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精品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第6课《散步》课件(共38张PPT)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6课《散步》课件(共38张PPT)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作用:
作者写小事用大词,其用意就在于向读者透露《散步》一
文的深意。他想说的意思超出事情本身,是在借散步这件事讲一个道
理。这是以小见大的写法。
对于本文的主旨,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请谈一谈你的看法。
观点一:本文营造了一家人互敬互爱、互相谦让的和谐氛 围。祖孙三代在田野散步,面对分歧,“我”尊重母亲的选择, 而母亲又尊重孙子的选择,一家人互敬互爱、互相谦让,气氛 和谐。
蹲下( dūn) 鲜嫩( nèn) 霎时( shà ) 拆散( chāi) 散步( sàn )
( sàn )散步


( sǎn )散漫
lèi 心累 léi 果实累累 lěi 累计
( pāo )眼泡 泡
( pào )泡茶
( pū )铺床 铺
( pù )当铺
疏通词义
信服:相信并佩服。 分歧:思想,意见记载等不一致的地方。 取决:由某方面或某种情况决定。 一霎:一会儿短时间。 粼粼:形容水、石的明净。 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儿子:活泼可爱、聪明、听话
“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当“我决定委屈儿子”时,儿子并没有哭闹,对此表现出非常地听 话和理解;
我:孝顺、有家庭责任感、讲原则、不宠爱孩子
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 此,才应该多走走。
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日子还长,我伴同母亲 的时日已短。
三代 儿子和母亲 分歧 关爱 温情的春天
爱·责任
和谐 孝道 生命 选择
研读结尾句,探究主旨 (2)你认为哪个标题比较好?为什么?
“散步”好在简明准确含蓄,感情意蕴丰富,有画面感,有故事味。

第六单元24《带上她的眼睛》课件(共23张ppt)-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24《带上她的眼睛》课件(共23张ppt)-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解析:D项主要是突出“她”的精神和这些精神对我的激励和影响。
课堂练习
D 2.下面分析、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现在就象从很深很深的水底冲出来呼吸到空气,我太怕封闭了。”
“我太怕封闭了”属于埋下伏笔,它与后面“她在地心的世界是那个活动范 围不到10立方米的闷热的控制舱。”相照应。
B.“第二天清晨,阴云布满了天空,草原笼罩在蒙蒙的小雨中,我从眼睛 中听到了她低低的叹息声。”一句中的“叹息声”成功设置了悬念。
生了这样的感受,没有体现科幻小说幻想的特点。
课堂练习
5.在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原因:“我”带上“她的眼睛”,就可以将“我”度假时所感知到的一 切信息由超高频信息波发射出去。戴相同传感眼镜的领航小姑娘就可以接收 到“我”所感知到的一切信息,就像“我”带着“她”的眼睛一样。
主要内容:“落日六号”地航飞船在地心失事,作为领航员的小姑娘被 困在了地心,再也无法看见地面世界。“我”带上小女孩的“眼睛”,最后 一次领略了地球表面的风光,而这位小姑娘将永远留在地心深处。
9.是什么让“我”猛然醒悟并意识到小姑娘不是在太空,而是在危险的 地心?找出这句话并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其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原文:那只飘浮的铅笔又在我的眼前出现了, 同壁画叠印在一起,我又听到了她的声音:“我 怕封闭……”一道闪电在我的脑海里出现。[25]
是“我”见到和感受到的种种奇怪的现象与 小姑娘“我怕封闭”这句话使我猛然醒悟。
yì 压抑
shè 拍摄
dùn 迟钝
niè 铁镍
wèi 蔚蓝
xī 心有灵犀
3.词语解释

【闲暇】 空闲的时间。

【凸现】 清楚地显现。
【心有灵犀】指彼此心意相通。灵犀,旧说中感应灵异的犀牛。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课件(30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课件(30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二、人物简介
尼摩船长 知识渊博的工程师,遇事头脑
冷静,沉着而又机智。他是一个在 反抗殖民主义斗争的烈火中成长起 来的民族志士。他搜集海底的金银 财宝,支援被压迫民族的正义斗争。 当祖国沦为殖民地后,他带领少数 志同道合的人潜入海底,用反抗的 行动和不满的言论,支持和唤醒被 压迫民族反抗殖民统治的斗争。
最后发现“怪物”是一艘尚不为世人所知的潜水艇,名“诺第留斯号”( “鹦鹉螺”)。潜艇对俘虏倒也优待,只是,为了保守自己的秘密,潜艇艇长 尼摩从此永远不许他们离开。阿龙纳斯一行别无选择,只能跟着潜水艇周游各 大洋。十个月之后,这三个人终于在极其险恶的情况下逃脱,生物学家才得以 把这件海底秘密公诸于世。主人公尼摩船长是一个带有浪漫、神秘色彩的人。 他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精心研究、设计、建造了这只独角鲸大怪物——潜水船 (诺第留斯号),他与潜水船在海底进行大规模的科学研究,但好像这又不是 他这种孤独生活的唯一目的。他躲避他的敌人和迫害者,在海底搜寻自由,又 对自己孤僻的生活感到悲痛。在这孤独的生涯中他巧遇了阿龙纳斯并与他共同 经历了一幕幕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事件。
在人类还没发明电报的时候,他小说中的人物已经在 用电报传递信息;
在人类还没制造出飞机的时候,他小说中的人物已经 驾驶直升机来往;
在人类还没有着手登月工程的时候,他小说中的人物 已经坐在一颗大炮弹里,被巨炮发射到月球上;
这个人就是儒勒·凡尔纳(1828~1905)。他是法国 著名的科幻和探险小说家,创作了许多科幻小说,其中的 科学幻想如今大部分已变成现实,因此被人们誉为“科学 时代的预言家”和“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太平洋
1.漫步海底平原 2.狩猎偶遇角鲨 3.揭开沉船真相 4.潜艇触礁搁浅 5.遭遇土著攻击 6.海底磷光奇景 7.参加海底葬礼

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六单元 写作《语言简明》课件(42张PPT)

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六单元 写作《语言简明》课件(42张PPT)

写作指导
1.“语言简明”的基本要求。 (1)语言表达要简要、明白。选择词语时,避免使用冷僻的词语 、已经“死去”的词语,避免滥用外来词语与方言词语。 (2)语言表达要准确、规范。要把语言中许多近义词之间的细 微差别分辨清楚,按照词语约定俗成的用法来使用,让别人能准 确地理解自己表达的意思。
写作指导
写作指导
二是编写小童话。三是将所写之物拟人化, 让它自述。四是写梦幻,夜晚的梦、白日梦, 来表达一种愿望。写作想象类作文,也要重 视情感的倾诉和语言的表达。通过丰富的想 象,展示自我的追求和美好的心灵。
写作指导
2.构思成文。可以想象科学技术在未来的发 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 有益的,也可能带来潜在的威胁和灾难。要 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像《带上她的眼睛》那 样,设置一些悬念和伏笔就更好了。
④前后对比,突出了“智慧手环”的非凡功能。
佳作示范
之后几节课,我都表现得异常出色:化学课上,我能把实验 现象和公式背得滚瓜烂熟;英语课上,我把单词读得准确无误 ;语文课上,我妙笔生花,竟然写出了一万多字的作文……⑤ 每一个老师都惊讶极了,成绩一向一塌糊涂的我今天竟然如 此出类拔萃,同学们像看外星人一样看着我。⑥
佳作示范
今天,我戴着“智慧手环”走进教室。老师刚在黑板 上写下一道高难度数学题,我就三步并作两步跑到黑板前 ,不假思索,拿着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串长长的算式。 ②同学们的眼睛一下睁圆了,个个嘴巴张得能装下个鸡蛋 :“这么难的题,连班长这个数学天才都不会,考试从未及 格过的明明竟然做对了?简直不可思议!”③
佳作示范
第二节课是地理课。这是我以前最害怕上的课了。 ④但是今天,我好像吃错药了,课上异常兴奋,也不再打瞌睡 了。再难的题都是“小菜一碟”,老师的每一个问题我都 能对答如流,我甚至闭着眼睛就能点出地球仪上每个国家 的位置。从未表扬过我的老师第一次向我伸出了大拇指 :“明明今天表现真好!”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课件(共34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课件(共34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十一章】 ·开在餐厅后面的一道双扇门打开了,我 走进一个面积与餐厅一般大的房间。这是 一间图书室。 ·这时,尼摩船长推开一扇门,它正对着 我走进图书室的那扇门。我走进一间宽敞 的客厅,里面灯火辉煌,这是一间斜角矩 形大厅。 ·我跟在尼摩船长的身后,穿过客厅斜角 的一道门,又回到潜艇的纵向通道里。他 带着我向前走去,走到一间屋子里,在这 里,我所看到的不是一间客舱,而是一张 床、梳妆台和其他各式家具一应俱全的雅
168.7万法郎 四五百法郎 地球上的不同地点
“诺蒂留斯号”解说卡片2 来自海洋的生物。
大海提供发电的材料。 比如:利用海水的温度差发电;提 取海水中的钠元素,制成钠电池。
像鲸类动物一样,浮到 水面上来呼吸。
排水。
便于船在移动时
任务二
绘制诺第留斯号地航行路线图 要求:①快速阅读文本,圈画旅行中主要 的时间、地点; ②把航线绘制在世界地图中。
逃出鹦鹉螺号 第二部分第22—23章
海底探险
第一部分10——第二 部分21章
任务一 阅读11—13章,完成两张知识卡片:一边阅读,一边圈画出相关的信息。
“诺蒂留斯号”解说卡片1 诺第留斯号(鹦鹉螺号)
船身是很长的圆筒,两端呈圆锥状。 70米
8米 1011.45平方米 1502立方米
1356.48立方米(总体积的十分之九) 1356.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8吨
驶出南极
驶入南极
挪威海(⑩尼·德兰一行人逃跑,被卷入漩涡中) (⑨战舰攻击,大屠杀)
留卡斯群岛 (⑧章鱼袭击)
亚马逊河
阿拉伯隧道(⑤被儒艮攻击)
红 海
日本海
克雷斯波岛 (①海底狩猎,遇到大角鲨)
印度洋
托雷斯海峡

2020春(贵州)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图片版同步习题课件-第六单元 23 带上她的眼睛

2020春(贵州)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图片版同步习题课件-第六单元  23 带上她的眼睛

七年级语文 ·下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3.选文画线句采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何表达作用? 答:
答案:采用的修辞手法是通感。将嗅觉所获的“清香”说成听觉才能感受到的“小夜 曲”,不仅写出了清香淡雅的特点,同时为语言增添了袅袅诗意。
七年级语文 ·下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4.选文第 2 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答:
七年级语文 ·下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1.这篇小说从整体上来看是按照
的叙述顺序来叙述的,中间部分运用

的叙述顺序,丰富了文章内容,使故事情节更曲折。
答案:顺叙 插叙
七年级语文 ·下
2.按照小说的情节结构梳理小说的主要情节。 开端:“我”带上一双眼睛去旅行。 发展:
高潮:
结局:“我”感受到女孩的心跳,她离“我”不再遥远。 答案:“我”带着女孩的眼睛游览草原。 “我”知道了女孩独自一人深陷在地心,毫无生还希望。
七年级语文 ·下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3.文化挖掘 中国古代科幻故事——偃师造人
《列子·汤问》中《偃师造人》的故事为人们所熟知,被中国科幻界公认为中国古 代较早的“科幻小说”。偃师是古代传说中最神奇的机械工程师,他曾献给周穆王一 个比现代机器人还要出色的偶人。偃师造出的偶人和常人的外貌极为相像,周穆王一 开始还以为它是偃师的随行之人,听了偃师的解说,这位神性极强的君王也惊奇万分。 那偶人前进、后退、前俯、后仰,动作和真人无一不像,掰动下巴,则能够曼声而歌,
七年级语文 ·下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2)乐观坚强,不怕牺牲,热爱地航事业。 文章主要是通过她的语言来表现她这些特点的。如“……今后,我会按照研究计划努 力工作的……请你们放心,我现在已适应这里,不再觉得狭窄和封闭了,整个世界都 围着我呀,我闭上眼睛就能看见上面的大草原,还可以清楚地看见那里的每一朵小花 呢……”因飞船出现事故她被困地底,将孤独地度过余生,但她仍然坚持按照计划进 行工作,体现出一名地航员不怕牺牲、乐观坚强的高尚品质。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潼关》课件(共16张PPT)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潼关》课件(共16张PPT)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 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 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北京宣武门外的菜市口刑场英勇就义, 年仅33岁。同时被害的维新人士还有 林旭、杨深秀、刘光第、杨锐、康广 仁,六人并称“戊戌六君子”。
那时,我十多岁。那天,我跟随 父亲赴甘肃上任,途径陕西潼关, 秋风正紧,马蹄声声……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
潼关
谭嗣同
潼关:在今陕西潼关县北,临黄河, 依秦岭,是山西、陕西、河南三省要 冲,历来是军事重地。
知人论世:
• 谭嗣同,清末维新派政治家、思想家, 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
• 写作背景:谭嗣同写下这首诗才14岁, 当时随父亲赴甘肃上任,途径陕西潼关, 被北方特有的壮阔风景所震撼,写下此 诗。
B.本诗写景与抒情巧妙结合,以雄健豪放的笔 练 习 触描绘了潼关一带山河的雄伟壮阔。
C.后两句运用__比___喻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河流的 奔腾与壮阔,山的巍峨险峻。 D.“簇”以_静___写___动,赋予云以人的动作,让人 想到白云簇拥高城的奇景。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 A. 第一句写高云簇拥古城,不言高而高度自见,异峰突起,流大野犹嫌束, 山入潼关不解平。

明白
3、4句赏析:拟人、侧面描写, 以“犹 嫌束”衬托河流的奔腾与壮阔,以“不 解平”衬托山的巍峨险峻、桀骜不驯, 抒发了作者博大昂扬的情怀,从而表现 了诗人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 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抒情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画面描绘:①黄河在广阔的原野 上奔腾的仍嫌受约束,山进入 潼关也不知何谓平坦②描绘了 一幅黄河奔腾、山的巍峨险峻 的雄壮画面,③突出诗人性格 豪放,歌颂祖国山河。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领悟诗情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赏析
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两句诗表现出辛辣的讽刺,深沉的悲痛,无
限的感慨,堪称“绝唱”。 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虑。
对比阅读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体会情感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赏析
捕捉了诗人怎样的心理和动作,分析表达效果。 “落灯花” 委婉地表现了灯芯燃久、期客时长的情
递进,表现了文帝对贾生的推服器重。从字 面上看对汉文帝是褒扬的。
体会情感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赏析
本诗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 诗人语含讽刺,用了欲抑先扬的写作手法。
诗的前两句仿佛热烈颂扬文帝求贤若渴、虚 怀若谷并赞叹贾生的才华。后面两句揭露了 汉文帝不关心国计民生,自顾求仙访道的嘴 脸。
作者简介
赵 师 秀 (1170—1219年)
字紫芝,号灵秀,亦称灵芝,又号天乐。 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诗人。与徐 照、徐玑、翁卷并称“永嘉四灵”,人称 “鬼才”,开创 “江湖派”一代诗风。
体会情感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几幅画面? ①梅子黄熟的江南雨季,烟雨蒙蒙,家家户户都笼罩在 蒙蒙的细雨之中。 ②笼罩在蒙蒙烟雨中的青草池塘里,传来阵阵蛙鸣,江 南的夏夜寂静而美好。
品析诗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作证之悲:“他要忠实地去履行……正是他自
己所热烈追的。” ③死亡之悲:埃文斯精神失常,死了;奥茨像一 位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羸弱的三个人决定骄傲 地在帐篷里等待死神的来临。
④世人之悲:
在英国国家主教堂里,国王跪下来悼念这
几位英雄。
2002年,安妮公主登上南极,悼念斯科特
1910年11月,阿蒙森乘坐另一位探险家弗 里乔夫·南森的“弗拉姆号”船离开挪威,前 往南极。1911年10月20日,他赶在他的英国竞
争对手斯科特船长的前面,从罗斯冰架东端的
基地出发,于1911年12月14日抵达南极。
字词积累
zhuài
kuàng
zhù


shì
夺眶
qiè
贮藏

毋宁
léi
吞噬
21
伟大的悲剧
R·七年级语文下册
学习目标
1.阅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2.品味文中细节,品读重要语句,感受斯科特 探险队崇高的精神品质。
3.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培养团队协作、勇于牺牲的精神。
新课导入
伟大的探险家
1271年马克·波罗:最早考察中国的欧洲人 之一; 1519年麦哲伦:进行了第一次环球航行; 1909年罗伯特·皮尔瑞:最早到达北极; 1911年罗尔德·阿蒙森:最早到达南极。
茨威格为何不给胜利者阿蒙森作传,却
充满激情地为失败者斯科特书写这悲壮的一
幕?
作为一位伟大的作家,茨威格想到的绝不仅 是事业的成功者,而是事件背后给人精神上的震 撼和启迪。
课文题为《伟大的悲剧》,所谓“悲剧”
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失败之悲:“对于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 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3.诚实、守信。
斯科特一行在与阿蒙森的竞争中失败了,
但他们勇于承认失败,并愿意“在世界面前
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 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4.无私、博爱。
斯科特在生命的最后一息,考虑的不是一 己之利,心中惦记的始终是别人:朋友、同伴、 妻小,还有他的祖国和人民。他最后的遗书完 全是爱的真情流露,而看不到丝毫的恨意。
整体感知
请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斯科特探险队五人,精疲力尽又满怀希望 地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 登,只好垂头丧气地踏上归途,由于遇到恶劣
的天气,最后一个个悲壮地死去。
了解课文大意,用四字短语概括文章的
故事情节。 奔向南极 归途遇险 绝望而归 带信作证
悲壮覆灭
细读感悟
说说斯科特探险队的主要人物及其身份。
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根据各种书
面的、口述的回忆、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
性的编排、描写与说明而成。一般由他人记述, 亦有自述生平者,称“自传”。纪实性是传记的 基本要求。
南极:第七大陆,平均海拔2350米,矿物 220余种,地球上的“白色沙漠”和“风库”。
【阿蒙森】1872年出生于挪威。他在探险史上 获得了两个“第一”:第一个航行于西北航道; 第一个到达南极极点。
(2)威尔逊在临死之前还拖着16公斤重的 珍贵岩石样品 他有一种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 (3)斯科特在死后,还像亲兄弟一样搂着 威尔逊 他们互相团结有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斯科特和他的探险队员们表现出人类怎 样的优秀品质?结合文中相关内容概括说明。 1.坚毅、执着、不懈探索未知领域,勇 于为事业而献身的英雄气概。
斯科特
鲍尔斯 威尔逊 埃文斯 奥茨
——英国海军上校
——身份不明(未介绍) ——博士,负责科学研究 ——英国海军军士 ——英国皇家禁卫军的骑兵上尉
总结概括文中记
叙的事件及发生的时
间、地点,完成表格。时间1.16 1.18地点
白色雪原
人物及事件
斯等发现自己晚到半月
南极点
斯等到达极点,伤心并 要作证 埃文斯死去
胆怯
战栗
羸弱
pán shān
qìng
sǒng
蹒跚
yàng
告罄
毛骨悚然
chōng
怏怏不乐
忧心忡忡
【闻所未闻】听到了从来没有听到过的事。形 容事物新奇罕见。
【不可思议】无法想象,难以理解。 【精疲力竭】精神、力气消耗殆尽,形容极度 疲劳,不想动的样子。
【毛骨悚然】形容十分恐惧的样子。
【怏怏不乐】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神情。 【姗姗来迟】形容来得很晚。
走近作者
【斯蒂芬·茨威格】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
传记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
戏剧、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以描摹人性化的 内心冲动,比如骄傲、虚荣、妒忌、仇恨等朴 素情感著称,煽情功力十足。
【代表作】
《月光小巷》《看不见的珍
藏》《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象棋的故事》等。
写作背景
1910年6月1日,斯科特带领探险队离开英 国,前往南极。此时,挪威人阿蒙森率领另外 一支探险队也正向南极进发。经过一番激烈的 竞争,阿蒙森队捷足先登。于1911年12月14日 到达南极,而斯科特队则于1912年1月18日才到 达,比阿蒙森队晚了近五个星期。最后,阿蒙 森胜利而归,成功的旗帜永远飘扬在南极点上。
2.17
屠宰场营地
3.2
贮藏点
四人感到可怕的绝望
3.21
3.29
帐篷里
帐篷里
无法离开帐篷
等待死神来临并写书信
10.29
11.12
营地
帐篷
一探险队出发寻找他们
发现遗体并垒了石墓
文中哪些细节令你难忘?说给大家听听。
例如:(1)斯科特为挪 威人阿蒙森作证 斯科特诚实、守信,有
强烈的英国绅士风度,能坦
然面对成功与失败。
而斯科特等五位冲击南极的英雄,因为南 极寒冷天气提前到来,饥寒交迫,体力不支, 在返回的路上与严寒搏斗了两个多月,最后长 眠在茫茫冰雪中。茨威格发挥想象,根据斯科 特遗留下来的一些底片、电影胶卷、书信和遗 书,写下了这篇文章。本文节选了斯科特一行 从南极绝望而归至悲壮覆灭的部分。
相关介绍
传记:文体名,亦单称传。是一种常见的文
负责科学研究的威尔逊,在离死亡只有寸步
之遥时,还继续进行着科学观察; 奥茨像一个英雄似的在暴风雪中向死神走去; 最后剩下的三人爬进睡袋,骄傲地等待死神 的来临; 斯科特用超人的毅力把日记写到最后一刻。
2.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探险需要团结协作精神,在关键的时刻为 了保护同伴,有时要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这 一点斯科特和他的队员们都做到了。奥茨选择 走向暴风雪以减轻同伴的负担,就是撼人心魄 的例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