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全做未来生活方式的造梦师

合集下载

未来新零售 一个海归派创业者的思考

未来新零售 一个海归派创业者的思考

12封面报道文 / 本刊记者 黄永建未来新零售一个海归派创业者的思考2022年,在直销行业并不乐观的环境下,未来生物另辟蹊径,在新零售方向闯出一片天地,目前渐成气候。

未来新零售的掌门人庄岩,是未来集团创办人庄久荣的儿子。

他也并非什么毛头小子,曾经在互联网领域创业多年的他,在不惑之年,才最终决定走进未来生物。

庄岩是从一个互联网从业者的角度来重新切入直销领域的。

新的思维赋予了他新的发挥空间,也为行业未来带来新的可能。

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庄岩,有时候难掩书生气,但正是这种书生气保证了他在商业逻辑上的缜密,在行业原则上的坚守,在产品品质上的苛求,以及在消费落地方面的坚持。

132022.11当互联网邂逅大健康创办未来新零售的时候,庄岩引用了“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这句话,前者是对未来发展状态的期待,后者是致敬直销这个行业。

庄岩毕业于加拿大的维多利亚大学,在那里完成学业并娶妻生子。

2011年10月,庄岩携家带口地回到辽宁,原因之一,这是他的根;原因之二,学习计算机的他自然觉得回到中国将会有更多创业的机会。

庄岩还在国外时,就开始了在互联网领域的创业,并且小有成就。

回国后,正值计算机专业出身的庄岩,非常强调未来新零售的商业逻辑和市场理性。

14封面报道康溪温泉是庄岩在未来集团最初的立足之地,也是未来新零售事业后勤支持的大本营。

苹果App和安卓应用商店的崛起,于是他创办了一家小型科技公司,做了几个类似于新闻类的用户端,虽然做得不错,用户和流量也与日俱增,但很难形成规模化的商业模式。

于是,庄岩将目光转向了互联网商业平台,做了一款叫做“车圈”的二手车互联网交易平台,并与当时主流的二手车交易市场和门户网站建立了合作。

2016年,庄岩正式进入辽宁未来健康股份有限公司。

未来健康作为未来集团旗下新的业务板块,其主要项目是经营康溪温泉度假酒店,在进军旅游产业的同时,为未来生物现有直销业务提供有力的配套服务。

庄岩全程参与了康溪温泉酒店的筹建工作,从规划设计、材料采购、建设监督、最终到开业运营。

安亭新镇:以建筑的名义定义未来的生活方式

安亭新镇:以建筑的名义定义未来的生活方式

安亭新镇:以建筑的名义定义未来的生活方式
费淳璐
【期刊名称】《上海综合经济》
【年(卷),期】2004(000)007
【摘要】品质决非偶然发生,它永远是智慧与努力的结晶。

安亭新镇作为德国建筑艺术与技术的结晶,它的诞生,出于始终要超越现状的意志。

【总页数】4页(P15-18)
【作者】费淳璐
【作者单位】上海国际汽车城置业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99.516
【相关文献】
1.安亭新镇:以建筑的名义定义未来的生活方式 [J], 费淳璐
2.未来生活方式的建筑体验 [J], 方滨;李罡
3.定义未来节能建筑新坐标上海绿筑光能系统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J],
4.定义未来节能建筑新坐标上海绿筑光能系统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J],
5.以未来的名义定义高品质的教育成都市棕北中学西区实验学校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全国社会综合实践调查报告获奖名单

全国社会综合实践调查报告获奖名单

专 业




一等奖

指导教师姓名 毕凌岚、冯月、于洋 陈彦光、吕斌、汪芳




陈岚、杨祖贵、成受明、 孙音、陈鸿、陈春华

佳作奖
院校名称 作品名称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姓名 江西师范 假如爱有天意——南昌市培智学校智障儿童生活状况调 虞振亚、越飞、衷国圆、 曾艳、刘丽 大学 查 李琴 林心怡、邱白嫣、陈文 福州大学 榕城脉动——福州内河整治后市民使用综合评价调查 赵立珍、樊海强 静、刘桂云 青岛理工 刘龙、王龙、李硕、姚 青岛固定献血点分布调研 刘一光、祈丽艳 大学 凯 北京林业 廉冰洁、田琳琳、高丹、 李翅、曹珊、达婷、 共享&共赢——北京市馆际互借发展状况调查 大学 丁欣荣 刘东云、钱云 大连理工 赵中杰、葛梦莹、张贲、 李健、沈娜 城市伪名片——大连市俄罗斯风情街现状调研 姚斌 大学 车行有阻,路在何方——长沙市南阳街社区自行车租用 余磊、陈程、袁洲、吴 张妲、邹芳、李洪 霜 长沙理工 试点现状调查 大学 储函霖、潘志斌、周陈 从蓝图到现实——湖南某大学新建校区使用后情况调研 王浩钰 斌、杨小伟 马道城功——呼和浩特市锡林郭勒北路慢行空间调研 王芳芳、张洺铭 郭丽霞、董秀明 内蒙古工 公“援”效应——呼和浩特市满都海公园防灾避难功能 王宝音、李晓庆、张国 业大学 郭丽霞、白洁 调研 华、吴一凡 牛焕强、李春聚、姜 河北建筑 何去何从的被遗忘村落——水源地保护与村落发展的调 崔琳、王秋实、刘晓倩、 唐晓乐 乖妮 工程学院 查 湖南城市 重拾童年的伊甸园——益阳市住区儿童游憩活动空间的 童妙、单晓艳、谭春艳、 陈国平、李秋莲、谭 文伟龙 学院 调查报告 健妹周莎莎 “林厕智比”——公共厕所“如厕难”问题调研与解决 凌梦芷、梁国杰、张嘉 广州大学 姜浩、骆尔褆、漆平 策略 颖、张鸿阳

张宝玲:才智飞扬和谐绽放——专访天津华林国际集团公司董事长张宝玲

张宝玲:才智飞扬和谐绽放——专访天津华林国际集团公司董事长张宝玲

张宝玲:才智飞扬和谐绽放——专访天津华林国际集团公司
董事长张宝玲
孙莉
【期刊名称】《中国发明与专利》
【年(卷),期】2009(000)007
【摘要】@@ 科技是终级创富rn初见张宝玲,最大的感受是她有"三不像"--不像五十多岁,像三十多岁;不像发明家,像艺术家;不像跨国公司的老总,像外企职业经理人.一番访谈下来,更是不由有"三悟"--一个女人真正的美在于内外兼修、大智大勇的人格光芒;一个女人真正的份量在于逆境不退缩,顺境不张狂的从容平静;一个人真正的成功在于既敢于拼命豪赌却又从不轻断胜负的坚持的力量.
【总页数】5页(P37-41)
【作者】孙莉
【作者单位】(Missing)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张宝东天津空港国际汽车园“三部曲” [J], 璐瑜;
2.我是负责人,我要负责任!——访天津国际招标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学玲 [J], 潘浩
3.红树林:中国度假文化休闲航母——今典集团董事长张宝全专访 [J], 张玉荣;麦婉华
4.打通精准就业最后一公里——专访天基人才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赵玲 [J], 马孝
民;赵小芳
5.重整河山再后生——记天津市劳动模范,红桥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张宝元 [J], 牛国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雷海波为设计产业找寻出口

雷海波为设计产业找寻出口

雷海波为设计产业找寻出口国内设计市场的前端还没有打开,必须先帮助设计师将产品孵化出来,才能有源源不断的货源。

因此,做原创设计品牌的孵化器恰逢其时。

早就听闻视觉中国创始人雷海波在国内创意产业界的鼎鼎大名,然而当雷海波坐在面前,用低回温柔的声音和我们侃侃而谈的时候,仍然很难相信他的身上有着那么多的传奇经历。

他是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理事,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会副秘书长,也是资深的视觉创意设计媒体人、策展人、社会活动者及跨界合作推手。

他创办了中国最早的视觉图片分享社区及创意设计产品社会化电商平台――视觉中国,并且促成视觉中国成功上市。

近年来又聚焦“创意生态系统”的研究和实践,创办“太火鸟”――中国首家社会化创意电商和创新产品孵化加速器,致力于推动中国创新设计品牌孵化和产品交易。

他曾被《互联网周刊》评论为“创意的鼓吹者”,被《新周刊》评选为“改变中国创意的10个右脑”之一。

像一个温文书生般的雷海波也许不是那种风风火火闯九州型的人物,但是从其平实的话语中透露出来的,却是想到就去做的干劲以及坚韧执着的做事精神,这是一名创意人和创业者不可或缺的。

做中国最早的设计类垂直网站雷海波,1974年3月出生于浙江省龙泉市。

龙泉,是中国陶瓷文化历史名城和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青瓷文化从这里走出,驰名中外。

从小沉浸在美学艺术氛围中的雷海波,于1996年走入中央民族大学的大门学习中国画,2000年毕业留京。

2001年,视觉中国上线,作为创始人之一的雷海波对于那段创业经历,至今仍然记忆犹新。

创意世界:当年是什么样的契机,让你产生了创业的想法?雷海波:上大学的时候,我就做过许多兼职。

我做过媒体记者,也曾为许多公司兼职做设计工作。

大学毕业后,我以考核第一名的成绩拿到了留京的名额,进入了赛迪集团。

在为赛迪工作的一年时间里,我一直在为创业,也就是创办视觉中国做准备。

可以说,自行创业是我自上大学就认准了的事请。

创意世界:你当时创立视觉中国的初衷是什么?雷海波:从1996年,我就开始从事软件包装和交互界面设计工作,可以说是中国较早一批开始接触互联网的设计师:由于工作原因和我个人的爱好,我非常关注CG领域方面的网站。

张建华:深耕房产的城市“造梦师”

张建华:深耕房产的城市“造梦师”

张建华:深耕房产的城市“造梦师”张建华,商丘市华远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从初入行业的学习到运筹帷幄整个项目的方方面面,从他坚定的眼神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一路走来,这位房地产精英付出了自己执着的奋斗。

他曾操盘过商业综合体、酒店式公寓、高端豪宅等多种业态,十几年的从业经历为其积累了大量的地产开发、运营管理经验。

聆听他的感悟,那份沉淀在岁月当中的记忆被缓缓拾起,那颗无论遇到任何困难都从不气馁的心,也传递并感染着他身边的每一个人。

在如今房地产行业整合的大环境下,如何在众多龙头房企来势汹汹的紧逼下谋得一席之地,如何做出让自己满意、客户放心的作品,是张建华一直思考和坚持的事情。

张建华一直坚信,一家房企,若想执掌一座城市的口碑,必须经历高端项目的淬炼,而他也在多年的实践中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据了解,截止到目前,张建华已带领华远置业打造了商丘市多个黄金地段屈指可数的高端项目,包括翡翠城一期、香槟圣园一期、香槟圣园二期等知名项目,累计开发面积约29万平方米,销售金额约22亿元。

这些地产项目拥有极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刺激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楼市繁荣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以翡翠城为例,它是以上海“星河湾”蓝本,打造的商丘市首个集高端住宅、风情商业街、星级酒店、5A级写字楼、教育为一体的大型双气城市综合体,总占地近680亩,总建120万方。

作为具有高度责任感的商丘本土地产企业,华远置业在翡翠城项目的规划设计阶段,就极为注重产品的品质与内在温度,坚持“实用、舒适、宜居”的原则,项目规划完全符合国内最新的设计规范,体现出现代社区的品质特色,同时融入商丘本土的居住习惯考量,力求在规划、工艺、景观、户型等各个方面,以前所未有的人居新标准,执掌商丘宜居生活区域,开启了商丘豪宅的新纪元。

也正是这种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为华远置业累积了一批批忠诚客户,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和肯定。

“商丘房地产影响力品牌”、“消费者满意企业”、“商丘市精品楼盘”、“FM1007交通广播最佳合作伙伴”……社会各界授予的一项项沉甸甸的荣誉和奖项,不仅是对华远置业的充分肯定,它也将化为一股前行的动力,鼓舞和鞭策着张建华及他的团队,朝着更为长远的目标奋进。

杏花村:那些人,那些事

杏花村:那些人,那些事

杏花村:那些人,那些事杏花村人说到汾酒都眉飞色舞。

每一个杏花村人都爱汾酒。

不管是一线工人,还是公司高管,不管是老酒工,还是80 后,不管是男人还是女士。

我很想探究这种爱。

我问到的每一位汾酒人都能脱口说出进入汾酒厂的日子,因为那个日子让他们刻骨铭心。

比如韩建书,他说是汾酒让他的人生有意义。

比如文景明,他说是汾酒成就了他。

比如张桂仙,她说来到汾酒厂是她的福气。

比如刘彩霞,她说去城市两天她就想杏花村。

比如雷振河,他在杏花村等太太退休后来团聚。

比如任全生,看到别人喝汾酒他会觉得幸福。

比如程小兵,他说酒真的要用心酿造比如王建耀,他说就是想为汾酒做点事。

比如若寒,他说你对酒好,酒才能对你好。

有一种东西根植于他们血液里。

我不想用文化这个词。

这个词太大太泛,不足以表达这些普通汾酒人对汾酒的深情。

这些普通的汾酒人酿造出了我们喜欢的美酒。

这些美酒当中,藏着他们的喜怒哀乐。

而他们,坚定地和汾酒前行。

一年里,两次来杏花村。

上一次是仲春,采访郭双威先生,谈创新,谈发展,谈人生,谈阅历,相谈甚欢。

这一次是初冬,采访更多的汾酒人,访酒班,访曲厂,访评酒部,访成装车间,访技术中心,忙碌但开心。

好了,喝过杏花村美酒,带大家认识一下酿造美酒的人们。

出场人物韩建书,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从异乡人到汾酒人韩建书从来没想到,自己会在杏花村呆26 年,并且还会继续呆下去。

1983 年,韩建书大学毕业分配到汾酒厂。

那时,他22 岁。

22 岁的年轻人,心底装着背井离乡的凄凉,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开始自己毫无把握的人生。

韩建书老家在沁县,星期天不能回家,工作也不是自己感兴趣的。

最无聊的时候,他到街上和修鞋的师傅聊天。

当时的汾酒厂八九百人,也就现在东分厂一个小厂区。

韩建书总觉得,自己一个外地人,肯定在杏花村呆不下去。

那时候年轻气盛,一心想做有形的能看得见业绩的工作,不喜欢搞行政,整天想的是调走。

在到汾酒厂的最初三年,韩建书对汾酒真没什么感觉。

人物经历素材

人物经历素材

人物经历素材1、湖南长沙县的张晓勇年考上清华大学,1996年毕业后被知名外企录用,2001年,“为了照顾年迈的父母”,他又辞去外企管理工作,回到长沙一家物业公司做保安内勤。

“保安哥”不高高在上,放下身段尽显亲情的举动值得我们学习。

21世纪的今天,随着社会发展,空巢老人越来越多,更多年迈的父母需要子女的关怀,常回家看看成为很多父母的期盼,父母不是需要物质的满足,更多需要一种精神食粮。

从这个层面来说,“保安哥”为了照顾父母,选择亲情放弃前程的情怀让我们为之感动。

2、“沈阳大爷“王福顺在人行道上被一名骑电动车的男子撞倒后。

男子停车询问大爷是否需要就医,大爷对撞人者说:“孩子,我没事,我有医保,你赶紧上班去吧。

”事后媒体采访才发现他是一名保安,月薪只有1750元,根本没有医保,他这样说只是为了给撞人的小伙子解围。

这位宽容的大爷被无数网友成为“中国好大爷”。

一句短短的话语,为别人驱走了黑暗,带来融融的暖意。

3、那一年,郑州菜农韩红刚看着卖不出去的萝卜,做出了一个决定:与其让萝卜烂在地里,不如免费让市民免费拨萝卜。

于是市民像蝗虫一般涌来,把韩红刚种的六十多万斤萝卜哄抢一空,还把他套种的红薯也偷去了三四万斤。

不过,在巨大的损失面前,韩红刚没有埋怨,他在朋友的帮助下开了微博。

微博里,他甚至希望那些没有抢到萝卜的市民能够原谅他。

他真情的付出得到了回报,在热心市民和媒体的帮助下,郑州市民为韩红刚摆起了红薯摊。

结果,红薯热卖。

4、近日,一车主违停,前挡风玻璃上留下一张“小孩急看病”的纸条,交警巡查发现后,开了一张警告单,并留言回复“人来后速将车移走”。

这位交警采取了人性化的执法手段,这让我们看到的是执法的人性化,感受到的是不再教条执法的温暖。

5、近日,湖南的博士后向忠诚放弃高薪职位,转而卖起了包子。

过了而立之年选择重新创业,这位博士后看中的是什么呢?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曾滋养了多少代人的成长。

但在国人消费升级的当下,传统饮食也面临继承与创新的重大课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宝全做未来生活方式的造梦师作者:萧星来源:《绿色中国》2014年第09期本期封面人物小档案:张宝全,金典集团董事长。

1957年出生,江苏镇江人。

1992年创建今典集团,投资、经营领域横跨房地产、旅游度假、电影及当代艺术产业,经过20年的经营,他带领今典集团成功地实现了由传统房地产企业向多元化信息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成为中国最具前瞻性和创新精神,最早实现产业化的文化产业集团,在休闲度假、当代艺术和数字电影等领域均创造突出成绩。

张宝全获得的奖项:2001年荣获中国房地产十大风云人物、2005年CCTV经济年度人物提名、2007年中国十大IT风云人物、2008年万宝龙中国艺术赞助大奖、2009年地产风云人物、2010年中国房地产2010年度十大风云人物、2011年中国商业地产领袖人物、2011年亚太影展数字放映杰出成就奖。

放弃了被公认为“赚钱快”的住宅业,投身一系列红树林度假综合体开发建设的张宝全已经走过了7个年头。

如同新加坡著名的圣淘沙名胜世界,云顶集团用六年时间完成了一个综合娱乐城。

张宝全曾经勾画的集度假、艺术、电影、餐饮、时尚、购物、会议会展于一身的梦幻般的场景今年终将真实呈现。

今年9月30日,其转型后的代表作——三亚湾红树林度假世界二期将震撼开业。

京郊的一片靠山面水的环境里,张宝全在恬静氛围中生活。

这里很少受到雾霾的困扰,早晨起来看看锦鲤,练练书法;晚上睡前画画山水,看看书。

如果没有出差,他一天中开始和结束的时光,都会与挚爱的书画共享。

经常自嘲“不务正业”的今典集团董事长张宝全,近些年来越发把兴趣和精力投入到艺术和文化事业当中。

慢慢淡出传统地产的同时,他也在进行休闲度假地产的开发。

即将全面开放的三亚红树林度假世界,张宝全说,那既不仅是酒店,也不是地产项目,而是一个开创性的度假目的地综合体,是给人们营造出一个“在别处”的理想环境。

梦与现实的结合生活中别处,不仅是张宝全生活中的理想,也是他在事业上的新追求。

张宝全的视线里,在中国,有度假地,有度假酒店,却没有度假生活。

传统的度假模式使中国人的度假方式单一雷同,缺乏发现。

他认为,缺乏发现和全新体验的度假,是对度假资源的浪费。

三亚湾红树林度假世界,于2012年9月横空出世,势如破竹般的宏大气势,引发各界震荡。

它是中国第一个度假目的地,将彻底改变中国人的度假模式。

提到此,张宝全以拉斯维加斯为例,剖析了拉斯维加斯的酒店发展史:“70年代,拉斯维加斯只有几百间客房;80年代,增至1000间;2000年以后,客房达2000间以上;2009年至今,在3000-4000间左右。

”随着酒店细胞越来越大,在增加客房容量的同时,使配套设施更丰富多元,这是拉斯维加斯从沙漠地变身度假目的地的的秘笈。

全新度假生活的本质,就是让你逃离现实。

都市竞争给人群带来的恐慌感和无力感,需要度假这种生活方式来稀释。

把人世间最美好的东西呈现,把当下最好的美食、美景、时尚、娱乐、艺术、文化等元素汇集起来,这是度假生活方式最需具备的前提条件。

“中国地少人多,人群文化、关系文化是其显著特征,就连度假也不例外。

”基于此,大力发展会议会展,是未来度假的主体形态。

使参与者在人群中寻找到娱乐快感,体验到在群体中的玩乐价值,是绕不开的文化习惯。

三亚湾红树林度假世界充分考虑到以上因素,不仅如此,作为创新品牌的总设计师,张宝全强调设计决定成败。

三亚湾红树林度假世界在海南国际旅游岛获批前后,在规划设计上曾三易其稿,最终完全按照澳门威尼斯人和拉斯维加斯做了调整,“每修改一次,都是牵一发动全身。

”但这种修改产生的长远良性效应,他认为绝对值得。

这时的张宝全必须有走在前沿的魄力和眼光。

有数据显示:一个国家人均收入达3000美金时,开始消费转型,即从物质消费到精神文化消费。

“中国人均收入已经到了从观光休闲到度假休闲的转型,而中产阶层度假,是体验和精神消费的主体。

作为国际旅游岛的海南,应该成为体验精神消费的主要市场。

”张宝全说:“三亚湾红树林度假世界为什么要建那么大规模?因为能接待4000人以上国际会议的酒店,中国还找不到,而我们可以接待6000人,全国只此一家。

所以有些国际机构现在就找到我们了。

”如今,红树林已经在全国一线旅游度假城市“蔚然成林”,而三亚红树林度假世界,是今典继亚龙湾红树林的第二个项目,2012年9月份他开业了一部分,但只占整体项目的四分之一,到今年九月份全部开业时,我们看到的将是拥有5000间客房、50多家餐厅、40多个影厅,融合电影工作坊、精品今日艺术汇和时尚购物中心的超大规模休闲度假世界。

“单是客户规模就相当于10个五星级酒店。

”张宝全介绍道,“红树林的很多东西都是超前的,它既不是酒店,也不是商业,这个项目不完全是地产思路,而是文化的思路。

融合了度假、旅游、时尚、购物、休闲、艺术,以前人们说我不务正业的东西,都融合在这里面了,你也可以说我是假公济私,但我想给人们的是一个梦幻般的、脱离现实的度假世界。

”这似乎是张宝全梦想的一个投射,他谈起来滔滔不绝。

“中国人开始从观光休闲转到度假休闲,观光休闲是人文景观为主,而度假休闲以自然资源为主。

红树林的思路其实很简单,度假休闲的最高境界就是天人合一,人和自然的最大融合,人如何回归自然,把自然做到最大化,同时给你最好的精神消费,让你24小时可以待在这里,营造脱离现实的度假生活方式。

”度假,是发现,是独特的精神体验带给生命的呈现。

营造人间幻境,让人们在度假中浑然忘我,在三亚湾红树林度假酒店度假,可抵达度假的最高境界:客人根本不用出酒店,便可满足逃离现实之后所有的欲求。

“分裂”的商人“精神分裂症患者”是张宝全的自嘲,或者是他的自负——这个定义下有他对自己最本然的清醒:尘世层面,他是个世俗的商人;生命层面,他有着艺术家外衣下“谁都拿不走”的自我感知和真切快乐;生命之于尘世,艺术家之于商人,张宝全真能一分为二吗?他从事过中国社会“工农商学兵”几乎所有职业,下过乡,做过木匠,做过战地记者和猫耳洞作家,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荣立一次二等功、两次三等功,后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写过剧本、当过导演,出版有个人小说集、影视剧本集、报告文学集,执导过三部电视剧和一部电影……1992年,张宝全创建的今典集团,在投资、经营领域横跨房地产、旅游度假、电影及当代艺术产业等方面,经过20年的经营,他已带领今典集团成功地实现了由传统房地产企业向多元化信息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成为中国最具前瞻性和创新精神,最早实现产业化的文化产业集团,在休闲度假、当代艺术和数字电影等领域均创造突出成绩。

一个拍电影的,是怎么搞起房地产来的?在从电影跨界到房地产后,张宝全的公司规模还做得那么大。

他是如何做到的?有意思的是,张宝全的跨界远不止于此,且跨界力度之大、经历之复杂,跨界的决不仅仅是从电影到房地产。

在张宝全35岁以前的履历中,他先后有木匠、军人、战地记者、电影学院学生、导演等多种身份。

而此后以开发商的身份出现在众人面前的张宝全,已经完成了上述多重跨界和转变。

进入房地产后,又再度投资电影、酒店并涉及了艺术领域。

应该如何界定张宝全,商人、开发商还是导演?张宝全的员工则笑侃,他其实是个文艺青年。

“我们老板很像个文艺青年,非常实在,没什么架子。

他想的不是怎么赚更多的钱,而是去把他认为重要的事做好。

不论他每天画画,还是做一个地产项目,都是想把眼前的事做好。

”今典集团一位员工如此评价。

“我本来是学电影导演的。

因为缺钱,才进入…地产商‟的序列。

”张宝全自嘲道。

张宝全说,他几乎每天都会画素描或练习书法,看书则能使自己的心静下来。

在某种程度上,这也验证了其员工对张宝全是一个文青的说法。

1957年,张宝全出生于江苏镇江一个船员家庭,自小便对文学、绘画产生了兴趣。

1976年19岁的张宝全在一个边远村子里插队,干起了木匠活。

之后一个偶然的机遇使张宝全进入南京军区炮兵部队。

在军队里张宝全的绘画、文学天赋被发现,被调到了电影组,做起了电影放映员。

1984年,张宝全向军区主动请缨,要求上越战一线,这成为他人生的一项特别经历。

猫耳洞的残酷考验,深刻影响了张宝全随后的经商道路。

根据在前线的见闻,张宝全发表300多篇文章,荣立二等功。

从战场回来之后,他写下了纪实报告文学《火祭》等一系列文章。

“我是唯一一个没有打死敌人,而荣立二等功的人。

”张宝全说。

从越战前线回来后,1987年部队投资2万元钱筹拍一部名为《一百首歌》的电影,张宝全一个人担纲了这部片子的编剧、导演、制片主任,甚至作词作曲。

这部几乎由张宝全一手操刀的电影,成为日后他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的奠基之作。

1988年,张宝全从军队复员转业到江苏镇江电视台工作,不久后,他以笔试第一名的成绩考进了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成为著名导演谢飞的学生。

而在北影的学习,也成为他日后关注投资艺术、酒店和电影的又一个重要起点。

一般逻辑而言,从北影导演系毕业出来的学生,即使不做导演也应该在影视界立足发展。

作为著名导演谢飞的学生,张宝全不在影视界扬名立身,怎么跨界到房地产商的行列里来了?对此,张宝全表示这其中有很多曲折而偶然的契机。

张宝全在电影学院学习的四年里,中国经济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1992年从北影毕业时,张宝全发现拍电影已经很不现实,市场化的浪潮已经席卷至电影界。

“坐冷板凳的导演很多,投资的人却不多。

想拍电影必须自己找钱。

”张宝全表示,按当时的行情,挣到50万元就可以去拍电影。

为了筹到足够多的钱拍电影,张宝全决定自己下海找钱。

自此,他开始了从电影人到地产商的转变。

“但我没想到,上了经商这趟车,方向盘握在手中,如果我下来,就没人掌握方向了。

车上有这么多人,我只能开车往前。

”张宝全直言。

1993年,张宝全和妻子王秋杨在深圳、海南开始四处找地皮、创办企业,筹得了第一桶金。

1994年张宝全把重点放到北京,成立了北京安地房地产公司,并选中了母校北影旁的一块地。

土地虽已选中,但问题也随之而来。

由于在北京没有房地产开发资质,因此张宝全必须与有资质的企业合作。

经过多方奔走筛选后,张宝全的公司挂靠在北京一家地产公司下面,以10%的股份作为回报。

然而这次合作,对张宝全来说几乎是一次惨痛的经历。

用一年时间,张宝全和王秋杨筹集了近2000万元,就在马上就要立项的时候,由于合作方筹不到钱,对方突然撕毁合同。

经过3个月的煎熬,合作项目不得不撤销。

这一突然袭来的变数,对初入行业的张宝全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回忆那段经历,张宝全认为自己从越战一线的经历中获得了福报。

“残酷的战争培养了我遇事冷静的品质,让我在面临突发考验时不再恐惧,反而会淡定从容。

之后在办企业的过程中,都遭遇过很多突然的威胁、突发的事件。

对此,我往往让自己得冷静下来。

”1995年3月,张宝全成立了自己的开发公司,今典花园成为张宝全在北京的第一个地产项目,该项目1997年在北京正式上市获得市场认可后,张宝全开始陆续进行地产开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