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高一化学知识小卡片·“18电子”微粒小结43
高一化学上下册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上下册知识点总结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它在高一的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
下面是高一化学上下册的知识点总结。
一、化学基础知识1. 元素与化合物- 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化合而成的纯净物质。
- 常见元素有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过渡元素。
2. 原子与分子- 原子是构成元素的最小单位,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化合而成的最小单位。
- 原子的电子分布遵循八个电子规则,即原子中最稳定的状态是外层电子满足8个。
3. 原子序数与质量数- 原子序数代表元素的电子数和特性,质量数代表元素中质子和中子的总数。
- 同一原子序数的元素称为同位素,它们的质量数不同。
4. 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用于表示化学反应,反应物在方程式的左侧,生成物在方程式的右侧。
- 方程式应满足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的原则。
5. 配位化合物- 配位化合物是由一个中心离子和周围配位体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化合物。
- 配位数是指配位离子周围配位体的个数。
6. 酸碱中和反应- 酸与碱的中和反应会生成盐和水。
- 酸中和反应的指标是pH值,pH值越低,溶液越酸;pH值越高,溶液越碱性。
7. 催化剂- 催化剂可以加速化学反应的速率,但本身在反应中不发生永久改变。
- 催化剂的存在可以使反应路径变得更简单,降低活化能。
8. 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是指反应物和生成物在反应中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 平衡常数描述了平衡体系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关系。
二、化学反应1. 金属活动性- 金属的活动性指的是金属与水、酸等物质发生反应的能力。
- 活动性越高的金属越容易与其他物质反应。
2. 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的一种。
- 酸和碱反应会生成盐和水。
3.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失去或获得电子的反应。
- 氧化剂会接受电子,称为被还原剂;还原剂会失去电子,称为被氧化剂。
4.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电解质在水中能够解离成离子,可以导电;非电解质不能解离成离子,不能导电。
电子版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

电子版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一、化学基本概念1.1 物质的分类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结构、转化等的一门自然科学,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科学。
物质是世界上的一切具体存在的事物的统称。
物质可以分为元素和化合物两大类,其中元素是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纯净物质,而化合物则是由不同种原子按一定的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
1.2 元素元素是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物质,它不能分解为更简单的物质,是构成化合物的最小单位。
目前,化学家们已经发现了92种自然元素和人工合成的数种元素。
元素的种类很多,且各种元素都有不同的性质,因此必须正确分类和理解各种元素的性质。
1.3 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原子按一定的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按照一定的化学组成比例结合而成的。
化合物的性质一般不能从它的组成元素推断出来,因此需要进行相应的化学实验才能得出化合物的性质。
1.4 混合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纯净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混合物的成分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物理分离,属于物理变化。
二、原子结构2.1 原子的组成原子是构成一切物质的最小单位,它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和中子集中在原子的中心,构成原子的核,而电子围绕原子核不断运动。
2.2 质子、中子和电子质子是原子核中的正电荷粒子,其质量为电子质量的1836倍;中子是原子核中的中性粒子,其质量与质子相仿;电子是绕原子核运动的负电荷粒子,其质量远远小于质子和中子。
2.3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元素原子序数、原子结构和性质规律等因素对元素进行分类排列的表格。
元素周期表的主体是周期表主体,根据元素原子序数、原子结构和性质规律等因素对元素进行分类排列的表格。
元素周期表的主体是周期表主体。
元素周期表的左侧是金属元素,右侧是非金属元素。
2.4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原子的结构和性质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对原子结构的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元素的性质。
例如,原子的电子层结构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目决定了元素的周期性等。
高一化学课本电子版知识点

高一化学课本电子版知识点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在教育领域,电子版教材逐渐取代传统纸质教材,成为学生学习的新选择。
对于高一化学课本电子版的知识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化学基础知识高一化学是化学课程中的入门阶段,涉及到了一些基础的概念和原理。
首先是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主要是物质的微观世界。
在电子版化学课本中,可以通过文字、图片、动画等多媒体形式,对这些基础知识进行详细解释。
二、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原子结构是高一化学中的重要内容。
包括原子的组成部分:质子、中子和电子,以及它们的相互作用。
电子版化学课本采用多媒体手段,可以展示不同原子的结构模型,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原子的组成和特点。
此外,元素周期表也是高一化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电子版课本,学生可以了解不同元素的周期性规律和特性,掌握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三、化学键与化学方程式化学键是物质中原子之间相互连接的力。
高一化学课本中,展示了不同类型的化学键和它们的特点。
通过电子版课本,学生可以观察到原子间的结构变化,深入理解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过程。
此外,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的符号表示,电子版课本可以通过动画和模拟实验等形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反应过程和方程式的平衡性。
四、离子反应与酸碱中和离子反应是高一化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电子版化学课本可以通过动画和实验视频等形式,展示离子的生成和反应过程,帮助学生掌握离子反应的原理和特点。
同时,酸碱中和也是高一化学的重要内容,电子版课本可以通过模拟实验等形式,让学生观察到酸碱中和反应的现象和过程。
五、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是高一化学中的难点之一。
电子版化学课本可以通过文字和图像,详细解释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规律,同时还可以通过电子化学电池的演示,让学生了解电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转移和作用。
此外,电子版课本还可以展示电解过程的动态变化,帮助学生理解电化学的基本原理。
高一化学常识必记知识点

高一化学常识必记知识点化学是一门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的科学,对于高中化学学习的初学者来说,常识的掌握至关重要。
下面是一些高一化学常识必记的知识点,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1. 原子结构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包含着质子、中子和电子三种基本粒子。
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电子绕核运动。
质子和中子的质量相近,质子的质量大约为中子的两倍。
电子的质量很小,约为质子和中子质量的1/1800。
2.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一种将元素按照原子序数排列的表格。
元素周期表分为主体部分和边框部分。
主体部分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排列,每个元素的位置标有原子序数和原子符号。
边框部分分别标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序数。
3. 元素的命名和符号元素的命名是由国际上的科学家共同制定的,符合一定的规则。
元素的名称第一个字母大写,后续字母小写(如氧、铁、铜)。
元素的符号通常是元素名称的第一个或前两个字母(如O、Fe、Cu)。
4. 化学键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形成分子。
化学键可以分为离子键和共价键。
离子键是通过正、负离子间的吸引力形成的,共价键是通过原子间电子的共用形成的。
共价键又分为单、双、三键,表示原子间共用的电子对的数量。
5. 物质的状态和性质物质可以分为固态、液态和气态。
固态物质的分子排列紧密,呈现定形。
液态物质的分子间力较弱,无定形。
气态物质的分子间力最弱,无定形且具有高度的流动性。
6.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发生变化,形成新的物质的过程。
化学反应通常包括原料、产物、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热。
7. 酸、碱和盐酸是指能产生H+离子的物质,常见的酸有盐酸、硫酸等。
碱是指能产生OH-离子的物质,常见的碱有氢氧化钠、氨水等。
酸和碱反应生成的产物称为盐,盐是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8. 液体溶液溶液是由溶剂溶解溶质而形成的混合物。
其中,溶剂是溶解度较大的物质,溶质是溶解度较小的物质。
溶液可以分为饱和溶液、过饱和溶液和稀溶液。
高中化学常见的10电子和18电子微粒总结学习资料

NH2−
四核10电子的
NH3
H3O+
五核10电子的
CH4
NH4+
(二)“18电子”的微粒
一核18电子的
Ar
K+、Ca2+、Cl‾、S2−
二核18电子的ຫໍສະໝຸດ F2、HClHS−三核18电子的
H2S
四核18电子的
PH3、H2O2
五核18电子的
SiH4、CH3F,NH2OH
六核18电子的
N2H4、CH3OH
民族性手工艺品。在饰品店里,墙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小饰品,有最普通的玉制项链、珍珠手链,也有特别一点如景泰蓝的手机挂坠、中国结的耳坠,甚至还有具有浓郁的异域风情的藏族饰品。离子
1、DIY手工艺市场状况分析一核10电子的
Ne
N3−、O2−、F−、Na+、Mg2+、Al3+
二核10电子的
HF
OH−、
三核10电子的
1、购买“女性化”
据调查统计在对大学生进行店铺经营风格所考虑的因素问题调查中,发现有50%人选择了价格便宜些,有28%人选择服务热情些,有30%人选择店面装潢有个性,只有14%人选择新颖多样。如图(1-5)所示
附件(二):调查问卷设计2003年,全年商品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1%。消费品市场销售平稳增长。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20.64亿元,比上年增长9.1%。分子
C.丙中含有第2周期ⅣA族的元素,则丙一定是甲烷的同系物
D.丁和甲中各元素质量比相同,则丁中一定含有-1价的元素
注:其它诸如C2H6、N2H5+、N2H62+等亦为18电子的微粒。
典型题目:
甲、乙、丙、丁4中物质分别含2种或3种元素,它们的分子中各含18个电子。甲是气态氢化物,在水中分步电离出两种阴离子。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高一化学全部知识点

高一化学全部知识点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它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高一化学作为初中化学的延续和拓展,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原子结构、化学键、化学反应和物质的性质等方面,总结高一化学的全部知识点。
一、原子结构1. 原子的组成: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三种基本粒子组成,质子和中子集中在原子核中,电子在核外运动。
2. 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壳层结构,第一壳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第二壳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以此类推。
3. 原子序数和质子数:原子的原子序数等于其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也等于其核外电子数。
二、化学键1. 电子的转移和共享:化学键形成时,电子可以通过转移或共享来实现稳定排布。
2. 离子键:离子键是由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通过电子转移形成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的吸引力而存在。
3. 共价键:共价键是由非金属元素之间的电子共享形成的,有单键、双键和三键之分。
4. 金属键:金属元素之间的化学键,电子在金属晶格中自由流动。
三、化学反应1. 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通过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物在化学方程式的左边,生成物在右边,中间用箭头连接。
2. 反应类型:化学反应可以分为氧化还原反应、酸碱反应、沉淀反应、气体生成反应等。
3. 摩尔和物质的量:物质的量通过摩尔来表示,1摩尔物质的量为6.02×10²³个粒子。
4. 反应速率:反应速率是指反应物消失或生成的速度,可通过反应物浓度的变化来衡量。
四、物质的性质1. 密度:物质的密度是单位体积内的质量,常用公式为密度=质量/体积。
2. 火燃性:物质的火燃性是指物质在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时是否能燃烧。
3. 酸碱性:物质可以分为酸性、碱性和中性,通过pH值来衡量。
4. 溶解性:物质可以在特定条件下与溶剂发生溶解反应,形成溶液。
五、化学实验1. 实验操作:化学实验需要注意实验器材的选择和使用,性质的判断和变化的观察。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总结.docx

《必修 2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知识总结一. “10电子 ”、 “18电子 ”的微粒小结1. “ 10电子 ”的微粒:分子 离子单核 Ne N 3- 、O 2- 、 F - 、 Na +、 Mg 2+、 Al 3+双核 HF OH -、三核H 2O NH 2 -四核NH 3 3 +CH 4H O+五核NH 42. “ 18电子 ”的微粒分子 离子单核Ar K +、 Ca 2+ 、Cl  ̄、S 2-双核 F 2、 HClHS -三核H 2 S四核 PH 3、 H 2 O2五核 SiH 4、 CH 3F 六核 N 2H 4 、CH 3OH八核CH 3CH 3注:其它诸如C 2H 6、 N 2H 5+、 N 2H 62+ 等亦为 18 电子的微粒。
二.微粒半径的比较:1.判断的依据 电子层数: 相同条件下,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
核电荷数: 相同条件下,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条件下,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2. 具体规律:( 1)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稀有气体除外)如: Na>Mg>Al>Si>P>S>Cl.(2)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
如: Li<Na<K<Rb<Cs(3)同主族元素的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
如:F -- <Cl --<Br --<I --(4)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
如:F -> Na + >Mg 2+>Al 3+(5)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的微粒半径,价态越高离子半径越小。
如Fe>Fe 2+>Fe 3+三.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1.元素性质的范畴原子半径判断金属性的方法元素的性质判断非金属性方法元素的主要化合价 元素的第一电离能 元素的电负性2.同周期:从左到右( 1)元素原子结构: 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增多( 2)元素性质:元素的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 原子半径减小;金属单质的还原性减弱,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增强;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增强,非金属阴离子的还原性减弱。
高一化学每节总结归纳知识点

高一化学每节总结归纳知识点第一节:化学的基本概念与性质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转化过程及其应用的科学。
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包括元素、化合物、分子、离子、原子核等。
而化学的性质主要包括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在化学中,我们要熟悉各种物质的性质、反应和转化过程。
基本的性质包括颜色、气味、凝固点、熔点、沸点、密度等,而化学性质主要涉及到各种反应类型,如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还原反应等。
第二节: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描述元素的一种方式,由德国化学家门捷列夫于19世纪发现和发展。
元素周期表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大小排列,同时也按照元素的性质分成了许多不同的组和周期。
周期表上每个元素的方块里标有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和相对原子质量。
周期表还可以通过元素的一些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电子结构等进行分类。
第三节:化学键化学键是由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的,可分为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
共价键通常发生在非金属元素之间,原子通过共享电子来形成化学键。
离子键通常发生在金属和非金属元素之间,原子通过转移电子形成化学键。
而金属键则发生在金属元素之间,原子通过电子云重叠形成化学键。
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会引起物质的变化与转化。
了解不同类型的化学键能帮助我们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反应机制。
第四节: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质的浓度变化。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包括反应物质的浓度、温度、压力、物质的表面积等。
其中,温度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提高温度会加速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速率可以通过实验方法进行测定,如观察颜色的变化、计算产物生成速率等。
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和控制化学反应的进行。
第五节:溶液和溶解度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其中溶质是溶解在溶剂中的物质,溶剂是用来溶解溶质的物质。
溶液的浓度可以通过溶质的质量或体积与溶液总质量或体积的比值来表示。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能够达到的最大浓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化学知识小卡片(43) _____班姓名_________ 知识点:“18电子”微粒小结:
练习:按下列提示完成上表。
“18电子”微粒小结书写规则:
1)以Ar为中心辐射两边可以写出:
①分子:HCl、H2S、PH3、SiH4;
②离子:K+、Ca2+、Cl-、S2-、HS-、P3-(很少见);
2)由9电子物质衍生出来的微粒:
①两个9电子粒子合并成的分子:F2、H2O2、N2H4(肼)、CH3CH3、CH3OH、CH3F等;
提示:F、OH、NH2、CH3(这种写法不规范)都只有9电子。
高一化学知识小卡片(43) _____班姓名_________ 知识点:“18电子”微粒小结:
练习:按下列提示完成上表。
“18电子”微粒小结书写规则:
1)以Ar为中心辐射两边可以写出:
①分子:HCl、H2S、PH3、SiH4;
②离子:K+、Ca2+、Cl-、S2-、HS-、P3-(很少见);
2)由9电子物质衍生出来的微粒:
①两个9电子粒子合并成的分子:F2、H2O2、N2H4(肼)、CH3CH3、CH3OH、CH3F等;
提示:F、OH、NH2、CH3(这种写法不规范)都只有9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