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旭华事迹简介 黄旭华的事迹简介范文
赞美黄旭华精神作文7篇

赞美黄旭华精神作文7篇赞美黄旭华精神作文精选篇1为核潜艇事业,“人间蒸发”30年为了祖国的核潜艇事业,黄旭华隐姓埋名生活了30年。
他曾40年没回过广东潮汕老家,连父母都不知道他在做什么。
黄旭华说:“调到北京之前,领导只告诉我到北京出差,我行李都没带。
家里问在北京什么单位,我一直没答复。
我父亲去世时,他只晓得他儿子在北京,只知道他儿子的信箱号码。
”1987年,上海《文汇月刊》刊登报告文学《赫赫而无名的人生》,描写中国核潜艇总设计师的人生经历,提到了“黄总设计师”。
至此,黄旭华隐秘30年的生活,才渐渐显露于世。
赞美黄旭华精神作文精选篇2有这样一群人,默默无闻,他们为自己梦想奉献出了自己的青春,为了中国的梦想奉献了自己的生命!他们,就是这样一群人,感动了中国,也感动了全世界。
他在忙碌,为了核潜艇而忙碌,在那个没有计算机,没有电脑的情况下,他创造了奇迹,做出了核潜艇,从五米,到十米,二十米,三十年,核潜艇的名字无人知晓,三十年,他的名字连家人都差点淡忘,他就是黄旭华。
核潜艇的重要性,是我们所无法想象的。
核潜艇在军事战争中,因为其强大的续航性备受关注。
在一些国家的军事思想中,核潜艇是应对核动力航空母舰的最有力武器。
作为战略打击力量,核潜艇可以装备带核弹头的弹道导弹或巡航导弹。
核潜艇是一国潜艇中的战略力量,弹道导弹核潜艇(也称战略核潜艇)为当前军事理念中军事核能“三位一体”中海基核力量的主要实现形式。
中国是第三个制造和潜艇成功的国家,这不仅是中国实力的体现,更是中国的骄傲,它不仅仅加强了中国军队攻击力,让对方胆颤,更是精神上的一剂良药。
黄旭华创造了核潜艇,带给中国莫大的希望,而他,一心想着祖国,与家庭的联系也渐渐少了,连父亲去世,他也没能回家看父亲最后一面……他不能告诉家人自己是干什么的,直到三十年之后,他的秘密才得为人知。
祖国的名字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里,他,为了祖国,不曾迷茫,没有丝毫的犹豫,青春,年华,全全献给了祖国。
我看【大家】系列之八:默默奉献的海洋巨匠——黄旭华

我看【大家】系列之八:默默奉献的海洋巨匠——黄旭华默默奉献的海洋巨匠:黄旭华在深邃的海洋里,隐藏着无数科学家们的心血与智慧。
其中,有一位名叫黄旭华的海洋巨匠,他的一生献给了海洋事业,为祖国的繁荣富强默默奉献。
黄旭华,生于1924年,广东海丰人。
他从小对海洋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凭借着不懈的努力与扎实的专业知识,成为了中国海洋事业的杰出代表。
1949年,黄旭华加入了人民海军,开始了他的海洋事业。
在这里,他全身心投入到我国第一代核潜艇的研制工作中。
然而,这项工作并非一帆风顺。
在那个年代,中国的科技水平尚且落后,没有先进的设备和充足的技术支持。
然而,黄旭华并未因此而退缩,他坚信只要努力奋斗,中国人也能制造出自己的核潜艇。
在研制过程中,黄旭华与团队成员一起攻克了许多技术难关。
为了获得第一手资料,他经常深入海洋,冒着生命危险进行深海调查。
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1970年,我国第一艘核潜艇终于建造成功。
这一伟大成就,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为中华民族的海洋事业谱写了新的篇章。
黄旭华不仅在核潜艇研制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还为我国的船舶工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担任了多个重要职务,积极推动我国船舶工业的技术创新与发展。
在他的带领下,我国的船舶制造水平逐渐提升,开始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
尽管黄旭华在事业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他始终保持着一颗谦逊之心。
他热爱祖国、忠诚事业,将自己的毕生精力全部奉献给了海洋事业。
正是由于他的默默付出,才有了今天中国海洋事业的辉煌。
看着海洋事业的蓬勃发展,黄旭华感叹道:“我这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就是站在核潜艇的甲板上,看着五星红旗在海面上高高飘扬。
”这句话,道出了黄旭华对祖国的深深热爱和对海洋事业的坚定信念。
如今,黄旭华已经90多岁高龄,他仍然关注着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
他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投身祖国建设,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黄旭华这位默默奉献的海洋巨匠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人民的奋斗精神、创新精神、家国情怀。
2019年中考议论文热点十大感动中国人物-黄旭华

30多年中,8个兄弟姐妹都不知道黄旭华搞核潜艇,父亲临终时也不知他是干什么的,母亲从63岁盼到93岁才见到儿子一面。
中考议论文热点素材十大感动中国人物黄旭华
中考议论文热点素材十大感动中国人物:黄旭华
【颁奖词】誓言无声
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的财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事迹】黄旭华,男,87岁,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核潜艇是集核电站、导弹发射场和海底城市于一体的尖端工程。中国的核潜艇研制工作是从一个核潜艇玩具模型一步一步开始的。
为研制核潜艇,新婚不久的黄旭华告别妻子来到试验基地。后来他把家安在了小岛上。为了艇上千万台设备,上百公里长的电缆、管道,他要联络全国24个省市的2000多家科研单位,工程复杂。那时没有计算机,他和同事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出成千上万个数据。
20xx年,黄旭华终于带领团队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Biblioteka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20xx年,核潜艇按设计极限在南海作深潜试验。黄旭华亲自下潜300米,是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
黄旭华曾先后多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等,为国防事业、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国 家勋章获得者作文运用

国家勋章获得者作文运用《国家勋章获得者:闪耀的精神灯塔》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如璀璨星辰,照亮了时代的天空。
他们是国家勋章的获得者,是国家的脊梁,是民族的骄傲。
让我给您讲讲其中一位国家勋章获得者的故事吧。
他叫黄旭华,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黄旭华出生于广东省海丰县的一个小镇。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他从小就立下了报国之志。
年少时的他,聪慧好学,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考入了上海交通大学。
毕业后,他投身于我国的核潜艇事业。
当时的中国,在核潜艇领域几乎是一片空白。
没有技术,没有资料,甚至连核潜艇长什么样都不知道。
但黄旭华和他的团队没有退缩,他们立下誓言:“一定要造出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核潜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黄旭华和同事们隐姓埋名,来到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
那里条件极其艰苦,住的是简陋的工棚,吃的是粗茶淡饭。
夏天,岛上酷热难耐,蚊虫肆虐;冬天,海风刺骨,寒冷异常。
可他们全然不顾,一心扑在核潜艇的研发上。
黄旭华带领着团队,从最基础的原理开始研究。
没有计算机,他们就用算盘和计算尺来计算大量的数据。
每一个数字,每一个公式,都倾注着他们的心血。
在一次又一次的试验中,他们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但从未放弃。
记得有一次,核潜艇在进行下潜试验时,出现了故障。
海水不断涌入舱内,情况万分危急。
黄旭华毫不犹豫地亲自下舱检查。
在狭小的空间里,他冒着生命危险,一点一点地排查故障。
最终,成功解决了问题,确保了试验的继续进行。
在研发过程中,黄旭华对每一个细节都严格要求。
他常说:“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而且要搞得最好!”他亲自参与每一个零部件的设计和制造,对每一道工序都进行严格把关。
他的严谨和执着,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黄旭华和他的团队终于成功研制出了我国第一艘核潜艇。
当核潜艇成功下水的那一刻,黄旭华激动得热泪盈眶。
这是他们多年心血的结晶,是我国国防事业的重大突破。
黄旭华的付出和奉献,不仅为我国的核潜艇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科技工作者奋勇前行。
黄旭华人物事迹作文

黄旭华人物事迹作文黄旭华人物事迹作文【7篇】黄旭华,也曾无数次遥望着故乡泪湿青衫,同时可对祖国对人民的爱是如此浓烈,对科学技术的追求如此执著,对人生价值有着更深刻的理解,他把对故士的思念,化作报效祖国的动力。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黄旭华人物事迹作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黄旭华人物事迹作文(篇1)为核潜艇事业,“人间蒸发”30年为了祖国的核潜艇事业,黄旭华隐姓埋名生活了30年。
他曾40年没回过广东潮汕老家,连父母都不知道他在做什么。
黄旭华说:“调到北京之前,领导只告诉我到北京出差,我行李都没带。
家里问在北京什么单位,我一直没答复。
我父亲去世时,他只晓得他儿子在北京,只知道他儿子的信箱号码。
”1987年,上海《文汇月刊》刊登报告文学《赫赫而无名的人生》,描写中国核潜艇总设计师的人生经历,提到了“黄总设计师”。
至此,黄旭华隐秘30年的生活,才渐渐显露于世。
黄旭华人物事迹作文(篇2)有一种爱,一生一世的为你好,那就是母爱;有一种爱,一辈子关心你,也不需要你的回报,只要你能够健康,幸福;有一个人需要你用尽一生一世的感恩,那就是母亲;有一个人需要你用一生去铭记,那就是母亲!—题记今天我看了一场激动人心的颁奖典礼,也就是201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
这个颁奖典礼让我心潮澎湃。
有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87岁;为了事业,为了中国的发展,他任劳任怨,连回家也很少。
也有拾荒助学的“五保”老人刘盛兰,92岁,老人家庭并不富裕,老人17年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吝啬”的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却在贫苦交加的17年里,将自己,辛辛苦苦拾荒的来的钱,毫不犹豫地捐献给了全国各地的贫困学子。
更有为了儿子,愿意付出一切的方俊明的母亲,姜春梅,84岁,有一年,有一个小孩溺水,方俊明见了,二话不说一头扎入湖底救人,不料颈椎骨折并导致高位截瘫。
母亲劝导他,并背了他整整23年。
还有许多许多让人感动的人物,他们不畏困难,坚持不懈,只为了能够帮助到别人,也帮助祖国!最令我难忘的还是方俊明的母亲。
心目中的伟人黄旭华作文

心目中的伟人黄旭华作文
《我心目中的伟人黄旭华》
在我心里呀,有一个特别了不起的伟人,那就是黄旭华。
我记得有一次在电视上看到关于他的纪录片,那里面详细讲述了他为了我们国家的核潜艇事业付出的点点滴滴。
哎呀呀,那真的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黄旭华当年接到研发核潜艇的任务时,那可是啥都没有啊,一切都得从零开始。
他和他的团队就那样闷头干,一点一点地摸索。
那时候条件艰苦得很呢,住的地方也不咋好,吃的东西也简单,可他们完全不在乎,心里就想着一定要把核潜艇搞出来。
我看到纪录片里说,他们在计算数据的时候,没有先进的计算机,就靠手算,那得算多少张纸啊,想想都觉得累。
可是黄旭华他们一点都不抱怨,就那么一笔一划地算着,那认真的劲儿,真的让人感动。
而且啊,为了保密,他们好多人都好多年不能和家里联系,这得多大的牺牲啊。
黄旭华也是,和家人分别了那么久,一心扑在工作上。
你说他为啥能做到这样呢?还不是因为他心里有国家,有我们大家。
他知道核潜艇对我们国家的重要性,所以再苦再累他都不怕。
黄旭华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人,他的事迹让我特别感动。
我觉得我们都应该向他学习,学习他的那种精神,为了我们的国家努力奋斗。
他就是我心目中永远的伟人,我会一直记着他的!。
黄旭华事迹简介 黄旭华的事迹简介

黄旭华,1924年2月24日出生于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田墘镇,中国核潜艇之父,以下是520作文网分享的黄旭华事迹简介黄旭华的事迹简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黄旭华事迹简介黄旭华的事迹简介【获奖名片】誓言无声【颁奖词】时代到处是惊叹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
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推选理由】阎肃试问大海碧波,何谓以身许国?青丝化作白发,依旧铁马冰河。
磊落平生无限爱,尽付无言高歌!胡占凡抛家舍业,隐姓埋名,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却把名利看的淡如水。
黄旭华,以及许许多多像黄旭华这样的人,是中国知识分子中最优秀的一群。
孙伟中华民族从没有像今天一样需要海洋,而在走向海洋的过程中,更需要一份走向海洋的刚强。
【事迹介绍】黄旭华,男,87岁,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1958年,我国批准核潜艇工程立项。
那时中苏关系尚处于蜜月期,依靠苏联提供部分技术资料,是当初考虑的措施之一。
1959年,苏联提出中断对中国若干重要项目的援助,对中国施加压力。
毛泽东听后发誓“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曾有过几年仿制苏式常规潜艇经历又毕业于上海交大造船系的黄旭华被选中参研。
30多年中,8个兄弟姐妹都不知道黄旭华搞核潜艇,父亲临终时也不知他是干什么的,母亲从63岁盼到93岁才见到儿子一面。
核潜艇是集核电站、导弹发射场和海底城市于一体的尖端工程。
中国的核潜艇研制工作是从一个核潜艇玩具模型一步一步开始的。
为研制核潜艇,新婚不久的黄旭华告别妻子来到试验基地。
后来他把家安在了小岛上。
为了艇上千万台设备,上百公里长的电缆、管道,他要联络全国24个省市的2000多家科研单位,工程复杂。
那时没有计算机,他和同事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出成千上万个数据。
1964年,黄旭华终于带领团队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
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黄旭华的故事

那是1958年的一个春天,32岁的黄旭华连行李都没带就前往北京。
到了北京才知道,这次的任务是研制核潜艇。
核潜艇是大国重器,肩负着保护核武和实现二次核打击的重要任务。
某种程度上,核潜艇的战略意义甚至在航母之上。
正因为此,核潜艇被军事大国纷纷列为顶级机密。
中国的核潜艇事业是真正地从零开始。
顶尖的科研难度,意味着严苛的保密要求。
年轻的黄旭华很清楚,“保密”这两个字意味着什么。
他没有来得及跟父母家人告别,就仿佛人间蒸发一般,从亲友们的身边消失了。
黄旭华的故事黄旭华和战友们从此在一个荒凉的小岛上扎了根。
为了保密,岛上不通邮,不通电话,只有经过伪装的民船偶尔会靠岸送给养和信件。
每次父母来信,问得最多的就是到北京去干什么工作?在北京哪一个单位?面对父母的关心,黄旭华只能在夜里对着信纸发呆。
筚路蓝缕——一把算盘造潜艇黄旭华出身医生家庭,如果没有意外,他本来也会成为一名医生。
但在躲避日军飞机轰炸时,他忽然意识到,自己就算当医生,一辈子又能救活多少人?而日本侵略者轻易就能炸死成百上千的国人。
于是黄旭华发誓,一定要造出最强大的武器来保卫自己的国家,这才投身船舶事业。
然而核潜艇的研制何其艰难?一艘核潜艇的发电量,可以满足一座中等城市的照明用电。
艇内仅控制阀门就有一万多个,各种仪表达到几千个,制造工艺之复杂堪比登天。
但黄旭华和团队的成员们缺乏计算机支持,只能靠手里原始的算盘与计算尺,与这些天文数字展开激烈的战斗。
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忘我付出下,1964年,我国研制出第一艘核潜艇;1970年,我国第一艘核潜艇试航。
1974年,我国第一艘核动力潜艇交付海军使用。
这在世界核潜艇史上也是罕见的高速度,中国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以身犯险——总设计师深潜第一人弹指间,30年过去了。
1988年4月,我国核潜艇研制工作迎来了一个关键的日子。
新型号核潜艇在交付海军使用之前,必须按设计极限在南海进行深潜试验。
极限深潜试验吉凶难料,谁也不敢保证,这个未知的领域是否会发生意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旭华,1924年2月24日出生于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田墘镇,中国核潜艇之父,以下是分享的黄旭华事迹简介黄旭华的事迹简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黄旭华事迹简介黄旭华的事迹简介
【获奖名片】誓言无声
【颁奖词】
时代到处是惊叹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
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推选理由】
阎肃试问大海碧波,何谓以身许国青丝化作白发,依旧铁马冰河。
磊落平生无限爱,尽付无言高歌!
胡占凡抛家舍业,隐姓埋名,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却把名利看的淡如水。
黄旭华,以及许许多多像黄旭华这样的人,是中国知识分子中最优秀的一群。
孙伟中华民族从没有像今天一样需要海洋,而在走向海洋的过程中,更需要一份走向海洋的刚强。
【事迹介绍】
黄旭华,男,87岁,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1958年,我国批准核潜艇工程立项。
那时中苏关系尚处于蜜月期,依靠苏联提供部分技术资料,是当初考虑的措施之一。
1959年,苏联提出中断对中国若干重要项目的援助,对中国施加压力。
毛泽东听后发誓“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曾有过几年仿制苏式常规潜艇经历又毕业于上海交大造船系的黄旭华被选中参研。
30多年中,8个兄弟姐妹都不知道黄旭华搞核潜艇,父亲临终时也不知他是干什么的,母亲从63岁盼到93岁才见到儿子一面。
核潜艇是集核电站、导弹发射场和海底城市于一体的尖端工程。
中国的核潜艇研制工作是从一个核潜艇玩具模型一步一步开始的。
为研制核潜艇,新婚不久的黄旭华告别妻子来到试验基地。
后来他把家安在了小岛上。
为了艇上千万台设备,上百公里长的电缆、管道,他要联络全国24个省市的2000多家科研单位,工程复杂。
那时没有计算机,他和同事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出成千上万个数据。
1964年,黄旭华终于带领团队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
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1988年,核潜艇按设计极限在南海作深潜试验。
黄旭华亲自下潜300米,是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
黄旭华曾先后多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等,为国防事业、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黄旭华事迹简介黄旭华的事迹简介
黄旭华,1926年3月12日生于广东省海丰县,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船舶制造专业.
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曾任核动力潜艇总设计师,中国核潜艇总体研究设计所所长.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曾先后于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2年获国防科工委二等奖,他参与完成的我国第一代核替艇研制获198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导弹核潜艇研制获1996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1964年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
1970年中国第一艘核潜艇试航.
1974年中国第一艘核动力潜艇交付海军使用.
1981年中国第一艘导弹核潜艇顺利下水.
1986年被授予船舶工业总公司劳动模范.
1989年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
2013年度获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黄旭华事迹简介黄旭华的事迹简介
黄旭华,男,87岁,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1926年3月12日出生于广东省海丰县红海湾区田墘镇,祖籍广东省揭阳县新寮村(客家人),中船重工集团公司719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中国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总设计师。
开拓了中国核潜艇的研制领域,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4年1月黄旭华当选中国中央电视台2013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1958年,我国批准核潜艇工程立项。
那时中苏关系尚处于蜜月期,依靠苏联提供部分技术资料,是当初考虑的措施之一。
1959年,苏联提出中断对中国若干重要项目的援助,对中
国施加压力。
毛泽东听后发誓“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曾有过几年仿制苏式常规潜艇经历又毕业于上海交大造船系的黄旭华被选中参研。
30多年中,8个兄弟姐妹都不知道黄旭华搞核潜艇,父亲临终时也不知他是干什么的,母亲从63岁盼到93岁才见到儿子一面。
核潜艇是集核电站、导弹发射场和海底城市于一体的尖端工程。
中国的核潜艇研制工作是从一个核潜艇玩具模型一步一步开始的。
为研制核潜艇,新婚不久的黄旭华告别妻子来到试验基地。
后来他把家安在了小岛上。
为了艇上千万台设备,上百公里长的电缆、管道,他要联络全国24个省市的2000多家科研单位,工程复杂。
那时没有计算机,他和同事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出成千上万个数据。
1964年,黄旭华终于带领团队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
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1988年,核潜艇按设计极限在南海作深潜试验。
黄旭华亲自下潜300米,是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
黄旭华曾先后多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等,为国防事业、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