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中考模拟试卷训练(Word版 含解析)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全册全套试卷练习(Word版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全套试卷练习(Word版含答案)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如图,在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1)该实验原理是_____.(2)如果测得小车从A滑到C的时间t AC=2.4s,小车从A滑到B的时间t 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 AB=_____cm/s,则BC段的平均速度v BC=_____cm/s;(3)由实验看出,下车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_____(选填“慢”“快”).(4)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_____(选填“大”或“小”).(5)为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v=s AB/t BC,他的做法正确吗?_____.(6)聪明的小杜发现AB段和BC段路程的特点,算出了AC段平均速度v,AB段的平均速度v1,觉得还可以用公式直接算出BC段的平均速度v2,则v2=_____(用v、v1).【来源】重庆八中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题【答案】 v=s/t 25 50 快小不正确112vvv v-【解析】(1)该实验原理是:vst= .(2)s ABBCs==40.00cm,t AC=2.4s,t AB=1.6s,tBC 2.4s 1.6s0.8sAC ABt t=-=-=,则AB段的平均速度v AB4025cm/s1.6ABABs cmt===,则BC段的平均速度v BC4050/0.8BCBCs cmcm st s===.(3)由BC ABv v>可以看出,小车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快。
(4)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量时间偏大,故AB段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小。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精选试卷(Word版 含解析)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精选试卷(Word版含解析)一、初三物理电流和电路易错压轴题(难)1.实验小组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来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其实验思路如下∶接好电路后,把电流表分别接入到A、B、C三处,测出第一组数据;为了防止个别偶然因素的影响,他们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之一来重复实验,并完成第二次和第三次测量:方法一∶改变电源电压方法二∶更换其中一条支路中的灯泡(规格不同)(1)如图2是某同学连接的并联电路的局部图,某次实验中,测量完干路电流之后,某同学想测量通过L1的电流,为接入电流表,a、b、c、d四个接点中最方便的导线拆接点是________点,同时注意,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________。
测量过程中,电流表出现图3中的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2)该同学表格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A处的电流I A B处的电流I B C处的电流I C第一次测量0.100.120.22第二次测量0.200.240.44第三次测量0.250.300.55(3)表格补充完整后,通过对上面数据的分析,后面两次实验是采用方法______(选填“一”或“二”)进行的,可以得出结论∶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_______________;(4)根据上述结论,应用到如图4中,图中已标明了电流的方向,若b、c、d中的电流大小分别为0.3A、0.6A、0.2A,则a中的电流大小为__________A。
【答案】d断开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电流没有单位一各支路电流之和 0.1 【解析】【分析】【详解】(1)[1][2]为接入电流表,a、b、c、d四个接点中最方便的导线拆接点是d点,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断开。
[3]由图3所示电流表可知,电流表指针反向偏转,这是由于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造成的。
(2)[4]由表格可知,存在的不足之处是电流没有单位。
(3)[5][6]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第2次与第3次实验时,电流值与第一次实验的电流值只是数值上发生了倍数变化,所以后面两次实验是通过改变电源电压进行实验的,即采用方法一进行实验;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全套精选试卷训练(Word版 含解析)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全套精选试卷训练(Word版含解析)一、初三物理电流和电路易错压轴题(难)1.如图所示是课本上的几个小实验,请根据要求填空.(1)在图甲所示实验中,将烧瓶内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移去火焰,水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此时会观察到________的现象,这是由一于在瓶底浇冷水后,液面上方________,导致液体的沸点降低所致.(2)图乙是小明制作的“浮沉子”.为观察到小瓶在水中的浮沉现象,大瓶瓶盖应该________(旋紧/拧开);为使漂浮于水面上的小瓶子下沉,小明应________ (松开/捏紧)手指.(3)如图丙所示,将一根针插在绝缘底座上,把折成V字形的铝箔条水平架在针的顶端,制成一个简单的验电器.当用带电的橡胶棒先靠近静止的铝箔条左端,再靠近其右端时会观察到铝箔条________(均被吸引/均被排斥/一次被吸引,另一次被排斥).此实验中,通过铝箔条的转动可推断橡胶棒的带电情况,这种实验方法是________(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理想实验法).【答案】水又开始沸腾气压减小旋紧捏紧均被吸引转换法【解析】【分析】【详解】(1)在图甲所示实验中,将烧瓶内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移去火焰,水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时,液面上方的气体温度降低、体积减小,气压减小;由于气压降低,水的沸点降低,所以此时会观察到水又开始沸腾的现象.(2)图乙是小明制作的“浮沉子”,实验中要通过改变瓶内气体压力的方法,改变小瓶的浮沉,所以为观察到小瓶在水中的浮沉现象,大瓶瓶盖应该旋紧;为使漂浮于水面上的小瓶子下沉,小明应挰紧手指,则瓶内气压增大,气体对小瓶的压力增大,同时压力增大时,进入小瓶中的水增加,小瓶自重增加,所以小瓶下沉.(3)如图丙所示,将一根针插在绝缘底座上,把折成V字形的铝箔条水平架在针的顶端,制成一个简单的验电器.当用带电的橡胶棒先靠近静止的铝箔条左端时,由于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所以橡胶棒与铝箔条吸引;再靠近其右端时,同样由于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也会观察到铝箔条被吸引,即两次都被吸引(但要注意橡胶棒与铝箔条不能接触,接触后,带同种电荷,第二次会排斥);此实验中,通过铝箔条的转动可推断橡胶棒的带电情况,这种实验方法是转换法.2.在用电压表、电流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灯泡上标有“2.5V”的字样.(1)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小张根据电路图连接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小王检查后发现有一根导线连接有错误,请你在这根导线上打“×”,并用笔画线代表导线,画出正确的连线。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全套精选试卷同步检测(Word版 含答案)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全套精选试卷同步检测(Word版含答案)一、初三物理电流和电路易错压轴题(难)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U,闭合电键S,发现两电表指针的位置均不变,已知故障只发生在电阻R1、R2上,请根据相关信息写出电压表的示数及相应的故障.①如果电压表示数为_____;则可能存在的故障是_____.②如果电压表示数为_____;则可能存在的故障是_____.【答案】0 R1断路或R1、R2均断路或R1断路、R2短路 U R2断路或R2断路、R1短路【解析】【分析】【详解】如图所示,R1和R2串联在电路中,如果电压表示数为0,则可能存在的故障是R1断路或R1、R2均断路或R1断路、R2短路,如果电压表示数为U,则可能存在的故障是R2断路或R2断路、R1短路.【点睛】电路故障问题是电学测试中经常考查的问题.解决的一般步骤是将每种情况代入题目,根据应该出现的现象和题目中描述的现象进行对比,符合题意的即为正确答案.2.在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存在相互作用力,探究其影响因素的实验数据如表:序号甲电荷的电荷量1/Cq乙电荷的电荷量2/Cq甲、乙两电荷之间的距离/mr甲乙两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NF18110-⨯8210-⨯0.35210-⨯28110-⨯8110-⨯0.35110-⨯38310-⨯8210-⨯0.155410-⨯48310-⨯8210-⨯0.2513.510-⨯58210-⨯8110-⨯0.254.510-⨯6 8410-⨯ 8310-⨯ 0.3(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若要使两个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增大,可以采用_____的方法。
将表格填写完整______ 。
(2)如图,将甲、乙两个带电小球放在光滑的绝缘水平面上,甲球带正电荷,电荷量为1q ,乙球带负电荷,电荷量为2q 。
为了使这两个小球在原来的位置静止,沿着甲、乙两球的球心连线方向,在乙球的右边某位置放上一个电荷量为3q 的小球丙,此时恰好使得三球均保持静止,则丙球应该带_____(选填“正”或“负”)电荷。
人教版物理中考模拟试卷(提升篇)(Word版 含解析)含答案

人教版物理中考模拟试卷(提升篇)(Word 版 含解析)含答案一、中考物理力学问题 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小亮家有一辆轿车,爸爸在给他讲车的性能时,总是说“2.0的排量”,却很少说“功率”,为此小亮特地从网上查到了排量的定义:活塞从上止点移动到下止点所通过的“工作容积”称为气缸排量。
如果发动机有若干个气缸,所有气缸“工作容积”之和称为发动机排量。
小亮从说明书上查到家中的轿车采用的是LFX 直列四缸发动机,排量为2.0L ;从网上查找到了这种轿车的输出功率与转速的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所使用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 ,密度为0.72×103kg/m 3)(1)根据如图分析,在发动机转速为1000~5000r/min 范围内,它的输出功率与转速大致成_____比。
(2)当发动机转速为3000r/min 时,则发动机每个工作循环所需要的时间为_____s ;设做功冲程燃气对活塞的平均压强是p 0,发动机排量为V 排,每个活塞的受力面积为S ,活塞移动距离为L ,则发动机转速为n 时,该轿车的输出功率P 与发动机排量为V 排的关系式为_____A .02np V 排 B .np 0V 排 C .2np 0V 排 D .4np 0V 排【答案】正 0.04 A【解析】【分析】【详解】(1)[1]由这台发动机输出特性曲线可以看出,在发动机转速为1000~500r/min 范围内,它的输出功率与转速大致成正比关系。
(2)[2]四缸发动机是每转0.5圈对外做功1次,转速是3000r/min ,则1min 对外做功30002=1500次 也就是完成1500个工作循环,所以发动机转速为3000r/min 时,每个工作循环所需要的时间为60s 0.04s 1500t == [3]设做功冲程燃气对活塞的平均压强为p 0,发动机排量为V 排,则一个活塞的排气量14V 排,做功冲程燃气对一个活塞的平均压力:F =p 0S ,每个做功冲程燃气对一个活塞做的功00014W FL p SL p V ===排 发动机转速为n 时,燃气对活塞做功的功率 001242np V W P n p V t ===⨯排排 故选A 。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精选试卷试卷(word版含答案)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精选试卷试卷(word版含答案)一、初三物理电流和电路易错压轴题(难)1.现有两只小灯泡L1、L2,它们的额定电压分别为2.5V和3.8V.(1)如图甲是小明测定灯泡L1额定功率的实物电路图(不完整).①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电路图连接完整_____.②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__端(选填“A”或“B”).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示数为零,而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
经检查,电流表是完好的,仅滑动变阻器或小灯泡存在故障,则电路中的故障是__.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仍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指针偏转很小,要使该小灯泡发光只需__。
③当电压表示数为2.5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灯泡L1的额定功率为__W.(2)小华利用图丙所示的电路测出了灯泡L2的额定功率.图中R为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还缺两个开关和一只电表(电流表或电压表),请在虚线框内补上这三个元件的符号,使电路完整,实验操作简单______.【答案】A灯泡断路移动滑动变阻器0.8【解析】(1)①根据图中电表的正、负接线柱,从电源正极连接开关,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要求一上一下的串联在电路中,所以将C或D连到电源负极即可,如下图所示:②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压表与电源连通;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灯泡不发光,说明电路断路或电路的总电阻很大,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小灯泡断路而导致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③为了保护电路,闭合开关前,滑片P应处在使电路中电阻最大位置A端;由乙图,电流表使用0-0.6A量程,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32A,所以灯泡L1的额定功率:;(2)由上面的分析知,右上边的是电压表;左边两虚线框内是开关,如图所示:①只闭合S和中间的开关,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3.8V;②保持滑片位置不动,断开中间开关,闭合左上边开关,测出灯与R的总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计算出R两端电压U R;③由计算出R的电流,即灯泡此时的电流,由P=U额I额计算灯泡L2电功率即可.故答案为:(1). (2). A (3). 灯泡断路 (4). 移动滑动变阻器(5). 0.8 (6).【点睛】本题是测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考查了电路连接、变阻器的使用、电表读数和功率计算以及特殊方法测功率的电路设计.特殊方法测功率时,只给电流表通常会使用并联电路,只给电压表时通常使用并联电路,利用已知阻值的电阻与电表的组合间接测电压或电流达到实验目的。
2021人教版物理中考专题训练——热机的效率(word版带答案)

2021人教版物理中考专题训练——热机的效率一.选择题1.关于热机的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热机的效率越高说明做功越快B.热机的效率越高,在做功同样多的情况下消耗的能量越多C.热机损失的能量中,废气带走的能量较少,主要是由于机械摩擦损失的D.一般情况下柴油机的效率比汽油机的高2.汽车发动机一般是汽油机,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阅读了某汽车发动机的说明书后,将内燃机的能量流向制成如图所示,下列回答错误的是()A.发动机压缩冲程把燃料燃烧产生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B.1kg的汽油完全燃烧能够释放4.6×107J 的能量C.为确保发动机正常工作,需用水对其冷却D.该内燃机的效率为30%3.关于热值和热机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燃料燃烧更充分,可以增大热值B.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越多,热值越大C.使燃料燃烧更充分,可以提高热机的效率D.热机使用的燃料的热值越大,热机的效率就越高4.甲、乙两台汽油机,甲的效率比乙高,则()A.甲每秒钟做的功比乙每秒钟做的功多B.做同样多的有用功,甲消耗的汽油比乙消耗的汽油多C.甲消耗的汽油比乙消耗的汽油少D.消耗同样多的汽油,甲做的有用功比乙做的有用功多5.小明和小华学习了燃料的热值后,他们一起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煤油和菜籽油热值的大小关系。
他们组装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为了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性,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A.两杯水的质量应相等B.两杯水的初温应相等C.两种燃料质量应相等D.燃料燃烧时间应相等6.有甲、乙两台汽油机,甲的效率与乙的效率之比是5:4,相同时间内甲做的有用功是乙做的有用功的2倍,则在相同的时间内,甲、乙两台汽油机消耗的汽油质量之比为()A.5:2B.2:5C.8:5D.5:87.某种巧克力的营养成分表上标有“每100g能量2360J”,该标识的含义与以下哪个物理量的含义类似()A.热量B.热值C.内能D.比热容8.关于热机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效率高的热机,其功率较大B.热机做的有用功多,其效率一定高C.热机内所燃烧的燃料热值越大,其热机效率越高D.同一热机,其效率与燃料是否充分燃烧有关9.近年来,我国民用汽油发动机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接近国际先进汽油发动机的水平某品牌汽车以8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仪表盘显示发动机转速是1800r/min,若做功冲程每次做功6000J,则下列有关该汽车发动机的说法错误的是()A.每秒飞轮转60圈B.每秒完成60个冲程C.每秒对外做功15次D.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是90kW10.如图为一台四缸发动机,其主要技术指标如右表所示。
九年级物理模拟考试精选测试卷(提升篇)(Word版 含解析)含答案

九年级物理模拟考试精选测试卷(提升篇)(Word 版 含解析)含答案一、中考物理力学问题 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如图,重5N 的薄壁容器放在水平硬板MN 上,容器底面积为2300cm ,高度为25cm ,装有15cm 深的水。
一根原长为10cm 的轻质的细弹簧EF 吊着柱形木块刚好静止,木块下表面与水的液面相平。
弹簧上端E 连接着固定不动的支架上,下端F 连接在木块(不吸水)上表面的中心上,弹簧长度每改变1cm ,弹力变化量为1N ,木块的重力为5N ,底面积为250cm ;高度为20cm 。
现将水平硬板MN 缓慢向上移动,木块始终保持竖直方向,弹簧均在弹性限度内。
(g = 10N/kg )。
求:(1)当木块浸入水中的深度为2cm 时,木块受到的浮力;(2)当木块浸入水中的深度为6cm 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3)当木块下有表面刚接触容器底部时,弹簧的长度;(4)当硬板向上移动28cm 时,容器对硬板的压强。
【答案】(1)1N ;(2)1600Pa ;(3)6cm ;(4)2100 Pa【解析】 【分析】【详解】(1)当木块浸入水中的深度为2cm 时,其所受的浮力为33-631.010kg/m 50210m 10N/kg 1N F gV ρ==⨯⨯⨯⨯⨯=浮水排(2)容器底面积为222300cm 310m -=⨯,当木块浸入水中的深度为6cm 时,容器中水面增加的高度63-2250610m 0.012m 310mV H S -⨯⨯∆===⨯排1容 此时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 332() 1.010kg/m 10N/kg (1510m 0.01m)1600Pa p g H H ρ-=+∆=⨯⨯⨯⨯+=(3)当木块下表面刚接触容器底部时,水的深度(木块浸入的深度)为H 1,容器中水的体积不变,即21()300cm 15cm S S H -=⨯木容代入得2221(300cm 50cm )300cm 15cm H -=⨯解得118cm 28cm H =<即水未溢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物理中考模拟试卷训练(Word 版 含解析)含答案一、中考物理力学问题 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边长为20cm 的薄壁正方形容器(质量不计)放在水平桌面上,将质地均匀的实心圆柱体竖直放在容器底部,其横截面积为200cm 2,高度为10cm 。
如图1所示。
然后向容器内缓慢注入某种液体,圆柱体始终直立,圆柱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与注入液体质量的关系如图2所示。
(g 取10Nkg )(1)判断圆柱体的密度与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并写出判断依据; (2)当圆柱体刚被浸没时,求它受到的浮力;(3)当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之比为1:3时,求容器内液体的质量。
【答案】(1)见解析;(2) 20N ;(3) 4kg 【解析】 【分析】 【详解】(1)圆柱体的密度大于液体密度;依据:由图2可知,当注入液体质量大于2kg 时,圆柱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不变,说明此时圆柱体浸没在液体中,即圆柱体沉底了,由浮沉条件可知,圆柱体的密度大于液体密度。
(2)由题意知,圆柱体的底面积为22200cm 0.02m S ==柱其高为h =10cm =0.1m则圆柱体的体积为2330.02m 0.1m 210m V S h ==⨯=⨯﹣柱柱正方体容器的底面积20.2m 0.2m 0.04m S =⨯=容圆柱体刚好浸没时,液体的体积为22330.04m 0.02m 0.1m 210m V S S h =-⨯=⨯﹣液体柱容=(﹣)()由图2可知,圆柱体刚好浸没时,注入液体的质量为2kg ,则液体的密为33332kg110kg/m 210mm V ρ===⨯⨯液﹣液体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当圆柱体刚被浸没时,它受到的浮力为3333110kg/m 10N/kg 210m 20N F gV gV ρρ===⨯⨯⨯⨯=﹣浮液液柱排(3)由(2)知,圆柱体刚好浸没时注入液体的质量为2kg ;当注入液体质量m 1小于或等于2kg 时,液体的底面积为2220.04m 0.02m 0.02m S S S ∆柱容=﹣=﹣=由mVρ=可得,容器内液体的深度为 '1m V h S Sρ==∆∆液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11120.02m m m gp gh g S ρρρ==⨯=∆液液液① 由图2可知,当没有注入液体时圆柱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为140N ,即圆柱体的重力为140N ,则注入液体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1140N F m g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122140N 0.04m m g F p S +==容② 已知123p p ∶=1∶③将①②代入③解得得: 解得m 1=2.8kg因为m 1=2.8kg >2kg故应舍去。
当注入液体的质量大于2kg 时,即注入液体的深度大于10cm ,因液体体积与圆柱体体积之和等于容器底面积乘以液体的深度,即V V S h '+=液柱容且根据mVρ=可得液体的体积为 mV ρ=液液所以有mV S h ρ'+=柱容液则此时液体的深度m V h S ρ'+=柱液容此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mV mg gV p gh g S S ρρρρ'++==⨯=柱液液柱液液液容容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1140N m g F p S S +==容容容因为p 液:p 容=1:3所以1140N 13mg gV m g S S ρ++=液柱容容∶∶ 代入数据可得m =4kg 。
答:(1)圆柱体的密度大于液体密度;依据:由图2可知,当注入液体质量大于2kg 时,圆柱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不变,说明此时圆柱体浸没在液体中,即圆柱体沉底了,由浮沉条件可知,圆柱体的密度大于液体密度; (2)当圆柱体刚被浸没时它受到的浮力为20N ;(3)当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之比为1:3时,容器内液体的质量为4kg 。
2.探究弹簧弹性势能的表达式如图甲,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拉弹簧,拉力F 与弹簧伸长的长度Δl 之间的关系如下表:伸长量Δl /m 0.04 0.08 0.12 0.16 拉力F /N5101520(1) 在图乙中描点画出拉力F 随伸长量Δl 变化的图像; (______)(2) 拉力F 与弹簧的伸长量Δl 之间的关系式F =__________;(3) 弹簧的弹性势能等于拉力F 所做的功,此功可类比以下方法计算:如图丙,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加速运动,在时间t 0内,其通过的路程可用图像下的阴影面积来表示; 上述弹簧的弹性势能E P 与伸长量Δl 之间的关系式为E P =____________。
【答案】125Δl 62.5Δl 2【解析】 【分析】 【详解】(1)[1]在图乙中将表格中的数据描点,再用平滑的曲线连接,画出拉力F 随伸长量Δl 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2)[2]由拉力F 随伸长量Δl 变化的图象可以看出,拉力F 是关于Δl 的过原点的一次函数,设F= k Δl在表中选一个点(0.08,10)代入10=k ×0.08解得k =125所以拉力F 与弹簧的伸长量Δl 之间的关系式F =125Δl(3)[3]如图丙,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加速运动,在时间t 0内,其通过的路程可用图像下的阴影面积来表示012s vt弹簧的弹性势能等于拉力F 所做的功,此功可类比此方法计算,如图:上述弹簧的弹性势能E P与伸长量Δl之间的关系式为21112562.522PE F l l l l∆=⨯∆⨯∆=∆=3.实行垃圾分类以来,我市各小区常会见到如图甲所示的电瓶垃圾车对垃圾进行分类清运。
若将垃圾桶看成近似的长方体,底部是边长a为60cm的正方形,桶高b为100cm。
某垃圾桶及垃圾总质量为50kg,且均匀分布。
电瓶垃圾车的金属杆与其他附属结构质量忽略,3秒钟内垃圾桶可被金属杆绕O点从竖直匀速拉至水平。
垃圾桶水平时,O点到金属杆的距离为20cm,如图乙所示。
试分析回答:(1)图乙中金属杆与垃圾桶构成了_____杠杆;(2)图乙位置时,金属杆对垃圾桶(含垃圾)的拉力是多少_____?(g取10N/kg)(3)某电瓶垃圾车的电瓶组电压为48V、最大电流为20A,输出效率(输出功率占电源总功率的比值)为80%,试分析该电瓶垃圾车能否正常工作_____?【答案】费力 1250N 见解析【解析】【分析】【详解】(1)[1]如图所示,将垃圾桶当作杠杆,支点为O,垃圾桶的自重为阻力,金属杆对垃圾桶的拉力为动力,可以看出,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所以为费力杠杆。
(2)[2]垃圾桶重5010N/500G mg kg kg N==⨯=如图乙位置时,阻力臂长为垃圾桶高的一半,即2100cm50cm0.5m2L===由1122F L F L=得,动力222111500N0.5m1250N0.2mF L GLFL L⨯====(3)[3]将垃圾桶从竖直位置拉至水平,垃圾车对垃圾桶所做的功1m 0.6m 500N 100J 22W Gh ⎛⎫==⨯-= ⎪⎝⎭垃圾车做功的功率100J 100W 3s 3W P t === 电瓶组的总功率48V 20A 960W P UI ==⨯=总电瓶组的输入功率960W 80%768W P P η==⨯=输出总P P >输出所以,电瓶垃圾车可以正常工作。
4.自动驾驶汽车是一种通过电脑系统实现无人驾驶的智能汽车,正不断走进我们的生活。
(1)驾驶员进入汽车后,电脑系统会对驾驶员的脸部特征进行识别。
从生物学角度看,人的脸部特征是由_____决定的;(2)2019年8月,红旗EV 自动驾驶汽车在湖南长沙开展测试。
汽车从长沙出发,历时3小时20分钟到达武汉,行驶距离286千米。
测试过程中红旗EV 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时_____;(3)质量为1.8吨的红旗EV 自动驾驶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0.2倍,此时汽车受到的牵引力为多少牛_____? 【答案】基因 85.8km/h 3.6×103N 【解析】 【分析】(1)人的脸部特征由人的遗传基因决定。
(2)已知汽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根据速度公式求出汽车的平均速度。
(3)知道汽车质量,根据G =mg 求出重力,根据车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2倍求出阻力,由于汽车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牵引力与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
【详解】(1)从生物学角度看,人的脸部特征是由基因决定的。
(2)汽车行驶的时间t =3h20min=103h 汽车的平均速度为286km 85.8km/h 10h 3s v t === (3)汽车受到的阻力为f =0.2G =0.2mg =0.2×1.8×103kg×10N/kg=3.6×103N因为汽车匀速直线行驶,汽车受到的牵引力与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 所以汽车受到的牵引力为F =f =3.6×103N 【点睛】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重力公式、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等,属于综合性题目。
5.物理兴趣小组同学对物体的浮沉条件进行研究,在一个重为4N ,底面积为200cm 2的圆柱形薄壁玻璃容器底部,放一个边长为10cm 的正方体物块,然后逐渐向容器中加水(始终未溢出)如图甲所示。
通过测量容器中水的深度h ,分别计算出该物块所受到的浮力F浮,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乙图象。
请你解答下列问题。
(1)分析图象可知,水的深度由0逐渐增加到8cm 的过程中,物块受到的浮力越来越________,继续往容器中加水,随着水的深度增加,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________。
当水深增至8cm 后,继续加至12cm 时,物块处于________(选填:漂浮、悬浮或下沉)状态;(2)物块的重力是多少____?物块的密度是多少____? (3)将物块取出后,此时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是多少_____?【答案】大 增大 漂浮 8N 0.8×103kg/m 3 1000Pa 【解析】 【分析】 【详解】(1)[1]由图像得,水的深度由0逐渐增加到8cm 的过程中,物块受到的浮力越来越大。
[2]根据p gh ρ=,随着水的深度增加,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大。
[3]木块的体积3333310cm 1000cm 110m V L -====⨯物()若木块浸没则受到的浮力为33331.010kg m 10N kg 110m 10N F gV ρ-''==⨯⨯⨯⨯=浮水排 根据图像可知,水深增至8cm 后,浮力8N 不再增大,所以物体没有完全浸入,物体漂浮在液体中,继续加至12cm 时,物块仍处于漂浮状态。
(2)[4]由图像知道,木块漂浮时8N G F 物浮==[5]物块的密度33330.810kg/m 10N/kg 1108=mN m G V V g ρ-⨯===⨯⨯物物物物物 (3)[6]木块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为433338N 810m 800cm 1.010kg m 10N kgF V g ρ-===⨯=⨯⨯浮排液 容器中注入水的体积为23333==200cm 12cm 800cm 1600cm 1.610m V Sh V --⨯-==⨯水排则注入水的重力为3333= 1.010kg m 1.610m 10N kg 16N G m g V g ρ-==⨯⨯⨯⨯=水水水水将物块取出后,此时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424N+16N =1000Pa 20010m G G F p S S -+===⨯容水6.阅读短文,问答问题:2020年4月27日,“和谐号”动车第一次驶过通沪铁路张家港站,标志着我市正式跨入“高铁时代”,如图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