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为什么这么牛
11-贵州茅台股利政策及投资价值

案例正文:贵州茅台股利政策及投资价值1摘要:2012年以来,管理层加大了对上市公司分红制度的规范。
A股市场“第一高价股”贵州茅台在2011年年报中抛出了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9.97元(含税)的分红预案,创下A股分红史上每股分红的最高纪录。
本案例描述了8个不同背景的贵州茅台中小股东对公司现金股利的高与低、完善现金股利政策的不同建议、反对现金股利的理由、近5年来贵州茅台惜股如金的原因分析及影响股利政策的因素等不同观点的交锋和困惑。
关键词:股利政策;现金股利;股利支付率;股息率;股东财富0引言2012年4月11日,贵州茅台公布2011年财务报告,作为A股第一高价股,贵州茅台2011年实现净利润为87.63亿元、每股收益为8.44元,同时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9.97元(含税),共计派发股利41.496亿元。
贵州茅台的现金股利政策真的很“牛”吗?现行的股利政策是使公司股东财富最大化的最佳方案吗?LCF女士是NCEPU大学财务学教授,一直对贵州茅台情有独钟,不仅仅是因为长期持有它的股票,更重要是是贵州茅台是一个具有强大定价权的消费类公司,2001年上市以来股价上涨了30多倍,多年来保持着快速而稳定的增长,这样的公司是进行投资研究的经典案例,是进行商业观察的好样本。
然而,4月11日贵州茅台公布2011年利润分配预案的当天,在上证指数上涨0.13%的条件下,贵州茅台的股价只是应声小涨了0.36%,让LCF女士备感“寒意”,开始担心贵州茅台高增长神话是否会即将终结。
LCF女士早早就计划了要参加2011年度贵州茅台董事会及股东大会。
为了在股东大会上提出建设性的建议,LCF女士组织了一次有关贵州茅台股利政策的研讨会。
会议集中讨论的内容是贵州茅台现金股利水平的恰当性、股利的形式、1.本案例由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龙成凤、罗国亮以贵州茅台相关的公告、公开报道、相关研讨会议内容为依据撰写而成,作者拥有著作权中的署名权、修改权、改编权。
茅台为什么这么牛读书笔记

茅台为什么这么牛读书笔记
茅台是中国著名的白酒品牌,被誉为中国国酒,因其独特的口感和卓越的品质而备受推崇。
它之所以在市场上如此受欢迎和有影响力,有以下几个原因:
优质的原材料:茅台酒采用优质的高粱和小麦作为主要原料,并且选用了产自中国贵州省境内的茅台镇特定地区的高粱为主要原料,这种地域特有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对茅台酒的风味和质量起着关键作用。
独特的酿造工艺:茅台酒采用传统的酿造工艺,包括多次发酵、多道蒸馏等环节,经过长时间的陈酿和窖藏,使得酒液更加纯净、细腻,口感醇厚。
严格的质量控制:茅台酒生产过程中,对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从原材料的选取到酿造过程的监控,再到产品的包装和储存,都力求保证产品的品质和口感的稳定性。
品牌价值和市场推广:茅台酒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茅台酒积极开展市场推广和品牌宣传,不断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认可度。
综上所述,茅台酒之所以备受追捧,是由于其优质的原材料、独特的酿造工艺、严格的质量控制以及品牌价值和市场推广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商务宴请敬酒词简短

商务宴请敬酒词简短
1. 咱今天在这聚一块儿,来,举杯!祝咱这商务合作像火箭一样蹭蹭往上冲!就像那好酒越陈越香!比如茅台,那可是好酒啊,咱这合作也得这么牛!
2. 各位朋友,敬大家一杯!愿我们的情谊如同这酒一样醇厚,以后的生意也像这酒一样红火!好比那葡萄酿成美酒,咱的合作也定会结出硕果!
3. 嘿,大家一起举杯呀!祝咱们这次的商务宴请圆满成功,以后合作顺顺利利!就像那大海航行靠舵手,咱们靠的就是彼此的信任!
4. 来,干一杯!希望咱们的关系越来越铁,生意越来越旺!好比那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咱们就是那车头,带着大家往前冲!
5. 各位,敬一杯!祝愿咱们的合作长长久久,赚得盆满钵满!就像那大树扎根,咱们也在这市场稳稳立足!
6. 举起杯来呀!祝咱们这次的合作愉快,以后多多合作!如同那鸟儿飞翔在蓝天,咱们也能在商海中自由翱翔!
7. 嘿,一起喝一个!希望咱们的商务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顺!好比那登山,一步一个脚印,咱们一起攀登高峰!
8. 来呀,干杯!愿我们的事业像这酒一样热气腾腾,蒸蒸日上!就像那太阳光芒万丈,咱们也能绽放光彩!
9. 各位,敬大家!祝咱们的未来充满希望,生意一片光明!如同那灯塔指引方向,咱们也能找到成功的路!
10. 喝起来呀!祝愿我们的合作愉快无比,成果惊人!好比那骏马奔腾,咱们也能在商海中疾驰!
我的观点结论:这些敬酒词简短有力,能很好地表达对商务宴请的祝福和对合作的期待,口语化且富有情感,容易让人接受和记住。
我国各行各业的成长规律

我国各行各业的成长规律规律1:处在一个链条足够长、空间足够大的赛道上,需求正好出现了拐点。
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能够快速成长的企业,一定要处在一个大行业,要有足够高的天花板,但凡我们听过的独角兽公司,它的产品都是我们生活中用得到的,而且都是满足基础生活需求的。
但是我们还发现一个更重要的点:这些行业不但得大,更重要的是需求能够出现变化,且需求变化正好在拐点。
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中国万亿级的餐饮行业,在过去20年几乎都没有出现什么大规模的企业?而为什么最近几年,市场上接连脱颖而出百亿级的瑞幸,千亿级的海底捞?本质是因为中国餐饮正在迎来新拐点,从以前的高端消费走向大众化连锁消费,一个万亿级的市场在出现趋势性的结构变化,从过去要么纯高端的商务宴请和最低端的非正规餐厅,因为支付的升级、数据化的升级、连锁管理的升级、上游配料的标准化等等,中国大众餐饮消费逐渐出现了需求得拐点,所以造就了一批大众连锁餐饮公司。
所以,真正能够快速成长的企业,不光要寻找行业空间足够大的行业,更需要关注这个行业的需求是不是正好在发生趋势性的变化,有没有需求的拐点。
规律2:需求拐点出现后,短期内行业的供给无法快速跟上。
光有很高的天花板与需求变化,还不够,更重要的是短期之内,行业的有效供给无法快速得到补充。
如果供给快速能够补充,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其实也并没有什么战略机会,如果一旦出现了一个以几年为窗口的供给短缺期,则可以给这个行业里的企业带来一个比较好的战略窗口,即短期的供不应求。
我们在经济学里都学过“供求关系”,我们都知道薄利多销的道理:你想卖的多,价格就要便宜。
但是,真实商业环境中并不只是这样的,在真实商业环境下,有一种情况是有些需求即使再爆发,供给也就这么多;典型的例子就是茅台,供给量就这么多,但每年需求都在上涨,所以就会出现一个情况,叫做“放量但不降价”,就是我们常说的“量价齐升”;再比如前两年的新能源锂电池,锂电池的需求会带来正极材料的需求放大,从而使得上游锂盐锂矿的需求就会进一步增加,但是锂矿资源存量就这么多,下游需求放大,供给端就不断涨价。
股票的心得和感受(精品10篇)

股票的心得和感受(精品10篇)股票的心得和感受篇1中国股票市场从20_年开始到20_年10月份,历经了从998点到6124点的持续上扬,而后也经历了从6124点到3516点的快速下跌,如何认识中国的股票市场,把握股票投资的真谛,*结合自身的体会,粗浅地谈一下自己对股票投资,树立客观、成熟的投资理念的看法!并从股票投资这一侧面诠释了人生的某些艺术!股票市场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调节、优化配置资本的重要作用,它往往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所以看股票大势就要看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
比如说上世纪,日本股市涨了19倍,台湾涨了近18倍,新加坡、韩国都涨了几倍。
就这两年,俄罗斯11倍,巴西8倍。
所以从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股票市场是长线走牛的!但这不意味着股票投资是一帆风顺的,股票从诞生那天起,就伴随着高风险和高收益,所以股市节目总是提醒一句“股市风险莫测,投资务必谨慎”,正是股市的莫测才是股票市场最大的魅力。
在这竞争无处不在的社会里,每个人都想竭力地证明自己,成就自己,展示自己的独到之处,那么股票市场就提供了这样一个舞台,这里每天都上演着财富变化的故事,有人暴富,有人一无所有,但总体上10个人里,7个赔,2个平,1个赚,这两天在媒体上就广泛传播着“股神”是如何从24万元炒到7000元的,令人深思!许多人说,炒股不就是低买高卖,可什么是低?什么是高?所以不要轻言股票投资的难易,否则只能让人感觉你的浅薄和无知。
股票方面涉及的知识纷繁复杂,时事、政治、经济、人文、心理学等等许多包罗万象的领域和知识都涉猎和掌握,也不为多。
所以永远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态度尤为可贵!看大势者赚大钱,偏颇、狭隘、贪婪、恐惧、眼界低是投资之大忌;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在瞬息万变的股票信息中,永远不要拘泥于固有的思想和理念,而要顺势而为,预见市场发展的脉络!股票市场不相信眼泪,所以只为精神上的强者而设,在这个市场上,没有任何借口,强调的是“买者自负”的原则,自己主宰自己的一切。
茅台酒酿造工艺简介

茅台酒酿造工艺简介贵州茅台酒厂位于仁怀市西北六公里的茅台镇,赤水河东岸,在寒婆岭下,马鞍山斜坡上,依山傍水。
东经106°22′,北纬27°51′,海拔450米。
原名茅台村,因建村于赤水河畔台地之上,古时茅草遍地而得名。
厂区位于赤水河上游青山绿水之间,水质好,硬度低,微量元素含量丰富,无污染。
地处峡谷地带,两山对峙,特殊的紫色砂页岩地质结构。
土壤为紫红色土,土质中偏微酸性。
由于地处群山环绕的赤水河边,因而形成了冬暖夏热,少雨少风而高温高湿的特殊气候,加上千年酿造环境,空气中弥漫了丰富的独特的微生物群落。
茅台酒是独特的大曲酱香型工艺白酒,生产工艺分制曲、制酒、贮存、勾兑、检验、包装六部分。
其传统工艺总结为端午踩曲,重阳投料,一年一个生产周期,其间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经分型贮放,勾兑贮放,五年后包装出厂。
其工艺特点为:两次投料,固态发酵,高温制曲,高温堆积,高温摘酒,以此形成茅台酒独特的酿造风格。
贵州茅台酒是中国大曲酱香型的典型代表和鼻祖,茅台酒的酿造历史悠久,从茅台酒产地贵州省仁怀市境内出土的文物中,有相当部分的商周时代酒具,说明当时已经有酒的存在并有一定的历史。
史料记载,距今两千多年前的汉武帝时期,茅台当地就有了酿酒历史,史书称“枸酱”酒,“牂牁”酒,至明末清初,以大曲参与糖化、发酵、蒸馏取酒的茅台酒工艺日趋成熟,数百年来,茅台酒工艺在继承和发展中不断完善完美,逐步形成的茅台酒传统工艺,至今仍完整延用。
经我国白酒界专家总结称“贵州茅台酒工艺技术是最独特的大曲酱香型酒工艺,是我国人类将微生物应用于酿造领域的典范。
”是中华民族的瑰宝,珍贵的文化遗产。
一、茅台酒传统工艺的历史概述茫茫宇宙,奥秘无穷。
悠悠岁月,江山迭变。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人类文明的发展,从茹毛饮血到探星登月,经历了漫长的进化过程。
人类酿酒技术的发展。
同样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漫长进化过程。
从我国长江下游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出土的文物推测,距今6000—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时期出现酿酒的可能性很大。
酱香拿铁火了,茅台和瑞幸的跨界合作作文

酱香拿铁火了,茅台和瑞幸的跨界合作作文最近,酱香拿铁这玩意儿可真是火得一塌糊涂!要说这茅台和瑞幸的跨界合作,那可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忍不住想要好好说道说道。
前几天,我跟几个朋友约着出去逛街。
这大热天的,走几步就汗流浃背,正寻思着找个地儿凉快凉快,顺便喝点什么解解渴。
一抬头,就看到了不远处的瑞幸咖啡店,门口那队伍排得老长了。
“这是咋回事啊?”我心里直犯嘀咕。
朋友眼尖,指着店门口的招牌说:“你看,是那个新出的酱香拿铁,好像特别火!”我凑过去瞧了瞧,哟呵,还真是!我们几个也好奇啊,就跟着排起了队。
这队伍移动得那叫一个慢,我闲着没事,就开始跟旁边的人搭起了话。
“大哥,您为啥也来买这酱香拿铁啊?”我问道。
那大哥咧嘴一笑:“嘿,这不是新鲜嘛!茅台和瑞幸合作,这俩搭一块儿,不得尝尝是啥味儿?”我一听,觉得有道理。
这时候,前面的一位小姐姐也回过头来加入了我们的聊天:“我呀,就是在网上看到好多人都在晒,忍不住也想来试试。
”就这么你一言我一语的,时间倒也过得挺快,终于快轮到我们了。
走进店里,那股咖啡香混着酱香的味道就直往鼻子里钻。
店员们忙得是不可开交,额头上都挂着汗珠,但脸上都带着笑,热情地招呼着每一位顾客。
“麻烦给我们来三杯酱香拿铁。
”朋友说道。
“好嘞,稍等!”店员应着,手上的动作一刻不停。
我站在旁边,仔细瞅着他们制作的过程。
只见那店员先拿出一个杯子,熟练地加入冰块,然后开始萃取咖啡液。
那深褐色的咖啡液缓缓流入杯中,香气瞬间弥漫开来。
接着,重头戏来了,他拿起一瓶茅台酱香酒,小心翼翼地往杯子里倒了一些。
这一倒,那独特的酱香就更加浓郁了,两种香味交织在一起,奇妙极了。
等拿到手里,我迫不及待地先闻了闻。
嗯,这味道,说不上来,既有咖啡的醇香,又有茅台的酱香,还真挺特别。
第一口下去,先是咖啡的微苦在舌尖散开,紧接着就是茅台酱香酒的醇厚。
这口感,丰富又奇妙,让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
我们几个找了个地方坐下,慢慢品尝着这新奇的饮品,一边还不忘交流感受。
当年他19岁的时候,什么也不懂,就瞒着家里拿大学学费开始炒股

作为投资者,林劲峰天生的谨慎性格让他占尽便宜。他最爱打的比喻是,如果有一座桥,可以过10吨重的车,但是,我一定只让不超过3吨重的车过去。桥就像股票的价值,车就像股票的价格。可见他对安全的要求到了何其严苛的地步。
他说,判断这个桥可以载重10吨和这个车只有3吨很重要。怎么判断呢?没别的办法,就是没日没夜地看报表,看报道,看一切可以看的相关资料。一句话,研究、研究、再研究。怎么研究?把所有的上市公司报表全看一遍。
这些年,盈信先后涉足白酒、房地产、金融、零售等领域,但林劲峰最熟悉、最钟爱的还是白酒业。2007年,盈信入股陕西西凤酒,成第二大股东。同年,又入股朗诗地产,还是第二大股东。
这些投资都已经或者将要给他带来良好回报。
近两年,林劲峰在二级市场未买一股。为什么没买?“因为还没到我认为可以买的安全价位。”
从私募投资跨界白酒实业,林劲峰的底气从何而来?
巴菲特信徒
在投资界,林劲峰被普遍认为是个年轻的传奇。之所以如此说,一是因为他尽管在股市浸淫20多年,却是一位不折不扣的70后;二是因为具有投资天才而屡创传奇,比如1200万买茅台赚了七八个亿,比如他管理的投资公司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2%,比如投资股市23年按年收益计算从未亏损过。
当茅台的流通大股东已近10年,当年的1200万投资如今变成7个多亿,一只股票就让林劲峰赚得盆满钵满,也誉满投资界。但不甘心光在股市折腾的他,2009年又全资收购了安徽的酒业排头兵、高炉家酒生产商双轮酒业。去年8月,没管过酒厂的林劲峰干脆挂帅双轮酒业董事长,试图让这家老牌酒厂重塑辉煌,并且把目标定为未来10年打造出国内白酒业一流企业。
双轮酒业也正在朝着他预想的方向发展,当年4个多亿收购的企业,现在年销售额已经超过10亿。
现在,已经有一些投资机构对入股双轮酒业感兴趣,但林劲峰反而劝他们再等等看,觉得现在还不是投资的最好时机。他认为,现在的双轮还在脱胎换骨的阶段,可以允许短期内不挣钱,但希望未来能做到国内白酒业一流。“如果看到未来5年,我们的对手就少一半,如果看到未来10年,对手就屈指可数了,到那时还用担心回报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茅台为什么这么牛》笔记---胡腾中国的白酒(蒸馏酒)是元代后才出现的。
而黄酒的历史很长,是米酒的一种。
酒度高达五六十度的中国白酒在明代开始普遍生产,在清朝末期达到高峰,在规模上超过了黄酒。
因为发明了助发酵的酒曲,中国可以用来制酒的原料很丰富,只要有淀粉就可以发酵产酒。
但几千年的酿酒实践证明,各种谷物中,用稻米生产的发酵酒品质最好,黄米次之。
稻米中又以糯稻最好,但糯稻产量比粳稻低的多。
有个县为了酿酒,种糯比种粳的还多,酒喝不完,粮食确不够吃,造成粮食安全问题。
黄河治理,中下游“束水冲沙”,修堤除了沙石土,还需要大量秸秆,这带来了高粱种植面积的增加。
高粱因为成分的原因,作为食物口感很差,被看作杂粮中的杂粮。
而酿酒是消化这些杂粮最有效的方法。
黄河治理投入最大的是明朝隆庆年间到清朝乾隆中期这两百年,此间获得最大发展的是以高粱为原料的北方烧酒。
汾酒产地——山西汾阳地区的高粱酿酒出现了烧坊数量和产量的高峰。
清朝300年,白酒势力越来越大,不断填补着又贵又不易保存的黄酒市场空缺。
烧酒以谷物为原料,其中高粱所造味道最好,工艺不复杂,生产周期也短,成本比质量好的绍兴酒要低。
因此高粱酒很快成为烧酒主流,与黄酒对应,被称为白酒。
当代中国白酒在营销竞争中喜欢比身世古老,每一个白酒品牌都在把自己的历史尽量向前延伸。
其实这毫无意义。
白酒和古代的发酵酒并不是流和源的关系。
白兰地是葡萄酒蒸馏的结果,白酒却不是黄酒蒸馏的结果。
在工艺上,白酒和中国发酵酒传统没有继承关系。
烧酒兴盛,是中国酿酒史的一次革命。
在明清时代,白酒却没能进入上流社会变成时尚奢侈品。
白酒在草根阶层燎原,上流社会的饮酒时尚是喝绍兴酒。
绍兴酒最大的好处是化学性质稳定,大量生产和长途贩运也能保证一定的品质。
绍兴老酒既不加水,又冷存贮多年。
泸州老窖酒厂古窖坑被考证建于1573年,已经取得了文物身份。
贵州茅台至少也可以把烧酒历史推倒清朝嘉庆年间。
茅台酒厂厂志编修者认为明朝茅台也有酒,因为一份老族谱上的祖先居住示意图标注了一个烧坊。
这个酒坊即使明朝就存在,也不大可能是茅台酒的祖先。
在清末,今天被川黔酒看不上的好多酒都比茅台酒和泸州酒有名,最有名的是山西汾酒。
其次是北京的二锅头。
陕西的西凤酒在大半个北方都有知名度。
《镜花缘》里面列举了55种天下名酒,汾酒排在第一。
今天被称为“中国酒心”的川南黔北地区,100多年以前属于文化弱势地区。
明清之交,川南黔北“中国酒心”的烧酒时代,是川盐文化的伴生品。
经营川盐的,主要是陕西人,他们把老家的做酒法带到了当地,做出比老家好的酒。
四川经历张献忠涂炭之后,后世都知道“湖广填四川”,实际上,除了湖广,最多的就是填在川北的陕西人。
经过几十年不断移民,四川的陕西人不少,清初的成都居民大都是陕西人。
在明代,贵州最早的大项物资输出是黔东南产的大木,被称作贡木,用于皇家营造工程,陕商从代办皇家采购起家,后来成为清、民年间湘黔边区最有势力的“陕帮”。
泸州不产盐,茅台也不产盐。
和陕西盐商发生关系是因为贩盐。
盐引的性质是批文+税票,没有盐引就是走私。
乾隆十年之前,赤水河全程不通航运,从合江到仁岸100多公里,运输全靠人背马驮,运费用盐抵,出发时一包盐180斤,到仁岸只算132斤。
盐在当时当地是贵重物品,虽然运费高,利润依然高的惊人。
盐商的经营权一般世袭继承,大盐商都是几代积累而成。
盐商赚钱的时候锱铢必较,消费的时候为了追求独占性,视金钱如粪土,不计成本,不用考虑报销标准,因此创造的商品和消费对传统士大夫消费文化常有突破。
生产黄酒的世家一般是望族,生产白酒的世家则是盐商。
满清咸丰以前,有山西盐商某某,来到茅台地方,依照汾酒制法,以小麦为曲药,以高粱为原料,酿制一种烧酒。
后由陕西盐商宋某、毛某先后改良制法,以茅台为名,特称曰“茅台酒”。
但茅台酒工艺和汾酒的差别之大,让人对工艺移植可以发生的变化感到惊叹。
两种酒的工艺中,唯一相同的是以高粱为酒醅。
不同的地方:山西汾酒制曲用大麦、豌豆制成的“青茬曲”,茅台酒用小麦,汾酒用陶缸发酵,茅台酒用窖池;汾酒曲药比例和茅台相差很大;汾酒酿造工艺为独特的“清蒸二次清”,也与茅台酒相去甚远。
川南的“泸法”制酒,工艺操作小同大异,风味更是与茅台酒迥异。
郎酒工艺完全来自茅台酒。
贵州历史上最著名的资本家华氏家族就是从盐商起家的。
华联辉的盐号名叫永隆裕、烧坊叫做成裕,后来改名成义。
成义烧坊规模不大,只要两个窖坑,年产1750公斤,酒名叫“回沙茅酒”。
茅台酒是中国白酒品种里面耗粮最多的。
改革就是重新分蛋糕……近代以前,中国的消费品流通靠运河,传播靠文人。
在铁路出现之前,绍兴酒得到的流通和传播无与伦比。
和绍兴酒和汾酒比起来,茅台的交通实在太差了…清代中期运河的运费是长江运费的几倍,骡马运费又是运河运费的十几倍。
盐非吃不可,运酒就太不经济了。
只有华家的盐驮顺便带上一点去贵阳,供东家自吃和送人。
茅台酒的传播主要靠文人。
骤寒忆芷升弟庭芝莫友芝(入过曾国藩的幕)骤觉茅台酒力轻,禁寒只自闭柴荆。
那堪今夜南明客,独倚孤檠听雨声。
仁怀风景竹枝词卢郁芷茅村香酿酽如油,三五呼朋买小舟。
醉倒绿波人不觉,老渔唤醒月斜钩。
按照光绪年间比价,1斤茅台酒值大米40斤。
贵州1925年以前没有一寸公路。
茅台地形极为崎岖,至遵义的等外公路迟至1953年才建成。
大多数地区翻山越岭全靠人背马驮,马车也难通行。
1915年,美国为了庆祝巴拿马运河通航,在旧金山举办巴拿马博览会。
共有31个国家20万家展品生产厂和送样单位参加。
中国赴展品达10余万种,展品出自全国各地4172个出品人和单位,共获奖章1218枚,为参展各国之首。
其中酒类产品十几种,其中既有茅台酒和汾酒,也有如“直隶高粱酒”这种之前无人知道,之后也无人记住的酒。
贵州公署征集展品时,成义、荣和两家烧坊都送了产品,得奖的消息传来,两家烧坊都争说自己得奖,纷争不下,最后调解两家都可在商标上冠以“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字样。
其实,1915年巴拿马世博会对于“中国制造”的意义并不像后人想象的那么重大。
没有改变酒精饮料市场洋货一统高端的局面。
1922年~1931年的哈尔滨,“洋酒”和“土酒”价格悬殊,白酒每500克零售价0.14元左右…俄国伏特加、俄斯克酒每瓶0.533~0.58元。
法国香槟酒每瓶5.17元,法国白兰地每瓶3.08~3.50元,英国威士忌每瓶2.92~5.00元,法国甜酒、糖酒(色酒)每瓶1.67元,法国红葡萄酒每瓶1.08~4.17原,白葡萄酒每瓶1.00~2.50元,德国黑啤酒每瓶0.67~1.00元,日本啤酒每瓶0.50元,日本清酒每瓶2.20元……同时期汾酒0.55元,茅台酒1元,在国产白酒里面称雄,和白兰地、威士忌比却很低,只相当于德国啤酒的价格。
1927年北伐战争结束后,中国大部分人口进入“黄金十年”的经济繁荣期。
西南地区的繁荣主角是鸦片,叫做“黑土十年”更确切一些。
在西南各省,鸦片从未公开合法过,但从光复以来都是军阀的地方财政支柱,这种特种行业没有法律保护,但要依法交税。
鸦片一身都是税……社会资本投向鸦片经济,工商业是受害者,但茅台酒在鸦片购买力支持的繁荣中,市场需求扩大,也得到了新的发展机会。
1938年,贵阳资本家赖永初与在衡昌烧坊合伙,最后更名“恒兴烧坊”,成为三家烧坊中规模最大者。
在和赖茅的竞争中,华茅基本处于守势。
抗战胜利前后茅台酒的“黄金时代”实际上是赖茅的时代。
华茅、王茅价高,赖茅价低。
但赖茅的产量、市场范围和影响力最大。
虽然赖茅时代的茅台酒影响已走向全国,但市场依然以贵阳和重庆为主,价高昂贵,但并不紧俏,一直是产大于销,最高产量出现在1946年~1947年,为60吨。
1948年粮食歉收,国民党贵州省政府下令所有酒厂停产。
1949年年初至年底茅台解放前夕,三家烧坊均以停产。
和汾酒不同,茅台酒经过短暂的鼓励私营酒厂恢复生产的过渡阶段。
三家合一的过程是渐次发生的,国进民退的理由和并购手段也各有不同。
华问渠1957年被打成右派......1951年,荣和的老板王丙乾因为“通匪”被枪决 (1952)年,赖永初以经济犯罪罪名被判刑……传统八大名白酒是1963年第二次评酒会评出来的,1953年第一次评酒会评出的白酒只有四个品牌。
第一次评酒会八大名酒排序是:贵州茅台酒、山西汾酒、四川泸州大曲酒、陕西西凤酒、浙江绍兴加饭酒、山东张裕金奖白兰地酒、山东红玫瑰葡萄酒、山东味美思葡萄酒。
汾酒是民国年间白酒中产量最大、最知名者。
此次评酒会改变了此前白酒只有品种没有品牌的历史。
在此之前,凤翔县有几十家凤酒生产者,泸州也有几十家泸酒生产者。
评上名酒带来的现实好处,首先是流通许可的优势。
从刚刚解放起,因为运输管制,如果不能进入计划,没有哪个产品能够运销到外地。
1963年第二次评酒会增加了五粮液、古井贡、全兴大曲、董酒四个品牌。
这届评酒会五粮液排名第一、茅台酒排名第五,惊动了周恩来。
1979年第三次评酒会,茅型酒增加了郎酒,泸型酒增加了剑南春,减少了古井贡、凤型酒鼻祖西凤酒被淘汰,只剩了董酒,汾型酒保持了汾酒一个代表。
到1952年年底,茅台酒厂还库存了九万多斤酒。
产出的一半没有卖掉,这个时候,茅台酒还没有陈酿的概念,在所有相关的人看来,茅台酒“滞销”了。
一方面在于对奢侈品市场缺乏认识;另一方面。
大地主、资本家、旧官僚阶级被消灭了,奢侈品消费也消灭了;新的官员集团还在实行配给制,个人购买力尚未形成。
1956年第一次工资改革后,大部分公职人员的工资在40元以下。
在系统所属的白酒厂里面,轻工业部最关心的是茅台酒和汾酒。
建国以后几十年,汾酒历来是白酒老大,产量、利税都是。
茅台酒产量小,还连续亏损。
但是它又是中央要求一定要保障供应、保证质量的唯一一个酒。
除了茅台酒,像这样的特殊消费品还有中华烟。
80年代以前,为了保证茅台酒的市场信誉,出口产品质量标准比内销产品要高,接近特色酒。
中国大多数白酒从蒸馏器取出的新酒酒度很高,叫做原浆。
衡水老白干、北京二锅头的原浆酒度可以高达70度。
在出厂之前,需要把酒度降下来,加浆就是加水。
为了节省运力,这个工序往往在销售地完成。
有一个笑话说,酒馆顾客质疑酒淡,老板惭愧地说,“忘了在水里加酒了”,背景就是这个习惯。
茅台酒的工艺特色之一是馏酒的温度很高,酒精挥发多,原浆的酒度比一般白酒要低。
因此加浆的方法不是加水,而是掺酒——把因生产时间和轮次不同,而酒度不同的原浆混合,变成酒度符合要求的成品。
这种混合不光带来合适的酒度,也带来微妙的风味差别,这就是勾兑。
产品标准就是酒师的感官。
在勾兑时,以往的陈年酒酒度低而酒质好,是提升成品酒品质的关键。
勾兑的秘密是用老酒调节风味,但茅台酒烧坊的传统没有贮存老酒的工序。
一般只是今年卖去年生产的酒。
郑义兴用来特别勾兑的老酒,是历年没有卖完存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