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修订本6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修订本(CECS 72:97)10.3 环境保护10.3.1在易燃的区域和大楼竖井内布放电缆或光缆,宜采用防火和防毒的电缆;相邻的设备间应采用阻燃型配线设备。
对于穿钢管的电缆或光缆可采用普通外护套。
关于防火和防毒电缆的推广应用,考虑到工程造价的原因没有大面积抗议,只是限定在易燃区域和大楼竖井内采用,配线设备也应采用阻燃型。
如果将来防火和防毒电缆价格下降,适当扩大些使用面也未必不可以,万一着火,这种电缆减少散发有害气体,对于疏散人流会起好的作用。
目前市场有以下几种类型的产品可供选择:1 LSHF-FR低烟无卤阻燃型,不易燃烧,释放co少,低烟,不释放卤素,危害性少。
2 LSO低烟无卤型,有一定的阻燃能力,过后会燃烧,释放C0,但不释放卤素。
3 LSDC低烟非燃型,不易燃烧,释放co少,低烟,但释放少量有害气体。
4 LSLC低烟阻燃型,稍差于LSNC型,情况与LSNC类同。
10.3.2利用综合布线系统组成的网络,应防止由射频产生的电磁污染,影响周围其他网络的正常运行。
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各种高频率的通信设施不断出现,相互之间的电磁幅和电磁干扰影响也日趋严重,在国外,已把电磁影响看作一种环境污染,成立专门的机构对电信和电子产品进行管理,制订电磁幅射时限值标准,加以控制。
对于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而言,也有类似的情况,当应用于计算机网络时,传输频率越来越高,如果不加以限制电磁辐射的强度,将会造成相互的影响。
因此,规范规定:利用综合布线系统组成的网路,应防止由射频频率产生的电磁污染,影响周围其他网路的正常运行。
其具体的限值标准应由专门机构来制订,为了便于工程设计,我们在本规范10.2.1条4款中规定了综合布线系统的发射干扰波的电场强度限值要求。
该标准引用EN55022和CISPR22中的相关规定。
11、安装工艺要求11.1设备间l1.1.1设备间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l设备间应处于干线综合体的最佳网络中间位置;2设备间应尽可能靠近建筑物电缆引人区和网络接口。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GB50311-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619号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311-2007,自2007年10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7.0.9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 50311-2000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二00七年四月六日前言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建标[2004] 67号文件《关于印发“二OO四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要求,对原《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 50311-2000工程建设国家标准进行了修订,由信息产业部作为主编部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会同其他参编单位组成规范编写组共同编写完成的。
本规范在修订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市场调查并展开了多项专题研究,认真总结了原规范执行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加以补充完善和修改,广泛吸取国内有关单位和专家的意见。
同时,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标准规定的内容。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信息产业部负责日常管理,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在应用过程中如有需要修改与补充的建议,请将有关资料寄送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丹棱街16号,邮编:100080),以供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主编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参编单位: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现代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五洲工程设计研究院主要起草人:张宜张晓微孙兰李雪佩张文才陈琪成彦温伯银赵济安瞿二澜朱立彤刘侃陈汉民目次1总则 (1)2术语和符号 (2)2.1术语 (2)2.2符号与缩略词 (5)3系统设计 (7)3.1系统构成 (7)3.2系统分级与组成 (9)3.3缆线长度划分……………………………………………(1 1)3.4系统应用…………………………………………………( 1 2)3.5屏蔽布线系统……………………………………………(1 3)3.6开放型办公室布线系统…………………………………(1 3)3.7工业级布线系统…………………………………………(14)4系统配置设计……………………………………………(1 5)4.1工作区…………………………………………………(1 5) 4.2配线子系统……………………………………………(1 5) 4.3干线子系统……………………………………………(1 7)4.4建筑群子系统……………………………………………(1 8)4.5设备间.........................................................(1 8) 4.6进线间.........................................................(1 8) 4.7管理............................................................(1 8) 5系统指标 (20)6安装工艺要求 (31)6.1工作区.........................................................(3 1) 6.2电信间 (31)6.3设备间…………………………………………………(3 2) 6.4进线间…………………………………………………(3 3) 6.5缆线布放………………………………………………(3 4) 7电气防护及接地…………………………………………(3 6)8防火………………………………………………………(3 9)本规范用词说明………………………………………………(4 0)附:条文说明…………………………………………………(41)1总则1.0.1为了配合现代化城镇信息通信网向数字化方向发展,规范建筑与建筑群的语音、数据、图像及多媒体业务综合网络建设,特制定本规范。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第1章总则第2章术语和符号2.1 术语2.2 符号第3章系统设计第4章系统指标第5章工作区第6章配线子系统第7章干线子系统第8章设备间第9章管理第10章建筑群子系统第11章电气防护、接地及防火第12章安装工艺要求12.1 一般规定12.2 设备间12.3 交接间12.4 电缆12.5 工作区第13章本规范用词说明第1章总则第1.0.1条为了适应经济建设高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社会需求,配合现代化城市建设和信息通信网向数字化、综合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搞好建筑与建筑群的电话、数据、图文、图像等多媒体综合网络建设,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建筑与建筑群的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
第1.0.3条综合布线系统的设施及管线的建设,应纳入建筑与建筑群相应的规划之中。
第1.0.4条综合布线系统应与大楼办公自动化(OA)、通信自动化(CA)、楼宇自动化(BA)等系统统筹规划,按照各种信息的传输要求,做到合理使用,并应符合相关的标准。
第1.0.5条工程设计时,应根据工程项目的性质、功能、环境条件和近、远期用户要求,进行综合布线系统设施和管线的设计。
工程设计必须保证综合布线系统的质量和安全,考虑施工和维护方便,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第1.0.6条工程设计中必须选用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的定型产品。
未经国家认可的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鉴定合格的设备及主要材料,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第1.0.7条综合布线系统的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相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第2章术语和符号2.1 术语第2.1.1条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gneric cabling system for building and campus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传输网络。
它既使话音和数据通信设备、交换设备和其他信息管理系统彼此相连,又使这些设备与外部通信网络相连接。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第1章总则第2章术语和符号2.1 术语2.2 符号第3章系统设计第4章系统指标第5章工作区第6章配线子系统第7章干线子系统第8章设备间第9章管理第10章建筑群子系统第11章电气防护、接地及防火第12章安装工艺要求12.1 一般规定12.2 设备间12.3 交接间12.4 电缆12.5 工作区第13章本规范用词说明第1章总则第1.0.1条为了适应经济建设高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社会需求,配合现代化城市建设和信息通信网向数字化、综合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搞好建筑与建筑群的电话、数据、图文、图像等多媒体综合网络建设,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建筑与建筑群的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
第1.0.3条综合布线系统的设施及管线的建设,应纳入建筑与建筑群相应的规划之中。
第1.0.4条综合布线系统应与大楼办公自动化(OA)、通信自动化(CA)、楼宇自动化(BA)等系统统筹规划,按照各种信息的传输要求,做到合理使用,并应符合相关的标准。
第1.0.5条工程设计时,应根据工程项目的性质、功能、环境条件和近、远期用户要求,进行综合布线系统设施和管线的设计。
工程设计必须保证综合布线系统的质量和安全,考虑施工和维护方便,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第1.0.6条工程设计中必须选用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的定型产品。
未经国家认可的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鉴定合格的设备及主要材料,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第1.0.7条综合布线系统的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相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第2章术语和符号2.1 术语第2.1.1条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gneric cabling system for building and campus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传输网络。
它既使话音和数据通信设备、交换设备和其他信息管理系统彼此相连,又使这些设备与外部通信网络相连接。
GB/T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系统设计规范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系统设计规范Code for engineering design of generic cabling system for building andcampusGBT/T 50311-2000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000年8月1日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北京目次1.总则2.术语和符号3.系统设计4.系统指标5.工作区6.配线子系统7.干线子系统8.设备间9.管理10.建筑群子系统11.电气防护、接地及防火12.安装工艺要求本规范用词说明附:条文说明总则1.0.1为了适应经济建设高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社会需求,配合现代化城市建设和信息通信网向数字化、综合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搞好建筑与建筑群的电话、数据、图文、图像等多媒体综合网络建设,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建筑与建筑群的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
1.0.3综合布线系统的设施及管线的建设,应纳入建筑与建筑群相应的规划之中。
1.0.4综合布线系统应与大楼办公自动化(OA)、通信自动化(CA)、楼宇自动化(BA)等系统统筹规划,按照各种信息的传输要求做到合理使用,并应符合相关的标准。
1.0.5工程设计时,应根据工程项目的性质、功能、环境条件和近、远用户要求、进行综合布线系统设施和管线的设计。
工程设计施工必须保证综合布线系统的质量和安全,考虑施工和维护方便,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1.0.6工程设计中必须选用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的定型产品。
未经国家认可的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鉴定合格的设备及主要材料,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1.0.7综合布线系统的工程设计。
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相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术语和符号2.1术语2.1.1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generic cabling system for building and campus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传输网络。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是指为建筑物或建筑群中的各种电气设备、通信设备、安防设备等提供合理、有效、安全的布线系统的设计规范。
下面将从设计原则、设计要求、设备选用、布线方式等方面进行规范说明。
一、设计原则1.安全性原则:任何布线系统设计都必须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和规范,确保使用过程中不会对人员和设备造成危害。
2.可维护性原则:布线系统设计应符合维护操作的要求,便于维护人员进行巡检、维修和更换。
3.灵活性原则:布线系统设计应考虑到未来增删设备的可能性,并提供适当的接口和扩展空间,以便后续系统升级和扩展。
4.效益原则:布线系统设计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减少资源浪费,提高整体效益。
二、设计要求1.安全要求:布线系统设计要符合国家电气安全标准,确保电气设备和线路运行稳定,防止漏电、短路等安全隐患。
2.可靠性要求:布线系统设计要保证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减少故障发生的概率和影响范围。
3.灵活性要求:布线系统设计要灵活可调,能适应未来系统扩展和改造的需求。
三、设备选用1.电缆选用:根据布线系统所需传输的信号类型和距离,选择合适的电缆类型,如光纤、双绞线等。
2.电线选用:根据电力设备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电线规格,确保电能传输的安全和可靠。
3.配电设备选用: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配电设备,包括开关、插座、熔断器等,确保供电安全可靠。
4.通信设备选用:根据通信设备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交换机、路由器、无线AP等设备,保证数据传输的稳定和高效。
四、布线方式1.传统布线方式:将电缆或电线按照所需信号类型和设备位置布设,保持线缆的整洁和有序。
2.层次式布线方式:根据不同设备的信号需求和通讯量的大小,将线路分为不同层次,以提高信号传输效率。
3.集中式布线方式:将所有线缆集中到配线架或柜中,方便管理和维护。
4.模块化布线方式:将线缆和设备按照模块化原则进行布设,方便后续设备的更换和扩展。
综上所述,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是为了安全、可靠、灵活和高效地满足建筑物或建筑群中各种设备的需求而制定的。
【国标】综合布线规范GB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系统设计规范Code for engineering design of generic cabling system for building and campusGBT/T 50311-2000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000年8月1日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北京目次1.总则2.术语和符号3.系统设计4.系统指标5.工作区6.配线子系统7.干线子系统8.设备间9.管理10.建筑群子系统11.电气防护、接地及防火12.安装工艺要求本规范用词说明附:条文说明总则1.0.1为了适应经济建设高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社会需求,配合现代化城市建设和信息通信网向数字化、综合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搞好建筑与建筑群的电话、数据、图文、图像等多媒体综合网络建设,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建筑与建筑群的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
1.0.3综合布线系统的设施及管线的建设,应纳入建筑与建筑群相应的规划之中。
1.0.4综合布线系统应与大楼办公自动化(OA)、通信自动化(CA)、楼宇自动化(BA)等系统统筹规划,按照各种信息的传输要求做到合理使用,并应符合相关的标准。
1.0.5工程设计时,应根据工程项目的性质、功能、环境条件和近、远用户要求、进行综合布线系统设施和管线的设计。
工程设计施工必须保证综合布线系统的质量和安全,考虑施工和维护方便,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1.0.6工程设计中必须选用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的定型产品。
未经国家认可的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鉴定合格的设备及主要材料,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1.0.7综合布线系统的工程设计。
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相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术语和符号2.1术语2.1.1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generic cabling system for building and campus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传输网络。
[国内标准]国标综合布线规范GB
![[国内标准]国标综合布线规范GB](https://img.taocdn.com/s3/m/2252ab12bb4cf7ec4bfed03d.png)
(国内标准)国标综合布线规范GB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系统设计规范Codeforengineeringdesignofgenericcablingsystemforbuildingandcampus GBT/T50311-2000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000年8月1日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北京目次1.总则2.术语和符号3.系统设计4.系统指标5.工作区6.配线子系统7.干线子系统8.设备间9.管理10.建筑群子系统11.电气防护、接地及防火12.安装工艺要求本规范用词说明附:条文说明总则1.0.1为了适应经济建设高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社会需求,配合现代化城市建设和信息通信网向数字化、综合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搞好建筑与建筑群的电话、数据、图文、图像等多媒体综合网络建设,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建筑与建筑群的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
1.0.3综合布线系统的设施及管线的建设,应纳入建筑与建筑群相应的规划之中。
1.0.4综合布线系统应与大楼办公自动化(OA)、通信自动化(CA)、楼宇自动化(BA)等系统统筹规划,按照各种信息的传输要求做到合理使用,并应符合相关的标准。
1.0.5工程设计时,应根据工程项目的性质、功能、环境条件和近、远用户要求、进行综合布线系统设施和管线的设计。
工程设计施工必须保证综合布线系统的质量和安全,考虑施工和维护方便,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1.0.6工程设计中必须选用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的定型产品。
未经国家认可的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鉴定合格的设备及主要材料,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1.0.7综合布线系统的工程设计。
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相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术语和符号2.1术语2.1.1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genericcablingsystemforbuildingandcampus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传输网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 第1 章总则第2 章术语和符号2.1 术语2.2 符号第3 章系统设计第4 章系统指标第5 章工作区第6 章配线子系统第7 章干线子系统第8 章设备间第9 章管理第10 章建筑群子系统第11 章电气防护、接地及防火第12 章安装工艺要求12.1 一般规定12.2 设备间12.3 交接间12.4 电缆12.5 工作区第13 章本规范用词说明第1章总则第1.0.1 条为了适应经济建设高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社会需求,配合现代化城市建设和信息通信网向数字化、综合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搞好建筑与建筑群的电话、数据、图文、图像等多媒体综合网络建设,制定本规范。
第1.0.2 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建筑与建筑群的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
第1.0.3 条综合布线系统的设施及管线的建设,应纳入建筑与建筑群相应的规划之中。
第1.0.4 条综合布线系统应与大楼办公自动化(OA) 、通信自动化(CA) 、楼宇自动化(BA) 等系统统筹规划,按照各种信息的传输要求,做到合理使用,并应符合相关的标准。
第1.0.5 条工程设计时,应根据工程项目的性质、功能、环境条件和近、远期用户要求,进行综合布线系统设施和管线的设计。
工程设计必须保证综合布线系统的质量和安全,考虑施工和维护方便,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第1.0.6 条工程设计中必须选用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的定型产品。
未经国家认可的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鉴定合格的设备及主要材料,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第1.0.7 条综合布线系统的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相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第 2 章术语和符号2.1 术语第2.1.1 条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gneric cabling system for building and campus 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传输网络。
它既使话音和数据通信设备、交换设备和其他信息管理系统彼此相连,又使这些设备与外部通信网络相连接。
它包括建筑物到外部网络或电话局线路上的连线点与工作区的话音或数据终端之间的所有电缆及相关联的布线部件。
第2.1.2 条配线子系统(水平子系统)horizontal subsystem配线子系统由信息插座、配线电缆或光缆、配线设备和跳线等组成。
国外称之为水平子系统。
第2.1.3 条干线子系统(垂直子系统)backbone subsystem 干线子系统由配线设备、干线电缆或光缆、跳线等组成。
国外称之为垂直子系统。
第2.1.4 条工作区work area 工作区为需要设置终端设备的独立区域。
第2.1.5 条管理administration 管理是针对设备间、交接间、工作区的配线设备、缆线、信息插座等设施,按一定模式进行标识和记录。
第2.1.6 条设备间equipment room设备间是安装各种设备的房间,对综合布线而言,主要是安装配线设备。
第2.1.7条建筑群子系统campus subsystem建筑群子系统由配线设备、建筑物之间的干线电缆或光缆、跳线等组成。
第2.1.8条交接间安装楼层配线设备的房间。
第2.1.9条安装通道布放综合布线缆线的各种管网、电缆桥架、线槽等布线空间的统称。
第2.1.10条安装空间安装各种设备所需的房间或场地的统称。
2.2符号第2.2.1条术语或符英文名中文名或解释号ACR Atte nu ati on to Crosstalk Ratio衰减一串音衰减比率ADU Asynchronous Data Unit异步数据单元ATM Asynchronous Tran sfer Mode异步传输模式BA Buildi ng Automatizati on楼宇自动化BD Buildi ng Distributor建筑物配线设备B/ISDN Broadba nd ISDN宽带ISDN10Mbit/s基于2对线应用的10BASE/T10BASE/T以太网100BASE/100BASE/TX100Mbit/s基于2对线应EX用以太网100Mbit/s基于4线应用的以100BASE/100BASE/T4T4太网100Mbit/s基于2对线全双工100BASE/100BASE/T2T2应用的以太网1000Mbit/s基于4对线全双1000BASE1000BASE/T/T工应用的以太网100Mbit/s基于4对线应用的100BASE/100BASE/VGVG需求优先级网络CA Commun icati on Automatizatio n通信自动化8 X8无载波幅度和相位调制64CAP64/Carrierless Amplitude phase(也有16、4、2的)CD Campus Distributor建筑群配线设备CP Con solidati on Point集合点用碰撞检测方式的载波监听CSMA/CD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多路访问1Mbit/s基于粗电1BASE5Detection 1BASE5缆CSMA/CDCSIVIA/CD1UIVIbit/S 基^于光CSMA/CD 10BASE/F10BASE/F纤CSMA/CD中继器之间的光CSMA/CDCSMA/CD Fibre Optic In ter-Repeater LinkFOIRL纤链路Commissi on Intern ati on ale SpecialedesCISPR国际无线电干扰特别委员会Perturbations RadiodB dB电信传输单位:分贝取1mW作基准值,以分贝dBm dBm表示的绝对功率电平取1mW作基准值,相对于dBmo dBmo零相对电平点,以分贝表示的信号绝对功率电平DCE Data Circuit Equipme nt数据电路设备DDN Digital Data Nerwork数字数据网DSP Digital Signal Process ing数字信号处理DTE Date Terminal Equipme nt数据终端设备ELA Electronic Industries Association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LFEXT Equal Level Far End Crosstalk等电平远端串音EMC Electro Magn etic Compatibility电磁兼容性EMI Electro Magn etic In terfere nee电磁干扰ER Equipme nt Room设备间FC Fiber Channel光纤信道FD Floor Distributor楼层配线设备FDDI Fiber Distributed Data In terface光纤分布数据接口FEP[(CF(CF3)-CF2)x(CF2-CF2)y]n FEP氟塑料树脂FEXT Far End Crosstalk远端串音f.f.s for further study进一步研究FR Frame Relay帧中继ETP Foil Twisted Pair金属箔对绞线FTTB Fiber To The Buildi ng光纤到大楼FTTD Fiber To The Desk光纤到桌面FTTH Fiber To The Home光纤到家庭FWHM Full Width Half Maximum谱线最大宽度GCS Gen eric Cabli ng System综合布线系统HIPPI High Perform Parallel In terface高性能并行接口HUB HUB集线器IBDN Integrated Building Distirbution Network建筑物综合分网络IBS In tellige nt Buildi ng System智能大楼系统IDC In sulati on Displaceme nt Connection绝缘压穿连接IEC Intern ati onal Electrotech ni cal Commissi on国际电工技术委贝会IEEE The In 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 nice美国电气及电子工程学会Engin eersIP Internet Protocol因特网协议ISDN In 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综合业务数字网ISOIntern ati onal Orga ni zati on for Stan dardization国标标准化组织Intern ati onal Telecom mun i-cati on国际电信联盟-电信(称ITU/TUnion-Telecom mun i-cati on s(formerlyCCITT)CCITT)LAN 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LCFFDDI Low Cost Fiber FDDI低费用光纤FDDI LSHF/FR Low Smoke Haloge n Free-Flame Retarda nt低烟无卤阻燃LSLC Low Smoke Limited Combustible低烟阻燃LSNC Low Smoke Non-Combustible低烟非燃LSOH Low Smoke Zero Haloge n低烟无卤MDNEXT Multiple Disturb NEXT多个干扰旳近端串曰MLT-3Multi-Level Tran smissio n-33电平传输码MUTO Multi-User Telecom muni cati ons Outlet多用户信息插座N/A Not Applicable不适用的NEXT Near End Crosstalk近端串音N-ISDN Narrow ISDN窄带ISDNNRZ-I No Retur n Zero-I nverse非归零反转码OA Office Automatizati on办公自动化PAM5Pulse Amplitude Modulation 55级脉幅调制PBX Private Branch excha nge用户电话交换机PDS Premises Distributi on System建筑物布线系统PFA[(CF(OR f)-CF2)x(CF2-(CF2)y]n PFA氟塑料树脂PMD physical Layer Medium Depe ndent依赖于物理层模式PSELFEXPower Sum ELFEXT等电平远端串音的功率和TPSNEXT Power Sum NEXT近端串音的功率和PSPDN Packet Switched Public Data Net-work公众分组交换数据网RF Radio Freque ncy射频SC Subscriber Conn ector(Optical Fiber)用户连接器(光纤)SC-D Subscriber Conn ector-Dual(Optical Fiber)双联用户连接器(光纤)SCS Structured Cabli ng System结构化布线系统SDU Syn chro nous Data Unit同步数据单元SMFDDI Sin gle-Mode FDDI单模FDDISFTP Shielded Foil Twisted Pair屏蔽金属箔对绞线STP Shielded Twisted Pair屏敝对绞线TIA Telecom muni cati ons In dustry Associati on美国电信工业协会TO Telecom muni cati ons Outlet信息插座(电信引出端)Toke n RingToken Ri ng 4 Mbit/s令牌环路4Mbit/s4 Mbit/sToke n RingToken Ri ng 16 Mbit/s令牌环路16Mbit/s16 Mbit/sTP Tran siti on Point转接点TP-PMD/C Twisted Pair Physical layer Medium依赖对绞线介持的传送模式DDI Depe nden t/cable Distributde Data In terface/或称铜缆分布数据接口UL Un derwriters Laboratories美国保险商实验所安全标准UNI User Network In terface用户网络侧接口UPS Unin terrupted Power System不间断电源系统UTP Un shielded Twisted Pair非屏蔽对绞线VOD Video on Dema nd视像点播Vr.m.s Vroot.mea n. square电压有效值WAN Wide Area Network广域网第3章系统设计第3.0.1条综合布线系统(GCS)应是开放式星型拓扑结构,应能支持电话、数据、图文、图像等多媒体业务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