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4课 钢铁长城教案1 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钢铁长城》教案、教学设计

4.培养学生尊重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鼓励他们勇于探索未知领域。
5.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精神,使他们认识到团结力量大。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我国历史发展脉络有初步了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国防建设、军事科技等方面有一定的兴趣,但可能对“钢铁长城”的内涵及其在我国国家安全中的地位认识不够深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引导他们主动关注和思考这些问题。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1. “钢铁长城”的内涵及其在我国国家安全中的地位。
2.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取得的重大成就及其历史背景。
3.国防建设对国家发展、国家地位的影响。
4.学生在课堂讨论、练习中表现出的优点和不足,鼓励他们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历史素养。
五、作业布置
(二)讲授新知,500字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会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简要回顾我国国防建设的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国防建设的发展脉络。
2.详细讲解“钢铁长城”的内涵,包括其军事、科技、工业等方面的综合体现。
3.介绍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取得的重大成就,如原子弹、氢弹、导弹、卫星、航母等,并分析这些成就背后的历史原因。
3.利用网络、书籍等资源,收集有关我国国防科技工业成就的资料,制作一份手抄报。要求手抄报内容丰富、设计美观,能够体现出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重大成就。
4.结合课堂讨论,思考以下问题并完成回答:
a.请谈谈你对我国国防建设的认识。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4课 钢铁长城 教案

第14课钢铁长城教案第周第课时课题第14课钢铁长城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掌握:人民海军的建立和发展人民空军的建立和发展人民海军的建立和发展2、分析:钢铁长城的形成原因3、通过对海军、空军和导弹部队发展历史的比较,从而体会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威、国威,以及国防力量的日益增强。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现代化海军、空军的建立难点:国防力量的强大与国家综合国力增强的关系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学过程二次备课1、知识网络梳理2、典型例题识读下图,回答问题(1)图一中部队成立于什么时期?装备如何?图一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上准备接受检阅的中国人民炮兵部队图二 1999年10月1日国庆50周年时,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通过天安门达标检测:(1)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海军不包括()A 北海舰队 B东海舰队 C南海舰队 D华东军区海军(2)李红同学参见“我国国防建设知识竞赛”,抽到以下题目:1971年由我国自行研制,完成了多次科学试验和对外出访任务的舰只是什么?她应选择()A、巡航舰B、导弹驱逐舰C、太仓舰D、核潜艇(3)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海军的现代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现阶段我国海军构成主要是()①水面舰艇部队②潜艇部队③海军航空兵部队④海军陆战队⑤航空母舰部队A、①②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⑤(4)汶川大地震是对人民军队的一次考验,大灾难再次证明了人民军队是祖国的钢铁长城。
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军队建设成就的表述,不符合史实的是()A、20世纪50年代,我国自行研制和引进了一批新型飞机B、我国自行研制了导弹驱逐舰C、海军装备了我国自行制造的核潜艇D、组建了战略导弹部队(5)我国研制出第一艘核潜艇是在()A、1970年B、1971年C、1974年D、1976年(6)下列事件不是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的是()A、我国自行研制出导弹驱逐舰B、空军部队拥有各种飞机三千多架C、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D、我国组建战略导弹部队(7)现在我国导弹部队装备的核武器中不包括()A、核潜艇B、中程导弹C、远程导弹D、洲际导弹(8)下列关于我国空军的说法,正确的是()A、1957年中国组建了自己的空军B、空军刚刚组建就面临越南战争的考验C、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D、空军建立之初,飞机全部从国外购买(9)一次军事演习中,雷达兵报告在我国南海上空发现敌导弹,指挥员下令发生导弹在空中拦截,通讯员应该把这项命令传达给()A、海军陆战队B、导弹部队C、海军航空兵D、特种部队。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4课《钢铁长城》精品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4课《钢铁长城》精品教案[内容分析]:1.课程内容标准:了解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建立的史实。
以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为例,说明科技强军的重要性。
2.地位和作用:本课是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的第一课,属于新教材增加的内容。
粗看似乎相对独立,实际上本课内容与前面所学的新政权巩固、社会主义探索和改革开放,及后两课外交取得巨大成就都有着内在的联系。
学习本课,首先有利于学生认识到国防力量的增强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日益强大。
其次,有利于认识国防的重要性,加强和平时期的国防教育,增强学生国防观念。
[学情分析]:1.男生对军事有较多的了解,少数男生甚至是军事发烧友,让他们参与到教学中能激发学习积极性。
2.女生对军事武器装备兴趣不大,知之甚少,需要努力调动她们的学习兴趣。
[设计思想]:1.师生互动、平等参与,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在参与探究中掌握知识。
2.通过多媒体直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3.教师本人对军事有较浓厚的兴趣,军事知识丰富,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习。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人民海军的建立和三大舰队、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和核潜艇、海军的多兵种和现代化、人民空军的诞生和现代化、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强大战斗力。
二、能力目标:1.通过学生课外查找军事资料和图片,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新旧中国海防的差异及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比较能力。
3.通过设计和辩论各自的军事设计,训练学生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人民海军、陆军、空军和导弹部队发展历史的比较,感受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威、国威,体会国防力量的日益增强。
2.认识到钢铁长城的形成,反映了国家和民族的日益强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3.认识到坚固的国防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4.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学生国防观念,从而使学生树立起为中国的国防建设贡献力量的责任感。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 《钢铁长城》教案01

第14课钢铁长城【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分阶段简要讲述人民海军、空军和导弹部队的发展历程。
(2)根据人民海军、空军和导弹部队的发展史实,能够说出人民军队武器装备的发展特点,说出科技发展对国防建设的作用。
(3)根据人民海军、空军和导弹部队的发展史实,能够说出人民军队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主要作用,进而说出“钢铁长城”的含义。
(4)通过课前预习,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为什么旧中国有海无防,而新中国的海军能够保卫祖国的海疆?”等问题,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指导学生利用教材中的图片资料、收集课外资料、观看相关的影像资料等,说明人民海军、人民空军和导弹部队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获取、收集、处理有效信息的能力。
(2)引导学生分析国防现代化即钢铁长城形成的原因,认识到科技强军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比较的能力。
(3)通过自由辩论,训练学生对历史事件的陈述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对人民海军、陆军、空军和导弹部队发展历史的比较,感受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威、国威,体会国防力量的日益增强。
(2)认识到钢铁长城的形成,反映了国家和民族的日益强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3)认识到坚固的国防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4)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学生国防观念,从而使学生树立起为中国的国防建设贡献力量的责任感。
【重点难点】1、重点现代化海军、空军的建立。
把现代化海军、空军的建立定为本课的重点,也是一个能力激活点。
可通过布置学生课前搜集相关海军、陆军、空军的图片和数据资料,在课上进行展示和讲解,来完成解决重点的第一步,再通过教师所作的多媒体课件进行直接对比和展示,对现代化军队建设和发展情况的讲解和展示,能够激发学生在感知历史的基础上升起爱国主义情感,并能树立为祖国国防力量的壮大贡献自己力量的伟大理想。
2、难点国防力量的强大与综合国力增强的联系,理解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关系。
八年级下册第14课《钢铁长城》教案

八年级下册第14《钢铁长城》教案[程标准](1)了解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建立的史实。
(2)以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为例,说明科技强军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和掌握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的建立;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我国自己制造的核潜艇;现代化海军的多兵种;人民空军的诞生;飞机的国产化;空军的现代化;导弹部队的组建;导弹部队的装备;导弹的战斗力。
(2)培养学生从各种资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实施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收集外资料、阅读文,观看图片资料、音像资料,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获得知识。
(2)引导学生分析国防现代化即钢铁长城的形成原因,认识科技强军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演示人民海军、空军发展的历程,进行不同时期的国力、军事力量的对比,在比较中体会国家的强大与国防力量增强的关系,提高通过比较掌握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国防钢铁长城的形成反映了国家与民族的日益强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2)认识坚固的国防钢铁长城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从而使学生树立国防意识,激励同学们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奋发努力,报效祖国。
[教学重点]人民武装力量的强大。
[教学难点]让学生正确理解武装力量强大的意义。
[教学思路]、前指导学生查阅网站、书报,搜集资料,了解人民海军、空军和导弹部队的发展过程,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获得知识。
2、针对学生对军事的了解不是太多的情况,教师应补充材料,充分利用图片,让学生从对比中直观感受国防现代化的进程。
3、利用教学内容挖掘情感教育的内涵,如通过对“为什么旧中国有海无防,而新中国的海军能够保卫祖国的海疆?”等问题的探究,使学生增强民族责任感,树立国防意识,激励同学们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奋发努力,报效祖国。
[设计思路][教学过程](导入①)从百万大裁军(后阅读卡)引入(导入②)书上两幅照片(导入③)录相《开国大典》阅兵式和1999年国庆0周年阅兵式。
14.钢铁长城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案

池北一中 二 年级 历史 导学案课题:14.钢铁长城 课型:综合课【学习目标】1.记住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空军的建立及发展历程;知道导弹部队组建的目的、为国防建设贡献力量的责任感。
【学习任务】 一、知识链接:观看新中国成立时的阅兵式和新中国建国60周年国庆阅兵式两段视频材料。
对比新中国国防力量几十年发展壮大的重大变化。
二、自主学习(温馨提示:注意根据问题在教材中做出标记,答题时注意提取关键词,并适当在教材中标注问题)A 层、B 层、C 层、D 层(一)人民海军1.新中国一共拥有几支海军及它们建立的时间?2.我国海军在不同时期有怎样的发展?3.今天的海军主要由哪些兵种组成?(二)人民空军1.人民空军是怎样建立起来的?空军刚刚诞生面临了怎样的考验,在考验中展现了哪些精神?2.人民空军有哪些发展和进步?(三)导弹部队1.建立导弹部队的目的、任务及时间是什么?2.我国有哪些导弹核武器?三、合作探究(先独立完成,有困难的组内解决)A 层、B 层1.为什么旧中国“有海无防”,而新中国海军能够保卫祖国海疆?请举例说明。
2.结合上题答案说明国防力量的强大与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有什么联系?四、学习小结五、达标测评(各组快速抢答完成)1.中国人民海军在维护世界和平、打击海盗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那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只海军是( )A.北海舰队B.华东军区海军C.南海舰队D.东海舰队 2.1971年由我国自行研制,并完成了多次科学试验和对外出访任务的舰艇类型是( )A.巡洋舰B.导弹驱逐舰C.导弹护卫舰D.核潜艇 3.人民空军刚刚诞生就面临的战争考验是( )A.抗日战争B.人民解放战争C.抗美援朝战争D.北伐战争 4.在新中国成立十周年阅兵仪式上不可能出现的军种是( )A.人民陆军B.人民海军C.人民空军D.战略导弹部队 5.当前我国国内环境和平稳定,但是国际上的敌对势力对我国的内政与外交指手画脚,对此我们应该具有的意识有(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②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③增强国防,防患于未然 ④居安思危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反思】钢铁长城一、人民海军: 二、人民空军: 三、导弹部队: 四支海军、海军兵种空军精神 目的、任务、时间 温馨提示:。
【K12学习】第14课 钢铁长城教案

第14课钢铁长城教案
第14课钢铁长城教案
知识与能力:了解人民海军、空军、战略导弹部队的建立与发展
过程与方法:通过视频、图片、短剧建立学生对国防事业发展的感性认识。
通过讲解、练习令学生初步建立逻辑关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走自主研发道路、发展高尖端科技是军队发展的必由之路。
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导入:人民解放军称谓变化、宗旨不变——为人民服务,是保家卫国的钢铁长城
一、人民海军:
、华东军区海军——背景:中国共产党曾遭遇因没有海军而前途堪忧的时刻
时间:1949年4月23日
地点:造船厂分布较多的华东地区
2、近海防御系统的建立——北海、东海、南海舰队各自守区与承担的责任
3、装备新型战舰、走自主研发的道路——导弹驱逐舰:鞍山号
深圳号
核潜艇:潜伏流动的水下导弹基地
中国第一艘核潜艇
刷新美国多项记录
4、海军多个兵种: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
二、人民空军的建立与发展:
)50年代——在朝鲜战场取得辉煌战绩
逐渐走上自主研发的道路
2)改革开放以来——装备新型战机:国产
引进
三、导弹部队——导弹分类
中国自主研发导弹核武器的历程
导弹部队任务:实施核反击
战略导弹部队的建立
思考题:人民军队不断发展的原因:
根本原因:为人民服务,道义正确
a坚持走自主研发的道路
b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结果
c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和关怀
d自力更生、敢打敢拼的优良传统。
初中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4课《钢铁长城》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4课《钢铁长城》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识记国防建设的巨大成就
包括人民海军的建立和发展,空军和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
2学情分析
本节课针对八年级的学生,处于八年级的学生对历史已经有一定认知能力,能独自用历史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但由于本节课主要讲述的是军事国防知识,学生对此方面不是很了解,有些陌生,所以讲课应做到条理脉络清晰,多运用图片,视频,加强学生对此方面的兴趣。
3重点难点
重点:现代化海军、空军的建立和发展.难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关系。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钢铁长城
从“小米加步枪”的“土八路”,到炮兵部队的建立,再到导弹部队的形成,这说明中国人民解放军——我们的钢铁长城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
我们可以从这个过程中了解到哪些有趣的历史知识和军事知识呢?请大家阅读课文。
2【讲授】钢铁长城
一、人民海军和空军的建立
1.人民海军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教师强调:1949年4月,蒋介石集团土崩瓦解时,有一部分国民党海军宣布起义,向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投诚。
于是第一支人民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就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来了。
2.20世纪50——70年代,人民海军有哪些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铁长城》
【课程标准】
1.了解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建立的史实。
2.以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为例,说明科技强军的重要性。
【教材分析】
本课位于《中国历史》八年级下P72——75,新中国成立后,加强了国防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走科技强军之路,成效显著。
人民海军已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空军的现代化建设也有了新的飞跃,成为保卫祖国领空的钢铁卫士。
海陆空三军筑成了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
【学情分析】
学生特别是男学生对军事很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感性的零散的历史知识进行整理与归类,并在知识对比中了解历史是不断发展的,引导学生分析国防建设与国家政策、经济发展的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观看录像、阅读教材、读图等,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如下知识点: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的建立;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我国自己制造的核潜艇;现代化海军的多兵种;人民空军的诞生;飞机的国产化;空军的现代化;导弹部队的组建;导弹部队的装备;导弹的战斗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指导学生利用教材中的图片资料、收集课外资料、观看影像资料等,说明人民海军、空军和导弹部队发展过程的历史,培养学生获得有效信息的能力。
引导学生分析国防现代化即钢铁长城的形成原因,认识科技强军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比较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海军、空军和导弹部队发展历史的比较,感受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威、国威,体会国防力量的日益增强;认识到国防钢铁长城的形成,反映了国家与民族的日益强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认识到坚固的国防钢铁长城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学生国防观念,从而使学生建立起为中国的国防建设贡献力量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本课重点是现代化海军、空军的建立。
【教学难点】
本课难点是国防力量的强大与国家综合国力增强的联系,理解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关系。
【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