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作文人物素材--巴金、李敖 精品

合集下载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早读人物素材 巴金3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早读人物素材 巴金3

教学资料范本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早读人物素材巴金3编辑: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人物(巴金3)有口皆碑永远的巴金 作者:王蒙在这个星空之夜,巴金走了。

如果设想一下近百年来最受欢迎和影响最大的一部长篇小说,我想应该是巴金的《家》。

早在小时候,我的母亲与姨母就在议论鸣凤和觉慧、梅表姐和琴、觉新觉民高老太爷和老不死的冯乐山,且议且叹,如数家珍。

而等到我自己迷于阅读的时候,我宁愿读《灭亡》和《新生》,因为这两本书里写了革命,哪怕是幻想中的革命,写了牺牲,写了被压迫者的苦难和统治者的罪恶。

我还记得《灭亡》的扉页上写的取自《圣经》上的一句话,说是一粒种子只是一粒种子,但是如果把它放到泥土里,它自身死了,却会结出千百万粒种子。

这话使我十分震动,使我向往泥土,也向往并且震动于献身和牺牲的价值。

“文革”开始以后,我在伊犁,同院有一对工人夫妇,他们找了一本《家》偷偷阅读,读得津津有味,放低了声音告诉我他们阅读的感想。

他们现在才知道《家》?这使我觉得他们未免少见多怪。

到现在《家》仍然感染着征服着年轻的读者,这又使我赞叹感奋不已。

然后我和妻子把书拿过来,重新读一遍,仍然像读一本新书一样心潮澎湃。

我也读过巴金写的与译的《春天里的秋天》《秋天里的春天》以及《寒夜》《憩园》等等,我深深感到了巴金的热烈的情思,哪怕这种情是用无望的寒冷色调来表现的。

甚至在他晚年时候,他写什么都是那样的充沛、细密、水滴石穿,火灼心肺。

巴金的书永远像火炬一样地燃烧,巴金的心永远为青春、为爱、为人民而淌血。

只是在“文革”以后我才有机会见到老人,他忧心忡忡,他言之谆谆,他反思历史,他保护青年,他永远寄希望于未来。

他远远不像许多作家那样善于辞令,善于表演,善于抖机灵式地卖弄。

作为一个作家他太老实,太朴实无华,对不起,我要说是太呆气啦。

他在关于《家》的文字中一次又一次地书写:“青春是美丽的。

”所以他特别痛恨那些戕害青年、压迫人性、敌视文学艺术、维护封建道统的顽固派。

2022高考语文热点押题素材-懂得反省的巴金

2022高考语文热点押题素材-懂得反省的巴金

2022高考语文热点押题素材-懂得反省的巴金中国伟大的作家巴金是一个明白得反省之人。

在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中,巴金认为自己“由人变成了兽”,也被迫参与了罪责。

比如在那个专门时期,他曾经写过批判孔子的文章——《孔老二罪责的一生》。

“文革”终止后,巴金勇敢地站出来,并奔跑呼吁建立一座“文革”博物馆。

这源于他对十年“文革”的忏悔与反省,他也期望后人记住这段历史并从中吸取教训。

不仅如此,他重新拿起被剥夺了写作权益多年的笔来,开始对刚刚过去的那场浩劫进行反思,开始孜孜不倦地创作《随想录》。

巴金写《随想录》的动身点专门明确,确实是要对“文化大革命”作出个人的反省,正如他在后来所写的《随想录》合订本新记中说的:“拿起笔来,尽管我接触各种题目,议论各样情况,我的思想却始终在一个圈子里打转,那确实是所谓十年浩劫的‘文革’。

……住了十载‘牛棚’,我就有责任揭穿那一场惊心动魄的大骗局,不让子孙后代再遭灾受难。

”他在《随想录》中真实地记录了“文革”给他和他的家人及朋友带来的身心摧残,比如专门感人的闻名篇章《怀念萧珊》。

他的《随想录》表现出一位老作家坦率真诚的艺术人格,正如他自己所言:“掏出自己燃烧的心”,“我的写作的最高境域……是高尔基草原故事中的‘勇士丹柯’——‘他用手抓开自己的胸膛,拿出自己的心来,高高地举在头上’。

”这确实是他的为人,一个如此真诚的人,一个坦荡荡的君子。

关键词:反省否定旧我更新自我率真剖析自我点评在“文革”刚刚终止的年代,巴老就勇于站出来并带着个人深刻的认识与痛楚的体会,最终站在亿万人民的立场上,对一场所谓的“文化大革命”进行反思。

仅这一点就令所有国人仰望。

在那个专门时代,能有如此勇气实在是难能可贵,巴金就成为了冲锋在前的领跑者。

六尺巷的故事据《桐城县志》记载,清代(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的问题上发生了争吵,两家大院的宅地差不多上祖上的产业,本来确实是一笔糊涂账。

作文素材专辑(87)

作文素材专辑(87)

作文素材专辑(87)
颓废的现实主义是中国作家李敖提出的一个概念。

他认为,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在倾向于揭示社会问题、呈现社会阴暗面的也会使人们感到颓废、沮丧和无望。

他说:“人们对现实主义文学的普遍感觉就是:颓废。

”而这种颓废感常常是由作品中所描绘的社会问题所引起的。

李敖认为,现实主义文学应该回归美学,追求艺术的美,而不仅仅是揭示社会的丑陋和病态。

但是在阅读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我也深感到了李敖所说的颓废感。

有时候,当我看到描写社会黑暗面的那些场景时,我会感到一种无力和绝望,觉得这个社会真的太残酷了,而自己又无能为力去改变。

这种颓废感常常会让人心生懈怠和失去希望。

所以,我认为现实主义文学应该追求一种平衡,既要揭示社会问题,又要给人以希望和动力。

这并不意味着现实主义文学要回避社会问题,而是在揭示这些问题的也要表达社会进步和人类精神追求的力量。

《红岩》这部小说就写了一群年轻人积极参与革命斗争,充满理想和追求的故事,让人们看到了希望和光明的一面。

谈巴金_我眼中的历史名人作文

谈巴金_我眼中的历史名人作文

谈巴金——我眼中的历史名人作文众所周知,《随想录》、《春》、《秋》、《家》等等的著名的文学著作,都出自当代文学巨匠——巴金之手。

巴金这个人物、这个作家、这个大文豪,可为真是家户喻晓了,他是中国现代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之人,他是一个能和莫言先生同驱并进的大文豪。

巴金一生是充满风雨的,但他从不放弃,最后走上了文学的道路,并且靠着自己的勤奋成为了一位文学巨匠。

在十四岁时,他几次发出了要求,好不容易才得到了读书的机会,不料天炉英才,不久他就因为生了一场大病,被迫缀学了;在一九二五年这一年,对于巴金来说无疑是希望破灭的一年——他在考北大时,体验被查出患有肺病,与北大学院失之交臂,但是,巴金先生并没有埋怨命运的不公,相反,他自强不息,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写进了自己的文学作品中,由此可见,巴金先生的意志力是多么的顽强!巴金先生一直视书比自己的性命还要重要,他把毛主席说过的一句话作为自己的坚定理念:“饭可以一日不吃,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他绝对是把书看得重如泰山的,新中国成立之初,巴金先生家里十分拮据,连温饱都成为了很严重的问题,但是,他还是要买书,宁可挨冻受饿,也要从手头上挤出一点儿钱来买书,他说:“钱,钱——不就是用来买书的吗?不买书的话,我们这些写书的人要怎么个活法呢?”巴金先生的思想是十分深奥的,他坚信只有真与善才可以维持整个世界的平衡性,他追求人的人性善良品德以及人的绝对自由追求的价值观,他提倡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互帮关系,也支持人的自由与平等,这在他的文学作品中不难看出来,他认为,所谓善,就是反对文化专制、反对长宫意志、反对粉怖现实、忏悔自己精神上的软弱。

他认为,善是人性的根本,没有了善,人便空虚了。

巴金最可贵的地方,在于他是一名伟大的人民作家,他是为了广大人民而写作的。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中国诗人、中国著名翻译家曾经这样评价巴金:“一位最可爱可佩的作家,为什么我把可爱放在可佩的前头?因为我爱他就像爱我自己的弟弟们一样……他的可佩之处,就是他为人的真诚……文藻和我又都认为他最可佩之处,就是他对恋爱和婚姻的态度的专一和严肃……总之,他是一个爱人类、爱国家、爱人民、一生追求光明的人,不是为写作而写作的作家……”,是的,他是追求光明的,但是巴金毫不掩饰自己的缺点,相反之,他用了一生的心血和毕生的精力,写下了一部不朽名著——《随想录》,在这部小说中,充满了作者伴随着内心巨大冲突以及对自己人生的反省的自我思考。

高考语文经典人物类作文素材巴金

高考语文经典人物类作文素材巴金

高考经典人物类作文素材推荐:巴金
《敬寿巴老百岁》中这样写道:时光如水,巴金是金。

真心真爱,深意深情。

大智大悟,举重若轻。

大作大家,淡泊宁静。

他曾说:“有你在,灯亮着”,这是巴金对冰心的赠言,现在被用来描述我们对巴金的追思。

巴金之于我们,有着特殊意义:我们需要那种独立思考、自由言论的知识分子精神。

这种精神,对于任何一个年代,都不会“过时”,且弥足珍贵。

名言:“我唯一的心愿是:化作泥土,留在人们温暖的脚印里。


著作:他,曾是一位世纪老人。

他生前凝聚毕生的激情与智慧,写下了《家》《春》《秋》《雾》《雨》《电》《萌芽》《寒夜》《随想录》……为我们留下了千万字的作品。

- 1 -。

中考人物素材及运用:巴金

中考人物素材及运用:巴金

三一文库()〔中考人物素材及运用:巴金〕
导语:巴金十二三岁时,就背会几部书了,其中包括《古
文观止》。

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作文素材,欢
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1
巴金老人走完了自己的人生旅程,留给我们的是一笔丰
厚的财富。

他讲真话,洋洋150篇真言随笔,凝聚成46万
字的《随想录》。

他在《没有神》中说:“我的心还在发痛,它还在出血。

但是我不要再做梦了。

我不会忘记自己是一个人,也下定决
心不再变为兽。

”他在《随想录》总序的最后说:“讲出了真
第1页共5页
话,我可以心安理得地离开人世了。

可以说,这五卷书就是
用真话建立起来的揭露‘文革’的博物馆吧。


素材运用角度:忏悔、真实、良心、讲真话、责任
2
他把在日本获奖的奖金500万捐给了上海作协,他把《随
想录》的稿酬捐给中国现代文学馆,他不以自己的名字命名
“巴金文学奖”。

素材运用角度:无私、谦逊
3
冰心说,“巴金这个人……”是写不尽的。

还说“巴金
这人辛苦一辈子,勤奋一辈子,认真一辈子”。

“巴金内向忧
郁,但心里有团火,有时爆发出极大的热情,敢讲真话。


25。

【配套K12】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早读人物素材 巴金1

【配套K12】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早读人物素材 巴金1

人物(巴金1)一、人生缩影1904年11月25日,现代文学家、翻译家巴金生于四川成都,祖籍浙江嘉兴。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

1920年,巴金考入成都外国语学校,发起组织“均社”,并任《平民之声》主编。

1923年到上海、南京等地读书。

1925年翻译克鲁泡特金的《面包略取》等著作。

1927年赴巴黎学习,翌年创作长篇小说《灭亡》。

1928年底回国。

自1931年文学创作进入旺盛期,写出长篇小说《激流》(即《家》)等10部中长篇小说,10部短篇小说集,6部散文集。

1934年11月化名“黎德瑞”去日本,次年8月归国,后与靳以编辑《文学季刊》、《文季月刊》,并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负责编辑《文化生活丛刊》、《文学丛刊》、《译文丛书》。

出版短篇集《将军》、《沉默》等。

1936年11月与鲁迅、郭沫若等21人发表《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上海《救亡日报》编委,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辗转于香港、广州、汉口、桂林和大西南的昆明、重庆等地。

出版《春》、《秋》、《憩园》等长篇小说和《还魂草》等短篇集。

抗战胜利后,出版中篇小说《第四病室》、《寒夜》。

新中国成立后,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二、三届大会代表,历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主席,上海市文联主席、作协上海分会主席,国际笔会主席,《收获》主编等职。

1982年4月荣获意大利但丁国际奖。

1983年5月获法国荣誉军团勋章。

辑有《巴金文集》、《巴金全集》。

二、懿行美德【摘要】巴金,让我们感受到了人的物质生命的有限性,人的精神生命的无限性。

一个只想把自己的全部感情、全部爱憎消耗干净,然后问心无愧地离开人世,让生命开花的老人,他,留给我们的是丰富的现代意义。

一、走出“大观园”——独立《红楼梦》中有个“大观园”,在巴金的作品里同样也有个“大观园”。

这里有聪慧凄婉、多愁善感近乎林黛玉型的女性梅表姐;有贤惠端庄、待人周到的近乎薛宝钗型的女性瑞珏;有爱生活,爱一切,保持身心晶莹剔透近乎晴雯的鸣凤……,她们都因了这个“大观园”造成了悲剧的命运。

作文素材 巴金

作文素材 巴金

人物整理Ⅰ——巴金个人简介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原名李尧棠,字芾甘(fèi,取自“蔽芾甘棠”),汉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

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

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

著书颇丰,代表作品《家》、《春》《秋》。

巴金被认为代表着中国大陆知识分子的良心,巴金晚年提议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和文化大革命博物馆。

巴金晚年患有帕金森氏症、慢性气管炎、高血压、恶性间皮细胞瘤等多种疾病,曾表示要求安乐死。

巴金被人称为世纪老人。

爱国主义巴金12岁那年通读了《说岳全传》,深深被岳飞的爱国精神、民族精神震动。

上世纪90年代,巴金在众人的劝说下,到杭州休养。

从来怕麻烦别人的他,有一天却提出了要求,想去拜谒岳坟。

在文征明《满江红》词碑前,年过九十,平时说话吐字不太清楚的巴金,像小学生那样吟诵起这首词来,声音越来越清楚、高亢:“拂拭残碑,敕飞字、依稀堪读……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

”1979年,巴金率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巴黎。

这是离别巴黎半个世纪后,巴金第一次再踏上这片土地。

故地重游,对于任何人都会有很多感慨。

然而,每天清晨,巴金静静地坐在窗前,眼前看到的不是巴黎的街景,而是北京的长安街、上海的淮海路、杭州的西子湖、成都的双眼井,广州的乡村……他说:“出了国境,无论在什么地方,我总觉得有一双慈爱的眼睛关心地注视着我。

不管你跑到天涯海角,你始终摆脱不了祖国,祖国永远在你身边。

”仁爱、忠诚、正义、自律,人道主义相伴巴金一生。

语录:1.“我唯一的心愿是:化作泥土,留在人们温暖的脚印里。

”2.“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比用来来维持自己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我们必须为别人花费它们,这样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道德,无私就是生命的花。

”3.“我愿每个人都有住房,每张口都有饱饭,每颗心都得到温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作文人物素材--巴金、李敖
李敖只剩下一个俗字
浙江学者傅国涌
李敖的大陆行给寂寞的媒体带来了一点小小的浪花,自他确定行程之日起,与他有关的消息,便注定要连篇累牍地占据大江南北各大报纸的版面。

李敖此人以其为人的狂妄,为文的张扬和跋扈,打造出一副天不怕、地不怕、天皇老子不如他的孙悟空形象。

他作玩世不恭、天马行空状,回答记者提问,总是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

这些都只是表面上的,其实他骨子里乃是极致的媚俗,我不想说李敖是庸俗的,因为他70岁的人生已经证明他并不平庸,而是精明到家,但毫无疑问李敖是俗气的,他是一个彻底的世俗中人,一个始终没有摆脱低级趣味的人,他好财、好色,对名利很在意,整天在碌碌红尘中打滚,几乎没有时间从世俗的污泥浊水中抬起头来仰望星空。

他表演欲极强,时不时地想着要惊世骇俗,事实上只是典型的媚俗而已。

他自称此行是猛龙过江之旅,反复强调要与连战、宋楚瑜乃至克林顿等比赛演讲水平,扬言要让连、宋知道什么叫真正的演讲。

为此他在临行前闭门攻读,作精心的准备,书单中包括领导人的讲话在内。

他自比法国18世纪的启蒙巨人伏尔泰,说伏尔泰80岁才回到故乡巴黎,受到万人空巷的欢迎。

他宣称要给中国一个指向。

无论他在北大、清华、复旦的舞台上如何表演,都掩盖不住他的一身俗气。

李敖从二十几岁起反对台湾当局,以前他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自称左派知识分子,不过更多的时候,他还是喜欢将自己定位为大陆型的知识分子,并声称向往于埋骨昆仑之巅,一再表示对台湾这个小岛不屑一顾,台湾对我而言太小了。

2000年,在海峡彼岸,他以新党候选人身份披挂上阵,选举口号就是出卖台湾,买回大陆。

但在他身上我们看不到一个大陆型知识分子的影子,长期以来,面对台湾岛以外的土地上的不幸,他只有沉默。

他是真正的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玩世的背后恰是他的老于世故。

同样,李敖的自恋也无非是要隐藏他内心的空虚、苍白和自卑,实际上他是一个没有几分自信的人,所以只能通过无比夸张、张狂的语气,似乎蔑视一切,不屑一切。

即使他读书万卷、满腹经纶、下笔万言、倚马可待也不能使他成为一个真正有自信的人,他生活在自己的欲望所营建的狭隘天地里,聪明有余而智慧不足,一方面他以为凭自己的聪明,天下之大,没有人能窥破他内心世界的空洞与无聊。

另一方面他将自己所做的一切,无论读书、写作还是演讲、做主持人,都当作一种世俗社会的比赛、竞争、较量,沉浸在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其乐无穷之中,究其目的是为自己捞取世俗的实际好处。

他终于有机会来到大陆表演,他的舞台一夜之间放大了,他为此而喜不自禁,从出现在北京机场的那一刻起,顾盼自雄的他所关心的就是敖迷们欢迎的鲜花和翘首期待的目光。

说穿了,李敖虽然以嬉笑怒骂的文字和两片刀子一样的嘴唇安身立命,但他对世俗社会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在他身上之所以看不到一丝的谦卑,他之所以始终超越不了吃喝拉撒睡的形而下追求,不能成为一个傲然独立的知识分子,就是因为他的算盘打得太精了,使他失去了任何向更高的精神境界攀升的可能性。

曾经的苦难最终没有成就李敖,没有精神的天空,一个浑身上下裹着名缰利绳的人无论今天如何耀眼、如何显赫,都只能剩下一个俗字。

追忆作家巴金他是当代中国活得最痛苦的老人
他是当代中国活得最痛苦的老人!复旦大学教授、巴金研究专家陈思和几年前说这个社会正在逐渐走向开放,人人都有权利追求事业成功、财富增长、名利双收……但惟独巴金,还在一字一句地写他的忏悔录。

他沉浸在噩梦般的恐怖之中,把自己作为箭垛,一鞭一条血痕地解剖自己、指责自己,提醒人们不要忘记20年前的民族劫难。

这种对世人的爱心与对自己的苛刻情绪近似宗教信仰,可是在所谓后现代型的社会里,却变得那么不合时宜。

人们在仪式上保持了对老人的尊重,但他的警告却被视为一种杞人之忧。

在11月25日巴金百年诞辰前夕,著名文学评论家、巴金研究者陈丹晨也对记者说现在的年轻人不太爱看巴老的作品了,但这个复杂而信仰缺失的社会多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