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必备】(北京专版)2019-2020年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12课时 光的反射 平面镜成像学案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中考中考总复习:光现象(提高)知识讲解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中考中考总复习:光现象(提高)知识讲解

中考总复习:光现象(提高)【考纲要求】1、理解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及其应用,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2、掌握光的反射规律及其应用,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3、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原因,知道实像和虚像的概念;4、掌握光的折射规律,理解其应用;5、知道光的色散的相关内容;6、认识红外线及其作用,认识紫外线及其作用。

【知识网络】【知识点梳理】考点一、基本概念1、光的直线传播:(1)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光的传播速度:真空或空气中c=3×108m/s。

水中为真空中的3/4,玻璃中为真空中的2/3。

2、光的反射:(1)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2)“一点”、“二角”、三线”:O为入射点;i和r分别是入射角和反射角,AO、NO、OB分别是入射光线、法线和反射光线。

(3)镜面反射:平滑的表面对光线的反射叫镜面反射。

(4)漫反射:粗糙的表面对光线的反射叫漫反射。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反射定律。

(5)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射到镜面上发生反射,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在镜后相交而形成的,如图所示S为光点,S’为像。

(6)球面镜:凹面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凸面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3、光的折射:【《光现象复习课》主要知识点四、光的折射1、定义】(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2)如下图所示,O为入射点;i和r分别是入射角和折射角;AO、MN、OB分别是入射光线、法线和折射光线。

(3)色散现象说明:①白光不是单色的,而是由各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②不同的单色光通过棱镜时,偏折的程度是不同的,红光偏折的程度最小,紫光偏折的程度最大。

4、物体的颜色: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5、红外线和紫外线的特点及应用:红外线特点:热作用强;应用:红外线夜视仪、步枪的瞄准器、电视遥控器;紫外线特点:生理作用强,能杀菌;作用:紫外线灯灭菌、防伪标志要点诠释:1、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而折射光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两种不同的介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

精选北京市重点中学中考物理冲刺复习光现象专题光的折射、光的色散、看不见的光训练

精选北京市重点中学中考物理冲刺复习光现象专题光的折射、光的色散、看不见的光训练

光的折射、光的色散、看不见的光一. 光的折射叫做光的折射。

1. 折射光线与光线、在同一平面内2.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3.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折射角入射角;当光从水(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入射角理解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不变折射现象中,光路是的二. 光的色散白光不是,而是物体的颜色:1、透明物体的颜色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决定2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决定的。

什么颜色的物体,只反射此物体的颜色的光,而吸收其他颜色的光。

三.看不见的光棱镜可以将太阳光分解成、、、、、、几种不同颜色的光。

叫做红外线叫做紫外线例1. 在暗室的绿灯下观察一张写有红字的白纸,看到的现象是()(填“绿纸白字”、“白纸红字”、“绿纸黑字”)。

2019-2020学年物理中考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项选择题1.如图所示,一鸡蛋在盐水中处于静止状态,后用手指将鸡蛋向下按压一下松手后,(若盐水足够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鸡蛋向下加速运动,受到盐水的压强变大,受到盐水的浮力变小B.鸡蛋向下做减速运动直至停止,鸡蛋受到盐水的压强变大,受到盐水的浮力不变C.鸡蛋先向下、后向上运动并回到原位,鸡蛋受到盐水的压强、浮力先变大后变小D.鸡蛋始终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鸡蛋受到盐水的压强变大,受到盐水的浮力不变2.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轮船从长江驶入海洋,轮船所受的浮力增大B.如果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它一定受到力的作用C.静止的物体,如果受到推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D.高速公路上之所以对汽车有最大限速,原因是速度越大惯性越大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向下移动滑片P,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压表V2的示数变大,灯泡L变亮B.电压表V1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之比不变C.电压表V2的示数不变,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D.电压表V1的示数变大,电路的总功率变大4.图中是一个两面光滑的斜面,∠β大于∠α,同一个物体分别在AC和BC斜面受拉力匀速运动到C点,所需拉力分别为F A、F B,所做功分别为W A、W B,则A.F A=F B,W A=W B B.F A<F B,W A=W BC.F A<F B,W A<W B D.F A>F B,W A>W B5.一金属块在空气中称重,测力计示数为54N,浸没在水中示数为34N,物体密度是A.1.6×103kg/m3 B.2.7×103kg/m3C.5.4×103kg/m3 D.3.4×103kg/m36.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当闭合开关S后,向右移动变阻器R2的滑片过程中,A、V示数的变化情况是A.A示数变小、V示数变大B.A示数变小、V示数不变C.A示数变大、V示数不变D.A示数变大、V示数变大7.如图为一种常见的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的仪器。

专题02 光现象-【口袋书】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原卷版)

专题02 光现象-【口袋书】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原卷版)

专题02 光现象考点一光的直线传播知识点一:光源1. 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如:太阳、萤火虫、电灯、点燃的蜡烛、水母等都是光源;注意:月亮、发光的金子、自行车尾灯、电影银幕等都不是光源光源可分为天然光源(水母、太阳)和人造光源(灯泡、火把)知识点二: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1.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 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1)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是倒立的实像(树阴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2)取得直线: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击瞄准;(3)限制视线:坐井观天、一叶障目;(4)影的形成:影子;日食、月食(要求会作图) 3. 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 注意:光线是理想化物理模型,非真实存在.4. 所有的光路都是可逆的,包括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

知识点三:小孔成像 原理:光的直线传播. 成像性质:(1)像距大于物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2)像距等于物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3)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知识点四:光速1. 光的传播速度: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 约为3×108m/s ,合3×105km/s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非常接近c ,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c 43,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约为c 32。

2. 光年:是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光年是长度单位;注意:光年是天文学中表示距离的单位;1光年等于光在真空中1年内传播的距离. 3. 光速的几点理解: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真空中不传播;光在真空中传播的最快,空气中次之,透明液体、固体中最慢(二者刚好相反)。

光速远远大于声速(如先看见闪电再听见雷声;在跑100m 时,声音传播时间不能忽略不计,但光传播时间可忽略不计)。

考点二 光的反射知识点一:光的反射定律1. 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2. 我们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2019年北京中考物理题型大全14-2单+多选-光-光学基本概念

2019年北京中考物理题型大全14-2单+多选-光-光学基本概念
-1-
4.光的折射现象: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才会发生折射;折射时光路可逆; 定律:同一平面,分居两侧,空气中角大(必须折射角大(小)于入射 角) ,垂直不变,同时变大变小; 折射实例:放大镜放大物体,池水变浅,看到的水中的鱼比实际位置高,从 水中看岸边物体比实际的高,海市蜃楼; 5.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七种颜色按一定顺序排列为可见光谱; 6.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会聚作用(所有光线) :折射后的传播范围比折射前 小,不是: “会聚光” , “一定会聚” , “一定会聚于一点” ; 凹透镜:发散作用(所有光线) :折射后的传播范围比折射前 大,不是: “发散光” , “一定发散” ; 7.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和主光轴: 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的那一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f; 主光轴:通过两个弧面所在圆的圆心的直线; 8.凸透镜成放大、缩小的实像和虚像的条件: 放大实像:物体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缩小实像: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 放大虚像: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 9.照相机、幻灯机和放大镜的原理: 照相机:u>2f,f<v<2f,倒立缩小实像; 幻灯机:f<u<2f,v>2f,倒立放大实像;
25.漫反射现象中,光的传播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26.近视眼可以通过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进行矫正( 27.凸透镜所成的实像一定是放大的( )
47.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会发生偏折( 48.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和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一样的(
) ) )
49.水池中水深 3 米,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到水面的距离是 3 米( ) 50.有经验的渔民叉鱼时对着看到的鱼叉去( )
28.光在银幕上发生漫反射时反射角不等于入射角( 29.垂直入射到水面的光线,入射角为 90°( 30.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 )

北京物理中考应对秘籍北京物理中考光和热doc初中物理

北京物理中考应对秘籍北京物理中考光和热doc初中物理

北京物理中考应对秘籍北京物理中考光和热doc初中物理声现象1、明白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一样要求填振动二字,明白不同情形下的传声介质〔填空〕2、明白音调、响度、音色要明白什么时候分不是音调、响度、音色的现象或应用〔填空〕3、明白噪声的操纵〔三方面〕4、明白声与信息、声与能量的应用一样声的知识会综合起来考核一道选择题光现象1、明白光在同种平均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及用光沿直线传播讲明某些现象2、明白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3、明白光的反射及常见的反射现象4、会进行光的反射的作图5、能区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明白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规律,并能用漫反射和镜面反射讲明某些现象6、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明白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进行简单的解题:物像大小关系、物像到镜面的距离关系等专门注意潜望镜是平面镜的应用7、明白光的折射及折射现象透镜及其应用1、能区分凹透镜和凸透镜,明白它们对光的作用,会作图2、明白如何测量焦距3、生活中的透镜要与凸透镜成像规律结合经历4、能熟记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注意三心等高,注意刻度尺上刻度和物距、像距的区不注意灵活运用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5、明白远视眼像在视网膜后,戴凸透镜近视眼像在视网膜前,戴凹透镜物态变化1、明白温度计的原理及记录方式2、明白0摄氏度和100摄氏度的规定,明白得冰水混合物3、明白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及吸放热关系4、要求依照图像、表格得信息5、明白晶体、非晶体、熔点。

能区分晶体和非晶体6、明白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的例子7、明白汽化、液化现象及吸放热关系8、明白液体沸腾的条件沸腾时图像能依照表格、沸腾时图像得信息可能会考核单项选择或多项选择、实验9、明白加快蒸发的几种方式注意蒸发和沸腾的区不,明白它们是汽化的两种方式10、明白沸点和压强的关系:气压越低,沸点越低:气压越大,沸点越高。

11、明白液化的两种方式12、明白升华、凝华现象及吸放热关系明白常见的升华、凝华现象,例如:灯泡发黑、雾凇、樟脑丸、窗户上的冰花〔注意冰花在窗户的内侧〕。

北京市2020年中考物理真题试卷(含答案)

北京市2020年中考物理真题试卷(含答案)

北京市2020年中考物理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1.如图所示的滑动变阻器上标记的各部件中,通常情况下,属于绝缘体的是()A.金属杆B.瓷筒C.电阻丝D.金属滑片2.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桥在水中形成的倒影B.日晷上呈现针的影子C.透过放大镜看到放大的字D.人透过水球所成的像3.如图所示,正在使用的四种工具,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羊角锤B.核桃夹C.园艺剪D.食品夹4.为了观察光的直线传播,将一束单色光从玻璃槽的外侧由左侧倾斜向上射入盐水中,但光在盐水中并不是沿着直线传播,而是发生了弯曲,如图所示。

这是由于()A.光从空气到玻璃发生了折射B.盐水不均匀使光发生了弯曲C.光发生了色散D.光从玻璃到盐水发生了折射5.隆冬,滴水成冰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B.凝固C.液化D.升华6.如图所示的实验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A.逃生锤的锤头很尖B.载重车装有很多车轮C.盲道上有凸起D.吸管的一端剪成斜口7.古诗《春夜洛阳城闻笛》中有“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诗人辨别出是玉笛的声音,是依据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速度8.如图所示的情境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A.用力搬石头没有搬动B.人将重物从地面拉到高处C.人推一块大石头没推动D.人使箱子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9.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是()A.电能表是测量消耗电能的仪表B.家庭电路中的电冰箱和空调是串联的C.用电器电线的绝缘皮破损了仍能继续使用D.导致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一定是短路10.如图所示是一种温度测试仪的电路,R1为定值电阻,R2为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电路图符号)。

电源两端的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当所测物体温度升高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电流表示数变小B.电流表示数不变C.电压表示数变小D.电压表示数变大11.如图所示电路中,将开关S闭合,完全相同的灯L1和灯L2均发光。

(北京专版)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13课时 光的折射 透镜成像及其应用 光的色散学案

(北京专版)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13课时 光的折射 透镜成像及其应用 光的色散学案

第13课时光的折射透镜成像及其应用光的色散【考纲要求】考纲要求1.光的折射现象;2.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的作用;3.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和主光轴;4.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5.照相机、幻灯机和放大镜的原理;6.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7.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考点聚焦】考点1 光的折射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叫作光的折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透明介质中时:①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__________内;②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____________;③折射角________入射角;④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之________;⑤光线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________;⑥发生光的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折射现象折射使池水“变浅”、看到的水中鱼儿位置比实际位置高、玻璃砖使钢笔“错位”、海市蜃楼等考点2 透镜、凸透镜成像及其应用1.透镜类型凸透镜凹透镜形状中间厚、边缘薄中间薄、边缘厚对光线的作用________作用_______作用三条特殊光线(完成光路图)2.凸透镜成像规律(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装置安装调节如图所示,凸透镜居中,蜡烛和光屏在凸透镜两侧;点燃蜡烛,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三者中心大致在_________,从而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实验过程①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改变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调节光屏的位置,使烛焰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的像,分别记下不同情况下的物距、像距和成像情况;②把蜡烛放在凸透镜焦点以内,透过透镜观察所成的像评估交流无论如何移动光屏,均得不到像的原因:一是凸透镜、光屏、烛焰三者的中心______________;二是物体在__________内或在________上深入探究①遮住凸透镜一部分,成像性质不变,像变暗;②将蜡烛由五倍焦距外逐渐靠近透镜,移动光屏,观察像和像距的变化,由此知,成实像时,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像越大(2)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u 像距v 像的特点应用u>2f ________(v<u) ____________ __________u=2f v=2f(v=u) ____________ 测焦距f<u<2f ________(v>u)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u=f 不成像平行光测焦距u<f 像物同侧(v>u) ____________ __________成像图巧记规律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用于成实像时)考点3 光的色散一束太阳光射到三棱镜上,形成一条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色光组成的光带,这种现象叫作光的色散。

2019年版北京中考物理专题九 光现象

2019年版北京中考物理专题九 光现象
放大、倒立的实像
测定焦距 照相机,眼睛
— 幻灯机
u=f
v=∞ 同
不成像
探照灯的透镜
u<f
v>u 侧 放大、正立的虚像
放大镜
例 4 ( 2016 陕西,31,8 分) 某小组同学用如图甲的装置 “ 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 ,其中凸透镜的焦距为 15 cm。 他们进行 实验的同时在坐标纸上记录蜡烛与光屏上像的位置和大小,如 图乙。 ( 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物或像,A′、B′分别表示蜡烛在 A、B 处像的位置)
( 2) 太大( 或超出了光具座的长度范围)
(3)小 小于 大 后 凸
2/4
评析 本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同学们应
������������������������������������������������������������������������������������������������������������������������������������������������������
ï
结构特点:中间薄、边缘厚
ïï凹透镜 对光的作用:对光有������������ 发散 作用
{ îïï应用
成像特点:总是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近视眼矫正方法:戴一副������������ 凹透镜 眼镜 远视眼矫正方法:戴一副������������ 凸透镜 眼镜
考点清单
������������������������������������������������������������������
{光心、主光轴
ìï基本概念
焦点:凸透镜的实焦点、凹透镜的虚焦点 焦距 f: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ï
三条特殊光线
透 镜 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课时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考纲要求】【考点聚焦】考点1 光的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沿___________传播,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_____m/s = ______________Km/h。

考点2 光的反射否看到反射光线?说明了什么?[点拨]光的反射定律可巧记为: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由于先有入射,后有反射,应表述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相反表述不符合逻辑关系。

考点3 平面镜成像②准备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目的是便于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典例题】( )例题1: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例题2:如图所示,EF为平面镜,AO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入射角∠AON等于45°。

已知∠NOB等于30°,∠NOC等于45°,∠NOD等于60°。

则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射出的方向为A.ON B.OB C.OC D.OD( )例题3:如图所示,MM′为平面镜,OD为反射光线,ON为法线,反射角∠DON等于50°。

已知∠NOC等于25°,∠NOB等于35°,∠NOA等于50°。

则反射光线OD对应的入射光线方向应是A.ON B.CO C.BO D.AO( )例题4:小阳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其中ENF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起来的一个平面,且与平面镜垂直放置。

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A.沿ON前后转动纸板EB.沿ON前后转动纸板FC.改变光线OB与法线ON的夹角D.改变光线AO与法线ON的夹角例题5:实验桌上备有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还有相同大小的中国象棋棋子18个,9个为红色,9个为绿色;刻度尺一把。

小军计划利用这些器材探究“物体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的关系”。

小军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①将两个叠放的红棋子作为物体放在平面镜前面的白纸上,在平面镜后面改变两个叠放的绿棋子的位置,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②在原位置改变物体(用三个红棋子叠放)的大小,在平面镜后面改变叠放的绿棋子的个数,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③再改变四次物体的大小,仿照步骤②,做四次实验。

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1)小军计划探究的问题中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军实验过程中存在两个问题,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针对小军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写出改进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时训练】|夯实基础|( )1.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2.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3.图中能正确表示小丑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是4.如上图所示,若入射光线沿BO方向射向镜面MM′,则反射光线将沿________方向射出,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的。

5.小海同学用硬纸板、激光笔和平面镜探究光反射的规律,他进行了下面的操作:如图甲所示,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

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使∠i减小,这时∠r________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在实验过程中发现∠r总是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i。

如图乙所示,把硬纸板沿ON轴向里折进一定角度,这时在纸板的ONF平面内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反射光。

6.身高1.7 m的同学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5 m处,他在平面镜中的像高________m,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________m,如果把平面镜向人移动0.5 m,此时,镜中的像到人的距离是________m。

7.图甲是某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棋子A和B完全相同。

(1)实验中应选择较________(选填“厚”或“薄”)的茶色玻璃板,并将其________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2)为确定棋子A像的位置,应在玻璃板后方移动棋子B,直到它与棋子A的像________。

(3)多次改变棋子A的位置进行实验,可得到像与物关于________对称的实验结论。

(4)某次实验后,将光屏竖直放在棋子B的位置,光屏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棋子A的像。

(5)另一位同学直接用平面镜来确定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平面镜竖直放置在铺有白纸的水平桌面上,将5节同样的小电池直立在白纸上,保持电池①的位置不变,移动其他电池,使电池③遮挡住电池①的像和电池②,电池⑤遮挡住电池①的像和电池④,在白纸上记录下电池的位置如图丙所示,请在图丙中作出电池①的像的位置并用”.”表示。

8.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某同学进行了如图K13-8所示的实验操作。

(1)让光线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反射光线沿OB方向射出,如图甲所示,将右侧纸板沿ON向后折,在纸板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2)在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倾斜,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如图乙所示,此时纸板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9.小阳在水平桌面上用薄透明玻璃板和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B,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在实验中小阳先调节薄玻璃板与水平桌面垂直,视线正对薄玻璃板,看到蜡烛A的“像”,马上把蜡烛B放在所看到“像”的位置,并在白纸上记录实验情况如图所示,其中MN是玻璃板的位置,a是点燃的蜡烛A所在位置,b是蜡烛B所在位置。

小阳根据实验记录发现“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不相等”。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确定像的位置时没有从多个方向观察B.实验过程中没有使用平面镜C.实验过程中没有点燃蜡烛B(2)小阳经过思考,解决了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后继续实验。

他经过多次实验并记录了实验数据|对接京考|一、单项选择题( )1.【2017·西城一模】在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2.【2017·昌平二模】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3.【2017·房山二模】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影子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B.图乙:蜡烛远离平面镜时,蜡烛的像大小不变C.图丙:插在水中的铅笔“折断”了,是光的反射现象D.图丁:只将F板绕ON向后转动,还能在F板上看到反射光线( )4.【2017·东城二模】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光发生漫反射时,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速度不变C.月食是因为光的反射而形成的D.平面镜可以成像,也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径( )5.【2017·海淀二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在银幕上发生漫反射时,反射角不等于入射角B.垂直入射到水面的光线,入射角为90°C.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D.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6.【2017·密云一模】如上图所示,MM′为平面镜,AO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入射角为∠AON等于45°已知。

∠NOB等于30°,∠NOC等于45°,∠NOD等于60°,则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的射出方向是A.OB B.OC C.OD D.ON二、实验与探究题( )7.【2017·密云一模】小明用棋子和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问题。

①他将一个棋子A作为物体放在平面镜前5 cm处,看到这个棋子在平面镜中成的像。

用大小不同的棋子依次放在棋子A像的位置,发现只有当把与棋子A大小相同的棋子B放在棋子A像的位置时,棋子B才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

②他将棋子A放在平面镜前10 cm处,看到这个棋子在平面镜中成的像。

用大小不同的棋子依次放在棋子A像的位置,发现仍然是只有当把与棋子A大小相同的棋子B放在棋子A像的位置时,棋子B才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

③仿照步骤②再做四次实验。

均发现棋子B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

由此可知,小明探究的问题是A.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的关系B.像的大小与物距的关系C.像距与物距的关系D.像距与物体大小的关系8.【2016·丰台二模】下面案例是小明同学“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报告的一部分。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一、提出问题:光在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二、猜想假设:光在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

三、设计实验:(一)实验器材和装置:激光笔、光的反射定律演示仪(包括小平面镜M、平板E和F、量角器等)。

(二)实验步骤:(1)将F板旋转到与E板在同一平面,用激光笔发出一束沿E板AO方向射向O点的光,观察在右侧F板上能否看到反射光线OB(如图所示),并记录现象。

(2)将入射光线沿着右侧的F板BO方向入射,观察反射光线的位置并记录现象。

请你判断这份实验报告的实验步骤中,存在什么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2017·西城一模】小丽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将一块薄玻璃板立在桌面上,但未调整玻璃板与桌面垂直,如图所示,选取两个完全相同的跳棋棋子A和B、直角三角板、白纸等器材进行实验。

(1)小丽取棋子A放在玻璃板前,欲将棋子B放在玻璃板后棋子A像的位置,她发现:在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棋子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丽想改正上述实验中的问题,她应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名师预测】艾英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带有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刻度尺、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

(1)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将_______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