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专题训练4《第5讲氧化还原反应基本规律》练习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4 氧化还原反应练习(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4 氧化还原反应练习(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专题4 氧化还原反应备考篇提纲挈领【考情探究】课标解读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原理及应用解读1.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2.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3.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并能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有关计算考情分析本专题设题形式有化工流程题、实验综合题或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等,通常有两种考法: 一、氧化还原化学(离子)方程式的书写:①根据信息或题设情景写氧化还原化学(离子)方程式;②根据信息或题设情景写原电池或电解池的总反应式,其实质也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范畴二、氧化还原反应相关计算:通常是根据题给数据,利用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原子守恒进行相关计算,确定物质组成或求算纯度或确定化学式中原子个数之比等备考指导本专题涉及的具体内容灵活多变,但是其核心——“守恒思想”始终贯穿首尾,此类题属于“较难题”,学生通过适当练习完全可以掌握其要领2021年高考备考重点应关注“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载体,以物质的量为中心、以得失电子守恒为依据的基本计算”。

预计2021年高考这类题还会出现【真题探秘】基础篇固本夯基【基础集训】考点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原理及应用1.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 2O 3,含有Fe 2O 3、SiO 2等杂质)制取无水氯化铝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已知:物质SiCl 4AlCl 3FeCl 3 FeCl 2 NaCl沸点/℃57.6(易水解)180(升华) 300(升华)1023 801回答下列问题:(1)高温反应后,铝土矿中的氧化物均转变为相应的氯化物,由Al 2O 3、C 和Cl 2反应生成AlCl 3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废渣”的主要成分是 。

答案(1)Al2O3+3C+3Cl22AlCl3+3CO(2)NaCl、FeCl22.烟气(主要污染物SO2、NO x)是大气主要污染物,有效去除大气中的SO2、NO x是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

高中氧化还原规律及其应用练习题-最新教学文档

高中氧化还原规律及其应用练习题-最新教学文档

高中氧化还原规律及其应用练习题【例题1】请判断下列几个问题的正误:①H2S只具有还原性?②金属单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③元素或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不只完全取决于元素的价态,有时还受浓度、酸度、温度等影响【例题2】在下列各组物质中,只有还原性的是( )A、Fe、Cl-、S2-B、Cl-、CO、Na+C、Fe2+、SO42-、NO3-D、Fe3+、O2、H2S(二)、强者生成弱者的规律规律:氧化剂 + 还原剂 = 还原产物 + 氧化产物(较强氧化性) (较强还原性) (较弱还原性) (较弱氧化性)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应用一:可以根据方程式判断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例题3】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有关物质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H2SO3+I2+H2O=2HI+ H2SO4 2FeCl3+2HI=2FeCl2+2HCl+I23FeCl2+4HNO3=2FeCl3+NO+2H2O+Fe (NO3)3A、H2SO3 Fe2+ NOB、I- Fe2+ H2SO3 NOC、Fe2+ H2SO3 NOD、NO Fe2+ H2SO3 I-应用二:可以判断未知氧化还原反应能否发生【例题4】在一定条件下,下列微粒的还原性顺序为 Cl- A、2Fe3+ + SO2 + 2H2O == 2Fe2+ + SO42-+ 4H+ B、2Fe2+ + Cl2 == 2Fe3+ + 2Cl-C、2Br-+4H+ + SO42-== SO2 + Br2 + 2H2OD、I2 + SO2 + 2H2O == 4H+ +SO42- + 2I-(三)、相邻价态转化规律规律:1、元素相邻价态间的转化最容易。

如一般情况:浓硫酸 SO2 S SO2 Fe3+ Fe2+ Fe2、同种元素相邻价态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如:强氧化剂浓硫酸可以干燥强还原剂SO23、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的物质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该元素价态的变化一定遵循高价+低价中间价的规律,只能靠近而一定不会出现交叉现象。

氧化还原复习规律专题练习

氧化还原复习规律专题练习

氧化还原反应规律专题练习(一)性质强弱的规律1.常温下,在溶液中可以发生反应:X+2Y3+==X2++2Y2+。

则下列叙述:①X被氧化;②X是氧化剂;③X 具有还原性;④Y2+是氧化产物;⑤Y2+具有还原性;⑥Y3+的氧化性比X2+要强。

其中正确的是()A.②④⑥B.①③④C.①③⑤⑥D.②⑤2.有相同条件下的三个反应:①2A-+B2===2B-+A2②2C-+A2===2A-+C2③2B-+D2===2D-+B2由此得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氧化性:A2>B2>C2>D2B.还原性:C->A->B->D-C.2A-+D2===2D-+A2该反应可以进行D.2C-+B2===2B-+C2该反应也能进行3.在一定条件下,氯酸钾与碘发往反应KClO3+I2=2KIO3+Cl2。

下列相应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置换反应B.还原性:I2>Cl2C.非金属性:I2>Cl2D.氧化性:KClO3>I2(二)守恒规律在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向)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离)总数一定相等。

1.ClO2是一种广谱型的消毒剂,根据世界环保联盟的要求ClO2将逐渐取代Cl2成为生产自来水的消毒剂。

工业上ClO2常用NaClO3和Na2SO3溶液混合并加H2SO4酸化后反应制得,在以上反应中NaClO3和Na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1 B.2:1 C.1:2 D.2:32.某强氧化剂XO(OH)2+被亚硫酸钠还原到较低价态。

如果还原2.4×10-3 mol XO(OH)2+的溶液到较低价态,需用30ml 0.2mol/L的Na2SO3溶液,那么X元素的最终价态为()A.+2 B.+1 C.0 D.-13.用0.1 mol / L的Na2SO3溶液30 mL,恰好将2×10-3 mol的XO4-还原,则元素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是( )A.+1 B.+2 C.+3 D.+44.已知M2O7x-+3S2-+14H+→2M3++3S↓+7H2O,则M2O7x-中的M的化合价为()A.+2 B.+3 C.+4 D.+65.当三份Cu粉分别与过量的稀硝酸、浓硝酸、热的浓硫酸反应后,收集到的气体在相同状况下体积相等时,三份Cu粉的质量比为(不考虑NO2转化成N2O4和反应生成气体的溶解)A.3:1:2 B.3:2:2 C.1:1:2 D.2:6:36.24 mL浓度为0.05 mol·L-1的Na2SO3溶液,恰好与20 mL浓度为0.02 mol·L-1的K2Cr2O7溶液完全反应,则元素Cr在被还原的产物中的化合价是()A.+6 B.+3 C.+2 D.07.一定条件下硝酸铵受热分解的未配平化学方程式为:NH4NO3——HNO3+N2+H2O,在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氮原子之比为()A.1:1 B.5:4 C.5:3 D.3:58.在一定条件下,R03n-和I-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R03n-+6I-+6H+=R-+3I2+3H2O(1)RO3n-中R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 _;(2)R元素的原于最外层的电子数是_________ 。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和练习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和练习

2012 横岗分校 名师汇集! 一开始就有效高一化学必修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有关概念之间的关系:常见氧化剂、还原剂:一、“两强两弱”规律:对于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除高温、电解条件),总是强氧化性物质和强还原性物质反应生成弱氧化性物质和弱还原性物质。

即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

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e -+e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应用有二:1、判断微粒氧化性、还原性的相对强弱。

例如:根据反应式:(1)2Fe 3++2I -=2Fe 2++I 2,(2)Br 2+2Fe 2+=2Br -+2Fe 3+,可判断离子的还原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 )常见氧化剂 非金属单质:Cl 2、Br 2、O 2等 含有高价元素的化合物:浓H 2SO 4、HNO 3、FeCl 3、KMnO 4、MnO 2、K 2Cr 2O 7等常见还原剂 活泼金属:K 、Na 、Mg 、Al 等 非金属离子或低价态化合物:S 2-、H 2S 、I -、HI 、SO 2、H 2SO 3、Na 2SO 3、FeCl 2、COA.Br-、Fe2+、I-B.I-、Fe2+、Br-C.Br-、I-、Fe2+D.Fe2+、I-、Br-2、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能否发生。

例如:已知I-、Fe2+、SO2、Cl-和H2O2均具有还原性,它们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强弱的顺序为Cl-<Fe2+<H2O2<I-<SO2,则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A.2Fe3++SO2+2H2O=2Fe2++SO42-+4H+B.I2+SO2+2H2O=H2SO4+2HIC.H2O2+H2SO4=SO2↑+O2↑+2H2OD.2Fe2++I2=2Fe3++2I-二、“高氧、低还、中兼”规律对于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的原子而言,最高价态只具有氧化性,最低价态只具有还原性,中间价态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规律(解析版)-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项训练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规律(解析版)-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项训练

压轴题04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规律氧化还原反应是中学化学教材中的重要概念,贯穿整个高中化学的始终,近年来新高考地区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相关的题显著增加,主要的考查点有氧化剂、还原剂、氧化还原反应等概念的判断,电子转移,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化学方程式配平,依据电子守恒的计算等。

以考查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的理解及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

预计2023年后命题会继续在上述几个方面进行。

从命题走向看,以这些实际问题为背景(如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科学实验、环境保护、检验检测等)设计学科内的综合题并推出创新的题型,是主流趋势。

1.(2021•湖南选择性考试)KIO3常用作食盐中的补碘剂,可用“氯酸钾氧化法”制备,该方法的第一步反应为6I2+11KClO3+3H2O6KH(IO3)2+5KCl+3Cl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产生22.4L(标准状况)Cl2时,反应中转移10mol e﹣B.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6C.可用石灰乳吸收反应产生的Cl2制备漂白粉D.可用酸化的淀粉碘化钾溶液检验食盐中IO3-的存在【答案】A【解析】分析反应6I2+11KClO3+3H2O6KH(IO3)2+5KCl+3Cl2↑可知,I元素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5价,I2为还原剂,Cl元素化合价由+5价降到﹣1价和0价,KClO3作为氧化剂。

A项,依据分析生成3molCl2为标准,反应转移60mole﹣,产生22.4L(标准状况)即1molCl2时,反应转移20mol e﹣,故A错误;B项,依据方程式可知,I元素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5价,I2为还原剂,Cl元素化合价由+5价降到﹣1价和0价,KClO3作为氧化剂,I2为还原剂,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6,故B正确;C项,漂白粉可由生成的氯气与石灰乳反应制得,发生反应2Ca(OH)2+2Cl2═CaCl2+Ca(ClO)2+2H2O,故C正确;D项,在酸性溶液中IO3﹣和I﹣发生反应:IO3﹣+5I﹣+6H+=3I2+3H2O,可用酸化的淀粉碘化钾溶液检验食盐中IO3﹣的存在,故D正确;故选A。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与应用训练题(附详解答案)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与应用训练题(附详解答案)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与应用训练题(附详解答案)1.铊(Tl)盐与氰化钾(KCN)被列为A级危险品。

已知下列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①Tl3++2Ag===Tl++2Ag+,②Ag++Fe2+===Ag+Fe3+,③Fe+2Fe3+===3Fe2+。

下列离子氧化性比较顺序正确的是( )A.Tl3+>Fe3+>Ag+B.Fe3+>Ag+>Tl3+C.Tl+>Ag+>Fe2+D.Tl3+>Ag+>Fe3+解析:选D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

2.下列化学反应发生的先后顺序判断正确的是( )A.在含有等物质的量的FeBr2、FeI2的溶液中,缓慢通入氯气:I-、Br-、Fe2+B.在含有等物质的量的NaCl、NaBr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Cl-、Br-C.在含有等物质的量的Fe3+、Cu2+的溶液中加入铁粉:Cu2+、Fe3+D.在含有等物质的量的H+、Al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H+、Al3+、Al(OH)3解析:选D 还原性:I->Fe2+>Br-,I-、Fe2+、Br-的物质的量相等,通入氯气时,被氧化的先后顺序依次为I-、Fe2+、Br-,A错误;溴化银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银,在含有等物质的量的NaCl、NaBr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首先生成溴化银沉淀,B错误;氧化性:Fe3+>Cu2+,含等物质的量的Fe3+、Cu2+的溶液中加入铁粉,首先发生Fe3+与铁的反应,C 错误;在含有等物质的量的H+、Al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首先发生H+的中和反应,然后OH-与Al3+反应生成Al(OH)3沉淀,最后Al(OH)3溶解生成NaAlO2,D正确。

3.已知:①向KMnO4晶体中滴加浓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②向FeCl2溶液中通入少量实验①产生的气体,溶液变黄色;③取实验②生成的溶液滴在淀粉­KI试纸上,试纸变蓝色。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MnO-4>Cl2>Fe3+>I2B.上述实验中,共有两个氧化还原反应C.实验①生成的气体不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D.实验②证明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解析:选A ①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说明高锰酸钾的氧化性强于氯气,②说明氯气的氧化性强于三价铁离子,③说明三价铁离子的氧化性强于碘单质,A项正确;三个反应都为氧化还原反应,B项错误;根据氧化性强弱顺序,氯气能和碘化钾反应生成碘单质,能使湿润的淀粉­KI 试纸变蓝,C 项错误;实验②证明亚铁离子有还原性,不能证明其有氧化性,D 项错误。

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练习题

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练习题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1. 【易】下列物质中,按只有氧化性、只有还原性,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A .F 2、K 、HClB .Cl 2、Al 、H 2C .NO 2、Na 、Br 2D .O 2、SO 2、H 2O【答案】A【解析】一般元素具有最高价时只有氧化性,元素具有最低化合价时只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时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F 没有正化合价,因此F 2只具有氧化性;K 为金属,金属没有负化合价,因此K 的化合价只能升高不能降低,即单质K 只具有还原性;HCl 中的Cl -处于最低价态只具有还原性,H +具有氧化性,因此HCl 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2. 【易】下面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反应中不一定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B .肯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C .非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只作氧化剂D .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答案】A【解析】本题可以灵活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结合实例去分析。

氧化还原反应的宏观特征是元素化合价有升降,但不一定是所有元素化合价均有升降。

如Fe 2O 3+3CO=====高温2Fe +3CO 2,氧元素没有化合价变化,故A 正确。

化合价变化的元素可能是不同种元素,也可以是同种元素。

如Cl 2+2NaOH====NaCl +NaClO +H 2O ,故B 不正确。

作为非金属在反应中一般作为氧化剂,但也有失电子的可能,如C +O 2=====点燃CO 2,故C 不正确。

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分两种情况:一是从高价态变为游离态,如Fe 2+→Fe ,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

另一种是从低价态变为游离态,如Cl -→Cl 2,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故D 不正确。

3. 【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氧化剂本身被还原,生成氧化产物B .氧化剂是在反应中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C .还原剂在反应时所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D .在一个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不可能是同一物质 【答案】B【解析】氧化剂本身被还原,应生成还原产物,A 错;还原剂在反应时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应升高,C 错;在一个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可能是同一物质,如氯酸钾分解制备氧气,氯酸钾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 错。

2014化学一轮必备第5讲 氧化还原反应(基础训练+提升训练+挑战训练,含精细解析及解题方法)

2014化学一轮必备第5讲 氧化还原反应(基础训练+提升训练+挑战训练,含精细解析及解题方法)

[第5讲氧化还原反应]基础热身1.[2012·常州测试] 在下列变化:①工业制盐酸;②工业制漂白粉;③实验室制氯气中,按氯元素被氧化、被还原、既被氧化又被还原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②①③C.①③②D.③①②2.[2012·杭州师大附中]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一种元素被氧化,肯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B.11.2 L Cl2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转移的电子数为0.5N AC.难失电子的原子,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D.元素由化合态变成游离态时,它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3.[2012·合肥质检] NaNO2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它能致癌。

酸性KMnO4溶液与NaNO2的反应方程式是:MnO-4+NO-2+K―→Mn2++NO-3+H2O。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NO-2被还原B.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减小C.生成1 mol NaNO3需消耗0.4 mol KMnO4D.K中的粒子是OH-4.新型纳米材料氧缺位铁酸盐(MFe2O x)(3<x<4;M表示Mn、Co、Zn或Ni的二价离子),常温下,它能使工业废气中的SO2、NO2等氧化物转化为单质。

转化流程如图K5-1所示,下列有关该转化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图K5-1A.MFe2O4表现了还原性B.MFe2O x表现了还原性C.SO2和NO2表现了还原性D.SO2和NO2发生了分解反应能力提升5.[2012·南昌调研] 在常温下发生下列反应:(1)16H++10Z-+2XO-4===2X2++5Z2+8H2O(2)2A2++B2===2A3++2B-(3)2B-+Z2===B2+2Z-根据上述反应,判断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溶液中可能发生反应:Z2+2A2+===2A3++2Z-B.Z2在(1)、(3)反应中作还原剂C.氧化性强弱顺序为:XO-4>Z2>B2>A3+D.X2+是XO-4的还原产物6.[2012·广东六校联考] 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实际参加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正确的是( )①KClO 3+6HCl(浓)===KCl +3Cl 2↑+3H 2O ;1∶6②Fe 2O 3+2Al=====高温Al 2O 3+2Fe ;1∶2③SiO 2+3C===SiC +2CO ↑;1∶2④3NO 2+H 2O===2HNO 3+NO ;2∶1A .①③B .②③C .②④D .①④7.实验室将NaClO 3和Na 2SO 3按物质的量之比2∶1倒入烧瓶中,用水浴加热,同时滴入H 2SO 4,产生棕黄色气体X ,反应后测得NaClO 3和Na 2SO 3恰好完全反应,则X 为( )A .Cl 2B .Cl 2OC .ClO 2D .Cl 2O 38.[2012·湘潭二模] Na 2FeO 4是一种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讲氧化还原反应基本规律》练习
1.已知反应:①C12+2NaBr=2NaCl+Br2;②2KI+Br2=2KBr+I2;③Na2S+I2=2NaI+S↓,则下列离子还原性由强到弱的排列中,正确的是()A.Cl->Br->I->S2-B.Br->Cl-> I->S2-
C.S2->Br-> I->Cl-D.S2-> I->Br->Cl-
2.R、X、Y和Z是四种元素,其常见化合价均为+2价,且X2+与单质R不反应;X2++Z =X+Z2+;Y+Z2+=Y2++Z 。

这四种离子被还原成0价时表现的氧化性强弱符合()A.R2+ > X2+ > Z2+ > Y2+B.X2+ >R2+> Y2+ > Z2+
C.Y2+ > Z2+ >R2+> X2+ D.Z2+>X2+>R2+ > Y2+
3.X、Y、Z为三种单质,已知:Y能将Z从其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而Z又能将X从其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

由此推断下列说法中可能正确的是()
①单质的氧化性:Y>Z>X ②单质的还原性:Y>Z>X
③对应离子的氧化性:X>Z>Y ④对应离子的还原性:X>Z>Y
A.只有①B.只有②③C.只有①④D.①②③④
4.已知Co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Co2+,Co2O3、C12、FeCl3、I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

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A.3C12+6FeI2=2FeCl3+4FeI3 B.C12+FeI2=FeCl2+I2
C.Co2O3+6HCl=2CoCl2+C12↑+3H2O D.2Fe3++2I-=2Fe2++I2
5.在100 mL含等物质的量HBr和H2SO3的溶液中通入0.01mol Cl2,有一半Br-变为Br2(已知Br2能氧化H2SO3),原溶液中HBr和H2SO3的浓度都等于()A.0.007 5 mol·L-1B.0.4 mol·L-1
C.0.075 mol·L-1D.0.08 mol·L-1
6.有下列三个氧化还原反应:①2FeCl3+2KI=2FeCl2+2KCl+I2 ②2FeCl2+Cl2=2FeCl3③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若某溶液中有Fe2+、I-和Cl-共存,要氧化除去I-而不影响Fe2+和Cl-,可加入的试剂是()A.Cl2B.KMnO4C.FeCl3 D.HCl
7.NaH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H2O=NaOH+H2↑,在该反应中H2O ()A.是氧化剂B.是还原剂
C.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8.Na2O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在该反应中H2O
()A.是氧化剂B.是还原剂
C.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9.在氧化还原反应3S+6KOH △K2SO3+2K2S+3H2O中,被氧化的硫原子与被还原的硫原子个数之比为()A.1 :2 B.2 :1 C.1 :1 D.3 :2
10.已知在酸性溶液中,下列物质氧化KI时,自身发生如下变化:
Fe3+→Fe2+MnO4-→Mn2+Cl2→2Cl-HNO2→NO
如果分别用等物质的量的这些物质氧化足量的KI,得到I2最多的是()
A.Fe3+B.MnO4-C.Cl2 D.HNO2 11.已知下列离子或物质的氧化性强弱顺序为:ClO3->BrO3->C12>IO3-,试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C12+I2+H2O-HCl+HIO3能否发生? (填“能”或“不能”)。

(2)现将饱和氯水逐滴滴入KI淀粉溶液中至过量。

①开始滴入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能进行的原因是。

②继续滴加氯水直至过量,又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