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秋天》七年级音乐
七年级上册音乐第三单元教案

四季》的标题分别为: 《春》E大调、《夏》g小调、 《秋》F大调、《冬》f小调。 其中以《春》的第一乐章(快 板)最为著名,音乐展开轻快 愉悦的旋律,使人联想到春天 的葱绿;
《夏》则出乎意料之外,表现 出夏天的疲乏、恼人;
《秋》描写的是收获季节中, 农民们饮酒作乐、庆祝丰收的 快活景象,这个乐章欢快而又 活泼;
What is民乐的分组?
弹拨乐器
成型于盛唐,如 琴:琴是中国古代士人阶层中发展最广的乐器,长期以来流传 大量的琴曲及各种流派,著名的曲目包括广陵散、流水、潇湘 水云、梅花三弄、《忆故人》、《阳关三叠》等。 瑟:中国古代的拨弦乐器,瑟和筝的弹奏技巧很是相似。形状 似琴,有25根弦,弦的粗细不同。每弦瑟有一柱。按五声音 阶定弦。古时,瑟常常与琴或笙合奏。最早的瑟有五十弦,故 又称“五十弦”。体较古筝大,而且都是单弦发音。 筝:中国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故被俗称为“古筝”,又称“秦筝”。筝在汉、晋以前设十二 弦,后增至十三弦、十五弦、十六弦及二十一弦。古筝名曲有: 《渔舟唱晚》、《高山流水》、《寒鸦戏水》、《汉宫秋月》、 《蕉窗夜雨》等。 箜篌:是中国传统民族乐器之一,分为雁柱箜篌、转调箜篌、 凤首箜篌、小箜篌。其中,与竖琴同源的竖箜篌经西域传入。 好多人会把现代箜篌(雁柱箜篌)当成竖琴,可以说现代箜篌 是竖琵琶式音箱,双排弦,弦通过筝码传到到音箱,相比竖琴, 可
教书育人,终老于兹。 著作有《中国文学欣赏 初步》、《中国古代音 乐史》、《谈词随录》、 《萧友梅传》、《乐苑 谈往》等,译著有《阴 谋与爱情》、《瓦格纳 论音乐》、《西洋音乐 发展史论纲》等。
协奏曲(concerto)一词源自拉丁文
什
collcertaye,原意是在一起比赛,协奏
金色的秋天(3)

第一课金色的秋天教学目标:1、入学教育,最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其初步了解音乐课的课堂常规。
2、学唱歌曲《金铃铛》,初步感知三拍子的节奏特点,深切感受秋天丰收的喜悦。
3、边唱边跳《摘果子》,尝试用舞蹈动作表现《摘果子》。
4、欣赏丹麦民歌《丰收之歌》。
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重点1、入学教育,最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其初步了解音乐课的课堂常规。
2、学唱歌曲《金铃铛》,初步感知三拍子的节奏特点,深切感受秋天丰收的喜悦!教学难点:1、学唱歌曲时,确保唱准音高,特别是“4"唱得要稳。
歌词咬词吐字要清晰。
2、唱准×0节奏。
教学过程;一、在谈话中强化学生的一些学习好习惯,巩固课堂常规。
(走进教室,环视学生桌上摆放的音乐书)哇!同学们真了不起噢,我还没说话,大家就已经知道我是音乐老师了啊!你是怎么知道的,能告诉老师吗?(生答:从课表上知道的;看到老师搬了琴。
)师:真是好样的,第一次上课大家的课前准备就做得这么好,方老师相信以后一定能一直坚持下去。
其实方老师在走进大家的教室之前,就已经听很多老师夸我们班同学了,尤其是原来教你们艺术课的晏老师,一说到你们就翘大拇指,大家想知道她是怎么夸你们的吗?(生:想)她跟我说呀:××班同学的耳朵长得最好了!你们的耳朵好在哪呢?这样吧,你们先自己摸摸,(学生摸耳朵)如果觉得自己的耳朵长得好可别忘了举手告诉老师噢!(生举手)为什么觉得你的耳朵长得好呢?(生答)还有谁的耳朵长得好?哇,这么多同学都举了手,那到底什么样的耳朵才是长得好的耳朵呢?我也这样问过晏老师,她说了:耳朵长得大不大,厚不厚都不重要,只要是会听的耳朵就是好耳朵!晏老师说得还真没错噢,你看从我走近教室到现在,大家听得多认真啊!看来,我们班每位同学的耳朵都是最棒的!现在我们已经是朋友了,知道我姓什么吗?(生:姓方)真不错,说明你刚才听得非常专心,我在前面说的话里面已经告诉大家我姓方了对不对。
《金色的秋天》教案及反思

《金色的秋天》最新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秋天的季节特点,知道秋天常见的景物和活动。
2. 通过观察、体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秋天的季节特点2. 秋天常见的景物和活动3. 秋天的文化习俗4. 秋天的环保意识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秋天的季节特点,知道秋天常见的景物和活动。
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情感。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秋天的景物,感受秋天的特点。
2. 体验法:让学生参与秋天的活动,体验秋天的快乐。
3. 讨论法: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秋天的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观察秋天的景物,参与秋天的活动。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的景物。
2. 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秋天特点。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讲解秋天的季节特点,让学生了解秋天的气候变化。
2. 学生通过观察、体验,了解秋天常见的景物和活动。
三、课堂实践(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秋天的特点和活动。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秋天的季节特点和常见景物、活动。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学生观察秋天的景物,记录下自己喜欢的秋天景色。
2. 学生参与秋天的活动,感受秋天的快乐。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体验,了解了秋天的季节特点和常见景物、活动。
在课堂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在课后作业环节,学生观察秋天的景物,参与秋天的活动,增强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在课堂实践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课堂氛围不够活跃。
国考教师资格证试讲稿_人教版_音乐_七年级_上册_《金色的秋天》

《金色的秋天》概述《金色的秋天》这一堂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内容。
学习内容包括:歌曲《西风的话》、小提琴曲《金色的秋天》、笛子独奏曲《扬鞭催马运粮忙》。
通过歌曲的演唱,乐曲的感受与欣赏引导学生感知、体验音乐作品所表现的不同的音乐速度、节奏、音色等音乐要素对表现音乐作品的重要性。
感受以秋天为主题的音乐,运用了不同的艺术表现方法,所产生的不同的艺术效果,体验音乐用不同的音乐情绪表现了不同情景的秋天。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课堂上学生感受以秋天为题材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音乐与大自然,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这堂以表现秋天为主题的音乐综合艺术实践课中,运用教学中各个教学环节设计及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同时,展开联想与想象,从中进行思考探索。
学生通过聆听、歌唱、感受、欣赏、讨论等实践活动,在感受音乐作品的同时,从音乐中得到美的感受。
3.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在欣赏与歌唱以秋天为主题的音乐作品中,了解与感受音乐表现形式的丰富与多样性,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中,增强他们的音乐感受与表现能力。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一年级的学生,学生对于音乐具有一定的感受能力。
但基于初中生的身心特点,大多数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参与上,都不是很敢于表现,在音乐课堂上都比较不能自主而积极的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基于这一特点,在很大程度上考验着老师将如何在一堂课有限的时间内,怎样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的开展音乐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1.以“审美情感”为主的教学方法:情感是音乐教学的生命线,只有牢牢抓住这条主线,才能使音乐课成为学生喜爱的课,才能较好地实施音乐新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审美教育。
所以在课堂教学设计上,我从“情”入手,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为主,通过“情”来拨动学生的心弦,引导学生在感受音乐作品的同时,使其得到美的感受。
2.自主学习方法:在这堂以音乐为主线的综合艺术实践课中,学生通过聆听、歌唱、感受、欣赏、讨论等音乐实践活动,进一步加深感受表现秋天为题材的音乐作品。
音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金色的秋天》

情感目标
通过欣赏和演唱秋天的音 乐,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 和情感表达。
单元内容概览
第一部分
秋天的音乐基础知识
音符与节奏
学习与秋天相关的音符和节奏,如全音符、二分 音符等。
和声与调式
了解与秋天相关的和声和调式,如小调、和声小 调等。
单元内容概览
第二部分
秋天的音乐作品赏析
经典作品
《秋日的私语》、《红叶》等。
民族音乐
中国民族音乐中与秋天相关的作品。
单元内容概览
第三部分:秋天的音 乐创作实践
为一首诗或散文谱写 简单的旋律。
创作一首与秋天相关 的短小歌曲。
02 音乐与秋天的关系
秋天的声音
秋风的声音
秋风轻拂,树叶沙沙作响, 给人带来宁静与舒适。
秋雨的声音
秋雨淅淅沥沥,敲打着窗 户,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 伤氛围。
秋天音乐的文化内涵
1 2
丰收的喜悦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音乐作品中常以欢快的节奏 和旋律表现丰收的喜悦和感恩之情。
思乡之情
秋天是思乡的季节,音乐作品中常以悠扬的旋律 和深情的歌词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和回忆。
3
敬畏自然
秋天是自然界由盛转衰的季节,音乐作品中常以 悲壮的旋律和崇高的主题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和感 慨。
03 金色秋天的音乐创作
创作背景与灵感来源
01
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也是大 自然最美丽的时刻。金色的秋天 给人带来温暖和喜悦,激发了作 曲家们的创作灵感。
02
创作背景:作曲家们通过观察秋 天的景色、感受秋天的气息,将 所见所感融入音乐中,创作出了 一首首优美的作品。
音乐元素与技巧应用
音乐元素
在《金色的秋天》这一单元中, 运用了丰富的音乐元素,如旋律 、节奏、和声等,来表现秋天的 美丽和丰收的喜悦。
《金色的秋天》教学设计二.doc

《金色的秋天》教学设计【教学内容】1、欣赏《金色的秋天》和《庆丰收》。
2、配乐诗朗诵《秋》。
3、欣赏国画《深秋》。
【课型类别】综合课。
【教学方法】欣赏法、对比法、实践演练法。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欣赏《金色的秋天》听辨乐曲的主旋律并进行演唱,同时了解、感知音乐如何描绘秋景,体会其抒情性,在教学中享受音乐审美的愉悦。
(2)通过欣赏《庆丰收》听辨乐曲的主奏乐器,并让学生亲身参与打击合奏、节奏律动训练等活动,实现音乐实践创造活动。
(3)通过配乐诗朗诵《秋》、欣赏国画《深秋》,感受音乐与相关艺术在表现特点上的异同。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在与他人共同创造演练中感受到合作的愉快。
(2)引导学生懂得珍惜劳动果实,珍惜时间,把握命运。
【教学重点与难点】1、感受不同音乐作品和不同艺术形式是如何表现秋天的。
2、学生能对秋天有自己的理解和演绎。
【教学用具】钢琴、录音机、磁带、锣、鼓、布景道具。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课前音乐教室的布景:将音乐教室一分为二布置成两种风格,一边悬挂着几串枫叶的装饰品,地上散落一些金黄色的落叶,渲染一种悲凉、凄美的气氛;另一边悬挂着几串玉米和红辣椒,营造一种丰收时喜庆、热烈的氛围。
2、学生伴随着《秋的喁语》的音乐走入教室。
3、师:同学们,美丽的秋天到了,到处都洋溢着秋的气息!你们将如何描绘这美丽的秋景,对秋天又有哪些感受呢?到了秋天人们都做些什么呢?生:(争先恐后地)“金色”、“收获”、“红叶”、“谷穗”、“登高”、“旷远”、“赏荷”、“狩猎”、“载歌载舞”、“凋零”、“萧瑟”等。
师: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从同学们的回答中,老师看得出你们对秋天的理解是有所不同的。
细心的同学会发现,今天老师把音乐教室布置成了两种风格:左边表现了悲凉、凄美的秋天;右边表现了丰收时喜庆、热烈的秋天。
依据你们对秋天的理解选择坐在哪一边,好吗?开始行动吧!生:(兴致高涨,行动积极。
)师:老师分别给两边的同学取个名字,左边叫“枫叶队”,右边叫“丰收队”,好不好?!生:好!二、感受与体验秋天(一)音乐篇1、《金色的秋天》师:我们先来感受一下“枫叶队”的同学们所理解的秋天,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老师给你们放一首很好听的曲子《金色的秋天》,欣赏过后,请同学们回答老师三个问题:A、该曲采用了哪种音乐形式?B、该曲表达了何种情感?C、听辨乐曲主旋律。
zsq1

张靖平,邹平县城里村人, 1930年1月出生
自幼酷爱音乐。现在是南京艺 术学院教授。小提琴教育家
在从事音乐教育教学的同时, 吸收民间音乐的营养,创作 了许多富有民族特色的小提 琴独奏乐曲。
说一说
一.这首乐曲演奏的主要 乐器是什么?
(小提琴) 二.这首乐曲表达了农 民怎样的心情? 欢庆丰收的喜悦之情
到十岁时,他已经能代替父亲 在教堂里演奏了
十八世纪初的一本威尼斯旅游手册中 记载:“……最佳小提琴手巴蒂斯特. 维瓦尔第和他的儿子安东尼奥.维瓦尔 第”的词句
维瓦尔第十五岁受戒,1703年领 受神职,由于他生有一头红发,人 们都称他为“红发神父”
两年后他因病去职,在威尼斯仁爱 女孤儿院里当了一个普通的提琴教 师及乐长
金色的秋天
单位:甘沟中学
姓名: 臧升旗
Emai:zsq0310@
金色的秋天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音乐欣赏
诗歌朗诵
《金 色 的 秋 天》
《
《 《
四
庆 丰
季
收
》
》
丰 收 锣 鼓 》
《扬鞭催马运粮忙》
欣赏后思考!
金色的秋天
郭祖荣 曲
一.这首乐曲 主奏乐器是什么? 二.此曲 蔡惠泉 曲
一.乐曲分为几部分,每部 分的情绪如何? 你在音乐中听到那些乐器在 演奏?
彭修文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民话 管弦乐曲家、指挥家,现代民 族弦乐队的尊基者之一
40余年来他先后创作、改编了400 余部民族管弦乐曲,参与创建并造 就了我国最重要的民族管弦乐团之 一——中国广播民族乐团
在维瓦尔第的悉心指导下,孤儿院乐队 和唱诗班的水平蒸蒸日上,他本人作为 一个作曲家和小提琴演奏家的声望也越 过了阿尔卑斯山,一些爱好音乐的贵族千 里迢迢来到威尼斯,只是为了聆听他演 奏小提琴
人教版七上音乐第三单元 金色的秋天 唱歌:西风的话

学习目标
培养对音乐的鉴赏能力,欣 赏其他秋天相关的音乐作品
。
进行创造性表达,编写秋天 相关的歌词或创作秋天相关
的音乐作品。
学习目标
培养对音乐的鉴赏能力,欣赏其他秋天相关的音乐作品。
欣赏其他与秋天相关的音乐作品,如古典音乐中的《秋日私语 》、流行音乐中的《金秋时节》等。通过欣赏和比较,培养对 音乐的鉴赏能力,提升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欣赏水平。
2023
第三单元 金色的秋天 唱歌:西风的话
CONTENTS
学习目标 新课讲授 课堂小结
1 学习目标
PA R T
学习目标
掌握歌曲《西风的话 》的歌词和旋律。
理解歌曲《西风的话》 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学习合唱技巧,与他人 协作完成歌曲演唱。
学习目标
掌握歌曲《西风的话》的歌词和旋律。
学习并记忆歌曲《西风的话》的歌词,了解歌曲的旋律,并能 正确地演唱出来。通过反复练习,提高歌曲的演唱技巧和表现 力。
新课讲授
歌曲表演与评价
在本章节的最后,学生将有机会展示自己学到的唱歌技巧和对 音乐的理解。通过歌曲表演,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 并通过互相评价来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反馈,共同进步。同时 ,学生也将学会欣赏他人的表演,从中获得灵感和启发。 以上是新课讲授章节的一些内容点,通过这些内容点的学习和 实践,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音乐元素,提升自己的音乐素养, 同时也能够体验到金色的秋天中西风的话带来的美妙感觉。
合唱的重要性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进行了合唱练习,通过合唱的方式, 我们可以感受到音乐的力量和团结的力量。合唱不仅仅是一种 歌唱的形式,更是一种团队合作和协调的体现。在合唱过程中 ,我们要注意听众和合唱伙伴的呼应,要注重声音的统一和和 谐。通过合唱的练习,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音乐技巧,培养团 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一说
《西风的话》给你什么感觉?
抒情歌曲 速度中速,表现了深邃悠远, 余味无穷的意境,有点淡淡的 忧伤
她告诉我们什么?
告诫我们要好好珍惜时间,认真学 习,热爱生活。
共 勉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
忘掉今天的人将被明天忘掉。—歌 德
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 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富兰克林
配乐诗朗诵
你能在课后写一首关 于秋天的小短诗吗?
★
尝试学着借“西风”的 口说出你想对谁说的话, 写出歌词吧!
★
下课时间到了,让我们一起在熟 悉的音乐中结束今天的学习吧!
——郭祖荣
说说乐曲描写了怎样的画面?情绪是什么样的? 欢快 兴高采烈 充满丰收的喜悦 《庆丰收》采取的演奏形式。 有多种,例如:笛子独奏 民乐合奏
丰收的锣鼓敲起来,欢庆 的舞蹈跳起来!
听完乐曲,你能为乐曲选 择正确的情绪结构吗? A、欢快—抒情 B、欢快 C、话
金色的秋天 , 田野里散发出稻 金色的秋天,田野里散发 香。 蓝天绿水 ,漫山火红。 出稻香。 蓝天绿水 ,漫 阵阵秋风吹来 ,树叶沙沙鸣响。 山火红。 阵阵秋风吹来 , 树叶沙沙鸣响。 祖国的 祖国的秋天多迷人。 她激起 秋天多迷人。 她激起我 我们深情的歌唱。” 们深情的歌唱。” ——郭祖荣
从乐曲当中,你看到 了怎样的情景? 四处一片丰收景象, 人们正忙于收获自己 的劳动成果。
黄自字今吾,作曲家。江苏川沙 (今属上海市)人,生于1904年3月23 日,1938年5月9日卒于上海。 黄自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 家。他早年留学美国,1929年回国后, 长期在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任教,他 倡导音乐创作走民族乐派的道路,探索 音乐的民族风格。他的音乐创作以声乐 为主,作品的作曲技法娴熟,表现情感 细腻,具有很高的艺术性,为我国专业 音乐教育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他创作的主要作品有歌曲《抗敌 歌》、《旗正飘飘》、《踏雪寻梅》、 《西风的话》及清唱剧《长恨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