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2016届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模拟试题
江苏省扬州市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

江苏省扬州市2013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新人教版(满分: 5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考试形式:开卷)说明: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
非选择题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区域作答,在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一律无效。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所选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每小题1分,共25分。
)1.安阳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富。
下列关于安阳历史遗存的图片,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图一:司母戊鼎图二:甲骨文图三:殷墟宫殿复原图A.图一反映了商朝的冶铁业十分发达 B.图二说明商朝已有了比较成熟的文字C.图三表明安刚曾经是商朝统治的中心 D.三幅图支持了安阳是我国著名古都的观点2.“秦……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
”其中“周制”指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3.战国时期有这样一户人家: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了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免除了徭役,老A.管仲改革之时 B.周平王东迁之际 C.商鞅变法之后 D.孝文帝改革时4.新疆是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早在____时期即归属中央政府统辖。
A.西汉B.东汉C.唐朝D.元朝5.唐朝诗人皮日休赞颂大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由此可看出隋朝大运河所起的作用是A.巩固了隋朝的统治 B.有利于中外文化交流C.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D.加强了民族融合6. 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下列史实与其相关的有:①贞观之治②鉴真东渡③玄奘西行④文成公主入藏⑤三公九卿制度A.①③④B.①②⑤C.②③⑤D.②③④7. 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经历了一个由北向南转移的过程,至南宋时期最终完成。
以下关于我国古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A.南方为少数民族政权,政治清明B.南方战乱相对较少C.北方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D.南方自然条件优越8. “读书人,最不齐,烂时文,烂如泥。
精品:江苏省扬州市邵樊片2016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扬州市邵樊片2016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教师版)第Ⅰ卷选择题(2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1分,共25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请将答案序号填在答题纸上。
)1. 夏朝时候,用世袭制代替禅让制,使“公天下”变成“家天下”的是A尧B舜C周武王D启2.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最能触犯奴隶主贵族特权的是A.加强刑罚B. 奖励军功C. 承认土地私有D.推行县制3. 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字形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
这种字体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加以推广开始于A.商朝B.西周C.秦朝D.汉朝【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的是秦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秦朝建立后以小篆作为全国统一文字,后推行隶书。
所以答案选C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
4.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中,最有利于吸收汉族先进文化的是A. 迁都洛阳B. 采用汉制、律令C. 用汉姓、讲汉话D. 与汉族通婚【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495 年正式迁都洛阳.。
所以答案选A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北方民族大融合。
5.“这种权力的三分以及高官们在各自机构内分享领导权的做法,确保了皇帝以下高层官僚的分权和制约。
”费正清的这段话主要评价的是A.三省六部制 B. 科举制 C. 行省制 D.军机处【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权力的三分……确保了皇帝以下高层官僚的分权和制约”可知,这是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
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吏部、礼部、兵部、度支(后改为户部)、都官(后改为刑部)和工部。
2016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历史试卷

2016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请将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对应的答题框.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1分)(2016•扬州)主张“以政为德”“有教无类”的思想家是()A.孔子B.墨子C.庄子D.孟子2.(1分)(2016•扬州)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A.《史记》B.《汉书》C.《三国志》D.《资治通鉴》3.(1分)(2016•扬州)“封侯非我意思,但愿海波平”这一诗句表达了哪位名将的抗倭决心()A.岳飞B.郑成功C.戚继光D.郑和4.(1分)(2016•扬州)1871年,沙皇俄国出兵侵占新疆伊犁,此时,受命为钦差大臣,大败阿古柏,最终收复伊犁的人物是()A.林则徐B.曾国藩C.左宗棠D.李鸿章5.(1分)(2016•扬州)孙中山黄埔军校创立时说:“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这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下列有关黄埔军的说法,正确的是()A.创办于1927年B.实行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并重的方针C.孙中山亲自担任该军校校长D.校址设在江西南昌6.(1分)(2016•扬州)这是解放前东北邮电管理局发行过的一张纪念邮票,票面上写着“反对内战,一致抗日”“双十二纪念”字样.这张邮票是为了纪念()A.九一八事变B.长征胜利C.西安事变D.七七事变7.(1分)(2016•扬州)2015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二个“国家宪法日”,那么,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诞生于哪一年?()A.1953年B.1954年C.1978年D.1982年8.(1分)(2016•扬州)“小球转动大球”的故事反映了我国与哪个国家外交关系的改变?()A.英国B.日本C.印度D.美国9.(1分)(2016•扬州)新时期,我国解放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求同存异” D.民族区域自治10.(1分)(2016•扬州)习近平说:“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下列关于“改革开放”的说法,正确的有()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②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的广阔天地展开③深圳等经济特区的设立打开了对我开放的窗口④邓小平成为指导我国改革开放的光辉旗帜.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1.(1分)(2016•扬州)“把世界各个东区连在一起…打破了以往世界各个地区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材料所反映的事件是()A.文艺复兴运动B.北美独立战争C.新航路开辟D.欧洲启蒙运动12.(1分)(2016•扬州)每年7月14日是法国人民欢度国庆的日子,下列哪一事件与法国国庆日有直接关联?()A.“热月政变”的发生B.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C.《人权宣言》的发表D.《民法典》的颁布13.(1分)(2016•扬州)下列“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是()A.《独立宣言》B.《共产党宣言》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D.《联合国家宣言》14.(1分)(2016•扬州)19世纪中后期,日本由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转变成一个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得益于()A.实施大化改革B.发动“光荣革命”C.实行1861年农奴制改革D.实行明治维新15.(1分)(2016•扬州)根据如图资料卡片的信息,可以推断出它记录的是()A.牛顿与经典力学的完整体系B.伏尔泰与理性主义C.达尔文与生物进化学说D.爱因斯坦与相对论16.(1分)(2016•扬州)1921年,列宁将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的做法是()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实行新经济政策C.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D.实行社会经济“加速发展战略”17.(1分)(2016•扬州)如图,漫画描绘了20世纪30年代美国总统罗斯福开展“大胆试验”受到人们赞扬的场景,这场实验是指()A.颁布《宅地法》,维护国家统一B.实施新政,渡过经济危机C.参加雅尔塔会议,战胜法西斯D.建立北约组织,捍卫世界霸权18.(1分)(2016•扬州)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A.日军偷袭珍珠港B.诺曼底登陆C.斯大林格勒会战D.攻占柏林19.(1分)(2016•扬州)1991年,《阿拉木图宣言》的签署宣告苏联解体,这标志这()A.雅尔塔体系的结束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瓦解C.经济全球化的到来D.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20.(1分)(2016•扬州)如图是哪一区域国际组织的旗帜()A.欧洲联盟B.华约组织C.世界贸易组织D.联合国21.(1分)(2016•扬州)唐代鉴真6次东渡弘扬佛法,终于成功,他东渡的国家是()A.天竺B.波斯C.新罗D.日本22.(1分)(2016•扬州)意大利的马可•波罗21岁来到中国,曾在扬中担任官职三年,此事发生在()A.唐朝B.元朝C.明朝D.清朝23.(1分)(2016•扬州)“扬州八怪”之一,喜欢画兰竹,擅长书法,自称“六分半书”,这个人是()A.张若虚B.郑板桥C.史可法D.崔致远24.(1分)(2016•扬州)创作《我是扬州人》《说扬州》等作品,被毛泽东评价为“是有骨气的”著名作家是()A.朱自清B.吴征镒C.江上青D.魏源25.(1分)(2016•扬州)新时期,扬州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新成就,其中交通领域有()①扬州火车站②润扬大桥③扬州新泰机场④京杭大运河.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26题7分,27题9分,28题9分,共25分)26.(7分)(2016•扬州)国家统一和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统一的多民族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各族人民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为了偏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他要求南迁的鲜卑人把洛阳看成自己的家乡,该穿汉服,学习汉语,采用汉姓,提倡与汉人通婚.﹣改编自北师大版七(上)历史教材材料二唐朝采用了送婚和亲来巩固和发展民族友好.李世民在位的二十二年中,嫁给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的唐公主、宗室皇帝之女就有六人.﹣赵昌《略论贞观时期的民族政策》材料三忽必烈即汗位之时…突破可中国空前的大一统,疆域辽阔,人口众多,民族复杂.他为了巩固对这个偌大国家的统治…建立起了以蒙古贵族为主要统治者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张传宝《简明中国古代史》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北魏哪一位政治家?它的做法对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什么积极“影响”?(2)依据材料二,指出唐太宗巩固和发展民族友好的方式,图片(如图)反映的是汉藏民族之间那一段历史佳话?(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元朝的疆域有何特点?“为了巩固对这个偌大国家的统治”,元世祖忽必烈建立了什么制度?(4)结合本题所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认识.27.(9分)(2016•扬州)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曲折和漫长,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地学校,探索和创新,为中华民族的崛起点燃了火种、照亮了前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898年的改良运动,是一部分推进皇帝的高级知识分子(康有为、梁启超等)在制度变革上的一次尝试.﹣【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材料二同盟会誓词…秘密地流传全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所提出的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的理想从此深入人心.﹣胡绳武、金冲及《辛亥革命史稿》材料三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有三个:反对封建礼教;文学革命.﹣李新《中华民国史》请回答:(1)材料一中“1898年的改良运动”是指什么历史实践?这次“制度变革”的尝试有没有成功?这一历史事件在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积极作用?(2)中国同盟会成立于哪一年?依据材料二,写出这一组织的革命理想,孙中山将同盟会十六字纲领阐发为什么意思,后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理论.(3)依据材料三,说出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中生物新文学巨匠是谁?分析这场思想文化运动的积极影响.28.(9分)(2016•扬州)创新是民族进步和国家富强的不竭源泉,科技创新推动了近代英国、美国等资本主义大国的崛起,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二百年年前,英国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变革,这场变革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和平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改编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上)材料二以爱迪生为代表的美国众多发明家们的发明…成为创造财富的源泉,依靠强大的科技实力,美国在19世纪末远远赶上并超过在过去两个世纪一直走在前面的欧洲德国.﹣电视片《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三二战后,新的技术革命给美国提供了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大批新兴工业和原子能工业、电子计算机工业、激光工业等应运而生,逐渐成为美国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北师大版九(下)历史教材请回答:(1)材料一中英国的“彻底改变了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和平变革”是指什么重大事件?请写出推动这场“变革”的机器发明,这场“变革”使人类进入什么时代?(2)根据材料二,回答19世纪末美国赶超欧洲德国的主要原因,结合所需知识,列举美国在这一时期交通运输业的两项新发明.(3)材料三中的“新的技术革命”应是那一次科技革命?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在哪一个国家?(4)结合本题所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说说科技创新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积极意义.2016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请将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对应的答题框.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1分)(2016•扬州)主张“以政为德”“有教无类”的思想家是()A.孔子B.墨子C.庄子D.孟子【分析】本题考查孔子,结合所学即可解答.【解答】结合所学可知,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孔子首创私人教学,主张“有教无类”,认为不分贫富,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同时也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孔子主张“为政以德”,重视道德教育,特别是个人修养,强调关爱别人,用社会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选项D孟子,有很大的干扰作用,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主张“仁政”,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点.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孔子,需要掌握基础孔子、墨子、庄子、孟子等.2.(1分)(2016•扬州)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A.《史记》B.《汉书》C.《三国志》D.《资治通鉴》【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史记》的有关内容.【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故选A.【点评】注意准确识记《史记》的地位.3.(1分)(2016•扬州)“封侯非我意思,但愿海波平”这一诗句表达了哪位名将的抗倭决心()A.岳飞B.郑成功C.戚继光D.郑和【分析】本题考查戚继光抗倭.【解答】明朝政府派戚继光到浙江抗倭,戚继光率军肃清了东南沿海的倭寇,他的名言是“封侯非我意思,但愿海波平”.故选C.【点评】掌握戚继光抗倭的相关知识.4.(1分)(2016•扬州)1871年,沙皇俄国出兵侵占新疆伊犁,此时,受命为钦差大臣,大败阿古柏,最终收复伊犁的人物是()A.林则徐B.曾国藩C.左宗棠D.李鸿章【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左宗棠的有关内容.【解答】面对列强侵略,清朝政府内部爆发了一场“塞防”与“海防”之争,左宗棠力主收复新疆,后来左宗棠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大败阿古柏,最终收复伊犁.故选C.【点评】注意准确识记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有关内容.5.(1分)(2016•扬州)孙中山黄埔军校创立时说:“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这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下列有关黄埔军的说法,正确的是()A.创办于1927年B.实行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并重的方针C.孙中山亲自担任该军校校长D.校址设在江西南昌【分析】本题考查黄埔军校创建的时间、目的及意义.【解答】1924年5月,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的黄埔创办了黄埔军校,黄埔军校实行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并重的方针,蒋介石任校长.故选B.【点评】掌握黄埔军校的相关知识,掌握孙中山的历史功绩和地位.6.(1分)(2016•扬州)这是解放前东北邮电管理局发行过的一张纪念邮票,票面上写着“反对内战,一致抗日”“双十二纪念”字样.这张邮票是为了纪念()A.九一八事变B.长征胜利C.西安事变D.七七事变【分析】本题考查了西安事变的内容.【解答】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表达了人们“反对内战,一致抗日”的意愿,它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西安事变爆发的时间、人物及和平解决的意义等.7.(1分)(2016•扬州)2015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二个“国家宪法日”,那么,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诞生于哪一年?()A.1953年B.1954年C.1978年D.1982年【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解答】1954年9月,第一届人大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属基础题.8.(1分)(2016•扬州)“小球转动大球”的故事反映了我国与哪个国家外交关系的改变?()A.英国B.日本C.印度D.美国【分析】本题考查中美关系.【解答】1971年4月10日,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和一小批美国新闻记者抵达北京,成为自1949年以来第一批获准进入中国境内的美国人.中美两国乒乓球队的友好往来,推动了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进程.故选D.【点评】掌握中美关系的相关知识.9.(1分)(2016•扬州)新时期,我国解放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求同存异” D.民族区域自治【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祖国统一大业的认识.【解答】根据所学可知,新时期,我国解放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B是我国的外交原则,C是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方针,D是我国的民族制度.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注意区分我国政府不同领域的政策.10.(1分)(2016•扬州)习近平说:“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下列关于“改革开放”的说法,正确的有()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②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的广阔天地展开③深圳等经济特区的设立打开了对我开放的窗口④邓小平成为指导我国改革开放的光辉旗帜.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改革开放的有关内容.【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深圳等经济特区的设立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是指导我国改革开放的光辉旗帜,④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注意准确识记改革开放的有关内容.11.(1分)(2016•扬州)“把世界各个东区连在一起…打破了以往世界各个地区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材料所反映的事件是()A.文艺复兴运动B.北美独立战争C.新航路开辟D.欧洲启蒙运动【分析】本题考查新航路的开辟知识.【解答】1500年左右,新航路开辟以前,世界基本是孤立的.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各地区之间的孤立局面被打破,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由材料“把世界各个东区连在一起…打破了以往世界各个地区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可知,这正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故选C.【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新航路的开辟知识的掌握,较为简单.12.(1分)(2016•扬州)每年7月14日是法国人民欢度国庆的日子,下列哪一事件与法国国庆日有直接关联?()A.“热月政变”的发生B.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C.《人权宣言》的发表D.《民法典》的颁布【分析】本题考查法国大革命.【解答】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开始,7月14日后来被定为法国国庆日.故选B.【点评】掌握法国大革命等相关知识.13.(1分)(2016•扬州)下列“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是()A.《独立宣言》B.《共产党宣言》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D.《联合国家宣言》【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共产党宣言》相关知识.【解答】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联合发表《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有了最锐利的思想武器.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属基础题.14.(1分)(2016•扬州)19世纪中后期,日本由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转变成一个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得益于()A.实施大化改革B.发动“光荣革命”C.实行1861年农奴制改革D.实行明治维新【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明治维新的有关内容.【解答】1868年,明治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史称“明治维新”,上述表述正确.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封建落后状况,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逐步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故选D.【点评】注意准确识记明治维新的影响.15.(1分)(2016•扬州)根据如图资料卡片的信息,可以推断出它记录的是()A.牛顿与经典力学的完整体系B.伏尔泰与理性主义C.达尔文与生物进化学说D.爱因斯坦与相对论【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的相关内容.【解答】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以自然选择的理论解释了生物的进化,提出自然界是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法则中发展,从根本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从而完整地确立了生物进化学说.故选C.【点评】注意准确识记达尔文的贡献.16.(1分)(2016•扬州)1921年,列宁将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的做法是()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实行新经济政策C.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D.实行社会经济“加速发展战略”【分析】本题考查了新经济政策的相关知识.【解答】据所学知,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用粮食税取代了余粮收集制,解除了一些中小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经营,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这充分体现了,列宁将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使苏俄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故选B.【点评】识记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及其特点.17.(1分)(2016•扬州)如图,漫画描绘了20世纪30年代美国总统罗斯福开展“大胆试验”受到人们赞扬的场景,这场实验是指()A.颁布《宅地法》,维护国家统一B.实施新政,渡过经济危机C.参加雅尔塔会议,战胜法西斯D.建立北约组织,捍卫世界霸权【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罗斯福新政的认识.【解答】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20世纪30年代美国总统罗斯福开展‘大胆试验’”,联系所学可知,罗斯福实施新政,使美国经济得以恢复,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最终渡过了经济危机.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注意扎实掌握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史实.18.(1分)(2016•扬州)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A.日军偷袭珍珠港B.诺曼底登陆C.斯大林格勒会战D.攻占柏林【分析】本题考查了二战的转折点.【解答】据所学知,1942年7月开始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最后以苏联的胜利而告终,德军的有生力量遭到极大消耗,这次战役成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故选C.【点评】本题较简单,识记二战的重要转折点是斯大林格勒战役.19.(1分)(2016•扬州)1991年,《阿拉木图宣言》的签署宣告苏联解体,这标志这()A.雅尔塔体系的结束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瓦解C.经济全球化的到来D.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分析】本题考查了苏联解体的相关知识.【解答】据所学知,1991年苏联的解体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的瓦解,两极格局又称雅尔塔体系.B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一战后形成的国际关系格局.C项是经济方面的内容与题意不符.D项表述不正确,两极格局瓦解后,多极化格局没有建立起来,还只是个发展趋势.故选A.【点评】识记两极格局的相关内容.20.(1分)(2016•扬州)如图是哪一区域国际组织的旗帜()A.欧洲联盟B.华约组织C.世界贸易组织D.联合国【分析】本题考查了欧盟的旗帜.【解答】由上面的图片很容易知道,这是欧盟的旗帜.1993年欧盟成立,使欧洲的一体化程度进一步深化,欧盟也是当今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它的成立也推动了世界政治多极化的进程.故选A.【点评】本题较简单,识记欧盟的旗帜即可.21.(1分)(2016•扬州)唐代鉴真6次东渡弘扬佛法,终于成功,他东渡的国家是()A.天竺B.波斯C.新罗D.日本【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鉴真东渡的有关内容.【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鉴真应日本留学僧请求先后六次东渡日本,弘传佛法,促进了中日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故选D.【点评】注意唐朝中日交往的有关史实.22.(1分)(2016•扬州)意大利的马可•波罗21岁来到中国,曾在扬中担任官职三年,此事发生在()A.唐朝B.元朝C.明朝D.清朝【分析】考查意大利的马可•波罗来到中国元朝的史实.【解答】1275年,意大利的马可•波罗来到中国元朝的大都,元世祖忽必烈很喜欢他,让他在元朝做官.故选B.【点评】考查学生对意大利的马可•波罗来到中国元朝的史实的识记能力.23.(1分)(2016•扬州)“扬州八怪”之一,喜欢画兰竹,擅长书法,自称“六分半书”,这个人是()A.张若虚B.郑板桥C.史可法D.崔致远【分析】本题考查了扬州八怪﹣﹣郑板桥.【解答】根据题目给出的扬州八怪之一和擅长画竹可知他是郑板桥.郑板桥为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他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郑板桥的相关史实.24.(1分)(2016•扬州)创作《我是扬州人》《说扬州》等作品,被毛泽东评价为“是有骨气的”著名作家是()A.朱自清B.吴征镒C.江上青D.魏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扬州的地方史.【解答】朱自清是中国著名诗人,现代散文家,语文教育家,文学家,学者,民主战士,创作了《背影》、《我是扬州人》《说扬州》等作品,他宁愿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被毛泽东评价为“是有骨气的”著名作家.故选A.【点评】注意准确识记朱自清的有关内容.25.(1分)(2016•扬州)新时期,扬州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新成就,其中交通领域有()①扬州火车站②润扬大桥③扬州新泰机场④京杭大运河.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新时期扬州建设的知识点.【解答】进入社会发展的新时期,扬州的建设确立一系列重大的成就,在交通方面建成了扬州火车站、润扬大桥、扬州新泰机场等.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新时期扬州建设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26题7分,27题9分,28题9分,共25分)26.(7分)(2016•扬州)国家统一和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统一的多民族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各族人民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为了偏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他要求南迁的鲜卑人把洛阳看成自己的家乡,该穿汉服,学习汉语,采用汉姓,提倡与汉人通婚.﹣改编自北师大版七(上)历史教材材料二唐朝采用了送婚和亲来巩固和发展民族友好.李世民在位的二十二年中,嫁给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的唐公主、宗室皇帝之女就有六人.。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中考历史一模考试试题

历史试卷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最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题1分,共25分)1.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通过右图所示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A.夏朝B.商朝C.西周D.汉朝2.在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
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A.因材施教B.温故知新C.有教无类 D.当仁不让于师3.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下列史实与其相关的有:①贞观之治②鉴真东渡③玄奘西行④文成公主入藏⑤三公九卿制度A.①③④ B.①②⑤C.②③⑤D.②③④4.“读书人,最不齐,烂时文,烂如泥。
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道,变做了欺人技。
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弟。
……就教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
”这段材料反映了A.魏晋以来权贵子弟把持高官 B.隋朝时开始分科考试选拔官员C.唐朝时将诗赋作为科举考试内容 D.明朝时采取八股取士的弊端5.在学习郑和下西洋时,老师要求学生用两句话评论郑和及其远洋活动,同学们积极发言。
下面是当时的发言记录:小明——和平使者,扬威异域;小刚——探寻新路,寻找黄金;小强——友好往来,促进交流;小华——殖民先驱,海盗鼻祖。
其中正确的是A.小强和小华 B.小华和小明 C.小明和小强 D.小明和小刚6.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与下列哪一史实关系最为密切A.中国禁烟运动的巨大胜利 B.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C.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D.英国向东方实行扩张政策7.既是近代史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改革开放时期经济特区的城市是A.厦门B.广州C.福州D.宁波8.近代中国,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创办刊物、著书立说,宣传进步思想,在《新青年》杂志上提出的著名口号应该是A.“自强”、“求富”B.三民主义C.“民主和科学”D.维新变法9.下列战役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有①黄海大战②台儿庄战役③百团大战④淮海战役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③④10.当前中国仍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还没有变。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16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doc

2016年九年级中考第一次模拟历史试题20160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孔子周游列国”、“诸侯国长期割据争战”与“诸侯”“列国”的产生相关的制度是A、分封制B、县制C、郡县制D、行省制度2、“韩国试图申请汉字为该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一事曾闹得沸沸扬扬,且不管该消息是否属实,我们所知道的事实是中国使用汉字已逾三千年,“目前所能看到的最早而又比较成熟的文字”是A、楷书B、行书C、甲骨文D、金文3、查阅史料是进行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我们通过查阅《史记》和《资治通鉴》两部通史巨著都可以得到下列哪一朝代的相关信息?A、秦朝B、东汉C、唐朝D、北宋4、元代高明在《琵琶记》中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这句话反映的科举制度在中国最早出现的时期是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5、下列材料能够说明我国经济重心实现南移的是A、东晋南朝时,在太湖、鄱阳湖和洞庭湖一带开辟出了大量湖田。
B、三国时期,蜀锦很有名。
C、东晋后期,官府建立了专门机构管理丝织业。
D、“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6、在下列历史场景的叙述中,你认为与事实相符合的一项是A、西汉时,大臣们用“蔡侯纸”上书汉武帝要求施行“推恩令”B、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用火枪、火炮打败了曹军C、唐朝时有人用活字排版印刷《论语》D、宋代人们用罗盘针航海7、《台湾通志》“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珍瑶不急之物,悉听而归。
”材料中的“贵国”是指A、中国B、葡萄牙C、荷兰D、西班牙8、下列关于闭关政策的说法错误的是A、清朝实行的完全禁止对外贸易的政策B、闭关政策有防御西方殖民势力的一面C、闭关政策不能从根本上抵挡殖民势力的侵略D、闭关自守使中国更加远离世界发展的潮流9、历史图片是浓缩的历史,是对客观历史进程更直观、更简明的反映。
某同学在学习中搜集到以下一组图片,她要为这组图片拟定一个共同的标题。
2016年中考历史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一)汇总

2016年中考历史模拟考试(一)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面选项中,朝代名称与建立时间、人物搭配完全正确的是:A.秦朝—公元221年—嬴政B.唐朝—618年—李世民C.明朝—1368年—朱元璋D.清朝—1636年—努尔哈赤()2.汉字听写大赛经电视热播后,汉字的演变历史再次走进人们的视野。
下列汉字字体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B.金文→甲骨文→小篆→隶书C.甲骨文→金文→隶书→小篆D.金文→小篆→甲骨文→隶书()3.右面的著作是中国史书的典范。
在这两部著作中均有记载的史实是:A.秦始皇统一六国B.东汉建立C.三国鼎立局面形成D.隋朝开凿大运河( )4.广受关注的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经过5年来的考古挖掘,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出土金器、铜器、简犊等珍贵文物1万余件,被誉为2015年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之一。
早在汉武帝时期,为解决封国问题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是A.实行分封制 B.推行郡县制 C.颁布“推恩令” D.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5.“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其生产技术曾在“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
请问该书是A.《天工开物》 B.《农政全书》 C.《齐民要术》 D.《本草纲目》()6.请仔细观察下面的四幅图片,判断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侵略与反抗B.近代化的探索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D.人民解放战争()7.“从此神州事事新,再无皇帝管人民。
”与此诗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洋务运动B.百日维新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8.目前,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建设社会主义要从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的标志是A.“一五计划”任务完成 B.“三大改造”基本完成C.“大跃进”运动开始D.“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 9.“1492年,他获得西班牙国王的资助,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了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见到了欧洲人此前不知道的新大陆。
2016年江苏扬州江都市初三一模历史试卷(解析)

目录选择题非选择题2016年江苏扬州江都市初三一模历史试卷选择题jiaoshi.izhikang.com218/12/31.A.B.C.D.答 案解 析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中,商鞅变法的效果最为显著。
商鞅变法的措施对下列哪几类人有奖励①书读得好的人②农业生产搞得好的人③仗打得好的人④生意做得好的人①②③①②②③①③④C②农业生产搞得好的人和③仗打得好的人,符合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关于奖励的人选。
故选:C。
2.A.B.C.D.答 案解 析丝绸之路是中外联系的纽带,沟通中西的桥梁。
2014年的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将“抓紧规划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不应处于此“经济带”的是陕西西安河西走廊新疆地区江苏省D丝绸之路从长安(今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再到西亚及欧洲的大秦。
所以A、B、C选项都有,江苏省不属于此经济带。
故选D。
3.A.B.C.D.答 案解 析钱穆在评论中国某制度时说:“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郡县制世袭制科举制行省制C材料中“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是指科举制能够调动广大读书人的参政积极性,从而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和强化专制统治,因为科举制是较为公平,科学和合理的选官制度,在一定程度有助于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所以答案选C,A B D三项与上述题意特征不符。
故选C。
4.甲乙两位人物(如图)都在历史上极具影响力。
下列表述正确的有学生版教师版答案版编辑目录选择题非选择题j i ao s hi .i z hi k an g .co m2018/12/03j i ao sh i.i zh i ka ng .c om2018/12/03A.B.C.D.答 案解 析①甲派遣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非洲东海岸②甲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大帝国③乙在一战期间,率领军队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④乙领导了北美独立战争取得胜利,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①③②③①④②④D甲图是秦始皇的画像,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大帝国——秦朝。
江苏省扬州市竹西中学2016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解析版)

江苏省扬州市竹西中学2016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解析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答题栏内.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海峡两岸的华人都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A.炎帝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最大B.因为华人的肤色都是黄色的C.因为只有炎帝黄帝种族得到了延续D.炎帝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分析】本题考查炎黄子孙.【解答】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炎帝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炎黄战蚩尤的涿鹿之战和华夏族的形成.2.某同学搜集了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资料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探究的主题是()A.唐朝繁荣的文学B.宋代领先世界的科技C.元代发达的对外贸易D.明代先进的航海技术【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宋朝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重点识记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解答】北宋时,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这种方法经济省时,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北宋时制成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宋元,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活字印刷术是北宋毕升发明的,而指南针、火药在宋朝得到了显著发展,因此我们可判断该主题是宋代领先世界的科技.故选B.【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3.历史上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是在()A.唐朝B.元朝C.清朝D.新中国成立后【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解答】元朝设置宣政院管理西藏地区军政要务,宣政院是元朝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关.从此,西藏地区正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故选B.【点评】注意准确识记元朝对西藏的管辖.4.下列近代化运动中推翻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的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分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解答】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无论谁想做皇帝,无论谁想复辟帝制,都在人民的反对下迅速垮台.故选C.【点评】本题掌握辛亥革命相关知识.5.中国近代最早的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是指()A.百家争鸣B.文艺复兴C.辛亥革命D.戊戌变法【分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最早的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人议和,请求变法.即“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的,戊戌变法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是中国近代最早的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重点掌握戊戌变法.6.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第二次巨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这两件大事相关的年代分别是()A.1949年、1951年B.1949年、1953年C.1949年、1954年D.1949年、1956年【分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和三大改造的知识点.【解答】1949年10月1日,北京30万军民在天安门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主席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成立和三大改造的知识点.7.中国人民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过程中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以下精神财富产生的先后顺序是:①长征精神②井冈山精神③五四精神()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②③①【分析】本题考查中国人民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过程中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解答】①长征精神1934﹣1936年;②井冈山精神是1927年;③五四精神是1919年.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重点掌握中国人民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过程中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8.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A.缓和国内阶级矛盾B.粉碎亲日派企图C.实现全民族抗日D.寻找发展时机【分析】本题考查西安事变.【解答】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扣押了蒋介石,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为实现全民族抗日,主张和平解决,中国共产党派周恩来到西安调停,促使西安事变获得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重点掌握西安事变和平解决.9.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加强,依法办事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这种局面出现在()A.新中国成立时B.共和国第一部宪法颁布时C.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时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分析】本题考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取得的成就.【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不断增强.故选D.【点评】注意准确识记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有关内容.10.恩格斯说:“意大利是一个典型的国家,自从现代世界的曙光在那里升起的那个时代以来,它产生过许多伟大人物.”这里的“现代世界的曙光”是指()A.文艺复兴B.新航路开辟C.启蒙运动D.工业革命【分析】本题考查了文艺复兴运动的相关史实.【解答】根据题干给出的意大利,可知现代世界的曙光在那里升起指的是文艺复兴.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发生在意大利,主要原因是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文艺复兴运动的相关史实.11.思想是社会现实的反映.下列思想解放运动能准确反映出当时社会现实是()A.百家争鸣﹣﹣人们普遍赞同各家学派B.文艺复兴﹣﹣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C.启蒙运动﹣﹣追求民主与自由D.马克思主义﹣﹣资产阶级革命的武器【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思想解放运动的准确认识.【解答】回顾已学知识可知: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奇斗艳的局面,因此“普遍赞同各家学派”表述不合史实;文艺复兴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在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下发起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B不合史实;启蒙思想积极地批判专制主义和宗教愚昧和封建特权主义,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武器,据此分析可知C的表述符合史实.故选C.【点评】注意准确识记思想解放运动的有关内容.12.对两次工业革命相同之处归纳错误的是()A.机器的发明、改进和利用B.都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时代C.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提高D.能源的更新或发现【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两次工业革命相关史实的掌握情况.【解答】根据所学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创造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更是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引起了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使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两次工业革命都是机器的发明、改进和利用;都是能源的更新;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提高.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第一次工业革命在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社会的变革,那就是促使了实行工业革命的国家都实现了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注意归纳两次工业革命的相同点.13.1863年11月林肯在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说中誓言:“要使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长存”,为实现此目标,他当时的首要任务是()A.制定宪法巩固独立战争成果B.积极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C.结束南北战争维护国家统一D.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分析】由题干中“1863年11月”“林肯”可知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美国南北战争.【解答】A.制定宪法巩固独立战争的成果的是美国总统华盛顿;B.积极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不符合题干里的时间要求,因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于19世纪70年代;C:林肯领导的美国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以后美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D.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是在1862年9月.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美国南北战争的准确识记能力.14.关于《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这三部资本主义国家的重要文献,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分别是英、法、美三国的历史文献B.都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思想C.都使本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D.都是在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斗争中颁布的【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应重点掌握英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颁布的文献.【解答】A.分别是英国、美国、法国三国的历史文献,《独立宣言》是美国在独立战争期间颁布的,《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的.选项A是错误的.B.都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思想这是共同点.为限制王权,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一个新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政权在英国建立起来;《人权宣言》提出人生来就自由和平等的思想,《独立选项》也提出了平等自由的思想.C.君主立宪制度是英国建立的政治体制,不是共同点.D.反对本国封建统治斗争颁布文献是英国的《权利法案》和法国《人权宣言》.故选B.【点评】本题把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中颁布的文献联系起来,综合性强,要注意区分它们之间的异同.15.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列宁和罗斯福在国家经济建设道路探索上的共同点是()A.加强市场的自我调解B.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C.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D.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结合【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解答】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列宁和罗斯福在国家经济建设道路探索上的共同点是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结合,列宁借鉴资本主义国家运用市场来调节经济,同时又采取政府宏观调控的方式,而罗斯福在运用市场调节经济的同时,又借鉴社会主义国家采取政府宏观调控经济的方式.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列宁和罗斯福在国家经济建设道路探索上的共同点,重点识记内容及影响16.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正义最终战胜邪恶的最主要原因是()A.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B.德意日貌合神离C.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势力强大D.美国的原子弹威力巨大【分析】本题考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解答】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各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彻底打败德日意三国及其附庸,绝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耦合.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极大地鼓舞了各国人民的斗志,大大增加了反法西斯力量,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故选A.【点评】重点识记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内容及影响.17.俄罗斯总理普京在回答“您怎样看待苏联解体”时,引用俄罗斯家喻户晓的一句话说:“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大多数俄罗斯人不想恢复“过去的苏联”,主要原因是苏联()A.综合国力不强B.忽视科技文化的发展C.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造成经济困难D.体制僵化,社会缺乏活力【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苏联解体的有关内容.【解答】大多数俄罗斯人不想恢复“过去的苏联”主要原因是苏联的体制僵化,社会缺乏活力,虽然前苏联重工业非常发达,但是由于受斯大林模式的影响,前苏联轻工业和农业却非常落后,而且人民的生活水平远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故选D.【点评】注意准确识记苏联解体的有关内容.18.有人说:“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中国正在沉睡;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中国正在挣扎;第三次科技革命时,中国开始奋起!”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技术是()A.航天技术B.生物工程C.电子计算机D.原子能【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应重点掌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解答】依据题干“第三次科技革命、电子计算机”判断是电子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当代计算机技术与先进通信技术的结晶,是电子信息时代的产物.计算机网络技术以电子计算机的不断普及与不断升级为前提,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为突出的核心技术,也是信息社会到来的主要标志之一.故选C.【点评】要注意对第三次科技革命核心技术的识记和理解.19.1991年,德国重新统一.重新统一前德国的分裂是哪一次会议导致()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德黑兰会议D.雅尔塔会议【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雅尔塔会议.【解答】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在克里木半岛的雅尔塔举行会议.会议通过了一系列重大决议,包括:分区占领德国,彻底摧毁军国主义和纳粹制度;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在结束欧战的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等.故选D.【点评】二战结束后,美英占领区建立联邦德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苏联占领区建立民主德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20.一部iPhone手机,美国公司提供创意,德日韩企业提供核心零件,中国富士康把它组装起来.这说明()A.技术信息化B.经济全球化C.文明多元化D.区域集团化【分析】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解答】一部手机体现美国的创意,德日韩的核心零件以及中国的廉价劳动力,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体现.当今信息化、知识化速度的加快使生产力迅速提高,市场经济席卷全球.资本流动、资源配置、经济贸易以及经营管理活动冲破国与国界线,出现全球化的趋势.故选B.【点评】学生应重点掌握经济全球化中跨国公司是主要表现.21.《周礼夏官职方氏》:“东南曰扬州”.据此推断扬州建城开始于()A.春秋时期B.秦朝C.西汉D.隋朝【分析】本题考查扬州城的历史.【解答】依据题干《周礼夏官职方氏》:“东南曰扬州”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该著作属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著作.由此可推断扬州建城开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故选A.【点评】重点识记扬州城建立的时间与影响.22.扬州与大运河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那么大运河流经扬州的一段是()A.永济渠B.通济渠C.邗沟D.江南河【分析】本题考查了大运河的组成部分.【解答】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纵贯南北全长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大运河流经扬州的一段是邗沟.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大运河的组成部分.23.“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诗句,赞誉的是明末清初率领孤军坚守扬州的()A.秦少游B.张若虚C.史可法D.郑板桥【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扬州历史文化的知识点.【解答】“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这是清代诗人张尔荩撰的联.赞誉的是明末清初史可法率领孤军坚守扬州的历史事迹.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史可法的历史事迹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24.他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的代表者,1948年6月,饥寒交迫的他拒绝在“美援加面粉”的宣言上签字.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在扬州度过,扬州的美好在他的心灵深处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在《我是扬州人》中,他写道:“扬州好也罢,歹也罢,我总该算是扬州人的.”这位令人尊敬的历史人物是()A.朱自清B.恽代英C.吴征镒D.周恩来【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朱自清事迹的知识点.【解答】在朱自清著的《我是扬州人》中,他写道:“扬州好也罢,歹也罢,我总该算是扬州人的.”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朱自清历史事迹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2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扬州的变化日新月异,这一时期建设的新成就有()①扬州火车站②润扬大桥③万福大桥④瘦西湖.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扬州历史文化的知识点.【解答】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扬州的建设取得了许多新成就:2004年建成了扬州火车站;2005年润扬大桥建成通车;2015年世界首座双层自锚式悬索景观桥﹣﹣万福大桥建成通车.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扬州建设成就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26题7分,27题9分,28题9分,共25分)26.中国古代史上,秦朝、隋朝既有举世瞩目的成就,也有扼腕痛惜的结局.历史让人深思.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历史学家翦伯赞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皮日休《汴河怀古》材料三秦朝时广大农民的徭役兵役负担十分沉重.国家征收的赋税占农民全年收入的三分之二以上,…制定了严酷的刑法.隋炀帝继位后,…但因连年大兴土木,多次发动对外战争,不惜民力,酷虐残暴,终于引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指出翦伯赞认为秦始皇是“杰出人物”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请从文化方面列出秦始皇是“杰出人物”的成就.(2)材料二中,诗人肯定了隋炀帝的功绩.请从经济方面举一例说明诗人的观点,并说明其积极作用.(3)依据材料三,请概括出秦朝隋朝二世而亡的相同原因.(4)综合上述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秦隋兴亡的认识.【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秦始皇被称为“杰出人物”的原因及他在文化方面的成就.(2)本题主要考查隋炀帝的功绩及开凿的大运河的积极作用.(3)本题主要考查秦朝隋朝二世而亡的相同原因.(4)本题主要考查对秦隋兴亡的认识.【解答】(1)根据材料一“我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可知,翦伯赞认为秦始皇是“杰出人物”的原因是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秦始皇在文化上的成就是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废除原来六国的文字.(2)根据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可知,诗人肯定了隋炀帝的功绩是开通了贯穿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的开通,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的发展.(3)根据材料三“秦朝时广大农民的徭役兵役负担十分沉重.国家征收的赋税占农民全年收入的三分之二以上,…制定了严酷的刑法.隋炀帝继位后,…但因连年大兴土木,多次发动对外战争,不惜民力,酷虐残暴,终于引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可知,秦朝隋朝二世而亡的相同原因是统治残暴、实行暴政.(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言之有理即可.综合上述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通过秦隋兴亡可以知道:统治者应采取措施积极促进国家统一,实行制度创新,发展经济和文化;爱惜民力,轻徭薄赋,施行仁政.故答案为:(1)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统一文字.(2)开通了贯穿南北的大运河;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的发展.统治残暴或实行暴政.(4)统治者应采取措施积极促进国家统一,实行制度创新,发展经济和文化;爱惜民力,轻徭薄赋,施行仁政.(2016扬州校级一模)军队在中国20世纪初的国内政治格局中是非常重要的.“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这是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各位同学们:广州黄埔军校正拟招收…入伍生,望各地速速多选工作不甚重要之本校、少校同学及民族左派同学,自备川资和旅费,前往广州报考…此事关系重大,各地万勿忽视.﹣﹣﹣﹣中共号召报考黄埔军校的通知,见罗国明:《黄埔军校大传》(上),材料二蒋介石宣称:“本校唯一特点,就是有个政治部,政治部是要使军人了解现在的经济政治与明了主义”﹣﹣﹣﹣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材料三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率领两万多人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中国近代史,八年级上册材料四1927年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带领起义军来到井冈山,开展游击战争,队伍逐渐壮大.1928年4月,朱德和毛泽东的军队在井冈山会师,根据中共湘南特委决定,两军会师后合编.﹣﹣﹣﹣中国近代史,八年级上册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二,写出国共第一次合作创办的军校的名称,军校的校长,指出这所军校的特点.(2)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概述南昌起义在军事上的意义.人民解放军建军节是哪一天?(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回答,井冈山会师合编后的创立了哪一军队?在长征途中,哪次会议使这支军队转危为安?,在井冈山,毛泽东找到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4)综合以上材料,你有哪些认识?【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黄埔军校的创办及特点,主要考查对材料的分析归纳能力.(2)本题主要考查是南昌起义的意义和八一建军节的来历.(3)本题主要考查工农红军第四军的创立、遵义会议和找到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4)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归纳能力,考查军队创建的作用.【解答】(1)根据材料一中“广州黄埔军校正拟招收…入伍生”可知,国共第一次合作创办的军校是黄埔军校;根据材料二中“蒋介石宣称:‘本校唯一特点,就是有个政治部,政治部是要使军人了解现在的经济政治与明了主义’”可知,军校的校长是蒋介石;这所军校的特点是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并重.(2)面对国民党的白色恐怖,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朱德等领导了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每年的8月1日也就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3)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队伍和湘南的农民武装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两军会师后,改编为工农红军第四军;1935年1月,党中央在遵义召开会议,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确定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927年秋收起义,工农革命军进攻长沙失利后,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进军井冈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此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正确的井冈山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言之有理即可.通过对以上材料的分析可知,军队在中国20世纪初的国内政治格局中是非常重要的.故答案为:(1)黄埔军校;蒋介石;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并重.(2)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8月1日.(3)工农红军第四军;遵义会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4)军队在中国20世纪初的国内政治格局中是非常重要的.(2016扬州校级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33年,美国总统签署了《国家工业复兴法》,对恶性竞争的企业界、不适应生产力要求的生产关系、深陷贫困的劳工以及尖锐的劳资关系进行了规定,从而遏制生产过剩.﹣﹣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邓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