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参考答案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物品中哪些属于塑料制品?(多选)A. 铅笔B. 饭盒C. 尺子D. 水杯答案:B、C、D2. 火柴搓火时出现的碰撞现象是指()。
A. 火柴头搓热了,发生化学反应B. 火柴头和擦火棒之间相互擦,摩擦产生的热量使火柴头着火C. 火柴头和擦火棒之间的摩擦使发生化学反应,向外放出大量热量燃烧答案:B3. 我们生活中垃圾的分类是为了()。
A. 方便回收利用B. 可以养猪C. 让土地得到修复答案:A4. 植物采取什么方式吸收养分?A. 叶子吸收B. 根吸收C. 茎吸收D. 果实吸收答案:B5. 湿度是指空气中()。
A. 氧气的增多B. 氮气的减少C. 水蒸气的含量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60分)六、图中给的装置要制作,以下是你的材料清单,请你给他们编号。
a)两个PET塑料瓶子b)一把剪刀c)一包透明胶带d)一支钢笔e)一份说明书f)一个小灯泡g)一片电池答案:1. a2. b3. c4. d5. e6. f7. g七、请简答以下问题(共20分)1. 土地污染的种类有哪几种?2. 垃圾的分类的意义是什么?答案:1. 有化学污染、物理污染、生物污染三种。
2. 垃圾的分类是为了方便回收利用。
可以减少垃圾占用的土地,也可以节省资源,同时防止污染环境。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一、判断题。
(30分)1.透过装满水的玻璃量简或玻璃烧杯看物体,就像用了放大镜一样,能放大物体的图像。
( )2.昆虫能用触角来分辨各种气味,但灵敏性不如人的鼻子。
( )3.自制简易显微镜要用两个放大镜它们的放大倍数要相同。
( )4.近视眼镜可以当放大镜去观察蚜虫。
( )5.像放大镜样,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物体都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
( )6.制成光学显微镜的两块镜片都是与近视眼镜片相同的。
( )7.用一个放大镜,能观察到池塘水中的微生物,如草履虫。
( )8.显微镜能看到很多生物的细胞,但是病毒只有电子显微镜才可看到。
( )9.列文虎克用显微镜看到了河水中的微小生物,并画了下来,轰动了全世界。
( )10.制作微生物玻片标本时。
我们可以通过吸走多余的水分来控制微生物的运动。
( )11.用显微镜观看洋葱表皮细胞时,用不若载玻片和盖玻片。
( )12.我们认识了变形虫、草厦虫鼓藻船型硅藻这些微生物,它们也由细胞组成。
( )13.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手上的细菌。
( )14.人体由细胞构成,植物就没有细胞。
( )15.要在显微镜下观察片树叶,只要把叶子直接放到物镜下观察就可以了。
( )二、选择题。
(30分)1.下列物体中不能起放大作用的是( )。
A.盛满水的玻璃瓶子B.草上的露珠C.窗户上的玻璃2.下列在放大镜下观察到的不同昆虫的触角其中是蝗虫的触角的是( )。
A. B. C.3.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时,为了看到更大更清晰的像,她常常这样做:( )。
A.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B.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此C.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4.下列使用显微镜的顺序正确的是( )。
A.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B.安放——放片——对光——调焦——观察C.安放——调焦——对光——放片——观察5.取显微镜的正确方法是( )。
A.用两手握住镜臂B.用左手提着镜臂C.一手握住镜臂,一手托住镜座6.下面三个放大镜,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
新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练习题

新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练习题根据您的要求,下面是《新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练题的简要汇总,供您参考:第一单元: 万物交流1. 举例说明常见的交流方式有哪些?2. 描述一下物体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3. 什么是光的传播?光是如何传播的?4. 解释一下声音是如何传播的?5. 怎样才能让我们更好地听到声音?6. 什么是传声管?使用传声管的原理是什么?第二单元: 同一种声音1. 举例说明相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可能会有所不同。
2. 描述一下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不同声音的来源。
3. 解释一下声音强度和声音的高低音调。
4. 声音的音调变化和什么有关?5. 声音的高低音调是如何产生的?6. 什么是共振?为什么引发共振的噪音会让人感到不舒服?第三单元: 生活中的能量运用1. 举例说明我们在生活中如何使用能量?2. 什么是能源?能源的作用是什么?3. 描述一下能源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4. 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是哪些能源的名称?它们各自具有什么特点?5. 通过什么方式我们能够节约能源?6. 描述一下太阳能和风能的特点以及它们的应用领域。
第四单元: 飞的原理1. 解释一下什么是气流。
2. 描述一下飞机是如何在空中飞行的。
3. 什么是动力飞行器?列举一些常见的动力飞行器。
4. 描述一下热空气上升的原理。
5. 解释一下哪些因素会影响风筝的飞翔高度。
6. 什么是升力?升力对于物体的飞行有何影响?第五单元: 人体呼吸系统1. 什么是呼吸系统?呼吸系统的结构有哪些?2. 描述一下我们平时如何呼吸?3. 什么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它们有什么区别?4. 解释一下我们为什么需要呼吸氧气。
5. 描述一下氧气在人体内如何运输。
6. 什么是呼吸困难?有哪些主要的呼吸系统疾病?第六单元: 身心健康1. 什么是饮食结构?合理的饮食结构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好处?2. 描述一下均衡膳食的概念以及它的要求。
3. 解释一下我们为什么需要合理的运动。
4. 什么是健康成长的标志?5. 什么是良好的作息时间?良好的作息时间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好处?6. 描述一下怎样保护我们的眼睛和听力。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一单元物质的变化测试卷附答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测试卷一、填空题(每空2 分,共30 分)1. 蜡烛燃烧时,蜡烛由()变成了()和()。
2. 物质的变化有的很快,有的很慢。
生锈是一种()变化,铁生锈的速度比较()。
3. 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可以从()、()、()等现象表现出来。
4. 把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能使燃烧的细木条(),这种气体是()。
5. 硫酸铜溶液是()色的,和铁钉反应后溶液颜色会逐渐变()。
6. 咀嚼米饭时会感觉到甜味,这是因为米饭中含有(),在咀嚼过程中发生了()变化。
二、选择题(每题3 分,共15 分)1.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玻璃破碎B. 木材燃烧C. 冰块融化2. 下列方法中,()不能防止和减缓铁钉生锈。
A. 将铁钉放入盐水中B. 在铁钉上涂油C. 在铁钉上刷油漆3. 下面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的是()A. 生鸡蛋变成熟鸡蛋B. 面粉做成馒头C. 水结成冰4. 把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会看到()A. 溶液颜色变深B. 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C. 无明显变化5. 下列物质混合后,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 沙子和豆子B. 小苏打和白醋C. 水和白糖三、判断题(每题3 分,共15 分)1. 烟花绽放是物理变化。
()2. 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
()3. 只要有颜色改变,就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4. 铁生锈对人类没有任何益处。
()5. 给铁门刷油漆是为了美观。
()四、简答题(每题10 分,共30 分)1. 请简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
2. 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物质的变化?3. 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
答案:一、填空题1. 固体气体液体2. 化学慢3. 颜色改变产生沉淀产生气体4. 熄灭二氧化碳5. 蓝浅6. 淀粉化学二、选择题1. B2. A3. C4. B5. B三、判断题1. ×2. √3. ×4. ×5. ×四、简答题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而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新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全册)

青岛版六上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病毒是一类没有结构的特殊生物。
它的结构非常简单,由和内部的组成。
2.病毒可分三类:动物病毒、病毒、病毒。
4.真菌是既不属于也不属于的一类生物。
5.蘑菇是依靠地下部分的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进行腐生生活的。
二、选择(每空1分,共8分)。
1.流感、狂犬病、腮腺炎等是由( )感染引起的疾病。
A.传染病菌B.病毒C.真菌2.下列环境中,分布细菌、真菌较多的是()。
A.刚煮的的食物中B.腌制食品的盐水中C.流通的钱币上3.下列生物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A.腐生细菌B.酵母菌C.病毒4.小时候,医生让我们口服“糖丸”,主要是预防()。
A.狂犬病B.乙型肝炎C.脊髓灰质炎5.将粮食堆放在()中,不容易发生霉变。
A.较低温度的干燥环境B.较高温度的潮湿环境C.较低温度的潮湿环境6.腐烂的水果散发出的酒香是()引起的。
A.青霉菌B.乳酸菌C.酵母菌7.乙肝病毒寄生在( )。
A.人和动物细胞里B.植物细胞里C.细菌细胞里8.下列对细菌和病毒的认识正确的是()A.它们对人体健康有害B.它们对人体健康无害C.有些病毒或细菌对人类有益三、判断(每空1分,共8分)。
1.细菌和病毒一样,要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2.温度越高越有利于霉菌的繁殖、生长。
()3.味道鲜美的蘑菇是从湿润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一种植物。
()4.细菌有三种形态,分别是球菌、杆菌、螺旋菌。
()5.病毒是一类可以独立生存的生物。
()6.夏天,鲜肉容易腐败变质,这是由腐生细菌引起的。
()7.细菌都能使动植物或人产生疾病,因此十分有害。
()8.大豆的根瘤菌可以增加土壤肥力。
()四、看图识仪器(每空1分,共4分)。
————————————————————五、生活中的科学(每题3分,共9分)。
1.有的蘑菇有毒,你是如何识别有毒蘑菇的?2.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想出了哪些防止物品发霉的方法?3.碗筷要经常放在开水里煮一下,为什么?六、实验设计(每题5分,共10分)。
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单元测试题 全册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班级:姓名: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6分)1、像开瓶器那样能绕着一个固定支点将物体撬起的简单机械叫做___ ___。
杠杆上用力的点叫做_________;承受重物的点叫做_________;起支撑作用的点叫做_________。
杠杆省力与否与杠杆的三个点的位置有关,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______________;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_______________。
2、像螺丝刀那样,由较大的“轮”和较小的“轴”组合起来的简单机械叫做______ ___,我们生活当中很多地方都应用了轮轴的原理,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像旗杆顶部的轮子一样,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移动的轮子叫做__ 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____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_________,滑轮组既能___________又能____ 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是运用的斜面的原理。
5、自行车上应用了许许多多的简单机械原理,如龙头、踏脚板与齿轮、大齿轮与小齿轮运用了_________的原理,刹车运用了_________的原理。
二、我的选择(每小题2分,共20分)1、杠杆工作时,是围绕( )转动的。
A阻力点B用力点C支点2升国旗时,用到了( )。
A定滑轮B动滑轮C滑轮组3、自行车把是一个简单机械,它是()A斜面 B 轮轴C、杠杆4、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的是下面中的哪一类滑轮工具。
( )A、定滑轮B、动滑轮C、滑轮组5、当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___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省力()A大于 B 小于C、等于6、用大齿轮带动小齿轮,可以使转动速度()A变快 B 变慢C、不变7、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机械是()A动滑轮B定滑轮C、滑轮组8、“秤砣虽小,能压千斤”这句话,反映的是()的原理。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2021-2021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第一二单元考试科学试题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2分。
)1.病毒是一种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
它们的结构非常简单,由外壳和内部组成。
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必须生活在其他生物体的细胞中。
一旦离开活细胞,就不会有任何生命活动的迹象。
单个病毒非常小,绝大多数只能在阳光下清晰可见。
根据病毒寄生的生物细胞的不同,病毒可分为三类:。
2.细菌是由细菌组成的有机体。
个体很小,只能借助显微镜进行观察。
3.当我们年轻时,我们吃的“食物”被用来预防小儿麻痹症4.通过搜集资料,我知道各种不同的细菌有、、三种基本形态。
自然界中无数的会促使动植物遗体不断地腐烂、分解,最终消失掉。
5.物品发霉所需要的条件是。
防止物品发霉的办法有。
6.蘑菇是依靠地下部分的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进行腐生生活的。
采摘蘑菇时,不能直接采摘,要用夹取。
7.真菌是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一类生物,目前已经发现的真菌大约有种。
8.实验告诉我们铁生锈的条件主要是、和。
.蜡烛熔化和燃烧是两种不同的变化。
熔化是蜡烛形态的变化,燃烧是的变化。
10.一旦水泥与水混合形成凝结水,它就不能再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这种变化叫做变化。
2、多项选择题(每个子题1分,共12分)1、使衣物发霉的是()a酵母菌b霉菌c真菌2.下列疾病不是由病毒引起的(a)狂犬病B肺炎C腮腺炎3、下列物质不是腐生细菌分解动植物遗体得到的是()a水b氧气c无机盐4、下列生活用品不是由真菌菌制成的是()a味精b豆腐乳c青霉素5、下列变化属于生成新物质变化的是()a冰融化成水b铁生锈c铁熔化6、将一根铁钉的一半浸入水中,一半露在空气中,最容易生锈的部分是()。
a在空气中的一半b在水中的一半c空气和水交界处d无法确定7.以下变化中没有新的物质:(a)白糖加热至焦黑;(b)木头用来做家具;(c)火柴被烧了;(d)食物消化;(8)防止铁制品生锈的错误方法是(a)将铁制品擦拭干净,并在其表面涂一层油;(b)将铁制品擦拭干净,放在干燥处;(c)用水清洗铁制品,直接放入;(d)在铁制品表面镀一层其他金属9、1843年,俄国从埃及抢去“国宝”---狮身人面像。
教科版(新)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教科版(新)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一、填空题1.随着显微镜的发明和不断改进,科学家发现疾病的元凶原来是和,并研制了许多对付它们的药物和方法.使许多传染病的流行得到遏制,大大提高丁人们的健康水平。
2.生物体都是由组成的,第一个发现和提出这个名称的人是英国科学家。
3.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放大镜的镜片特点是、中间、边缘,凡是和放大镜镜片具有同样特点的器物,都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4.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对观察材料有特殊的要求,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必须制成,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
5.我们还可以利用培养微小生物。
鱼缸里的水变绿的原因是大量繁殖的结果。
二、判断题6.放大镜越大,放大的倍数也一定越大.7.清晨出现在树叶上的小露珠,也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8.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这个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9.蝴蝶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10.调节显微镜两块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可获得更清晰的图像()11.第一台显微镜的制造者列文虎克最早发现了细胞。
12.载玻片移动的方向与从目镜里看到的物体图像移动的方向是一致的()13.有些细胞能够帮助我们和病毒、细菌作战,保护我们的健康。
()14.为了便于观察植物切片标本要求薄而透明。
15.发霉的苹果削掉坏的部分,剩下的部分仍可以吃。
()16.牛奶变酸奶是因为酸奶里有一种名为乳酸菌的细菌。
()17.因为霉菌使馒头、衣服等物品发霉,所以霉菌对人类没有一点好处。
()18.洋葱表皮上的细胞像一个个小房间,中间的小黑点是液泡。
()19.要观察水中的微小生物,需要把可能含有微小生物的水滴在载玻片上做成玻片标本才可以用显微镜来观察。
三、单选题20.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有关。
A.长度B.凸度C.面积21.下列透明玻璃片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A.B.C.22.昆虫头上的()就是它的鼻子A.触角B.复眼C.鼻子23.如图所示是用()观察到的大肠杆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姓名:班级:
一、单项选择题。
1.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
A中心点B支点C用力点D阻力点
2.用力点距支点远,阻力点距支点近,这种杠杆是();用力点距支点近,阻力点距支点远,这种杠杆是();用力点距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距支点的距离,这种杠杆是()。
A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B有时省力有时费力的杠杆C省力杠杆D费力杠杆
3.我国的江阴大桥是()
A拱桥B梁桥C悬索桥D高架桥
4.像塔吊的吊钩上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
A滑轮组B动滑轮C定滑轮D滑轮组合
5.改变材料的(),可以改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A颜色B亮度C硬度D形状
6.()具有稳定性,利用()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A正方体框B长方体框架C三角形框架D四边形框架
7.()的物体稳定性好。
A上小下大、上轻下重B上小下大C上重下轻 D 上大下小、上重下轻
8.在南京长江大桥上,横卧桥墩的巨大框架都是由横切面为“()”形的钢材构成的。
A“V”B“L”C“U”D“T”E“工”字
二、多项选择题。
1.()等都是机械。
A杠杆B滑轮C斜面D平面
2.杠杆有三个点:()。
A用力点B中心点C支点D阻力点
3.()等有和拱形相似的特点,可以承受很大的压力。
A圆顶形B圆锥形C圆柱形 D 球形
4.把薄板形材料弯折成()等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宽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度。
减少材料宽度虽然降低了一些抗弯曲能力,但增加了厚度,就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A“V”B“L”C“U”D“T”E“工”字
三、填空题。
1.()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
2.()又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工具。
3.()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
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
4.()不固定,可以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
5.定滑轮和动滑轮合在一起构成(),()能够改变力的方向,而且可以成倍的省力。
6.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可以省力。
7.在一根棍子下面放一个支撑的物体,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了。
人们把这样的棍子叫()。
8.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
9.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
10.像这样弯曲的纸的形状叫()。
11.拱形受压时会产生一个()的力,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12.()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
它有拱形承载压力大的特点,而且不产生向外推的力。
()在各个方向上都可以看成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
13.人体的结构非常巧妙。
人的头骨近似于(),可以很好地保护大脑;()的肋骨护卫着胸腔中的内脏;人的足骨构成一个( ),足拱可以更好地承载人体的重量。
14.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
四、判断题。
1.有的杠杆能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
2.在轮轴的轮上用力能够省力,轮越小越省力。
()
3.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不相同。
()
4、再复杂的机械也是由简单的机械组成的。
()
5.有一些很费力、很难做的事情,如果我们使用了工具就可以省力、方便地完成了。
()6.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相同的科学道理。
()
7.压水井的压杆、跷跷板不是杠杆。
()
8.桥的形状和结构与它的功能是相适应的。
()
9.设计和建造桥需要综合考虑许多因素,如造桥的要求,材料的特性和数量、形状和结构等。
()
10.球形承载重量时,能把压力向下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球形各部分相互挤压,结合得更加紧密。
()
11.桥面在拱上方的拱桥,桥板可以拉住拱足,抵消拱向外的推力。
桥面被水平方向的力拉紧,还增加了桥面的抗弯曲能力。
()
12.跨越长江的江阴大桥,跨度达1385米,一跨过江。
吊起桥面的主缆绳,每根都由两万多根钢丝组成。
钢缆要承受6·4万吨的拉力。
()
13.把钢材横切面做成一些特殊形状,这样的钢材叫做型钢。
除“工”字钢外,还有槽钢、角钢、“口”形钢,等等。
所有这些型钢的抗弯曲力都比同质量、同长度的钢条强。
()14.空心管不但抗弯曲能力强,而且中间还可以输送气体和液体。
()
五、简答题
1.瓦楞纸有什么特点为?
2.自行车上用到了哪些简单机械,请3个例子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