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形对水平管降膜圆周膜厚和Nusselt数的影响
PT简答计算题

1、 液体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答:液体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吸引的力,当液体表面层分子所受向内吸引力大于向外吸引力时,合作用力表现为向内的拉力,这就形成了液体的表面张力。
2、 什么是润湿现象和润湿剂? 答:润湿现象是指固体表面上的一种流体被另一种流体所取代的过程。
润湿剂是指能增强水或水溶液取代固体表面空气的能力的物质。
3、 简述渗透检测中干粉显像剂和溶剂悬浮显像剂的现象原理? 答:干式或湿式显像剂的白色粉末颗粒非常细微,其直径达到微米级,可以形成许多直径很小且不规则的毛细管。
渗透剂能润湿白色粉末,因此,缺陷中的渗透剂容易在上述毛细管中上升,并在受检表面横向扩展,使缺陷的显示迹痕得以放大,形成肉眼可见的显示。
因此干式或湿式显像剂的显像原理与渗透剂进入表面缺陷的原理一样,同样是由毛细管作用,来源于液体和固体表面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4、 什么是毛细现象毛细管?试写出润湿液体在毛细管中上升的高度公式并指出各符号的意义。
答:润湿液体在毛细管中呈凹面并上升,不润湿液体在毛细管中呈凸面并下降的现象称为毛细现象。
能够发生毛细现象的管子称为毛细管。
润是液体在毛细管中的上升高度可用下式表示: h=2acos θ/r ρg 式中:h -润湿液体在毛细管中的上升高度a- 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θ- 接触角r- 毛细管内壁半径ρ- 液体密度 g - 重力加速度5、 固—液—气介质中的毛细现象和什么有关? 答:毛细现象与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接触角,毛细管内壁半径,液体密度有关。
6、 什么是表面活性,表面活性剂? 凡能使溶剂的表面张力降低的性质称为表面活性。
随其浓度增加能是溶剂表面张力下降比较急剧的表面活性物质称为表面活性剂。
7、 什么是乳化剂乳化现象和乳状液答:由于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使本来不能混合到一起的两种液体能够混合在一起的显像称为乳化现象。
具有乳化作用的表面活性剂称为乳化剂。
乳状液是一种液体分散于另一种不相混溶的液体中形成的胶体分散体系。
心血管介入培训答案 (3)

心血管内科介入培训第八月答案1、简述导引导管的选择原则?学员回答:导引导管的选择要求造影显示同轴性好、支持力好及冠脉内压力好,基本选择原则应依据冠脉开口的解剖特点、升主动脉根部大小以及冠脉血管大小、部位。
2、评价导引导管的主要参数有哪些?如何获得良好的支撑力?学员回答:导管本身具有的支持力(被动支持力)而言,导引导管直径越大其支持力越强,一般做CTO或钙化、扭曲病变,需要支持力较好的传送系统,因此尽量使用7Fd的导引导管。
根据不同的血管形状,可以深插6F导引导管进入冠脉获取更大的支持力(主动支持),这时通过深插导引导管获取的主动支持力可能会明显大于导管本身所提供的被动支持力。
深插时,一定要注意血管走形、直径及导引导管的形状和直径,较直的导引导管(如短头、改良形状)和较细的导引导管便于深插和减小对冠脉的损伤,常选择6F或7F导引导管。
主要参数有:支持力、顺应性、内径大小、扭控性以及抗折性(安全性)。
3、导引导管操作的技巧是什么?冠脉开口方向不同时,如何合理地选择导引导管?学员回答:左冠开口于右冠或右冠窦是常见的冠脉畸形,选用JR4或Amplatz导引导管常可获得成功。
另一常见的冠脉畸形是右冠起源于左冠状窦,可用AL导引导管。
如果常规导引导管不能发现右冠开口,不可盲目、重复操作,应进行升主动脉造影或复习左冠造影影像,这样有助于发现冠脉开口。
目前对于左冠起源于左冠状窦前壁或无冠窦的冠脉畸形尚无适当的导引导管可选择,尤其是对于合并升主动脉扩张的病例,难度将更大。
冠脉起源异常 4. Left导管或Hockey-stick。
右冠解剖变异较大,因此右冠较左冠难以达到,而且右冠开口病变多见,如导管操作不当可直接造成开口的撕裂,因此选择指引导管应更加谨慎。
对于水平方向的RCA以及大部分近端病变,JR4导引导管就能满足要求。
当开口朝上呈牧羊钩状,JR4的管尖与右冠不能同轴,导丝和球囊或是受阻或是根本不能通过钩状近端,因此需要附加支持力,应考虑应用Amplatz 右冠状动脉回旋支血管成形术有时会因其内在的弯曲造成导丝以及球囊通过困难。
UF—100尿沉渣分析仪测定管型的影响因素分析

( 日本 S s e 株 式 会 社 ) ym x 、配 套 试 剂 及 质 控 物 ; Oy p s 学 lm u 光
显微镜及刻度离心管。 13 方法 . 随机收集 10例 门诊及住 院患者的清 洁中段尿用 0
Ss e F 0 ym xu —lo流式 尿沉 渣全 自动 检测仪 ,采 用 流式分
析技术 ,配合快速荧光染色 和电阻探测技术对尿 中有形成分的 D A、细胞膜 等不 同物质分别进行染 色,以激光散射 光强度 , N 散射波幅及荧光强度和荧光波幅技术 ,对尿沉 渣有形成分进行 了分析 ,操作简单 ,对红细胞、白细胞 、上皮 细胞 、细菌 、管 球及肾小管 的病变 。正常人可分泌少量 T—H蛋 白,在 酸性 】 浓缩尿中,可见少量透明管型。 3 2 u 一1 0流式尿沉渣分 析仪 采用 电阻强度来 区分管型 和 . F o
一
载玻 片,用 1 m 8 m×1 m 8 m盖玻片覆 盖后用显微镜观察全片 …。 14 判 断标准 超 出 u 一1O尿沉渣分析仪 管型 的报警 限值 . F O ( 过筛值 设置为 0一l )为 u 一10检测 的阳性结果 ;显 微 / F o
镜观察全片看 到一 个 以上 的管型 为显 微镜 检 测 的阳性 结果 ; u 一 1o分析仪 阳性 而显微镜 阴性 的结 果 即为 U 一1o的假 F 0 F o
3 3 当尿 液 中有 黏 液 丝 时 ,则 会 出 现 管 型 的假 阳 性 。 可 能 原 .
12 仪器和试剂 .
Ss e F O ym xu 一10流式全 自动尿沉 渣分析仪
为部分黏液丝缠绕聚集 ,其荧光强度与透明管型一致而被误
管型尿

3、白细胞管型。指的是透明管型的基础上,其内含有 白细胞成分。正常人没有这种管型,出现时表示肾脏间 质存在炎症反应,如急性肾盂肾炎、过敏性间质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早期、移植肾发生排斥反应时。 4、上皮细胞管型。在透明管型的基础上,内含有不同 程度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而得名。正常人没有此种管型。 如果尿中出现此种管型则提示急性肾小管坏死、肾脏淀 粉样变性、重金属或化学物质中毒、急性肾小球肾炎、 肾梗死等情况。
颗粒管型(grcast) 颗粒管型内含大小不等的颗 粒物,含量超过管型容积的1/3以上时,称为颗粒管型。
颗粒管型中包容的颗粒来自于崩解变性的细胞残渣、血
浆蛋白及其他物质,这些物质聚集于由T-H蛋白和清蛋 白为基质构成的管型内。颗粒管型一般较透明管型短而
蛋白尿的形成
尿蛋白质和T-H蛋白(Tamm-Horsfall protien),是形成管型的基础 物质。正常情况下,尿液中的蛋白质和T-H 蛋白含量甚微,故形成 管型的机会甚少。在肾脏出现病理性改变的情况下会出现管型,管 型的形成需三个条件:
1、尿液蛋白质和T-H蛋白浓度增高 病理状态下肾小球发生病变, 由于肾小球基底膜的通透性增高,使大量血液蛋白(清蛋白)从肾 小球滤出后进入肾小管,过多的蛋白质在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内积 聚;而肾小管病变则导致蛋白质重吸收量减少,同样使得肾小管内 的蛋白含量相对增高。另外,尿中电解质、蛋白质浓度增高等因素 又使肾单位髓袢上行支及肾远曲小管分泌T-H蛋白含量增加。T-H 蛋白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易聚合成大分子聚合体,在高浓度电解质、 酸性和浓缩尿时易聚集沉淀,在肾小管管腔内形成管型。
5、颗粒管型。在透明管型的基础上出现大小不 等、量不等的颗粒成分。正常人没有此管型,尿 中出现此种管型提示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 炎、移植肾发生排斥反应。 6、蜡样管型。外型很像透明管型,但质地更加 坚实、色泽较暗、折光性较强、直径较粗大。正 常人尿中没有此种管型。尿中出现蜡样管型提示 慢性肾功能不全或肾脏淀粉样变性。
管内垂直下降液膜速度与厚度分布特性

管内垂直下降液膜速度与厚度分布特性王晶;王亦飞;颜留成;伍子玮;于广锁【摘要】对洗涤冷却管内垂直降膜的流动特性进行研究,采用超声波多普勒测速仪对管内不同周向以及轴向位置的液膜厚度和速度进行了无接触式的测量,液膜Reynolds数范围为1.0×104~3.1×104。
结果表明:在0°周向位置上液膜厚度与速度均达到最大值,导致该位置局部液膜厚度过大而不能保持稳定,部分液体脱离液膜表面,此外还造成了8°和16°位置的液膜厚度激增。
在轴向上,当Reynolds 数小于2.0×104时,液膜速度在重力作用下随流动距离增加而增加,反之,液膜速度因为流动阻力会随距离增加而减小。
随着Reynolds数的增大,液膜平均厚度和速度呈增大趋势。
此外,Reynolds数的增大还会使得液膜更加不稳定。
%The flow characteristic of the falling liquid film in the scrubbing-cooling tube was researched in this paper. The ultrasound Doppler velocimetry was adopted to measure the velocity and thickness distribution of the liquid film non-instrusively at different circumferential and axial position. The Reynolds number ranged from 1.0×104 to 3.1×104.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oth the velocity and thickness of the liquid film were the largest at the 0° position, leading to unevener thickness distribution and the separation of the local liquid film and the sharp increase of the liquid film thickness at the 8° and 16° positions. In the axial direction, because of the effect of gravity, the liquid film velocity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flow distance when the Reynolds numbers was less than 2.0×104, whereas, it decreased at large Reynolds numbers since that the resistance became a dominant factor. Both of the thickness and velocity of global liquid film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Reynolds number. Furthermore, the increase of the Reynolds numbers made the liquid film more unstable.【期刊名称】《化工学报》【年(卷),期】2016(067)006【总页数】7页(P2239-2245)【关键词】气液两相流;湍动;膜;速度测量;厚度测量;超声多普勒测速仪【作者】王晶;王亦飞;颜留成;伍子玮;于广锁【作者单位】华东理工大学洁净煤技术研究所,煤气化及能源化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237;华东理工大学洁净煤技术研究所,煤气化及能源化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237;华东理工大学洁净煤技术研究所,煤气化及能源化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237;华东理工大学洁净煤技术研究所,煤气化及能源化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237;华东理工大学洁净煤技术研究所,煤气化及能源化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2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0212015-12-23收到初稿,2016-02-04收到修改稿。
11管型形态和临床意义(上传)

(2)白细胞管型:管型内布满白细胞或脓细胞,细 胞多退化变性,未染色的标本中较难与上皮细胞 区别,常见于急性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狼疮 性肾炎等疾病。
(3)上皮细胞管型:管型内含较多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呈瓦
片状排列,胞体比白细胞大。见于肾小管病变,如急性肾小管 坏死、肾淀粉样变性、重金属和化学物质中毒、肾移植急性排 斥反应等。
普通光镜下亮氨酸结晶
普通光镜下酪氨酸结晶
普通光镜下胆固醇结晶
普通光镜下胆红素结晶
磺胺药物结晶
普通光镜造影剂结晶
其他有形成分
1.细菌 2.真菌 3.寄生虫 4.类脂体 5.含铁血黄素 6.纤维 7.粪便污染物 8.精子
尿中酵母菌
念珠菌
含铁血黄素结晶
尿中阴道毛滴虫
尿中阴道毛滴虫
染色后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型
(4)混合细胞管型:2种以上细胞出现于管 型中。
3.颗粒管型(granular cast)
管型内的颗粒占1/3以上时,称为颗粒管型,分
为粗颗粒和细颗粒两种。开始时多为粗颗粒,而在肾单位郁 滞时间较长,则逐渐碎化为细颗粒。也有人认为,粗颗粒由 白细胞变性而来,因其POX染色一般为阳性;细颗粒则由上 皮细胞演化而来,因其酯酶染色阳性。多见于急、慢性肾小 球肾炎、肾病、肾动脉硬化等。
盐所形成的一种圆柱形物,类似颗粒管型,要仔细观察。
结晶
尿中结晶(crystal)的析出, 与形成该结晶物质的浓度、溶解度 及尿液的pH、温度、胶体物质浓度 等因素有关。可分为生理性结晶、 病理性结晶及药物性结晶。
1.生理性结晶
多来源于食物或盐类代谢,一般无临床 意义。如酸性尿中的尿酸结晶、草酸盐结晶 等;碱性尿中的磷酸盐结晶碳酸盐结晶等。 但该类结晶大量沉积也会造成肾损害。
管型

根据所含有形内容物质的多少,分为单纯管型 或复合型管型。
复合管型所含内容物较多,如内容物数量超过 管型体积1/3时,以所含内容物命名。
又称玻璃管型。各类管型的基本结构单位,由T-H蛋白 及少量的血浆蛋白质组成。
形态:圆柱状,大小长短不一,无色透明或半透明,表 面光滑,质地菲薄,两边平行,两端钝圆,折光性较弱, 适合较暗视野观察。S-M染色可提高检出率。
在碱性或低渗性尿中易消失。
未染色
Sternheimer染色
健康人清晨浓缩尿液中偶见。 当肾有轻度或暂时性功能改变时,如剧烈运动,
长期发热,心功能不全,麻醉或服用利尿药后, 可见少量透明管型。 老年人尿中也可增多。 明显增多见于肾实质病变,如急、慢性肾小球肾 炎,肾病,肾淤血,恶性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 竭等。
临床意义:出现提示有化脓性炎症,常见于 急性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等,亦可见于非 感染性炎症(如狼疮性肾炎)肾病综合症及 肾小球肾炎等。
未染色
Sternheimer染色
③肾上皮细胞管型(上皮细胞管型):管型内嵌 有多量肾小管上皮细胞。所含细胞比白细胞略大 ,常见叠瓦状排列,根据细胞核的形状可和白细 胞相区别。细胞变性后,核形模糊,胞体大小不 定,识别困难。
草酸盐、磷酸盐、碳酸盐结石多见于碱性 尿;尿酸盐、胱氨酸结石多见于酸性尿。
健康成人蛋白质含量为30~130mg/24h,其 中2/3来自血浆,分子量在4.0万 ~7.0万, 以清蛋白为主,少量来自肾小管、尿路及 生殖道的分泌性蛋白。
蛋白尿:当尿蛋白排出量> 150mg/24h、或 尿中蛋白浓度>100mg/L时,常规化学定性 检查呈阳性,称为蛋白尿。
(2)酵母样真菌:呈卵圆形,似红细胞,折光性较强 ,可见芽孢和假菌丝,多见于糖尿病患者、女性尿液 或碱性尿液中。
流体力学简答题整理

为什么圆管进口段靠近管壁的流速逐渐减小而中心点的流速是逐渐增大的进口附近断面上的流速分布较均匀,流速梯度主要表现在管壁处,故近壁处切应力很大,流动所受的阻力也很大,至使流速渐减。
管中心处流速梯度很小,t小,阻力很小,使流速增大。
直至形成一定的流速梯度及切应力,使各部分流体的能耗与能量补充平衡。
紊流研究中为什么要引入时均概念紊流时,恒定流与非恒定流如何定义把紊流运动要素时均化后,紊流运动就简化为没有脉动的时均流动,可对时均流动和脉冲分别加以研究。
紊流中只要时均化的要素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流动,就称恒定流。
紊流的切应力有哪两种形式它们各与哪些因素有关各主要作用在哪些部位粘性切应力主要与流体粘度和液层间的密度梯度有关。
主要在近壁处。
附加切应力主要与流体的脉动程度和流体的密度有关,主要作用在紊流核心出脉动程度较大地方。
紊流中为什么存在粘性底层其厚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其厚度对紊流分析有何意义紊流时断面上流层的分区和流态分区有何区别粘性底层,紊流核心:粘性、流速分布与梯度; 层流、紊流:雷诺数紊流为什么存在粘性底层其厚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其厚度对紊流分析有何意义在近壁处,因液体质点受到壁面的限制,不能产生横向运动,没有混掺现象,流速梯度du/dy很大,粘滞切应力t仍然起主要作用。
粘性底层很薄,但对能量损失很大。
圆管紊流的流速如何分布粘性底层:线性分布,紊流核心处:对数或指数管径突变的管道,当其他条件相同时,若改变流向,在突变处所产生的局部水头损失是否相等为什么不等,固体边界不同,如突扩与突缩局部阻力系数与哪些因素有关选用时应该注意什么固体边界的突变情况、流速;局部阻力系数应与所选取的流速相对应。
如何减小局部水头损失让固体边界趋于流线型边界层内是否一定是层流影响边界层内流态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否,有层流、紊流边界层;粘性、流速、距离边界层分离是如何形成的如何减小尾流的区域因压强沿流动方向增高,以及阻力的存在,使得边界层内动量减小,形成边界层的分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 i mu l a t i o n . Th e p h y s i c a l mo d e l a n d ma t h e ma t i c a l e q u a t i o n s{ o r t h e c i r c u l a r t u b e a n d o v a l — s h a p e d t u b e s a r e
这主要是因为蛋形管上半周壁面曲率半径较小液膜流动速度变化较快进而相同的液体流量在表面形成的液膜较7但当e进一步增大时管子顶部的面积减小致使液体下落冲击的影响范围相对增大使得液膜迅速沿两侧流走而液膜减薄
第6 4卷 第 8期 2 0 1 3年 8月
化
工 学
报
Vo1 . 64 NO . 8 Au gus t 20 13
DO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0 4 3 8 1 1 5 7 . 2 0 1 3 . 0 8 . 0 0 8
中 图分 类 号 :T K 1 2 4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0 4 3 8 —1 1 5 7( 2 0 1 3 )0 8 —2 7 6 0 —0 9
LUO Li nc o ng 。 PAN Ji ho n g , TI AN Ma o c he ng , HU AN G Ta o z, REN Yu c he ng 2
( S c h o o l o f En e r gy a n d Po we r En g i n e e r i n g,S h a n d o n g Un i v e r s i t y,J i n a n 2 5 0 0 6 1 ,S h a n d o n g,C h i n a
Two t y pe s o f t u be s, i n c l u di n g a s moo t h c i r c ul a r t u be a nd s i x ov a l — s ha p e d t u be s we r e e mpl o y e d i n t he
I n f l u e n c e o f t u b e s ha pe o n f a l l i n g wa t e r f i l m t hi c k ne s s a n d
Nu s s e l t n u mb e r o u t s i d e ho r i z o nt a l t u b e
摘 要 :针对 海 水 淡 化 系 统 的水 平 管 降 膜 蒸 发 ,建 立 了二 维 数 值 模 型 ,分析 了光 滑 圆管 和 6 种 不 同截 面 形 状 的 蛋 形 管 外 降 膜 流 动 及 传 热 特 性 。采 用 V OF方 法 考 察 了不 同 管 型 对 管 外 液 膜 分 布 和 传 热 特 性 的 影 响 。数 值 结 果 表 明 : 蛋 形 管 外 液 体 沿 周 向 流 动 较 圆 管稍 快 ,且 可 获 得 更 均 匀更 薄 的液 膜 ;液 膜 厚 度 随 半轴 比 e 增 大而 减 小 ,随 周 向 先 逐 渐 减 小 后 迅 速 增 加 ,圆 管 和蛋 形 管 的液 膜 最 小 值 分 别 出 现 在 周 向 相 对 坐 标 0 . 6 9和 0 . 7 0 ~0 . 8 4附 近 。蛋 形 管
n g Co., Lt d., Tai yu an 03 00 27, Sha nxi , Ch i na )
Ab s t r a c t : Th e f l o w a nd he a t t r a n s f e r c h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f f a l l i ng wa t e r f i l m o u t s i de ho r i z o nt a l t u b e s i n f a l l i n g
r e p r e s e nt e d s e pa r a t e l y . Vol u me of f l ui d me t ho d i s e mp l oy e d t o i n ve s t i ga t e t he i n f l ue nc e o f s e c t i o na l s h a pe
的膜 内量 纲 1温 度 较 圆 管 的小 ,其 热 边 界 层 厚 度 较 薄 ,具 有 更 好 的传 热 性 能 。拟合 数 据 得 到 ,e为 2 . 4的 蛋形 管
具 有 最 好 的 传 热 性 能 ,其 Nu s s e l t 数可达 0 . 3 2 ,较 圆 管 的 高 出 1 2 . 6 8 。最 后 ,将 数 值模 拟 结 果 与 文 献 中 的数 据 进 行 了对 比 ,验 证 了 数值 模 型 的可 行 性 和 合 理 性 。 关 键 词 :蛋 形 管 ;降 膜 流 动 ;膜 厚 ;Nu s s e | t 数
f i l m e v a po r a t or s i n s e a wa t e r d e s a l i n a t i o n we r e i nv e s t i ga t e d w i t h t wo — d i me ns i o n a l nu me r i c a l s i mu l a t i on .
CI ESC J o u r n a l
管 形对 水 平管 降膜 圆周 膜厚 和
N u s s e l t 数 的 影 响
罗林聪 ,潘继 红 , 田茂诚 ,黄 涛 ,任毓 程
( 山 东 大 学 能 源 与 动力 工 程 学 院 , 山东 济 南 2 5 0 0 6 1 ; 山西 汾西 热 能 工 程 有 限 公 司 ,山西 太 原 0 3 0 0 2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