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2017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三次质量预测语文试题
河南省2017届高中毕业年级考前预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河南省2017届高中毕业年级考前预测语文试卷本试题卷共10页,22题。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合乎要求的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在争艳的群芳中,牡丹以美丽奇特的花形花色进入人们的审美视野。
自唐初武则天以来,为迎合最高统治者的审美趣昧,园艺工们往往以培植花形巨大、花色艳丽的奇特品种为能事,从而使牡丹品种迅速丰富,极大地满足了各阶层欣赏牡丹的需求,与此相应,唐代牡丹玩赏之风大盛。
这种风气首盛于宫廷,次及于大夫,再流及民间士庶之家。
有此局面,主要在于这种追求巨丽之美的审美趣味,与最高统治者追求繁华盛世的理想暗合——统治者喜爱这种富丽花卉的象征意义,也乐于与文武大臣乃至士庶百姓共同欣赏盛放的牡丹,从而展现其与民同乐的姿态。
到了中唐时期,牡丹玩赏不但是长安的一种全民性娱乐项目,且有流衍四方之趋势.北宋前期,由于社会安定和统治者的推崇,牡丹玩赏之风达到极盛:在宫中,有赏花钓鱼宴这种制度化的吟赏活动;在民间,则有洛阳万花会、彭州牡丹会等群众性玩赏活动.随着此风盛行,歌咏牡丹的文学作品也纷纷涌现。
从李白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到李商隐的“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再到欧阳修“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与牡丹相关的诗词中多有佳作,然而真正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唐宋牡丹诗词所负载的历史文化内涵。
23.2017年河南省郑州市高中毕业年级第三次质量预测

23.2017年河南省郑州市高中毕业年级第三次质量预测一、选择题(共12小题;共60分)1. 设命题:,,则为A. ,B. ,C. ,D. ,2. 已知复数,,若,则实数的值为A. B. C. D.3. 已知双曲线,焦点在轴上.若焦距为,则等于A. B. C. D.4. 已知,则的值等于A. B. C. D.5. 设集合,那么集合中满足条件“”的元素个数为A. B. C. D.6. 如图是某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A. B. C. D.7. 设实数,满足则的最大值为A. B. C. D.8. 已知等比数列,且,则的值为A. B. C. D.9. 若,且,则的最小值为A. B. C. D.10. 椭圆的左焦点为,直线与椭圆相交于点,,当的周长最大时,的面积是A. B. C. D.11. 四面体中,,,,则四面体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 B. C. D.12. 设函数满足,.则时,的最小值为A. B. C. D.二、填空题(共4小题;共20分)13. 中国有个名句“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其中的“筹”原意是指《孙子算经》中记载的算筹,古代是用算筹来进行计算,算筹是将几寸长的小竹棍摆在平面上进行运算,算筹的摆放有纵横两种形式,如下表:表示一个多位数时,像阿拉伯计数一样,把各个数位的数码从左到右排列,但各位数码的筹式需要纵横相间,个位、百位、万位数用纵式表示,十位、千位、十万位用横式表示,以此类推,例如用算筹表示就是,则用算筹可表示为.14. 若数列的前项和为,且,则的通项公式是.15. 已知双曲线(,)的右焦点为,过点向双曲线的一条渐进线引垂线,垂足为,交另一条渐近线于.若,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16. 在中,,为平面内一点,且,为劣弧上一动点,且,则的取值范围为.三、解答题(共7小题;共91分)17. 在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已知,且.(1)当,时,求,的值;(2)若角为锐角,求的取值范围.18. 为了研究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与抽象(能力指标)、推理(能力指标)、建模(能力指标)的相关性,并将它们各自量化为,,三个等级,再用综合指标的值评定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若,则数学核心素养为一级;若,则数学核心素养为二级;若,则数学核心素养为三级.为了了解某校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调查人员随机访问了某校名学生,得到如下结果:学生编号(1)在这名学生中任取两人,求这两人的建模能力指标相同的概率;(2)从数学核心素养等级是一级的学生中任取一人,其综合指标为,从数学核心素养等级不是一级的学生中任取一人,其综合指标为,记随机变量,求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及其数学期望.19. 如图,在四边形中,,,四边形为矩形,且平面,.(1)求证:平面;(2)点在线段上运动,当点在什么位置时,平面与平面所成锐二面角最大,并求此时二面角的余弦值.20. 已知圆与直线相切,点为圆上一动点,轴于点,且动点满足,设动点的轨迹为曲线.(1)求动点的轨迹曲线的方程;(2)若直线与曲线相交于不同的两点,,且满足以为直径的圆过坐标原点,求线段长度的取值范围.21. 已知函数.(1)当时,讨论函数的单调性;(2)设,当时,若对任意,存在,使,求实数的取值范围.22. 以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为极点,轴正半轴为极轴,并在两种坐标系中取相同的长度单位.已知直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1)求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2)设直线与曲线相交于,两点,当变化时,求的最小值.23. 已知函数.(1)若,使得成立,求的取值范围;(2)求不等式的解集.答案第一部分1. B 【解析】由全称命题的否定为特称命题,知为,.2. D 【解析】因为,所以,解得.3. D 【解析】由题意,得解得,所以,解得.4. B 【解析】因为即,所以,所以.5. B【解析】根据题中考虑,,,的可能取值:()个数均为,有个;()有个数取值为,另外个数从中取,共有个;()有个数取值为,另外个数从中取,共有个;()有个数取值为,另外个数从中取,共有个.所以集合中满足条件的元素个数为.6. A 【解析】由三视图知该几何体是一个三棱柱与一个半圆柱的组合体,其中三棱柱的底面是腰长为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高为,半圆柱的底面半径为,高为,所以该几何体的体积为.7. A 【解析】作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中阴影部分所示,设,则,要使取得最大值,必须在,的情况下取得,由图知当直线是曲线的切线时取得最大值.设切点为,则有解得8. D 【解析】因为,所以9. D 【解析】由题意,得,所以,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所以,所以的最小值为.10. C【解析】设椭圆的右焦点为,由椭圆的定义知的周长为.因为,所以,当直线过点时取等号,所以,即直线过椭圆的右焦点时,的周长最大,此时.11. C 【解析】由题意,可将四面体补成一个长方体,此长方体的三对相对的侧面矩形的对角线长分别为,,外接球的直径.设长方体同一顶点发出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为,,,球的半径为,则三式相加,得,即,所以,即,所以四面体外接球的表面积为.12. D 【解析】由已知,得,即,因此令,则,.又由已知得,此时再令,则,所以当时,,当时,,所以,所以当时,,函数在上单调递增,.第二部分13.【解析】根据题意知,用算筹表示,从左到右依次是横式的,纵式的,横式的,纵式的,即.14.【解析】当时,,得;当时,两式相减,得,所以数列是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所以.15.【解析】设,过点向渐近线引垂线,则此垂线所在直线的斜率为,其方程为,于是由解得,由解得,由,得,即,解得,所以双曲线的离心率.16.【解析】通解:因为,所以为外接圆的圆心,且.以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不妨设圆的半径为,则,,设,则,,由,得解得所以,由,知,所以当,即时,取得最大值;当或,即或时,取得最小值.故的取值范围是.优解:因为,所以为外接圆的圆心,且.不妨设圆的半径为,则,由两边平方,得,即,亦即.又由条件知,,所以,所以所以,所以.第三部分17. (1)当,时,,.解得或(2)所以,由可得,所以.18. (1)由题可知,建模能力指标为的学生是;建模能力指标为的学生是,,,,;建模能力指标为的学生是,,,.记“所取的两人的建模能力指标相同”为事件,则.(2)由题可知,数学核心素养等级是一级的有:,,,,,,数学核心素养等级不是一级的有:,,,.的所有可能取值为,,,,.;;;;.所以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为所以.19. (1)在梯形中,设,因为,,所以,所以.所以,所以.因为平面,平面,所以,而,所以平面.因为四边形是矩形,所以,所以平面.(2)由(),以,,所在直线分别为轴,轴,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令,则,,,,所以,,设平面的法向量为,则即令,则,为平面的一个法向量.易知是平面的一个法向量,设平面与平面所成锐二面角为,则.因为,所以当时,有最小值,所以点与点重合时,平面与平面所成锐二面角最大,此时二面角的余弦值为.20. (1)设动点,,因为轴于点,所以,又圆与直线即相切,所以,所以圆,由,得,所以,所以所以将代入,并化简,得曲线的方程为.(2)①若直线的斜率存在,则设其方程为,,,联立,得消去,得,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因为以为直径的圆过坐标原点,所以,即,所以,即,化简可得,,将()代入,化简可得,即,所以,又,将代入上式,可得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又,所以,所以.②若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因为以为直径的圆过坐标原点,所以可设所在直线的方程为,联立,得解得,同理可得,故,综上,.21. (1)解:,时,,所以当时,,函数单调递减;当时,,函数单调递增.当时,,令,解得.当时,,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当时,,时,,函数单调递增;,,函数单调递减;,,函数单调递增.当时,,时,,函数单调递增;当,,函数单调递减;时,,函数单调递增.综上可得:当时,当时,函数单调递减,当时,函数单调递增;当时,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当时,时,函数单调递增,,函数单调递减,,函数单调递增;当时,时,函数单调递增,,函数单调递减,时,函数单调递增.(2)当时,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对任意,都有.又对任意,存在,使,所以,时有解,,所以存在,使得,即存在,使得.令,,,令,解得.当时,,函数单调递增;当时,,函数单调递减.所以当时,的最大值为.综上可得:实数的取值范围是.22. (1)由,得,所以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为.(2)将直线的参数方程代入,得.设,两点对应的参数分别为,,则,,.当时,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23. (1).当时,,所以.所以的取值范围是.(2)原不等式等价于,由()可知,当时,的解集为空集;当时,的解集为;当时,的解集为.综上,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2017年河南省郑州市高中毕业年级第三次质量预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7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三次质量预测语文试题卷事试融注井第[卷订旬试:匏F和第11卷(蛊达筑)閘注分・爭生作咨时•将答案写在捋融k H齐腿注总爭顶见體观卡人写在本试題強上无效・第f卷阅读题一、现忧文阅读"5分丨(9 as每小题3分)(一)论述类文*uaa闻读下面的文了•完成z题*一驼枠古逋住圳嘉•胡母怨闻屢观現,•”古我i£燜近琳裝起了一盛交流棘产*连通人心的捋萋.時我直鼻民典交淡*金.对东丙方绘济丈代克往都起到了十分垂妾时作用*古代莹調之越大棒有革昴道、舞洲道*茶乌道以贰海上it H条*除了況就’北方和丙北滸牧艮餓也是里規之路的重娶开柘**他们祐乌队和船驼队踏出了一杂橫H欧亚大陆的草原廉爲.锂们的it凭浪潮■梱互免隹以及游牡蛭济特点,便其自然而然毗成为古代理加之路上的賣要角邑・,醴月氏、甸奴之后*鲜卑、吐卷淳、&暮、固虬、党项爭民旅,都曾和览编之路站下爭解之绿•有粕甚里一度推轲了苹原追和壕剎道,成为经营祇西方貿务的主為口於元4甜牛.料卑建宜的牝起掖找就一了我図北才M吏园舸之蹲自汎横,以展再度緊荣起皋*牝龍*西夏占据阿曲址廉后•吐畚洱揑制的“养海道”和吐养控制的“青廉通”成为申廉和南方谊址由城的通道。
圉此广青海遭”乳<r吐各浑道”』青唐進"咒#r吐等道再看回雄’耳与詹朝费易換回的堆靖■徐丁供贵祇享用,还通址"草憑道”大曼特輔到角方「安史之乱”石★吐蕃丸全占据了河西龙廊及此右地区•传蛻的堂躺之踣东段受别FJL遏•憲朝赛西域暮国的交<1 一度址道回绘居住址.因哉・这一时期杓草撫生越有“回址道E之称.在肯屯我国皆找北方舸再北游就民離为旦迪之路的开柘与繁荣做出童获玄軾的同时,臭要■丸分认谀申原王朝的主体柞用,张臺出債西城之岳,又、唐’尼、明#朝样脚了经裁西域,傑障建甥之瑶帕逼•程箜测之踣沿建设置馆舍以援供食宿・直宣榔护府、柿炒賂等哄彌承洽仗.it整楷施眸操肆鱼第乏離的杨通和養全具有决定杜卄用*it朋芝踣密切了我H古代艮鎂关矗.也密切了卓西*昊系"申原、注南以龙巴歼的念茶苯仅樹入禅出、箕茂需眉与漢北,也厳人西方.在西夏与宋朝的貿易申「感茶戳为所軾之输J岡时•西或妇中査、耿削的物严和文代也传扎内屯•命天內地随灶可丸的不捆、葡萄’大如"仪邙“柏从曲城传入内地的,到了唐杯—之瑤的东端烬点哉■洛阳歲为■出丈代的祁3,上至嘗廷下圣百雄无茶受画城丈北旳彫响穹胡紙*食朗如听胡音倉曲"・対了"冲国的茶叶竹"植尢m西方用方的蚂臥就料、5”天高匚语文试題崔箒1頁(it W刃)童輔柱到中阖.元邨时,冲国的卑腌与总字印刷忒、弋药器适过越鋼之越传到飲#U欧泄和阿拉伯殆氐丈*戟学、医鶴、建乱等■科学妆术也借人中国“中华农连是诸塞氏誌柏互煤触**合空鼓的多元疑一溶.在几爭竈过和中.鱼增迟琨氏峑晏的沟遇垄遗与交谑斗枱*童堀之越慷_条妞帝’耽州曾衣措文明和丼妆文明、联蛭着内地汎襄人民与边穩少融艮襪人比’或前•谏入推进**一谐一踣”逐设再续为古代5心的传命"它苹何会堆挨幅廉典国卜民按交濾輩金五剂应诵的闽屢•还豪进一步架起东祷方各民被更減交往的柿梁.(摘编自杆it录/翠綢之路趁悅触交锻融合的烁I 1*下刈关干原丈内容的表述•不正酗的一顶是入鮮卑、吐鲂浑et輔等少数代枚有的阳一度控制了丝绸之蹤的於原迺利细洲迫成为半时经營辜两方就虧的主角.B.北方和两北游牧民抵与汉跌一起用马队和豁驼队踏出了一条橋1H跌亚大陆的© 脈此路•锻为占低丝绸之路上的啦夏角色・匚丝仙之胳的东端终点快安和洛阳在牌刨时成为两埔文址的蚤萊之腕•当时的朝野上下无不受到西域丈化的影晌."深入捋进.一带一路”建设,有肋于桂逬沿线国家和地Kfi勺统济发展•促进我国各民恢的融合及东西方各民族的交拄交流°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丈意思的一项是」A. 古代建堀之路大体上有車原逍、绿洲itL茶骂迫、海I:述四条■汉庶及北方、两」匕的辭牧民族都是其堕要的开更者.B. -fl海逍"青唐進”和。
河南省郑州市高中毕业年级第三次质量预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河南省郑州市【语文高考】高中毕业年级第三次质量预测语文【解析版】说明:一家之言,请批判阅读。
序图:钱念孙、许浑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君子人格,是中华传统文化在数千年发展进程中不断塑造和培育的正面人格被历代中国人广泛接受并尊崇。
“君子”一词在西周时早已流行,主要指称贵族和执政者。
春秋末期,孔子赋予“君子”概念许多优秀道德的意蕴。
【说明1A√】冯友兰说,孔子一生思考的问题很广泛,其中最根本的就是对如何做人的反思。
如果说,孔子思想的核心是探求如何做人的道理,那么他求索的结果,就是做人要做君子【作者说的。
】。
君子作为孔子心目中崇德向善的人格,既理想又现实,既高尚又平凡,是可见可感、可学可做、应学应做的人格范式。
孔子一生最大的成就,是创立了儒家学派。
什么是儒学?有一种观点回答得很干脆:儒学就是君子之学。
具体来说,在修己和治人两方面,儒学都以“君子的理想”为枢纽观念【何为“枢纽观念”?就是根本观念,也叫核心观念。
因此1C√】:修己即所以成为“君子”,治人则必须先成为“君子”。
从这一角度说,儒学事实上便是“君子之学”。
这种观点从儒学的目标追求和功能作用上说明儒学的特点,无疑抓住了本质,对于我们理解儒学乃至整个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质,在今天继承和弘扬以儒学为主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
儒学乃至整个中华传统文化,更多的时候是一种面向现实人生的伦理学说,与西方文化大相径庭。
西方文化热衷于构造能够解释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关系的严密理论系统,热衷于探寻认识论、方法论、辩证法等。
中华传统文化虽然也包括对认识论、方法论和辩证法的思考,却并不层层追问“是什么、为什么”,而是直截了当地告诉你“做什么、怎么做”。
【1 D√可以说《论语》是告诉人们践行的典范,是典型例证。
】这种不仅讲究“知”,更看重“行”的“知行合一”的理念,在有关君子及君子文化的论述中尤为突出。
2017届河南省郑州市高考语文三模试卷(解析版)

2017届河南省郑州市高考语文三模试卷(解析版)题号一二三四五六得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XX页,六个大题,满分159分,考试时间为1分钟。
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单选题(共9分)评卷人得分1.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这座城市夜景很迷人,华灯初上时,万家灯火,流光溢彩,观景台上影影绰绰,人们在争相拍照,看来这里的夜景吸引了不少游人。
②严谨的章法与雄悍的笔墨相为制驭,使潘天寿先生的作品郁勃着一股巨大的生命张力,而其技法的登峰造极和作品的壮美崇高,又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
④一名身着熊猫服的游客从围栏外观察园中的熊猫,熊猫单手抓盆喝水、吃苹果的萌态令他乐不可支,而在其他人看来,围栏内外这两只“熊猫”相得益彰。
④回顾“森友学园”丑闻,由“地价门”到“捐款门”,安倍政府本打算息事宁人,却没料想弄巧成拙,安倍的谎言一个接一个地被日本国民揭穿。
⑤《傅雷家书》的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浓浓的爱和感天动地的亲情,而其真诚的告诫,殷切的期待,拳拳的叮咛,浩阔的思念,无不力透纸背。
(3分)A. ②④B. ①③C. ②⑤D. ①⑤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 《朗读者》采用“明星结合素人”的嘉宾阵容,知名人士或普通百姓的人生故事与文学佳作相结合,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B. 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集中承载地,将在优化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的布局和京津冀空间结构中起到关键作用.C. 水下滑翔机这种新型的水下机器人可以对特定海域进行高精度大范围的水体观测,能够有效扩大海洋环境的空间和时间测量密度.D. 除了要在食品安全方面继续细化监管,对于如何保证网上订餐平台所掌握的大量用户信息,也是加强网络餐饮监管所应该关注的问题.3.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人们相信伪科学和谣言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人类个体的“偷懒”习惯﹣﹣我们在认如上的“吝啬”,会让我们通过捷径来处理信息。
河南省郑州市高中毕业年级第三次质量预测.docx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桑水制作河南省郑州市2016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三次质量预测物理试题卷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
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
有选错的得0分。
14.如图所示,在竖直方向运行的电梯中,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置于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上,物块始终位于斜面上某一位置。
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若电梯静止不动,物块所受的摩擦力一定是零B.若电梯匀速向上运动,物块所受摩擦力方向有可能沿斜面向下C.若电梯加速上升,物块所受弹力与摩擦力的合力一定大于mgD.若电梯加速下降,物块所受摩擦力的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下15.如图所示,a、b为环绕某红矮星运行的行星,a行星的运行轨道为圆轨道,b行星的运行轨道为椭圆轨道,两轨道和红矮星都在同一平面内。
已知a行星的公转周期为18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行星的公转周期大于18天B.b行星在轨道上运行的最大速度小于a行星的速度C.若已知b行星轨道半长轴,可求得红矮星的密度D.若已知a行星的轨道半径,可求得红矮星的质量16.如图所示为某粒子分析器的简化结构。
金属板P、Q相互平行,两板通过直流电源、开关相连,其中Q板接地。
一束带电粒子,从a处以一定的初速度平行于金属板P、Q射入两板之间的真空区域,经偏转后打在Q板上如图所示的位置。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使该粒子束能从Q板上b孔射出(不计粒子重力和粒子间的相互影响),下列操作中可能实现的是A.保持开关S闭合,适当上移P极板B.保持开关S闭合,适当左移P极板C.先断开开关S,再适当上移P极板D.先断开开关S,再适当左移P极板17.图甲为小型旋转电枢式交流发电机的原理图,其矩形线圈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固定轴OO'(OO'沿水平方向)匀速转动,线圈的两端经集流环和电刷与电阻R=10Ω连接,与电阻R并联的交流电压表为理想电压表,示数是10 V。
河南省普通高中2017届高三语文毕业班适应性测试试题不分版本

河南省普通高中2017届高三语文毕业班适应性测试试题不分版本2017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毕业班高考适应性测试语文考前须知: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二卷(表达题)两局部。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儒家最关心的是群体生存秩序问题。
群体生存秩序在观念领域中的反映。
即所谓的“人伦〞或广义的“伦理〞,其实就是一套社会标准及其制度。
这套制度标准,儒家称之为“礼〞。
一部《周礼》,其实就是一整套社会标准建构和制度安排。
在这个意义上,儒学就是“礼学〞。
对于儒家的“礼〞,社会上甚至儒学界内部都存在着认识上的严重误区,这导致当前儒学复兴中普遍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就是往往用前现代的社会标准及其制度来评判现代性的社会生活方式和现代人的行为方式。
这是由于人们未能明白,在周孔孟荀的原典儒学中,作为社会标准及其制度的“礼〞既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又有特殊性和变动性。
一个简单的事实是,任何社会群体都需要一套社会标准及其制度,都需要一套“礼〞,就此而论,“礼〞是普遍的、永恒的。
孔子指出:“无礼那么乱。
〞荀子讲得更为具体:“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那么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那么不能不争,争那么乱,乱那么穷。
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
因此,孔子要求人们“克己复礼〞,即克制个体的情欲、而遵守社会群体的标准及其制度。
“不学礼,无以立〞,即是说,一个人如果不遵守社会标准及其制度,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必定为这个群体所不容。
这一点直到现代自由社会依然是成立的,因为自由的保障是法治,而法治意味着作为一种社会标准的法律及其制度成为社会的最高规那么,即没有任何人或组织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
如果仅仅这样理解“礼〞,那还是偏颇的,因为不同历史时代的不同生活方式需要不同的社会标准及其制度,这就意味着“礼〞具有特殊性和变动性。
河南郑州市2017年高考语文三模考试

“哦。”他犹豫了片刻,脸上终于放松下来。“有啊,你进来吧。”
她走进来,很快就把那些旧书旧报刊归到了一起。看到她麻利的动作,他想了想,又从书橱上翻出了些旧杂志,轻轻地放在了那堆她摆放得整整齐齐的旧报刊上。
“一斤两毛钱,阿弟。我去拿秤子。”她满脸堆笑地说。
B.“青海道”“青唐道”和草原丝路之所以又称“吐谷浑道”“吐蕃道”和“回纥道”,是因为它们曾分别被吐谷浑、吐蕃和回纥控制过。
C.古代丝绸之路的开拓与繁荣,不能否定我国古代北方和两北游牧民族所做出的贡献,更不能忽视中原王朝的长期经营和有效治理。
D.丝绸之路联结着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内地汉民族与边疆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这个多元统一体的形成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丝绸之路在汉、北魏、唐、宋、元等朝代比较繁荣,但因战乱等因素的影响,它在历史上也有过衰落的时候。
B.在西夏和宋朝的贸易中,“惟茶最为所欲之物”,这说明当时西夏人已有饮茶的习惯,可见物产上的互通有无也可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C.从生活中常见的胡桃(核桃)、胡瓜(黄瓜)、胡豆(蚕豆)、胡萝卜等农产品的名称可以看出,它们很可能是从西域传入中原的。
河南郑州市2017年高考语文三模考试
———————————————————————————————— 作者:
———————————————————————————————— 日期:
河南省郑州市2017年高考语文三模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1.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古代丝绸之路架起了一座交流物产、连通人心的桥梁,对我国各民族交流融合、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往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州市2017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本试题卷共10页,22题。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合乎要求的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
”古代丝绸之路架起了一座交流物产、连通人心的桥梁,对我国各民族交流融合、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往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古代丝绸之路大体有草原道、绿洲道、茶马道以及海上道四条。
除了汉族,北方和西北游牧民族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开拓者,他们的马队和骆驼队踏出了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草原丝路。
他们的迁徒浪潮、相互交往以及游牧经济特点,使其自然而然地成为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角色。
继月氏、匈奴之后,鲜卑、吐谷浑、吐蕃、回纥、党项等民族,都曾和丝绸之路结下不解之缘,有的甚至一度控制了草原道和绿洲道,成为经营东西方贸易的主角。
公元439年,鲜卑建立的北魏政权统一了我国北方,使丝绸之路自汉代以来再度繁荣起来。
北魏、西夏占据河西走廊后,吐谷浑控制的“青海道”和吐蕃控制的“青唐道”成为中原和南方通往西域的通道。
因此,“青海道”又称“吐谷浑道”,“青唐道”又称“吐蕃道”。
再看回纥,其与唐朝贸易换回的绸绢,除了供贵族享用,还通过“草原道”大量转输到西方。
“安史之乱”后,吐蕃完全占据了河西走廊及陇右地区,传统的丝绸之路东段受到阻遏,唐朝和西域各国的交往一度绕道回纥居住地。
因此,这一时期的草原丝路有“回纥道”之称。
在肯定我国古代北方和西北游牧民族为丝绸之路的开拓与繁荣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更要充分认识中原王朝的主体作用。
张骞出使西域之后,汉、唐、元、明各朝代为了经营西域,保障丝绸之路畅通,在丝绸之路沿途设置馆舍以提供食宿,建立都护府、都督府等以加强治理。
这些措施对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和安全具有决定性作用。
丝绸之路密切了我国古代民族关系,也密切了东西方关系。
中原、江南以及巴蜀的名茶不仅输入西域、青藏高原与漠北,也输入西方。
在西夏与宋朝的贸易中,“惟茶最为所欲之物”。
同时,西域和中亚、欧洲的物产和文化也传入内地,今天内地随处可见的石榴、葡萄、大蒜、菠菜等,都是汉朝时从西域传入内地的。
到了唐朝,丝绸之路的东端终点长安、洛阳成为西城文化的荟萃之地,上至宫廷、下至百姓无不受西域文化的影响,穿胡服、食胡饼、听胡音成为时尚。
到了宋朝,中国的茶叶和丝绸被大量贩运到西方,西方的玛瑙、琥珀、琉璃等被大量转售到中国。
元朝时,中国的雕版与活字印刷术、火药等通过丝绸之路传到欧洲,欧洲和阿拉伯的天文、数学、医药、建筑等科学技术也传入中国。
中华民族是诸多民族相互接触、融合形成的多元统一体,在其形成过程中,丝绸之路是重要的沟通渠道与交流舞台。
丝绸之路像一条纽带,联结着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联结着内地汉族人民与边疆少数民族人民。
当前,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续写古代丝绸之路的传奇,它不仅会继续描绘我国各民族交流融合五彩斑斓的画卷,还会进一步架起东西方各民族交流交往的桥梁。
(摘编自杜建录《丝绸之路是民族交流融合的舞台》)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鲜卑、吐谷浑、吐蒂等少数民族有的曾一度控制了丝绸之路的草原道和绿洲道,成为当时经营东西方贸易的主角。
B.北方和西北游牧民族与汉族一起用马队和骆驼队踏出了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草原丝路,成为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角色。
C.丝绸之路的东端终点长安和洛阳在唐朝时成为西域文化的荟萃之地,当时的朝野上下无不受到西域文化的影响。
D.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有助于推进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我国各民族的融合及东西方各民族的交往交流。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古代丝绸之路大体上有草原道、绿洲道、茶马道、海上道四条,汉族及北方、西北的游牧民族都是其重要的开拓者。
B.“青海道”“青唐道”和草原丝路之所以又称“吐谷浑道”“吐蕃道”和“回纥道”,是因为它们曾分别被吐谷浑、吐蕃和回纥控制过。
C.古代丝绸之路的开拓与繁荣,不能否定我国古代北方和两北游牧民族所做出的贡献,更不能忽视中原王朝的长期经营和有效治理。
D.丝绸之路联结着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内地汉民族与边疆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这个多元统一体的形成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丝绸之路在汉、北魏、唐、宋、元等朝代比较繁荣,但因战乱等因素的影响,它在历史上也有过衰落的时候。
B.在西夏和宋朝的贸易中,“惟茶最为所欲之物”,这说明当时西夏人已有饮茶的习惯,可见物产上的互通有无也可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C.从生活中常见的胡桃(核桃)、胡瓜(黄瓜)、胡豆(蚕豆)、胡萝卜等农产品的名称可以看出,它们很可能是从西域传入中原的。
D.丝绸之路是一条连通东西方的重要商贸之路和文化交流之路,元朝以前丝绸之路以物产交流为主,而元朝以后则以科技文化交流为主。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阿弟黎晗她第一次来,他在看一份文件,没注意到她。
她在窗外探了探头,轻轻地喊了声:“阿弟。
”他吓了一跳,抬头看到了一张干瘦而谦卑的脸。
他惊得差点从椅子上站起来。
她在窗外站着,摩挲着双手,挺局促的样子。
“有没有废纸旧报纸卖,阿弟?”“哦。
”他犹豫了片刻,脸上终于放松下来。
“有啊,你进来吧。
”她走进来,很快就把那些旧书旧报刊归到了一起。
看到她麻利的动作,他想了想,又从书橱上翻出了些旧杂志,轻轻地放在了那堆她摆放得整整齐齐的旧报刊上。
“一斤两毛钱,阿弟。
我去拿秤子。
”她满脸堆笑地说。
“送你,都拿去吧。
”他轻声说。
她再进来的时候,手上多了一个拖把。
“我帮你拖一下地吧!阿弟你人真好……”她的脸上又有了那份谦卑。
他心里突然烦躁起来。
“不要了,你去吧。
我要做事情了!”他板着脸说。
“好好好。
这个阿弟人真好……”她麻利地把那些旧报刊塞进麻袋,一只手拖着袋子,另一只手举着拖把出去了。
办公室一下子空了下来,他什么事情都做不下去了。
她的声音,她的样子,她的动作,她消瘦的背影,她脸上谦卑的表情,太像他已经去世多年的母亲了……母亲去世的时候,就是她现在这个年纪。
她现在的这个样子,就是母亲最后留在他记忆中的样子……从这以后,他留了心,别人来收旧报刊,他一概回绝。
他把所有的旧报刊都留给了她。
屋角的报刊堆得有点高了,偶然问看到,他会在心里突然想起她。
有一回,他到另外一栋楼去开会,看到过道上堆满了旧报刊,他忍不住停下脚步观望了一下。
果然是她的收获,她正在帮人家拖地板呢。
她突然看到他,抬手捋了捋垂下的发绺,有点害羞地笑了。
他也笑着点了点头。
刚好旁边有同事看到了,很奇怪地看了他一眼。
他迅速收起脸上的笑意,很快走开了。
她对他还是一副唯唯诺诺的表情。
“阿弟,你人真好!”她总是这样说。
他笑笑,没有接她的话。
“阿弟”是这个地方父母对儿子的称呼,也是哥哥姐姐对弟弟的称呼,在更大的范围内,只要是年纪小的男性,都可以这样叫。
母亲一直到临终,都是这样叫他的。
她的声音太像母亲了。
她渐渐在机关大院混熟了,生意越做越顺。
要过年的时候,他看到她购置了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每天都载着满满一大车废品,吃力地骑出机关大院。
年前的最后一天,她带了个小学生模样的男孩。
看到那个男孩,他眼睛一亮,慢慢地走了过去。
她骑在三轮车上,小男孩跟在车后面。
“阿弟,你扶住,别让东西掉下来!”她嚷嚷着。
他就站在车的后面。
小男孩发现了他,不经意地看了他一眼。
小男孩和他小时候一样瘦,但跟他长得一点也不像。
他有些失落,却长嘘了一口气。
他要走开时,三轮车突然刹住了。
她和她的三轮车被门卫拦住了。
是一个新来的保安,态度非常强硬。
她忙不迭地解释着。
“阿弟,我跟你讲,我一直在这里面收东西的……阿弟,我不骗你……”“谁是你阿弟!”保安不耐烦地呵斥她,“你这东西怎么来的?啊,我怎么知道你是买的还是怎么的!”他看到了那个小男孩眼里藏着的泪光,捕捉到了那泪光中的委屈和愤怒。
他想起了自己的童年。
这时候她看到了他。
“阿弟……”她朝他虚弱地喊了一声。
他毫不犹豫地走了上去。
他胸前的工作牌子让那个保安的声音小了下去。
她和她满满的一车废品慢慢地出去了,小男孩跟在后面。
他心里涌出了一种酸楚……过了年上班以后,他突然被任命为机关事务管理局的局长。
过了几天,那个新来的保安唯唯诺诺来找他。
“领导,不好意思,那天……那天我刚来,不知道那个女的是您家亲戚……”“你说什么?”他脸上瞬间布满了怒气。
保安走了之后,他把保卫科科长喊了过来。
从此,她再也没有出现在这个机关大院。
半个月以后,那个保安被炒了。
(选自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朱红与深蓝》,有删改)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第一段中“他惊得差点从椅子上站起来”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了他看到收废品的女人时的惊异,为后文写那女人的样子很像他早年过世的母亲做了铺垫。
B.当收废品的女人带着谦卑的神情说要帮他拖地时,本来态度很好的他“突然烦躁起来”,这可能是因为她让他想起自己的母亲也曾在人前这样谦卑,心里很不是滋味。
C.小说中插入“‘阿弟’是这个地方父母对儿子的称呼”这句话,与小说开头他听到轻轻一声“阿弟”就“吓了一跳”相照应,使小说的情节发展更入情入理。
D.那个唯唯诺诺向他道歉的保安被辞退,应该是他授意的结果,小说结尾这看似赘余的一笔却深刻揭示了他睚眦必报、公报私仇的狭隘。
5.类似“阿弟你人真好”这样的话在文中多次出现,有什么作用?请简要概括。
(4分)6.收废品的女人后来再也没有出现在那个机关大院,应该是他吩咐保卫科科长不让他进的,这样的情节安排符合情理吗?请结合文本阐述你的理由。
(7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追求小说创作的无限可能在生前,王小波的小说很少有人敢出版,但是他的杂文却已得到广泛认可。
作为小说家,他的文笔非常出色,杂文比一般作者的更具可读性。
王小波的杂文大多刊登在《三联生活周刊》上,《东方》、《南方周末》等杂志也是他的主要阵地。
有编辑回忆说,在当时的思想界,王小波的名气已经很大了,他随便写点什么,就有杂志抢着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