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氧化还原反应新

合集下载

第5讲 氧化还原反应

第5讲  氧化还原反应

第5讲氧化还原反应【考纲解读】【考点整合】考点一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例1】(2008·茂名一模)金属钛(Ti )性能优越,被称为继铁、铝制后的“第三金属”。

工业上以金红石为原料制取Ti 的反应为:aTiO 2 + bCl 2 + cCaTiCl 4 + cCO ……反应① TiCl 4 +2Mg Ti + 2MgCl 2 ……反应②关于反应①、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①TiCl 4在反应①中是还原产物,在反应②中是氧化剂;②C 、Mg 在反应中均为还原剂,被还原;③在反应①、②中Mg 的还原性大于C ,C 的还原性大于TiCl 4;④a =1,b =c =2;⑤每生成19.2 g Ti ,反应①、②中共转移4.8 mol e -。

A .①②④B .②③④C .③④D .②⑤【解析】②中C 、Mg 在反应中均为还原剂,被氧化;经计算知⑤中每生成19.2 g Ti ,反应①、②中共转移3.2 mol e -【答案】D[知识规律]还原性 化合价升高 弱氧化性↑↑ 还原剂 氧化反应 氧化产物氧化剂 还原反应 还原产物 ↓ ↓ 氧化性 化合价降低 弱还原性考点二 物质的氧化性强弱、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氧化性→得电子性,得到电子越容易→氧化性越强还原性→失电子性,失去电子越容易→还原性越强由此,金属原子因其最外层电子数较少,通常都容易失去电子,表现出还原性,所以,一般来说,金属性也就是还原性;非金属原子因其最外层电子数较多,通常都容易得到电子,表现出氧化性,所以,一般来说,非金属性也就是氧化性。

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来判断:一般来说,越活泼的金属,失电子氧化成金属阳离子越容易,其阳离子得电子还原成金属单质越难,氧化性越弱;反之,越不活泼的金属,失电子氧化成金属阳离子越难,其阳离子得电子还原成金属单质越容易,氧化性越强。

2.根据非金属活动性顺序来判断:一般来说,越活泼的非金属,得到电子还原成非金属阴离子越容易,其阴离子失电子氧变化 反应物→ →产物化成单质越难,还原性越弱。

第五讲: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

第五讲: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

失去ne-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上述规律可总结为:比什么性,找什么剂,产物之性 小于剂。 应用:在适宜条件下,用氧化性强的物质制备氧化性 弱的物质;用还原性强的物质制备还原性弱的物质;用于 比较物质间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 (3)价态规律 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只 有还原性;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但主要呈现一种性质。物质若含有多种元素,其性质是这 些元素性质的综合体现。 应用:判断元素或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有无。
例如,FeBr2 溶液中通入 Cl2 时,发生离子反应 的先后顺序为: 2Fe2+ +Cl2===2Fe3+ +2Cl- ,2Br- +Cl2===Br2 +2Cl- 应用:判断物质的稳定性及反应顺序。
例 1 在含有 Cu(NO3)2、Mg(NO3)2 和 AgNO3 的溶液 中加入适量锌粉,首先置换出的是( C ) A.Mg B.Cu C.Ag D.H2
6.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 ,相邻价态 (或无中间价态 )时 不 反
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反应过程中发生了电子 转移,而氧化剂得电子的总数 (或元素化合价降低总 数 )必然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 (或元素化合价升高 总数),根据这一原则可以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配平。 配平的步骤: (1) 标好价:依据化学式中元素化合价的 代数
(4)转化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中,以元素相邻价态之间的转化最容易; 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发生反应,元素的化合价只靠近而 不交叉;同种元素相邻价态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应用: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能否发生及表明电子转移情 况。 (5)难易规律 越易失电子的物质,失后就越难得电子;越易得电子的物 质,得后就越难失去电子。一种氧化剂同时和几种还原剂 相遇时,还原性最强的优先发生反应;同理,一种还原剂 同时与多种氧化剂相遇时,氧化性最强的优先发生反应。

一轮复习— 第五讲氧化还原反应及配平

一轮复习— 第五讲氧化还原反应及配平

一轮复习—第五讲: 氧化还原反应及配平一、氧化还原相关概念1.定义:凡是反应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或电子转移)的反应2.特征 :3.实质 :4.规律:5.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二.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三、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1. 双线桥法:2.单线桥法:四、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1.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判断氧化剂(氧化性)+还原剂(还原性) = 还原产物+氧化产物氧化性: 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 还原剂>还原产物2. 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规律元素处于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处于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在一个反应中,主要表现一种性质。

四、配平:1、正向配平法:NO+O2+H2O = HNO3 NH3+O2 = NO2+H2OC + H2SO4 (浓) = CO2↑ + SO2↑ + H2O2.逆向配平法:MnO2 + HCl(浓)= MnCl2 + Cl2↑ + H2OKMnO4 + HCl(浓) = MnCl2 + Cl2↑ + H2O+ KCl练习:Cu + HNO3(浓)= Cu(NO3)2 + NO2↑ + H2OCu + HNO3(稀) = Cu(NO3)2+ NO ↑ + H2OFe + HNO3(稀) = Fe(NO3)3 + NO ↑ + H2O随堂练习:1.黑火药的爆炸反应为:2KNO3+S+3C=K2S+N2↑+3CO2↑,其中被氧化的元素是()A.N B.C C.N和S D.N和C2.下列化学变化中,物质发生还原反应的是()A.C→CO2B.CO2→CO C.FeCl2→FeCl3D.H2SO4→BaSO43.ClO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

工业上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2:2NaClO3+Na2SO3+H2SO4=2ClO2↑+2Na2SO4+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元素的化合价升高B.Na2SO3被还原C.NaClO3发生氧化反应D.有1mol ClO2生成转移电子数目为N A4.在焊接铜器时,可用NH 4Cl 溶液除去铜器表面的氧化铜,其反应为4CuO+2NH 4Cl=3Cu+CuCl 2+N 2↑+4H 2O 。

第二章 第5讲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配平

第二章 第5讲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配平
(b-335cd)×86.94 产品纯度为__________1_3_4_a______________(用质量分数表示)。
高考总复习第1轮 化学
返回导航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考题点睛]
试题 情境
学术探索情境——软锰矿制备 MnO2 的工艺流程,电极反应式, 产品纯度
突破 分析元素化合价的变化,结合电子守恒及实验数据,进行相关
高考总复习第1轮 化学
返回导航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练3 (2021·天津河西区期末)水中的溶解氧是水生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条 件。某课外小组采用碘量法测定学校周边河水中的溶解氧。实验步骤及测定原理 如下:
Ⅰ.取样、氧的固定 用溶解氧瓶采集水样。记录大气压及水体温度。将水样与 Mn(OH)2 碱性悬浊 液(含有 KI)混合,反应生成 MnO(OH)2,实现氧的固定。
(2)根据题意可知,部分草酸钠与 MnO2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剩余部分再与高
锰 酸 钾 反 应 : 5H2C2O4+ 2KMnO4+ 3H2SO4===K2SO4+ 2MnSO4+ 10CO2↑ +
8H2O,则与二氧化锰反应的草酸钠为134bgg/mol
-c
mol/L×d 2
L
×5。物质变化:
MnO2→MnSO4(Mn 元素:+4 价→+2 价)、Na2C2O4→CO2(C 元素:+3 价→+
方法 计算
核心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分析元素化合价变化,从微观得失电子角
素养 度,分析、处理实验数据)
高考总复习第1轮 化学
返回导航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解析:(1)Mn2+纯化液经电解得 MnO2,Mn2+在阳极被氧化生成 MnO2,电极
反应式为 Mn2++2H2O-2e-===MnO2+4H+。

高中化学第5讲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及方程式的配平

高中化学第5讲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及方程式的配平

第5讲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及方程式的配平课程标准知识建构1.能从氧化还原反应原理,预测物质的化学性质与变化,并能设计实验进行部分验证,分析、解释有关实验现象。

2.能进行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与计算。

考点一电子守恒思想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应用【典例1】现有24 mL浓度为0.05 mol·L-1的Na2SO3溶液恰好与20 mL浓度为0.02 mol·L-1的K2Cr2O7溶液完全反应。

已知Na2SO3可被K2Cr2O7氧化为Na2SO4,则元素Cr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A.+2 B.+3C.+4 D.+5答案 B解析题目中指出被还原的元素是Cr,则得电子的物质是K2Cr2O7,失电子的物质是Na2SO3,其中S元素的化合价从+4→+6;而Cr元素的化合价将从+6→+n(设化合价为+n)。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规律,有0.05 mol·L -1×0.024 L×(6-4)=0.02 mol·L-1×0.020 L×2×(6-n),解得n=3。

【对点练1】(电子守恒在价态判断中的应用)某强氧化剂XO(OH)+2被Na2SO3还原。

如果还原2.4×10-3mol XO(OH)+2,需用30 mL 0.2 mol·L-1的Na2SO3溶液,则X元素被还原后的价态是()A.+2 B.+1C.0 D.-1答案 C解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数目相等。

设在反应后X的化合价为x,则2.4×10-3×(5-x)=0.03×0.2×2,解得x=0,因此C选项正确。

【对点练2】(电子守恒在计算中的应用)某离子反应中涉及H2O、ClO-、NH+4、H+、N2、Cl-六种微粒。

其中N2、ClO-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还原剂是NH+4B.消耗1 mol 还原剂,转移3 mol电子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D.当生成14 g N2时,消耗的ClO-为1.5 mol答案 C解析根据题意图示可知,氧化剂为ClO-,还原剂为NH+4,由电子守恒得:n(ClO-)×2=n(NH+4)×3,n(ClO-)∶n(NH+4)=3∶2,C项错误。

第五讲 氧化还原反应

第五讲 氧化还原反应

第五讲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要点]一、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以上关系可以表示为:+ne -ne氧化剂 还原产物 还原剂 氧化产物 (有氧化性) (有还原性) (有还原性) (有氧化性)2、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比较(1) 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判断:同周期元素自左至右氧化能力递增,还原能力递减;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氧化能力递减,还原能力递增。

(2) 根据金属活动顺序来判断:从左至右,金属单质的还原能力递减,金属离子的氧化能力递增(除Fe 3+)。

(3) 根据元素所处的化合价态来判断:一般来说,同一种变价元素的几种物质,它们的氧化能力由含高价态的到含低价态的顺序逐渐减弱,还原能力则逐渐增强。

注意一些特殊情况,如氧化性:HClO > HClO 4, H 2SO 3>稀H 2SO 4(4)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来判断:一般情况下,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否则反应不能进行)。

(5) 由反应条件的难易判断:不同氧化剂与同一还原剂反应时,反应条件越易,氧化性越强;不同还原剂与同一氧化剂反应时,反应条件越易,还原性越强。

3、外界条件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1)浓度的影响 (2)温度的影响(3)酸碱性的影响 (4)催化剂的影响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1、配平遵循的原则① 原子个数守恒:反应前后同种原子的个数相等,所有化学反应必须遵循。

② 电子守恒:同一反应电子转移个数相等,氧化还原反应必须遵循。

③ 电荷守恒:反应前后离子所带正负电荷总数相等,离子反应必须遵循。

2、常用的配平的方法① 化合价升降法② 待定系数法3、有机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采用元素平均化合价的方法[例题解析]1、 在热的稀硫酸溶液中溶解了11.4g FeSO 4。

当加入50ml 、0.5molL -1KNO 3溶液后,其中的Fe 2+全部转化成Fe 3+,KNO 3也反应完全,并有N x O y 氮的氧化物逸出。

备考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5讲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与书写

备考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5讲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与书写

第5讲 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与书写课标要求核心考点五年考情核心素养对接1.认识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2.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3.知道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与书写2023全国乙,T11、T27;2023新课标卷,T27;2023北京,T18;2023辽宁,T16;2023上海,T39;2022全国乙,T26;2022全国甲,T27;2022广东,T19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用化学方程式正确表示典型物质的主要化学性质并描述典型的实验现象。

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在复杂情境中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分析陌生反应或陌生物质的性质;从氧化还原反应等角度完成对陌生物质性质的探究;在物质分离、检验、制备等任务中创造性地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建立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和物质用途之间的联系命题分析预测1.近年来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常考不衰”,尤其是陌生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考查考生对信息的加工提取能力和推理能力。

2.预计2025年高考仍会结合工艺流程题、实验题等,考查新情境下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考生要引起重视考点 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与书写1.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基本原则 得失电子守恒、质量守恒、电荷守恒。

2.“五步骤”配平法(建构模型)实例:配平Mn O4-+Cl-+H+⃗⃗⃗ Mn2++Cl2↑+H2O3.其他常见的配平方法(1)设价配平法适用范围:复杂氧化还原反应,如一种反应物中有多种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或几种物质中的不同元素经化合价变化后存在于同一种产物中。

技巧:设该物质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为零,然后按“五步骤”配平法配平。

实例:配平Fe3C+HNO3⃗⃗⃗ Fe(NO3)3+CO2↑+NO2↑+H2O3Fe→3F+3e3+,失9e-C→C+4O2,失4e-}共失13e-×1(2)待定“系数”法适用范围:大多数氧化还原反应。

技巧:将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设为x、y、z…,然后根据原子守恒列等式,联立各等式得出化学计量数之比。

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课件 第1章 第5讲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和计算

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课件 第1章 第5讲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和计算
C0 u+H+N5O3(稀)—— (NO3)2+ +H2O
第一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化学
返回导航
③求总数 C0 u+H+N5O3(稀)—— ④配系数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⑤查守恒,其他原子在配平时相等,最后利用 O 原子守恒来进行验 证。
第一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化学
返回导航
3.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1)正向配平法(全变从左边配):氧化剂、还原剂中某元素化合价全
部变化,一般从反应物开始配平。
如:
(2)逆向配平法(自变从右边配):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包括分解、歧化) 一般从右边生成物着手配平。
如:
第一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化学
返回导航
[解析] 反应Ⅰ中 Cu2S 中 Cu 的化合价从+1 升高到+2,S 的化合 价从-2 升高到+6,Cu2S 只作还原剂,A 错误;反应Ⅰ中每生成 1 mol SO24-,2 mol Cu+失去 2 mol 电子,1 mol S2-失去 8 mol 电子,共转移 10 mol 电子,B 正确;用双线桥法分析反应Ⅱ得出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 的量之比为 3∶1,C 错误;若反应Ⅰ和反应Ⅱ中消耗的 KMnO4 的物质 的量相同,则反应Ⅰ和反应Ⅱ中消耗的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2, D 错误。
知识梳理 1.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三个“基本原则”
返回导航
第一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化学
2.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五个“关键步骤”
返回导航
第一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化学
返回导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2:分析产生第三步实验中产生氧气的原因?
问3:从以上双氧水的变化过程中分析其中参与反应的物质 的氧化性强弱?
问4:为什么在第三步实验中血红色褪去,请分析原因?
问5:若SCN -被H2O2氧化得到N2、SO2、CO2和SO42-,且SO2 与SO42-的物质的量比为1:1,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
氰化钠
天津大爆炸中还有另外一个炸弹,700吨的NaCN, 氰化钠呈白色结晶颗粒或粉末状,有微弱的苦杏 仁气,皮肤伤口接触、吸入、吞食微量可中毒死 亡。化学式为NaCN,熔点563.7℃,沸点1496℃。 氰化钠易溶于水,易水解生成氰化氢,水溶液呈 强碱性,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可用于基 本化学合成、电镀、冶金和有机合成医药、农药 及金属处理方面。NaCN的毒性主要在CN-人口服 致死量约为1~2mg/kg,该物质属第一类 A级无 机剧毒品
在400°C以上时,有红棕色气体和氮气生成,
如果氮气和红棕色气体的气体体积比是3:2
如何保存
既然我们知道了硝酸铵的基本特性,那么为了保 证今后不再有类似的惨剧发生,人们必须提高对 硝酸铵危险性的认识,加强防范。在生产硝酸铵 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办事,不可大意;在 装卸运输过程中,不可发生碰撞;在贮存过程中, 不可与其它化学物品相混,应独立存放。无论是 在生产还是在运输装卸、贮存过程中,人们不得 在旁吸烟、用火;生产车间和库房四周要加强安全 保卫,严禁明火存在,严禁儿童放烟花爆竹或在 四周烧野火。对于生产第一线的职工,要掌握硝 酸铵火灾的正确扑救方法,并做到及时、准确地 预报火警,快捷地扑灭火灾,以避免硝酸铵在高 温下发生爆炸而扩大事故
问4
请同学将问题3中的反应1设计成原电池?
正极电极反应式:
负极电极反应式: 若以KClO3制取氯气的反应式来设计原电池 正极电极反应式: 负极电极反应式:
问5
分析KClO3制取氯气的反应,KClO3与盐酸有可能还有哪些产物?
a.如果生成Cl2 和ClO2,请同学们尝试书写一下化学方程式,并用双 线桥法来配平方程式,标出电子得失?
问6: 归纳总结:请同学讨论再结合步步高中涉及的内容总结 判断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比较的依据有哪些?
硫化钠 硫氰化钠 氯酸钠 钙 镁 钠 硝化纤维素 电石 硝酸钾
原因分析
天津大爆炸中爆炸原因分析:硝酸铵,硝铵炸 药是粉状的爆炸性机械混合物,是应用最广泛的 工业炸药品种之一,具有中等威力和一定的敏感 性。它具有吸湿性与结块性,受潮后敏感性和威 力显著降低,同时产生毒气。起爆药在较弱外部 激发能(如机械、热、电、光)的作用下,即可 发生燃烧,并能迅速转变成爆轰的敏感炸药。纯 硝酸铵在常温下是稳定的,对打击、碰撞或摩擦 均不敏感。但在高温、高压和有可被氧化的物质 存在下会发生爆炸,在生产、贮运和使用中必须 严格遵守安全规定。
问1
通过氯化氢氧化制氯,在学过的知识中有哪些方式?
问2 请同学们分析此反应方程式 ①体现氧化性的离子 , ②由Cl- 转变为Cl2发生了 反应, ③Cl2的氧化性比ClO3-的氧化性 , ④Cl2 是 产物。
问3
指出下列反应的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并用双线桥法来表示反应过程中的电子得失?
情景一
开发氯资源循环利用技术是行业节能减排的需 要。许多化工过程中副产大量的氯化氢,氯原子 的利用率很低。目前我国工业副产氯化氢总量达 380万吨/年,随着MDI、TDI等涉氯产品的大规模 扩产和氯碱行业的发展,预计未来5年内副产氯化 氢总量将达到500万吨/年,大量副产氯化氢的消 化利用问题已成为制约氯碱、聚氨酯、农药、医 药化工等众多行业发展的共性难题。通过氯化氢 氧化制氯,实现氯资源循环利用,能够有效解决 副产氯化氢问题,促进新兴产业健康发展和氯碱 行业的优化升级。如果将我国副产的300余万吨/ 年氯化氢制成氯气循环利用,每年可节电72.78亿 千瓦时(折标煤255万吨/年),间接减排6000万吨各 类含有机杂质废水,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巨大
信息提示
其中110°C
NH4NO3—→NH3+HNO3
解决问题 1.根价,猜一猜NH4NO3在加温条件 下有可能有哪些产物?
试一试 请试着写出方程式并配平:在185~200°C时:生成N2O,
在230°C以上时,生成两种空气中的主要气体,同时有弱光:
b. 如果是KClO和浓盐酸反应,根据价态原理,应该会有什么产物? 请同学们尝试书写一下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法来配平方程式, 标出电子得失
c.请同学写出Cl2和NaOH的反应方程式?说出此反应类型?
问6
等物质的量的高锰酸钾和二氧化锰与盐酸反应,得到的氯气的 物质的量之比?
实验探究
问1:写出第二步操作涉及的氧化还原方程式?
中毒了怎么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