葶苈子乃泻肺强心之佳药
葶苈子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概况

葶苈子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概况
杨光;林明侠;万羽
【期刊名称】《中医药信息》
【年(卷),期】2001(018)002
【摘要】@@ 葶苈子为十字花科植物独行菜、北美独行菜或播娘蒿的干燥成熟种子,又名大适、大室、蕈蒿、丁历等.味辛、苦,性大寒.归肺、膀胱经.葶苈子具有泻
肺平喘、利水消肿之功效.用于痰涎壅盛、喘咳不得平卧、水肿、悬饮、胸腹积水、小便不利等.为进一步加强对葶苈子的研究与应用,笔者对葶苈子的药理作用及临床
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总页数】2页(P12-13)
【作者】杨光;林明侠;万羽
【作者单位】哈尔滨制药三厂临床部,黑龙江,哈尔滨,15000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哈尔滨制药三厂临床部,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2.710.5
【相关文献】
1.葶苈子近20年临床应用概况 [J], 马梅芳;吕文海
2.地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概况 [J], 李慧芬
3.吉非替尼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概况 [J], 高红瑾;庄捷
4.刺玫果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概况 [J], 韩竞;金哲雄
5.鸡内金的临床应用及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J], 王楠;顾笑妍;吴怡;吴华燕;梁小艳;修彦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朱良春临床26药对精选-用药必学之法

朱良春临26药对精选-用药必学之法)1、细辛干姜五味子【用量】细辛6g,干姜4g,五味子5g。
【功效】温肺散寒,化饮止咳。
【主治】寒饮咳喘,症见咳喘,痰多稀薄,呈泡沫状,舌质淡,苔滑润。
【按语】仲景苓甘五味姜辛汤、小青龙汤、小青龙加石膏汤、厚朴麻黄汤中均用有细辛、干姜和五味子。
2、葶苈子大枣【用量】葶苈子15~30g,大枣10枚。
【功效】泻肺除饮,下气平喘,抗御心衰。
【主治】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渗出性胸膜炎、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属痰浊水饮壅滞胸肺,症见面目浮肿、咳喘气逆、痰涎壅盛、咳吐痰水,而肺气不虚者。
【按语】两药配伍乃《金匮》葶苈大枣泻肺汤,原治“肺痈,喘不得卧”,今引申治疗上述诸病证,效果较好。
葶苈子含强心苷,可使心缩加强,心率减慢,对衰竭的心脏,可增加心排血量,降低静脉压,用于治疗风心病、肺心病之心力衰竭疗效较好。
心衰者正气多虚,不耐葶苈子强力祛邪,故佐大枣和缓药性。
多年来,余常以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味治疗心衰,能使临床症状较快地缓解或消失,心衰得以控制,多数患者不仅病情稳定,而且可以恢复工作能力。
凡心慌气短,动则加剧,自汗,困倦乏力,苔白质淡,脉沉弱者,乃心脾气虚之证,宜加用炙黄芪、党参、白术、炙甘草,以益气健脾;两颧及口唇发绀,时时咯血,脉结代,舌质紫瘀者,系心体残损、肺络瘀阻之证,应加用化瘀和络之品,如丹参、苏木、花蕊石、桃仁、杏仁、炙甘草等。
如阳虚较甚,怯冷,四肢不温,足肿,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细而结代者,需加用附片、仙灵脾、鹿角片、炙甘草等品以温肾助阳。
3、葶苈子鹅管石肉桂【用量】葶苈子30g,鹅管石40g,肉桂9g。
共研细末,每服6g,每日2次。
【功效】温肺化饮,涤痰定咳。
【主治】痰饮咳喘。
【按语】此药对乃章次公先生常用。
4、丹参黄芩百部【用量】丹参12g,黄芩10g,百部15g。
【功效】活血清肺,抗痨杀虫。
【主治】肺结核或肺外结核。
【按语】丹参活血化瘀;黄芩善清肺火;百部润肺止咳、抗痨杀虫,实验研究证明,对人型结核分枝杆菌有完全的抑制作用。
葶苈大枣泻肺汤(《金匮要略》)

葶苈大枣泻肺汤(《金匮要略》)葶苈大枣泻肺汤(《金匮要略》)【组成】葶苈子15g 大枣20枚【用法】水煎,1次服完。
【主治】痰水壅肺,喘不得卧;或支饮不得息。
【证析】喘不得卧,呼吸困难,是本方主证,据此而知病位在肺;究其致病机理,则因痰水壅肺使然。
三焦上联肺系,肺为水之上源。
若薿水壅滞肺系,气道窒塞,妨碍吸清呼浊,肺气不畅,遂呈喘不能卧,呼吸困难。
故痰水壅肺是喘不能卧,呼吸困难的原因;喘不能卧,呼吸困难是痰水壅肺产生的结果。
【病机】痰水壅肺。
【治法】泻肺行水法。
【方义】痰水阻于气道而呈喘不能卧,自宜泻肺行水,不计其余。
方由葶苈子、大枣二药组成。
葶苈子辛苦性寒,功能泻肺行水。
本方用此泻肺气之痹以开其水源,行三焦之水以通调水道,对水饮停蓄实证,有较好疗效。
恐葶苈子苦寒败胃,故用甘味补脾的大枣为佐。
《本草纲目》谓:“葶苈甘苦二种,正如牵牛黑白二色,急缓不同;又如葫芦甘苦二味,良毒亦异。
大抵甜者下泄之性缓,虽泄肺而不伤胃;苦者下泄之性急,既泄肺而易伤胃,故以大枣辅之。
然肺中水气愤满急者,非此不能除,但水去则止,不可过剂尔。
既不久服,何致伤人?葶苈子有苦甜两种,临证可以根据病情缓急使用,中病即止,不可过剂。
【应用】1.本方亦治一身浮肿,咳逆上气,喘鸣息迫,胸满强急者。
2.治胸水、胸痛、咳喘、舌黄口渴等证,加瓜蒌壳、黄芩、鱼腥草、杏仁、桑白皮;胸痛者,加川楝、郁金;胸水由结核所致者,加甘遂、百部、夏枯草、重楼。
【歌括】葶苈大枣泻肺汤,药仅两味效佳良,痰水壅肺喘难卧,泻肺行水即安康。
【优秀文档】葶苈子

葶苈子
葶苈子可能我们不太能了解是什么东西,因为在生活中我们不是能够经常接触到,就算我们接触到但是我们不是专业人士可能也不太清楚它的作用是什么。
其实大家有所不知葶苈子是一类中药材,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葶苈子的药用价值有哪些吧。
植物形态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5~30cm。
茎直立,多分枝,具乳头状腺毛。
基生叶狭匙形,羽状浅裂或深裂,长3~5cm,宽1~1.5cm,叶柄长1~2cm;上部叶线形,有疏齿或全缘。
总状花序顶生;花极不,萼片4,椭圆形;花瓣丝状;雄蕊2~4;雌蕊扁圆形,顶端微凹,柱头头状,子房2室。
短角果,近圆形或椭圆形,扁平,长约3mm,上部具极窄翅。
种子小,淡红棕色。
花期5~6月,果期6~7月。
生于路旁、沟边或山坡、田野。
主产河北、辽宁、内蒙古。
采制
夏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搓出种子,除去杂质。
性状
种子扁卵形,长1~1.5mm,宽0.5~1mm。
表面棕色或红棕色,微有光泽,具纵沟2条,其中1条较明显。
一端钝圆、另端尖而微凹,类白色,种脐位于凹入端。
味微辛辣,粘性较强。
性味归经
性大寒,味辛、苦。
归肺、膀胱经。
功能主治
泻肺平喘,行水消肿。
用于痰涎壅肺、喘咳痰多、胸胁胀满、不得平卧、胸腹水肿、小便不利。
葶苈子的功效与作用葶苈子的药用价值

葶苈子的功效与作用_葶苈子的药用价值*导读:中药葶苈子的功效与作用专区,为您详细介绍葶苈子的功效与作用、葶苈子图片、葶苈子的药用价值、葶苈子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葶苈子的功效与作用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
葶苈子简介葶苈子图片葶苈子的功效与作用葶苈子的药用价值葶苈子的用法与用量葶苈子的副作用葶苈子的配伍应用葶苈子简介葶苈子,药用部分为十字花科植物独行菜、北美独行莱或播娘蒿的种子。
每年夏季果实成熟时,割取全草,打下种子,筛净杂质即可入药。
种子扁卵形,长11.5mm,宽0.51mm。
表面棕色或红棕色,微有光泽,具纵沟2条,其中1条较明显。
一端钝圆、另端尖而微凹,类白色,种脐位于凹入端。
味微辛辣,粘性较强。
葶苈子图片葶苈子的功效与作用下气行水。
治肺壅喘急,痰坎咳嗽,水肿胀满。
1、《本经》:主症瘕积聚结气,饮食寒热,破坚逐邪,通利水道。
2、《别录》:下膀胱水,伏留热气,皮间邪水上出,面目浮肿,身暴中风热痱痒,利小腹。
3、《药性沦》:利小便,抽肺气上喘息急,止嗽。
4、《开宝本草》:疗肺壅上气咳嗽,定喘促,除胸中痰饮。
5、《伤寒类要》:治肾瘅、唇干。
6、《纲目》:通月经。
葶苈子的药用价值1、治嗽:葶苈子一两(纸衬熬令黑),知母一两,贝母一两。
三物同捣筛,以枣肉半两,别销沙糖一两半,同入药中为丸,大如弹丸,每服以新绵裹一丸含之,徐徐咽津,甚者不过三丸。
(《箧中方》含膏丸)2、治上气咳嗽,长引气不得卧,或水肿,或遍体气肿,或单面肿,或足肿:葶苈子三升,微熬,捣筛为散,以清酒五升渍之,春夏三日,秋冬七日。
初服如胡桃许大,日三夜一,冬日二夜二,量其气力,取微利为度,如患急困者,不得待日满,亦可以绵细绞即服。
(《外台秘要方》)3、治咳嗽痰涎喘急:葶苈半两,半夏(生姜汁浸软,切作片子)半两,巴豆四十九粒(去皮,同上二味一处炒,候半夏黄为度)。
上件除巴豆不用,只用上二味为细末,每服一钱,以生姜汁入蜜少许同调下,食后。
(《杨氏家藏方》葶苈散)4、治肺痈喘不得卧:葶苈(熬令黄色、捣,丸如弹子大),大枣十二枚。
真武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研究

·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年2月第20卷第6期作者简介:姬晴(1987.11-),女,本科,主治中医师,研究方向为中医内科真武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研究姬晴(徐州市铜山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江苏 徐州 221000)【摘要】目的:研究真武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
对照组(n =40)患者予以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n =40)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内服真武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进行为期12周的治疗,治疗结束后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主要观察指标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 )、每搏输出量(SV )、心输出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 )、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 )、临床症状积分、血浆中N 末端前脑钠肽(NT-proBNP )、肌钙蛋白(Tn )、谷丙转氨酶(GPT )、尿素氮(BUN )以及钾离子(K +)水平。
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LVEF、SV 及心输出量较对照组患者更高,且LVEDD、LVESD 较对照组患者更低(P <0.05);治疗后,研究组临床症状积分(喘憋、心悸、胸闷及下肢浮肿)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浆中NT-proBNP、Tn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而ALT、BUN 及K +水平比较,两组无明显差异(P >0.05)。
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真武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衰程度,加快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的心室重构,并且基本不影响患者的肝肾功能及电解质。
【关键词】真武汤;葶苈大枣泻肺汤;慢性心力衰竭;心室重构【中图分类号】R541.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249(2022)06-0025-04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 )是因心脏在结构上或功能上发生异常改变,进而导致的一组心脏循环障碍综合征,在临床上通常有心室能力衰退、心排血量骤降、组织灌注不足等特征表现,其患病风险伴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在70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高达10%,且仍在逐年攀升[1]。
葶苈子中药材详细说明书

葶苈子药材名称:葶苈子拼音名称:TINGLIZI别名:大适、丁历。
科属:为十字花科植物独行菜或播娘蒿的成熟种子。
产地:北葶苈主产于河北、辽宁、内蒙古、吉林等地;南葶苈主产于江苏、山东、安徽、浙江等地。
性味:[性味、归经]苦、辛,大寒。
归肺、膀胱经。
功效: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中成药:共有83种中成药使用葶苈子:葶贝胶囊梅花点舌丸小儿解表止咳口服液儿童清肺丸肺安片滋补健身丸镇心痛口服液清热化湿口服液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小儿清热利肺口服液等。
应用:1、痰涎壅盛,喘息不得平卧。
本品苦降辛散,性寒清热,专泻肺中水饮及痰火而平喘咳。
常佐大枣以缓其性,如葶苈大枣泻肺汤(《金匮要略》)。
还常配苏子、桑白皮、杏仁等共用。
2、水肿,悬饮,胸腹积水,小便不利。
本品泄肺气之壅闭而通调水道,利水消肿。
治腹水肿满属湿热蕴阻者,配防己、椒目、大黄,即已椒苈黄丸(《金匮要略》);治结胸、胸水,腹水肿满,配杏仁、大黄、芒硝,即大陷胸丸(《伤寒论》)。
配伍效用:1、葶苈子配伍大戟:葶苈子利水消肿;大戟泻水逐饮。
二者伍用,功效更著,用于治疗湿热所致之水肿。
2、葶苈子配伍大枣:葶苈子苦寒而泻肺平喘、利水消肿;大枣甘温而益脾和胃、顾护中气。
二者伍用,补泻兼施,以大枣甘缓之性制葶苈子之竣猛,防其泻利太过,共奏泻肺利水、下气平喘之功效,用于治疗痰涎壅盛之咳喘胸满不得卧、一身面目浮肿、喉中痰鸣、小便不利等症。
近年来用于治疗渗出性胸膜炎及胸腔积液。
3、葶苈子配伍防己:葶苈子利水消肿、泻肺平喘;防己利水消肿。
二者相伍为用,有清热利水、泻肺平喘之功效,用于治疗肺热所致之水肿、咳嗽、痰黄者。
4、葶苈子配伍杏仁、贝母:葶苈子泻肺平喘、利水消肿;杏仁止咳平喘;贝母清热化痰。
三者伍用,有止咳平喘、清热化痰、利水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咳喘痰黄、小便不利、浮肿因痰热所致者。
用法用量:煎服,5~10G;研末服,3~6G。
鉴别用药:桑白皮与葶苈子均能泻肺平喘,利水消肿,治疗肺热及肺中水气,痰饮咳喘以及水肿,常相须为用。
[原创]朱良春用药经验集
![[原创]朱良春用药经验集](https://img.taocdn.com/s3/m/262813f5e009581b6bd9eb8a.png)
[原创]朱良春用药经验集朱良春,男,字伦,1917年7月生于江苏省丹徒县。
中医主任医师、兼职教授,全国500名名老中医之一。
早年拜孟河御医世家马惠卿先生为师,并于1938年毕业于上海中国医学院,从医已近60载。
他因擅用虫类药治疗疑难杂症,饮誉医坛,有“虫类药学家”的美称;其实,这仅是其学术成就的一个方面。
他博览群书,上自《内经》,下及诸家,尝取苏东坡“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为座右铭。
对张景岳《类经》尤为推重,以其彰明经义,析理精深;又折服孙一奎《赤水玄珠》之辨治精要;章次公先生之“发皇古义,融会新知”之主张和张锡纯氏之求实精神,对他的启迪教益殊深,故友人对他有得力于“南章北张”之说。
他治学严谨,精勤不懈,师古不泥,锐意创新,早年曾提出“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以及治疗热性病当“先发制病,发于机先”,治慢性久病宜“从肾论治”的观点。
他善于继承前人之经验,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加以升华提高,颇多创见。
如以“肝开窍于目”的理论,通过眼血管变化的望诊,来协助肝炎的诊断;用目测人中的长短宽狭来诊断生殖系统疾病,为望诊增添了内容。
他不仅对虫类药有较为深刻、系统的研究,而且对部分常用药物,还阐述了它的潜在功能,发前人之未发,而写成《用药经验》一书,深受同仁称道。
他对内科杂病有丰富的经验,尤其对痹证、脾胃病、肝病、肾病、老年病的诊治,有独到的体会,创制“益肾蠲痹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显著疗效,曾获首届国际博览会银牌奖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成果三等奖,并被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八·五”中医药科技成果推广的“金桥计划”。
朱氏思维敏捷,著述宏富。
1982年中央卫生部聘为《实用中医内科学》专家审稿组成员。
先后著有《虫类药的应用》、《章次公医案》、《用药经验》、《现代中医临床新选》(日文版)等书8部,发表论文140余篇。
受各地邀请讲学,足迹几遍及全国。
四次受日本东洋医学国际研究财团等三个医学团体之邀,去东京、札幌、西尾等地作学术演讲,载誉而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0、葶苈子乃泻肺强心之佳药
葶苈子味辛苦,性寒,人肺、膀胱经。
长于下气行水,对于痰浊内阻、壅阻气道、气逆喘咳者,或水肿胀满、而体气不虚者,用之多收佳效。
然葶苈子有甜苦之分,《纲目》云:“葶苈甘苦二种,正如牵牛黑白二色,急缓不同。
……大抵甜者下泄之性缓,……;苦者下泄之性急。
”朱老认为肺热咳喘多选甜葶苈。
而泻水消肿则以苦葶苈为胜。
(1)泻肺除饮
葶苈子苦降辛散,其性寒凉,故能泻肺止喘,利水消肿。
朱老凡遇咳喘气阻,痰涎壅盛,而舌苔腻者,均于辨证方中加用葶苈子10~15克,服用一二剂后,恒奏显效。
因其苦寒善泄,“通利邪气之有余,不能补益正气之不足”,故虚人须慎用,或与山药、白术等品同用始妥。
张××,男,81岁,干部。
宿有慢支史,经常咳喘,痰多气促,行走或活动后更甚,近日又发作较剧,面目浮肿,痰多如涌,气逆咳喘,难于平卧,苔微黄腻,脉弦滑。
此痰浊阻肺,气失肃降之候,治宜泄化痰浊,降逆定喘。
处方:
葶苈子、杏仁泥、黄荆子各15克,竹沥夏、白苏子、黛蛤散(包)各10克,化橘红、甘草各6克,4剂。
复诊:药后痰量大减,咳喘渐平,苔腻亦渐化,效不更方。
原方葶苈子减为10克。
续服3剂。
药后即趋平复,以参蛤嫩(散)加味(自制方:红参须20克,蛤蚧1对,麦冬、五昧子、紫河车各30克.化橘红20克。
研末,每服3克,1日2次。
对慢支、哮喘、肺气肿、肺心痛均获佳效)善后巩固之。
葶苈子泻肺定喘,师法前贤:仲景之葶苈大枣泻肺汤治悬饮;己椒苈黄丸治饮留肠间,与热互结而腹满、口于舌燥之痰饮病,均以葶苈子为主药。
章次公先生对痰饮咳喘者,常取葶苈子30克,鹅管石40克,肉桂10克,共研细末,每服6克,1日2次,既能温化饮邪,又可涤痰定咳,收效甚佳。
朱老常谓:“痰饮病概括了现代医学之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渗出性胸膜炎、胃肠功能紊乱及幽门梗阻等病,以上诸病凡见面目浮肿、咳喘气逆、痰涎壅盛、呕吐痰水,而肺气不虚者,均可参用葶苈子,颇能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
(2)抗御心衰
心衰的病理以虚为本,总属五脏俱虚,因虚致实,产生水饮、血瘀,上凌心肺则悸、喘。
由于葶苈子有强心甙的作用,能使心收缩加强,心率减慢,对衰竭的心脏,可增加输出量,降低静脉压,因此风心病及肺心病并发心力衰竭者均可用之。
多年来,朱老对心衰患者善用扶正祛邪法取效。
常以葶苈大枣泻肺汤为主,随症加味,能使临床症状和心衰较快地缓解或消失;多数患者不仅稳定病情,而且可以恢复工作能力。
凡见心慌气短、动则加剧,自汗,困倦乏力,苔白质淡,脉沉弱者,乃心脾气虚之证,宜加用炙黄芪、党参、白术、炙甘草,以益气健脾;两颧及口唇紫绀、时时咯血、脉结代、舌质紫瘀者,系心体残损、肺络瘀阻之证,应加用化瘀和络之品,如丹参、苏木、花蕊石、桃仁、杏仁、炙草等;如阳虚较甚,怯冷、四肢不温,足肿,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细而结代者,需加用附片、仙灵脾、鹿角片、炙草等品以温肾助阳。
【病案举例2】_.周××,男,54岁,T-jk.。
患风心痛已七栽。
迭沿未瘥。
近旬来,咳喘气促,伴见咯血,面浮足肿,数用抗感染、强心、止血等西药,咯血仍未止,胸痛气急,心悸怔忡。
舌边瘀斑甚多,苔薄,脉弦。
心体残损,宿瘀内停,瘀血乘肺,肺络受损,诸象以作。
治宜益气培本。
消瘀宁络。
处方:
太子参30克,葶苈子15克,苏木、煅花蕊石(研分吞)、麦冬、炙甘草各10克,参三七末2克(分吞),大枣10枚。
药服2剂,咯血减少,咳喘趋缓,续服3剂。
血止喘定,调理而安。
对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心力衰竭者,朱老除辨证用药外,多加用葶苈子末,每次4克,1日3次,食后服,奏效甚佳。
一般在服药后三四日,尿量增加,浮肿渐退,服药至两周时,心力衰竭显著减轻或消失,且无任何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