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单元测试题带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单元测试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单元测试含答案满分70分时间60分钟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1.热气球是利用球内的热空气比球外的冷空气的密度要________ 而能够上升的,当热气球加热时,球内的气体质量________,体积________,密度________。
2.日常生活中,炸麻花用油,煮饺子用水,这是因为油和水的________不同,可以对不同烹饪手段提供各自所需的温度.小明同学几乎每天都要乘公交车上学,善于观察的他发现,无论盛夏还是严冬,在装有空调的公交车玻璃窗上,常常有小水珠附着在上面.那么,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________(选填“内表面”或“外表面”)。
3.如上右图,在一架放在水平面上、已经调节平衡的托盘天平的左、右两个天平盘里,分别放入A、B两个实心物体,天平仍然保持平衡。
则可知mA ________ mA ,ρA ________ ρB 。
(选填“>”、“<”或“=”)4.在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应根据估计所用的砝码,按质量由________ (填“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向右盘中添加砝码;在加减砝码时,如果发现添加最小的砝码嫌多,而取出最小的砝码又嫌少,这时应采取__________使天平平衡。
5.一块质量为20 g的冰化成水,质量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化成水后,水的体积为________cm3。
6.一个质量为60 kg的宇航员从地球进入太空后,质量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如果人的密度和水的密度相等,那么宇航员的体积是_______m3。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7.宇航员从月球上采集一块矿石,带回地球后,这块矿石一定不变的是()A.位置 B.状态 C.温度 D.质量8.下列物体中,质量为0.05kg的可能是()A.一头大象 B.一只苹果 C.一台电视机 D.一只蚂蚁9.一只能够容纳1kg水的瓶子,一定能够容纳得下1kg的()A.白酒 B.食用油 C.盐水 D.煤油10.质量和体积都相同的铜、铁、铝球,空心部分体积最大的是(ρ铜>ρ铁>ρ铝) ()A.铜球B.铁球C.铝球D.一样大11.很多同学知道自己的身高和质量,却不知道自己的体积,某同学身高170 cm,质量60 kg,他的体积约为( )A.0.006 m3 B.0.06 m3 C.0.6 m3 D.6 m312.北方的冬天里,室外的自来水管外包了一层保温材料,是为了防止水管被冻裂,水管被冻裂的原因是()A.水管里水结成冰以后,密度变大B.水管本身耐寒程度不够而破裂C.水管里水结成冰以后,冰的密度比水小,冰的体积变大D.水结成冰以后,质量变大13.泡沫钢是含有丰富气孔的钢材料,可作为防弹服的内芯。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可知()A.a物质的密度最大B.a物质的密度是c物质的两倍C.c物质的密度是2.0×103kg/m3D.b、c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2.下列估测中不合理的是()A.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70dm B.升国旗时奏国歌的时间约为50sC.人正常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5m/s D.普通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0N3.如图是量筒和液体的总质量m与液体的体积V的关系图象。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液体密度为2g/cm3B.该液体密度为1.25g/cm3C.量筒质量为40g D.65cm3的该液体质量为65g4.小欣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将被称量的物体放在右盘,并向左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使天平恢复了平衡。
此时,他将左盘中砝码的质量与游码所对的刻度值相加之和是112g,则物体的质量为()A.104g B.112g C.108g D.110g5.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值的是()A.一支普通牙刷的长度约为18cmB.健康的中学生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5sC.体育课所用铅球的质量约为600gD.适合人们洗澡的水温约为70℃6.一只总质量为70kg的氧气瓶,瓶内氧气密度为ρ0,使用半小时质量变为40kg,瓶内氧气的密度为12ρ0;再使用一段时间,质量变为15kg ,此时瓶内的氧气密度应为( ) A .13ρ0 B .14ρ0 C .15ρ0 D .112ρ0 7.“力拔山兮气盖世”是西楚霸王项羽的真实写照。
这段历史故事已被搬上银屏,为了让演员能够很轻松的举起大鼎(如图 ), 最适合制作剧中大鼎道具的材料是( )A .石头B .泡沫塑料C .铜D .棉花 8.一块质量为100g 的冰融化为水后( )A .体积不变B .密度不变C .质量不变D .质量变大9.阅读图表信息,判断下面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常温常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kg/m 3) 金 19.3×103 水银 13.6×103 钢、铁 7.9×103 纯水 1.0×103 冰(0℃) 0.9×103 植物油 0.9×103 干松木0.5×103酒精0.8×103A .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B .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不同C .体积相同的植物油和酒精,酒精的质量大D .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10.有一质量为2.67 kg 的空心铜球,体积为400 cm 3,若在空心部分注满水,则所需水的质量是 (已知331089g m .k ρ=⨯铜)( )A .100gB .200gC .300gD .400g11.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氧气罐中气态压缩氧气用去一半,密度减小一半 B .水从0°C 升高到4°C 的过程中,密度逐渐变小 C .从地球带到太空中的铅笔能“悬浮”于舱内,是由于质量变小了D .同种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质量和密度均不变12.小明用天平、量筒和烧杯,测量烧杯中某种液体的密度。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6章《质量和密度》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2014秋开学)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36分)1.关于物体的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块矿石由山顶搬到山脚下,质量不变B.一块冰熔化成水,质量变小C.将一铁块压扁了,质量变大D.一张纸对折一下,质量变小2.下列物体的质量最接近150g的是()A.一个大头针B.一个苹果C.一个大西瓜D.一支铅笔3.(云南红塔区)水银温度计中封闭着一定量的水银,在用这种温度计测量温度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温度计中水银的质量不变B.温度计中水银的体积不变C.温度计中水银的高度不变D.温度计中水银的温度不变4.如图1所示,甲、乙、丙是三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将质量相等的酒精、硫酸和盐水分别装在这三个容器中,已知ρ硫酸>ρ盐水>ρ酒精。
甲、乙、丙三个容器依次分别装的是()图1A.硫酸、盐水、酒精 B.盐水、酒精、硫酸 C.酒精、硫酸、盐水 D.硫酸、酒精、盐水5.一间普通教室里的空气质量大约是(标准大气压下ρ空气=1.29kg/m3)()A.300mg B.300g C.300kg D.300t6.由2kg密度为ρ1的金属甲和4kg密度为ρ2的金属乙做成质量为6kg的合金球,则合金球的密度为()A.12+23ρρB.12213+2ρρρρC.121232+2ρρρρD.122+23ρρ7.(内蒙古包头)甲物质的密度为5g/cm3,乙物质密度为2g/cm3,各取一定质量混合后密度为3g/cm3.假设混合前后总体积保持不变,则所取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是()A.5∶2 B.2∶5 C.5∶4 D.4∶58.(多选)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橡皮在使用过程中,质量减小,密度不变B.将植物种子带到太空后,质量变小,密度变小C.一杯牛奶喝掉一半后,体积变小,密度不变D.吹气球的过程中,气球内气体质量增加,密度不变9.(多选)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2所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单元测试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在“用托盘天平测质量”的实验中,如果使用了粘有油污的砝码,则()A.测量值比真实值小B.测量值比真实值大C.测量结果仍然很准确D.测量结果偏大偏小不能确定2.实验室里有四种规格的量筒,下列每组答案中的前一个数据是量筒的量程,后一个数据是它的分度值,想要尽可能精确地一次量出100g 密度为0.8×103kg/m3的酒精,应选用的合适的量筒是( )A. 500 mL, 50 mL.B. 100 mL,2 mLC 250 mL,5 mL D.400mL,10 mL3.关于密度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密度是物质的疏松程度B.密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与物质的体积有关C.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它的大小与物质的体积大小无D.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如果状态发生变化,但质量不变,密度也不变4.某同学用已调好的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他将物体放在天平上,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B.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C.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出一些D.向右移动游码5.根据图示,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象,由图象可知它们的密度的大小关系为()A.ρ甲>ρ乙B. ρ甲<ρ乙C. ρ甲=ρ乙D.无法判断6.三个体积和质量都相等的空心铝球、铜球和铁球(ρ铜>ρ铁>ρ铝),将它们空心部分注满水后,则质量最多的是()A.铝球B.铁球C.铜球D.一样大7.质量相同的水、硫酸、酒精分别盛在三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如下图,水、硫酸、酒精的顺序为(ρ水=1.0g/cm3,ρ酒精=0.8g/cm3,ρ硫酸=1.8g/cm3) ()第7题A.甲、乙、丙B.甲、丙、乙C.乙、甲、丙D.乙、丙、甲8.有一个石雕像,其大小跟真人差不多,石头的密度是2.8103kg/m3(约是人体密度的3倍).则这尊雕像质量约为()A.2KgB.20 KgC.200 KgD.2000 Kg9.下列过程中使物体质量改变的是()A.把面团做成馒头的形状B.把一块矿石由矿井下带到地面上C.将一块金属板锻压成金属球D.正在给急救病人使用氧气的瓶中氧气10.一个质量为0.3kg的水壶,装满水后总质量为0.8kg.装满另一种液体时,总质量为0.7kg,则这种液体的密度为()A.0.78×103kg/m3B.0.8×103kg/m3C.0.875×103kg/m3D.0.8 kg/m3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1.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160_____,若苹果的密度为0.8g/cm 3,这个苹果的体积约为_______ cm 312.蜡从液态变成固态,中间会凹陷下去,蜡的质量________,蜡的密度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13.一个瓶子里装有不多的水,乌鸦喝不到水,就衔了很多的小石块投入到瓶子里,水面上升到瓶口,乌鸦喝到了水若瓶子的容积为450mL,内有0.2kg 的水,乌鸦投入其中的石块的体积是_______cm 3,石块的质量是_________kg(ρ石=2.6×kg/m 3)14.某瓶氧气的密度是5kg/m 3,给人供氧用去了氧气质量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密度是________kg/m 3,容积是10L 的瓶子装满了煤油,已知煤油的密度是0.8×103kg/m 3,则瓶内煤油的质量是______kg,将煤油倒去4kg 后,瓶内剩余煤油密度是________kg/m 315.甲乙两种物质,它们的质量之比为2:3,体积之比为1:2,则它们密度之比为_____,若甲切去,乙切去后,它们的密度之比为_______13,1416.一块金属,把它浸没在盛满酒精的容器中时,从容器中溢出16g 酒精来,若把它浸没在盛满水的容器时,会从容器中溢出______cm 3的水,溢出水的质量是_______g(ρ水=1g/cm 3,ρ精=0.8g/cm 3)17.小明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操作情况如右图,指出其中两处错误:(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4分)18.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________mL.19.被测物体的质量是____________g.四、实验题.(每空1.5分,共27分)20.小李在“测小石块密度”的实验中,(1)他将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他将螺母向_____左移,使天平平衡.(2)如图乙所示,用天平测得小石块的质量是_______g.如图丙所示,用量筒测出小石块的体积是________cm3,则小石块的密度是_____g/cm3甲乙丙(3)该天平标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g21.在“测量盐水的密度”实验中(1)把天平放在_______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横梁水平平衡.(2)将装有适量盐水的小烧杯放在天平的左盘上,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若小烧杯的质量为20g,则小烧杯中盐水的质量为______g.然后,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液面到达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______cm3,由此可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__Kg/m3(3)此次实验操作测得的盐水密度值________(选填“大”或“小”),原因是_____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单元综合测试题一.选择题(4*10=40分)1.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量一只烧杯的质量时,当天平的右盘加上最小的砝码后,发现指针稍微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偏斜,为了使天平平衡,应该( )A.把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外旋出一些B.把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向里旋进一些C.把标尺上的游码向右移一些D.把天平右端的底部垫高一些2.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A. NB. kgC. mD. s3.在称量物体的质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 )A.向右调节平衡螺母B.向左调节平衡螺母C.在右盘增加砝码D.在右盘减去砝码4.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是( )5.一个瓶子能盛1kg水,可用该瓶子盛1kg的下列哪种液体?(已知ρ水银>ρ水>ρ植物油>ρ酒精>ρ汽油)()A. 水银B. 汽油C. 植物油D. 酒精6.根据雪在外力挤压下可形成冰(密度为已知)的原理,小丽采用了如下方法来估测积雪的密度:在水泥篮球场上,用脚向下用力踩在雪上,形成一个下凹的脚印,接着她应该测出下列哪个选项中的物理量,就能估测出积雪的密度( )A.积雪的厚度B.脚印的面积C.脚印的深度D.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深度7.两个由不同材料制成质量相同的实心物体,其体积之比为V1∶V2=3∶2,则其密度之比ρ1∶ρ2是()A. 3∶2B. 5∶2C. 2∶3D. 2∶58.学习质量与密度的知识后,小强同学想用天平、量筒、烧杯、细线和水,完成下列实验课题:①测量牛奶的密度;②鉴别看上去像是纯金的戒指;③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④鉴别小铜球是空心还是实心;⑤用天平测出一堆大头针的数目。
你认为他结合物理实验能够完成的是( )A.①②B.①②④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9.在平整地面上有一层厚度均匀的积雪,小明用力向下踩,形成了一个下凹的脚印,如图所示,脚印下的雪由于受外力挤压可近似看成冰层,利用冰的密度,只要测量下列哪组物理量,就可以估测出积雪的密度?( )A.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深度 B.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C.冰层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 D.脚印的深度和脚印的面积10.铜雕产生于商周,是以铜料为胚,运用雕刻、铸塑等手法制作的一种雕塑.如图所示是茶馆人物雕像,假设其密度为8×103 kg/m3,则每一尊雕像的质量约为()A.5 kgB.50 kgC.500 kgD.5000 kg二.填空题(4*5=20分)11. 地沟油中含有杂质及有毒物质,很多人猜想它的密度应该比正常食用的密度要大。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3)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小矿石磨损后,质量和体积减小,但这种小矿石的材料不变,所 以其密度是不变的。
m
V
22.解法一:2 000 t石油的总体积V= 油 ≈2 352.9 m3,油罐车的节数n= V0 ≈29.4,应取整
数 30 节。
解法二:每节油罐车所装石油质量m0=ρ油V0=0. 5×103 kg/m3×80 m3=6.8×104 kg,所需油 8
3.C 分析:一个初中生的质量约为 100 斤=50 kg,A 选项符合实际;中学生的身高约为 1.6 m=160 cm,B选项符合实际;人的密度接近水的密度,约为1.0×103 kg/m3,C选项不符合实际;人的 正常体温约为 37 ℃,D 选项符合实际。故选 C。
4.D 分析:把一铁块锉成圆柱体,其质量、体积都变小,但密度不变。
A.不受影法中正确的是( )
A.ρ=看出,一个物体的质量 m 越大,它的密度 ρ 就越大
B.煤油的密度是 0.8×103 kg/m3,若测出某种液体的密度是 0.8×103 kg/m3,则说明这种液 体肯定是煤油
C.一滴水和一杯水的质量不同,所以它们的密度也不同
烧杯与牛 倒入量筒 烧杯与剩
奶的总质 中牛奶的 余牛奶的
量 m1
体积 V
质量 m2
(2)牛奶密度的计算表达式: 。
(3)小明在调节横梁平衡之前,忘记先把游码归零,如图 6-13 所示。这将造成测量烧杯和牛奶的质量时,所 得的测量值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真实值;最后所求得牛奶的密度将是 (选填“偏大”“偏 小”或“准确”)的。
23.(1)m 玻=ρ 玻 V 玻=2.5×103 kg/m3×4×10-6 m3=0.01 k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单元测试(含答案)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单元测试一、选择题1. 学完密度知识后,一位普通中学生对自己的身体体积进行了估算。
下列估算值最接近实际的是()A.30dm3B.60dm3C.100dm3D.120dm32、质量为5×107mg的物体可能是()A.一头大象B.一名中学生C.一本八年级物理课本D.一张纸3、刚好能装1kg水的瓶子,能装1kg的()A.酒精B.煤油C.汽油D.海水4. 对于密度公式ρ=m/v的正确理解是()A. 同种物质的质量m与其体积V成正比B. 同种物质的密度ρ与其质量m成正比C. 同种物质的密度ρ与其体积V成正比D. 同种物质的密度ρ与其质量m成正比,与其体积V成反比5、密度知识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关系十分密切,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产品包装选择密度较小的泡沫塑料B.勘探队员通过采集样品的密度等信息确定矿藏种类及经济价值C.用密度较小的塑料做电源插座的外壳D.测量牛奶、酒精等物质的密度是检验其产品好坏的重要参数6、如图所示,甲、乙、丙、丁四个图象中,能够表示出在质量一定的条件下,物体的体积与密度关系的图象为()A.甲图B.乙图C.丙图D.丁图7、密度为2.7×103kg/m3,质量为270g的空心铝球体积为270cm3,铝球中间的空心体积应是()A、540cm3B、270cm3C、170cm3D、810cm38.如图是在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跟体积关系时作出的图像,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若V甲=V乙,则m甲<m乙B.若m甲=m乙,则V甲>V乙C.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D.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比乙物质小9.甲、乙两个物体的密度之比是3:4,体积之比是4:5,则甲乙物体的质量之比是()A.3:5 B.3:4 C.5:3 D.4:310、在“用天平称物体质量”的实验中,张强同学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称物体质量时,指针偏在分度盘中线左边一点,这时应该()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D.向右移动游码11、A、B、C三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B、C三种物质的密度A、B、C和水密度水之间的关系是()A.ρA>ρB>ρC,且ρA>ρ水,B.ρA>ρB>ρC,且ρA<ρ水,C.ρA<ρB<ρC,且ρA>ρ水,D.ρA<ρB<ρC,且ρA<ρ水,12、一个质量为0.25 kg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质量是1.5kg,若盛满某液体时称得质量是1.75kg,那么这种液体的密度是()A.1.0×103kg/m3B.1.16×103kg/m3C.1.2×103kg/m3D.1.75×103kg/m3二、填空题13、体积为100cm3的冰块,全部熔化成水后,水的质量为g,水的体积为cm3。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同步训练一、填空题1.小东买了一瓶矿泉水,喝去了一半后,剩余的矿泉水的密度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水的密度是1.0×103kg/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
2.某合金块的体积是20cm3,用天平测量合金块的质量时,砝码质量和游码的如图所示,则该合金块的质量是________g,密度是________kg/m3.3.某物理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天平和一个小塑料杯测量酸奶的密度。
实验过程如下: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塑料杯的质量为5g,将塑料杯中装满水,测出塑料杯和水的总质量为77g;再将塑料杯中的水倒净擦干后装满酸奶,测出塑料杯和酸奶的总质量为95g,则塑料杯中酸奶的质量为_____g,酸奶的密度为_____g/cm34.小明用天平测量苹果质量,在调节天平平衡的过程中,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他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填“左”或“右”)移动,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然后将苹果放到天平的左盘,向右盘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时,砝码质量和游码对应的刻度值如图乙所示,则苹果质量为_____g。
5.有一辆汽车,油箱的容积为250L,每千米消耗汽油0.4kg。
如果一箱油加满后在相距15km 的甲、乙两地往返运输,汽车开始从甲地出发,往返______次后需在甲地重新加油。
(汽油密度是0.71×103kg/m3)6.现在树脂镜片广泛取代了玻璃镜片,已知某种树脂镜片的密度为1.3g/cm3,玻璃的密度为2.5×103kg/m3,每一只眼镜片的体积约为4×10-6m3,则用树脂镜片代替玻璃镜片后,一副眼镜质量约可以减少__________g。
7.某小组测量酱油的密度,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是824g,将烧杯中一部分酱油倒入量筒中,如甲图所示,测量烧杯和剩余酱油的质量时,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乙图所示,那么量筒中酱油的质量为_________g,由此可计算出酱油的密度为________kg/m38.用天平正确测量盛水烧杯质量的场景如图所示,已知干燥的空烧杯质量为33.4g,则烧杯中水的质量为________g,大约含有_____________个水分子(不考虑分子间空隙,水分子的体积约为10-29m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一、选择题(2*15=30)
1. 一瓶矿泉水放入冰箱结冰后,下列物理量不发生改变的是()
A.质量B.温度C.内能D.密度
2. 2011年11月9日,俄罗斯“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测器在地球近地轨道上因主发动机启动失败而无法变轨.经查,是太空中的带电粒子对机载计算机系统产生影响导致程序出错.下列粒子中,因不带电首先可以排除的是()
A.电子B.原子核C.中子D.质子
3. 在生产生活中,下列情况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的是()
A.用塑料做炒锅的手柄B.用塑料泡沫表演场景中倒塌的“墙壁”C.用水给发动机冷却D.用铜丝做导线
4.在1909年,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科学家是()
A.牛顿B.卢瑟福C.热纳D.法拉弟
5. 在原子核中,带正电的粒子是()
A.质子B.中子C.电子D.原子
6. 关于物质的组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B.原子由原子核和中子组成
C.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D.质子和中子还有更小的精细结构
7. 以下微观粒子按空间尺度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A.质子原子核原子B.原子原子核质子
C.原子核质子原子D.原子质子原子核
8. 关于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或者原子B.质子或者中子
C.电子或原子核D.有更小的粒子
9. 关于粒子和宇宙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是宇宙的中心B.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C.固体的分子是静止不动的D.分子间只存在吸引力
10.小明做“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实验时,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物体质量,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左侧,要使天平平衡他接着应该()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D.向右移动游码
11. 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前,调节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这时应该()
A.将游码向左移动B.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将游码向右移动D.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12. 冬天,常看到室外的自来水管包了一层保温材料,是为了防止水管冻裂,水管被冻裂的主要原因是
A.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
B.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
C.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密度变大
D.水管本身耐寒冷程度不够而破裂
13. 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枳成反比
B.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C.密度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无关D.密度与物体的温度无关
14. 同学们估测教室空气的质量,所得下列结果中最为合理的是(空气密度约为1.29kg•m-3)()
A.2.5kg B.25kg C.250kg D.2500kg
15.制造航空飞行器时。
为了减轻其质量,采用的材料应具有的特点是()A.硬度高B.熔点低C.密度小D.导热性好
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
二、填空题(2*20=40)
16. 1cm3的冰熔化成水后,质量将___,体积将__
_.(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17. 一个瓶子能盛1 kg水,用这个瓶子能盛kg水
银。
(水银密度13.6×103kg/m3)某实心正立方体金属
块的质量是m,边长是a,则金属块的密度ρ=(用m、a表示)。
18. 现有由同种材料制成的A、B两金属球,其中一个是实心的,它们的质量分别为128g、60g,体积分别为16cm3、12cm3。
实心球是(填“A”或“B”)球,它的密度为_________ kg/m3.
19. 在密度单位中,lg/cm3=_________kg/m3.测得一
只苹果的质量为171g、体积为l80cm3,则苹果的密度
为_________kg/m3。
20. 某托盘天平的全部砝码及标尺如图7,此天平的称
量(即称量范围)是___ g。
若将此天平调节平衡
后测一物体的质量,物体应放在盘。
当加人一定
量的砝码后,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再加入
最小的砝码,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这时应
该,直至天平平衡。
21. 某同学分别测量了三块橡皮泥的质量和体积,并根据
测量数据画出如图所示的图像,橡皮泥的密度是g/cm3.
若另一块同种橡皮泥的体积为20cm3,其质量是g.
22. 在测小石块的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先用天平测小石块的质量(如图16甲所示),小石的质量是_____g ,再用量筒测小石块的体积(如图16乙所示),测小石块的密度ρ1 = _____ g/cm 3;小丽做实验时,先用量筒测小石块的体积,再用天平测小石块的质量,测得的小石块的密度为ρ2 ,则ρ2______ρ1。
23. 测量大米密度时,小华发现米
粒间有空隙,若把空隙的体积也算
作大米的体积将使密度的测量结
果偏 .于是,她用一个饮料瓶
装满水,拧上盖子,用天平测出总
质量为143g .又测出48g 大米,
放入瓶中,擦干溢出的水,再测这
时的总质量为151g 。
由此可以算
出这种大米的体积为________ cm 3,密度为 kg/m 3.
24. 如图8所示的台秤是称量物体质量的工
具。
使用前,应先将台秤放在水平面上,游
码置于零刻度,先调节 使秤杆水平平
衡,图示中被称量物体的质量是 kg 。
三、实验探究题(2*10=20)
25. 小永同学为了测量永春老醋的密度,进行以下实验:
(1)把天平放在 ,将游码移至零刻度处,然后调节 ,使天平横梁平衡。
(2)接下来进行以下3项操作:
A .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老醋的总质量m 1;
B .将待测老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老醋的总质量m 2;
C .将烧杯中老醋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老醋的体积V ;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填字母代号)。
(3)由图可得老醋的体积为 ㎝3,老醋的密度是 g/㎝3 = ㎏/m 3。
26. 某同学在实验室测量一块不规则的金属块的密度。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
观察到横梁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此时应将向_______旋动平衡螺母。
图8
(2)把金属块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后,观察到横梁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该调节,直到指针再次指在分度盘中线处。
游码的位置和右盘中的砝码如图乙所示,金属块的质量是g。
(3)把金属块浸没在装有50ml水的量筒中,这时量筒中的水面的位置如图丙所示。
金属块的密度为kg/m3。
四、计算题(2*5=10)
44. 我省富“硒”的矿泉水资源非常丰富.如果要将其开发为瓶装矿泉水,且每瓶净装550g,则:(1)每个矿泉水瓶的容积至少要多少ml?
(2)若用该矿泉水瓶来装家庭常用的酱油,装满后至少能装多少ml的酱油?(ρ
=1.0×103kg/m3,ρ酱油=1.1×103kg/m3)
矿泉水
45.今年小明家种植柑橘获得了丰收。
小明想:柑橘的密度是多少呢?于是,他将柑橘带到学校实验室,用天平、溢水杯来测量柑橘的密度。
他用天平测出一个柑橘的质量是114g,测得装满水的溢水杯的总质量是360g;然后借助牙签使这个柑橘浸没在溢水杯中,当溢水杯停止排水后再取出柑橘,接着测得溢水杯的总质量是240g。
请根据上述实验过程解答下列问题:
(1)溢水杯中排出水的质量是多大?
(2)这个柑橘的体积和密度各是多大?
(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这个柑橘的密度与它的实际密度比较,是偏大还是偏小?
答案
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 A C B B A B B D B D D A B C C
16. 不变变小
17. 13.6 m/a3
18. A 8×103
19. 103;0.95×103
20. 210;左;取下最小砝码,向右移动游码
21. 2 40
22. 24.0 2.4 大于
23. 小40 1.2×103
24. 调零螺丝;2.2
25. (1)水平桌面上;平衡螺母(2)BCA (3)40;1.125;1.125×103
26. (1)右(2)游码;54(3)2.7×103
27. 【答案】(1)V水===550cm3=550mL,
(2)∵瓶子能装液体的体积是相同的,
∴V
酱油=V
水
=550mL
28. 【答案】⑴柑橘排水质量:m排=m总-m剩=360g-240g=120 g
⑵柑橘的体积:V
橘=V
排
=m
排
/ρ
水
=120 g/1.0 g/cm3=120 cm3
柑橘的密度:ρ橘=m橘/V橘=114g/120 cm3=0.95g/cm3 ⑶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