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救生设备的布置与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船舶救生设备

船舶救生设备
种救助艇。
• B 它由阻燃玻璃钢制成,在内壳与外壳间 充满了聚氨酯泡沫,提供给救助艇足够的 浮力。
• C 如果在水线以下的艇体有损坏,艇体仍 可提供足够的浮力使艇安全漂浮于水面上。
• D 救助艇两侧设有钢性扶手以便乘员上下 艇。
• (2)充气式救助艇 .
• 俗称橡皮艇。 • (3)混合式救助艇
• 混合式救助艇是指艇体材料中既有刚性材料 又有橡胶材料的救助艇。
本文档后面有精心整理的常用PPT编辑图标,以提高工作效率
• 一、 救生艇
.
• A 救生艇是一种具有一定浮力.强度.航速.能 搭载一定人数.属具备品比较齐全的刚性小 艇.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脱险工具。
• B救生艇的主要作用是当船舶遇险时.帮助 船员.旅客脱险难船,便于在海上进行求生活 动。
• 1、救生艇的种类
• (10)附有短绳的不锈水勺1个。 • (11)不锈饮料量杯1个。 • (14)手持火焰信号6支。 • (16)适于发莫尔斯信号的防水手电筒1只,
连同备用电池1副及备用灯1只,装在水密 容器内。
• (17)日光信号镜一面。 • (19)哨笛或等效的音响号具1只。
• (21)每个人配备至.少足够48h(小时)用
• 其正确的穿法:正反两面均可
• 1)普通救生衣的穿着方法
• (1)检查浮力袋、领口带、腰带、哨笛、 救生衣灯。
• (2)①将救生衣套进. 头颈,把腰带分别穿
过救生衣两侧的绳圈或塑料环
• ②腰带在身后交叉绕到身前,在胸前再穿 过绳圈
• ③将腰带卡在前浮力袋凹槽部位用力收紧, 打平结系牢。
第二章 船舶救生设备
• 为了保证船员和旅客的安全,船舶必须按照 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简称SOLAS公约). 国际救生设备规则(简称LSA规则)配置各类 救生设备。

第VII章救生装置及布置

第VII章救生装置及布置

第VII 章救生裝置及佈置1 定義1.1 “救生艇筏”指救生艇和救生筏。

《國際救生設備規則》”指國際海事組織海上安全委員會藉其第MSC. 48(66)號決議採納的《國際救生設備規則》,或其修訂本。

“《海上人命安全公約》A類救生筏”(SOLAS A Pack Liferafts)為上述《規則》所訂明設有一般設備的救生筏。

“《海上人命安全公約》B類救生筏”(SOLAS B Pack Liferafts)為上述《規則》所訂明設有除了以下設備以外的一般設備的救生筏﹕(a) 半數火箭降落傘火焰信號、手持火焰信號和漂浮煙火信號;(b) 開罐器;(c) 漁具;(d) 乾糧;(e) 水箱;以及(f) 標有刻度的飲具。

2 一般規定<2.1 救生裝置(救生衣除外)須為認可類型。

符合《國際救生設備規則》所訂,並且得到適用《1974年國際海上人命安全公約》的司法管轄區的海事主管當局或船級社認可的類型,都可以接受。

2.1A 救生衣2.1A.1 有關第I類別船隻的救生裝置的新訂規定(new requirements )(下述A部)包括救生衣於2019年7月1號生效,新法例亦加入過渡性條文,訂明於法例通過後的24個月內(即2019年7月1號至2021年6月30號),原有規定(formerrequirements )(下述B部)包括救生衣將同時適用。

A部- 新訂規定(2019年7月1號起生效)2.1A.2根據《檢驗規例》的規定,除非另有規定,第I類別船隻須於船上備有合適的救生衣(參閱下文<2.1.A.4>段)供每位成人及兒童乘客穿著,其總數須不少於運作牌照上標明的最高可運載人數(即包括船員);同時,須提供數量不少於運作牌照上標明的最高可運載乘客人數(即不包括船員)的 2.5%的嬰兒救生衣。

2.1A.3 救生衣標準根據新訂《檢驗規例》第32條和附表3的規定而在本地船隻上所配備的救生衣必須—(a) 至少符合以下性能標準和要求—就只准在香港水域以內航行的本地船隻而言—(A) 《國際救生設備規則》第2.2.1或2.2.2段;或(B) 國際標準化組織藉ISO第12402-4:2006號文件發出的規定(人員漂浮裝置—第4部分:性能等級100救生衣—安全要求)及(b) 屬得到適用《1974年國際海上人命安全公約》的司法管轄區的海事主管當局或船級社或歐盟認可的類型。

集装箱船总体设计中的船舶救生设备

集装箱船总体设计中的船舶救生设备

集装箱船总体设计中的船舶救生设备在集装箱船的总体设计中,船舶救生设备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随着船舶规模的增大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船舶救生设备的设计与配置也日益受到重视。

本文将探讨集装箱船总体设计中船舶救生设备的重要性、主要设备及其布局、技术创新等方面。

首先,船舶救生设备在集装箱船总体设计中的地位不可忽视。

作为海上运输工具,集装箱船在航行过程中可能面临各种意外情况,如火灾、沉没等。

因此,合理配置有效的救生设备对于保障船员和乘客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在船舶设计初期,就应当充分考虑救生设备的布局和性能,确保其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启用并发挥作用。

其次,集装箱船的船舶救生设备主要包括救生艇、救生筏、救生衣等。

救生艇通常安装在船舶的甲板上,通过升降装置或者吊装设备进行启用。

救生筏则可以通过气体充填或者自动充气装置快速展开,提供给船员和乘客一个相对安全的避难场所。

此外,救生衣作为个人救生装备,应当按照国际标准进行配置,并保证船员和乘客能够轻松穿戴并保持在水面上漂浮。

在救生设备的布局方面,应当充分考虑船舶结构和空间利用率。

救生设备的位置应当便于船员和乘客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到达,并且不影响船舶的正常操作。

此外,救生设备的数量和容量应当根据船舶的载客量和航行区域的特点进行合理确定,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满足逃生和求救的需要。

随着船舶技术的不断创新,船舶救生设备的设计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

例如,一些船舶救生设备采用了智能化技术,可以实现远程监控和自动救生等功能,提高了救生效率和安全性。

同时,一些新材料和结构设计也为救生设备的轻量化和紧凑化提供了可能,进一步提升了船舶的适航性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集装箱船总体设计中的船舶救生设备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配置和创新设计,可以提高船舶的安全性和适航性,保障船员和乘客的生命安全。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船舶救生设备将会迎来更多的创新和改进,为海上运输带来更多的安全保障。

218A型船艇救生设备建设的研究

218A型船艇救生设备建设的研究

218A型船艇救生设备建设的研究摘要:本文对218A型艇的救生设备进行研究,根据其救生设备的配置现状,结合同类民用船只救生设备配置要求,把完成执勤执法作为需要,通过比较得出目前救生设备配置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218A型艇;救生设备;GMDSS系统0 引言救生设备是指设置在船艇上为海上遇险人员提供生命保障和救助的所有设备的统称。

船艇救生设备一般有:救生艇、救生筏、救生浮具、救生圈、救生衣及其属具、存放吊放装置、救生通信、应急无线电设备。

船艇在航行中发生严重海损事故而必须弃船时,一旦拥有救生设备,生存机会就会大大增加。

1 目前218A型艇救生设备配备现状218A型艇目前配备气胀式救生筏,救生衣及其属具,救生圈及其属具等。

1.1 救生器材1.1.1 救生衣及其属具救生衣是轻便的救生工具,不少于编制数量,可随身穿着。

1.1.2救生圈救生圈是供落水人员攀扶的个人救生设备,218A型艇共配备6只。

1.1.3 气胀式救生筏气胀式救生筏使用时拉动充气索,将容器胀开充气成型,漂浮于水面。

218A 型艇配备2只气胀式救生筏。

2 根据国际公约218型船艇与商船存在的差距根据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1982年修正案,对从事非短程国际航行的客船、鱼类加工船等应配备:在每舷的总容量应为不少于船上人员总数的50%的救生艇,可准许以相等总容量的救生筏来代替救生艇,但每舷应配备容纳不少于船上人员总数37.5%的救生艇。

2.1 218A型艇与同类船舶对比存在问题目前218A船艇存在着很多问题,设备陈旧、不齐全、损坏而得不到及时维修等,存在着种种安全隐患。

2.1.1 救生圈属具的缺少根据国际救生设备规则第Ⅱ章个人救生设备第规定,船艇必须有自亮灯、自发烟雾信号和可浮救生索,船舶救生圈至少半数应有自亮浮灯,其中2个还应该有自发烟雾信号,这些救生圈平均分配在两舷,每舷至少配备一个可浮救生索的救生圈。

(1)自亮灯自亮灯的作用不言而喻,它可以在夜里指示救生圈的位置,当事故发生在夜晚时,它的自亮灯一旦投入水中,就能自动正置浮于水面,灯光发亮。

船舶安全救生设备

船舶安全救生设备

船舶安全救生设备导言:船舶安全救生设备对于保障船员和乘客的安全至关重要。

船舶在航行过程中,面临着各种潜在的风险和危险,如火灾、意外碰撞、意外倾覆等。

因此,合理使用、维护和更新船舶安全救生设备是确保船员和乘客生命安全的基础。

本文将从船舶装备检测与维护、救生设备配备要求和应急演练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指导。

一、船舶装备检测与维护1. 船舶装备检测流程在船舶安全救生设备的检测与维护工作中,需要制定一套科学而完整的流程。

该流程应包括设备检查前的准备工作、设备检查和测试、问题识别与记录、设备维护和修复、记录与报告等环节。

在每一环节都要有相应的人员和工具配备,并确保操作规范和高效。

2. 船舶装备维护标准船舶安全救生设备的维护标准应明确规定在不同情况下的维护要求。

例如,每日维护应包括设备的外观检查、功能检测、标志和指示器的清洁和可读性检查等。

而每季度或年度维护则应更加全面,包括设备的焊接、紧固件、密封件、电气元件的检查和更换,以确保其正常工作和使用寿命。

二、救生设备配备要求1. 救生艇、救生筏等逃生设备船舶上应配备足够数量的救生艇、救生筏,以保证在紧急情况下所有乘员和船员都能尽快得到安全疏散和救援。

不同类型的船舶应根据其乘载人员的数量和性质,确定配备的逃生设备的数量和容量。

2. 救生衣、救生圈等个人救生装备在船舶上,每一个人都应配备个人救生装备,如救生衣、救生圈等。

这些装备应根据船舶类型和适航区域的特点,采用合适的规格和材料制作,并确保有足够数量的配备。

此外,救生装备的存放和放置位置应明确规定,以便乘员和船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方便地使用。

三、应急演练1. 应急演练的目的和内容应急演练是船舶安全救生设备的有效使用和应对紧急情况的关键。

船舶所有人应定期组织和进行应急演练,以提高乘员和船员的应急能力和反应速度。

应急演练的内容应包括逃生演练、救生设备的使用演示、救援队伍协同作战演练等多个方面,确保演练全面、真实和有效。

船舶救生设备管理概述

船舶救生设备管理概述

船舶救生设备管理概述船舶救生设备是指在船舶发生意外或遭遇危险时用于保障船员生命安全的设备。

对于船舶管理者来说,合理管理和维护船舶救生设备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船舶救生设备管理进行概述,包括管理的目的、管理内容、管理方针以及管理流程等方面的内容。

1. 管理目的船舶救生设备管理的目的在于确保船舶上的救生设备处于良好的状态,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使用。

通过管理,可以保障船员的人身安全,降低事故发生时的伤亡风险,提高船舶的安全性能。

2. 管理内容船舶救生设备管理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设备选配与配置船舶救生设备的选配与配置是指根据船舶的类型、规模和运营区域等条件,合理选择和配置救生设备。

根据国际和国内的相关法规和标准,船舶应配置必要的救生设备,如救生艇、救生筏、救生衣、救生圈等,以满足船员的实际需求。

2.2 设备购置与检验船舶救生设备的购置与检验是指对救生设备的采购进行管理,并定期对其进行检验,确保其符合要求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船舶管理者应按照相关的规定要求,选择合格的供应商进行购置,并定期进行设备的检验,如检查救生艇的结构完整性、救生衣的浮力性能等。

2.3 设备维护与保养船舶救生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是指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和定期保养,以保证其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船舶管理者应制定相应的维护计划,包括设备的清洁、润滑、防腐等工作,并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4 设备操作与培训船舶救生设备的操作与培训是指船员对救生设备的正确使用和操作方法进行培训,并进行相应的演练。

船舶管理者应确保船员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和知识,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有效地使用救生设备,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 管理方针船舶救生设备管理应遵循以下方针:•安全第一:将船员的人身安全放在首位,确保救生设备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

•法规合规:严格按照相关国际和国内法规进行设备的选配、购置、检验和维护,确保合规性。

船舶救生缆机的构想分析

船舶救生缆机的构想分析

C W T 中国水运 2019·03 57摘 要:海上安全事故日益频发,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海上安全。

为了维护海上船舶航行安全,我国也加大力度采取了许多措施,效果显著。

笔者根据多年的海上工作经验构想出一种高效率的救生设备——救生缆机,主要用在救助船舶上对人员和物资进行快速救助转移,通过对其结构设计、工作原理以及技术难点进行计算分析,以探讨该设备在理论技术层面上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救生缆机;恒张力;救生吊篮;救生主钢缆;辅助缆车中图分类号:U67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9)03-0057-03船舶救生缆机的构想分析DOI 编码:10.13646/ki.42-1395/u.2019.03.023张启行,郑州,陈宜志(交通运输部北海救助局救助船队,山东 烟台 264000)1船舶救生缆机的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船舶救生缆机主要由一台主救生缆车和两台辅助缆车组合而成。

缆车的动力源为液压马达,三台缆车共用一台液压泵站,液压马达通过齿轮带动滚筒旋转。

如图1所示,辅助缆车A 和B 在同一竖直线上,滚筒A 在滚筒B 上面,在A、B 滚筒之间为救生主缆车滚筒。

主救生缆车滚筒拖着主钢缆,主钢缆承受较大的拉力,钢缆的长度较长,一般可拉长200米,两台辅助缆车共用一条辅助钢缆,其长度为450米.救生主缆车类似拖缆机滚筒,如图2所示。

在钢缆的引头位置有一个可拆卸的固定环,用于固定在难船上。

离固定环一定的距离,有一个固定滑环,其滑环是固定在主钢缆上,用于传动辅助钢缆。

在固定滑轮和主救生缆车之间有一对可移动双滑轮组,可以在主钢缆上自由移动,并且可绕着钢缆的轴向方向旋转。

在双滑轮组上有一根可自动伸缩的细钢缆,其中一段是固定在辅助钢缆上,其长度的调节是根据伸张的力度大小变化的,其最大长度大于辅助缆车A 到救生主缆车圆心距离。

在滑轮组下面吊着半封闭式充气吊篮,并且挂钩可以人为紧急脱钩,在挂钩上的钢缆长度可手动机械调节,调节位置在吊篮里。

救生设备[1]

救生设备[1]
• 考虑到我国的具体情况,我国制定了《海船救生设备 规范》对船舶救生设备的配备进行了规定。
PPT文档演模板
救生设备[1]
救生设备的组成
• 救生设备:是指在船舶遇险时,使船上人员安 全迅速撤离船舶并在水上维持生命的专用设备 总称。
• 内容:救生艇、救生筏、救生浮具、救生圈、 救生衣、救生抛绳器和存、登乘、降落装置, 以及登艇梯、救助艇、自然灯、烟火信号、火 箭、信号降落伞等,它们都必须符合一定的技 术条件和规格要求 。
PPT文档演模板
救生设备[1]
气胀救生筏
PPT文档演模板
救生设备[1]
• 要求:采用橡胶尼龙布制成,其浮力应 由浮力舱提供,使用无毒气体充气,并
要求在环境18~20ºC之间,在1min内能 完全充足;在环境温度为-30ºC时,在 3min内完全充足。平时筏体不充气,折 迭存放在玻璃钢筒内。
PPT文档演模板
PPT文档演模板
救生设备[1]
• 按结构形式分类
• 敞开式救生艇(乘员定在60人以 上者因为机动救生艇)
• 部分封闭救生艇 • 全封闭救生艇
PPT文档演模板
救生设备[1]
• 敞开式救生艇:结构简单,登乘方便, 使用历史悠久,但低温保护性能差,在
《公约》中已近不提,在我国《规范》 中还允许国内航行船上使用。
PPT文档演模板
救生设备[1]
• 按航速分类
• 一般救助艇(简称救助艇)按 《SOLAS公约》规定航速应不小于6kn。
• 快速救助艇满载航速要就不小于8kn。 在有3个艇员的轻载状态下,航速不小 于20kn,并在此状态下保持此航速至 少4h。快速救助艇是客滚船上必须配 置的救助艇。
PPT文档演模板
救生设备[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船舶救生设备的布置与案例分析
作者:闫慧朋
来源:《科技资讯》2017年第24期
摘要:以多个船型的救生设备布置为研究对象,针对规范要求及不同船型的实际案例,分析救生布置的典型问题,通过前期的规范消化,积累经验,避免在后期船舶建造及船舶营运过程中发生问题。

关键词:救生布置布置释放回收
中图分类号:U66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8(c)-0216-02
泰坦尼克号的沉没,促使了国际海事组织在1914年发布了第一版的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简称SOLAS),现今使用的第五版为1974年发布的及后面的一系列的修正案。

IMO体系中的规定由各类公约、规则、决议和通函等组成,其内容互相交叉补充。

SOLAS规范的第III 章主要介绍关于救生设备要求,但这些规定不是唯一的,同时需要遵守IMO发布的国际救生设备规则(LSA)的要求,比如SOLAS中只规定船上配备救生艇的要求,而在LSA上对救生艇的规格、性能、测试等都有详细的规定。

各船级社和挂旗国基本上是以SOLAS为最低要求,增加了一些特殊要求和理解。

1 救生属具的布置
1.1 救生属具的选择
由于船舶的航区不同、船型不同,根据规范要求可以做出多种组合,现将我厂建造的船型进行总结。

1.1.1 自由降落救生艇+救助艇+救生筏+救助艇/筏吊
优点:救生艇的释放迅速。

缺点:在船尾布置一套自由降落救生艇,占用空间大,船舶还需额外配置救助艇及救生筏。

1.1.2 重力倒臂式式救生艇/救助艇+救生筏
优点:船舶每舷布置重力倒臂式救生艇,其中一舷可以兼做救助艇。

船宽相对富裕的会选择这种组合。

1.2 救生属具的存放布置
救生属具的存放、集合、登乘、降落与回收的布置,在SOLAS上第III章和LSA上都有详细和具体的要求,总结如下。

第一,集合站要保证人均0.35m2;第二,提供应急照明;第三,油轮的救生艇筏不能布置在具有爆炸或危险品舱室的上方;第四,顺着船舷降落的救生属具布置要尽可能的远离推进器含首侧推;第五,当满载船舶在纵倾10°和向任何一舷横倾20°或横倾到船舶露天甲板的边缘浸入水中的角度(以两者中较小角度者为准时),应离水线不小于2m。

设计举例:除了以上第三点,其他几点在11300滚装船和10500滚装船设计过程中都不同程度的反映出来。

首先谈到的是第五点,11300滚装船的救助艇吊是具有兼做物料吊的功能,当船发生横倾20°时,救助艇的外壳碰甲板边缘,不满足规范,最终通过抬高吊的基座解决问题。

另外,应急照明不仅针对救生艇,对救生筏和救助艇同样有效,特别是布置在偏远区域的救生筏。

对于油轮或化学品船的救生艇除了第三点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考虑:是否需要配防火性救生艇?是否需要配自备空气补给系统?是否需要配置水喷淋系统,以上几个问题均在SOLAS第III章中有明确的解释。

2 救生属具的释放和回收
救生艇和救生筏是为了船舶发生弃船时能保护遇险人员生命的属具。

而救助艇是用于救助遇险人员及集结救生艇筏。

尽管作用不同,但都有共同点,都是为了出于人命安全考虑的,这是符合SOLAS和LSA设置初衷的。

重力式吊艇架是依靠艇的重力作用放艇的吊艇架。

即在船上没有任何动力或失去电力的情况下,或是吊艇臂将艇移出舷外并降落入水,或是使艇自由降落入水。

艇的起升回收则使用艇绞车。

重力式吊艇架放艇迅速且安全,是目前国内外使用最普遍的吊艇架。

以下几点是针对船舶设计过程中,对规范的理解有冲突或者曾出现过的问题。

(1)“每个降落设备都应提供次要方式用吊艇索降落救生艇——(出自LSA/第6章
/6.1.4.7)”。

规范背景:当船舶发出弃船信号,全船的人员全部集合登艇,而此时母船可能已经失电或者已经触礁等等,船后区域不利于救生艇的释放,全船人员怎么办?
规范理解:自由降落式救生艇降落装置是一种无约束的重力式降落装置,在客船上是不允许使用。

此救生艇除了本身采取重力释放之外,都应配置次要释放方式即用吊艇索降落艇。

规范允许采用储备机械动力、人工释放等方式。

储备机械动力的装置由于救生艇的重量大,导致储能装置结构复杂,造价较高,一般使用较少。

(2)“如果重型动索滑车构成危险,为安全起见应设有供恶劣天气下使用的回收环索——出自SOLAS/CH.III /PART B/SEC.I/17.5”。

规范背景:任何救助艇当接收到求助信号的时候都可以协助遇难船舶度过危难。

当完成使命的救助艇的回收到船上.或许携带担架,在天气好的情况下,船员可以控制救助艇的回收,但如果遇到恶劣天气,母船发生横摇颠簸的时候,这就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规范理解:“heavy fall blocks”,重型滑轮组,规范提到:“如果它们构成危险”。

当发生恶劣海况时,艇与大船二者会发生不同方向和速度的移动,10kg的撞击力对于船员是没办法承受的,会产生一个很严重的危险,可能会至人生命。

风暴索和悬挂索的设计对于船东非常重要,可是部分厂家仅仅针对倒臂式救生艇兼救助艇型的增加配置了风暴索和悬挂索,因为重力式的救生艇上是由重型滑轮组成,而单独配置的救助艇吊不存在这种情况。

但据统计,救助艇吊上配的吊钩和平衡块都远大于10kg。

所以救助艇吊也需要配置,不能忽略。

3 结语
使用最新版的SOLAS综合文本及修正案,尤其是船舶建造之前生效的版本,是对设计人员为设备布置的最低要求,这是因为公约对一条船在构造、设备和操作方面适用的文本有不同的要求;在构造上,满足本船处于安放龙骨、类似建造或结构上的改建阶段前生效的文本即可;在设备上,满足各个条款规定配备的日期;而在操作上,应随时满足最新的规定。

也就是在船体结构等不容易改变的方面,采用建造前的标准,而一些安全操作方面的配备与要求应根据公约更新。

所以我们应保持对构造和设备上的要求要有足够的认识,尤其是一些设备的要求更新上也要提起注意。

参考文献
[1] SOLAS -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the Safety of Life at Sea[Z].
[2] LSA Code-International Life-Saving Appliance Code[Z].。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