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雨 雪中炭 父母规 相见晚
《雪后到乾明寺遂宿》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写写帮整理)

《雪后到乾明寺遂宿》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写写帮整理)第一篇:《雪后到乾明寺遂宿》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写写帮整理)雪后到乾明寺,遂宿苏轼门外山光马亦惊,阶前屐齿我先行。
风花误入长春苑,云月长临不夜城。
未许牛羊伤至洁,且看鸦雀弄新晴。
更须携被留僧褐,待听摧檐泻竹声。
【注】本诗写干元丰四年苏轼被贬黄州期间,是年冬,黄州大雪。
1.请对首联中的“惊”字作简要赏析。
(5分)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和态度,请结合后两联简要分析。
(6分)参考答案1.“惊”,惊讶,惊喜。
“马亦惊”暗示了诗人对漫山雪景的惊喜,烘托出雪后的一片银色世界。
起笔不凡,给人强烈的印象。
同时引出下句“我先行”,表现了诗人因惊喜而欲先赏为快的心情。
(5分)2.表现诗人对雪景的热爱之情和其保持高洁品性、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因热爱雪景,诗人决不允许牛羊践踏,还欣赏着鸦雀弄晴的可人,甚而愿留宿寺中倾听“摧檐泻竹声”,在被贬之地依然能有这样欣赏自然造化之美的心境,足见其乐观的人生态度。
(6分)参考译文门外漫山白雪银光照眼,马儿惊异忽然间换了世界,我连忙乘兴踏雪去游乾明寺,将木屐的齿痕一一印上石阶。
隆冬之季东风误吹,寺庙如长春苑梨花开遍,月光与雪色交相辉映,使这不夜城光明总似白天。
不能容许牛羊来践踏至洁的银雪,却喜欢喳喳欢鸣弄晴的鸦雀。
我还要携着被褥在僧床留宿,好倾听融雪时摧檐泻竹的音乐。
简析:《雪后到乾明寺遂宿》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此篇写作者雪后游乾明寺并在寺中留宿的情景。
首联写雪后山光耀眼的奇异感受和诗人至乾明寺赏雪的快意。
颔联绘寺中雪景,表示对寺院有此美景的惊叹和爱赏。
颈联表白诗人对至洁的白雪的呵护,以及雪后初晴,鸟雀欢鸣充满生机的景象带给诗人的喜悦心情。
尾联写作者留连不返,寄宿僧榻,且待卧听融雪之声的情景。
全诗辞情明快,反映了虽在贬斥之中、处境艰危,但诗人热爱美好事物、热爱生活的情趣依然并不消减的乐观态度。
这首诗以写景生动见长。
春夏秋冬的古诗各10首精选

春夏秋冬的古诗各10首精选《春夏秋冬的古诗各10首精选》这是优秀的古诗词合集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次韵酬吴德夫去秋送行之作(宋代-赵蕃)湘西一杯酒,渺渺红叶换。
江东千里云,落落黄犬叹。
人生七十稀,百里九十半。
初期枉车马,近乃遗札翰。
小迟君不肯,一出我岂惮。
虽微办鸡黍,岂乏具薪炭。
古风久不作,我友当力赞。
旧诗况琼玖,触目屡璀璨。
中馨称兰佩,外饰匪玉冠。
初年已飞腾,中道翻叹惋。
恐遗知己羞,遂许独力断。
于兹树风声,何止评月旦。
君如渥洼种,可以羁絷绊。
我异淇园姿,犹睎岁时贯。
君乎甚英爽,我也终浪漫。
自应殊显晦,宁复待剖判。
湖山冰玉明,楼阁丹青焕。
叩舷或乘舟,曳杖或登岸。
君行定有得,我去何可愞。
与想悠然时,却忆苍然观。
2、天净沙·秋(元代-白朴)孤村落日残霞(__á),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hóng)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3、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宋代-陆游)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
悲歌击筑,凭高酹(lèi)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
灞(bà)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4、新秋有怀(元代-德祥)得秋方一日,秋意已纷纷。
凉觉水边早,声先树里闻。
高僧在西岭,短策不离云。
我欲寻行迹,恐惊鸾鹤群。
5、嬉春体(五首。
钱塘湖上作。
一云“赋俏唐体(元代-杨维桢)杨子休官日日闲,桐江新棹酒船还。
叮咛旧客兼新客,漫浪南山与北山。
好怀急就一斗饮,佳人能作五弦弹。
君看此地经游辇,仿佛春风梦未残。
6、春日杂兴(宋代-方岳)残雪初清月正明,茅檐自雨竹窗晴。
肩寒耸耸吟诗骨,肺渴泠泠醉酒羹。
苟有梅方成野趣,不多松亦作江声。
高人合着山岩裹,纵有穷愁彻底清。
7、鱼游春水·芳洲生苹芷(宋代-张元干)芳洲生萍芷。
宿雨收晴浮暖翠。
烟光如洗,几片花飞点泪。
清镜空余白发添,新恨谁传红绫寄。
溪涨岸痕,浪吞沙尾。
优美诗词-语文高考-高考作文必备_作文高分_引经据典7-23lyasg

日暮苍山 远, 天寒白屋 贫。 柴门闻犬 吠, 风雪夜归 人。
2、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作者: 岑参 朝代: 唐
北 风 卷 地 白 草 折, 胡 天 八 月 即 飞 雪。 忽 如 一 夜 春 风 来, 千 树 万 树 梨 花 开。 散 入 珠 帘 湿 罗 幕, 狐 裘 不 暖 锦 衾 薄。 将 军 角 弓 不 得 控, 都 护 铁 衣 冷 难 着。 瀚 海 阑 干 百 丈 冰, 愁 云 惨 淡 万 里 凝。 中 军 置 酒 饮 归 客, 胡 琴 琵 琶 与 羌 笛。 纷 纷 暮 雪 下 辕 门, 风 掣 红 旗 冻 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轮 台 东 门 送 君 去, 去 时 雪 满 天 山 路。 山 回 路 转 不 见 君,
7、 洛桥晚望 作者: 孟郊 朝代: 唐
天 津 桥 下 冰 初 结, 洛 阳 陌 上 人 行 绝。 榆 柳 萧 疏 楼 阁 闲, 月 明 直 见 嵩 山 雪。
8、 腊日 作者: 杜甫 朝代: 唐
腊 日 常 年 暖 尚 遥, 今 年 腊 日 冻 全 消。 侵 陵 雪 色 还 萱 草, 漏 泄 春 光 有 柳 条。 纵 酒 欲 谋 良 夜 醉, 还 家 初 散 紫 宸 朝。 口 脂 面 药 随 恩 泽, 翠 管 银 罂 下 九 霄。
5、 山中雪后 作者: 郑燮 朝代: 清
晨 起 开 门 雪 满 山, 雪 晴 云 淡 日 光 寒。 檐 流 未 滴 梅 花 冻, 一 种 清 孤 不 等 闲。 −−−−−−−−−−−−−−−−−−−−−−−−−−−−−−−−−−−−−−−−−−−−−−−−−−−−−−−−−−−−−−−−−−−−−−
9、 对雪 作者: 高骈 朝代: 唐
六 出 飞 花 入 户 时, 坐 看 青 竹 变 琼 枝。 如 今 好 上 高 楼 望, 盖 尽 人 间 恶 路 岐。
古代诗歌《插秧歌》《山中读诚斋诗》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佛山高一下期末)

广东省佛山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4.(9分)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各题。
插秧歌[宋]杨万里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山中读诚斋诗①[宋]王迈四海诚斋老,千年百卷诗。
不亲门下炙②,却恨我生迟。
嚼句有何味,班荆坐许时③。
大羹元淡泊④,妙处少人知。
[注]①诚斋:杨万里号诚斋。
②亲炙:亲承教诲,指直接受到传授、教导。
③班荆:出自陶渊明《饮酒》“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指朋友相遇,并坐谈心。
④大羹:不加调料、原汁原味的肉汤。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杨诗在描写劳作场景时运用了大量动词,不断切换画面与场景,富于变化之美。
B.杨诗与李绅《悯农锄禾日当午》感情基调相同,都表达了对农民的深切同情。
C.王诗颔联感叹出生过晚,对于未能成为杨万里的门生,亲承其教诲,深感遗憾。
D.王诗颈联借“班荆”的典故,表明诗人读杨万里之诗时,品赏字句,陶醉其中。
(2)王迈由衷感慨诚斋诗有“大羹”之味,请据此简析《插秧歌》的“妙处”。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用“知止不殆”的典故告诫唐太宗不要大兴土木的句子是“”;用“慎终如始”的道理来告诫唐太宗做事不要松懈懒惰的句子是“”。
(2)《阿房宫赋》中以对比和夸张表现阿房宫的奢华,如写参差交错的瓦缝“”,纵横交错的栏杆“”。
(3)“滔滔江海一扁舟”,“扁舟”是中国古典诗文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既是淡泊世事的承载,又是羁旅之愁的寄托,如“,”。
4.(1)B(2)①“大羹”之味是说杨万里诗歌质朴自然,如同不加调料、原汁原味的肉汤。
②选取真实的生活面面:直接从现实生活中取插秧劳作场景,极富生活情趣。
③语言直白,口语化“小儿拔秧大儿插”“雨从头上湿到胖”等诗句选用口语,亲切自然。
《铁牛斗白条》水浒传经典故事集分享

《铁牛斗白条》水浒传经典故事集分享宋江字公明,绰号呼保义、及时雨、孝义黑三郎,施耐庵所作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主人公。
所以接下来就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下关于水浒传宋江里的故事吧。
铁牛斗白条宋江归心似箭,日夜兼程往家赶,这天半下午,赶到村头张社长酒店,进去歇歇脚。
张社长说:“多日不见押司,今日归来是喜事,怎么愁容满面,闷闷不乐?”宋江说:“宋江不孝,老父病殁,未能在床前侍候。
”张社长大笑,说:“令尊方才在我店里吃酒,走了只有半个时辰,你怎么说这话?”宋江说:“四弟书上写得分明,老父于今年正月初病殁,专等我奔丧。
”张社长说:“哪有这事!”宋江弄不清怎么回事,坐到天黑,赶回家去。
庄客见了宋江,慌忙跪拜,宋江问:“太公呢?”庄客说:“太公每日望眼欲穿,盼押司归来,方才从张社长店里吃酒回来,现正歇息。
”宋江扔了短棒,直奔后堂,见了宋清,大骂:“你这忤逆畜生,老父健在,为什么说他殁了?害得我差点儿寻死,哭了几个昏迷!”宋清正解释不清,宋太公走出来,说:“三郎,是我让四郎如此写的,你别怪他。
我听说白虎山多强人,怕他们请你入伙,做了不忠不孝的人,恰逢石勇前来,我就让四郎写了那封书信。
”宋江忧喜掺半,拜了父亲。
太公说:“今闻朝廷册立太子,大赦天下,所有大罪,俱减一等。
你的事到了官,不过是充军流放。
”宋江问:“朱仝、雷横来过吗?”宋清说:“他二人出差了,县上新添两个都头,是赵得、赵能兄弟。
”爷儿仨正说着话,忽听庄外一片高叫:“不要走了宋江!”太公叫声苦,往墙上靠张梯子,向外一看,约有百十个公人围住庄院,火把之中,正是赵得、赵能。
赵得叫太公交出宋江,若不然连太公一齐捉去见官。
太公想抵赖,赵能却说有人见了宋江,到县里报告了。
宋江让父亲下来,自己上了梯子,说:“二位,我的罪已减了,请进庄少叙三杯,天明我跟你们见官。
”赵得、赵能进了庄,宋太公置酒款待,又送些好看银子。
二人也没为难宋江,次日天明,押解宋江到县衙。
知县时文彬本来一心想开脱宋江,如今阎婆已死,张文远也不想再跟宋江做对头,加上宋江深得民心,全县不论士农工商、贩夫走卒,都为宋江鸣冤叫屈,宋太公又花钱上下打点了,时文彬就把罪状全改轻了。
《戏文·张协状元》古诗_作者未知作者_古诗戏文·张协状元的原文诗意翻译赏析_语文迷

张协状元题目张秀才应举往长安王贫女古庙受饥寒呆小二村□调风月莽强人大闹五鸡山第一出(末上白)【水斗调歌头】韶华催白发,光影改朱容。
人生浮世,浑如萍梗逐西东。
陌上争红紫,窗外莺啼燕语,花落满庭空。
世态只如此,何用苦匆匆。
但咱们,虽宦裔,总皆通。
弹丝品竹,那堪咏月与嘲风。
苦会插科使砌,何吝搽灰抹土,歌笑满堂中。
一似长江千尺浪,别是一家风。
(再白)【满庭芳】暂息喧哗,略停笑语,试看别样门庭。
教坊格范,绯绿可仝声。
酬酢词源诨砌,听谈论四座皆惊。
浑不比,乍生后学,谩自逞虚名。
《状元张叶传》,前回曾演,汝辈搬成。
这番书会,要夺魁名。
占断东瓯盛事,诸宫调唱出来因。
厮罗响,贤门雅静,仔细说教听。
(唱)【凤时春】张叶诗书遍历,困故乡功名未遂。
欲占春闱登科举,暂别爹娘,独自离乡里。
(白)看的,世上万般俱下品,思量惟有读书高。
若论张叶,家住四川成都府,兀谁不识此人。
真个此人朝经暮史,昼览夜习,口不绝吟,手不停披。
正是:炼药炉中无宿火,读书窗下有残灯。
忽一日,堂前启覆爹妈:"今年大比之年,你儿欲待上朝应举。
觅些盘费之资,前路支用"。
爹娘不听这句话,万事俱休;才听此一句话,托地两行泪下。
孩儿道:"十载学成文武艺,今年货与帝王家。
欲改换门闾,报答双亲,何须下泪!"(唱)【小重山】"前时一梦断人肠,教我暗思量:平日不曾为宦旅,忧患怎生当?"(白)孩儿覆爹妈:"自古道:一更思,二更想,三更是梦。
大凡情性不拘,梦幻非实;大抵死生由命,富贵在天;何苦忧虑!"爹娘见儿苦苦要去,不免与他数两金银,以作盘费。
再三叮嘱孩儿道:"未晚先投宿,鸡鸣始过关。
逢桥须下马,有渡莫争先。
孩儿领爹娘慈旨,目即离去。
(唱)【浪淘沙】迤逦离乡关。
回首望家,白云直下把泪偷弹。
极目荒郊无旅店,只听得流水潺潺。
(白)话休絮烦。
那一日正行之次,自觉心儿裹闷。
在家春不知耕,秋不知收,真个娇妳妳也。
《水浒传》诗词赏析17

《水浒传》诗词赏析17第三十八回及时雨会神行太保黑旋风斗浪里白跳心安茅屋稳,性定菜羹香。
世味薄方好,人情澹最长。
因人成事业,避难遇豪强。
他日梁山泊,高名四海扬。
面阔唇方神眼突,瘦长清秀身材,皂纱巾畔翠花开。
黄旗书冷字,红事映宣牌。
两只脚行千里路,罗衫常惹尘埃,程途八百去还来。
神行真太保,院长戴宗才。
天性由来太恶粗,江州人号李凶徒。
他时大展屠龙手,始识人中大丈夫。
白傅高风世莫加,画船秋水听琵琶。
欲舒老眼求陈迹,孤鹜齐飞带落霞。
云外遥山耸翠,江边远水翻银。
隐隐沙汀,飞起几行鸥鹭。
悠悠别浦,撑回数只渔舟。
红蓼滩头,白发公垂钩下钓。
黄芦岸口,青髻童牧犊骑牛。
翻翻雪浪拍长空,拂拂凉风吹水面。
紫霄峰上接穹苍,琵琶亭畔临江岸。
四围空阔,八面玲珑。
栏杆影浸玻璃,窗外光浮玉璧。
昔日乐天声价重,当年司马泪痕多。
湓江烟景出尘寰,江上峰峦拥髻鬟。
明月琵琶人不见,黄芦苦竹暮潮还。
一个是沂水县成精异物,一个是小孤山作怪妖魔。
这个似酥团结就肌肤,那个如炭屑辏成皮肉。
一个是色依壬癸,一个体按庚辛。
那个如三冬瑞雪重铺,这个似半夜阴云轻罩。
一个是马灵官白蛇托化,一个是赵元帅黑虎投胎。
这个似万万锤打就银人,那个如千千火炼成铁汉。
一个是五台山银牙白象,一个是九曲河铁甲老龙。
这个如布漆罗汉显神通,那个似玉碾金刚施勇猛。
一个盘旋良久,汗浪遍体迸真珠。
一个揪扯多时,水浸浑身倾墨汁。
那个学华光藏教主,向碧波深处现形骸。
这个相黑煞天神,在雪浪堆中呈面目。
正是玉龙搅暗天边日,黑鬼掀开水底天。
冰肌玉骨,粉面酥胸。
杏脸桃腮,酝酿出十分春色。
柳眉星眼,妆点就一段精神。
花月仪容,蕙兰情性。
心地里百伶百俐,身材儿不短不长。
声如莺啭乔林,体似燕穿新柳。
正是:春睡海棠唏晓露,一枝芍药醉春风。
只因一念错,现出百般形。
好句有情怜夜月,落花无语怨东风。
第三十九回浔阳楼宋江吟反诗梁山泊戴宗传假信闲来乘兴入江楼,渺渺烟波接素秋。
呼酒谩浇千古恨,吟诗欲泻百重愁。
赝书不遂英雄志,失脚翻成狴犴囚。
《对子歌》五年级(下)

《对子歌》五年级(下)长春版五年级(下)1汉字家园对子歌云对月,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夹岸晓烟杨柳绿,满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本文选自清代车万育的《声律启蒙》江东:长江在芜湖、南京之间为西南、东北走向,古代是南北往来主要渡口所在的江段,习惯上称自此以下的南岸地区为江东。
也指三国时吴国孙权统治下的全部地区。
三尺剑:汉高祖刘邦夺取天下时佩戴的武器。
六钧弓:战国时的勇士颜高所使用的弓。
清暑殿:在今河南洛阳。
广寒宫:玄宗曾于中秋日游月中,见一大官府,门榜写为“广寒清虚之府”。
后两句描写了这样一个情境:清晨,一位两鬓白如霜的旅客,在匆匆赶路;细雨中,小溪边坐着一个身穿蓑衣正在垂钓的老渔翁。
积累1.背诵课文 2.背诵本页的《对子歌》草木松对柏,柳对花,紫萼(__232;)对红葩(pā) 。
葡萄对橄(gǎn)榄(lǎn) ,石竹对山茶。
翠麦摇风千顷浪,红桃映日万川霞。
鸟兽麟(l__237;n)对凤,鹭(l__249;)对莺(yīng) ,马走对牛鸣。
猴玄(_u__225;n)对豹(b__224;o)赤,象白对鸾(lu__225;n)青。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五更。
方隅(y__250;) 南对北,上时中,后阁对前宫。
南山对北海,北斗对东风。
星光灿灿皆朝北,水势滔滔尽向东。
文学链接对子歌来对往,去对回,雨雪对风雷,松梢对竹叶,草舍对紫扉。
潮涨落,月盈亏,暮色对朝晖,窗前莺共语,帘外燕双飞。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秋月白,晚霞红,水绕对云横,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晴对雨,地对天,。
旷野对平原。
山川对草木,碧海对桑田。
山青青,水潺潺,溪流对山涧。
何处春朝风景色,谁家秋夜月华圆。
作者简介:车万育(1632—1705),字双亭,号鹤田,湖南邵阳人,清康熙年间进士。
所著的《声律启蒙》,在清代家喻户晓,流传至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及时雨雪中炭父母规相见晚
本人身兼三种角色:教师、教师家属、学生家长。
对家庭教育之重要、以及我国当前家庭教育之缺失深有感触。
总希望能尽自己微薄之力,为大家说点什么、做点什么,总感觉有鲠在喉,不吐不快。
然而,以前没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
今天有幸拜读了《父母规》,感觉“终于找到组织了”!随决定报名参加演讲师的培训班,感谢《父母规》,感谢曲莫老师,感谢范老师,感谢所有父母规的工作人员,感谢各位讲师的努力推介。
以下是本人的一点拙见,请各位老师指正。
一、身兼三角色感触别样深
我在山东省菏泽学院初等教育系任职,主要教授“特殊教育专业”《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有幸广泛接触到现代教育技术前沿,接触到国内外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方法;我夫人在本市某小学任教,几十年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孩子刚大学毕业就入职某世界五百强公司,目前已赴海外工作。
因此,本人兼具三种身份:教师、教师家属、学生家长。
由于这样的一个职业和身份,使我有机会去观察周边的学校教育,以及周边孩子成长过程和孩子家长的教育方式方法。
常常有很多很深的启发:比如,我夫人的学校是我市知名的小学,他们学生的在校时间每天比其它学校少1个多小时,但是该校的学生成绩却比其它学校好的多。
并且,有个大家都关注到的现象,就是该校的学生到初中和高中后,后劲非常足,成绩越来越好,并且德智体方面都很优秀。
以前我也做过分析,读了《父母归》后,就非常明朗了:原来,他们学校非常重视家长会等沟通方式,给家长传递的是一定要重视学生全面的发展,家长负起责来,监督孩子的学习与生活,处处告诫孩子要
提高效率,该玩好好玩,玩出乐趣;该学集中精力学习。
只为考好成绩的教育方法,往往“欲速则不达”,顶多只是拔苗助长“短期效应”。
爱孩子,要着眼于孩子的将来。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他们对学生张弛有度。
并且,学校新、老老师之间有个很好的“传帮带”传统。
多少年一如既往的注重与家长的沟通,注重孩子的全面教育。
我本人也接待过一些家长。
他们大都是孩子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
比如:学习兴趣丧失导致学习困难的,自信心缺乏导致学习困难的等。
有些家长提起孩子就非常的无奈和痛苦,总感觉自己都是“佼佼者”,有的有令人羡慕的高级职称,有的是单位不小的领导,有的腰缠万贯,事业有成。
但是,他们自己的孩子却如此没出息,让自己丢尽面子,说不起话。
经过我和家长的交谈,这些孩子的状况,无一例外,都是家庭教育有缺失和偏差造成的。
有的孩子本来是很好的苗子,就葬送在自己父母溺爱中,和不恰当的家庭教育之中---。
每逢这个时候,我自己就在想,如果我们国家有一个像国外那样的组织专门去辅导家长该多好呀。
我们现实中的所谓“家长学校”,实际都已经名存实亡。
直到我有幸接触到了《父母规》这本书,知道有曲莫老师带领大家在做这类事情,感到欣喜万分。
这应该是千百家长之大幸,更是万千孩子之大幸。
在此,我想大声疾呼:家长们醒醒吧,救救自己的孩子吧!二、日用而不知须学《父母规》
《父母规》是一个全面系统的家教知识总结,全面而精炼。
大家都熟悉一种现象,古人称之为“百姓日用,而不知”。
就是说,有不少老百姓都自觉的应用了,但是他们并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这样的事情是有的。
比如:有些家长,并没学过三字经,弟子规更没学习过什么教育理论,但是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可以说是相当出色,孩子又孝顺又成器。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在现实中,在自己不知道的情况下,不自觉地运用了正确的教育方式方法。
这些教育方式方法,可能来自于祖辈的传授,可能来自于父母自己的一些良好习惯。
但是,这种情况的概率是相当低的,因为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
尽管时间不可以倒流,但我们可以这样假设:如果这些家长学习过相关理论,尤其是《父母规》相关知识呢?可以肯定的讲,他们会把孩子教育得更出色---因为他们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因此,我们所有的家长都需要学习像《父母规》这样的好的家庭教育理念。
同时,也需要我们一些有经历有经验的老家长们,站出来现身说法,给他们讲解《父母规》的实质和精髓,指导他们实际运用。
让家长们参透《父母规》,自觉运用《父母规》。
尽快摆脱“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混沌状态。
三、博古且通今汇聚《父母规》
通读《父母规》,处处体现出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教育理念。
“责戒规观道”有如易经中五行的生克制化关系,体现出道家的“无为而治”,家庭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教。
也就是文章中所述“教是为了不教!”。
“子为镜,照己过”…“教育子,乃大修”。
从此,我们可以看出:父母教子的过程,同时也是自己修身、修性、修行的过程。
教出“成功子”同时,做为父母本身也会从《父母规》的学习和参悟当中得到升华。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一个典型的西方普世人生观。
其实,其中蕴含了基本的因果关系。
“我为人人”从另一个角度的他人看来,就是“人人为我”,即“我就是人,人就是我”。
广义地说,现在的父母是上辈的孩子,现在的孩子又是下辈的父母。
现在父母对孩子种下的“因”,就会在不远的将来得到一个“果”的回报。
即:“善恶缘,父母结。
”
“爱极生恨”、“否极泰来”,易经讲究“阴阳平衡和谐”,因此在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中,往往易犯一些“物极必反”的错误。
溺爱频发,恨铁不成钢式的家庭暴力教育方式甚为普遍。
《父母规》中,“勿宠溺”、“勿迁怒”明确告诉我们,要宽严有度,奖罚分明。
家庭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如何把握住一个“度”!父母默契配合,俨慈结合,如山水相映。
这样的教育,才是儿女之福。
四、顺应时代需此规天下火
论天时,我们国家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很多旧的事物和思想观念已经破除,新的事物已经出现,但新的思想观念尚未明确建立:物欲横流、攀比成风、笑贫不笑娼、我的地盘我做主等等的不良思潮随处可见。
加之,父母为生计疏于对孩子的家庭教育,隔代亲的爷爷奶奶姥爷姥娘带孩子的比比皆是。
在大家都对孩子的教育方向方法处于迷茫和徘徊的时候,急需一盏导航明灯。
论地利,山东乃中原文化的发祥地,孔孟之乡、礼仪之邦。
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蕴,群众基础非常好。
论人和,哪个家长不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家长们无不渴望在自己孩子的培养过程中,接受正确的导引,以便“教成功子”幸福几
代人。
他们的愿望和渴求就是我们传播《父母规》不竭的动力。
天地人,三才兼备。
我相信,在曲老师的引领下的《父母规》必将盛行于天下,造福于广大民众。
本文作者为《父母规》学堂第五期讲师班学员
菏泽学院宋保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