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2019最新改版)

合集下载

最新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019年全册)

最新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019年全册)

最新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019年全册)最新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019年全册)一、教材编排新人教版编部本于 2019 年秋期正式使用,本册教材安排课文 27 篇。

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分八个单元:第 1 ~ 4 课为“自然景观”篇,课文内容大都感受大自然的美。

第 5 ~ 8 课为“思考置疑”篇,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在不断提出问题中获取新知识。

第 9 ~ 11 课为“观察与发现”,意在激发观察与发现的兴趣,体会发现的乐趣;培养学生观察别人观察不到的,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

第 12 ~ 15 课为“神话故事”篇,意在体会神话故事的情趣盎然、奇妙,了解故事起因,经过,结果,感受神话中的人物形象,通过读文章让学生感悟到快乐要和大家分享;要懂得为人类造福,要引导学生对幸福进行理解等。

第 16 ~17 课为“多彩生活”篇,意在通过童年生活小事,学习将多彩的生活小事的经过讲清楚,并能按照一定的条理写下来。

18 ~ 20 课为“童年往事”篇,意在通过回忆童年生活往事,体会童年的快乐生活,更能珍惜现在的童年生活努力学习更多的知识。

第 21 ~ 24 课为“爱国立志”篇,意在让学生学习名人爱国立志的故事,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怀。

第 25 ~ 27 课为“历史故事篇”意在让学生了解历史故事,感悟祖先创造文明的道理。

新部编本人教版教材同原人教课标本相比较,单元进行了深度整合,课文做了较大的调整。

新选入 19 篇课文,其中新选原课标本 2 篇选学课文:《麻雀》和《延安,我把你追寻》。

所选课文多是其它版本的教材上的课文,有的是将下册课文直接选入上册课文。

所选入课文有:《走月亮》《现代诗二首》《繁星》《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盘古开天地》《粗卫填海》《普罗米修斯》《女娲补天》《风筝》《麻雀》《牛和鹅》《一只窝囊的大老虎》《陀螺》《梅兰芳蓄须》《延安,我把你追寻》《王戎不取道旁李》《西门豹治邺》《故事二则》等。

(2019新版)部(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设计

(2019新版)部(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设计

1.《观潮》教学设计教学设想: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通过研读探究,让学生在学习中发展能力,陶冶情趣。

2.《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40分钟时间,让学生多读,并且积累词句,减轻学生负担。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钱塘江大潮自古被称为“天下奇观”。

我们都盼望着能亲眼看到这一奇景。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观潮》这篇课文,还学习了生字新词,现在我们就比比谁的记忆力最强,好吗?课件出示:复习词语,理清脉络。

平静闷雷滚动一条白线白浪翻滚山崩地裂漫天卷地风号浪吼师:这四组词语都是描写钱塘江大潮的,那么,大家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同呢?(这四组词语分别描写了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潮水的样子和声音。

)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钱塘江观潮。

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感受大自然创造的奇异景象吧!师:江潮还没有来,江面是什么样子的?谁能找出描写江面的句子读一读?师:那么,海塘大堤上又是怎样的景象呢?谁能找出描写海塘大堤上景象的句子读一读?人们等啊,盼啊!那么,如果你就是这人群中的一员,你会等什么,盼什么?心情又是怎样的呢?二、品读课文。

(一)讲读第一段:潮来之前1.课文一开头就把作者观潮后的感受写得清清楚楚,齐读第一自然段,找出写作者感受的词,字(出示卡片:天下奇观)2.大潮的“奇”充分体现在下面的文章中,让我们细细体会。

3.第二自然段除了告诉观潮的时间和地点外,还交待了作者占据了观潮极好的位置。

轻读第二自然段,说说作者站在海塘大堤上,观察了哪几处地方?(镇海古塔、中山亭、观察台、小山)哪个地方最能吸引你?(板书:宽阔平静)4.哪个词写出了宽阔的钱塘江平静的?(出示卡片:横卧)5.此时的江面因为在雨后,所以有一层薄雾笼罩着、朦朦胧胧,使江面更美丽了,远处的小山一会儿好像看得清,一会儿又隐隐约约看不清,文中哪个词是讲这个意思的?(朗读“若隐若现”)6.此时,观潮的人应怎样?(朗读:“人山人海”)他们的心情如何?从哪些词可看出?7.齐读第二自然段,小结。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设计(2019最新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设计(2019最新版)

1.《观潮》教学设计教学设想: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通过研读探究,让学生在学习中发展能力,陶冶情趣。

2.《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40分钟时间,让学生多读,并且积累词句,减轻学生负担。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钱塘江大潮自古被称为“天下奇观”。

我们都盼望着能亲眼看到这一奇景。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观潮》这篇课文,还学习了生字新词,现在我们就比比谁的记忆力最强,好吗?课件出示:复习词语,理清脉络。

平静闷雷滚动一条白线白浪翻滚山崩地裂漫天卷地风号浪吼师:这四组词语都是描写钱塘江大潮的,那么,大家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同呢?(这四组词语分别描写了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潮水的样子和声音。

)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钱塘江观潮。

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感受大自然创造的奇异景象吧!师:江潮还没有来,江面是什么样子的?谁能找出描写江面的句子读一读?师:那么,海塘大堤上又是怎样的景象呢?谁能找出描写海塘大堤上景象的句子读一读?人们等啊,盼啊!那么,如果你就是这人群中的一员,你会等什么,盼什么?心情又是怎样的呢?二、品读课文。

(一)讲读第一段:潮来之前1.课文一开头就把作者观潮后的感受写得清清楚楚,齐读第一自然段,找出写作者感受的词,字(出示卡片:天下奇观)2.大潮的“奇”充分体现在下面的文章中,让我们细细体会。

3.第二自然段除了告诉观潮的时间和地点外,还交待了作者占据了观潮极好的位置。

轻读第二自然段,说说作者站在海塘大堤上,观察了哪几处地方?(镇海古塔、中山亭、观察台、小山)哪个地方最能吸引你?(板书:宽阔平静)4.哪个词写出了宽阔的钱塘江平静的?(出示卡片:横卧)5.此时的江面因为在雨后,所以有一层薄雾笼罩着、朦朦胧胧,使江面更美丽了,远处的小山一会儿好像看得清,一会儿又隐隐约约看不清,文中哪个词是讲这个意思的?(朗读“若隐若现”)6.此时,观潮的人应怎样?(朗读:“人山人海”)他们的心情如何?从哪些词可看出?7.齐读第二自然段,小结。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2019新审定教材)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2019新审定教材)

⼈教版四年级上册语⽂全册教案(2019新审定教材)2019春季改版最新教案部编⼈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教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教案说明:本教案是2019年秋审定最新改版教材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教案内容详细环节齐全,可编辑,可直接打印。

本教案还存在许多不⾜之处,望⼴⼤⽹友谨慎下载.学科:;任课班级:;任课教师:;2019年⽉⽇2018-2019学年度第⼀学期教学进度表【创新教案】1.《观潮》教学设计教学设想:1.《⼩学语⽂课程标准》指出:“语⽂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的语⽂实践能⼒,⽽培养这种能⼒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实践。

”“阅读是学⽣的个性化⾏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的主体性,通过研读探究,让学⽣在学习中发展能⼒,陶冶情趣。

2.《⼩学语⽂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具有独⽴阅读的能⼒,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40分钟时间,让学⽣多读,并且积累词句,减轻学⽣负担。

教学过程:⼀、谈话导⼊同学们,钱塘江⼤潮⾃古被称为“天下奇观”。

我们都盼望着能亲眼看到这⼀奇景。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观潮》这篇课⽂,还学习了⽣字新词,现在我们就⽐⽐谁的记忆⼒最强,好吗?课件出⽰:复习词语,理清脉络。

平静闷雷滚动⼀条⽩线⽩浪翻滚⼭崩地裂漫天卷地风号浪吼师:这四组词语都是描写钱塘江⼤潮的,那么,⼤家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同呢?(这四组词语分别描写了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潮⽔的样⼦和声⾳。

)这节课,⽼师就和⼤家⼀起去钱塘江观潮。

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感受⼤⾃然创造的奇异景象吧!师:江潮还没有来,江⾯是什么样⼦的?谁能找出描写江⾯的句⼦读⼀读?师:那么,海塘⼤堤上⼜是怎样的景象呢?谁能找出描写海塘⼤堤上景象的句⼦读⼀读?⼈们等啊,盼啊!那么,如果你就是这⼈群中的⼀员,你会等什么,盼什么?⼼情⼜是怎样的呢?⼆、品读课⽂(⼀)讲读第⼀段:潮来之前1.课⽂⼀开头就把作者观潮后的感受写得清清楚楚,齐读第⼀⾃然段,找出写作者感受的词,字(出⽰卡⽚:天下奇观)2.⼤潮的“奇”充分体现在下⾯的⽂章中,让我们细细体会。

新部编本2019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新部编本2019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新部编本2019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一. 教材分析新部编本2019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遵循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本册教材选文丰富,既有经典传统文化,又有现代优秀作品,涉及儿童生活、大自然、科学知识等多个方面,旨在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他们对学习语文有浓厚的兴趣,善于观察、思考,乐于表达。

但在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对生字的掌握、词语的理解仍存在困难,需要教师的耐心引导和辅导。

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注意力集中程度等方面也存在差异,教师应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认的生字词,能正确书写,理解词语的意思,会用所学词语造句。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小组合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自然、尊敬科学的态度,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生字词的认读、书写,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语文知识。

2.教学难点:对重点句子的理解,词语的运用,以及课外阅读的拓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媒体资源,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互相讨论、交流,提高合作意识。

4.情感教学法: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师用书、参考资料。

2.课件、多媒体教具。

3.生字词卡片、练习题。

4.课外阅读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与本课相关的情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如: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展示课文中所描述的自然风光、人物形象等。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语言的美。

然后逐段讲解课文,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关注重点句子和词语。

2019秋季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19秋季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19秋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19年7月第1课时1观潮教学内容:1 观潮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3.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4.感受大自然的壮观,想象文章画面,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感受钱塘江大潮的神奇壮观,体会潮来之时的壮观景象,想象画面。

2.感受大自然的壮观,想象文章画面,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具学具:1.多媒体课件。

2.有关钱塘江大潮的录像资料。

第2课时 1 观潮教学内容:1.观潮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潮来时和潮来后的景象,进一步感受江潮的奇特、壮观。

2.进一步掌握字词,品味文中优美的词句,积累语言。

3.分析本文的写作手法,提升写作能力。

4.使学生在钱塘江大潮的震撼中陶冶身心,从而激发对钱塘潮乃至祖国大好河山的无比热爱,同时产生对大自然的探索之心。

教学重点:1.学习潮来时和潮来后的景象,进一步感受江潮的奇特、壮观。

2.进一步掌握字词,品味文中优美的词句,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1.分析本文的写作手法,提升写作能力。

2.使学生在钱塘江大潮的震撼中陶冶身心,从而激发对钱塘潮乃至祖国大好河山的无比热爱,同时产生对大自然的探索之心。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第3课时2走月亮教学内容:2 走月亮第1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鹅”、“卵”、“俗”等7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淘、牵、鹅、卵”等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课文,感悟课文的主要内容、意境和情感。

3.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让学生体会月光下的动人场景和美好意境,感受到爱的存在和温暖。

教学重点:1.正确认读本课“鹅”、“卵”、“俗”等7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淘、牵、鹅、卵”等13个生字。

2019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新教材】

2019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新教材】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19最新审定部编本新教材配套教案)1.《观潮》教学目的: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写作顺序。

2.学习本课9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3.介绍有关扩展资料。

教学重点、难点: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写作顺序。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说说海潮什么样?(江海涨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

)我国的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这里的潮比别处的潮更加宏伟壮观,潮来时,激起的白浪达数米高,像一座城墙,你们见过这种奇观吗?为什么这里的大潮如此的与众不同?(请查阅资料的同学介绍“潮的形成”、“潮的气势”“或观潮最佳地点”。

)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特殊的壮丽景象。

二、检查预习情况1、检查生字。

(1)出示“浩、荡、涌、沸、涨”卡片,指名读,说说共同点。

(偏旁相同,都是形声字。

)组词:观潮、浩浩荡荡、沸腾、涨潮……(2)出示“据、踮、恢”指名读。

组词:根据、踮脚、恢复……(3)出示“罩、崩”,说说特点:上下结构的形声字。

组词:笼罩、山崩地裂……(4)出示“闷”:里外结构。

组词:闷雷。

读音:mèn(5)说说你还有哪个字记不住?哪位同学愿意帮助他?如“罩”字,口诀:“桌”子缺两腿,上边变“四”盖。

2、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中的句子。

三、理清叙述顺序1、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板书)课文按时间顺序来写大潮,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把钱塘潮的景象写具体的。

(板书)2、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小组自己解决有关词语方面的问题。

第2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教学过程:一、引入谈话钱塘江大潮自古被称为“天下奇观”。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精品)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精品)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精品)教案一:第一单元认读和拼写声母b、p课时一:认读声母b教学目标:认读声母b及相关的字词,掌握正确书写声母b的方法。

教学内容与重难点:1.认读声母b及相关的字词。

2.掌握正确书写声母b的方法。

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师生共同回忆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复习已学的声母m,并出示卡片m, b,让学生快速认读声母m和声母b。

2. 课堂讲解:通过图片、卡片等教具,向学生详细讲解声母b的发音特点,并辅助动作展示发音方法。

3. 课堂练习:出示卡片 bat、bed、box 等相关单词让学生快速识读,教师可适时复习m单词。

4. 教师指导学生正确书写声母b的方法,帮助学生矫正错误书写习惯。

5. 小结与反馈:复习声母m和声母b的发音和认读,课堂小结,并邀请学生展示声母b的书写方法。

课时二:拼写声母b教学目标:掌握用声母b拼写字的方法,辅助学生认读相关的字词。

教学内容与重难点:1.掌握用声母b拼写字的方法。

2.辅助学生认读相关的字词。

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复习声母b的发音和认读,出示图片或卡片,学生快速认读相关单词。

2. 课堂讲解:通过图片、卡片等教具,向学生详细讲解用声母b拼写字的方法,并辅助动作展示。

3. 课堂练习:出示卡片 bag、big、bed,让学生辅助声母b的拼写来识读单词。

4. 教师指导学生正确书写用声母b拼写的字,帮助学生矫正错误拼写习惯。

5. 小结与反馈:复习声母b的发音和认读,辅助学生用声母b拼写相关单词。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声母b的发音特点和正确的书写方法,并能够用声母b拼写相关的字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秋审定改版全册教案教学设计XXX学校教学设计(高效课堂模式教案定稿)教案说明:本教案严格按照高效课堂模式进行编写,同时注重了培优辅差及学困生的转化,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案环节齐全、内容详细,可以A4纸直接打印。

学科:;任课班级:;任课教师:;年月日个人说明:本教案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望广大网友谨慎下载。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进度表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进度表【创新教案】1.《观潮》教学设计教学设想: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通过研读探究,让学生在学习中发展能力,陶冶情趣。

2.《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40分钟时间,让学生多读,并且积累词句,减轻学生负担。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钱塘江大潮自古被称为“天下奇观”。

我们都盼望着能亲眼看到这一奇景。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观潮》这篇课文,还学习了生字新词,现在我们就比比谁的记忆力最强,好吗?课件出示:复习词语,理清脉络。

平静闷雷滚动一条白线白浪翻滚山崩地裂漫天卷地风号浪吼师:这四组词语都是描写钱塘江大潮的,那么,大家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同呢?(这四组词语分别描写了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潮水的样子和声音。

)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钱塘江观潮。

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感受大自然创造的奇异景象吧!师:江潮还没有来,江面是什么样子的?谁能找出描写江面的句子读一读?师:那么,海塘大堤上又是怎样的景象呢?谁能找出描写海塘大堤上景象的句子读一读?人们等啊,盼啊!那么,如果你就是这人群中的一员,你会等什么,盼什么?心情又是怎样的呢?二、品读课文。

(一)讲读第一段:潮来之前1.课文一开头就把作者观潮后的感受写得清清楚楚,齐读第一自然段,找出写作者感受的词,字(出示卡片:天下奇观)2.大潮的“奇”充分体现在下面的文章中,让我们细细体会。

3.第二自然段除了告诉观潮的时间和地点外,还交待了作者占据了观潮极好的位置。

轻读第二自然段,说说作者站在海塘大堤上,观察了哪几处地方?(镇海古塔、中山亭、观察台、小山)哪个地方最能吸引你?(板书:宽阔平静)4.哪个词写出了宽阔的钱塘江平静的?(出示卡片:横卧)5.此时的江面因为在雨后,所以有一层薄雾笼罩着、朦朦胧胧,使江面更美丽了,远处的小山一会儿好像看得清,一会儿又隐隐约约看不清,文中哪个词是讲这个意思的?(朗读“若隐若现”)6.此时,观潮的人应怎样?(朗读:“人山人海”)他们的心情如何?从哪些词可看出?7.齐读第二自然段,小结。

(二)讲读第二段(潮来之时)1.各自轻读,看看潮是如何来的,“声”“色”如何变化的?分层。

2.讲解第一层。

(板书:风平浪静)声音呢?(板书:闷雷滚动)这雷声有什么特点?圈出表示特点的字,听到闷雷一样的轰鸣从远处接连不断地传来,顿时人们怎样?(板书:人声鼎沸)什么叫人声鼎沸?为什么会人声鼎沸?3.讲解第二层。

①过了一会儿,“声”“色”有什么变化?(板书:越来越大一条白线)②声音为什么会越来越大?“一条白线”在什么地方?“水天相接”指哪里?(指图)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什么地方?(地平线)③观潮的人们呢?(板书:沸腾)想象动作。

4.讲解第三层。

(出示小黑板)①说说“声”“色”的变化。

(板书:拉长变粗水墙白色战马山崩地裂)②拉长到什么程度?(理解“横贯”)“城墙”有什么特点?有多高?有我们教学楼的两倍那么高呢!景象多么壮观。

(指名读)比较“战马”与“马”,理解“齐头并进”“浩浩荡荡”。

钱塘潮开阔、势猛,要不然,怎么说它壮观呢?此刻,那声音更是不可想象。

什么叫山崩地裂?文中哪句话是写这个词的?哪个词可以与“山崩地裂”相提并论?(教师给词)大潮发出的声音如此惊心动魄,真是太雄伟了。

(指名读)5.教师小结,齐读第四自然段。

6.此刻,观潮的人呢?为什么不写?作者已是(给词:目不暇接),看潮都来不及,但观众的表情也一定会有变化。

嘴巴张得大大的,眼睛睁大,用哪个词形容?(板书:目瞪口呆)看的人很紧张,大气都不敢出,用哪个词形容?(屏息凝视)还可以用许多词来说,容你去想象。

7.齐读第二段,边读边想象,读出大潮的“声”“色”,更要注意它们的变化。

(三)讲读第三段(潮去之后)。

1.可惜,潮头霎时就奔腾西去了。

可是江面上余波未息,找找看,哪些词写“余波未息”?(理解并朗读“风号浪吼”“漫天卷地”)2.江面何时才平息?停息后江面是否如潮来前一样?3.宽阔的大江在短暂的时间里,江水竟然暴涨了两丈来高,你想象一下,这时观潮的人会是怎样的了?只是作者没写而已。

三、总结全文。

1.根据板书总结全文。

2.没读书前你知道钱塘江大潮吗?听到过别的地方或国家有吗?所以说绮丽的钱塘江,壮美的大潮,真不愧是“天下奇观”。

3.齐声朗读全文,想象情景,再次和作者一起饱览天下罕见的钱塘江大潮吧!板书设计:1观潮“声”“色”潮来之前望等盼平静宽阔人声鼎沸闷雷滚动风平浪静沸腾越来越大一条白线潮来之时拉长变粗天下奇观水墙目瞪口呆白色战马潮过之后风号浪吼漫天卷地【创新教案】《走月亮》教学设计教学设想:在教学本文时,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设情境,品读感悟,使学生不仅感悟到温馨、快乐、幸福的亲情美,而且体会到月色下的意境美。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抓词抓句去重点体会。

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让学生多读、多说,以读为主,以读代讲,通过“品读”来代替文章的讲解,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品味重点语句,体悟感情,突破教学难点,避免把文章“讲”没味儿了。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师:首先,我们先来观看一段flash动画。

(多媒体播放flsh动画:在月光如水的夜晚,一对儿母女悠闲地漫步。

此间,配以优雅的音乐。

)师:同学们,这种情景美吗?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随着作者一起和阿妈手牵着手“走月亮”,漫步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看着美丽的景色,感受着妈妈浓浓的亲情。

二、品读课文,深入学习1.找出文中喜欢的地方,有感情地朗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师:请同学们体会着月色下的美好意境自读课文,并找出你最喜欢的自然段,多读几遍,试一试怎样才能读得更好。

2.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根据学生朗读的具体内容,随机点拨。

)设想学生找到的语句:a:“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

照亮了……照亮了……照亮了……”师:你为什么喜欢这里呀?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回答,教师相机引导作答。

师:这么美的景色你能给大家读一读吗?指导学生读出那种美好的意境,在读中,在倾听别人读中仿佛看到了作者为我们描绘的秋天月光下的美丽景色。

多媒体出示静态画面:柔和的月光下,高高的山,村头的树,村间的路,一片幽静、祥和的景象。

进一步体会自己那种美好的境界,使学生产生如身临其境的感觉。

师:秋天月光洒满人间,月光下的各种景物清晰而又静谧,这迷人的月夜使“我”和阿妈感受到月夜景色的美好。

b: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

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

呦,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师: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教师相机提问:香味在流,月光在流,怎么可能?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月光下小溪、山草、野花构成的一幅甜美画面,体会到正是这种语言,才将本无情感的自然之物附着上甜美、欢快、幸福情绪,如流水绵绵不绝。

多媒体出示动态画面:月光下的溪水清澈美丽,淙淙地流着,鹅卵石布满河床,小水塘映着月光。

从而让学生体会“我”和阿妈欣赏到的清澈美丽的溪水,闻到了溪水中山草和野花的香味,看到倒映在溪水里的月亮,看到了鹅卵石间的无数个可爱的小水塘和倒映在小水塘里的数不清的月亮。

秋风轻拂,无数个小水塘中的无数个小月亮随着微波轻轻摇荡。

师:这么美好的画面,谁能用你的朗读来体会体会呢?学生通过朗读宣泄看到这般美丽的景色时的心情。

指导朗读:让学生读出欢快、幸福的语气。

c:“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刺声里银光一闪……从果园那边,飘来了果子的甜香。

”,“走过……走过……走过……走过……”“在我仰起脸看阿妈的时候,我突然看见……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引导学生合理想象:①秋虫夜鸟此刻在做什么?②你能想象一下果园里的景色吗?③作者都嗅到了野花的香气,那她会看到怎样的景色呢?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多媒体展示flash动画:月光下,秋虫鸣唱,夜鸟飞翔。

妈妈拉着“我”的手,走过溪岸、走过石拱桥……漫步的画面。

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师:我们走过了那么多的地方,耳闻秋虫唱歌和夜鸟拍打翅膀的声音,嗅到了野花的香气和果园里成熟了的果子的香气,目睹了沿途的美景和空中美丽的月亮及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就像到了仙境一样。

三、思想感悟,情感体验师:你们觉得“我”和妈妈幸福吗?体现在什么地方?使学生体会到:“我”和阿妈在美丽的月光下散步非常幸福,充满情趣。

师:你有没有和妈妈或者家人在一起感到幸福的时刻?把你的感受在小组里讲一讲,然后全班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回想自己和妈妈或者家人一起漫步时的幸福心情,来感受作者此时幸福甜蜜的心情,感受妈妈、家人身上的温暖气息。

教师随机点拨:其实亲情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会发现我们被浓浓的亲情包围着,是那样的温暖,那样的幸福、快乐。

四、总结《走月亮》这篇文章是一篇充溢着诗情画意的散文。

读着这篇文章,使人不由自主地走进一幅如诗、如画、如室外田园般的画卷中。

同时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伴随着音乐,再读全文,用心和阿妈一起走月亮!学生轻声感情朗读。

五、尝试着背诵全文六、布置作业小练笔:在浓浓的亲情中,我们学会了独立行走,我们一步步长大成人。

你有没有和家人在一起感到幸福的时刻?把你的感受写一写。

提示:过年过节、生日、爸爸妈妈带你出去玩……板书设计:2 走月亮小路温馨溪边快乐景美情浓田埂甜美……幸福【创新教案】《繁星》教学设计教学设想:根据这篇文章的特点,在教学时,应将学会观察大自然,运用联想和想象写景状物抒发感情作为教学重点;将理解不同时期有不同感受作为难点。

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的学习气氛,取得举一反三的效果,教学时,可以采用比较阅读的教学方式。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一定观察过天上的繁星,你是怎样观察的?有什么感受?晴朗的夜空,往往星光灿烂,当我们仰望星空时,常常会有许多遐思幽想,我们女学生常常把心里话告诉星星,让星星分享我们的快乐、忧愁……五四运动之后,有一位中国作家,经常独自仰望星空,他不仅用眼睛眺望繁星,更用心灵感受星星,让心灵与宇宙直接对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