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班金融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金融学》复习资料

《金融学》复习资料

《金融学》复习资料一、货币与货币制度货币是在商品交换中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

随着经济的发展,货币形式不断演变,从实物货币到金属货币,再到纸币和电子货币。

货币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

主要包括货币材料、货币单位、货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以及货币发行准备制度等内容。

金本位制、银本位制和金银复本位制是历史上常见的货币制度,而现代信用货币制度则是以不兑现的纸币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

二、信用与利率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是现代经济活动的重要基础。

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等是常见的信用形式。

利率是一定时期内利息额与本金的比率,是衡量资金成本和收益的重要指标。

影响利率的因素众多,包括经济周期、通货膨胀、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国际利率水平等。

利率的计算方法有单利和复利之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式。

三、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资金融通的场所,包括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货币市场是短期资金融通市场,主要包括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回购市场等。

资本市场是长期资金融通市场,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基金市场等。

金融市场的功能包括资金融通、资源配置、风险分散、价格发现等。

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中进行投资时,需要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选择合适的金融工具。

四、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是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包括中央银行、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

中央银行是国家金融管理机关,负责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

商业银行是最主要的金融机构之一,以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为主要业务。

证券公司从事证券承销、经纪和自营等业务。

保险公司则通过提供保险产品,为社会分散风险。

五、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的业务主要包括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

负债业务是商业银行形成资金来源的业务,如存款业务。

资产业务是商业银行运用资金的业务,如贷款业务、证券投资业务等。

中级经济师金融复习材料解读

中级经济师金融复习材料解读

中级经济师金融复习材料解读金融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级经济师来说,掌握金融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通过解读中级经济师金融复习材料,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金融知识。

1.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金融市场是资金供求双方进行交易的场所,分为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

资本市场主要进行长期融资,包括证券市场和期货市场;货币市场主要进行短期融资,包括银行间市场和同业拆借市场。

不同的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如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

2. 金融监管与金融风险金融监管机构负责对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进行监管,包括央行、证监会、银保监会等。

金融风险是金融市场中无法避免的问题,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

了解金融监管与金融风险的关系,有助于中级经济师在实际工作中做出合理的决策。

3. 金融市场与经济发展金融市场对于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推动作用。

通过资金的配置,金融市场可以促进企业发展和创新,提高经济效益。

同时,金融市场也存在着金融市场泡沫和金融危机等问题,对经济的稳定性带来挑战。

中级经济师需要了解金融市场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4. 国际金融与金融市场国际金融是指各国之间的金融交往与合作。

全球金融市场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国际金融市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重要。

中级经济师需要了解国际金融规则、国际金融组织以及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为国际经济合作和金融风险管理提供支持。

5. 金融创新与金融工具金融创新是指在金融领域中引入新的产品、工具和技术,以满足市场需求。

金融工具是金融市场中用于进行融资、投资和风险管理的工具,如债券、股票、期货等。

中级经济师需了解金融创新和金融工具的特点和运作机制,为企业和个人提供金融服务。

综上所述,金融作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级经济师来说必不可少。

通过对金融复习材料的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金融知识,为实际工作提供支持。

同时,我们还需要关注金融市场与经济发展、金融监管与金融风险以及国际金融与金融创新等领域的发展趋势,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

金融经济学复习重点(完美版1.24e)

金融经济学复习重点(完美版1.24e)
4)最短偿付时间规则
内容:选择拥有最短偿付时间的投资代替选择
9永续年金:永续年金是永远持续的现金流。
相同支付永续年金的现值=C/I
增长型永续年金的现值=C/(i-g)
10、贷款的分期偿还:(详细见书上或者笔记)等额本息等额本金等额递增等额递减
按揭贷款:
(例:Q你刚刚决定购买一栋别墅,同时需要接入10万美元,一家银行向你提供一笔以360次月供的形式在30年内偿还的按揭贷款。如果年利率是12%,月供金额是多少?另一家银行向你提供月供为1100美元的15年期按揭贷款,哪一笔更划算)
付息债券:要求发行者在债券存续期间对债券持有者进行利息的定期支付—息票支付,然后在债券到期时支付票面额。
到期收益率:是指使债券的承诺现金支付流的现值等于债券价格的折现率。
当期收益率:每年的息票价值除以该债券的价格,忽略了当购买债券的价格偏离其面值所产生的资本利得或者资本损失。(当期收益率=息票价格/价格)
5、企业面临的决策内容:1战略规划决策(要进入哪个行业),
2资本预算决策(对获取厂房,机器和培训人员做出的决策),
3资本结构决策(谁得到公司未来现金流的何种份额),
4营运资本管理决策(为营运现金流提供融资等)
6、金融资本:股票、债券以及用来为获取物质资本提供融资的贷款被称为金融资本。
7、物质资本:厂房、机器设备以及再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其他中间投入品被称为物质资本。
溢价债券、评价债券与贴现债券
溢价债券债券价格大于面值时,到期收益率<当期收益率<票面利率;
平价债券债券价格等于面值时,到期收益率=当期收益率=票面利率;
贴现债券债券价格小于面值时,到期收益率>当期收益率>票面利率。
九、普通股的价值评估

经济班金融复习资料.doc

经济班金融复习资料.doc

第一章全部P1-24 24第三章第一节P47-51 5第六章第一二节P128-136 13第十一章全部P259-289 31第十四章第一三四节P346 P353 P357-P361 7第十七章第一二三节P416-429 14为中央银黄的宏观金融决策提供货币流通结构图,以了解各层次货币领域内的问有助于中央银行观察分析国民经济的动态变化有助于中央银行的监测和调控在双本位制下出现的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当金银的市场比价与法定比价不一致又称虚金本位制:规定金币为本位货币,但国内并不铸造、使用和流通金币,国内以偿本付息为前提条件的价值单方面的让渡或转移使社会闲置资金得到充分利用丰富信用流通工具,节约流通费用推动资本集中与积聚促进企业加强经济核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调节国民经济的运行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国际信用也称直接金融,指资金供给者与资金需求者运用一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债权债务指资金供给者与资金需求者通过金融中介间接实现融资的行为。

又称境外金融市场,指采取与国内金融市场隔离的形态,是非居民在筹集资金和运按性质分伦敦型纽约型巴哈马型按业务对象及运营特征分功能中心按资金的流向分基金中心收方中心又称离岸金融市场和境外金融市场,指在一国境外用该国货币从事资金融通业务的不考虑物价上涨对利息收入影响时的利率提出通胀因素下的利率,即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率影响货币流通影响消费和储蓄影响物价影响投资影响国际收支单利:利息=本金X利率X期限复利:(1) nS P r=⨯+资金来源和运用不同信用创造功能不同监管方式和程度不同地位和作用不同降低交易费用降低风险调节借贷数额和期限反映和调节经济活动电子化国际化自由化商业银行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专业银行:投资银行、开发银行、储蓄银行、不动产抵押银行、外汇银行和其它信用业务无所不包唯一能够吸收支票活期存款并办理转账结算业务的金融机构,具有创造信用的能中间业务比其它银行多独家银行优点独家银行缺点分支行制优点便利客户汇款要求,汇兑成本低分支行制缺点信用中介变闲散货币为经济建设资金创造信用及金融工具充当支付中介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转账结算业务保管业务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市场风险通货风险国家风险安全性流通性盈利性统一货币发行权集中票据交换和扮演最后贷款者实现经营者与管理者相分离的需要进行金融监管、实现金融安全是特殊的管理机关不经营一般银行具体业务,按照有偿信用原则向政府和银行提供资金融通和划拨清依靠国家强制吸收存款,保管一般银行准备金,对金融活动和整个经济活动实行监主要目的是为实现国家政策服务发行银行职能:全国唯一发行货币的机构国家银行职能向折服提供融资银行职能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准中央银行制度跨国中央银行制度一体式中央银行制度产权结构国家所有形式权力结构内部组织机构设置分支机构设置负债业务资本业务资产业务有价证券买卖业务中间业务:资金清算中央银行行为商业银行行为财政机构行为企业行为社会公众行为宏观层面货币流通速度微观层面市场利率和金融资产收益率古典货币数量学说凯恩斯学派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1212()()d M M M L Y L i =+=+或(,)L f Y i =弗里德曼现代货币数量论:1/(,,,,,,)d m b c dp M p f Y W R R R u P dt =⋅马克思货币需求理论与古典货币数量论马氏理论与凯恩斯学派、货币学派理论比较重视研究宏观与微观两方面的货币需求重视对我国货币需求结构研究重视研究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因素重视对经济体制改革和货币需求的关系的研究商品和服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批发物价指数WPI国民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GNP deflator按表现形式分按严重程度按原因分成本推进型通胀输入型通胀需求拉上说成本推动说体制因素说混合类型说经济增长生产流通领域分配:收入分配效应、产业结构效应紧缩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收入政策收入指数化政策物价管制增加供给公开市场操作,保持基础货币平稳增长和货币市场利率相对稳定调高准备金率扩大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商品和服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持续下降按影响分按价格下降幅度和程度两位数严重按时间长短3-5年中期经济周期银行信用收缩过度负债投资过度技术进步通货紧缩的心理预期社会有效需求不足民间投资需求不足外部冲击生产能力结构性过剩货币供给不足过度债务心理预期生产者经营环境进一步恶劣债务人和投资者实际债务增加公众对未来预期趋向悲观金融企业面临更多不良资产社会就业减少,失业率提高宏观调控手段效果减弱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扩大需求,启动市场改善城乡居民对经济前景的预期鼓励民间投资及非国有经济发展调整供给结构,扩大有效供给一般性的货币政策工具再贴现业务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不动产信用控制直接信用控制利率最高限额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充分就业与稳定物价经济增长与稳定物价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相机抉择逆风向行事单一规则行事选择标准可控性种类基础货币准备阶段,中央殷红制定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与运用预期中间目标的实现最终目标实现凯恩斯主义:M-r-I-E-Y货币主义:M-E-I-Y。

金融学复习提纲及解答

金融学复习提纲及解答

金融学复习提纲及解答一、金融市场1.金融市场的分类及特点金融市场根据交易工具的种类可以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货币市场主要交易短期债务工具,资本市场则交易长期债务工具和股权工具。

金融市场的特点包括流动性、风险性、权益性和信息性。

2.金融市场的功能金融市场具有资金调剂、风险管理、信息传递和资源配置等功能。

通过金融市场,资金从蓄储者流向需求者,同时市场价格反映了市场参与者对风险和回报的评估。

3.金融市场的参与者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包括金融机构、非金融企业、个人投资者和政府等。

金融机构是金融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包括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等。

二、金融工具1.债务工具债务工具是一种承诺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的金融工具,包括国债、公司债券、债务证券化产品等。

债务工具的收益主要来自于利息收入。

2.股权工具股权工具是一种代表股东权益的金融工具,包括普通股、优先股和证券投资基金等。

股权工具的收益主要来自于股息和资本利得。

3.衍生工具三、金融风险管理1.风险的分类金融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

其中,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违约的可能性,流动性风险是指资产无法迅速变现的可能性,市场风险是指资产价格变动带来的损失,操作风险是指内部和外部交易操作过程带来的风险。

2.风险管理工具风险管理工具包括风险传递和风险规避。

风险传递通过保险合约和衍生工具将风险转移给其他市场参与者。

风险规避通过分散投资和选择低风险资产来降低风险。

3.金融风险管理的方法金融风险管理的方法包括风险度量、风险监测和风险控制。

风险度量通过风险价值和风险敞口等指标评估风险的大小。

风险监测通过市场数据和风险模型等工具追踪和识别风险。

风险控制通过限制头寸和制定风险管理策略来减少风险。

四、资本结构与成本1.资本结构的决策资本结构决策是指企业选择债务与股权融资的比例。

企业的资本结构会影响资本成本和风险水平。

企业应该通过权衡债务成本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最优的资本结构。

金融经济学复习重点(附重中之重!)

金融经济学复习重点(附重中之重!)

1.期货:是指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个交易日期以约定的价格交割某种标的商品,双方约定的价格就是期货价格。

在交易中,承诺在交割日购买商品的交易方叫做多头方(long position),承诺在交割日卖出商品的交易方叫做空头方(short position)。

2.做空:预期股票期货市场会有下跌趋势,操作者将手中筹码按市价卖出,等股票期货下跌之后再买入,赚取中间差价。

3.做多:投资者判断股票证券行情有上涨趋势,以现价买入之后持股待涨,然后在股票上涨之后卖出,赚取中间的差价,总体来说就是先买后卖。

4.期权:又称为选择权,是指在未来一定时期可以买卖特定商品的权力,买方向卖方支付一定数量的金额(指权利金),拥有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以事先约定好的价格(指履行价格)向卖方购买或出售约定数量的特定标的物的权力,但不负有必须买进或卖出的义务。

如果期权的买方取得购买特定标的物的权力则是看涨期权,也叫买权;如果期权的买方取得卖出特定标的物的权力则是看跌期权,也叫卖权。

期权的买方有执行的权力也有不执行的权力,是否行使该权力完全根据市场情况而定。

批注:要注意期权的定义。

期权价格的组成成份之一是内涵价值。

内涵价值指立刻覆行合约时或获取的总利润(真正购买时)。

由此将期权可以归为以下三类:1)实值期权(盈利)。

它的定义是看涨期权(付定金时)的执行价格< 当时的实际价格;或者,看跌期权的执行价格> 当时的实际价格。

2)虚值期权(亏损),它的定义是,看涨期权的执行价格> 当时的实际市场价格;或者,看跌期权的执行价格< 当时的市场价格。

内涵价值为0.3)两平期权,它的定义是:看涨期权的执行价格= 当时的实际市场价格;或者,看跌期权的执行价格= 当时的市场价格。

内涵价值为0.*期权根据交割日不同可以分为欧式期权和美式期权。

美式期权可由发行日开始至期满的任何时间内行使;欧式期权只可在到期日行使。

批注[e2]: 注意定义和区别。

经济金融知识点大全

经济金融知识点大全

经济金融知识点大全一、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体经济运行和宏观经济现象的学科。

它关注国家、地区或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活动,包括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率等。

以下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1. 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活力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2.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通货膨胀率通常用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或生产者物价指数(PPI)来衡量。

3. 失业率失业率是指劳动力市场上正在寻找工作但没有找到的人的比例。

失业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就业情况和经济运行的重要指标。

4.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央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经济活动和通货膨胀的手段。

货币政策的目标通常是稳定物价和促进经济增长。

5.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政府通过调整税收和支出来影响经济活动和资源分配的手段。

财政政策的目标通常是促进经济增长、稳定就业和改善收入分配。

二、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进行货币、资本和衍生品交易的场所,它对于经济活动的融资和风险管理起着重要作用。

以下是金融市场的一些重要知识点:1. 股票市场股票市场是买卖股票的场所,股票是公司向公众发行的所有权证书。

股票市场的表现通常被用作衡量经济和企业健康状况的指标。

2. 债券市场债券市场是买卖债券的场所,债券是借款人向债权人发行的借据。

债券市场的表现通常受到利率和信用风险的影响。

3. 外汇市场外汇市场是买卖各种货币的场所,外汇市场的交易规模巨大。

外汇市场的汇率波动通常受到各国经济状况和政策变化的影响。

4. 衍生品市场衍生品市场是买卖衍生产品的场所,衍生品是以其他金融资产为基础的金融工具。

衍生品市场的交易通常涉及到对冲风险和投机。

5. 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是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机构,包括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

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的运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中介和监管作用。

经济金融知识点总结

经济金融知识点总结

经济金融知识点总结一、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经济体系的学科,其中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通货膨胀、失业率、利率等指标。

了解这些指标有助于我们了解经济的整体运行状况。

1. GDP:GD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通过GDP的数据,我们可以了解一个国家的经济规模,以及经济增长的速度。

2.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增加导致货币购买力下降的现象。

通货膨胀会影响物价水平,进而影响人民币的购买力。

3. 失业率:失业率是指在某一特定时间内,所有劳动力中没有工作但愿意工作的人所占的比例。

失业率的变化可以反映出经济的状况。

二、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政策。

货币政策的执行对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利率等方面有重要影响。

1. 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流通的货币总量。

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会影响通货膨胀和利率。

2. 利率:利率是借贷资金的价格,它会直接影响储蓄和投资行为。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利率来控制货币供应量,以达到调控经济的目的。

3. 货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开展公开市场操作、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利率政策和外汇政策等手段来执行货币政策。

三、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国家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政策来影响经济发展的政策。

财政政策也会对经济运行产生重要影响。

1. 政府支出:政府支出是指政府用于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以及实施政府计划的开支。

政府通过增加或减少支出来调控经济。

2. 税收政策:税收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征收税收来控制经济,包括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消费税等。

政府可以通过调整税收政策来影响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

3. 财政政策效应:财政政策的执行会对经济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其中包括拉动经济增长、刺激就业、调节通货膨胀等作用。

四、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指各国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买卖活动。

国际贸易有助于资源的配置和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和挑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金融学概论
跨国中央银行制度 一体式中央银行制度 中央银行组织结构 中央银行组织结构 P334-336 - 产权结构 国家所有形式 集体所有形式 混合所有形式 多国所有形式 无资本形式 权力结构 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集于一体 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分别由不同机构承担 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交叉由不同机构承担 内部组织机构设置 分支机构设置 中央银行业务 P366-342 - 负债业务 资本业务 货币发行业务 集中存款准备金业务 代理国库业务 资产业务 贷款业务 再贴现业务 有价证券买卖业务 黄金外汇储备业务中间业务 中间业务:资金清算
金融学概论
(高翔建议: 初步复习请先看一遍书, 不到 200 页; 然后结合考点看书, 并对资料进行完善; 最后一直背资料就可以了)
题型
单选题 多选题 名词解释 简答题 论述题 21 题/1 分 14 题/2 分 5 题/3 分 5 题/6 分 2 题 /1 0 分 共 21 分 共 28 分 共 15 分 共 30 分 共 20 分
第三章
金融市场概述
阅读了解第一节
第五章
国际金融市场
离岸金融市场含义 离岸金融市场含义 P113 又称境外金融市场, 指采取与国内金融市场隔离的形态, 是非居民在筹集资金和运 用资金方面不受所有国税收和外汇管制及国内金融法规影响, 可进行自由交易的市 场 离岸金融市场的类型 离岸金融市场的类型 P114-116 - 按性质分 伦敦型 纽约型 巴哈马型 按业务对象及运营特征分
3
金融学概论
政策性银行 专业银行:投资银行、开发银行、储蓄银行、不动产抵押银行、外汇银行和其它
第十一章 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特征 商业银行特征 P260-261 - 信用业务无所不包 唯一能够吸收支票活期存款并办理转账结算业务的金融机构,具有创造信用的能 力,能利用贷款和投资转存活期存款实现信用的加倍扩张或收缩 中间业务比其它银行多 独家银行制与分支行制优缺点的比较 P262-263 - 独家银行优点 可提倡鼓励竞争,限制垄断 规模小、组织严密、管理方便 可遍设各地,吸收本地资金 利于资金在本地运用,防止本地资金大规模转移,利于本地经济发展 独家银行缺点 规模小、单位成本高、效率低、不能形成规模效应、现金准备投放各地,不符 合经济原则 难以风险分散化 对客户汇款等要求较难提供周到服务 分支行制优点 规模可随业务的发展而扩大 资金调拨更灵活,资产更能多样化和安全 便于管理,利于联系培训与节约 准备金可以维持相当低的水平 便利客户汇款要求,汇兑成本低 分支行制缺点 导致垄断,操纵经济金融,形成金融寡头 各地资金被吸收至城市,牺牲地方产业发展 出现危机时产生连锁反应,造成较大危害 商业银行职能 商业银行职能 P265-267 - 信用中介 变闲散货币为经济建设资金 创造信用及金融工具 充当支付中介 商业银行业务 商业银行业务 P267-276 - 负债业务 资产业务 票据贴现 P273 再贴现 中间业务 转账结算业务 信托业务
第十四章 货币供求
供给量的决定因素 P346 中央银行行为 商业银行行为 财政机构行为 企业行为 社会公众行为 供给量的决定因素 P353 宏观层面 社会商品与劳务的供给量 社会商品供给结构变动 一般物价水平 收入分配结构 货币流通速度 信用发达程度 人口数量
6
金融学概论
微观层面 收入水平 收入分配结构 物价水平及变动 市场利率和金融资产收益率 心理、习惯和偏好 货币需求理论 西方经济学的货币需求理论 P357-360 - 古典货币数量学说 现金交易数量说: MV = PT 熊彼特收入数量学说: MVy = PyTy 剑桥学派现金余额学说: M d = KPY 凯恩斯学派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 M d = M 1 + M 2 = L1 (Y ) + L2 (i ) 或 L = f (Y , i ) 凯恩斯理论的发展:平方根定律、惠伦模型、托宾“资产选择”理论 弗里德曼现代货币数量论: M d / p = f (Y , W , Rm , Rb , Rc , 两种货币需求理论比较 P361 马克思货币需求理论与古典货币数量论 两者在形式上是一致的 存在本质区别 马氏理论与凯恩斯学派、货币学派理论比较 研究角度不同 研究具体内容不同 对货币流通速度态度不同 共同在于三周都对货币流通速度进行研究 我国应建立的货币需求理论 P361-362 - 重视研究宏观与微观两方面的货币需求 重视对我国货币需求结构研究 重视研究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因素 重视对经济体制改革和货币需求的关系的研究
考试范围
考试章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考试节 全部 全部 第一节 第三节 第一二节 全部 全部 全部 第一三四节 全部 第一二三节 P1-24 P27-44 P47-51
共 185 页 页码数 24 18 5 9 13 26 31 17 7 28 14
8
金融学概论
5%-9%中度 两位数严重 按时间长短 3 年以下短期 3-5 年中期 6 年以上长期 通缩成因 P405-407 - 经济周期 银行信用收缩 过度负债 投资过度 技术进步 通货紧缩的心理预期 我国通缩原因 P407-408 - 社会有效需求不足 民间投资需求不足 外部冲击 生产能力结构性过剩 货币供给不足 过度债务 心理预期 通缩影响 P409-410 - 生产者经营环境进一步恶劣 债务人和投资者实际债务增加 公众对未来预期趋向悲观 金融企业面临更多不良资产 社会就业减少,失业率提高 宏观调控手段效果减弱 通缩治理 P410-413 - 积极的财政政策 稳健的货币政策 扩大需求,启动市场 改善城乡居民对经济前景的预期 鼓励民间投资及非国有经济发展 调整供给结构,扩大有效供给
1 dp ⋅ , u) P dt
第十六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通胀定义 P387 商品和服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 通胀度量 P388 消费者物价指数 CPI 批发物价指数 WPI 国民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 GNP deflator 通胀类型 P389-392 -
7
金融学概论
按表现形式分 公开型(开放型)通胀 抑制性(隐蔽)通胀 按严重程度 爬行式通胀 跑马式通胀 按原因分 需求拉上型通胀 成本推进型通胀 混合型通胀 结构型通胀 财政赤字型通胀 信用膨胀型通胀 输入型通胀 通胀成因 P392-396(大题) - (大题) 我国通胀原因 P396-387 - 需求拉上说 成本推动说 体制因素说 混合类型说 通胀影响 P397-399 - 经济增长 生产 流通领域 分配:收入分配效应、产业结构效应 通胀治理 P399-401 - 紧缩性货币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 收入政策 收入指数化政策 物价管制 增加供给 我国的措施 P402-403 - 公开市场操作,保持基础货币平稳增长和货币市场利率相对稳定 调高准备金率 扩大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 通缩定义 P404 商品和服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持续下降 通缩表现形式 P404-405 - 按影响分 温和型 危害型 按价格下降幅度和程度 5%轻度
1
金融学概论
第二章
信用和金融
信用含义 信用含义 P28 以偿本付息为前提条件的价值单方面的让渡或转移 信用的作用 P34 使社会闲置资金得到充分利用 丰富信用流通工具,节约流通费用 推动资本集中与积聚 促进企业加强经济核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调节国民经济的运行 信用的形式 P35-41 - 商业信用 银行信用 国家信用 消费信用 民间信用 国际信用 区分出口信贷中 P41 卖方信贷: 出口国银行向出口商提供贷款, 出口商用来向进口商提供分期付款 买方信贷:出口商银行直接向进口商或进口商银行提供的信贷 直接融资 P43 也称直接金融, 指资金供给者与资金需求者运用一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债权债务 关系的行为 间接融资 P44 指资金供给者与资金需求者通过金融中介间接实现融资的行为。
2
金融学概论
功能中心 名义中心 按资金的流向分 基金中心 收方中心 欧洲货币市场 欧洲货币市场 P116 又称离岸金融市场和境外金融市场, 指在一国境外用该国货币从事资金融通业务的 市场。
第六章
利率及其决定
名义利率 名义利率 P132 不考虑物价上涨对利息收入影响时的利率 实际利率 P132 提出通胀因素下的利率,即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率 利率的经济功能 P133-134 - 影响货币流通 影响消费和储蓄 影响物价 影响投资 影响国际收支 单利复利计算 P135 单利:利息=本金 X 利率 X 期限 复利:
相应页码
P112-120 P128-136 P231-256 P259-289 P326-342 P346 P353 P357-P361 P386-413 P416-429
考试要点
第一章 货币概述
货币层次的划分标准: 、 、 货币层次的划分标准:M0、M1、M2 P12-14 - 货币层次划分意义 货币层次划分意义 P14 为中央银黄的宏观金融决策提供货币流通结构图,以了解各层次货币领域内的问 题,并采取相应措施,以及及时观察货币政策执行效果 有助于中央银行观察分析国民经济的动态变化 有助于中央银行的监测和调控 格雷欣法则 P19 在双本位制下出现的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当金银的市场比价与法定比价不一致 时,市场比价比法定比价要高的金属货币即良币逐渐减少而劣币逐渐增加。 金汇兑本位制 P21 又称虚金本位制:规定金币为本位货币,但国内并不铸造、使用和流通金币,国内 流通价值符号即纸币,但不能兑换金币或金块,只能购买外汇,即居民按比价以本 币兑换外币,再用外币兑换黄金。
4
金融学概论
汇兑业务 代收业务 信用证业务 保管业务 代客买卖业务 信贷风险 P276-278 - 信用风险 利率风险 市场风险 通货风险 国家风险 经营管理原则 P278-282 - 安全性 流通性 盈利性 存款货币的创造 P284-289 -
第十三章 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产生原因 中央银行产生原因 P327-328 - 统一货币发行权 集中票据交换和扮演最后贷款者 实现经营者与管理者相分离的需要 进行金融监管、实现金融安全 中央银行特点 中央银行特点 P329 是特殊的管理机关 不经营一般银行具体业务, 按照有偿信用原则向政府和银行提供资金融通和划拨清 算等业务 依靠国家强制吸收存款, 保管一般银行准备金, 对金融活动和整个经济活动实行监 督和控制 主要目的是为实现国家政策服务 中央银行职能 中央银行职能 P330 发行银行职能:全国唯一发行货币的机构 国家银行职能 代理国库 向折服提供融资 银行职能 保管各银行存款准备金 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发放贷款 主持全国各银行间的票据交换和清算业务 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 P331-334 - 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 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 准中央银行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