合,加热,观察硫与氢气反应硫化氢的现象。
(3)硫与金属反应实验将硫粉与铁粉混合,加热,观察硫与铁反应硫化铁的现象。
4.巩固练习1.硫与氧气反应什么化合物?2.硫与氢气反应什么化合物?3.硫与金属反应什么化合物?5.课堂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
通过实验,我们观察到了硫与氧气、氢气、金属的反应现象,了解了硫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希望大家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高中化学必修1《硫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必修1《硫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介绍本教学设计是为了帮助高中化学教师设计一堂关于《硫及其化合物》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将了解硫的性质、特点和化合物,并掌握相关实验操作和化学反应。
教学目标1. 了解硫的性质和特点。
2. 掌握硫的化合物的命名规则。
3. 掌握硫化物、硫酸盐和亚硫酸盐的制备方法和化学反应。
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内容1. 硫的性质和特点:- 硫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 硫的自然存在形式及其在工业中的应用。
2. 硫化物的制备和化学反应:- 硫化钠的制备和性质。
- 硫化亚铁的制备和性质。
- 硫化氢气体的制备和性质。
3. 硫酸盐的制备和化学反应:- 硫酸铜的制备和性质。
- 硫酸钠的制备和性质。
4. 亚硫酸盐的制备和化学反应:- 亚硫酸钠的制备和性质。
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讲解硫的性质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硫的重要性及其在化学中的应用。
2. 实验演示:进行硫化物、硫酸盐和亚硫酸盐的制备实验,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验操作,并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3. 组织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所学内容,共同解决相关问题,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思维能力。
4. 案例分析: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相关案例,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评估1. 小型测验:通过小型测验考察学生对硫及其化合物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评估他们对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的观察能力。
3. 讨论参与度: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积极程度和表达能力。
4. 案例解析:评估学生对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资源1. 课本资料:使用相关高中化学教材中关于《硫及其化合物》的章节。
2. 实验器材:确保实验室提供必要的实验器材和化学药品。
3. 计算机和投影仪:用于播放相关知识点的多媒体资料。
教学延伸1. 学生自主研究:鼓励学生通过参考相关学术资料,深入了解硫及其化合物的其他特性和应用。
高一化学《硫及其氧化物》教案

④暂时漂白性
补充知识:
1、SO3
2、H2S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2、能说出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3、能说出实验室二氧化硫的制备方法
重难点
1、硫单质重要的物理性质
2、硫单质氧化性、还原性的性质探究
授课流程、内容、时间
双边活动
设计意图
一、引入:时间---
中央电视台报道河南洛阳龙门石窟酸雨的情况。
造成酸雨的原因是什么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二氧化硫排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大气中形成酸雨的,这节课我们首先来学习硫的氧化物的有关性质。
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时间---
1、能以硫的价态变化为中心,说出含硫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及用途。
2、能说出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3、能说出二氧化硫的制备方法
三、出示自学指导:时间---
阅读课本96-98页,填写《创新设计》知识梳理。
四、后教:时间——
一、SO2
1、物理性质:____色___________气味的气体,ρ(SO2)__ρ(空气),____溶于水,有毒
2、实验室制取:Na2SO3+H2SO4(浓)== Na2SO4+SO2↑+H2O
3、化学性质:
①酸性氧化物的通性(与CO2相似):
与水反应
与碱反应
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②氧化性2H2S + SO2===3S↓+2H2O
③还原性2SO2+ O2====2SO3
SO2+Cl2+2H2O====H2SO4+2HC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的:1、验证H2S的还原性
目的 设计思路: 原理 过程
H2S与氧化性物质反应
目的:1、验证H2S的还原性
目的 原理 过程
H2S与氧化性物质反应
选择药品
?
O2, Cl2, 酸性KMnO4等等
药品:FeS及其它任意不含S的试剂 仪器:任意
目的:1、验证H2S的还原性
2H2S +O2 =2H2O +2S 2H2S +3O2=2H2O +SO2 H2S +Cl2 =2HCl +S
小结
蔗糖
脱水性
无水硫酸铜 吸水性 铜和碳 强氧化性 H2O
特性
FeS
[H+]
H2S
O2
S
SO2
O2
SO3
H2SO4
与O2, Cl2, 还原性 酸性KMnO4 等氧化性物 质反应
SO42-离子的检验 酸性 SO2+ H2O 性质 氧化性 SO2+ H2S 还原性 SO2+ O2 漂白性 品红
第六章
硫和硫的化合物
知识目标:1、复习和巩固硫及其化合物的知识 2、了解二氧化硫的性质、用途 3、掌握浓硫酸的性质及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 2、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变通意识
重点和难点:1、二氧化硫、浓硫酸的化学性质 2、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请大家回顾我们在第六章所学的知识有那些?
酸性 SO2+ H2O 性质 氧化性 SO2+ H2S 还原性 SO2+ O2 漂白性 品红
蔗糖
脱水性
五水硫酸铜 吸水性 铜和碳 强氧化性 H2O
特性
FeS
[H+]
H2S
O2
S
SO2
O2
SO3
H2SO4
与O2, Cl2, 还原性 酸性KMnO4 等氧化性物 质反应
SO42-离子的检验 酸性 SO2+ H2O 性质 氧化性 SO2+ H2S 还原性 SO2+ O2 漂白性 品红
与O2, Cl2, 还原性 酸性KMnO4 等氧化性物 质反应
酸性 氧化性 和还原性物质反应 如 H2S
SO2还原性的验证: 和氧化性性物质反应
如O2, Cl2, 酸性KMnO4等等
返回
返回
FeS
[H+]
H2S
O2
S
SO2
O2
SO3
目的3 目的4
?
与O2, Cl2, 还原性 酸性KMnO4 等氧化性物 质反应
酸性 SO2+ H2O 性质 氧化性 SO2+ H2S 还原性 SO2+ O2 漂白性 品红
脱水性 吸水性 强氧化性
特性
FeS
[H+]
H2S
O2
S
SO2
O2
H2O
SO3
H2SO4
与O2, Cl2, 还原性 酸性KMnO4 等氧化性物 质反应
根据我们在第六章所学的知识设计实验
目的:1、验证H2S的还原性 2、验证SO2的酸性、氧化性、还原性、漂白性 3、验证浓硫酸的特性 4、SO42-离子的检验 药品:FeS及其它任意不含S的试剂或物质 仪器:任意 要求:设计思路体现知识的网络化 提示: 1、实验设计思路:目的—原理——过程 2、前面生成的物质可以做为后面的反应物 3、忽略具体仪器,只考虑知识过程
试计算在标准状况下22.4L H2S 与11.2L O2 反应 生成S的质量
目的:1、验证H2S的还原性
FeS
[H+]
H2S
O2
O2
S
SO2
与O2, Cl2, 还原性 酸性KMnO4 等氧化性物 质反应
酸性 氧化性 目的2
还原性 漂白性
目的:1、验证H2S的还原性
FeS
[H+]
H2S
O2
O2
S
S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