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终末期癌症患者的家庭护理指导
终末期肿瘤患者的宁静护理

终末期肿瘤患者的宁静护理
终末期肿瘤患者的宁静护理是为了提供终末期患者在他们最后的日子里得到舒适和尊严。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宁静护理策略。
1. 疼痛管理:确保患者不受疼痛的困扰是宁静护理的关键目标之一。
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和其他非药物治疗手段,及时缓解患者的疼痛。
2. 心理支持:提供终末期肿瘤患者的心理支持能够减轻他们的焦虑和恐惧感。
与患者进行积极的交流,尊重他们的感受,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
3. 知情决策:尊重患者的决策权利,确保他们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选择。
与患者和他们的家人讨论关于治疗目标、家庭支持和预期结果的问题,帮助他们做出知情的决策。
4. 家庭关怀:终末期肿瘤患者的家人也需要支持和关怀。
提供他们情感上的支持,帮助他们面对终末期的挑战,且为他们提供合适的资源和服务。
5. 符合文化和宗教需求:了解和尊重患者的文化和宗教,提供相应的宗教仪式和文化俗,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这些策略将帮助终末期肿瘤患者获得宁静和尊严的护理。
为了实施这些策略,医护人员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也需要具备同理心和尊重患者意愿的态度。
医学伦理学案例

医学伦理学案例一、案例背景医学伦理学是一门研究医学实践中涉及的伦理道德问题的学科。
在医学实践中,医生必须时刻考虑患者的权益,尊重患者的意愿,保护患者的隐私,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等。
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案例来探讨医学伦理学的应用。
二、案例描述某市一家大型综合性医院收治了一位因为肝癌晚期入院的患者李先生。
李先生已经接受过多次手术和化疗,但肿瘤仍然在不断恶化。
他已经失去了食欲,身体虚弱,无法正常进食和排便。
在与家属沟通后,李先生表示不想再接受任何治疗措施,并且希望尽快结束自己的生命。
三、伦理问题分析1. 尊重患者自主权原则根据尊重患者自主权原则,医生应该尊重患者对自己身体健康和生命意愿的选择。
在这个案例中,李先生已经表示不想再接受治疗,并且希望尽快结束自己的生命。
医生应该尊重他的决定,为他提供舒适的护理和支持。
2. 不伤害原则不伤害原则是医学伦理学中最基本的原则之一。
医生必须确保不会对患者造成进一步的伤害。
在这个案例中,如果医生继续给李先生进行治疗,可能会对他的身体造成更大的负担和痛苦。
因此,医生应该尊重李先生的选择,不再给他进行治疗。
3. 利益平衡原则利益平衡原则是指在医学实践中需要权衡患者和其他相关方利益之间的关系。
在这个案例中,如果医生继续给李先生进行治疗,可能会对他的身体造成更大的负担和痛苦,而如果不给他治疗,则可能会缩短他寿命。
因此,医生需要权衡各方利益之后做出决定。
4. 保护隐私权原则保护隐私权是指在医学实践中需要保护患者的个人隐私信息。
在这个案例中,医生需要确保李先生的个人隐私信息不被泄露,包括他的病情、治疗方案和决定等。
四、解决方案根据上述伦理问题分析,医生应该尊重李先生的选择,不再给他进行治疗。
同时,为了确保李先生能够得到舒适的护理和支持,医生可以提供以下几种解决方案:1. 提供舒适护理医生可以为李先生提供舒适护理,包括控制疼痛、缓解恶心和呕吐等。
这样可以帮助他度过最后的日子,并减轻身体和心理上的痛苦。
晚期癌症患者的家庭护理

晚期癌症患者的家庭护理癌症,是世界上最难解决的疾病,它已经给很多家庭带来了不幸和痛苦。
而且直至目前,临床中尚未研究出能够治愈它的办法。
若是早期还好,经过及时合理的治疗尚能将疾病控制良好。
可癌症的可怕之处就在于,它早期时的症状并不明显,导致很多患者在发现时已发展到晚期。
晚期癌症病人必须要经过漫长的治疗,这段治疗的旅途,患者不仅要承受着身体上的痛苦,还有精神上的压力,一些并不富裕的家庭还需要承担着经济压力。
在种种因素的作用下,大多数患者会选择回家治疗,度过最后的时间。
因此,如何做好晚期癌症病人的“临终关怀”,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更是一个需要家属做到极致的事情。
那么晚期癌症病人的家庭护理到底应该怎么做呢?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这件事情。
1.尊重患者,维护形象这一点往往是被家庭护理所忽视的,很多患者的家属口不择言,将患者的病情大肆宣扬,以致于听到的人对患者产生可怜、怜悯,甚至是歧视的心理。
殊不知,这是造成患者自杀的罪恶源头,他们仅仅是想在最后的日子里活的自在一些。
许多晚期患者都由于在家庭护理中感受到了他人的怜悯,而产生轻生的念头。
可家属在此时还未明白这就是对患者的不尊重。
所以我在这里建议,家中有癌症晚期患者的人,请不要向他人述说病人的病情,要维护患者的良好形象,尽量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放松的环境。
如果家里都不能让他们感到自在的话,你认为对于一个癌症晚期的病人来讲,他会选择做些什么呢?2.心理护理由于病情的快速发展,患者不仅要长时间忍受着疾病的折磨,还需忍受着多次治疗不成功的打击,以致于对治疗失去信心,甚至是产生自杀的念头。
因此,家属一定要耐心主动的与患者进行交谈,深刻了解患者的内心真实情绪,并且耐心的表示出理解和鼓励,同时也要纠正患者的错误心理,帮助其树立与疾病对抗的信心,在最后这段日子里燃气希望之火。
临床调查显示,同时期的癌症患者,在经过同等治疗后,心理状态良好、心情乐观的患者,预后效果相对来讲也更好一些。
1例肺癌终末期患者伴有癌性伤口的个案护理

1例肺癌终末期患者伴有癌性伤口的个案护理摘要:探讨1例肺癌终末期伴有癌性伤口患者运用安宁疗护的理念、知识和技能进行护理,通过充分评估患者身体、心理、社会、精神方面的困扰,并予以疼痛护理、癌性伤口护理、静脉血栓的护理、心理及精神支持,同时对患者家属予以死亡教育及支持性照顾,缓解患者家属的悲伤情绪。
关键词:肺癌;癌性伤口;终末期患者;安宁疗护前言:癌性伤口(Malignant Fungating Wounds,MFWs)是指恶性肿瘤通过原发病灶直接入侵或远处转移侵袭皮肤和周围的血管及淋巴管,造成皮肤破溃,多呈蕈状物、菜花状或溃疡状。
癌性伤口主要表现为4大症状:恶臭、大量渗液、出血及疼痛。
由于癌性伤口症状难以有效控制及身体形象的破坏,患者的食欲、与社会的融合度受到严重影响,易致患者产生自卑、恐惧、抑郁等消极情绪。
[1]因此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为目的的症状管理是癌性伤口护理的首要目标。
安宁疗护是以临终患者和家属为中心,以多学科协作模式进行的实践,主要内容包括疼痛及其他症状控制、舒适照护、心理、精神及社会支持等[2]。
2021年7月对1例伴有癌性伤口肺癌终末期患者运用安宁疗护的理念、知识和技能进行护理,帮助患者及家属安宁、舒适。
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病例资料:患者,男51岁,因左肺癌术后1+年,左下腹痛2+月,加重伴纳差、呕吐半月入院,入院时患者神志清楚,慢性病容,痛苦面貌,右下肢肿胀,右侧腮腺扪及肿大包块,界清,无压痛,不规则,大小约10×15cm,质硬,包块顶部破溃,伴渗液。
左下腹部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
入院时NRS癌性疼痛数字评分7/10分,为重度疼痛。
生命体征:T36.7 ℃,P88次/min,R18次/min,BP118/78mmHg,体重:67Kg。
自本次患病以来,精神食欲差,二便正常,近期体重无明显减轻,由于病情逐渐加重,致使患者心情焦虑不安,不愿沟通,自我形象丧失。
入院后予右锁骨下静脉置管,右侧PTCD置管,B超显示;右下肢深静脉及左侧肌间静脉血栓。
一例终末期癌症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一例终末期癌症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作者:杨红艳孙崇彩李正杰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5期【关键词】子宫癌肉瘤;心理护理;【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351-01癌症是危及人类生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对于晚期癌症患者,不仅承受着疾病导致的各种痛苦的煎熬,而且还承受着不同于其他疾病的心理状态,因此,掌握晚期癌症病人的护理,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延长病人的寿命,有着极其重要意义【1】。
子宫癌肉瘤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由恶性上皮及间叶成分混合组成的肿瘤.通常发生于绝经后的老年妇女,偶见年轻妇女。
高度恶性,约占女性恶性肿瘤的4%。
对化疗和放疗均不敏感,预后差。
我科于2012.5.8收治一例此患者,其护理难度较高,尤其是该患者及其家人的心理护理难度更高,现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患者,女,72岁,退休工人。
子宫癌肉瘤10月余,下腹胀1周,疼痛一天入院。
现病史:患者10月前因腹胀2周、伴大小便困难1周收入我院妇科,差B超示盆腔囊实性占位性病变,于2011.7.21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经腹恶性肿瘤细胞减灭术+部分乙状结肠切除术+乙状结肠造口术,术中所见:盆腔有一直径约20厘米的囊实性包块,不活动,与膀胱、结肠、直肠及盆壁致密粘连,乙状结肠远端约10厘米受肿物侵蚀形成不全梗阻,遂行姑息减瘤术及乙状结肠造瘘术,手术恢复后转入肿瘤科进行进一步治疗。
根据患者具体身体状况先后行六周期化疗。
于2012.4.27好转出院。
近一周来自感下腹胀,食欲差,进食少,未给予任何处理,自昨夜起感下腹部疼痛明显,为进一步治疗收入院。
2 患者个人经历年轻时夫妻两地分居,丈夫又在中年时去世,自己含辛茹苦养大4个孩子,特别喜欢儿子,而且是那种毫不掩饰的喜欢,喜欢的有失做女人、做母亲的尊严,偏偏生了4个女儿,唯一的儿子还在生产时夭折,对其心灵伤害很大。
一例三阴性终末期乳腺癌患者的安宁疗护实践

一例三阴性终末期乳腺癌患者的安宁疗护实践前言三阴性乳腺癌是一种侵袭性疾病,从临床医学研究中发现,三阴性乳腺癌有着极高的远处转移风险,其中,内脏转移与脑转移的几率相对高于骨转移,其作为乳腺癌中的特殊类型,三阴性乳腺癌多发生于绝经前的年轻女性,且在整个乳腺癌疾病体系中,三阴性乳腺癌因预后性非常差,被称之为“乳腺癌之王”,虽然乳腺癌相比较于其他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存率要相对较高,但若是患者患上了三阴性乳腺癌且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其5年内的生存率仅仅为11%。
针对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国内外医学者做出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积极成效,通过实施放化疗工作,可有效控制病情,延长患者的寿命,而在实施积极的治疗工作时,还需要重视配以积极的护理干预工作,尤其是针对三阴性终末期患者的治疗更需落实安宁疗护干预工作[1]。
以下则围绕1例三阴性终末期乳腺癌患者的安宁疗护工作加以分析。
1.病史摘要患者自述:患者姓名,XXX;性别,女性;年龄45岁;籍贯,云南昆明;患者家庭情况,独生子女,已婚,单位普通职员,已经退休,因乳腺癌术后继发转移而入院。
患者主诉:全身疼痛、发热、乏力、牙龈出血,因治疗需要而入住我科。
既往史:患者既往身体良好,无心肝肾等重大疾病,否认高血压史、糖尿病史、输血史、重大手术史、药物过敏史。
初步诊断:患者为左乳房恶性肿瘤rp T4N2M1 lv期。
2.护理评估2.1临床资料患者入院后,我科医护人员详细询问了患者的病情,并为患者实施了诊断工作,患者于2016年12月10日确诊为左乳浸润性导管癌ⅢC期,实施了手术与放疗治疗,于2021年9月29日胸壁复发,再次接受治疗,于2022年6月出现胸壁破溃,病情进展迅速,出现发热,全身疼痛,乏力,牙龈出血,消瘦等症状。
2.2评价指标患者入院后,我科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积极帮助患者安排治疗与护理干预工作,并就患者的身体状况、心理状况等进行了评估工作。
从身体状况来看,患者体重明显下降,疼痛加剧,体温升高,存在出血,营养供给不足。
肝癌患者在家养病如何护理

肝癌患者在家养病如何护理肝癌是死亡率仅次于胃癌、食道癌的第三大常见恶性肿瘤,初期症状并不明显,晚期主要表现为肝痛、乏力、消瘦、黄疸、腹水等症状。
这也足以可见肝癌所对人的伤害,对于肝癌的家庭护理方法也是都关注的,下面就介绍一下肝癌的家庭护理方法。
严密观察肝癌患者严密观察患者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的变化,随时注意呕吐物及粪便的颜色、性质和量,及有无出血倾向。
如发现病人出现嗜睡、表情淡漠、烦躁不安、幻觉等症状,要高度怀疑肝昏迷,及时报告医师。
肝癌病人的饮食原则早、中期尽可能多地摄入蛋白质类饮食,但到了终末期,有肝昏迷前兆或肝肾综合征前兆时,应严格限制蛋白质等含氮食物的摄入。
另外,肝癌中晚期,胆汗分泌量减少,不耐脂肪饮食,故须以高糖低脂饮食来维持机体的能量代谢。
补足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B及维生素K。
对于合并肝硬化和伴腹水者,应限制钠盐摄入。
伴门静脉高压表现者,尽可能选择细软、无刺激性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肝癌患者的精神护理解除悲观恐惧情绪,给予精神安慰,使患者正确对待疾病,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并保持身心愉快,安心休养。
若晚期癌症伴肝功能失代偿期应绝对卧床休息。
在护理时就轻柔,在可能的条件下一次完成,避免不必要的翻动和打扰。
肝癌患者的家庭护理方法?我们一起来看看:唐某,女,35岁,原发性肝癌并发热。
该患者有慢性乙肝病史6年余。
自1997年起出现左胁下胀痛苦,呈持续性。
因症状突然加重不能忍耐,伴恶心呕吐,头晕眼花,发生晕厥一次,急诊以“失血性休克”疑内脏出血紧急剖腹探查。
术中发现腹腔内大量鲜血,抽吸后见右肝表面附近大量凝血块,肝质地硬、缩小,表现凹凸不平之结节似菠萝样。
肝右叶膈面凸出蘑菇状肿块,与胸前壁浸润4厘米×4厘米×3厘米大小。
当时检查:X线摄片见右下肺大片密影,上缘界线清楚,达第三肋间,右膈肌被遮,诊断为胸腔积液。
B超提示肝右叶可探及一6.3厘米×5.7厘米实质性回声区。
终末期患者的安宁护理

终末期患者的安宁护理终末期患者是指身患晚期疾病、无法治愈或延长生命的患者。
在面对生命的最后阶段,患者及其家属都需要特殊的关爱和护理,以保证患者的身心舒适和尊严。
终末期患者的安宁护理不仅涉及医疗技术方面,也包括心理、精神和社会层面的关怀。
一、生理护理终末期患者的生理护理主要是通过有效的症状控制和疼痛管理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医护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疼痛、呼吸困难、咳嗽、恶心等症状,并根据具体病情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
疼痛是终末期患者最常见和痛苦的症状之一,因此,使用适当的镇痛药物、物理疗法和心理支持措施对于患者的安宁是至关重要的。
二、心理支持对终末期患者的心理支持具有重要意义。
面对生命结束的不可逆过程,患者常常面临恐惧、焦虑和绝望等情绪。
在这一时期,医护人员应以温暖、关怀和理解的态度与患者沟通,倾听他们的感受和需求。
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等措施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焦虑、压力和抑郁,增加内心的平静和安宁感。
三、社会支持终末期患者的社会支持主要来自于家庭和亲友的陪伴。
医护人员应了解患者的家庭情况,鼓励家人积极参与患者的护理过程,并提供必要的情感支持和实际帮助。
此外,医护人员还可以与社区资源合作,为患者提供家庭护理服务、社会康复和临终关怀等方面的支持和援助。
四、尊严和自主权的保护终末期患者需要感到自己的人格得到尊重和关注。
医护人员应尽量满足患者的个人需求和意愿,尊重其隐私和自主权。
在医疗决策方面,医护人员应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尊重其对治疗和护理的选择权。
五、临终关怀临终关怀是终末期患者安宁护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提供适当的临终关怀措施,确保患者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感受到关怀与安宁。
这包括身体上的护理,如舒适的体位调整、保持皮肤清洁和简化病房环境等;还包括心理上的安慰和支持,如与患者家属共同面对死亡的到来,回顾生命中的重要时刻和经历,并提供灵性关怀。
六、居家疗护对于终末期患者来说,居家疗护是一种能够给予他们更多安宁和尊严的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例终末期癌症患者的家庭护理指导
作者:杨红艳杜广鹏杨帆
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8期
【关键词】胰腺癌;家庭;护理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63岁,发现胰腺癌5年,便血一天入院。
现病史:患者于2008.4.24查体发现胰腺占位,无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等不适,未在意。
于2009.1.12因“左腹疼痛伴发热3天”至省级某医院就诊,行上腹CT检查示:1. 胰头区实性肿瘤;2. 左上腹囊性肿物;3. 脾大;4 胆囊胆汁沉积;5.右肾囊肿。
给予对症处理,病情有所缓解。
后于2009.1.4在全麻下行胰腺囊肿内引流术。
术中见胰头、胰体不规则增粗,结节状,质硬,细针穿刺细胞学未见异常;囊肿位于胰尾部,质韧,大小约8*14*16厘米大小,探查肝胆脾腹膜光滑无结界,给予胰腺囊肿内引流术,过程顺利,术后给予对症支持治疗,患者恢复良好。
之后患者反复出现左上腹及下腹绞痛,伴大便次数增多、便稀,无发热、恶心呕吐等不适,未再行特殊治疗,曾3次入我院给予抗炎、止疼等对症治疗。
好转出院。
患者院外仍有间断腹痛、便稀等不适,不规则自服“吲哚美辛”及“美施康定”等药物治疗,可缓解。
1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黑便,量约200毫升,伴下腹绞痛,NRS评分6分,无恶心呕吐、无反酸烧心、无心慌胸闷等不适,自觉由坐位站立时头晕,门诊检查大便潜血(+),未处理,为进一步诊治入我科。
患者自发病以来进食差,睡眠可,小便正常,大便同现病史,体重自发病来减轻约40公斤。
既往史:既往糖尿病史5年余。
目前应用诺和灵30R笔芯早晚餐前:20/16U皮下注射,血糖控制可。
否认高血压、冠心病史。
否认结合病史及密切接触史。
无重大外伤史、无药物过敏史。
预防接种随当地。
婚育史:适龄结婚,育有1女1子,配偶及儿女均体健。
2 患者个人经历:一直在工厂工作,高中学历。
其夫为早年的医学院药学专业毕业,出身过去的所谓资产阶级家庭,年轻时为此婚恋不顺,患者为与其相恋、结婚遭到亲属的极力反对,颇费周折。
年轻时夫妻关系很是和睦。
但随着年代的变化,男方与女方的工作境遇发生了逆转,加之其他因素,男方发生婚外恋,并且在妻子及年幼儿女面前也不避讳,深深伤害了家人,但是,婚姻关系一直维系。
至患者发病时,儿女已经长大成人,而且经济条件很好,夫妻双方均为企业退休,经济状况大不如从前。
其夫妻生活大部分依赖其女供给,尤其是患者患病来的大额医疗费也是女儿付款。
儿女拒绝其父探望母亲,患者娘家亲属不辞辛苦照顾,也是拒
绝其夫探望。
其夫真心欲在妻子临终之时尽份力,但是家人不给一点机会及时间。
言行观察中发现,患者对其夫爱恨交加,既恨又盼,碍于家人及儿女的面子,也不好承认自己的情感。
3患者性格特点分析:善良、温柔、大方、疼爱家人及子女,掩饰不住的一份美丽。
只是被无情的癌症折磨的在许多时候失去了方寸,求生欲望及其强烈,明知病情不可好转,还是在抱着一丝丝侥幸心理,特别在意医护人员的言行。
4子女大概情况:女儿小有成就,孝顺有加,难能可贵的是,为全心照顾母亲,在母亲临终阶段毅然辞去高薪的工作,对我的解释是:工作可以再找,母亲失去就再也找不到了,不想给自己留遗憾。
儿子远在外地,照顾母亲心有余而力不足。
女儿为虔诚的佛教徒,在明知母亲已无回转可能之时,决定带母亲回自己的家,全心让母亲走的有尊严、体面、干净、可心一些。
5帮助做好家庭护理的方面
5.1 输液的护理临走时带锁骨下穿刺置管,为保证基本的营养,在家输液,手把手交给他们家庭输液的方方面面,在社区诊所协助下,确保输液安全;
5.2疼痛护理遵医嘱应用芬太尼透皮贴剂,告诉家人注意观察疼痛的时间、性质、部位、伴随症状,尤其注意有无恶心、呕吐、便秘等等,最好详细记录,并及时更换贴剂;
5.3哀伤护理临终阶段患者及家人难免极度痛苦与哀伤,借鉴国外先进理论研究成果,有针对性的进行疏导与劝说,结合其信仰理论,帮助他们缩短哀伤情绪的持续时间;
5.4死亡护理这是我们临床护理的难点、疑点,在临床工作中由于牵涉的方方面面太多,病例的选择是难点中的难点,笔者本人进行的死亡护理个案不是很多,但相对而言结果却很是令人欣慰,通过分析与观察发现,此病人及家人实行个性化的死亡护理很是适合也很有必要,事实及过程也证实的确如此。
5.5临终护理其实临终护理已贯穿整个家庭护理的阶段,想要解释的是:临终前及临终后的护理。
临终之时,其女儿打电话告知状况,放下电话即打车赶至其家中,患者的眼神至今不能忘怀,那是期盼、依恋还有点点侥幸吧。
缓步走至床前,细语安慰着,轻轻抚摸着她的手,看她闭上双眼……。
临终后,其女按照佛教之礼仪,送葬、安葬;一切按部就班、恰到好处、虽回天无力、人力不可违,但已做到尽心尽力、可以说毫无遗憾。
5.6 家人的延伸护理事后跟踪回访、疏导、安慰、陪伴,结果显示安全度过抑郁期。
至今其女与笔者保持密切电话联系,已超过单纯的护患关系,依然成为彼此信任的朋友关系。
6 小结
患者的家庭护理或者说现在的志愿者服务是护理工作从医院病房护理向社会人群护理的延伸。
其趋势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护理工作的目标所在,但其困难也是应该引起重视的因素,它给护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护理工作者必须做好全方位的准备以保证护理质量赢得患者及家人的认可和信任,故志愿服务者的人员选择上应有必要的条件,即使患者自己认可,作为护理人员也应对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做一全面评估,做到志愿服务万无一失,以免引起纰漏。
通过上述个案护理,应用护理程序,事后反馈、分析、总结,基本满意,起到了一名护理工作者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香莲,晚期癌症病人心理护理的教学改革[J],国际老年医学杂志,2010年01期
[2] 薛素波,黄丽,癌症患者的终末期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年16期
[3] 赵春艳,浅谈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17期
[4] 于鸿艳,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及治疗[J],中国医药指南,2011年22期
[5] 高源,癌症病人的心理疏导[J],光明中医,2011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