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宜宾双龙镇初级中学校七年级历史上册 22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7

范缜
三、辉煌的石窟艺术
佛教的盛行推动了石窟艺术的巨大发展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代表
复习所学知识,总结魏晋南北朝时期在科学 文化上取得的成就。
顾恺之画作
洛神赋图
洛神赋图
顾恺之画作
二、佛教的盛行和《神灭论》
• 佛教盛行
原因:社会动荡不安,人们信佛以求摆脱现实 苦难,统治者的大力扶持。
表现:寺庙的大量修建,人民的负担更加沉重。
影响:佛寺广占良田,人民的负担更加沉重。
• 范缜和《灭神论》
南朝思想家范缜的《灭神论》阐述了无
神论的思想。 《神灭论》是我国古代思想史上的宝贵遗
东晋王羲之成就最高,被称为“书圣”, 其代表作为《兰亭序》。
• 请同学们结合我们学过的 课文想一想汉字的演变过 程。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楷书
隶书 行书 草书
小篆
楷书
行书
草书
王羲之
兰亭序
兰亭序
兰亭序
• 绘画
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艺术有较大发展。
东晋顾恺之最具代表,代表作有《女史箴 图》和《洛神赋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 化(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政权分立与民族融
合7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生动有趣的课程,搭配各个互动环节助理您教学成功
感谢所有辛勤付出的人民教师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书画艺术上取得了怎 样的成就呢?
一、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
• 书法
东汉末年,书画逐渐成为一种艺术,魏 晋时期,书法艺术进一步发展。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4-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承上启下的 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汉字的演变:
甲骨文 小篆 隶书
行书
楷书
草书
书法成为一门艺术:
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艺术。
一、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
1.“书圣”王羲
之
东晋人,他的
字或端秀亲新,或
“飘若浮云,矫若
惊龙”,被后人称
为“书圣”。代表
作《兰亭序》被誉
为“天下第一行
(321─371年)
龙门石 窟
位于今 河南洛 阳市南 龙门山
是中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 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 开始动工开凿, 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宋诸朝, 雕 凿不绝。据统计, 东西两山现存窟龛2345个, 碑刻题记2800余 块。
共有近11万尊大小佛像, 虽经一千多年的风化和上世纪30年
魏晋南北朝的艺术成就
项目 人 物 朝 代
代表作品
书法
东晋
王羲之
《兰 亭 序》
绘画 顾恺之 雕塑
东晋 南北朝
《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1.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是在:
A. 东汉末年 时期
B. 三国时期 C. 西晋时期 D. 东晋
2.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作品是:
A.《兰亭序》 B.桃花源记》 C.洛神赋图》 D.《水经 注》 3.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成就最高的是:
王羲之和《兰亭序》
兰 亭 序
王羲之
兰亭
2.绘画艺术——东晋画家顾恺之
《女史箴图》 《 洛 神 赋 图 》
二、佛教的盛行和范缜的《神灭论》
《神灭论》揭露 了统治阶级利用 佛教欺骗人民的 事实, 系统的阐 述了无神论思想。 是我国古代思想 史上的宝贵遗产。
人教版历史 七年级上册第22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同步随堂检测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一.基础过关(每题2分,共10分)1.★★书法成为一种艺术始于()A.西汉末年 B.东汉末年C.三国时期D.西晋时期知识点: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书法艺术的识记和掌握。
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
因此正确答案为B 。
2.★★顾恺之生活在()A.西晋 B.东晋C.南朝D.北朝知识点: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顾恺之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艺术有较大的发展,著名的画家很多,以东晋的顾恺之最为出色。
因此正确答案为B。
3.★★★被人们誉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艺术作品是()A.敦煌莫高窟的飞天B.云冈石窟的浮雕C.王羲之的书法 D..吴道子的绘画知识点: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王羲之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东晋的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写出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因此正确答案为C。
4.★★被后人尊称为“书圣”的大书法家是()A.钟繇B.王羲之C.王献之D.柳公权知识点: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王羲之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通过所学知识可以知道,东晋的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被后人尊称为“书圣”。
正确答案为B。
5.★★南北朝时期开凿的最著名的石窟是①云冈石窟②龙门石窟③敦煌莫高窟④麦积山石窟()A.①②③④B.①②C.①③D.③④知识点: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辉煌的石窟艺术答案:B。
解析:本题是考查学生对石窟艺术的了解和掌握。
北朝时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著名的两大石窟。
因此正确答案为B。
二.能力提升(每题2分,共10分)6.★★★有一书法作品,全篇324字,凡重复的字,写法各不相同,笔法之玄妙,似有神助,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该作品是()A.《兰亭序》B.《九成宫碑》C.《颜氏家庙碑》D.《玄秘塔碑》知识点: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答案:A。
历史学科七年级上学期第22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下一页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本站版权所有
下一页
王献之
本站版权所有
下一页
王献之洛神赋
本站版权所有
返回
佛教的兴盛
南北朝时期的佛寺、僧尼人数表
朝代
宋 南 朝 齐 梁 陈
僧尼
3.6万 3.2万 8.2万 3.2万
佛寺
1900多所 2000多所 2800多所 1200多所
北魏中
北 朝 北魏末 北齐 北周
7.7万
3万多所 3万多所 1万多所
本站版权所有
下一页
河南登封嵩岳寺塔
本站版权所有
下一页
梁武帝与达摩禅师
本站版权所有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 朝文化(二)
本站版权所有
目录
大放光彩的书法艺术
佛教的盛行和《神灭论》
探究活动
辉煌的石窟艺术
课堂练习
本站版权所有
退出
王羲之
本站版权所有
下一页
王羲之《兰亭序》
本站版权所有
下一页
范缜
本站版权所有
返回
龙门石窟
本站版权所有
下一页
云冈石窟
本站版权所有
下一页
麦积山石窟
本站版权所有
返回
探究活动
活动主题:学习王羲之的优秀品质 活动背景:王羲之身上有哪些有点值得我们学 习,请大家找出来,并结合自身的实际谈谈怎 样向他学习。 活动安排:
3.传说故事“书成换白鹅”来源于( B ) A、顾恺之的绘画 B、王羲之的书法 C、陶渊明的诗歌 D、班固的汉赋 4.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开凿于( A ) A.北魏 B.东魏 C.西魏 D.北齐
本站版权所有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2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2)

图:一
鹅 池
( 今 浙 江 绍 兴 )
图:二
“曲水流觞(shāng)”
《兰亭集序》所描绘的景象: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
急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
图:
“曲水”
“流觞”
“三绝”:顾恺之东晋
才绝、画绝、痴绝
《 女 史 箴 图 卷 》 六
洛神赋图
《洛神赋》是三国时期魏的大文学家曹植的作品。此文词 藻富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名篇。顾恺之依据这一文学名 著进行构思创作,绘制出了《洛神赋图》卷。他充分发挥 了丰富的艺术想象力,通过巧妙和构图,传神的笔墨,描 绘出曹植在洛水之畔与洛水之神宓妃相会的情景。画中所 描绘的洛神端庄美丽,时而徜徉于水面,“凌波微步”; 时而飘忽遨游于云端,“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 若流风之回雪”,“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含情脉脉, 仪态万千。这位美丽非凡的仙女,据说正是使曹植寝食不 安、朝思暮想的恋人甄氏的化身。
北朝书法艺术魏碑体
《 龙 门 二 十 品 》
——
继
南 北 朝
张 黑 女 墓 志 铭
《帝后礼佛图》北魏
思考题: 左边是龙门石窟
中的北魏《帝后礼 佛 图》部分,它反映
了当时生活中的什 么北魏帝后及大臣们 问穿题的?都是长袍,属 于汉族服装,反映 了魏孝文帝改革后 社会生活的巨大变 化。
练一练:
下列艺术品问世时间距离诸葛亮生活的年
砚
现代陈端友制蘑菇澄泥砚
继
明陈洪绶铭端砚
在西汉时期即已使用,湖北荆州凤凰山西汉墓出土了砚,我国传统有四大 砚,即端砚、歙砚、洮砚、澄泥砚。端砚产于广东端州(肇庆市)东郊端 溪,唐代就极出名,李贺有诗日:“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 赞石工攀登高处凿取紫色岩石来制砚。端砚有“群砚之首“的称誉,石质 细腻、坚实、幼嫩、滋润,扪之若婴儿之肤,。温润如玉,磨之无声,发 墨光润。石上且有鸲鹆眼等自然纹理,歙砚产于徽州,徽州是府治,歙县 是县治,同在一地。所以歙砚与徽墨乃是“文房四宝”中同产一地的姐妹。 歙砚的特点,据《洞天清禄集》说:“细润如玉,发墨如饥油,并无声, 久用不退锋。或有隐隐白纹成山水、星斗、云月异象。”端砚资源缺乏, 名贵者已不多;歙县地处黄山之阳,取材广泛,近年仍有镂刻工极细之艺 术大砚出产。洮河砚之石材产于甘肃临洮大河深水之底,取之极难。澄泥 砚产于山西绛州,不是石砚,而是用绢袋沉到汾河里,一年后取出,袋里 装满细泥沙,用来制砚。另有鲁砚,产于山东;盘谷砚,产于河南;罗纹 砚,产于江西。一般说,凡石质细密,能保持湿润,磨墨无声,发墨光润 的,都是较好的砚台。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课件

二、佛教的盛行和范缜的《神灭论》
1、佛教为什么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 社会动荡,人们为摆脱现实苦难 统治者扶持
2、佛教起到了帮助人们摆脱苦难的效果吗? 3、谁站出来反对佛教呢?
范缜《神灭论》 4、他的做法和谁相似呢?
汉朝王充《论衡》
杜牧 江南春
诗
千里莺啼绿映红,
中 有
水村山郭酒旗风。
史
南朝四百八十寺,
王羲之
东晋
②这位书法家的代表作品是什么?后人怎样评价他?
《兰亭序》 “书圣”
动脑筋
请同学们结合我们学过的课文想一 想汉字的演变过程。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行书 草书
楷书
隶书
活动与探究
1. 练一练 :下面三幅字帖各是什么字体?
楷书
行书
草书
2. 议一议:三种字体各有什么特点?
成语觅史
王羲之自幼好书法, 经常一边思考,一边 在自己的身上一笔一 划地画着,日子久了, 甚至连衣服都划破了。
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摹本)
王羲之《黄庭经》
PPT模板:/moban/
PPT素材:/sucai/
PPT背景:/beijing/
PPT图表:/tubiao/
PPT下载:/xiazai/
PPT教程: /powerpoint/
资料下载:/ziliao/源自英语课件:/kejian/ying yu/ 美术课件:/kejian/me ishu/
科学课件:/kejian/kexue/ 物理课件:/kejian/wul i/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生物课件:/kejian/she ngwu/
王 羲 之 故 居
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课件 新人教版

⑥ 利用笔记抓住老师的思路。记笔记不仅有利于理解和记忆,而且有利于抓住老师的思路。
2019/9/18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3
谢谢欣赏!
① 根据课堂提问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往往会提出一些问题,有的要求回答,有的则是自问自答。一般来说,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 题都是学习中的关键,若能抓住老师提出的问题深入思考,就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② 根据自己预习时理解过的逻辑结构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讲课在多数情况下是根据教材本身的知识结构展开的,若把自己预习时所理解过的知识 逻辑结构与老师的讲解过程进行比较,便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③ 根据老师的提示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教学中经常有一些提示用语,如“请注意”、“我再重复一遍”、“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等等,这些 用语往往体现了老师的思路。来自:学习方法网
④ 紧跟老师的推导过程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某一结论时,一般有一个推导过程,如数学问题的来龙去脉、物理概念的抽象归纳、语 文课的分析等。感悟和理解推导过程是一个投入思维、感悟方法的过程,这有助于理解记忆结论,也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019/9/18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4
导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课
书 成 换 白 鹅
题扇桥
第22课
承上启下的 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甲骨文
金文
新课讲授
大篆
楷书
隶书 行书 草书
小篆
书 圣
王羲之
王 东晋大书法家,代表作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谢谢你的观赏
32
2021-1-11
谢谢你的观赏
33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xue/ 美术课件:./kejian/me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i/ 生物课件:./kejian/shengwu/ 历史课件:./kejian/lishi/
谢谢你的观赏
王 羲 之
15
2021-1-11
谢谢你的观赏
兰 亭 序
16
2021-1-11
谢谢你的观赏
兰亭序
17
2021-1-11
谢谢你的观赏
兰亭序
18
• 绘画
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艺术有较大发展。
东晋顾恺之最具代表,代表作有《女史箴 图》和《洛神赋图》。
2021-1-11
谢谢你的观赏
19
2021-1-11
2021-1-11
谢谢你的观赏
9
• 请同学们结合我们学过的课 文想一想汉字的演变过程。
2021-1-11
谢谢你的观赏
10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楷书
2021-1-11
隶书 小篆
行书
草书
谢谢你的观赏
11
2021-1-11
谢谢你的观赏
12
楷书
2021-1-11
行书
谢谢你的观赏
草书
14
2021-1-11
谢谢你的观赏
顾 恺 之 画 作
20
2021-1-1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一、学习目标
1.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艺术和思想成就:王羲之与《兰亭序》;顾恺之与《妇史箴图》、《洛神赋图》;范缜与《神来论》;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2.认识:书法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字造型艺术,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旧知识巩固(3分钟):
1.祖冲之的主要成就?
三、学生自学,完成学习任务(23分钟)
(一)学习方法和流程
1.独学(5分钟):(1)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包括导入框、正文、小字、图6幅,材料1则),提出1-2个不懂得地方,写在导学案上。
(2)再根据导学案提供的内容,在书上进行勾画。
2.组内交流检查(3分钟):(1)组长组织交流检查是否勾画正确,并且进行更正。
(2)组长组织讨论组员不懂得地方。
(3)组长再根据讨论的结果归纳出小组内还有哪些不懂得问题,写在黑板上。
3.对学(5分钟):小组内两人组合抽查对基础知识的记忆。
4.师生互查(10分钟):师分类归纳展示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小组间互查基础知识记忆的情况,由组长轮流抽别组的两个同学各2个问,老师统计回答问题的正确率来评小组分。
(二)在书上勾画的基础知识(用填空方式或者提问方式都可以)
1.东晋著名书法家集书法之大成,代表作,有美誉,他被后人称为。
2.魏晋南北朝时期,最为著名的画家是东晋的,他的代表作是和
3.南朝著名思想家,他撰写的系统得阐述了无神论思想。
4.为了宣传佛教,北朝统治者让人开凿石窟,雕造佛像,留下了辉煌的石窟艺术,最为著名的有山西大同的和河南洛阳的。
(三)我不懂得有:
1.
四、合作探究,小组讨论。
派代表回答。
(15分钟)
1.思考教材123页动脑筋?
2.自由答疑,解决黑板上的问题
3. 你怎样看待佛教盛行对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影响?
五、检测反馈(3分钟)
1.书法成为一种艺术是在()。
A、西汉
B、东汉末年
C、东晋
D、西晋
2.《神灭论》倡导的是()。
A、唯心主义
B、唯物主义
C、信仰佛教
D、信仰道教
3.开凿石窟的最初目的是()。
A、统治者宣传佛教
B、灭教
C、显示劳动人民的智慧
D、保留文化遗产4.“遒媚劲健,绝代更无”这是后人对哪位书法家作品的称赞()。
A、王羲之
B、顾恺之
C、张择端
D、赵孟頫
5.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分别位于哪两个省()?
A、陕西、河南
B、山西、河南
C、甘肃、陕西
D、山西、甘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