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报的概念

合集下载

新闻写作重点

新闻写作重点

新闻写作1.新闻定义的内涵西方记者对于新闻的定义:“新闻,从来没有正面和负面之分,新闻就是新闻,而所谓有价值的新闻,就是能够找到政府做的还不够的地方,以保障民众的权益。

”2.新闻报道基构本成元素和报道结构基本构成元素:一、开头部分:标题;1.通常位于报道顶部,旨在告诉读者报道的主要内容。

2.“双行标题”:使读者可以快速地获知报道的主要内容。

3,引题+主题:引题:(肩题、眉题),用来交代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解释意义等。

4,主题+副题:副题:(子题、副标题),一般用来补充、注释和说明、印证主题。

二、中间部分:主体;1,导语:位于报道开头,旨在告诉读者文章的主要内容。

类型:最为常见的是“概述性导语”。

2,补充导语:当导语需要一段文字进行补充或支持时,这段文字就会包含解释关键点的陈述或者引语。

1.核心段落:陈述报道主要内容的一句话或一个段落。

它应该能够一语中的点明报道的新闻价值。

4,直接引语:支持导语的第一个引语,被称为“主要引语”或“增值引语”。

何时使用直接引语?第一,引语有趣,且富含信息量。

第二,引语可以直接表达观点。

怎样写引语?第一,一定别忘在引语中加上标点符号。

第二,不同人所说的话不要放在同一个段落中。

第三,没有必要多次写出引语的出处。

第四,在较长的引语中,一定要把说话者的姓名放在第一句话的后面。

第五,如果引语本身表达的不够清楚,就用转述。

5.影响:新闻对读者的影响。

要体现“影响”,应回答的两个问题:“事件的重要性”、“与读者的关系”。

6.消息源:回答“你从哪里得到的消息?这是谁告诉你的?读者为什么要相信你的话?”的。

路透社将“消息源”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记者,包括摄像师;第二等级:实名消息来源;第三等级:匿名消息来源。

三、剩下部分:结尾。

包括以下内容:a.预测或预告未来的行动;b.以陈述句或引语总结全文,但不重复前面的内容;c.补充更多细节。

报道结构:定义:一定新闻体裁之中内容的布局。

新闻公报例文

新闻公报例文

新闻公报例文
一、事件概述
近日,一男子在某市民楼下被发现悬挂身亡。

经初步调查,该男子系一名失业青年,家境贫寒,因生活受挫和情感压力过大,最终选择了以自杀来解脱。

二、警方回应
针对此事件,当地警方注意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声音,已经展开全面的调查和处理。

初步调查发现,该男子曾经多次就业失败,生活条件较为困难,情感生活也出现了问题,但并无被他人迫害或欺诈等历史记录,自杀可能是个人情感压力过大所致,但具体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警方同时提醒广大市民,对于生活中遇到的困境和挫折,应及时寻求心理咨询和帮助,尤其对于那些心理压力较大的人群,应尽可能多向家人、朋友或专业机构倾诉和寻求帮助,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

三、社会反响
该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关注和热议。

有民众表示,对于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应从经济、心理、社会等各方面给予帮助和支持,尤其是失业青年和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需要更多的关注和保障。

同时也有人呼吁应该加强心理援助和治疗体系的建设,提高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和自我保护意识。

四、结语
此次事件再次提醒我们,要关注身边的人,帮助那些遇到困境的人,防止类似的悲剧发生。

同时也要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支持力度,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帮助和保障。

最后,也同样提醒大家要注重自身心理健康,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

公文写作与处理 - 法定18种文种

公文写作与处理 - 法定18种文种

报告1.概念:报告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情况的陈述性公文2.法源:《办法》和《条例》3.性质:报请性4.发文机关:5.特点:1)重述性:报告的主要任务是如何向上级陈述工作情况,事实和意见的陈述应当是报告的主要内容2)有主见:汇报者的看法在报告中不占主要地位,但却是不可缺少的,它是有助于上级了解下级和考虑问题6.类型:1)按内容涉及的范围,报告可分为综合报告和专题报告2)按行文目的的不同,报告可分为呈报性报告和呈转性报告呈报性的行文目的单纯,即将有关情况报告上级,让上级知道呈转性报告的行文目的不仅仅是汇报,它还要求上级机关在同意报告的情况下,将报告批转或转发给有关单位执行7.写作:1)陈述事实要清楚扼要2)表达观点要精练清晰3)语言要简洁朴实8.格式:1)标题多半用“事由加文种”形式,即“关于……的报告”2)正文之前,写受文单位3)正文之后,署发文单位和日期9.其他:公报10.概念:公报是公开发布重要决定或重大事件的告知性文件11.法源:《条例》12.性质:知照性13.发文机关:国家行政机关14.特点:15.类型:1)会议公报:公布党的重要会议(政府、人大)召开的情况及会议所作的决定2)统计公报(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方面情况的统计数字3)外加公报(政府):主要公布会议各方的观点及取得的共识16.写作:1)会议公报因发布目的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写法,夹叙夹议是最常用的写作手法2)统计公布必须有国家各级统计部门或国家指定的机构发布,任何机构不得随意发布全国性、地区性的数字。

以发布各种数据为主,要科学、准确,涉及国家机密的统计数字不得在公报中公布3)外交公布涉及及对外关系,其发布应遵循法定的审批手续和途径17. 格式:公报包括首部、正文和尾部三部分。

(1)首部。

包括标题和成文时间。

标题。

公报的标题常见的有三种形式。

一种是直写文种《新闻公报》;第二种是由会议名称和文种构成;第三种是联合公报,由发表公报的双方或多方国家的简称、事由、文种构成。

新闻写作文体分类

新闻写作文体分类

新闻写作文体分类你好,新闻各种文体主要包括消息、通讯、新闻特写、新闻专访。

消息是以最直接最简练的方式,迅速及时地报道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的一种文体。

特点:新鲜性、真实性、时效性、用事实说话、简短性。

消息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部分组成。

通讯是一种比消息详细而深入地报道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事件和情况的新闻体裁。

它的特点是主题大的鲜明性、内容的阐发性、表述的灵活性。

其个性特点是叙述直接、描写直接、议论与抒情实在、选择富有表现的情节和细节。

新闻特写:是对被报道对喜爱那个富有特征的片段,或细节,或瞬间动态,予以鲜明而突出、形象而生动再现的新闻报道体裁。

新闻专访:是就特定的采访对象进行专门访问的纪实性报道。

你可以参考下,希望对你有用!如果对你有用,请给予“好评”作为对我的鼓励,谢谢。

消息、通讯、评论、专访消息消息一般报道事实比较单一,突出最新鲜、最重要的事实,文字简洁,时效性最强。

消息一般分为标题、导语、正文、背景和尾声五个部分。

通讯通讯是一种比消息更详细和生动地报道客观事实或典型人物的新闻体裁,它以叙述和描写为主,兼用议论、抒情以及修辞等表达方式,及时报道现实生活中有影响的人物、事件、工作经验和地方风情等。

新闻特写新闻特写是新闻体裁中富有表现力的重要体裁,以描写为主要手法,“再现”新闻事件、新闻人物“一瞬间”的形象化报道,它抓住新闻事件、新闻人物某些重要场面,或者具有特殊意义的一两个片段,用描写手法给予集中的、突出的刻画,将富有特征的真人真事“放大”和“再现”在读者面前,给人们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使人们感受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新闻专访新闻专访是记者事先选定采访对象,对特定的人物、文体、事件和风物进行专题性现场访问之后所写的报道,是集新闻性、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炉的一种可读性很强的新闻体裁。

新闻评论新闻评论是一种对最新发生的新闻提出的一定看法和意见的文章,是就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重大问题发表议论、讲道理,有着鲜明的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一种政论文体,是新闻媒介中各种形式评论的总称。

新闻体裁的种类、特点及其写作要领全

新闻体裁的种类、特点及其写作要领全

新闻体裁的种类、特点及其写作要领一、新闻体裁的总特点尽管新闻类型有多种,但它们都有共同的基本特点。

主要是:“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简明性。

新闻总的特点——立场:观点鲜明内容:真实具体反应:迅速及时语言:简洁准确1、广义新闻和狭义新闻狭义新闻专指“消息”,指对国内外新近或正在发生的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人和事实的简要而迅速的报道。

种类较多,有动态消息、评论消息、社会新闻、文教新闻、国际新闻等。

广义的新闻指及时报道新近发生的重要事件或生活现象的各种文章,包括消息、通讯,和兼有新闻、文学双重特征的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文学体裁的一种,从新闻报道和纪实散文中生成并独立出来的一种新闻与文学结合的散文体裁,也是一种以文学手法及时反映和评论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的新闻文体。

具有及时性、纪实性、文学性的特征。

2、新闻体裁大体分三类:1、新闻报道,有消息、通讯、新闻特写、新闻公报、调查报告、专访等;2、新闻评论,有社论、述评、编辑部文章、评论员文章、思想评论、理论文章等;3、副刊体裁,有散文、杂文、小品、诗歌、小说、剧本、报告文学、回忆录、曲艺等;详细说明如下:消息消息一般报道事实比较单一,突出最新鲜、最重要的事实,文字简洁,时效性最强。

消息一般分为标题、导语、正文、背景和尾声五个部分。

通讯通讯是一种比消息更详细和生动地报道客观事实或典型人物的新闻体裁,它以叙述和描写为主,兼用议论、抒情以及修辞等表达方式,及时报道现实生活中有影响的人物、事件、工作经验和地方风情等。

新闻特写新闻特写是新闻体裁中富有表现力的重要体裁,以描写为主要手法,“再现”新闻事件、新闻人物“一瞬间”的形象化报道,它抓住新闻事件、新闻人物某些重要场面,或者具有特殊意义的一两个片段,用描写手法给予集中的、突出的刻画,将富有特征的真人真事“放大”和“再现”在读者面前,给人们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使人们感受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新闻专访新闻专访是记者事先选定采访对象,对特定的人物、文体、事件和风物进行专题性现场访问之后所写的报道,是集新闻性、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炉的一种可读性很强的新闻体裁。

公报范文大全

公报范文大全

编号:公报范文大全甲方:乙方:签订日期:年月日X X公司18届六中全会公报中国共产党第xx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xx年10月24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

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197人,候补中央委员151人。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会议。

第五次人口普查公报我国以20xx年11月1日0时为普查登记的标准时间,进行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普查的对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常住的人。

第五次全会公报20xx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xx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国共产党第xx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xx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

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199人,候补中央委员156人。

18届五中全会公报中国共产党第xx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xx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

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199人,候补中央委员156人。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了会议。

旅游公报范文20xx年,我国旅游业平稳较快发展。

国内旅游市场持续高速增长,入境旅游市场企稳回升,出境旅游市场增速放缓。

国内旅游人数40亿人次,收入3.42万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10.5%和13.0%;入境旅游人数1.34亿人次,实现国际旅游收入1136.5亿美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公报为贯彻落实党的作出的战略部署,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xx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研究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作出如下决定。

六中全会公报要点27日,xx届六中全会在京闭幕,全会聚焦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主题,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两个重要文件。

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中国共产党第xx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xx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

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199人,候补中央委员156人。

第七章之会议纪要、决议

第七章之会议纪要、决议


四、公报结构
• • • •
• • • •

• •
公报包括首部、正文和结尾三部分。 首部 包括标题和成文时间。 标题:公报的标题常见的有三种形式。一种是直写文种《新闻公报》;第 二种是由会议名称和文种构成;第三种是联合公报,由发表公报的双方或 多方国家的简称、事由、文种构成。 成文时间:用括号在标题之下正中位置注明公报发布的年、月、日期。 正文 包括开头、主体两部分。 开头。即前言部分。事件性公报要求用最鲜明,最精炼的语言概述事件的 核心内容,即何时、何地、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会议性公报要求概述会 议的名称、时间、地点、参加人员等;联合公报要求概述公报的来由,即 在何时、何地、谁与谁举行了什么会谈或谁对谁进行了什么性质的访问等。 主体。是公报的核心内容,要求把公报的内容完整、系统、有序地表达清 楚。常见的有三种写作:一种是分段式,即每段说明一层意思或一项决定; 第二种是序号式,多用于内容复杂、问题问绪较多的公报;第三种是条款 式,多用于联合公报。 结尾 事件性公报和会议性公报一般没有尾部;联合公报要在正文之后写明双方 签署人的身份、姓名、年、月、日期、并写明签署地点。
• 决议与决定的区别: • 1.决议和决定都是涉及重要事务,反映发文者 对重大问题的意见和看法,而且在一定范围内带有 强制执行效力的公文,但又不可混用。 • 其主要区别为: • 第一,决议的原则较强,而决定则更具有针对性。 • 第二,决议是会议文件,必须经正式的全体会议或 代表会议讨论并通过才能形成、生效,通过决议的 会议时间和名称也必须写入文件中;决定则既可由 会议研究后作出,也可由其他程序产生,可写入文 件中,也可以不写。 • 第三,决议的内容多是带有全局性工作的原则性事 项;决定则既可表述全局的,也可表述局部的具体 工作安排。 • 2.一般文种不一定要求有号召性的结尾,决议 则一定要有号召性的结尾。

关于新闻稿的写法

关于新闻稿的写法

关于新闻稿的写法关于新闻稿的写法1.新闻稿的概念新闻稿是区别于消息与通讯和一种体裁。

它摄取新闻事实中最富有特征和表现力的片断,通过多种表现手法做具有强烈视觉及情感效果的着力刻画,使其产生立体感,从而更集中、突出地表现新闻事实和主题。

2.新闻稿的特点(1)生动而集中地再现场景与人物。

(2)渲染与衬托气氛,形成视觉——神经——情感——思维的感应过程。

(3)透视全局。

3.新闻稿的种类新闻稿共分以下几种:(1)事件稿:摄取与再现重大事件的关键性场面。

(2)场面稿:新闻事件中精彩场面的再现。

(3)人物稿:再现人物的某种行为,绘声、绘色,有强烈动感。

(4)景物稿:对于有特殊意义或有价值的罕见景物的描写。

(5)工作稿:对于某一工作场面的生动再现。

(6)杂记性稿:各种具有稿价值的新闻现场之生动再现。

4.新闻稿的写作第一,选准一个“镜头”(包括选准一个片断、一个情节),加以“放大”。

第二,要抓住人物和事物的特点。

第三,要抓生动的形象,捕捉人物、事物的动态、动势。

第四,要抓有感情色彩的东西。

情能感人,要善于把人的喜怒惊思忧悲恐的感情恰到好处地表达出来,让情融于事中,使情满而不溢。

第五,要抓取新闻事件的高潮局部。

第六,要运用较多的描绘手法,把已逝的情景写得栩栩如生,但必须严格遵守新闻真实性的原那么,不能夸张、虚构,更不能合理想象。

5.新闻稿的实例<实例>一特殊的捐赠子彬昌下午3点刚过,门厅接待捐款的刘云杰老师告诉我:“王镜师傅又来了!”在场的人心里都一阵快乐,我撂下手头工作赶忙走到前厅:“大冷的天,这么远您怎么来了?”我问。

他迎过来,右手拿着200块钱一扬:“这不,我把这钱捐了。

”王镜——就是那位住在北京黄杉木店周转房、捡破烂向希望工程和其他社会福利事业捐款万元的退休老工人。

今天出现在我眼前的王镜老人,无论从脸色上,还是穿着上,都和以往来时大不一样了:他的脸黑中透出红润,而且胖了;身穿黑色棉外套、土黄色新工作罩裤,足下一双黑色包头胶底棉鞋,显得干净利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