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全身体格检查的重点与难点
规范全身体格检查的重点与难点

规范全身体格检查的重点与难点
第42页
三、头颈部
1、头部:外形、触诊
2、眼:眉毛、结膜、巩膜、眼球运动、瞳孔反 射、调整辐辏反射
3、鼻:外鼻、鼻前庭、中隔、通气、副鼻窦 4、耳:外耳道、乳突 5、口:唇、牙齿及牙龈、舌、口腔黏膜、口咽
部、扁桃腺、
规范全身体格检查的重点与难点
第43页
6、颈部:外形、皮肤、活动、副神经功效(耸 肩、转颈肌力)、甲状腺、血管、气管、血管 听诊
规范全身体格检查的重点与难点
第39页
请被检者站立 小脑功效 步态 检验腰部运动 (谢谢被检
者合作 )
检验全部结束
规范全身体格检查的重点与难点
第40页
小结:国内全身体格检验内容
规范全身体格检查的重点与难点
第41页
患者卧位
一、普通检验与生命体征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测两次)
二、普通检验
发育、营养、体型、神志、面容表情 淋巴结(头颈部8组、腋窝5组、滑车上)
规范全身体格检查的重点与难点
第17页
滑车上淋巴结检验
触诊左滑车上淋巴结时检验者用左手扶 托被检者左前臂,并曲肘约90度,以右 手小指固定在被检者肱骨内上髁,示、 中、环指并拢,在其上2-3cm处肱二、三 头肌肌沟中,纵行、横行滑动触摸滑车 上淋巴结。同法检验右滑车上淋巴结
规范全身体格检查的重点与难点
用两手放在肩胛间区上、下、内、外及 肩胛下区对称部位检验语颤,注意双手 交叉比较
规范全身体格检查的重点与难点
第28页
背部叩诊
背部叩诊包含肩胛间区左右上下部位, 左右腋后线、肩胛线上下部位
规范全身体格检查的重点与难点
第29页
肺下界移动度检验(有两种方法)
全身体格检查标准及评分注意事项

“全身体格检查”考核评分标准 1 (一般检查、头颈部)科室姓名分数“全身体格检查”考核评分标准 1 (一般检查、头颈部)1.要求在10分钟内完成个部分体格检查。
时间一到,立即中止查体,未查部分无分。
操作错误、顺序颠倒,按程度扣分2.提问:(5分)“全身体格检查”考核评分标准 2 (前胸部、肺部、心脏)科室姓名 分数提问:(5)项目 评分标准扣分前胸 部 和肺 部 47 心脏 48 1. 视诊前胸部皮肤、呼吸运动、肋间隙、胸壁静脉口述(漏一项-0.1 );蹲下观察胸廓外形 (0.5 );视诊两侧乳房、乳头的位置(1) (口述)。
[2.0]2. 触诊腋窝淋巴结。
左手扶着被检者左前臂,右手指并拢,掌面贴近胸壁向上直达腋窝顶部滑~动触诊(1 )。
然后依次触诊腋窝后壁(1)、内侧壁(1)、前壁(1)。
触诊腋窝前壁时,注意拇 指和四指的配合。
再翻掌向外 ,触诊腋窝外侧壁(1 )。
左手检查右腋窝淋巴结,方法同前。
[双侧各5分,共10.0]3. 触压胸廓,了解胸廓的弹性,检查皮下气肿、胸壁压痛、胸骨压痛。
[各0.5分共2.0]女性则常规触诊乳房,先查健侧,后查患侧(1 )。
按内上、外上、尾部、内下、外下顺序由浅入 深触诊(2),最后触诊乳头(1 )。
[4.0]4.检查胸廓扩张度。
两手掌及伸展的手指置于胸廓前下部的对称位置,左右拇指分别沿两侧肋 缘指向剑突(0.5),两拇指间距约 2cm (0.5 )。
然后嘱被检者作深呼吸动作(1)[2.0]5. 触诊语音震颤。
将双手掌置于被检者胸部上、中、下三部位(各 等强度发“ yi ”长音,并双手作一次交换。
6. 触诊胸膜摩擦感。
双手掌置于被检者胸廓下侧部 ,嘱其深吸气。
0.5 )的对称位置,嘱其以同[3.0][1.0]7. 检查胸部叩诊音分布。
由第1肋间至第4肋间,按由外向内(1)、自上而下(1)、两侧对照(2)的原则叩诊。
手法正确(3)报告叩诊情况(1)[8.0]8. 肺下界叩诊。
全身体格检查(带汇报)

检查者用双手将受检者上臂平放在身体两侧,肘关节放在床上。双手放在剑突部位。 等10分钟到时(检查颈部时)取出体温计,汇报读数。
将体温计甩至35度以下,将体温计水银头放入长套筒内,再盖好蓝色短帽。
(6)触诊桡动脉至少30秒; (右手测受检者右手,计数) 汇报:脉搏每分钟76次,脉搏有力、节律整齐,血管弹性正常。
(4)观察发育、营养、面容、表情和意识等一般状态;
汇报:患者发育正常、营养良好、表情自然、无病态面容、神志清醒、自动体位、 异常情况:发育不良、超常。营养;中等、不良、肥胖、恶液质。
(5)测量体温(腋温,10分钟);
汇报; 体温摄氏36度6。
手法; 手不能触及水银部位,将温度标记甩至35度以下,看手表开始计时。
4、体格检查应注意原则的灵活性。
如急诊、重症病人,可能需要简单体检后即着手抢救或治疗,遗留的内容待病情稳定后补充。
5、全身体格检查的顺序总的原则来自; 先整体后局部,从上到下、由前向后、自外向内、先左后右的顺序进行,
检查手法一般是按视触叩听的顺序,腹部按视听叩触进行。具体检查部位顺序如下:
①卧位受检者: 一般情况和生命体征→头面颈部→前、侧胸部(心、肺)→(受检者取坐位)后背部(包括肺、脊柱、肾区、骶部)→(卧位)腹部→上肢、下肢→肛门直肠→外生殖器→神经系统(最后为站立位)
②坐位受检者:一般情况和生命体征→上肢→头颈部→后背部(包括肺、脊柱、肾区、骶部)→(受检者取卧位)前胸部、侧胸部(心、肺)→腹部→下肢→肛门直肠→外生殖器→神经系统(最后站立位)。
保证分段而集中的体格检查顺利完成。受检者仅有二、三次体位更动。
6、掌握检查的进度和时间。一般应尽量在30~4Omin内完成。
全身体格检查

• 7.下肢
• (144)正确暴露下肢; • (145)观察双下肢外形、皮肤、趾甲等; • (146)触诊腹股沟区有无肿块、疝等; • (147)触诊腹股沟淋巴结横组; • (148)触诊腹股沟淋巴结纵组; • (149)触诊股动脉搏动,必要时听诊; • (150)检查髋关节屈曲、内旋、外旋运动; • (151)检查双下肢近端肌力(屈髋); • (152)触诊膝关节和浮髌试验; • (153)检查膝关节屈曲运动; • (154)检查髌阵挛; • (155)触诊踝关节及跟腱; • (156)检查有无凹陷性水肿; • (157)触诊双足背动脉; • (158)检查踝关节背屈、跖屈运动; • (159)检查双足背屈、跖屈肌力; • (160)检查踝关节内翻、外翻运动; • (161)检查屈趾、伸趾运动; • (162)检查下肢触觉(或痛觉); • (163)检查膝腱反射; • (164)检查跟腱反射; • (165)检查Babineski征; • (166)检查Oppenheim征; • (167)检查Kernig征; • (168)检查Brudzinski征; • (169)检查Lasegue征。
3
8、掌握检查的进度和时间。熟悉检查项目之后,可以使体检从 容不迫、井然有序地进行。为了避免检查给患者带来的不适 或负担,一般应尽量在30~40min内完成。
9、检查结束时应与患者简单交谈,说明重要发现,患者应注意 的事项或下一步的检查计划。但如对体征的意义把握不定, 不要随便解释,以免增加患者思肢
• (123)正确暴露上肢; • (124)观察上肢皮肤、关节等; • (125)观察双手及指甲; • (126)触诊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 • (127)检查指关节运动; • (128)检查上肢远端肌力; • (129)触诊腕关节; • (130)检查腕关节运动; • (131)触诊双肘鹰嘴和肱骨髁,决突 • (132)触诊滑车上淋巴结; • (133)检查肘关节运动; • (134)检查屈肘、伸肘的肌力; • (135)暴露肩部; • (136)视诊肩部外形; • (137)触诊肩关节及其周围; • (138)检查肩关节运动; • (139)检查上肢触觉(或痛觉); • (140)检查肱二头肌反射; • (141)检查肱三头肌反射; • (142)检查桡骨骨膜反射; • (143)检查Hoffman征。
体格检查基本方法(2)

第四节 听诊
听诊是医生直接用耳或借助听诊器,听取 体内脏器活动时发生的音响。根据音响变 化,推断脏器病变的情况。听诊法有:
《一》直接听诊法 就是直接把耳朵贴于病人体表被检查部位
5、复诊和巡诊病房时都要作必要的复查。 因反复检查可及时发现新的体征和原体征 的改变。以便判断病情的演变和不断的补 充或纠正诊断。
第一章 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
包括:
视、 触、 叩、 听和嗅五个方面,操作时可相互配合,按 一定顺序进行,所以我们先从:
第一节、视诊
即医生用视觉观察病人全身和局部 表现的一种方法,实际上与人一接触 视诊就已开始。视诊内容即全身视诊 和局部视诊。
3、环境要安静、室温要适宜、光线要充足、 被检部位暴露充分、力求系统全面。若病 情危重,不允许作详细检查时,则应根据 主诉和临床表现,做重点检查,积极抢救, 病情好转后,再进行补充检查。
4、体检一定按顺序进行,先观察一般情况, 包括;
发育与体型、
营养状态、
面容表情、
体位、姿势和步态、意识状态。然后 检查头、颈、胸、腹、脊柱四肢及神经系 统。养成系统、全面地检查方法习惯,以 免遗漏和不必要重复。
这是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但要想熟 练运用这些方法并使自己检查结果精 确可靠。那就必须认真学习医学理论 知识,并反复地进行临床实践才能做 到。
且体格检查应注意以下5点:
1、对患者应关心体贴、举止制端庄、态度 和蔼以取得病人信任和配合。
2、进行体格检查时必须细致、轻柔、避免 草率粗鲁、克服主观片面,检查者应站在 病人右侧,必要时应有第三者在场。
1、局部视诊时被检查的部位应充分暴露。
全身体格检查要点

全身体格检查要点一、基本要求1.检查的内容务求全面系统。
这是为了搜集尽可能完整的客观资料,起到筛查的作用,也便于完成住院病历规定的各项要求。
由于检查通常是在问诊之后进行,检查者一般对于应重点深入检查的内容应已心中有数,因此,重点检查的器官必然应更为深入细致,一般来说应该包括器官系统教学中要求的各项内容。
这就使每例全身体格检查不是机械地重复,而是在全面系统的基础上有所侧重,使检查内容既能涵盖住院病历的要求条目,又能重点深入患病的器官系统。
2.检查的顺序应是从头到脚分段进行。
强调一种合理、规范的逻辑顺序,不仅可最大限度地保证体格检查的效率和速度,而且也可大大减少患者的不适和不必要的体位更动,同时也方便检查者操作。
为了检查的方便,某些器官系统,如皮肤、淋巴结、神经系统,采取分段检查,统一记录。
3.遵循上述检查内容和顺序的基本原则的同时,允许根据具体受检者和医生的情况,酌情对个别检查顺序作适当调整。
如甲状腺触诊,常需从患者背后进行,因此,卧位的患者在坐位检查后胸时可再触诊甲状腺,予以补充。
如检查前胸时,为了对发现的肺部体征有及时而全面的了解,也可立即检查后胸部。
腹部检查采取视听叩触顺序更好。
四肢检查中,上肢检查习惯上是由手至肩,而下肢应由近及远进行。
4.体格检查还要注意具体操作的灵活性。
面对具体病例,如急诊、重症病例,可能需要简单体检后即着手抢救或治疗,遗留的内容待病情稳定后补充;不能坐起的患者,背部检查只能侧卧进行。
肛门直肠、外生殖器的检查应根据病情需要确定是否检查,如确需检查应特别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5.全身体格检查的顺序。
以卧位患者为例:一般情况和生命征→头颈部→前、侧胸部(心、肺)→(患者取坐位)后背部(包括肺、脊柱、肾区、骶部)→(卧位)腹部→上肢、下肢→肛门直肠→外生殖器→神经系统(最后站立位)。
以坐位患者为例:一般情况和生命征→上肢→头颈部→后背部(包括肺、脊柱、肾区、骶部)→(患者取卧位)前胸部、侧胸部(心、肺)→腹部→下肢→肛门直肠→外生殖器→神经系统(最后站立位)。
全身体格检查(刘翠)

心视诊:心前区隆起,心尖搏动,心前区的异常搏动 心触诊:心尖搏动及心前区搏动,震颤,心包摩擦感 心叩诊:心的相对浊音界 心听诊:五个瓣膜听诊区,五个听诊内容,从五个方面描述杂音
1、生命体征:体温,血压测量 2、眼球运动,瞳孔对光反射,调节反 射,集合反射 3、咽,扁桃体,甲状腺,气管 4、脊柱 5、共济运动
实践出真知
THANK YOU !
全身体格检查
湖北医药学院
临床技能学教研室
目的要求
学习目的:练习全身体格检查的操作。 ●学习要求:掌握生命体征测量、头颈部、淋 巴结检查、胸部、腹部、四肢及脊柱、 神经系统的内容步骤及临床意义。 ●学习重点:生命体征测量、胸部、腹部、神 经系统、淋巴结检查、眼球运动、甲状腺及 气管的检查。
●
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要求:
(1)男性:视诊尿道外口、阴囊、提肛反射(必要时);触诊双 侧睾丸、附睾、精索。
(2)女性:视诊阴道口及尿道口;触诊阴、大小阴唇、尿道旁腺、 巴氏腺。
10、共济运动、步态与腰椎运动
闭目难立;指鼻实验(睁闭眼);双手快速轮替;步态;腰椎伸屈、 侧弯、旋转运动
胸部体格检查
乳房:视诊(对称性,皮肤改变,乳头,腋窝和锁骨上窝)
全身体格检查
6、上肢
(1)视诊上肢皮肤关节等、双手指甲;触诊指间和掌指关节;检 查指关节运动和上肢远端肌力 (2)触诊腕关节及运动; (3)双肘鹰嘴、肱骨髁状突和滑车上淋巴肢近端肌力,上 肢触痛觉
讲稿九规范全身体格检查的重点与难点PPT文档56页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讲稿九规范全身体格检查的重点与难 点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滑车上淋巴结的检查
触诊左滑车上淋巴结时检查者用左手扶 托被检者左前臂,并曲肘约90度,以右 手小指固定在被检者的肱骨内上髁,示、 中、环指并拢,结。同法检查右滑车上淋巴 结
18
甲状腺的检查 (例:检查者站于被检者前面)
用双手拇指从胸骨上切迹向上触摸甲 状腺的狭部,后一手拇指施压于一侧甲 状腺软骨,将气管推向对侧,另一手的 示中指在对侧胸锁乳突肌的后缘向前推 挤甲状腺的侧叶,拇指在胸锁乳突肌的 前缘触诊,配合吞咽动作,反复检查, 用同法检查甲状腺的另一侧。 另一方法为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的后 方
19
女性乳房的检查
规范全身体格检查的要点
1
全身体格检查的重要性
临床诊断的基础 临床医生及医学生必备的基本功 评价和考核基本临床技能的重要组成部 分
2
规范体格检查的必要性
保证体检质量:不漏项目、结果准确 最大限度保证体检效率或和速度 方便检查者操作 减少患者的不适和不必要的体位更动 有利于临床技能培养、考核与交流
8
规范检查手法
符合体格检查的基本原则 具有一定的理论根据 方法合理而简单易行
9
规范全身体格检查基本项目
基本要求 全面 高效(30-40分钟内完成) 准确性 规范 全身体检 目前病历书写中的体检项目约75项
10
全身体检的器械
(事先准备好并进行清点)
必要的
5
全身体检的基本要求
强调边查边想,正确评价(不断核实补 充、正确分析与判断客观检查结果,正 常限度及临床意义)
6
全身体检的基本要求
注意原则的灵活性(急重症病例、个别 检查顺序适当调整) 掌握检查的进度与时间 检查结束是应与患者简单交流
7
(一)规范全身体检的顺序
卧位:一般情况和生命体征 头颈部 前、 患者取坐位 侧胸壁(心肺) 后背部(包括 肺、脊柱、肾区、骶部)卧位 腹部 四肢 肛门直肠 外生殖器 神经系统(最后站 立位)体位仅变动3次. 坐位:一般情况和生命体征 上肢 头颈 部 后背部(包括肺、脊柱、肾区、骶 部)患者取卧位 前、侧胸部(心肺) 腹部 下肢 肛门直肠 外生殖器 神经系统 (最后站立位)
选择性的
体温表 血压计 听诊器 压舌板 电筒 叩诊锤、大头针 软尺、直尺 棉签 标记笔
近视力表 检眼镜、检鼻镜 检耳镜 手套、胶布 滑润油 纱布垫 腹带 音叉 鹅颈灯
11
体检开始时的注意事项
检查者在检查前洗手 病人多取卧位 检查者站在被检者的右侧 检查前的简单交流,消除病人的紧张情 绪,增强医患之间的信任 此时,同时观察病人的发育、营养、面 容、表情、意识等
12
全身体格检查的重点与规范点
13
生命体征的检查
腋表测试10分钟 测脉搏:以示指和环指腹于右桡动脉处计数3 0秒,再用双手同时触诊,检查其对称性。观 察呼吸频率30秒 测血压注意事项:向气袖注气至动脉消失再升 高20-30mmHg即可。放气水银柱下降 以2mm/秒为宜。 声音消失/变调为舒张压, 同样方法测两次,中间间隔1分钟,记录两次 平均值
14
眼的检查
眼检查注意事项:
1、检查眼球的运动,医生用示指置于病人 眼前30-50cm,按水平向左 左上 左下, 右 右上 右下6个方向的顺序进行, 2、检查间接对光反射,要用手将两眼隔开 3、调节反射及辐凑反射医生将示指从病人 眼前1M处开始至眼前5-10cm为妥. 4、清醒病人不做角膜反射
15
3
规范体格检查的要求
规范顺序 规范内容 规范手法 作好全身体格检查
4
全身体检的基本要求
人文关怀:病房要安静、环境要协调柔和、病房 床被要整洁、医生态度亲切、语言和蔼、检查 时及检查后给病人及时盖好衣被…… 具体为: 内容要求系统、并要突出重点(突出本病表现、 突出生命体征、突出重要脏器) 顺序应打破系统的界限(可分部与集中进行, 淋巴结、神经系统分段检查,统一记录)
颈部淋巴结的检查
用两手指滑动触诊耳前、耳后(乳突区)淋 巴结。后患者将头转向右侧,检查者用右手触 诊枕骨下区的枕后淋巴结。后检查者用左手扶 住头部,右手(翻掌)指尖触摸颌下及颏 下 淋巴结,同法检查左侧。用双手指在颈前三角 区先沿胸锁乳突肌前缘触诊。再用双手指在颈 后三角沿斜方肌前缘和胸锁乳突肌的后缘触诊。 最后用双手指尖在锁骨上窝内由浅到深触摸锁 骨上淋巴结。(颈部淋巴结的触诊顺序为耳前、 耳后、枕部、颌下、 颏下、颈前、颈后、锁骨 上淋巴结共8组.)
16
腋窝淋巴结的检查
腋窝淋巴结分为五组:顶、后壁、前壁、内侧、 外侧壁淋巴结 先查左侧,后查右侧,检查者右手查左腋,左 手查右腋 如检查左腋,检查者左手握住被检者左腕向外 上屈肘外展抬高45度,右手指并拢,掌面贴近 胸壁向上逐渐达腋窝顶部(尖群),滑行触诊, 依次后(肩胛下群),腋窝内(中央群)、前 (胸肌群)、然后再翻掌向外,被检者原外展 的手臂下垂,触诊腋窝外侧壁(外侧群)。用 同样的方法检查右腋窝淋巴结(两侧各为5 组)。
右手查左侧,左手查右侧(检查者站在被检者 的对面) 先查键侧,后查患侧 由外上象限开始,外上、外下、内下、内上、 乳头 右手按顺时针方向,左手按逆时针方向进行检 查 若乳房有肿块,可令被检者两手上举或做两手 掌相对推挤动作以观察
20
胸壁的检查
检查者手掌的前部触压胸廓左右上中下共6个部 位,了解有无皮下气肿。双手按压胸廓的两侧, 检查胸廓的弹性 拇指按压胸骨柄及胸骨体中、下部,了解有无压 痛 胸廓的扩张度:两手掌及伸展的手指平放在胸廓 前下部的对称处,左右拇指沿肋缘指向剑突,拇 指尖在正中线的对称部位,指尖相距2cm,令被 检者作深呼吸进行检查 语颤检查胸壁两侧上、中、下三个部位,每处双 手作一次交叉(注意手形)
21
肺部的叩诊
间接叩诊,板指与肋骨平行(叩诊方法 的注意事项) 从第一至第四肋间进行 按由外向内、自上而下、两侧对比、力 度稍重的原则先直接叩诊后间接叩诊 标记时,翻转板指,取板指中部用记号 笔标记,计算肋间予以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