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记录 沈冠军

合集下载

对称平移和旋转

对称平移和旋转
2让学生运用已有的能力,把图形在方格纸上连续平移两次。
第64页例题教学把简单图形连续平移两次,教学过程设计成两段:第一段让学生体会变换图形的位置,有时需要把它平移两次。方格纸上的亭子图从左上方平移到右下方,如果按斜向既看不清楚、更难以操作。如果沿方格纸的横线和竖线把斜向平移分解成一次水平平移(即左右平移)和一次竖直平移(即上下平移),容易表达也容易操作。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围绕“怎样把亭子图从左上方平移到右下方”这个问题思考和讨论,引导他们经历上述体验过程。第二段让学生在方格纸上把亭子图连续平移两次,使它从左上方平移到右下方。至于先向右再向下平移还是先向下再向右平移都是可以的。
3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平面图形的旋转,主动学会在方格纸上旋转图形。
在三年级(下册)学生只是初步感知生活中常见的旋转现象,本单元教学把平面图形旋转90°,这之间的跨度比较大。为此,教材作了十分细致的考虑和安排。
(1)首先认识旋转的方向。第66页上面的一道例题以公路收费站转杆的打开和关闭的照片展现了转杆两次旋转的方向不同,让学生首次感知旋转是有方向的。联系钟面上时针的旋转方向,讲解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
(3)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想想做做”第2题旋转小旗图和长方形,题目的要求是“做一做,画一画”,为不同学生设置了不同要求的学习过程:空间想像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直接在方格纸上画出旋转90°后的小旗图和长方形;直接画图有困难的学生可以照样子先做一面小旗和一个长方形,按旋转要求在方格纸上转一下,再离开实物画出旋转后的图形。第3题有助于巩固平面图形的旋转,发展空间观念。每组都有两个图形,而且形状、大小完全相同。完成这道题可以分两步:先看图想一想、说一说,把哪一个图形、绕哪个点、按什么方向旋转多少度就能使同组的两个图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再每组各做一个同样的图形去转一转、拼一拼,验证刚才的想法是不是正确。

初一语文备课组活动记录

初一语文备课组活动记录

初一语文备课组活动记录(1)时间:2010年9月13日周次:第三周主题:统一教学进度,学习校语文教研组下发的备课组活动的要求主备人:张平过程与内容:一、统一本学期的教学进度。

以月考和期中考试为界限,月考前一、二单元精讲,开三单元,月考重点三四单元。

二、学习语文教研组下发的备课组活动要求。

1、定时间:每周一上午第四节。

2、集体备课坚持“四定”“六备”钻透“五点”优化“两法”精选“两题”达到“五统一”3、完成相应听课任务;不少于16次,备课组长不少于18次。

4、作文教学以单元要求为主,每学期不少于6篇。

5、青年教师“五个一”,准备一堂优质课。

6、几个赛事的通知。

体会和结果:这是开学以来的第一次教学活动,计划的制定关系到一个学期的教学进展,通过本次活动,本组老师对学期教学任务有了清晰的认识,这对于安排好今后的教学无疑有很大的帮助。

大家明确本学期的教学目标与要求,任课教师可以根据本班教学实际,制定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教案。

对本学期的教学来说,期中前的教学任务很重,有一个唐诗精华单元八首诗,还有每周一诗八首,同时还有五篇文言文。

而且四个教师中有三个面对着新接班的问题,需要和学生有一个磨合过程。

初一语文备课组活动记录(2)时间:2010年9月20日周次:第四周主题:讨论并确定本学期学生课外阅读资料;讨论月考内容并准备月考试卷。

主备人:张平过程与内容:1、订阅资料。

内容一方面要结合我们的语文教学,同时还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他们学有兴趣。

人手一份,充分利用。

(语文学习报,30元/人)2、月考时间:9月27日;7:50——9:50;120分钟;3、考试内容:一到二单元的四首每周一诗。

课外文言文。

课外现代文阅读。

作文。

4、出卷人:梁新兵老师5、讨论教学中遇到的一些疑难点。

6、张平老师汇报浦东新区教研会的精神。

(1)明确备课要求:要有单元教学目标;口语表达,要从预备、初一练起来,利用课前三几分钟;作文、随笔日记要求,期中前要有三篇作文。

五年级语文集体备课记录(可编辑修改word版)

五年级语文集体备课记录(可编辑修改word版)

五年级语文集体备课记录集体备课时间:2015年9月22日地点:五年级办公室参与教师:五年级全体语文教师主持人:肖厚琼记录人:王春文课题:古诗《游园不值》教材解析:肖厚琼:老师们,今天我们一起来进行集体备课,我选择的内容是古诗两首,因为我们教学古诗时总是老师讲解较多,总觉得教学起来索然无味。

宋人重视思想,一些作家惯于以哲人慧眼审视生活,使许多诗文寓哲理。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之所以传诵千古,历久不衰,在于其景中寓理,且含蓄蕴藉。

在诗人笔下,春天如大地孕育的生命,借红杏之体,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冲破墙门禁锢,灿然而笑,生机勃勃!诗人把满园春色乃至整个春天,聚焦为一枝红杏,赋予它生命,给予它蓬勃向上的朝气。

如不细加玩味,“蜜咏恬吟”,这一哲理是探寻不到的。

王春文:“应怜展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初读时觉无甚可嚼,细品时方有疑窦顿生。

“柴扉不开”的原因是什么呢?从表面看,是诗人的老朋友爱怜苍苔,怕心爱之物被伤害之故。

这是诗人的揣度之词。

正是这揣度之词,暗含着园之主人在园内,且已听到了扣门声。

园主人惜花爱草,连最不起眼的苍苔也珍视为生命,可见,他是一个与世无争、淡泊名利、品质高洁之人。

物以类聚。

叶绍翁与其为友,可见也是一个高洁之人。

春天来了,叶绍翁想到了老朋友,于是去访,去赏春。

正当叶绍翁“扣柴扉不开”扫兴之时,猛然间见到了一枝伸出墙外的红杏,其欣喜之情油然而生,灵感突至,“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便脱口而出。

伸出墙外的红杏,寄托了诗人的情感。

诗人的感情历程是,去访友看春高兴——进不了园,扫兴——见杏花,欣喜,可谓一波三折。

景中有情,情中有人,这就是本诗的特点。

钟黎:这首小诗,写诗人在微风细雨中拄杖春游的乐趣。

诗人拄杖春游,却说“杖藜扶我”,是将藜杖人格化了,给人以亲切感。

使诗人游兴大增,欣欣然通过小桥,一路向东。

桥东和桥西,风景未必有很大差别,但意境和情趣却颇不相同。

“东”,有些时候便是“春”的同义词,譬如春神称作东君,东风专指春风。

集体备课,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集体备课,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关于举行昆阳小学语文教研活动的通知各位老师:为进一步加强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根据教科研计划,决定举行语文集体备课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活动时间: 2012年11月28日。

二、参加对象:全体语文教师。

三、活动地点:办公室。

四、活动主题:教育科研五、活动内容:《那片绿绿的爬山虎》集体备课会。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项目负责人填写)工作单位:昆阳小学说明:活动一周内,校本培训职能部门根据项目负责人递交记录表审核内容并签字确认。

考勤表附后。

26、走进“叶老先生”为文为人的世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主讲稿第 1 课时一、教材解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26课,这篇课文是著名作家萧复兴在1992年为纪念叶圣陶先生而写的回忆文章。

课文重在叙事,写了叶老为萧复兴修改作文和邀请萧复兴做客两件事,但却以爬山虎为题,文章还有描写爬山虎的句子,寓意深刻。

要理解这些句子,必须先理解叙事部分的内容,有了感情的沉淀,才能水到渠成地理解描写爬山虎句子中的深刻含义,因而第一课时把教学的重点锁在第一部分的学习,引导学生透过文字,梳理字里行间隐含在文字背后的寓义,感受叶老为文认真、负责,为人平和、真诚的品质。

二、设计理念:叶老先生说过“学生犹如有机的种子,本身具有萌发生长的机能,只要给它适宜的培育和护理,就能自然而然地长成佳谷、好树、美花。

”鉴于文本虽然重在叙事,但是有一些句子寓意深刻。

这些句子恰恰就是引领学生走进“叶老先生”为文为人的世界中去的文眼。

为了理解这些含义深刻的句子,首先引导学生理解叙事部分的内容,因为有了感情的沉淀,形成自己阅读文本的体验后,才能水到渠成地理解描写爬山虎句子中的深刻含义,缓缓地走进“叶老先生”的为文为人的世界。

因而第一课时把教学的重点锁在第一部分(叶老为萧复兴修改作文)的学习,处理重点段4、5自然段时侧重点不同。

第4自然段以词语“密密麻麻”为突破口,以萧复兴学到了很多,我们又学到了什么为话题组织教学。

滦平六中教师集体备课检查记录1

滦平六中教师集体备课检查记录1

滦平六中教师集体备课检查记录
月日
备课组名称备课组长
姓名
集体备课
时间
备课情况
检查记录


⎰↓ λ
包科领导
签字
七年级语文组王向阳周一五六节
八年级语文组闫海云周五下午
九年级语文组王凤菊周二下午
七年级数学组关继丰周二五六节
八年级数学组张凤玲周二六七节
九年级数学组王爱东周三三四节
七年级英语组刘凤芹周二七八节
八年级英语组王玉双周三五六节
九年级英语组秦秀华周四一二节
八年级物理组司国民周二七八节
九年级物理组王久福周四七八节
九年级化学组王丽娜周三一二节
七年级生物组孙海涛周一上午
八年级生物组牛建余周一上午
七年级综文组马海明周三下午
八年级综文组王云山周四三四节
九年级综文组徐景华周一三四节
七年级地理组周学国周二上午
八年级地理组高伟周一上午
备注:集体备课情况由包科领导每天一检查,记录好各组备课情况并签字。

检查内容包括教师出勤,备课情况,方法指导等;并根据情况进行等级评定(评定等级为A、B、C三级)包科领导每周至少参加一次集体备课。

暑假班集体备课教研活动记录

暑假班集体备课教研活动记录

一、活动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成为了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为了更好地迎接新学期的到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我校于2023年7月15日组织开展了暑假班集体备课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二、活动时间及地点时间:2023年7月15日(星期五)上午9:00-11:30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三、活动主题本次集体备课教研活动的主题为“提升教学效果,打造高效课堂”。

四、活动流程1. 领导致辞学校领导首先对本次活动的开展表示了热烈的祝贺,并对教师们提出了殷切的期望。

领导强调了集体备课的重要性,鼓励教师们积极参与,共同提升教学水平。

2. 分组讨论活动分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九个学科组,每个学科组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 语文组:针对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作文水平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加强课外阅读和写作训练的方法。

- 数学组:重点讨论了如何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思维,提高解题能力,分享了提高课堂互动性的教学策略。

- 英语组:针对如何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分享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活动设计。

- 物理、化学、生物组:共同探讨了实验课的教学方法,强调实验操作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实验安全注意事项。

- 政治、历史、地理组:针对如何将知识与时事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3. 经验分享各学科组选派了优秀教师代表进行了经验分享,分享了他们在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创新做法。

4. 总结与反思活动最后,各学科组长对本次集体备课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和反思,提出了改进措施和建议。

五、活动成果1.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通过集体备课,教师们对教材、教学方法和学生心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养。

2. 优化教学设计:教师们共同探讨了如何设计更加高效、有趣的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优质的学习体验。

3. 增强团队凝聚力:集体备课过程中,教师们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增强了团队凝聚力。

学 科 集 体 备 课

学 科 集 体 备 课

____ 学科集体备课(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烔炀镇中心小学_二__ 年级
二0一五年月日
第_4_5 6单元集体备课座谈记录
蒋露露:作者通过对角色的神态、动作、对话的着力描写,刻画了角色性格,展开了故事情节,揭示了深刻的哲理。

《狐狸和乌鸦》中乌鸦之所以会失去叼着的肉,因为它爱听奉承话,这就告诉我们一定耍提高警惕,不要被花言巧语所蒙骗。

课文通过三次对话,形象地表现了狐狸的狡猾和乌鸦的轻信。

对话时狐狸和乌鸦的神态生动地表现,了它们的心理变化。

每篇课文,形象地再现了课文内容,要指导学生观察、想像。

作者通过对角色的神态、动作、对话的着力描写,刻画了角色性格,展开了故事情节,揭示了深刻的哲理。

《狐狸和乌鸦》中乌鸦之所以会失去叼着的肉,因为它爱听奉承话,这就告诉我们一定耍提高警惕,不要被花言巧语所蒙骗。

课文通过三次对话,形象地表现了狐狸的狡猾和乌鸦的轻信。

每篇课文都配有插图,形象地再现了课文内容,要指导学生观察、想像。

作者通过对角色的神态、动作、对话的着力描写,刻画了角色性格,展开了故事情节,揭示了深刻的哲理。

《狐狸和乌鸦》中乌鸦之所以会失去叼着的肉,因为它爱听奉承话,这就告诉我们一定耍提高警惕,不要被花言巧语所蒙骗。

课文通过三次对话,形象地表现了狐狸的狡猾和乌鸦的轻信。

对话时狐狸和乌鸦的神态生动地表现,了它们的心理变化。

高三语文组第一次集体备课记录

高三语文组第一次集体备课记录

高三语文组第一次集体备课记录
时间:2006年9月5日
地点:图书馆第四阅读室
参加人:孙长才张凤杰方克勤王桂荣张艳华张荣荣王艳红辛玉昌孙诗洋
主讲人:方克勤
主讲内容:
一、共同研究《大庆市第四中学高三语文教学计划(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大庆市第四中学高三语文集体备课计划》,做到明确目标,明确任务,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行动,分工明确,各司其责。

二、对于字音、字形复习的几点建议:
1复习《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1.5课时);
2梳理1—6册书的重要词语(6课时)
3处理《绿色通道》第一练——第四练
4补充的练习:
三、字音、字形复习要点:
(一)字音部分:
考纲要求:正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A
主要考查:
①形似误读:如玷与沾、辍与缀
②俗读错误:如龋齿、酵母
③多音误读:如对称、拓片
④姓氏误读:如姓区、姓仇
⑤古音误:读如余勇可贾、周景王之无射
⑥难读字误读:如卷帙浩繁、饮鸩止渴
复习重点:①统读或改读的字②多音字③形近音异的字④同音字⑤偏旁相同,部件相同而读音不同的字
(二)字形部分:
考纲要求: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A
主要考查:①同音易混字②形近易混淆字③意义相近的字④近义词等
易错的情况:
①因形近而错如病入膏盲、脍灸人口、不径而走等
②因音同或音近而错如一愁莫展
③因音近义同而错如弱不经风
④因音同音近而错如藉贯、消赃
复习的重点:
①从形旁入手如弩和驽、肓和盲。

②从词义入手如迫不及待
③从词语的结构入手如文过饰非
④从成语的出处入手如察言观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中心发言人沈冠军记录人
李骞备课内容原地侧向投垒球出席人数9
教材简析原地投掷垒球是投掷项目,它对锻炼和发展学生上肢力量、爆发力、协调性等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课通过运用情景教学模式,以“新兵入伍”、“新兵集训”、“新兵演练”等情景游戏贯穿始终,采用游戏化的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练习兴趣,从而让学生初步体会原地投掷垒球的动作,体验肩上快速挥臂投掷的动作要领,掌握正确的持球方法,提高投掷能力。

教学要点教学重点:侧向投掷垒球的蹬地、转体、送髋、挺胸、挥臂
教学难点:出手角度和整体动作的连贯性
投掷项目是一项传统的体育项目,是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之一。

这一内容是小学课程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锻炼身体的重要项目之一,原地投掷动作,教材编写过程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

通过学习和练习投掷,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势,发展学生速度、力量、爆发力、柔韧性和协调性等身体素质,促进上肢肌肉、关节、韧带的发展,同时也为今后学习其它的投掷项目奠定基础;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养成终身体育的好习惯。

教学
方法
分组法,示范法,游戏法,竞赛法,讲解法等
教学
资源
垒球若干
作用
设计
背躬练习
发言交流李骞:在进行徒手练习的时候,应适当给予学生一点节奏,方便学生练习。

裴颖:游戏可以更简单一些,让大部分学生体会成功感
倪丹丹:在进行热身的时候,应适当的加强专项运动训练。

周凯:加强课堂纪律强调。

丁亮:加强准备部分与基本部分的内容联系。

庞芳:明确每一项活动内容的目地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