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生物科高考备考意见
生物科高考备考意见

2014年高考生物科试题分析及2015年生物科高考备考意见揭阳市教育局教研室詹荣华依据今年生物科高考试题的命题思路、特点及新一届高三学生的实际,提出2015年生物科高考备考意见:1.强化核心知识的复习今年试题的特点之一是突出主干知识的考查。
试题仍然突出对教材中主干知识和核心概念的考查,淡化知识点的考查数量和覆盖。
例如:2010年至2014年四年高考题的26题,都以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关知识的考查立题;2011年28题、2013年27题、2014年27题都以较大分值考查人和动物的免疫调节。
因此,对核心知识的复习要突出以下问题。
第一,要创设问题情境,促发学生深入思考,透彻理解。
同时,要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理清知识的内部逻辑关系,形成知识结构,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对基因突变的复习,要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①什么叫基因突变?(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②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是否一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不一定。
发生在非基因片段、显性纯合子中的一个显性基因发生突变;突变后的基因转录得到的mRNA 编码的氨基酸与突变前相同;突变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中个别位置的氨基酸种类有变,但不影响蛋白质的功能;突变基因在环境中无法表达。
)③通常情况下,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三种情况中,哪种对生物性状的影响较大?(碱基对的增添、缺失。
原因是突变位点以后的遗传信息会出现全部错位。
)④就碱基对的数目而言,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哪种情况对生物性状的影响较小?(增减3个或3的整数倍。
⑤基因突变最可能发生在什么时期?只发生在分裂间期吗?⑥基因突变能否遗传?什么情况下可遗传给子代?学生只有经过这样的思考,才能扫清所有疑点和盲点,才能拿中基础分。
第二,要加大遗传基本定律的复习难度和思维量。
命题专家认为,运用遗传定律进行计算、作出合理的推断,是区分高端学生的有效题型,在这几年的命题中逐年加大这类题目的难度和思维量,我们在复习时要及时跟上这一变化。
2015高考生物总结

2015高考生物总结2015年高考生物考试总结2015年的高考生物考试在内容和难度上与往年有一定的变化。
本次考试主要注重对生物的基本概念理解和应用能力的考查,大量出现生物科学研究的探究性问题,要求考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解题方法和实验技能,理解基本思想和方法。
以下是对2015年高考生物考试的总结。
一、考试形式:2015年的高考生物考试采用了单向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等多种题型,力求全面考察考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考试内容:本次考试注重对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考查,内容涵盖了细胞、遗传、进化、生物工程、生态学等方面。
其中,对于基因的概念、结构和功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查,要求考生了解基因的定义、基因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基因突变等基本知识。
对于进化论和生殖方式的考查较为重要,要求考生理解进化论的基本思想和证据以及不同的生殖方式对于进化的影响。
生物工程方面主要考查了转基因技术和克隆技术,要求考生理解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应用以及其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
生态学方面主要考查了生态基本概念、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保护等内容,要求考生了解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其相互关系。
三、考试重点: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对于考试中的多种题型都有较大的影响。
要求考生熟练掌握有关的知识,理解其内在的逻辑关系。
对于实验技能和实验设计的考查要求较高。
要求考生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能够根据实验条件和目的进行实验设计,并分析实验结果。
四、备考建议:1. 熟悉考纲要求和考试大纲,理解知识点的层次关系和重点,明确备考的方向。
2. 多做选择题和简答题的练习,逐步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性,并注意对题目的理解和命题意图。
3. 重视实验题的复习和练习,理解实验思路和实验步骤,并能够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判断。
4. 学会合理利用时间,做到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复习,适当休息和放松,保持良好的心态。
五、总结:2015年高考生物考试注重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考查,要求考生对生物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
2015年高考理综生物试卷非选择题学生答题情况分析及复习建议5页word文档

2015年高考理综生物试卷非选择题学生答题情况分析及复习建议很多学生在高三的生物模拟考试中都会出现这样的现象,非选择题都写满了,但就是得不了分。
甚至在高考答题中也是如此,许多学生的高考理科综合考试得分往往与自己的估分有很大的距离,学生很苦恼,教师也找不出原因。
本文通过分析湖北省考生2015年高考理科综合生物试卷非选择题答题情况,从而挖掘出学生在生物非选择题部分失分的原因,这将对于规范学生在高考中的答题有重要的意义,使学生尽可能地做到能得分的题目不失分。
一、试卷非选择题考点分布、分值及能力要求本文选取部分非选择题考点进行分析,如表所示。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1.非选择题29题(9分)(1)总体情况分析。
该题是非选择题部分得分率最低的试题,得分率为0.4左右,主要因为第1小题中判断C组与D组合成有机物的量的高低与判断的依据是连带给分,判断高低错误,则依据描述无分,判断高低正确,再依据描述情况给分,全省约有一半左右的考生在判断高低时错误,因此,判断及依据是否正确是该题能否得高分的关键,该题的其他设问考的都是主干和基础的内容,考生得分率较高。
(2)平均分。
平均分为3.64分。
第1问共5分,平均分为2.02分;第2问共4分,平均分为1.62分。
(3)标准答案。
高于(1分);C组只用了D组一半的光照时间,其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却是D组的94%(2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光照;基质(每空1分,共2分)。
光照和黑暗交替频率(2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ATP和还原型辅酶II(2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4)典型错误回答。
第1空:约有一半的考生能准确回答出“高于”,约有一半的考生不能作出正确的回答,如不能正确回答,则判断依据不给分。
典型错误回答:“低于”“等于”。
第2空:多数回答错误的考生不能将C组与D组进行比较,或只回答事实而不能依据题干所给信息写出判断依据而导致失分。
典型错误回答:“单位时间内,C组光合速率高于D组”“C组光照时间短,产物高于D组”“C组光合作用产量大于D组”等。
韶关市生物学科2015届高三教学及高考备考指导意见

2015届生物学科高考备考指导意见韶关市教育局教研室梁志荣一、全面了解、准确把握当前广东高考理科综合生物科试题的特点。
近年我省的高考试题,较好地体现了“稳中求变”的特点。
每年的试题,既保留了之前试题的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创新。
近年广东高考试题较突出的特点及其启示归纳如下:1.依纲据本,有较大的覆盖面近年来的试题所涉及的考点(以二级考点统计)均都有30多个,体现了“依纲据本命题,增加覆盖面”的要求。
【启示】“依纲据本命题,增加覆盖面”,命题者如此命题,其意图应是以此检测学生是否全面理解掌握了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
因此,我们在第一轮复习备考时,就应依据考纲,将考纲中“生物知识内容与要求”表所列的内容一一落实....!2.注重考查学生的生物学科能力从对近三年的试题分析可见:考纲中要求的“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这四项生物学科能力,在试题中全部都有所体现。
而且每一道题均体现了能力立意的特点,有的试题还同时考查了2种能力。
作为基础能力的“理解能力”,不仅在每一题中都有考查,而且考查的要求有所提高,考查“理解能力............(.2.).”、“理解能力(..增多..。
由此可见,试题在延续了往年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的命题思...3.)”的试题明显.......逐年路的同时,还进一步加强了对学生生物学科能力的考查,充分体现了考前省考试院提出的“更加注重能力立意”的要求。
【启示】从命题方来看,试题是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的生物学科能力;从备考方来看,不少教师在备考复习中较多的是关注知识点是否“讲清楚”了,从而忽视了学科能力的培养。
两者的不一致,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这应是今年考生感觉试题难的原因之一。
因此,我们在第一轮复习时,就应在“依纲据本,全面落实”考纲上的每一考点内容的同时,对照着考纲上所提出的四项生物学科能力的不同层面的内容,精选典例,通过讲练结合等方式,分阶段、分类型地将各项能力要求一一落实;在第二轮复习时再按“四项能力”划分专题,以专题复习的形式进一步培养、提升学生的生物学科能力。
2015高考生物备考策略

2015备考策略
1.重视课本基础知识
今年河南试题考察的内容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教材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教材在高考备考中的地位仍然非常重要,要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熟记核心概念、基本原理、观点和结论,分析这些知识的形成。
2.重视实验,关注技能
关注教材实验,紧扣教材知识,,通过相关题型的训练,应该能达到很好的备考效果。
尤其关于植物激素部分和动物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部分2013年和2014年连续两年未涉及考题,要注重这两部分的备考,并且注意这两部分知识以实验的形式出题的可能。
3.规范语言,用专业术语回答问题
Ⅱ卷部分设计的非选择题填空较少,每个空分值增加,要求用简短精炼的语言回答问题。
并且增设问答题,这更加增加了对语言组织的要求。
为了避免回答问题“有水倒不出”的现象,教学中要注重训练学生的表达,要求用专业术语结合试题内容,层次清晰,逻辑严密地回答问题。
4.精练试题,有效训练
从考试内容看,并没有超出平常训练的深度和难度。
但从今年考试问题的设置看,今后对于平常的模拟题,要注意从不同方向考虑,从不同的角度设置问题,做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教材知识。
5.把握训练试题难度,有备无患
2014年河南高考试题难度虽然不大,但并不意味着高考试题会一直这么简单,结合其他省市的高考试题,在平时的训练中除了注重基础,还要适当注意试题的难度,应该挖掘的深度还是要要求学生达到,根据学生层次,让有能力的学生掌握,才能在高考中使他们脱颖而出,增大区分度,做到有备无患。
2015备考建议——广东

2015备考建议——广东
2015备考建议广东首先,生物复习过程中应注重对概念的深度理解,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纯粹的死记硬背是难以得高分的;其次,生物复习过程中应重视对图表的观察和理解,培养从图表中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既提高答题的针对性和准确性,也提升答题速度;最后,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应将多版块知识联系起来,着重思考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提高自身的”信息迁移能力,以提升自己对综合信息题的解题能力,从而在高区分度的理综生物中脱颖而出,成为高考的优胜者。
2015备考建议——课标I

2015备考建议——课标I
2015备考建议课标I1、回归教材,重视基础新课标I卷生物试题考查内容几乎全为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检测,命题回归教材考查学生基本技能和基本,教材在高考备考中的地位仍然是最重要的,今后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手中教材,熟记核心概念及基本原理,观点、结论。
2、重视实验,关注技能备考中,应对教材中的实验加大重视力度,对每种实验类型都有所了解,也应高都有一定的准备。
教材中对经典实验、学生实验、试剂的正确使用等都体现得非常明确,要更加认真地做好每一个学生实验,并紧扣教材知识,再通过相关类型的高考试题训练,应该能达到很好的备考效果。
3、规范语言,术语答题2015年备考注重科学表达的训练,让学生通过背诵、口述、默写等方式对教材中的核心概念、基本原理及其结论性语言熟练掌握,做到用时不生涩,可顺利把答案要点用准确的生物学术语完整、具体地写在答卷上,且做到层次清晰,言简意赅,逻辑严密,语言规范,文字工整,卷面整洁。
4、精编试题,适时训练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精选试题,多用高考母题,多做中低档题,进行变式训练,让学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教材知识解题。
2015届高考生物备考计划

高二生物备课组高考备考计划
丹中高二生物备课组
一、备考依据
1、2013年高考考试大纲
2、近三年全国及各省市新课标高考试题
3、新课程标准
二、备考内容
1、新课:高中生物选修3
2、第一轮复习:高中生物必修1、2、3+选修3基因工程、细胞工程
三、集体备课要求及措施
1、严格执行教学常规,加强听课、评课,落实各环节的管理
2、严格执行学校集体备课制度,用学校集体备课的要求规范本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活动,加强备课组职能,提高备课校率;
3、进一步加强备课组教师的团结协作精神。
4、认真做好月考、期末考的评卷工作,做好考后试卷的分析与讲评,抓好配套练习的检查和讲评,促进学生学习的紧迫感和积极性。
5、利用学科自习课,做好精讲精练。
6、利用早读,督促学生做好主干知识的记忆。
四、附录
1、备考进度安排
2、集体备课安排
附录二集体备课安排
2013年12月24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高考生物科试题分析及2015年生物科高考备考意见揭阳市教育局教研室詹荣华依据今年生物科高考试题的命题思路、特点及新一届高三学生的实际,提出2015年生物科高考备考意见:1.强化核心知识的复习今年试题的特点之一是突出主干知识的考查。
试题仍然突出对教材中主干知识和核心概念的考查,淡化知识点的考查数量和覆盖。
例如:2010年至2014年四年高考题的26题,都以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关知识的考查立题;2011年28题、2013年27题、2014年27题都以较大分值考查人和动物的免疫调节。
因此,对核心知识的复习要突出以下问题。
第一,要创设问题情境,促发学生深入思考,透彻理解。
同时,要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理清知识的内部逻辑关系,形成知识结构,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对基因突变的复习,要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①什么叫基因突变?(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②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是否一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不一定。
发生在非基因片段、显性纯合子中的一个显性基因发生突变;突变后的基因转录得到的mRNA 编码的氨基酸与突变前相同;突变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中个别位置的氨基酸种类有变,但不影响蛋白质的功能;突变基因在环境中无法表达。
)③通常情况下,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三种情况中,哪种对生物性状的影响较大?(碱基对的增添、缺失。
原因是突变位点以后的遗传信息会出现全部错位。
)④就碱基对的数目而言,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哪种情况对生物性状的影响较小?(增减3个或3的整数倍。
⑤基因突变最可能发生在什么时期?只发生在分裂间期吗?⑥基因突变能否遗传?什么情况下可遗传给子代?学生只有经过这样的思考,才能扫清所有疑点和盲点,才能拿中基础分。
第二,要加大遗传基本定律的复习难度和思维量。
命题专家认为,运用遗传定律进行计算、作出合理的推断,是区分高端学生的有效题型,在这几年的命题中逐年加大这类题目的难度和思维量,我们在复习时要及时跟上这一变化。
请看这几年高考的演变:(2010广东·28题)②他们的孩子患色盲的可能性是多大?(1/4)(2011广东·28题)(2)科学家获得一种显性突变蚊子(AABB)。
A、B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只有A或B基因的胚胎致死。
若纯合的雄蚊(AABB)与野生型雌蚊(aabb)交配,F1群体中A基因频率是,F2群体中A基因频率是。
(答案:50%、60%)分析如下:(2014广东·28题)28.(16分)图16是某家系甲、乙、丙三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其基因分别用A、a,B、b和D、d表示。
甲病是伴性遗传病,Ⅱ7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在不考虑家系内发生新的基因突变的情况下,请回答下列问题:⑶假如Ⅲ-15为乙病致病基因的杂合子、为丙病致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1/100,Ⅲ15和Ⅲ-16结婚,所生的子女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 301/1200 ,患丙病的女孩的概率是1/1200 。
分析如下:第三,关注初中知识与高中知识的衔接。
今年高考, 27题“ (1)小红不小心被针刺,随即出现抬手动作,其神经反射如图15所示。
图15中传出神经元是答:c1和c2(2分)。
”不少考生在回答时,无法识图作答,导致送分题丢分。
这反映了教师忽视激活初中知识,作为构建新知识的支点,导致高中知识结构不完整,对高中教材中新知识的理解出现障碍。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的有意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必须在原有认知结构中找到有关观念,作为新知识的固定点、生长点,才能将学习材料中的潜在意义转化为自己现实的心理理解,将知识的意义内化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
因此,学生在解决问题之前,教师应该分析学生是否具备解决该问题的先前知识,并通过复习回顾,把存在于学生庞杂知识体系中的先前知识激活,以利问题的解决和新知的意义建构。
初中讲的是神经系统的组成,反射弧的结构及反射的完成过程。
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神经系统完成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方式叫反射。
反射是怎样完成的呢?以缩手反射为例,当手碰到针尖时,皮肤的痛觉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传入神经传到脊髓里的缩手反射中枢,反射中枢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发出的神经冲动沿传出神经传到手臂的效应器,引起肌肉收缩,手就缩回来。
当老师引导学生复习完这些问题后,学生自然产生疑问,感受器受到刺激后,兴奋是怎样产生的?兴奋在神元之间又是如何传递的?这样,水到渠成地进入高中知识的学习。
这不仅有利于高中知识的内化,还有利于知识结构的完善,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欲望。
应复习的内容包括: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
神经系统的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神经元的结构。
(细胞体、树突、轴突、神经纤维)神经细胞比较长,最长可约1米,神经元在神经系统中的分布。
细胞体的分布:细胞体主要分布在脑和脊髓中,如大、小脑皮层、脊髓灰质,呈蝴蝶形。
脑和脊髓中,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汇集在一起,调节人体的某一生理活动,这部分结构叫神经中枢,在皮层中的神经中枢又叫功能区。
神经纤维的分布:在脑和脊髓中神经元细胞体发出的神经纤维集合成束,叫传导束,把脊髓和脑联系起来,如果细胞体发出的神经纤维伸出脑和脊髓之外,且聚焦成束,外包结缔组织膜,就叫神经发。
它沟通了脑、脊髓与躯体、内脏的联系。
)反射弧的结构。
有些神经元之间相互联系,构成一条通路,完成反射过程的这条神经传导通路就叫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看图)描述反射的具体过程。
如何识别神经冲动的传递方向(从感受器、效应器入手;从神经节入手;从脊髓灰质前角入手。
)第四,指导学生科学运用记忆方法。
生物学复习中,学生碰到的最大困难之一无法牢固持久地记忆知识。
这也造成今年高考出现不应该出现的丢分。
如27. (1)小红不小心被针刺,随即出现抬手动作,其神经反射如图15所示。
小红抬手之后对妈妈说:“我手指被针刺了,有点疼。
”该过程一定有大脑皮层的中枢以及言语区的参与调节。
答:感觉、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
学生无法再现相关名词而失分。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正确运用记忆方法,学得有效。
具体方法有:①字头记忆法:书写性语言中枢(W区,W对应单词writ,写)、视觉性语言中枢(V区,V对应单词view,看、泛读)、运动性语言中枢(S区,S 对应单词say,说、讲)、听觉性语言中枢(H区,H对应单词hear,听到、听见)。
②系统记忆法。
把相近的有关知识纳入一个总的系统中。
先在系统中找到一个知识的“基点”,在此基础上,依知识的内在联系,由此及彼,由近及远,不断生长新知识,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如讲神经元细胞体的分布,引出灰质、皮层、神经核、神经节、神经中枢;讲神经元的轴突,引出神经纤维、神经、白质、传导束。
③比较记忆法。
把相近、相关、相似又易混的名词抽出来,从内涵、外延加以比较,找出异同。
如生态系统中与能量有关的一组名词比较。
在没有时间限制时,流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在足够长的时间内的去路可有三条:在定时分析时,流入某一营养级的一定量的能量在一定时间内的去路可有四条:④图解法。
利用图解进行形象记忆。
如人体免疫过程的记忆。
2.强化信息获取能力的训练获取信息能力一直是广东高考生物卷的考查重点。
广东卷通常以图、表、曲线为主要载体,呈现新情境,体现广东地域特色,考查学生识图、读图,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并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理的判断。
今年广东高考生物卷总共就出现15个图表、曲线。
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可采取的方法之一是,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能力训练栏目,训练学生搜集、鉴别、运用分享信息,并归纳方法,掌握方法。
例如:在复习“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这一知识时,如果教师仅仅讲清选择透过性的含义,其复习效果是有缺陷的,起码错失了训练学生获取信息能力的机会,导致学生获取信息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巩固和加强。
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这一结论是通过资料分析得出的,请同学们翻开课本P63,说出你的分析过程。
如果学生真的答不出来,教师进行引导:图中出现的实验结果,是实验者做了哪两类实验得出来的?这两类实验的自变量、无关变量分别是什么?(一类是探究不同种植物对同一矿质元素的吸收情况,一类是探究同种植物对不同矿质元素的吸收情况),导出读图的方法是: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单独分析每一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就能得出正确结论了。
这样学生就领会了运用单一变量原则,分析实验数据的方法。
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可采取的方法之二是,在复习时,教师要多挑选带图表曲线的题目,逐渐渗透获取信息能力的训练。
在训练过程中,讲评的重点要着眼读取图表信息有关方法的发现和归纳。
例如,29.铁皮石斛是我国名贵中药,生物碱是其有效成分之一,应用组织培养技术培养铁皮石斛拟原球茎(简称PLBs,类似愈伤组织)生产生物碱的实验流程如下:在固体培养基上,PLBs的重量、生物碱含量随增殖培养时间的变化如图17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2)与黑暗条件下相比,PLBs在光照条件下生长的优势体现在,,。
答:生长起始较快(2分)、快速生长时间较长(2分)、PLBs产量较高(2分)分析:从曲线变化趋势看,可分为三段,即生长缓慢(调整期或适应期)、快速生长期、生长稳定期,分成三段来讨论,就能较齐全地找出两条曲线的不同了,这就是平时所说的分段讨论法。
同时,科研工作者还关注PLBs 的重量,因此还要比较两条曲线在稳定期的最高点的重量不同,这就是所谓的比较特殊点的方法。
3.强化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训练。
实验与探究能力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实验与探究能力成了理综生物卷的必考点。
新一年高考备考还要继续强化实验与探究能力的复习,包括教材实验的复习,要让学生领悟实验原理、目的、选材、操作及注意事项,学会实验变量的控制,实验结果的分析。
要精心设计实验探究专题的复习,让学生形成解题的正确思路:①明确实验目的→②确定实验变量→③明确实对照类型→④确定控制自变量、平衡无关变量的方法→⑤考虑检测因变量的方法手段→⑥书定方案、检查。
今年高考实验与探究题的考查点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往年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主要放在设计实验(如确认变量、控制变量、检测因变量)、实验结果的预测及实验结论的推导上,而今年实验与探究题,跳出这一思维惯性,转向“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能力的考查。
题目给出的实验方案基本上是完整的,让学生估算实验结果检测的工作量,确定实验数据处理应采用的数学方法。
29.(3)脱落酸(ABA)能提高生物碱含量,但会抑制PLBs的生长。
若采用液体培养,推测添加适量的ABA可提高生物碱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