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1
齐桓晋文之事复习(1)

“是乃仁术也。”
引导方法:举出 以羊易牛 的事例。
第三步引导:剖析齐宣王的“仁心”未及于民,未成王道,并 非 “不能”是 “不为” 。并且进一步说明 实行王道要“推恩。”
内容要点:“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下可运於掌。” “推恩足以保四海。”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於百姓者,独何与?” “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无恒产”之“民”必然“放辟邪侈,无不为已”,这 种说法虽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也从中反映出劳动人 民在残酷的剥削压迫下必然起来反抗的道理,这从反面 论证了“制民之产”的必要性。
理解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艺术
首先:帮助宣王树立起“保民而王”的信心。 其次:解决了宣王主观上“为”与“不为”的思想矛盾。 再次:排除了宣王“保民而王”的巨大障碍。 最后:向宣王阐述“保民而王”的施政纲领。
艺术特色: (1) 掌握心理,因势利导。 (2) 结构严谨,说理透辟。 (3) 善用比喻,气势迫人。 (4) 运用对比,加强说理。 (5) 善用修辞,增加文釆:
对偶 排比 反诘 引用
文章内容理解
1、“王笑而不言”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样的人物描写方法? 有何妙处? 1、运用了神态描写。 2、“笑而不言”写出齐宣王欲称霸天下而又躲躲闪闪, 不敢理直气壮地直言的神态,极尽传神之妙。
孟子围绕“保民而王”这一中心论点,层层深入,逻辑严密地展开论述:
第一步引导:引导宣王抛开 霸道 而谈 王道 。
内容要点:“无以,则王乎?”“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引导方法:抓住宣王想 统治天下 的心理。
第二步引导:引导宣王认识到自己有 “不忍之心”
具备了实施“王道”的基础。
中国金融史复习资料(1)

第一章先秦的货币和信用前言:金融的实质是货币信用。
一、思考题1.中国古代货币产生于何时?货币产生的条件是什么?2.最早的金属铸币是什么?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有那几类金属铸币?3.什么是信用?它包括哪些形式?信用产生于何时?信用产生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说信用比货币的历史还悠久?4.先秦时期中国的信用有哪些形式?这个时期的信用有何发展?5.先秦时期中国有哪些信用机构和信用工具?二、本章需要识记的基本概念贝币;青铜铸贝;朋;信用;泉府;傅别;质剂;质人三、考点第一节先秦时期的货币(一)夏代产生最早的货币:贝币夏代已经出现了私有制、贫富差距和社会分工,具备了商品交换的条件,物物交换的矛盾也必然存在,贝币等实物货币产生的条件也已经具备。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属于内生货币。
货币经济理论认为,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材料必须具有以下五个特征之一或全部:价值较高而且稳定;易于分割;便于携带;易于保存;供给充足。
一是有花纹和光泽,产自境外,来之不易,是名贵装饰品,价值高;二是有天然的单位,便于计数;三是坚固耐用,不易磨损,价值稳定且易于保存;四是体积小,质地均匀,便于携带。
贝币有计算单位,其计算单位是“朋”,一般认为每“朋”有10贝。
(二)货币种类的演变商代的货币:金属铸币产生。
西周货币继续变迁,币制形成。
春秋战国:铜铸币—刀币、布币、圜钱、楚铜钱(蚁鼻钱)。
先秦时期我国已出现了具有一定形状和部分货币职能的白银铸币,黄金货币。
(三)货币制度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已有了较完善的货币制度。
因为秦国建立的货币制度已经涉及了货币本位(币材)、货币种类、货币质量、货币法偿能力、货币铸造权、货币比价和兑换等货币制度的基本要素。
(四)此时的货币特征1.货币单位已经分成等级;2.各诸侯国政府没有统一铸币权,货币铸造具有地方区域性;3.多种货币,铸币、称量货币及实物货币并存,在不同领域、不同层面上共同发挥货币的职能与作用。
第二节先秦时期的信用(一)什么是信用?一是伦理道德上的“信用”,即信而用之,指诚信,讲信誉,信守诺言等。
维修电工高级理论知识复习 (1)

五、电力电子知识
• 单相桥式可控整流电路电阻性负载的输出电压波形中一个周期内会出现2 个波峰。而单 相桥式可控整流电路大电感负载无续流管的输出电流波形是一条近似水平线。三相半 波可控整流电路由3只晶闸管组成。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电阻负载的控制角α移相范 围是0~150°,其输出电压波形在控制角0<α<30°的范围内连续。三相半波可控整流 电路大电感负载无续流管,每个晶闸管电流平均值是输出电流平均值的1/3。三相半波 可控整流电路电感性负载的输出电流波形是一条近似的水平线。
六、自动控制基本知识
• 系统对扰动信号的响应能力也称作扰动指标,如振荡次数、动态速降。直
流调速装置安装无线电干扰抑制滤波器与进线电抗器,必须遵守滤波器网侧
电缆与负载侧电缆在空间上必须隔离。整流器交流侧电抗器电流按等于直流 侧电流0.82倍选取。晶闸管—电动机调速系统的主回路电流断续时,开环 机械特性变软。当交流测速发电机的转子转动时,由杯形转子电流产生的磁 场与输出绕组轴线重合,在输出绕组中感应的电动势的频率与励磁电压频率 相同,与转速无关。
四、电气绘图、实例解说
• 实例3:20/5t桥式起重机的主电路中包含了电源开关QS、 交流接触器KM1~KM4、凸轮控制器SA1~SA3、电动机 M1~M5、电磁制动器YB1~YB6、电阻器1R~5R、过电 流继电器等。20/5t桥式起重机电气线路的控制电路中包含 了主令控制器SA4、紧急开关QS4、启动按钮SB、过电流 继电器KC1~KC5、限位开关SQ1~SQ4、欠电压继电器 KV等。20/5t桥式起重机的保护电路由紧急开关QS4、过 电流继电器KC1~KC5、欠电压继电器KV、熔断器FU1~ FU2、限位开关SQ1~SQ4等组成。其中,20/5t桥式起重 机的主钩电动机一般用接触器实现正反转的控制。20/5t桥 式起重机的小车电动机可以由凸轮控制器实现启停和调速 的控制。20/5t桥式起重机的主接触器KM吸合后,过电流 继电器立即动作的可能原因是凸轮控制器SA1~SA3电路 接地。
水力学复习资料1

(1)比较水流的断面平均流速v 和微波相对流速ωv 的大小,判 别水流流态。
当ωv v <时,水流为缓流。
ωv v =时,水流为临界流。
ωv v > 时,水流为急流。
(2)用佛汝德数Fr 判别明渠水流流态。
当1<Fr ,水流为缓流。
1=Fr ,水流为临界流。
1>Fr ,水流为急流。
(3)用临界水深k h 判别流态。
当k h h >时,水流为缓流。
k h h =时,水流为临界流。
k h h <时,水流为急流。
(4)在明渠均匀流的情况下,用底坡类型判别水流流态。
当k i i <时,水流为缓流。
k i i =,水流为临界流。
k i i >时,水流为急流。
(5)根据明渠水流的断面比能随水深的变化规律判别水流流态。
当0>dh dE s时,水流为缓流。
0=dh dE s 时,水流为临界流。
0<dhdEs 时,水流为急流。
流束理论是把微小流束看成是液体总流的一个微元体,液体总 流是由无数微小流束所组成。
流场理论是把液体运动看成是充满一定空间而由无数液体质点组成 的连续介质运动。
长管是指水头损失以沿程水头损失为主,其局部损失和流速水 头在总损失中所占的比重很小,计算时可以忽略不计的管道。
短管是局部损失及流速水头在总损失中占有相当的比重,计算时不 能忽略的管道。
判别标准:局部损失及流速水头占总损失的比重,局部损失及流速 水头大于沿程损失的%5时,计算时不能忽略,也即按短管计算。
引入这两概念可使得具体计算按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减小误差。
相同水头情况下堰流的过流能力大于闸孔出流的过流能力。
( √ 在相同的作用水头作用下,同样口径管嘴的出流量比孔口的出流量大。
( √ )恒定非均匀渐变流过水断面上的测压管水头必然相等。
( √ )在平衡液体中,质量力与等压面 ( C ) (A)重合(B)平行(C)正交(D)无关作用水头相同时,孔口的过流能力要比相同直径的管嘴的过流能力 ( B )(A)大(B)小(C)相等(D)都有可能(B)以下哪种仪器用来测量流速(D )(A)文丘里计(B)薄壁堰(C)测压管(D)毕托管闸孔出流的流量与水头的几次方成正比(A )(A)0.5 (B)1.0 (C)1.5 (D)2.0紊流与层流相比,断面流速的分布趋于(A) (A)均匀化(B)更不均匀(C)一致(D)不一定当下游水深小于跃后水深时会产生(C )(A)临界水跃(B)淹没水跃(C)远驱水跃(D)自由水跃。
计算机考试复习资料(1)

计算机考试复习资料(1)一、选择题1.一个完整计算机系统应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2.计算机手统中CPU是指(运算器),它的小文名(存储器)3.计算机性能主要取决于(字长、运算速度和内存地址)?4.在计算机中,—个字节由(8 )个二进制组成;5.这里的1MB(1024×1024B);6.个人计算机属于(微型计算机);7.计算机能够直接识别和处理的语言是(机器语言)8.计算机存储器中的ROM(只能读出数据不能写入数据)9.ROM和RAM的最大区别是(ROM是只读RAM可读可写)10,运算器的主要功能是进行(逻辑与算术运算)11.和外存储器相比,内存储器的特点是(容量小、速度快、成本高)12.计算机的输入设备有( 键盘);13.内存储器是用来存储正在执行的程序和所需的数据、下列(半导体存储器)属于内存储器14.存储容量常用KB表示,4KB表示存储单元有(4096个字节)。
15.电子计算机的上存储器一般由(ROM和RAM)组成。
16.如果按字长来划分,微机可以分为8位机、16位机、32位机和64位机,32位机17.世界上不同型号的计算机工作原理都是,诺依曼提出(存储程序控制)原理。
18.微型机的软盘及硬盘比较,硬盘的特点是(存取速度快及存储容量大)。
19.影响个人计算机系统功能的因素除了系统使用哪种位的微处理器外,还有(CPU的时钟频率、CPU主内存容量、CPU所能提供的指令集)20.计算机的硬件基本结构,包括了输入装置,输出装置,以及下列哪一项(中央处理单元),21.一空白全新的软磁盘,在使用之前要先经过(格式化)产生磁道、扇区,才能正常使用、22.16位的中央处理单元足可以处理几个16进制的数?(32)23.打印机是一种(输出设备);24.对5英寸软盘,用不透光纸片贴住保护口,其作用是(只能取数据而不能存人新数据)。
25.数据一但存人后,不能改变其内容,所存储的数据只能读取,但无法将新数据写人,所以叫做(硬盘)。
小学科学复习一教案

小学科学复习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使学生能够回顾小学科学中的基本概念、实验步骤和科学常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实验探究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增强学生对科学实验的积极态度和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回顾小学科学的基本概念、实验步骤和科学常识。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与现实生活相关的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活动实验用品、学生实验报告本。
2. 学生准备:课本、笔和纸。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一个有趣的生活现象,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例如,向学生展示水蒸气凝结成云朵的过程,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提出相关的科学概念。
2. 复习探究(3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复习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并讨论小学科学的基本知识点、实验步骤和科学常识。
教师可采取问答、小组讨论等方式,与学生共同回顾和总结各个章节的重点内容。
(1)物质与常见现象: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物质和常见现象,如溶解、燃烧等。
(2)生物的特征与分类:通过图片、实物等展示,帮助学生认识不同生物的特征和分类方法。
(3)植物的生长与变化: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实验测量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特点和需求。
(4)天体与日常生活:通过观察天空、了解星座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天体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5)健康与安全:通过讲解安全常识、小组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健康和安全意识。
3. 实验探究(3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探究,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科学知识。
教师提供相应的实验材料和实验指导,确保实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实验一:水的沸点让学生利用酒精灯、温度计和水杯进行实验,观察水在何种条件下会沸腾。
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验现象。
(2)实验二:植物的生长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种植不同植物的种子,并观察其生长情况。
心理健康教育复习资料(1)

心理健康教育(1)一、单选题(共20题,40分)1、塞利格曼提出成功学中不包括下列哪一项?()(2.0)A、思维B、能力C、动机D、乐观正确答案: A2、()认为性欲及其能量生来即有,婴儿也有性欲,不过表示形式与成人不同而已。
(2.0)A、阮芳赋B、赫希菲尔德C、弗洛伊德D、方刚正确答案: C3、面对未来,感觉当下生活乏味,生命丧失意义,甚至产生轻生念头是一种什么心理?(2.0)A、焦虑B、抑郁C、迷茫D、压抑正确答案: B4、下列()速度最快?(2.0)A、保時捷911B、高铁C、波音747D、转念正确答案: D5、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0)A、心理咨询师可以透视人心B、心理咨询是一种开导性的聊天行为C、心理咨询师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把自己作为主要工具D、心理咨询师可以开具药物帮助咨询对象进行治疗正确答案: C6、属于男性内生殖器官的是()。
(2.0)A、阴囊B、附睾C、子宫D、阴蒂正确答案: B7、在沙哈尔博士的快乐模式中,一个人现在透支了时间、健康,但是对未来有好处,被称为()。
(2.0)A、拼命三郎型B、享乐主义型C、快乐开朗型D、虚无主义型正确答案: A8、下列关于人格共同性的描述有误的一项是()。
(2.0)A、人格共同性是指某一文化、某一民族、某一阶层、某一群体的人们所共同具有的相似的特征。
B、提到中国人想到勤劳和勇敢,提到法国人想到浪漫,提到德国人想到严谨,这都体现了人格共同性。
C、文化人类学者把文化所陶冶出来的共同人格特征称为群体人格。
D、 80后90后00后体现了不同的群体人格。
正确答案: D9、关于“自我设障”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0)A、设障者往往面对一项任务B、自我设障是为了自己完成任务时更有成就感C、设障者想把自己因失败而受到的损失(主要是名誉损失)减到最小D、自我设障本身只是一种保护自己的心理正确答案: B10、在与人交往时,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况属于()。
新闻学复习(1)

新闻学复习(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中国第一部历史新闻学著作是( B )A.《中国近代报刊史》B.《中国报学史》C.《中国新闻事业史》D.《中国传媒史》2.梁启超概括的报纸的两大天职是( D )A.去塞求通,开创新风B.去塞求通,向导国民C.去塞求通,监督政府D.向导国民,监督政府3.新闻与情报在传播方式上的差别是( A )A.公开与秘密B.及时与未必及时C.有选择与无选择D.纪实与非纪实5.新闻价值五要素中的“接近性”的含义除了地理、心理上的接近,还有( C )A.时间上的接近B.原因上的接近C.利益上的接近D.结果上的接近6.提出报纸要“准确、准确、再准确”的著名报人是( A )A.普利策B.约斯特C.施拉姆D.小野秀雄7.资产阶级新闻价值理论的许多论点直接来源于( D )A.资产阶级新闻工作者的灵感B.资产阶级革命家的论述C.资产阶级新闻学者的研究成果D.资产阶级报纸经营者的生意经8.提出“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这一观点的是(B )A.李普曼B.博加特C.本杰明D.庞德9.20世纪初,第一个将新闻价值理论引入中国的是( A )A.徐宝璜B.邵飘萍C.戈公振D.蔡元培10.新闻传播行为“三要素说”(事实、新闻报道者和新闻接受者)的提出者是( A )A.甘惜分B.王中C.邓拓D.范长江11.新闻选择的目标有两个,一个是择优,另一个是( B )A.择全B.择真C.择善D.择美12.新闻事业在社会结构中处于( D )A.生产关系层次B.经济基础层次C.生产力层次D.思想上层建筑层次13.新闻事业的组织实体是( C )A.权力组织B.群众团体C.舆论机构D.企业实体14.新闻媒介资产所有者掌握新闻传媒生存权、发展权和经营权的控制行为是( A )A.经济控制B.法规控制C.政策控制D.行政控制15.第一个提出新闻自由口号的著名资产阶级政治家是( B )A.约翰·密尔B.约翰·弥尔顿C.华盛顿D.托马斯·杰斐逊16.新闻控制的目标是( C )A.新闻传播与新闻接受的统一B.新闻管理与新闻自由的统一C.新闻自由与行为规范的统一D.社会责任与新闻自由的统一17.“社会责任理论”提出的时间是( B )A.19世纪30年代B.20世纪40年代C.20世纪60年代D.20世纪80年代18.资本主义新闻事业的指导思想是( B )A.人道主义思想体系B.自由主义思想体系C.个人主义思想体系D.专业主义思想体系19.接受和服从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宣传纪律,是( C )A.新闻事业党性原则在思想路线上的表现B.新闻事业党性原则在政治路线上的表现C.新闻事业党性原则在组织路线上的表现D.新闻事业党性原则在群众路线上的表现21.“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思想的提出者是( C )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毛泽东22.在社会主义国家,新闻舆论监督实质上是( C )A.党派之间的监督B.利益集团之间的监督C.人民的监督D.社会成员之间的监督23.对于报纸批评,毛泽东曾提出( A )A.“开、好、管”三字方针B.“稳、准、狠”三字方针C.“稳、好、管”三字方针D.“放、好、管”三字方针24.在新闻舆论监督中最重要的监督对象是( A )A.权力组织B.一般干部C.公民团体D.各种社会成员25.对某个高速公路建设工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曝光,属于舆论监督中的( C )A.对一般社会成员的不良行为的监督B.对决策出台过程的监督C.对社会不良现象的监督D.对决策者行为的监督26.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最基本、最重要的素质要求是( A )A.讲党性,讲政治B.思维敏捷C.语言丰富多彩D.吃苦耐劳27.新闻信息新鲜性特征指的是新闻事实的( A )A.时新性和知新性B.反常性和刺激性C.奇特性和怪诞性D.娱乐性和趣味性28.新闻事业形成的标志之一是传播方式的进化和转变,它的意思是( B )A.传播规模的扩大和时间的持续B.由“点——点”到“点——面”的转变C.传播工具的非手工操作化D.专业机构和从业人员的产生以及有广阔的新闻市场29.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垄断阶段的新闻体制,它的理论基础是( A )A.社会责任理论B.自由主义新闻理论C.集权主义思想及传播制度D.新闻专业主义思想30.“民意是我国政府存在的基础,……若由我来定,我们是要一个没有报纸的政府,还是没有政府的报纸,我会毫不迟疑地立即回答:我宁愿要后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友交流疑难点,然后 全班交流巩固
原子 _____________ 1 __ 12 c
m×
2.相对原子质量 不是 (是/不是)原子实际质量 3.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实际质量成 正比 (正比/反 比) 4.电子质量很小,可忽略,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等 于= 质子数 + 中子数 ; 5. 《新课堂》P44页方法导航
一、知识梳理(二)
1.元素的化学性质与 最外层电子数 密切相关。 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容易失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容易得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稀有气体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氦2个),不容 易得失电子化学性质不活泼; 2.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 后变成带正 电荷的阳 离子。原子得到电子 后变成带负 电荷的 阴 离子 3.离子符号 4. 课本P73页化合价数值及表示
师友互助纠错,学友 二、互助纠错 先讲给师傅听,学友 《新课堂》P38-40页1-8题 不会的有师傅讲 1.C 2.AC 3.C 4.B 5.C 6.⑴不是 ⑵核外电子数 ⑶11、11、相等、相 反、不显电性 7.⑴分子、原子 ⑵质子、中子、电子 ⑶质子 ⑷质子和电子 《新课堂》P42-43页1-8题 1.C 2.C 3.D 4.D 5.B 6.D 7.B 8. 17、3、8、7、得
一、知识梳理(一)
1.α粒子轰击金箔现象及结论: 2.原子的构成
———
原子核
————— —————
质子
中子
—————
核外电子
3. 分子 、 原子 、 离子 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 粒子。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有 金属 、 固态非金属 、 稀有气体 。 4.原子中,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 =质子数 = 电子数。 不同元素的原子间本质区别是 质子数 不同。
三、自主学习
自学课本P41-42页
独立学习课 本,然后师 友交流
1.相对原子质量定义
2.相对原子质量 不是 (是/不是)原子实际质量 3.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实际质量成 正比 (正比/反 比) 4.电子质量很小,可忽略,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等 于= 质子数 + 中子数 ;
互助释疑
1.相对原子质量 = m
互助提高
师友独立完成,师友交 流后全班交流,学友展 示,师傅补充评价
1.课本P42页第1题, P43页第1-3题 2.《新课堂》P自学下列内容 1.元素定义及决定元素种类的因素 2.单质、化合物定义 3.元素符号的意义 4.完成课本P49页在线测试, P50页挑战自我 要求1-3项写单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