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大连大世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9月月考语文试题(原卷版)

合集下载

辽宁省大连大世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辽宁省大连大世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10月考试高一年级语文科试卷命题人:赵美玲本试卷共18题,共100分,共8页。

考试结束后,答题卡需交回。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

2.答题时,务必使用考试规定用笔、不按要求用笔答题、则考试成绩无效。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自行更改题号,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共9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中国是礼仪之邦,崇尚礼尚往来....,民间与官方的各种交往中,都讲究人情的有来有往,但官员的行贿受贿是不在此种交往范围之内的。

B.据调查显示,我国现有65%以上的家庭存在着“老养小”的现象。

“宅男剩女”一族在家“啃老”,使得中国的老年人心劳日拙....。

C.由于多年来的疾病缠身,这对老夫妻已经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他们的生活已到了牛衣对泣....的地步。

D.七月流火....,但充满热情的岂止是天气,今天我们全体住校生以火一般的热情在电视机前集体收看奥运会开幕式节目。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是否取得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成效,是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坚强保障。

B.最近几年,我们国家大事多、难事多、急事多,我们之所以能在众多风险和挑战面前取得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靠的就是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C.张茜一面为部队演出,一面向老百姓宣传新四军的抗日主张,女兵们在不断的磨炼中成长起来,慢慢地成为抗日剧的女一号。

D.延迟退休可以降低国家养老金支出压力,从全国来看,延迟退休可以使中国养老统筹基金一年增加40亿元,减少支出160亿元,减缓基金缺口至少约200亿元。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科学与智慧,但更离不开精神与情感。

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

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

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 1-8题每题2分, 9-12题每题3分,共计28分)1.下列词语中,字音或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耳孺目染漫溯(shuò)万户候寥(liáo)廓B.中流砥柱瞋(chēng)目长蒿忤视(wǔ)C.试目以待游说(shuì)颓杞卒起不意(zú)D.绿草如茵青荇(xìng)山清水秀彷徨(páng)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B.失其所与,不知C.臣之壮也,犹不如人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3.下列词语中“济”字的意义和“朝济而夕设版焉”中的“济”相同的一项是()A.同舟共济 B.济世安民 C.赈灾济贫 D.无济于事4.与“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B、是寡人之过也C、父母宗族,皆为戮没D、夫晋,何厌之有5.下列句子中句式相同的是()(1)燕国见陵之耻除矣(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3)常痛于骨髓(4)取之百金(5)是寡人之过也(6)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7)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8)何厌之有A.(2)(4)(8) B.(1)(5)(6)C.(3)(4)(7) D.(4)(7)(8)6.下列各句中加点字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夜缒而出。

A.越国以鄙远 B.晋军函陵 C.今太子迟之 D.发尽上指冠7.下列句中“以”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常以身翼蔽沛公 B.皆白衣冠以送之C.以乱易整,不武 D.敢以烦执事8.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A.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略:掠夺 B.诚能得樊将军首诚:如果C.顾计不知所出耳顾:考虑 D.而右手揕其胸揕:刺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乐于助人本是无可厚非的,可是在有的人看来,这是一种迂腐。

B.古人中不乏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2018-2019学年辽宁省大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语文

2018-2019学年辽宁省大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语文

辽宁省大连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名篇名句默写(8分)1.任选四道小题,补写出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经·静女》)②人,要不断完善自己,使自己成为像屈原《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样内外兼修的人。

③在《短歌行》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为苏轼《赤壁赋》所用,引出了英雄面对时间流逝时的无可奈何之悲。

④(归园田居(其一)》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王籍《入若耶溪》中“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两句在写法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⑤念高危,_____________;惧满溢,_____________;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魏徵《谏太宗十思疏》)⑥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_____________,存亡之理,_____________,或未易量。

(苏洵《六国论》)二、文言文阅读(23分)(一)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完成各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节选自《左传·烛之武退秦师》)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辽宁省部分重点高中2019届高三语文9月联考试题201809210182

辽宁省部分重点高中2019届高三语文9月联考试题201809210182

2018-2019学年度辽宁省部分重点高中高三联考语文试卷总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18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題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中国传统艺术是一条璀璨星河,它的精神和血脉对世界文化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涵养作用,对世界众多艺术家产生过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尤其是当西方传统写实绘画的发展处于困境之时,中国传统艺术更是以其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和表现形式启迪了一大批现代艺术家,他们从中汲取营养,摸索前行。

在很多西方艺术史论家眼里,中国传统艺术是世界艺术的高峰。

中国传统艺术对西方的影响可以追湖到14世纪的欧洲,当时中国的瓷器、丝绸和国画等商品一直流行于欧洲的上层社会中。

在法国,中国的龙凤图案常被运用于各类织物中。

在15世纪的意大利和法国瓷器制作中,盛行模仿中国青花瓷器造型。

18世纪法国“罗可可”绘画大师让•安东尼•华托青年时期曾研究中国的《百戏图》,他的作品《发舟西苔岛》具有明显的中国意味和东方艺术特色。

著名的评论家雷文曾说:“凡于中国宋代之风景画研究有素者,一见华托此作,必讶其风景之相似,其画中远山犹保持作者之生命,青峰缥缈,用单色作烟云。

华托所惯为者,亦中国山水画最显著之特色也。

”日本学者小林太市郎认为应该将17-18世纪流行于欧洲的“罗可可”艺术称为“中国一法国式”。

19世纪新古典主义大师安格尔则因为具有浓郁东方意味的艺术语言,被当时的人们称为“误生在19 世纪雅典废墟上的中国画家”。

19世纪中叶,摄影术的发明,对西方传统写实绘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西方绘画艺术的发展陷入了困境,艺术家开始寻求新的出路,此时,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艺术思想和独具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给了西方艺术家以启迪,使得西方艺术在现代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行。

一些杰出的画家诸如凡•高、高更、毕加索、马蒂斯、克里姆特、大卫•霍克尼等,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吸取中国艺术的养分,探索出全新的艺术风格,创作出一大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艺术杰作,对世界艺术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18-2019学年辽宁省大连市高中生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语文试题2 Word版

2018-2019学年辽宁省大连市高中生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语文试题2 Word版

大连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二)语文(本试卷分Ⅰ、Ⅱ两卷,满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3.做答第I卷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一、(满分9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小李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工厂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他已娴熟地掌握了专业技术,达到了目无全牛....的境界。

B.陶渊明最终看透了官场的黑暗,无意仕途,转而求田问舍....,从此过上了寄情山水、恬然自得的隐居生活。

C.“勒索病毒”在全球大面积爆发,肆意攻击公共敏感网络,为避免更多损失,安全机构警告切勿掉以轻心....。

D.年轻人的一个优点就是不会因为世俗的约束而畏葸不前....,而这种约束对于大多数成年人而言似乎很难超越。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根据某权威调查机构的报告显示,我国高中生的身体素质正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教育主管部门已对此高度重视。

B.电影《芳华》讲述了充满理想和激情的军队文工团里,一群正值芳华的青年,经历爱情萌发与人生命运充斥变数。

C.我们不得不承认,很多时候一部电影好不好不在于它起用了多少知名演员,而在于它拥有对善良人生的基本关怀。

D.自从被誉为“绵阳的维多利亚港”的三江码头建筑完工以后,绵阳又多了一个公共旅游景点,一张城市宣传名片。

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我需要清静……最好去处是到庙宇前小河旁边大石头上坐坐,。

雨季来时上面长了些绿绒似的苔类。

雨季一过,苔已干枯了,在一片未干枯苔上正开着小小蓝花白花,有细脚蜘蛛在旁边爬。

A.阳光和雨露把这石头漂白磨光了B.这石头被阳光和雨露漂白磨光了C.这石头是被阳光和雨露漂白磨光了的D.阳光和雨露已把这石头漂白磨光了的二、(满分15分,每小题3分)4.下列对文言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辽宁省大连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辽宁省大连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辽宁省大连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三上·哈尔滨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文学史上,女性文学的辉煌只如,转瞬即逝。

然而,在这其中,却有一种文学体裁在三百多年中一直,照亮着女性文学创作的天空,拥有广大的读者和作者群,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作品,这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就是弹词。

弹词,又称为南词。

其形式散韵相间,有说有唱,边弹边唱,唱词基本为七字句。

在封建社会,广大的女性,日处深闺之中,无以自遣,她们的理想、抱负只能托于幻梦。

而弹词通俗易懂、,易为一般群众所接受;故事情节曲折,富于幻想;又往往以女性为主人公,叙最为她们所关注的婚姻情爱之事;()。

弹词是一种民间说唱艺术,它的文本是中国文学史上一种特殊的文体。

作为一种叙事文学,它们常常是,几十万字至一百万字不等。

在弹词作品中,既有了说唱表演的痕迹,又有着文学的特征。

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只有将之真实面貌凸现,弹词才能真正展现出来。

从中也可见中国文学中雅与俗的转化与结合,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交融与变奏。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过眼云烟长盛不衰浅尝辄止鸿篇巨制B . 过眼云烟经久不衰浅尝辄止连篇累牍C . 昙花一现长盛不衰深入浅出鸿篇巨制D . 昙花一现经久不衰深入浅出连篇累牍(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且弹词七言韵文的形式,便于记诵,富有音乐性,正投合了她们的欣赏习惯。

B . 且弹词七言韵文的形式,富有音乐性,便于记诵,正投合了她们的欣赏习惯。

C . 且弹词正投合了她们的欣赏习惯,七言韵文的形式,富有音乐性,便于记诵。

D . 且弹词正投合了她们的欣赏习惯,七言韵文的形式,便于记诵,富有音乐性。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为恰当的一项是()A . 在弹词作品中,既有文学的特征,又有着说唱表演的痕迹。

大连大世界高级中学高一年级9月月考语文试题-精选学习文档

大连大世界高级中学高一年级9月月考语文试题-精选学习文档

2019-2019学年度上学期9月考试高一年级语文科试卷命题人:胡俊杰本试卷共16题,共100分,共6页。

考试结束后,答题卡需交回。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

2.答题时,务必使用考试规定用笔、不按要求用笔答题、则考试成绩无效。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自行更改题号,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家风是一个家族世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

一个家族之链上某一个人物出类拔萃、____________而为家族其他成员所宗仰追慕。

其____________便成为家风之源,再经过家族子孙代代接力式的恪守祖训,____________,绵延不绝,就形成了一个家族鲜明的家风。

家风是一个家族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一个影响力和美誉度都好的家族必备的要素。

“教化”的方式包括多种:宗法制度的熏陶和约束、官方倡导鼓励以至于全民崇尚的读书(以读儒家经典为基本内容)、良风美俗中的礼仪习得等。

而家教,是“教化”中最重要也最普遍的形式,直言之,没读过儒家经典的人在古代中国____________,但是,完全没有接受过家教的人几乎没有。

(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中国式的“家教”。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家风是一个影响力和美誉度都好的家族必备的要素,也是一个家族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B.家风即便是一个家族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一个有影响力有美誉度的家族必备的要素。

C.家风是一个有影响力有美誉度的家族必备的要素,也是一个家族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D.家风是最为宝贵的一个家族的精神财富,也是一个有影响力有美誉度的家族必备的要素。

大连大世界高级中学2018--2019高一年级9月月考语文试题

大连大世界高级中学2018--2019高一年级9月月考语文试题

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9月考试高一年级语文科试卷本试卷共16题,共100分,共6页。

考试结束后,答题卡需交回。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

2.答题时,务必使用考试规定用笔、不按要求用笔答题、则考试成绩无效。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自行更改题号,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家风是一个家族世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

一个家族之链上某一个人物出类拔萃、____________而为家族其他成员所宗仰追慕。

其____________便成为家风之源,再经过家族子孙代代接力式的恪守祖训,____________,绵延不绝,就形成了一个家族鲜明的家风。

家风是一个家族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一个影响力和美誉度都好的家族必备的要素。

“教化”的方式包括多种:宗法制度的熏陶和约束、官方倡导鼓励以至于全民崇尚的读书(以读儒家经典为基本内容)、良风美俗中的礼仪习得等。

而家教,是“教化”中最重要也最普遍的形式,直言之,没读过儒家经典的人在古代中国____________,但是,完全没有接受过家教的人几乎没有。

(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中国式的“家教”。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家风是一个影响力和美誉度都好的家族必备的要素,也是一个家族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B.家风即便是一个家族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一个有影响力有美誉度的家族必备的要素。

C.家风是一个有影响力有美誉度的家族必备的要素,也是一个家族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D.家风是最为宝贵的一个家族的精神财富,也是一个有影响力有美誉度的家族必备的要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9月考试高一年级语文科试卷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家风是一个家族世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

一个家族之链上某一个人物出类拔萃、____________而为家族其他成员所宗仰追慕。

其____________便成为家风之源,再经过家族子孙代代接力式的恪守祖训,____________,绵延不绝,就形成了一个家族鲜明的家风。

家风是一个家族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一个影响力和美誉度都好的家族必备的要素。

“教化”的方式包括多种:宗法制度的熏陶和约束、官方倡导鼓励以至于全民崇尚的读书(以读儒家经典为基本内容)、良风美俗中的礼仪习得等。

而家教,是“教化”中最重要也最普遍的形式,直言之,没读过儒家经典的人在古代中国____________,但是,完全没有接受过家教的人几乎没有。

(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中国式的“家教”。

1.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家风是一个影响力和美誉度都好的家族必备的要素,也是一个家族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B. 家风即便是一个家族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一个有影响力有美誉度的家族必备的要素。

C. 家风是一个有影响力有美誉度的家族必备的要素,也是一个家族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D. 家风是最为宝贵的一个家族的精神财富,也是一个有影响力有美誉度的家族必备的要素。

2.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很多没有受过学校教育、又无宗教信仰的人,道德信念极深,为人极其诚悫敦厚,甚至其基本价值观并无悖谬B. 很多没有受过学校教育、又无宗教信仰的人,其基本价值观并无悖谬,甚至道德信念极深,为人极其诚悫敦厚C. 很多基本价值观并无悖谬,甚至道德信念极深,为人极其诚悫敦厚的人,没有受过学校教育,又无宗教信仰D. 很多道德信念极深,为人极其诚悫敦厚,甚至其基本价值观并无悖谬的人,没有受过学校教育,又无宗教信仰3.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深孚众望怀瑾握瑜风流云散俯拾皆是B. 不孚众望怀瑾握瑜流风余韵比比皆是C. 深孚众望懿行嘉言流风余韵比比皆是D. 不孚众望懿行嘉言风流云散俯拾皆是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一)文言文阅读(共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

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

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摄。

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

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

拔剑,剑长,操其室。

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

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

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 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

秦王目眩良久。

4. 对下列各项中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就:登上B. 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遗:赠送C. 秦王还柱而走走:跑D.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提:垂手拿着5. 下列对相关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战国策》运用大量的寓言故事来增强辩辞的说服力,如画蛇添足、刻舟求剑、狐假虎威等等。

寓言的巧妙运用,成为《战国策》文章的一大特点。

B. 《战国策》凡三十三卷,主要记载了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

C. 《战国策》的文辞之胜,在语言艺术上的空前成功,是其文学成就的重要方面。

其文章的艺术风格,前人概括为“辩丽横肆”。

D. 《战国策》是中国文学史上古期的作品。

这一时期文学的形态,一方面是文史哲不分,另一方面是诗乐舞结合,这种混合的状态成为上古期文学的一大景观。

6.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 易水诀别,太子及宾客皆“白衣冠”,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士皆垂泪涕泣”,怒发冲冠。

各种表现综合成一个充满悲壮气氛的场面,这更增添了故事的悲剧色彩,也暗示了整个事件的悲剧性结局。

B. 荆轲的歌声由凄切悲凉转为慷慨激昂,送行的人们也由感动、惜别转为激愤、激励。

就在这激动人心的壮烈场面中,荆轲义无反顾地踏上了献身刺秦的征途。

“就车而去,终已不顾”,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跃然纸上。

C. 见秦王时,秦武阳变了脸色,害怕得发抖,“荆轲顾笑武阳”,而向秦王做了解释,在千钧一发之际,镇静的神态和得体的言辞消弭了危机。

这些对话,刻画了荆轲的精细、沉着以及心中的害怕。

D. 秦王惊起拔剑不出,环柱而逃的狼狈相,群臣的惊愕,侍医的掷药囊,左右呼“王负剑”,一直到荆轲身被八创,“箕踞以骂”。

在极短的时间里,写了秦王殿廷上下的情状,写动作、写表情、写高呼、写怒骂,组织成一个惊心动魄的壮烈场面。

7.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

(2)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

(二)古代诗歌鉴赏(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满江红·赣州席上呈太守陈季陵侍郎[注]辛弃疾落日苍茫,风才定、片帆无力。

还记得、眉来眼去,水光山色。

倦客不知身远近,佳人已卜归消息。

便归来、只是赋行云,襄王客。

些个事,如何得?知有恨,休重忆。

但楚天特地,暮云凝碧。

过眼不如人意事,十常八九今头白。

笑江州、司马太多情,青衫湿。

[注] 陈季陵罢职辞行,辛弃疾在宴席上作此词赠之。

8.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 上阕的景物描写,虚实相生、视听结合、以动衬静,实景是眼前的苍茫落日、一叶孤舟,虚景是记忆中的水光山色,无论虚实景物都富含情感。

B. “落日苍茫”既点明了离别的时间,也给离别的宴席涂上了一层凄苦的色彩;“暮云凝碧”再次写到暮色,照应开头,情含景中,形象鲜明。

C. “眉来眼去”指眼前山水的美好,诗人使用拟人的手法把无生命的山水写成有生命有感情的人物,以乐写哀,表达了浓重的离别愁绪。

D. “倦客不知身远近,佳人已卜归消息”写离别,倦客,当指陈季陵,是对罢职者的委婉说法,而此时佳人也离开词人,二人有着共同的悲凉情怀。

E. 诗歌除了在景物描写上独具匠心外,还在叙事时使用了抒情手法,有时甚至以议论代替抒情,行文中又略见跌宕起伏,收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9. 诗歌的下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具体词句分别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中空缺部分。

(1)鹰击长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3)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苏轼《赤壁赋》)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共1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远山张世勤莽莽苍苍,四面青山,孤独的牛车,远远望去像一个小黑点,在大山深处移动。

父亲刚逝世,他的心情低沉而忧郁。

今天天气放晴,他该出山了,但他只能一个人驾着牛车出山了。

他和父亲在这深山里已经二十多年,习惯了每天植树、护林、砍柴、卖柴这一套步调,从未感觉到日子有丝毫单调。

现在,父亲不在了,从今天开始他得习惯一个人出山。

山路崎岖,又是一个转弯,转过弯去就是一个长长的缓坡,然后再转弯。

这条山路他早已烂熟于心,每到一处转弯,他都要提醒父亲:爹,转弯了。

可他再也听不见父亲的回答,父亲的确是不在了!不知什么时候,车竟然停下了,停在了一个转弯处,这种情况还从未有过。

他说,咱们赶路吧,牛却仍然未动。

他抚着牛,竟看到牛眼里闪着迷惘。

这头牛,当年是父亲接生的,难道它还在记着父亲对它的好?他也再次想起父亲,叹口气,自言自语地说,哎,爹,转弯了。

没想到,这一说,牛迈开步子,熟练地转过弯去。

他终于明白,牛跟他一样,都习惯了父亲坐在车上,习惯了每到转弯处的提醒,现在到了转弯处,他不说话,牛就有些慌,不知该怎么办。

也许,他和牛都需要一个转弯的过程。

明白过来之后,接下来的路就顺畅得多了。

到转弯处,他还是像往常一样,给父亲说一声:爹,转弯了。

这么喊,又像是喊牛,望着老成持重的牛,他突然觉得把它看作父辈,似乎也没什么错。

父亲和牛的秉性是一样的。

过了些日子,他再次从山外回来的时候,牛车上不再那么空荡荡的了,而是坐着一个年轻的女人。

年轻的女人穿着红红的上衣,充满着对大山的新奇。

过去,出山进山,远远看去都是一个小黑点,而现在却是一抹鲜红。

这抹红,在青山绿水之间,想掩映都掩映不住。

年轻的女人是他在山外认识的。

每次木柴装车后,他都要带上一种小山果,红红的,是他打柴时顺手摘下的,不为卖钱,只供人品尝。

半品半尝之间,木柴也就卖出去了。

后来年轻的女人就来了,问他,卖的?他说,不是,随便让人吃的。

真的?真的。

第二天,他刚摆下摊,一小堆红山果红红地映着。

年轻女人又来了,她说,你怎么不卖呢?他说,山里有的是,不值钱。

第三次来的时候,年轻的女人问,你叫什么?他说,叫青树。

住在山里?是的。

你不觉得枯燥吗?不枯燥,山里有山鸡、野兔,山树上有樱桃、山楂……什么都有。

年轻的女人说,你怎么不问我叫什么。

他便问你叫什么?年轻的女人说,我叫红苗。

此后每次红苗都很准时地来到青树的摊前,一边与青树拉呱,一边吃着红山果。

青树觉得卖柴原来挺有意思,怎么过去就没觉得呢!红苗决计要跟着青树进山了。

红苗坐在牛车上向大山深处走去。

新鲜的空气裹挟着她,蓝天白云笼罩着她,她觉得天地一下子宽广了,她对青树说,我想告诉我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