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火电厂生产对环境的影响概述

合集下载

火力发电厂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评估

火力发电厂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评估

火力发电厂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评估火力发电厂作为重要的能源供应基地,为现代化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电力支持。

然而,由于火力发电过程中排放的废气和烟尘等污染物,对大气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火力发电厂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估。

首先,火力发电厂的烟气排放是其主要的环境影响因素之一。

在燃煤、燃油等能源的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硫化物、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

其中,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的一种,过量排放会加剧全球变暖问题。

而硫化物和氮氧化物则是导致酸雨的主要元凶。

这些污染物的排放直接危害了大气质量,加剧了区域和全球的环境问题。

其次,火力发电厂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还体现在烟尘排放方面。

燃料的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包括颗粒物、重金属等污染物。

这些烟尘排放对空气质量造成直接影响,同时也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风险。

颗粒物进入呼吸系统后,可引发呼吸道疾病,还可能携带其他有害物质进入血液循环,对心血管系统造成损害。

除了直接的气体和颗粒物排放,火力发电厂还会间接影响大气环境。

例如,火力发电厂的废水排放会直接或间接进入水系,导致水污染问题。

此外,煤炭开采和运输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和废水,对农田、水源地等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进而影响大气环境的质量。

然而,我们也要客观看待火力发电厂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随着环保技术的进步和政府的监管力度加强,火力发电厂在减少环境污染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例如,引入脱硫装置可以有效减少硫化物的排放,采用石脑油等低含硫燃料可以降低SO2排放。

此外,各地也在推广清洁能源,如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减少对火力发电的依赖,以此减少大气污染。

综上所述,火力发电厂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和政府管理来减少其不良影响。

未来,我们需要继续推动低碳清洁发电技术的发展,加大对火力发电厂排放的监管和减排力度,以改善大气环境的质量。

同时,也需要积极推广并鼓励使用清洁能源,实现能源结构的优化,以减少火力发电厂对大气环境造成的影响。

火电厂对相邻居民区的环境影响

火电厂对相邻居民区的环境影响

一.氮氧化物的危害在燃料的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的生成是燃烧反应的一部份:燃烧生成的氮氧化物主要是NO和NO2,统称为NOx。

大气中的NOx溶于水后会生成为硝酸雨,酸雨会对环境带来广泛的危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如:腐蚀建筑物和工业设备;破坏露天的文物古迹;损坏植物叶面,导致森林死亡;使湖泊中鱼虾死亡;破坏土壤成分,使农作物减产甚至死亡;饮用酸化物造成的地下水,对人体有害。

同样的酸浓度下硝酸雨对树木和农作物的损害是硫酸雨的1倍。

NOx还对人的身体健康有直接损害,NOx浓度越大其毒性越强,因为它易于动物血液中的血色素结合,造成血液缺氧而引起中枢神经麻痹。

NOx经太阳紫外线照射与汽车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同时存在时,能生成一种浅蓝色的有毒物质硝基化合物会形成光化学烟雾。

城市光化学烟雾是指含有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等一次污染物的城市大气,由于阳光辐射则发生化学反应所产生的生成物与反应物的特殊混合雾。

光化学烟雾对人体有很大的刺激性和毒害作用。

它刺激人的眼、鼻、气管和肺等器官,产生眼红流泪、气喘咳嗽等症状,长期慢性危害使肺机能减退、支气管发炎,甚至发展成癌。

严重时可使人头晕胸痛,恶心呕吐,手足抽搐,血压下降,昏迷致死。

光化学烟雾可导致成千上万人受害或死亡,还可使植物褪掉绿色、改变颜色,造成叶伤、叶落、花落和果落,直到减产或绝收。

此外,还可使家畜发病率增高,使橡胶制品龟裂老化、腐蚀金属、损坏各种器物、材料和建筑物等。

由于城市里氮氧化物和烃类排放量较大以及特有的气候条件,所以容易形成光化学烟雾。

二.氮氧化物污染控制需要脱硫脱氮环保设施配套及运行维护。

中国标准允许排放比欧盟多33%。

参见附图。

由于环保设施运行费用较高、故障率不低,目前国内尚普遍存在着开开停停的不良现象。

三.CO2(二氧化碳)污染如860MW电厂的发电功率相当于1万辆中型轿车的最大功率,可知CO2尾气量之大。

二氧化碳对工厂周边的具体影响并无控制要求,主要是对环境的温室效应影响,国际组织要求各国逐渐控制。

火电厂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止措施

火电厂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止措施

在瑞典的9万多 个湖泊中,已有2万 多个遭到酸雨危害, 4千多个成为无鱼湖 。美国和加拿大许多 湖泊成为死水,鱼类 、浮游生物、甚至水 草和藻类均一扫而光
我国重酸雨地区四川盆地受酸雨危害的森林面积达 28万公顷,占林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死亡面积1.5 万公顷,占林地面积6%。同样受酸雨侵袭的贵州 省,受危害的森林面积达14万公顷,为四川盆地的 二分之一。
表1 燃烧系统排放物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1.粉尘 燃料在锅炉炉膛内燃烧后,其中所含的灰分一部分(细 小颗粒)随烟气排出炉膛,称为飞灰;另一部分(较大颗粒) 从炉膛下部排出,称为灰渣。国内大多采用固态排渣炉, 飞灰占80%一90%。飞灰表面带有硫酸盐、微量金属和有 机化合物(有些是致癌的物质,增加了毒性),特别是粒径 小于10μm的粉尘难以沉降,在大气中长时间漂浮(漂尘) 可直接进入人体呼吸器官,造成更大的危害。目前国内粉 尘的排放控制主要是通过除尘器除尘,大机组通常采用静 电除尘,效率在99%以上,但老机组的水膜除尘效果差, 只有95%以下)。 老机组容量不大,粉尘的排放量却很大,通过改装高 效除尘器是减少粉尘的有效措施。
(1)燃烧前净化
(1) 重介质选煤:用密度介于煤与矸石之间的液体作为分选 介质的选煤方法 (2) 跳汰选煤:是我国应用最普遍的常规分选方法,使用跳 汰机 (3) 浮选:依据矿物表面润湿性的差别,分选细粒煤 (0.5mm以下)的选煤方法 (1) 民用型煤:蜂窝煤和煤球
●选煤
●型煤
(2) 工业型煤:节煤率可达24%∼27%,烟尘减少排放率 74%∼90%,固硫率56%∼74%
总计 217.67 775.80 171.87 1165.34
我国制定了相应的大气污染排放标准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3223-2003)

火电发电和风力发电的环境影响对比

火电发电和风力发电的环境影响对比

火电发电和风力发电的环境影响对比一、火电发电的环境影响火电发电是指利用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燃烧产生高温高压蒸汽,驱动涡轮发电机发电的过程。

火电发电存在诸多环境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大气污染燃烧化石燃料会产生氧气和氮氧化物等废气,这些废气随着烟囱排放到大气中,会对空气质量造成污染,特别是在工业城市等区域,空气质量问题更加突出。

2.水污染火电厂使用的是大量的水资源,用于冷却发电设备,然后排放到水体中。

这些废水中有重金属、汞等危险物质,严重污染大量水资源,对生态环境构成威胁。

3.固体废弃物污染火电厂的煤渣、灰渣等固体废弃物会大量产生。

这些废弃物会堆积在厂区内,大量占用土地资源,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影响,严重威胁生态环境。

4.噪音污染火电厂的设备运行时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尤其是位于人口密集区的火电厂,其噪音污染更为严重,会影响周边居民的健康和安宁。

二、风力发电的环境影响风力发电是利用风能产生动能,进而驱动发电机发电。

与火电发电相比,风力发电具有更少的环境影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鸟类伤亡构建风力发电场往往需要选址在鸟类迁徙路线或栖息区附近,会对部分鸟类的飞行造成妨碍和危害,进而对生态环境和鸟类资源造成一定损害。

2.噪音污染虽然风力发电的设备无需燃烧燃料,不会产生废气和废水污染,但设备运转时也会产生噪音影响周边环境,尤其是在人口密集区域附近。

3.视觉污染风力发电设备通常安装在海岸线或山丘等景观区域,这些设备的数量和高度对景观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对周围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

三、对比分析从环境影响角度来看,相比于火电发电,风力发电的环境污染问题较少,主要集中在鸟类伤亡、噪音和视觉污染等方面。

虽然建设风力发电场时需要占用一定土地资源,但相比火电厂的固体废弃物和废水排放等问题,其环境影响要小得多。

因此,从环保角度出发,风力发电是目前比较理想的发电方式之一。

当然,风力发电也需要不断推进技术的进步和完善,以最大程度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

火电厂粉煤灰场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火电厂粉煤灰场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火电厂粉煤灰场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摘要从我国火电厂粉煤灰的排放现状和应用现状出发,分析了粉煤灰的成分及性质,分别探讨了粉煤灰、冲灰水及粉煤灰淋溶液对灰场地下水环境产生的影响,并给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粉煤灰;冲灰水;地下水;污染目前我国火电厂普遍采用水力冲灰,灰水与粉煤灰一起进人储灰场存放。

由于大部分灰场属于半闭路循环或半开放式系统,容易形成以灰场为中心的地下水反漏斗。

同时灰水中的各种污染物随灰水下渗进入地下水中,对灰场周围地区的地下水造成污染。

污染物进入地下水后在水中迁移、扩散,也将对灰场所在地周围居民的水源地水质安全造成威胁。

灰场对其环境的影响范围包括大气和地下两部分,对大气的影响主要是表面蒸发湿润空气,但也存在扬尘问题,属大气环保的范畴。

这里仅对灰场运行过程中对地下水的影响进行论述。

1火电厂粉煤灰的排放及应用现状电厂灰渣是燃煤电厂排弃的固体废弃物,其排放量约占耗煤量的20%~30%,每10MW的发电机组排灰渣量约9000~1000t/a。

据我国目前火电厂装机总容量1350GkW计,排放灰渣总量约0.128Gt/a。

电厂灰渣分为两类:一类为粉煤灰,经锅炉烟道排出后由除尘器收集;另一类为炉渣,经锅炉底部排放。

粉煤灰约占灰渣总量的85%,炉渣约占15%。

据统计,每万吨粉煤灰渣需堆场0.27~0.33hm2,至2010年底,我国粉煤灰渣的堆存量已高达12.5亿t,需堆场3.33~4.17万hm2,占用了大量土地。

灰场贮存灰渣的综合处理费为20~40元/t,全国综合处理费就需30~60亿元/a。

电力系统粉煤灰综合利用始于50年代的三门峡水电站大坝工程,该工程的混凝土中共掺用粉煤灰3.3万t,节约水泥2.13万t。

混凝土中添加粉煤灰不仅节约水泥、降低成本,更主要的是起到了防止大坝裂纹、增加后期强度,提高工程质量的效果。

目前,我国粉煤灰综合利用技术有近200项,其中得以实施应用的仅70项左右。

2粉煤灰的成分及特征粉煤灰是煤粉燃烧生成的产物。

火电厂环保管理规定

火电厂环保管理规定

火电厂环保管理规定
是指针对火力发电厂进行环境保护管理的一系列规定和措施。

这些规定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火电厂对环境的影响,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下面是一些可能包括的规定:
1. 废气处理:要求火电厂采取有效的废气治理措施,例如安装烟气脱硫、脱硝和除尘设备,以减少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

2. 水处理:要求火电厂采取水循环系统或其他水处理方法,降低水的使用量,减少废水排放,并尽量回收和重复利用水资源。

3. 噪音控制:要求火电厂采取措施减少发电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并必要时进行隔音处理。

4. 固体废弃物管理:要求火电厂妥善处理和处置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包括灰渣、煤矸石和其他废弃物。

5. 生态保护:要求火电厂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尽量减少对动植物的干扰和破坏,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6. 绿化美化:要求火电厂进行绿化和美化工作,包括植树造林、绿化绿化带和园区,改善周围地区的环境质量。

7. 监测和报告:要求火电厂进行环境监测,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向环境保护部门报告排放情况和环境影响评估结果。

8. 环境应急响应:要求火电厂建立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并配备必要的环境应急设备,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环境事故。

这些规定可能会因国家、地区和火电厂的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它们都旨在保护环境,提高火电厂的环保水平,并促进可持续发展。

火电厂环保管理规定

火电厂环保管理规定

火电厂环保管理规定
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烟气排放管理:火电厂应建立烟气排放监测系统,监测和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

燃煤火电厂通常需要配备烟气脱硫、脱硝和除尘设施,以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的排放。

2. 水污染防治:火电厂在冷却系统和燃煤锅炉的废水处理过程中,应遵守国家水污染排放标准。

一般情况下,火电厂需要将废水进行处理,以达到排放标准。

3. 固体废弃物管理:火电厂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如煤灰和石灰石灰,需要进行分类、储存和处理。

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填埋、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4. 噪音控制:火电厂应建立噪音控制设施,减少噪音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的影响。

这包括采取隔音措施、减少设备噪音和控制施工噪音等。

5. 生态保护:火电厂应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减少对生物多样性和生物栖息地的影响。

这可以通过绿化、河道治理和生态修复等措施来实现。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规定可能因地区和国家的环保法规而有所不同。

火电厂在环保管理方面应该遵守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

第 1 页共 1 页。

火电厂建设环评报告

火电厂建设环评报告

火电厂建设环评报告一、项目概况本报告为火电厂建设的环境评估报告,旨在全面评估该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和建议。

火电厂项目位于某某省某某市,总投资XX亿元,总占地面积XX平方公里。

二、环境评估范围和方法本次环境评估包括火电厂建设前、建设期和运营期对环境的影响评估。

评估方法主要包括现场调查、数据收集与分析、模型模拟等。

三、自然环境评估1. 大气环境评估通过对火电厂建设和运营期间的大气排放进行模拟和分析,预测大气污染物浓度及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同时,提出具体的防治措施,如优化燃煤工艺、使用高效除尘设施等。

2. 水环境评估评估火电厂对周边水体的影响,分析废水排放对水质的潜在影响。

针对可能出现的水污染问题,提出水资源管理方案和污水处理技术措施,确保污水排放符合国家标准。

3. 土壤环境评估考察火电厂建设和运营期对周边土壤的影响,通过采样和实验分析,评估重金属等污染物的浓度及渗透情况。

同时,提出土壤修复与保护措施,确保土壤质量达到相关标准。

四、环境风险评估评估火电厂项目可能引发的环境风险,如物料泄漏、事故灾害等。

提出相应的应急预案和风险管理措施,以应对潜在的环境风险事件。

五、生态环境评估1. 生境评估评估火电厂项目对周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重点关注受影响的植物、动物等物种。

提出保护措施,如建设生态廊道、采取合理的山体开发方案等。

2. 声环境评估评估火电厂项目对周边环境噪声的影响,并提出降噪措施,如设置隔音设备、合理规划厂区等。

六、环境保护措施与管理根据评估结果,提出火电厂项目的环境保护措施和管理方案,包括但不限于:1. 严格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使用先进的烟气脱硫、脱硝和除尘设备。

2. 建设大规模污水处理厂,保证废水排放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3. 实行土壤保护与修复措施,定期监测土壤质量。

4. 建立环境管理部门,完善日常行为监管和事故应急预案。

七、环境效益及经济评估通过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预计能够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改善水质和土壤质量,保护生态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火电厂生产对环境的影响概述
1.火电生产对环境的影响概述
1.1 火电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目前,我国火电厂以燃煤为主,到2000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已达到3.16亿千瓦,发电量完成13500亿千瓦时,居世界第二位。

煤耗为391.2克/千瓦时。

“十五”期间,电力工业随经济发展的需要快速发展。

2004年新增装机容量3635万千瓦,2005年预计新增装机容量5000万千瓦。

到2005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4.8亿千瓦,每年的递增速度10%以上。

2000年全国发电、供热消耗的原煤约6亿吨。

据2003年的统计资料,全年煤炭产量突破15亿吨,发电用煤约占70%,达到10亿吨。

今年的前三季度全国的原煤产量达11.43亿吨。

根据《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规划思路》,江苏正在经历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转变,“十五”期间全省的GDP年均增长率将达到10%。

国民经济的增长需求带动了电力工业的发展,“十五”期间的电力增长速度将保持在电力负荷7.7%、用电量6.5% 的水平,在现有电力基础加上在建项目和省外来电,到2005年全省的电力缺口将达到970~2020MW。

为弥补电力缺口,各地在建或拟新建燃煤发电机组,燃煤量将大大地增加。

煤在燃烧后产生的烟气、污水和灰渣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1)烟气排放与大气污染
燃煤电厂产生的废气主要是煤在锅炉内燃烧后生成的大量烟气,烟气中主要大气污染物有以下几种:
●粉尘。

● SO2。

● NO x(NO、NO2)。

●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简单计算
1台600MW的燃煤机组每天的燃煤为6000 t为例,若燃煤的含硫量为1%,灰分为25%,除尘效率按99%计,那么其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为:
SO2排放量=6000×1%×2×0.85=102吨;
烟尘排放量=6000×25%×90%(灰:渣比=90:10)×(1-99%)=13.5吨;
NO x排放量=450×1200×3600/1.0×109=46.656吨。

此外,煤的燃烧过程中还有大量的CO2排放。

根据预测的2005年发电原煤约为11亿t。

若燃煤平均含灰率为26%,含硫量1.0%,平均除尘率99%,则各种污染物的排放量见表1-1。

表1-1 2010年各种污染物的年排放量单位:万t
(2)电厂排水与环境水体
电厂的排水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组成。

工业废水主要包括酸碱废水、灰水、含油污水、各车间排水以及脱硫系统排水等组成。

如采用直流冷却系统的电厂还有温排水。

(3)灰渣排放与污染环境
灰渣是煤粉在炉膛内燃烧后,由难燃的矿物质富集而形成。

这种难燃的矿物质主要来源于煤中硅铝酸盐(粘土)、碳酸盐、硫化物、氯化物和二氧化硅。

灰渣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是一种组分多变的物质。

炉膛内90%的灰随烟气排出,由除尘器收集的部分约占飞灰的85-99%(由除尘器效率的高低而定),其余部分随烟气排入大气。

还有10%左右的炉底灰(炉渣),成块状由炉底排出。

灰渣的主要成分为氧化硅和氧化铝(约占80%)。

氧化钙和三氧化硫虽含量不高,但变化范围较大,对灰渣的酸碱特性有较大的影响。

灰渣中还有多种微量元素,有些是植物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如铜(Cu)、硼(B)、锰(Mn)和钼(Mo),有些是有害元素如镉(Cd)、砷(As)、镍(Ni)、铬(Cr)、汞(Hg)、铅(Pb)等。

灰渣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有:
●占用大量土地
由于火电厂燃煤的灰分普遍较高(一般在20%左右),因此电厂排放的灰渣占用了大量的土地,特别是对于平原地区的燃煤电厂。

如在长江边上建一容量为2×600MW 的火电厂,根据设计规程的要求,需在长江边上围出一块面积大约为2.4km2(相当于3600亩)的滩地,才能建一容量大约为660万m3的灰场(按堆高4 m计),以满足电厂堆灰20年的需要。

●造成二次污染
(4)发电设备与噪声污染
构成电厂环境噪声显著的声源一般有以下几类:
机械动力声:以设备运转、振动、摩擦、碰撞而产生的中低频噪声。

气体动力声:以各类风机、风管道、蒸汽管道中高压气流运动、扩容、切流、排汽、漏气等而产生的低、中、高频各类频谱的混合而成。

其中各种排汽为超高频噪声,对环境干扰最为显著。

燃烧噪声:锅炉内燃烧、汽化、烟气运动、对流过程中产生的低中频噪声。

电磁声:电动机、励磁机、变压器以及其它电器设备、磁场交变过程中产
生的低中频噪声。

交通噪声:厂区内运输,以及其它运输设备产生的噪声,其中喇叭、汽笛声属高频噪声。

其它噪声:水动力声(如冷却塔落水声)、广播、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噪声。

其中冷却塔噪声对厂界外环境的影响较大,且治理难度也大。

1.2电力发展的环境挑战
由于我国以燃煤为主的能源消耗结构,产生大量的污染物,致使许多地区出现酸雨及城市空气环境质量的严重下降。

为了控制污染,保护环境,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对包括火电厂在内的工业污染源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例如,1998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的《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控制区划分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中,两控制区总面积为109万km2,占国土面积的11.4%;且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工业城市。

《方案》规定在两控制区内,排放二氧化硫的工业污染源要达标排放,并实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有关直辖市、省会城市、经济特区城市、沿海开放城市和重点旅游城市环境空气二氧化硫浓度达到国家环境质量标准,酸雨控制区酸雨恶化的趋势得到缓解。

到2010年,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在2000年排放水平以内,城市环境空气二氧化硫浓度达到国家环境质量标准,酸雨控制区降水pH值小于4.5的面积比2000年明显减少。

《方案》要求除以热定电的热电厂外,禁止在大城市城区及近郊区新建燃煤火电厂,新建、改造燃煤含硫量大于1%的电厂,必须建设脱硫设施。

现有燃煤含硫量大于1%的电厂,要在2000年采取减排措施,在2010年前分期分批建成脱硫设施或采取其他相应效果的减排措施。

此外,1996年我国制定了《21世纪议程》和《中国环境保护行动计划》等纲领性文件,也对电力工业环境保护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为了控制污染、达标排放,在今后建设火电厂时,需增加投资建设污染物治理系统,据初步估算,仅脱硫装置就将使火电厂投资增加10%左右,同时还得支付高额的运行费用。

在电力市场逐步规范化的情况下,投资和成本的增加将大大削弱火电厂的竞争力。

在国际上,我国的环境污染已引起各国政府和人们的关注,据国际能源委员会调查统计结果表明: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居全球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如果美国兑现其所做的到2000年将稳定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承诺,那么中国在今后15
年到20年内将成为世界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

大量二氧化碳使气温升高及降水量变化,很可能危及国家粮食生产这一基本发展目标;同时,海平面升高对相对富裕的沿海地区也是严重威胁。

1992年我国与其他165个国家一起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主张减轻人为活动对全球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

虽然中
国目前没有承担二氧化碳减排义务,但保护全球气候系统也是国家利益所在。

以燃煤为主的火电厂是二氧化碳排放大户,是对中国电力工业发展的严峻挑战。

从有关方面获悉,“十五”期间我国环保投资共需7000亿元,约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1.3%。

其中,具有显著环境效益的重点工程项目,投资需求近1000亿元。

这些重点工程项目包括:(1)“三河(既淮河、海河和辽河)”、“三湖“、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

(2)三峡库区水污染整治工程。

(3)黄河小浪底库区和中游水污染整治工程。

(4)松花江干流及丰满水库上游污染治理工程。

(5)南水北调(东线)治污工程。

(6)渤海碧海行动计划工程。

(7)“两控区”火电厂脱硫工程。

(8)“还京城碧水蓝天”工程。

(9)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功能保护区工程。

(10)危险废物集中处置工程。

(11)国家环境监测网络功能建设工程。

(12)国家环境科技创新工程。

(13)减灾与环境小卫星系统建设工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