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热电式传感器

合集下载

传感器技术课后题答案 贾伯年 第3版

传感器技术课后题答案 贾伯年 第3版

衡量传感器静态特性的主要指标。

说明含义。

回差(滞后)—反应传感器在正(输入量增大)反(输入量减小)行程过程中输出-输入曲线的不重合程度。

重复性——衡量传感器在同一工作条件下,输入量按同一方向作全量程连续多次变动时,所得特性曲线间一致程度。

各条特性曲线越靠近,重复性越好。

灵敏度——传感器输出量增量与被测输入量增量之比。

分辨力——传感器在规定测量范围内所能检测出的被测输入量的最小变化量。

线性度——表征传感器输出-输入校准曲线与所选定的拟合直线之间的吻合(或偏离)程度的指标。

阀值——使传感器输出端产生可测变化量的最小被测输入量值,即零位附近的分辨力。

稳定性——即传感器在相当长时间内仍保持其性能的能力。

漂移——在一定时间间隔内,传感器输出量存在着与被测输入量无关的、不需要的变化。

静态误差(精度)——传感器在满量程内任一点输出值相对理论值的可能偏离(逼近)程度。

计算传感器线性度的方法,差别。

理论直线法:以传感器的理论特性线作为拟合直线,与实际测试值无关。

端点直线法:以传感器校准曲线两端点间的连线作为拟合直线。

“最佳直线”法:以“最佳直线”作为拟合直线,该直线能保证传感器正反行程校准曲线对它的正负偏差相等并且最小。

这种方法的拟合精度最高。

最小二乘法:按最小二乘原理求取拟合直线,该直线能保证传感器校准数据的残差平方和最小。

什么是传感器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为什么要分静和动?(1)静态特性:表示传感器在被测输入量各个值处于稳定状态时的输出-输入关系。

动态特性:反映传感器对于随时间变化的输入量的响应特性。

(2)由于传感器可能用来检测静态量(即输入量是不随时间变化的常量)、准静态量或动态量(即输入量是随时间变化的变量),于是对应于输入信号的性质,所以传感器的特性分为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

Z-1 分析改善传感器性能的技术途径和措施。

(1)结构、材料与参数的合理选择(2)差动技术(3)平均技术(4)稳定性处理(5)屏蔽、隔离与干扰抑制(6)零示法、微差法与闭环技术(7)补偿、校正与“有源化”(8)集成化、智能化与信息融合2-1 金属应变计与半导体工作机理的异同?比较应变计各种灵敏系数概念的不同意义。

传感器的分类

传感器的分类
这种分类方法把种类繁多的被测量分为基本被测量和派生被测量两 类。例如,力可视为基本被测量,从力可派生出压力、重力、应力、力 矩等派生被测量。当需要测量这些被测量时,只要采用力敏传感器就可 以了。了解基本被测量和派生被测量的关系,对选用传感器类型很有帮 助。
传感器的分类
常见的非电基本被测量和派生被测量见表1-1。
热电式传感器所基于的物理原理主要包括热电效应、热阻效应、热 辐射、磁导率随温度变化的特性等,因此按照工作原理,可将热电式传 感器分为热敏电阻、热电偶、PN结型测温传感器、辐射高温计等。下 面主要介绍热敏电阻。
传感器的分类
热敏电阻是最常见的温度检测元件之一,其测量精度高、种类 多、发展较成熟,它由一种半导体材料制成,特点是电阻随温度变化 而显著变化,能直接将温度的变化转换为电量的变化。
热敏电阻是利用半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变化的特性制成的一种 热敏元件。热敏电阻的导电性能主要由内部的载流子(电子和空穴) 密度和迁移率所决定,当温度升高时,外层电子在热激发下大量成为 载流子,载流子的密度大大增加,活动能力加强,从而导致其阻值的 急剧下降。
传感器的分类
按照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情形,可将热敏电阻分为三类:阻 值随温度的上升而减小的负温度系数(nega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NTC)热敏电阻,它的主要材料是过渡金属氧化物半导 体陶瓷;阻值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加的正温度系数(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PTC)热敏电阻,其主要材料是掺杂的半 导体陶瓷;临界温度系数热敏电阻(critical temperature resistor, CTR),它的阻值在特定的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而降低3~4个数量 级,主要材料是二氧化钒,并添加了一些金属氧化物,可组成理想的 控制开关。在温度测量中,主要采用的是NTC和PTC热敏电阻,尤其 是NTC热敏电阻。

传感器的主要分类

传感器的主要分类

传感器的主要分类传感器是测量和检测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传感器按功能和工作原理可以分为多个不同的分类。

以下是传感器的主要分类:1. 基于测量类型的分类:- 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环境或物体的温度。

常见的温度传感器包括热电偶和热敏电阻。

- 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液体或气体的压力。

常见的压力传感器有压阻式和压电式传感器。

- 光传感器:用于检测光线的强度。

光传感器分为光敏电阻和光电二极管等类型。

- 湿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空气中的湿度。

常见的湿度传感器有电容式和电阻式传感器。

- 速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物体的速度。

其中包括激光测距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以及旋转编码器等。

- 位移传感器:用于测量物体的位移或位置。

常见的位移传感器包括压敏电阻、光电编码器和霍尔传感器等。

2. 基于工作原理的分类:- 电阻式传感器:根据电阻值的变化来测量物理量,如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

- 压电式传感器:利用压电效应将信号转换为电荷或电压输出,如压力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

- 感应式传感器:利用感应原理来测量物理量,如电感传感器和磁敏传感器。

- 光电式传感器:利用光电效应来测量光的强度或光的特性,如光电二极管和光敏电阻。

- 超声波传感器:利用超声波的发射和接收来测量物体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广泛应用于测距和避障等领域。

3. 基于应用领域的分类:- 工业自动化传感器:包括流量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等。

- 环境监测传感器:如温湿度传感器、气体传感器和光照传感器等。

- 生物医学传感器:如血压传感器、血糖传感器和心率传感器等。

- 智能家居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门磁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等。

- 汽车传感器:包括转向传感器、刹车传感器和氧气传感器等。

4. 基于信号输出形式的分类:- 模拟输出传感器:通过模拟信号输出来反映测量物理量的变化。

- 数字输出传感器:通过数字信号输出来反映测量物理量的变化。

- 脉冲输出传感器:通过脉冲信号输出来反映测量物理量的变化。

检测与技术习题课

检测与技术习题课

第1章传感器的一般特性一、填空题1、衡量传感器静态特性的重要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

2、通常传感器由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是能把外界__转换成______的器件和装置。

3、传感器的_____是通过实验建立传感器起输入量与输出量之间的关系,并确定不同使用条件下的误差关系。

4. 测量过程中存在着测量误差,按性质可被分为、和随机误差三类,其中可以通过对多次测量结果求平均的方法来减小它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5、一阶传感器的时间常数τ越__________,其响应速度越快;二阶传感器的固有频率ω0越_________, 其工作频带越宽.6、灵敏度是描述传感器的输出量对输入量敏感程度的特性参数。

其定义为:传感器与相应的之比,用公式表示。

二、选择1、通常意义上的传感器包含了敏感元件和()两个组成部分。

A. 放大电路B. 数据采集电路C. 转换元件D. 滤波元件2、若将计算机比喻成人的大脑,那么传感器则可以比喻为( )。

A.眼睛 B. 感觉器官 C. 手 D. 皮肤3、属于传感器静态特性指标的是()A.固有频率B.临界频率C.阻尼比D.重复性4、衡量传感器静态特性的指标不包括()。

A. 线性度B. 灵敏度C. 频域响应D. 重复性5、下列对传感器动态特性的描述正确的是()A 一阶传感器的时间常数τ越大, 其响应速度越快B 二阶传感器的固有频率ω0越小, 其工作频带越宽C 一阶传感器的时间常数τ越小, 其响应速度越快。

D 二阶传感器的固有频率ω0越小, 其响应速度越快。

6、三、计算分析题1、什么是传感器?由几部分组成?试画出传感器组成方块图。

2、传感器的静态性能指标有哪一些,试解释各性能指标的含义。

3、传感器的动态性能指标有哪一些,试解释各性能指标的含义第2章电阻应变式传感器一、选择、填空题1、金属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形变时它的电阻值将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_______效应;2、产生应变片温度误差的主要因素有_、_和_。

热电式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

热电式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

热电式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一、热电式传感器的原理热电式传感器是一种使用热电效应来测量温度的传感器。

它利用了热电效应在两个不同材料接合处产生的温度差,从而生成一个电压或电流信号,用于测量温度。

1. 热电效应的基本原理热电效应是指两个不同材料的接触处由于温度差异而产生的电势差。

根据这个原理,热电式传感器通常由两种不同材料的导线或导体构成。

2. 热电偶原理热电偶是热电式传感器的一种常见类型,它由两根不同材料的导线通过焊接连接而成。

当一个导线的接触处受到热源的加热时,会产生一个电势差,这个电势差与温度成正比。

通过测量这个电势差,可以间接测量热源的温度。

3. 温度与电势差的关系热电偶的电势差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热电势-温度特性曲线来描述。

每种材料的热电性质都不同,因此每根导线的热电特性也不同。

通过测量两个导线的电势差,可以确定温度的值。

二、热电式传感器的应用热电式传感器由于其简单、可靠的原理,被广泛应用于温度测量以及其他相关领域。

1. 工业自动化在工业自动化中,热电式传感器常用于测量各种流体、气体以及固体的温度。

它可以实时监测温度变化,并与控制系统相连,实现温度的自动调控。

2. 热处理过程热电式传感器在热处理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通过测量加热炉、熔炉等设备的温度,可以确保热处理过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 医疗设备热电式传感器在医疗设备中也有广泛应用。

例如,体温计和血糖仪等便携式医疗设备都采用了热电式传感器来测量体温和血糖水平。

4. 环境监测热电式传感器还可以用于环境监测。

例如,测量室内和室外温度、湿度等参数,可以帮助调节室内环境,提供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结论热电式传感器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温度测量工具。

它利用热电效应的原理,通过测量热源产生的电势差来间接测量温度。

热电式传感器应用广泛,在工业自动化、热处理过程、医疗设备和环境监测等领域都有重要作用。

热电式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对提升生活和工作环境的舒适性,以及保证工业生产过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都起到了关键作用。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二版部分计算题解答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二版部分计算题解答

第一章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概论作业与思考题1.某线性位移测量仪,当被测位移由4.5mm 变到5.0mm 时,位移测量仪的输出电压由减至,求该仪器的灵敏度。

依题意:已知X 1=4.5mm ; X 2=5.5mm ; Y 1=; Y 2=求:S ;解:根据式(1-3) 有:15.45.55.35.21212-=--=--=∆∆=X X Y Y X Y S V/mm 答:该仪器的灵敏度为-1V/mm 。

2.某测温系统由以下四个环节组成,各自的灵敏度如下:铂电阻温度传感器:Ω/℃;电桥:Ω;放大器:100(放大倍数);笔式记录仪:0.1cm/V求:(1)测温系统的总灵敏度;(2)纪录仪笔尖位移4cm 时。

所对应的温度变化值。

依题意:已知S 1=Ω/℃; S 2=Ω; S 3=100; S 4=0.1cm/V ; ΔT=4cm求:S ;ΔT解:检测系统的方框图如下:(3分)(1)S=S 1×S 2×S 3×S 4=××100×=(cm/℃)(2)因为:TL S ∆∆=所以:29.114035.04==∆=∆S L T (℃) 答:该测温系统总的灵敏度为0.035cm/℃;记录笔尖位移4cm 时,对应温度变化114.29℃。

3.有三台测温仪表,量程均为0_600℃,引用误差分别为%、%和%,现要测量500℃的温度,要求相对误差不超过%,选哪台仪表合理依题意,已知:R=600℃; δ1=%; δ2=%; δ3=%; L=500℃; γM =%求:γM1 γM2 γM3解:(1)根据公式(1-21)%100⨯∆=Rδ 这三台仪表的最大绝对误差为:0.15%5.26001=⨯=∆m ℃0.12%0.26002=⨯=∆m ℃0.9%5.16003=⨯=∆m ℃(2)根据公式(1-19)%100L 0⨯∆=γ 该三台仪表在500℃时的最大相对误差为:%75.2%10050015%10011=⨯=⨯∆=L m m γ %4.2%10050012%10012=⨯=⨯∆=L m m γ %25.2%1005009%10013=⨯=⨯∆=L m m γ 可见,使用级的仪表最合理。

第7章热电式传感器案例

第7章热电式传感器案例
4

B
第7章 热电式传感器
§7-1 热电偶
(二) (导体内)温差电势
导体内因两点温度不同,两点产生电势。
机理:导体内自由电子在高温 端具有较大的动能,因而向低 温端扩散,结果高温端因失去 电子而带正电荷,低温端因得 到电子而带负电荷,从而形成 一个静电场。
eA (T , T0 ) dT
- eAB (T0 ) eBC (T0 ) eCA (T0 )
10
第7章 热电式传感器
§7-1 热电偶
二、热电偶基本定律 (一)中间导体定律 右图的热电偶回路总电势为
EABC (T , T0 ) eAB (T ) eBC (T0 ) eCA (T0 ) - AdT BdT
第7章 热电式传感器
热电式传感器是一种将温度变化转换为电量变化的装置。在 各种热电式传感器中,把量转换为电势和电阻的方法最为普遍。 其中:将温度转换为电势的热电式传感器叫热电偶 将温度转换为电阻值的热电式传感器叫热电阻。 ① 温度 电势 放大电路
热电偶 热电阻 热敏电阻

温度
电阻
检测电路
1
第7章 热电式传感器
EABC (T , T0 ) eAB (T ) eBC (T0 ) eCA (T0 ) - AdT BdT
T0 T0
T
T
接触电势
温差电势
9
第7章 热电式传感器
§7-1 热电偶
二、热电偶基本定律 (一)中间导体定律
在T=T0时
eAB (T0 ) eBC (T0 ) eCA (T0 ) 0
EABC (T , T0 ) eAB (T ) - eAB (T0 ) ( B - A )dT EAB (T , T0 )

测试与传感器作业答案

测试与传感器作业答案

第一章 测试技术基础1.用测量范围为-50~150kPa 的压力传感器测量140kPa 压力时,传感器测得示值为+142kPa ,试求该示值的绝对误差、相对误差、标称相对误差和引用误差。

解:绝对误差2kPa140142=-=∆p相对误差 1.43%100%1401401420=⨯-=∆=p p p δ标称相对误差1.41%100%142140142=⨯-=∆='p p p δ引用误差 1%100%50150140142m =⨯+-=∆=p p p γ2.某压力传感器静态标定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试求用端点连线拟合法拟合的该传感器输出与输入关系的直线方程,并试计算其非线性误差、灵敏度和迟滞误差。

解: 端点连线拟合法拟合的直线方程 p p U 450200==非线性误差0.1%100%2000.2100%=⨯=⨯∆=FS Y L max γ灵敏度 4mV/Pa =∆∆=pUS 迟滞误差0.3%100%2001.221100%21=⨯⨯=⨯∆=FS H Y H max γ或0.6%100%2001.2100%max =⨯=⨯∆=FS H Y H γ3.玻璃水银温度计的热量是通过玻璃温包传导给水银的,其特性可用微分方程表示(式中y 为水银柱高度,单位m ;x 为输入温度,单位℃)。

x y dtdy310123-⨯=+试确定温度计的时间常数τ、静态灵敏度k 和传递函数及其频率响应函数。

解:x y dtdy310123-⨯=+x y D 3101)23(-⨯=+x y D 31021)123(-⨯=+时间常数静态灵敏度s 51.=τC m/1050o 3-⨯=.k 传递函数 频率响应函数1511050(s)3+⨯=-s H ..15.1105.0)(j 3+⨯=-ωωj H 4. 某热电偶测温系统可看作一阶系统,已知其时间常数为0.5s ,静态灵敏度。

试计1=k 算其幅频特性误差不大于5%的最高工作频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1.1 金属热电阻
7.1.1.3 热电阻的应用
1.铂热电阻测温
恒压工作的铂热电阻测温电路如图7-4(a)所示。 热电阻选用TRRA1023B(Pt1000),R0=1000 ; 传感器工作电压UB=10V+e1。 测温电桥输出: R1R U B A2 U out ; ( R1 R0 R)(R1 R0 ) 可得10mV/℃的电压灵敏度。

7.1.1 金属热电阻
1.铂热电阻(WZP)
结构材料:φ0.02~0.07mm Pt丝绕在云母等绝缘骨架上 (无感绕制),装入保护套管,接出引线;或箔式结构;薄 膜式结构。 =0.0981×106 · ; m
图铂热电阻的结构
7.1.1 金属热电阻
测温范围和应用: -259.340)=R100 / R0 基准铂热电阻:W(100)≥1.39256, 纯度99.9995%;
1.标称电阻值RH,(25±0.2℃)时的电阻值,又称冷电阻。 2.电阻温度系数,温度变化1℃时,热敏电阻阻值的变化 率(%/℃)。 3.耗散系数H,热敏电阻温度与周围介质温度相差1℃时所 耗散的功率(W/℃)。 4.热容c,热敏电阻温度变化1℃时所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J/℃)。 5.能量灵敏度G=(H/)×100,使热敏电阻的阻值变化1% 时所需耗散的功率(W)。 6.时间常数=cH,温度为T0的热敏电阻突然置于温度为T 的介质中,热敏电阻的温度增量T=0.632(TT0)时所需的时间 (s)。
图7-17 热敏电阻流量计
7.1.2 半导体热敏电阻
2.温度控制 利用热敏电阻的温度控制电路如图7-18所示。
图7-18 温度控制电路
7.1.2 半导体热敏电阻
3.温度上、下限报警 热敏电阻温度上、下限报警电路如图7-19所示。
图7-19 温度上下限报警电路
7.1.2 半导体热敏电阻
4.温度测量 图7-20是利用NTC热敏电阻组成的0~100℃的测温电 路,相应的输出电压为0~5V,其灵敏度为50mV/℃。
3.A/D转换器比例工作的热电阻温度测量电路
测温电路如图7-11、图7-12所示。
图7-12 铂电阻A/D转换测温电路
7.1.2 半导体热敏电阻
热敏电阻的类型:
PTC,温度控制,限流元件; NTC,温度测量,补偿元件; CTR,温度开关元件。 热敏电阻温度曲线如图7-13所示。
图7-13 热敏电阻特性曲线
7.2 p-n结型温度传感器
Ube1和Ube2反极性串接施加在电阻R上,则R上电压为:
U T U be U be 2 U be1 kT 8J 1 kT ln ln 8 179T (V ) q J1 q
通过R的电流 I R I1 179 / R ,IT =2I1,若取R=358, T 则 kT=IT/T=2×179/358=1(A/K) 所以 IT=kT· T
7.1.1 金属热电阻
7.1.1.2 热电阻测量线路
直流电桥线路,主要考虑其引线电阻和接触电阻影响, 常采用三线接法和四线接法。如图7-2、图7-3所示。 其次考虑工作电流的热效应影响,工作电流<10mA。
图7-2 热电阻测温电桥的三线连接法
7.1.1 金属热电阻
图7-3 热电阻测温电桥的四线连接法
7.2 p-n结型温度传感器
7.2.4 集成温度传感器的典型应用
1.测量温度 AD590远程温度测量 如图7-25所示。
图7-25 AD590摄氏温度测量电路
7.2 p-n结型温度传感器
数字温度计 如图7-26所示。
图7-26 XSW-1型数字温度计
7.2 p-n结型温度传感器
2.测量温差 如图7-27所示。 I=IT1IT2=kT( T1T2); U0=IR3=kTR3(T1T2)=f( T1T2 )
7.1.2 半导体热敏电阻
7.1.2.3 热敏电阻的应用
热敏电阻的优点:温度系数大,灵敏度高;热容量小, 响应快,分辨率高;价格便宜等。缺点:互换性差,热电 特性非线性大等。主要用于温度的测量、控制,温度补 偿,流速(或流量)测量等。 1.流量测量 基于流体流速(流量)与散热 关系,利用热敏电阻桥式电路测 流体流速(或流量),如图7-17 所示。
第7章 热电式传感器
温度 电信号(电阻、电压、电流等)
热电式传感器
热电阻 PN结型热电式传感器 热电偶
7.1 热电阻
温度t

电阻Rt
热电阻: 金属热电阻(铂热阻、铜热阻等) 半导体热敏电阻(PTC、NTC、CTR)
1.7.1.1 金属热电阻
7.1.1.1 原理、结构和材料
原理:电阻-温度效应—大多数金属导体的电阻都 随温度而变化。电阻-温度特性方程: Rt=R0 (1 + t +t2 + … ) (7-1) 热电阻感温元件—纯金属材料,其性能要求: 大则灵敏度高; 理化性能稳定; 恒定,以保证线性关系; 大,体积尺寸小; 复现性好。
dT q ln IS const
7.2 p-n结型温度传感器
7.2.2 晶体管温度传感器
将NPN型晶体管的bc结短接,利用be结作为感温器件, 接近PN结理想特性,如图7-21所示—测温原理。
图7-21 晶体管温度传感器
7.2 p-n结型温度传感器
7.2.3 集成温度传感器
一只晶体管发射极电流密度Je 1 J e J s (e qU / kT 1) a 通常a1,JeJs,则 kT aJ e
7.1.2 半导体热敏电阻
7.1.2.1 热敏电阻主要特性(NTC热敏电阻) 1.电阻-温度特性
RT Ae
B /T
R0e
1 1 B( ) T T0
T1T0 R0 B ln T1 T0 R1
A R0 e B T0
图7-14 NTC热敏电阻温度特性 R B 1365ln 20 =(2000~6000)K R100
7.1.1 金属热电阻
图7-4 恒压工作铂 热电阻测温电路 (a)测温电路; (b)直流/交流变换器电路
7.1.1 金属热电阻
恒流工作的铂热电阻测温电路如图7-5所示。传感器的工作 电流约为1mA,此时传感器的灵敏度约为3mV/℃,一般运放 都可选用。
图7-5 恒流工作铂 热电阻测温电路
7.1.1 金属热电阻
图7-29 AD590温度控制系统
7.3 热电偶
7.3.1 热电偶的工作原理
7.2 p-n结型温度传感器
AD590电流型集成温度传感器(图7-23)
测温原理: 晶体管对T3T4使IT分为I1=I2 ,起恒流作用;T1, T2起感温 作用; T1由8只与T2相同的晶体 管并联而成,因此,T2中的电流 密度J2为T1中的电流密度J1的8 倍,即 J2=8J1
图7-23 输出电流正比于绝对温度的AD590温度敏感电路
若:
T0=20℃(=293K) R0=R20 (额定电阻); T1=T=100℃ R1=R100 ;
B—热敏电阻常数。
热敏电阻温度系数:

1 dRT B 2 RT dT T
若B=4000K,T=323K(50℃),则=3.8%/℃,大!
7.1.2 半导体热敏电阻
2.伏-安特性
在稳态下,通过热敏电阻的电流I与其两端之间的电压U的 关系,称为热敏电阻的伏-安特性。如图7-15所示。 当电流很小时,不足以使热敏电阻产生温升,则其电阻 值只决定于环境温度,伏-安特性 呈线性,遵循欧姆定律,主要用 于测温。 当电流增大到一定值时, 使热敏电阻产生温升,会出 现负阻特性。
7.1.1 金属热电阻
2.铜热电阻(WZC)
结构材料:Cu丝绕制,=(4.25~4.28) ×10-3 / ℃ = 0.017×10-6 · m; 测温范围和:50℃~50℃,0.5℃, 50℃~100℃,(1%)t 电阻-温度特性:Rt=R0 (1 + t ),在测温范围内线性。 分度号:Cu100,Cu50,等。 分度表:见附表7-2 另外,铁、镍材料也可制作热电阻温度计。
图7-27 AD590温差测量电路
7.2 p-n结型温度传感器
3.测最低温度 AD590串连,如图7-28所示; 4.测平均温度 AD590并连,如图7-28所示。
图7-28 AD590测最低温度、平均温度
7.2 p-n结型温度传感器
5.温度控制 AD590作为温度控制的感温元件,如图7-29所示
7.2 p-n结型温度传感器
AD590的特性:
1)伏安特性 当U=4~30V时,理想恒流源,电流只随温度T变化; 2)温度特性 55℃~150℃,IT与T有较好的线性,输出电流灵敏度kI =1A/K;非线性误差为T=(0.3~3)℃; 3)精度:可达0.5℃
图7-24 AD590基本特性曲线
图7-20 温度测量电路
5.热电偶温度冷端补偿 后面介绍。
7.2 p-n结型温度传感器
7.2.1 二极管温度传感器(恒流正向应用)
PN结伏安特性:
I I S (e qU / kT 1) I S e qU / kT

kT I U ln q IS
式中,I—PN结正向电流;U—PN结正向压降;Is—PN结 反向饱和电流;q—电子电量(1.61019C);T—绝对温度; k—玻尔兹曼常数(1.3810-23J/K)。 保持I恒定,则U与T成线性关系,这就是PN结的测温 原理,其灵敏度 dU k I
图7-15 热敏电阻伏安特性
7.1.2 半导体热敏电阻
3.安-时特性
热敏电阻的电流-时间曲线如图7-16所示,表示热敏电阻 在不同的外加电压下,电流达到稳定最大值所需要时间。 这是一热平衡过程,一般为0.5~1s。
图7-16 热敏电阻安-时特性
7.1.2 半导体热敏电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