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报:爱耳日新生儿预防小报word小报电子小报手抄报
幼儿园爱耳日手抄报

幼儿园爱耳日手抄报幼儿园爱耳日手抄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0至14岁儿童总数超过2.2亿。
据介绍,本次“爱耳日”将主题定为“关注儿童听力健康”,一方面是为了帮助公众了解儿童听力残疾现状、致病原因、儿童听力残疾预防与康复方法,树立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的理念,降低儿童听力残疾的发生几率;另一方面也是为唤起全社会对听障儿童的关注、理解和帮助。
为听障儿童全面发展,早日步入正常人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此外,全国“爱耳日”活动期间,中国残联、教育部、卫生计生委等有关单位将联合在京举办全国“爱耳日”公益音乐会。
各地也将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宣传教育活动。
受世界卫生组织委托,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将协助世界卫生组织在其成员国开展“国际爱耳日”主题宣传活动。
2月29号,东丽区丰年村街道邀请东丽医院耳鼻喉科的医生来到辖区内的幼儿园,为孩子和家长上了一堂生动的爱耳知识讲座,大家感觉受益匪浅。
来自东丽医院耳鼻喉科的医生从儿童听力残疾现状、致病原因、儿童听力残疾预防与康复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大家树立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的理念,降低儿童听力残疾的发生几率,唤起全社会对听障儿童的关注、理解和帮助,为听障儿童全面发展,早日步入正常人生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医生费璐雅说:“今天我们来到幼儿园给小朋友还有老师讲一些爱耳护耳的知识,就是为了提高大家对听力保护的重视程度,孩子对听力异常的表述不是很清楚,所以容易被忽视,这个就是要家长带着孩子定期去医院做听力的筛查,错过了这个时机就错过了儿童语言形成的最佳时机,会造成儿童以后的语言障碍,影响行为,影响心理。
”据了解,0-3岁是儿童语言发育的关键时期,一旦在这一时期内没有充分激发语言发育,就会影响孩子终身的交流和表达能力,良好的听力是辅助语言发育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只有听得清晰,孩子才能更好地模仿学说话。
分泌性中耳炎也是儿童耳聋的常见致病原因之一,常在感冒之后不知不觉发生,因为年幼而不会诉说的.孩子,表现为反应迟钝、误听、注意力不集中、看电视开大音量等,家长应该采取积极预防措施,要让孩子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减少感冒发生。
爱耳日爱耳护耳手抄报内容

爱耳日爱耳护耳手抄报内容爱耳日爱耳护耳手抄报内容全国爱耳日设立的意义爱耳日的设立,使得国家和政府可以更好的提醒民众保护自己的耳朵,让耳聋人群减少,给大家宣传新生儿耳朵保护,而且让民众了解耳聋患者,尊敬耳聋患者,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每一个人都应当对身边的人宣传保护耳朵的重要性,保护残疾人,这样才能够正确的传扬爱耳日的作用。
1998年1月,卫生部、全国妇联、中国残联等有关单位的领导及在京的听力学界、特殊教育学界的知名专家进行座谈,大家一致建议由卫生部牵头,尽快确立全国“爱耳日”,加强社会宣传,普及耳聋预防和康复知识,以减少耳聋发生。
1998年3月,第九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社会福利组15名委员针对我国耳聋发病率高、数量多、危害大,预防薄弱这一现实,提出了《关于建议确立爱耳日宣传活动》的第2330号提案。
这一提案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经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卫生部等10个部门共同商定,确定每年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
为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每年的“爱耳日”确定一个主题,在全社会开展以预防耳聋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
有关部门要组织各级领导、耳鼻喉科专家、医务工作者、残疾人工作者、志愿工作者和残疾人召开座谈会,进行现场观摩,走上街头咨询义诊,开展听力助残活动。
同时,利用电视、广播、报刊、公益广告、宣传画、预防系列丛书等多种形式,宣传普及预防知识,使广大群众了解致聋原因、危害及预防和康复方法,提高防聋意识,进行“早发现、早诊断、早康复”教育,避免和减少耳聋的发生。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全国爱耳日设立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我们应该意识到耳朵对我们的重要性,减少残疾事件的发生,倾听这个世界美好的生活。
爱耳日手抄报——如何预防儿童发生耳聋先天性遗传耳聋的预防先天耳聋的发病率约占中国聋人的50%,而遗传聋约占先天聋的85%,其大多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具有关文献报道,在正常群体中,近亲结婚率仅为2%,而在遗传达室聋患者中,70%为近亲结婚。
2023年3.3全国爱耳日手抄报内容

2023年3.3全国爱耳日手抄报内容2023年3.3全国爱耳日手抄报内容节日历史1998年3月,在-第一次会议上,社会福利组15名委员针对我国耳聋发病率高、数量多、危害大,预防薄弱这一现实,提出了《关于建议确立爱耳日宣传活动》的第2330号提案。
这一提案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经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卫生部等10个部门共同商定,确定每年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
中国有耳聋的残疾人2057万人。
每年出生的先天残疾儿童约占出生人口总数的4%~6%,由于药物、遗传、感染、疾病等原因造成的新生聋人每年约增加3万人;就是有听力语言障碍的残疾人,高达2057万之多!占全国人口的1.679%。
其中7岁以下聋儿可达80万,老年性聋949万。
为此,卫生部、中国残联要求“在全社会普及预防和残疾的科学知识,加强婚前保健、孕产期保健、婴儿保健和早期干预等综合性防治措施,预防和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的发生。
”(《中国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行动计划(2002~20XX)》)为了降低耳聋发生率,控制新生聋儿数量的增长,预防工作尤为重要。
1999年,卫生部颁布了《常用耳毒性药物临床使用规范》,加大了对耳毒性药物临床使用中的规范化管理力度。
针对我国耳聋发生率高、数量多、危害大,预防工作薄弱的现实,卫生部、教育部、民政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老龄协会、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等10部委局共同确定:每年的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
曾有专家论证,如果“爱耳日”活动能够实施,每年仅7岁以下儿童药物中毒性耳聋至少可以减少1~2万名。
自2000年确立全国“爱耳日”,耳聋预防的公众宣传、全民的爱耳意识都有所提高,但科普宣传力度还不够。
如今第四届爱耳日即将到来,卫生部联合相关机构要求各省要做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的总结工作,及时将本地活动情况、感人事例、宣传报道材料、图片等收集整理,报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聋儿康复协调组;并将举行徒工多样的宣传活动。
全国爱耳日听力手抄报电子小报word小报

智汇文库 专业文档
爱耳日
中国有听力语言残疾人为残疾人总数的首位。
为了降低耳聋发生率,控制新生聋儿数量的增长,预防工作尤为重要。
针对中国耳聋发生率高、数量多、危害大,预防工作薄弱的现实,卫生部、教育部、民政部等10部委局共同确定每年的3月3日为中国爱耳日。
背景意义
中国有听力语言障碍的残疾人2057万,其中7岁以下聋儿可达80万,老年性聋949万;由于药物、遗传、感染、疾病、环境噪声污染、意外事故等原因每年约新生聋儿3万余名。
听力障碍严重影响着这一人群的生活、学习和社会交往。
了解耳朵
耳朵是每个人体的重要器官,因此每个人都有必要了解自己的耳朵、保护自己的耳朵。
耳朵的结构分为三部分:外耳、中耳、内耳。
外耳接受外界的声音,并将沿着耳道引起鼓膜震动。
中耳鼓膜的震动引起三块小骨-锥骨、镫骨和钻骨上相震动,将声音传到内耳。
内耳可产生神经冲动,冲动沿听神 经转为神经能,从那儿声音的信 息就传到大脑
抗生素中毒性耳聋
由于抗生素类药物剂量过大或者病人对该药有特殊的敏感性,在用药后出现的耳聋称为药物中毒性耳聋,其中以使用庆大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而导致的耳聋较为多见。
据报道,中国聋哑儿童有好几百万,其中约近半数因抗生素药物中毒所致。
这当中,有一部分患儿是因为母亲在妊娠期或哺乳期用药不当造成的。
3.3爱耳日卫生用耳手抄报内容

3.3爱耳日卫生用耳手抄报内容3.3爱耳日卫生用耳手抄报内容不让污水进入外耳道,避免外耳道感染。
正常人的外耳道上皮有自净的功能,即到一定时候,外耳道的耵聍(耳屎)会随着颞颌关节的运动而自行脱落。
所以正常人最好尽量少去自行掏耳道,以免造成外耳道甚至鼓膜的损伤。
但是,也不是绝对的,如果外耳道耵聍腺分泌旺盛、油性耳屎、外耳道霉菌病等情况,可能会影响听力并且会有痒的症状,这种情况就应该定期到医院专科去清理了。
关于“是不是只有耳屎太多了才会发生耳朵进水,产生听力暂时变朦胧的现象”?不是这样的,如果没有耵聍的情况下,即使外耳道进了一点水,也不会造成后果,而如果耳道有耵聍的时候,进水后容易引起耵聍肿胀,堵塞外耳道,影响听力,并且还会反过来又对外耳道皮肤造成损伤。
爱耳日手抄报——保护耳朵八大方法1、听MP3掌握“60—60”原则。
这是国际公认的保护听力的方法,用耳机听音乐时,音量不要超过最大音量的60%,连续听的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
此外,耳机最好选头戴式的,它比耳塞式耳机对听力的损伤要小,尽量不要在嘈杂环境下用耳机听音乐。
2、噪音环境下用防护耳塞。
有的人不得不在噪音环境下工作和生活,比如机场、建筑工地,可以戴一个防护耳塞,能有效阻隔一部分噪音。
如果临时找不到耳塞,可用棉花球、纸球塞进耳朵,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3、合理饮食、锻炼身体。
维生素B1、B2、B6和维生素C能保护听觉细胞,可适当补充维生素补充剂,也可多吃粗粮、瘦肉、蛋类、新鲜蔬菜、水果等食物。
现代人生活紧张、压力大,应该适当体育锻炼,保持心情愉快。
4、开快车别开窗。
国外广播公司报道称,汽车车窗开得太大,开快车时的风噪声和开慢车时的交通噪音是损害听力的主要原因。
5、别频繁掏耳朵。
掏耳朵时最好用棉棒,轻轻在外耳道口转动,然后耳朵朝下,让耳屎自行排出。
要避免使用指甲、卡子等尖锐物挖耳;不要频繁挖耳,一般一周一次。
6、住在马路旁,别装推拉窗。
国家室内环境质检中心主任宋广生指出,其隔音效果远远次于密封较好的平开窗,可以在窗边多摆绿植。
爱耳日宣传手抄报

爱耳日宣传手抄报爱耳日宣传手抄报导语:预防耳毒性药物致聋,提高安康水平!以下是为大家分享的爱耳日宣传,欢送借鉴!1.远离噪声,保护听力2.平安用耳,保护听力3.养成安康用耳习惯,减少耳聋发生4.加强耳病防治,慎用耳毒性药物!5.关爱青少年听力安康5.3月3日--全国“爱耳日”!6.重视耳科保健,减少耳聋发生7.树立全民爱耳意识,减少耳聋发生!8.开展“爱耳日”活动,提高爱耳护耳意识!9.预防耳毒性药物致聋,提高安康水平!10.安康聆听,幸福一生1998年3月,在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社会福利组15名委员针对我国耳聋发病率高、数量多、危害大,预防薄弱这一现实,提出了《关于建议确立爱耳日宣传活动》的第2330号提案。
这一提案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经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卫生部等10个部门共同商定,确定每年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算,全世界有轻度听力损失者近6亿,中度以上的听力损失者2.5亿。
加强耳病防治,不在一朝一夕,也不仅仅是卫生部或残联的活动,它与我国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需要全社会常年不懈的共同参与和支持。
耳朵的主要构造可以分为三大局部:外耳、中耳和内耳。
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我们通常讲的"耳朵",其实只是耳廓这一局部,有收集声音的作用。
外耳道是声音传递的通道,长约2.5cm,内部中空弯曲,靠耳廓的1/3为软骨构成,内部的2/3那么由骨质构成,外表有皮肤覆盖。
中耳由鼓室、鼓窦、乳突和咽鼓管组成。
耳道最深处有封闭的薄膜叫鼓膜,它是外耳与中耳的分隔,也是鼓室的外壁。
鼓室是一个空腔,内含人体中最小的骨头--听小骨。
鼓窦是位于鼓室后上方的空腔。
乳突位于耳后,耳垂前方的突起是它的顶端。
咽鼓管连接鼻咽部和中耳,它可以调节中耳与外界气压的平衡,使中耳与外界环境的气压保持一致。
声波的振动传到内耳,鼓膜的振动经过听骨链的传递可变成前庭窗的振动,引起内耳耳蜗淋巴液的移动,使听觉毛细胞产生兴奋,形成听觉。
全国爱耳日手抄报

xx年全国爱耳日手抄报xx年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
中国有听力语言残疾人为残疾人总数的首位。
为了降低耳聋发生率,控制新生聋儿数量的增长,预防工作尤为重要。
针对中国耳聋发生率高、数量多、危害大,预防工作薄弱的现实,卫生部、教育部、民政部等10部委局共同确定每年的3月3日为中国爱耳日。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0~14岁儿童总数超过2.2亿。
做好儿童听力保健及听力障碍早发现、早干预和早康复具有重大的抢救性意义。
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儿童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工作。
通过组织实施5个全国听力语言康复五年规划,40余万名听障儿童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
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开展不平衡,听力语言康复效劳能力和效劳水平亟待提高,我国儿童听力障碍预防和康复工作还面临诸多问题和困难。
为与国际社会同步,进一步加强我国儿童听力障碍预防和康复工作,增强我国对全球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的影响力,研究决定将xx年全国“爱耳日”活动主题确定为:“关注儿童听力安康”。
推荐阅读:哪些原因会造成儿童听力障碍要想让宝宝拥有正常的听力,你需要在孕期就十分注意,防止服用一些对胎宝宝听力有损伤的药物,比方庆大霉素等。
另外还要尽量防止感染感冒病毒、疱疹病毒、风疹病毒等,防止接触X射线。
如果家族里曾经出现过先天陛耳聋,或者出生不久就患耳聋的情况,建议准妈妈作一下基因检测,也可以咨询医学专家的意见。
在讨论喂奶姿势之前,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小耳朵里面的秘密:宝宝的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其中中耳为一相对密封的气腔,在前壁有一个小管与鼻咽部相连,叫作咽鼓管。
平时,咽鼓管在鼻咽部的出口受周围组织挤压而呈密闭状态,但是当宝宝吞咽、咀嚼、打喷嚏或哭闹时,为了维持中耳内外气压的平衡,咽鼓管便作瞬间开放。
由于小宝宝的耳部尚未发育完善,咽鼓管还比拟短,而且位置低而平直,如果你横抱着宝宝喂奶、让他平躺着吃奶、奶瓶口开得过大、奶瓶竖得过直等等,都容易造成宝宝呛奶,使乳汁沿着咽鼓管流入中耳,诱发中耳炎。
爱耳日手抄报

爱⽿⽇⼿抄报
下⾯是由店铺整理的爱⽿⽇⼿抄报,欢迎阅读。
爱⽿⽇⼿抄报资料:爱⽿⽇的由来
1998年3⽉,在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第⼀次会议上,社会福利组的万选蓉等15名委员针对我国⽿聋发病率⾼、数量多、危害⼤,预防薄弱这⼀现实,提出了《关于建议确⽴爱⽿⽇宣传活动》的第2330号提案。
这⼀提案引起了有关部门的⾼度重视,经中国残疾⼈联合会、卫⽣部、教育部、民政部、国家计划⽣育委员会、国家⼴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全国妇联、中国⽼龄协会等10个部门共同商定,确定每年3⽉3⽇为全国爱⽿⽇。
哪些⽇常⼩习惯会损害⽿朵健康?
挖⽿。
异物塞⼊⽿道。
捏紧双⿐⽤⼒猛擤。
滥⽤药物,在⽤药之前要注意有⽆⽿毒性。
⿎膜发⽣外伤性穿孔后冲洗或⽤滴⽿剂。
跳⽔姿势不正确。
婴幼⼉喝奶时其头位过低,或在其哭闹时喂奶。
乘飞机及潜⽔或⾼压氧舱治疗中,不注意做吞咽动作。
常在噪声环境中。
饮⾷不合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汇
爱耳日小报
听力标准
听力语言残疾的定义 听力语言残疾包括: 1、听力和语言功能完全丧失(既聋又哑);2、听力丧失而能 说,听力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 耳听力丧失或听觉障碍,而听不到或听 不真周围环境的声音;语言残疾是指由 于各种原因导致不能说话或语言障碍。
从 而都难能同一般人进行正常的语言交往活 动。
听话或构音不清〔聋而不哑);
新生儿期防聋
耳聋的发病,具有关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为重度聋在新生儿的发生率约3—4%;0—6岁中度聋和轻度重聋约占5%,多由中耳炎引起,并认为婴幼儿中耳炎可能影响其语言的发育。
面对这样众多的耳聋患者,除了采取必要的医疗、康复对策外,积极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普及、宣传听力保健知识,重视流行病学调查,开展耳聋遗传咨询,加强医学监护及科学用药,是预防耳聋的关键。
爱耳日
中国有听力语言残疾人为残疾人总数的首位。
为了降低耳聋发生率,控制新生聋儿数量的增长,预防工作尤为重要。
针对中国耳聋发生率高、数量多、危害大,预防工作薄弱的现实,卫生部、教育部、民政部等10部委局共同确定每年的3月3日为中国爱耳日。
听力障碍严重影响着这些人的社会交往和个人生活质量。
导致耳聋的因素有耳毒性药物、遗传、感染和疾病,因环境噪声污染、意外事故导致耳聋的人数逐渐增多。
这一人数众多,特殊困难的残疾人群体,已引起全社会,特别是卫生部门的高度重视。
全国部分城市已经成立了防聋指导小
组,开展耳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并积极 拓宽与世界卫生组织及其它国际组 织的合作领域,广泛开展学术交流。
卫生部颁发的《耳毒性药物临 床使用规范》,对加强耳毒性 药物的使用管理,减少听力语 言残疾的发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