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社区慢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及行为危险因素的分析

合集下载

定西市常驻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定西市常驻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定西市常驻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目的调查定西市常驻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在定西市城市社区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980名常驻居民,采用调查问卷及体检等方式,对慢性疾病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并分析。

结果定西市980名社区常驻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为33.78%(331/980),前9位慢性病及所占比例分别为高血压21.75%、糖尿病18.13%、冠心病15.71%、脑梗塞7.85%、颈椎病6.65%、腰椎间盘突出症5.74%、脑血栓4.53%、脑出血3.93%、胆石症3.02%;经单因素分析在性别、文化程度、吸烟史、饮酒史、身体锻炼活动等因素上慢性病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家庭人均年收入上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吸烟史(OR=5.423)、飲酒史(OR=4.678)、身体锻炼活动(OR=3.982)、文化程度(OR=2.510)和性别(OR=1.525)。

结论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是定西市常驻居民中前三位的慢性病,吸烟、饮酒、未进行身体锻炼活动可增加老年人各种慢性病的患病率,社区卫生管理应结合调查分析结果,有效开展慢性病的防治工作。

标签:慢性病;常驻居民;患病情况;危险因素慢性病是当前较常见且多发的一类疾病,全球总死亡人口中,因慢性病引发死亡人数在全球范围内总死亡人数中所占比例约60%,且近年来呈现上升趋势[1-2],严重影响全球人类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

当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慢性病的发病和死亡率均呈现上升趋势[3],已成为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为调查并分析定州市常驻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该研究于2015年9月在定西市城市社区抽取980名常驻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及体检,并对慢性病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于2015年9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在定西市城市社区18个区(县),各区(县)按照人口比例整群抽样7个街道(乡镇),各街道(乡镇)按人口比例抽取5个居委会(行政村),在各居委会(行政村)中随机抽样980名常住居民作为本研究对象。

慢性病的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慢性病的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慢性病的危险因素调查分析【摘要】目的通过了解健康体检人员慢性病危险因素,为制定慢性病防治干预措施提供;在人群中加强慢性病的健康教育工作,以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

方法在健康体检人群中,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以问卷方式调查,并进行危险因素分析。

结果抽样调查510人,调查结果显示:人群对慢性病相关知识了解较少,而慢性病相关行为危险因素水平较高,调查人群中,60.8%的人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危险因素。

结论必须切实做好慢性病防治的健康教育工作,在人群中提倡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从而提高社会的整体健康水平。

【关键词】慢性病;危险因素;调查;健康教育在我国,慢病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成为头号健康威胁。

慢病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慢病相关因素与预防措施的研究[1]。

慢性病已成为我国目前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如果不及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将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

通过开展慢病危险因素现状调查与分析,以了解全市人群慢病相关行为因素,充分发挥健康教育工作的作用,保证全市人民的健康。

调查结果如下。

1对象与方法1.1调查对象2012年1-12月在市疾控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人群,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510人,其中男288人,占56.5%,女222人,占43.5%,年龄在20岁-62岁之间。

1.2调查方法采用现场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吸烟、饮酒等行为和生活方式,并测身高、体重、血压。

1.3诊断标准吸烟:≥1支/d,连续或累积6个月以上者;饮酒:≥1次/d,连续或累积饮酒3个月以上者;喜咸食:指每日摄入量合计≥6g;体重指数:[bmr=体重(kg)/身高(m)2][2]。

2结果2.1对自己健康情况比较关注的占85.9%,对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为46.9%。

2.2吸烟、饮酒情况吸烟者占人群总数的41.7%,被动吸烟占72.0%;饮酒者占36.8%,其中男性接触吸烟、饮酒两项危险因素明显高于女性。

2.3饮食习惯2.3.1一般情况每天定时3次进餐者占76.0%,每天定时吃早餐占86.2%;以米面为主食占96.9%,主食中添加杂粮者占28.4%,喜咸食者占29.2%,每天有以下副食品类摄入者分别为:蔬菜水果88.0%,蛋类72.4%,豆制品64.1%,乳制品46.1%。

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控对策

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控对策

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控对策随着全球人口的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病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死亡原因之一。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全球约有3800万人死于慢性病,其中包括心脏病、中风、癌症和慢性呼吸道疾病等。

慢性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因此,对慢性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和防控对策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不良的生活方式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导致慢性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例如,缺乏体育锻炼、烟草使用、过量饮酒、不合理的饮食结构等。

不良的生活方式经常导致超重、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胆固醇等慢性疾病。

2.遗传因素许多慢性病(如糖尿病、心脏病、癌症等)与遗传有关。

某些遗传基因的异常会导致人们更容易患上某些疾病。

如果一个人在家族中有患病史,那么这个人就需要特别注意预防这些疾病。

3.环境污染环境污染是导致慢性疾病的一个主要原因。

例如,空气污染可以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环境中的化学品可以导致癌症和中毒等。

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防止慢性病的最好方法之一。

这包括:定期参加体育锻炼、遵守合理的饮食习惯、戒烟限酒、定期体检等。

当一个人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时,他们的身体能够更好地抵御慢性疾病。

2.加强环境保护减少环境污染可以预防一些慢性疾病的发生。

政府应该采取禁止使用有害物质、减少工业废气和污水、开展城市绿化、加强环境监测等措施来保护环境。

3.遗传咨询和基因检测当某些疾病在家族中是普遍存在的时,人们应该进行遗传咨询和基因检测。

这些检测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他们的患病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4.加强宣传教育慢性疾病对社会经济和生命质量的危害已经得到了广泛认识。

政府和公共机构应该加强宣传与教育,帮助人们做好防慢病的知识普及和心态建设。

人们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健康成为每个人的追求目标。

结论:总之,防控慢性疾病需要采取全方位、多层次的策略。

政府和社会机构应该加强卫生健康工作,推进全民健康概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提高人们健康素质与生命质量。

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控对策

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控对策

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控对策慢性病是指发病缓慢、病程较长、往往无法根治的一类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慢性病已成为全球健康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分析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控对策。

第一,不良的生活方式是造成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缺乏体育锻炼、长时间的久坐、过量饮酒和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都会导致慢性病的发生。

我们应该积极宣传健康饮食、适量运动、不吸烟不饮酒的健康生活方式,并加强学校、单位等场所的健康教育。

第二,遗传因素也是慢性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一些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具有明显的遗传性,如果家族中有慢性病患者,则患病风险较高。

在遗传因素的防控上,我们应加强个人的基因检测和风险评估,及早发现和预防可能的遗传性慢性病。

环境污染也是导致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空气、水和土壤中的污染物如PM2.5、重金属、化学物质等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引发各种慢性病。

应加强环境监测,加大对环境污染治理的力度,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对人体的暴露。

第四,心理因素也是慢性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增加患慢性病的风险。

我们应鼓励人们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学会应对压力,并及时寻求心理咨询和支持。

为了控制和预防慢性病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防控对策:一、加强健康教育。

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对慢性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引导人们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推广健康饮食。

倡导少食多餐、控制盐摄入、多摄入水果蔬菜等健康饮食习惯,减少高胆固醇、高脂肪、高盐等不健康食物的摄入。

三、积极开展体育锻炼。

倡导每天适度运动,例如散步、做家务、参加有氧运动等,提高身体的代谢水平,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四、加强环境治理。

加大对环境污染的监测和治理力度,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人体的暴露,保护人们的健康。

五、及时发现和治疗慢性病。

进行定期体检,及早发现慢性病,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减轻病情,延缓病程。

上海市徐汇区居民慢性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调查

上海市徐汇区居民慢性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调查

文章编号:1004-9231(2018)08-0684-05•慢性病防治•上海市徐汇区居民慢性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调查王飞,顾海雁,郭凤霞,张小红,沈慧,王现上海市徐汇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200237摘要:【目的】了解上海市徐汇区居民的慢性病知识的知晓现状,为制订健康教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按徐汇区常住人口1%的样本量进行抽样,采取多阶段人口规模比例(PPS)随机抽样方法,以15岁及以上的常住居民,共10420名作为调查对象。

【结果】居民对自身体重、腰围、血压和空腹血糖的知晓率分别为92.5%、71.9%、72.8%和45.4%。

慢性病危险因素总知晓率15.3%。

文化程度大学专科及以上、女性、以及有慢性病的居民的知晓率较高,分别为18.6%、15.6%和16.4%。

【结论】今后的健康教育要重点应针对文化程度低的,同时没有慢性病的男性居民。

健康宣教的内容除了常规的血压监测和戒烟等,应更加侧重空腹血糖、血清总胆固醇、食油和食盐限量标准等精细的指标上。

关键词:慢性病;健康教育;知晓率;居民;社区中图分类号:R193. 8 文献标志码:A DOI: 10. 19428/j.(:nki.sjpm.2018. 18339引用格式:王飞,顾海雁,郭凤霞,等.上海市徐汇区居民慢性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调查[J].上海预防医学,2018,30(8):684-688.Aw areness rate of n oninfectious chronic d isea se am ong resid en ts in Xuhui District of S hanghai WANG F ei,GU Hai-yan,GUO Feng-xia,ZHANG Xiao-hong,SHEN Hui,WANG Xian ( Xuhui District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Shanghai200237,China)Abstract :[ Objective] To ascertain aw areness ra te ol noninlectious chronic disease( NCDs) ol residents in Xuhui District,thus providing a scientific basis lor the lorm ulation ol health education strategy in th e district.[ Methods] The sam ple size w as based on 1%ol population ol Xuhui District.A total ol 10 420 residents aged15 and above were selected by m ultiple stage probability proportionate to size sam pling (PPS).[ Results] Residents'aw areness rates ol body weight,w aist circumference,blood pressure and lasting glucose were92. 5%,71.9%,72. 8%and45. 4%respectively.Their aw areness rate ol risk lactor lor N C D s w as 15.3%. Fem ales and those w ith N CD s or w ith college degree or above were lound to have higher aw areness rates,which proved to be18.6%,15.6%and16.4%respectively.[Conclusion]H ealth education in luture should locus on the m ale residents w ith the low level ol education and those w ithno NCDs.Besides m onitoring ol blood pressure and sm oking cessation,m 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lasting glucose,serum total cholesterol( TC),and the lim ited use ol daily cooking oil and salt.Keywords: noninlectious chronic disease; health education;aw areness rate; resident; com m unityWHO在2016年公布的《世界卫生统计2016: 死亡的68%[1]。

农村社区居民慢性病及相关危险行为调查分析

农村社区居民慢性病及相关危险行为调查分析

农村社区居民慢性病及相关危险行为调查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为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

吸烟、饮酒、不合理膳食、缺乏体育锻炼等不良生活方式在居民中普遍存在。

为动态地掌握我街道慢性病危险因素、主要慢性病流行现状和变化趋势,科学制定防治和干预对策,2013年6月我们对辖区内18岁以上常住居民随机抽取了1300人进行了慢性病基线调查和生理参数的测量,现报告如下。

对象和方法1 对象辖区内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1995年1月1日前出生)。

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

从辖区内行政村中随机抽取三个村,再由抽到的三个村通过随机整群抽样共抽取1300户,抽中家庭随机抽取1名出生日期最接近调查日的成员作为调查对象。

如无符合条件居民,更换调查户。

对符合条件居民进行体检和测量生理参数,调查内容包括问卷调查、身高、体重、腰围和血压测量、空腹血糖等。

2 质量控制调查表由专家论证后采用,调查员均接受培训,采用面对面调查,生理测量工具使用前均经过校正。

3 数据处理与统计使用Epi-data录入软件,由经过培训的工作人员负责问卷的录入。

数据分析使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

结果1 一般情况本次共调查18岁以上人群1300人,有效问卷1284份。

男560人,占43.61%;女724人,占56.39%,平均年龄(49.8±9.84)岁。

文化程度:文盲占18.69%,小学占32.39%,初中占36.13%,高中以上占12.77%。

2 主要慢性病患病率高血压患病率23.36%,糖尿病患病率3.43%,见表1。

表1 慢性病患病率与年龄的关系3 行为危险因素有吸烟行为(平均每天至少吸一支以上)的占25.86%,其中男性吸烟率为59.29%,调查对象中无女性吸烟者。

被动吸烟率高达67.65%。

有23.05%的人饮酒(指一周内有3-5次饮酒行为,每次饮酒量大于2个标准杯),男性中饮酒者占46.43%,女性中饮酒者占0.6%;高盐饮食者(即每日摄入盐量≥6克)占31.8%,高脂饮食者(指摄入的饱和脂肪酸过多)占40.19%,男性中高脂肪摄入占56.43%,女性占27.62%,男女性别有统计学意义(X2=27.25,P<0.01)。

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控对策

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控对策

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控对策慢性病是指病程长、病变缓慢、进展缓慢、不容易治愈的一类疾病。

慢性病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一大难题,危害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针对慢性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防控对策,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

慢性病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饮食、生活方式、遗传因素和环境等。

首先是饮食方面。

高盐、高糖、高脂肪的饮食习惯是导致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过度摄入咖啡因和酒精也会增加慢性病的风险。

其次是生活方式。

缺乏体育运动、长时间的久坐不动、吸烟和酗酒等都是慢性病的危险因素。

缺乏运动和体力活动会导致肥胖、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生。

吸烟和酗酒会损害肺部和肝脏的功能,增加患肺癌、肝炎等疾病的风险。

遗传因素也是慢性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有些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在家庭中有遗传倾向。

如果亲属中有患有这些慢性病的人,则个体患病的风险会增加。

最后是环境问题。

空气污染、水污染和环境中的化学物质等都会增加慢性病的发生率。

长期在高污染环境下生活的人更容易患上呼吸系统疾病;长期饮用受污染的水源会增加肝炎等疾病的风险;长期接触有毒化学物质和重金属也会导致一些慢性病的发生。

针对慢性病的危险因素,我们可以制定相应的防控对策来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

首先是饮食上,推广健康饮食,减少盐、糖和脂肪的摄入。

鼓励食用多样化的新鲜水果、蔬菜和谷物。

禁止生产和销售高糖饮料和高糖食品。

宣传合理的饮食搭配和膳食均衡,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其次是生活方式上,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励适度运动和体育锻炼,坚持每天进行适当的运动,减少久坐不动的时间。

提倡戒烟和限制酒精的摄入,鼓励人们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针对遗传因素,可以通过基因检测来了解个体的遗传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定期体检、健康管理等。

对于环境问题,应加强环境保护,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建立环境监测体系,保护空气和水源的清洁。

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控对策

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控对策

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控对策慢性病是指病程长、病情缓慢发展的一类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肿瘤等。

这些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本文将从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控对策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分析1. 生活方式因素生活方式因素是慢性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例如高盐、高脂肪、高糖的饮食,容易导致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

长期缺乏运动也会增加心脑血管病的风险。

2. 心理因素心理因素是导致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长期的精神压力、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会影响人体的免疫功能,使得患者更容易患上慢性疾病。

3. 遗传因素某些慢性病具有遗传倾向,例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如果父母患有这些疾病,孩子患病的风险也会增加。

4.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也是导致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例如空气污染、化学物质暴露等都会增加某些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

二、慢性病的防控对策1. 健康教育加强对公众的健康教育,提高大众的健康素养,帮助人们了解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推广健康的生活方式。

2. 改善饮食习惯提倡健康的饮食习惯,减少高盐、高脂肪、高糖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量,合理搭配膳食,避免过度饮食和暴饮暴食。

3. 积极锻炼身体加强体育锻炼,增加体力活动,控制体重,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心肺功能,降低患病风险。

4. 心理治疗关注个体的心理健康,提倡积极的心态,避免长期的精神压力,学会调节情绪,通过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方式帮助人们面对生活中的压力。

5. 定期体检定期体检可以帮助人们及早发现慢性病的风险因素和早期症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加强对患者的管理和干预,提高治疗效果。

6. 环境保护加强环境污染的防控,推动绿色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减少化学物质暴露和空气污染对人体的伤害,降低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

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多种多样,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验 ,P <0 . 0 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2结 果
大对 相关知识的普及力 度 ,加强在 岗医护 人员的业务学 习,加强对家
属及 产妇 的相关知识 的健康 教育 ,进一步提 高新生儿疾病筛查 率 ,以 便对 新生儿相关疾病进 行三早预防 、减少新 生儿的出生缺 陷、提高综
2 . 1我 院近3 年 间新生 儿疾病 筛查情 况比较 我 院新生 儿疾 病2 0 1 o ; V 的筛查 率为 7 8 . 2 %、2 0 1 1 年 的筛 查率为 8 2 . 3 %、2 0 1 3 年的筛查率 为8 7 . 1 %,筛查率逐年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 意 义 <O . 0 5 ) ;平均筛查率 为8 2 . 4 %。具 体见表 1 。
【 摘要 】 目的 了解 本社 区人群 慢病 相 关知 识 的知 晓率 及行 为危 险 因素 的分布 情 况。方 法 采 用 多层 随机 抽样 的 方法 ,对 昆 山市 陆 家镇 邵村 社 区常驻居 民进行 问 卷调 查。结 果 被 调 查者对 自身 身高、体 质 量、腰 围、血压 和 血 糖 的知 晓率 分别 为 9 8 . O %、9 8 . O %、8 0 . O %、8 1 . O % 和 6 6 . 0 %;认 为吸 烟重度 有 害 的比例 在 7 2 . 0 % 以上 ;认 为高血压 患者和 冠 心病 患者不 宜饮 酒者 ,分别 占 6 8 . 0 %和 3 5 . 5 %; 冠心病 和脑 卒 中 的 知 晓率 较低 ,仅 6 2 . O %和 5 8 . 5 %;糖尿 病典 型症 状的知 晓率 为 8 0 . 5 %,而对 肥胖 者 易患 糖尿病 、 父母 患糖尿 病 则子女 易患糖尿 病 的知 晓率 仅7 6 . 0 %和 6 7 . 5 % ;吸 烟 率和 过量 饮 酒率 达 到 3 7 . 5 %和 5 . O % ,高盐 饮 食者 占 1 6 . 5 %,规律 锻 炼 者仅 占 1 6 . O %,超 重和 肥 胖 的 患者 分 别 占
1 . 3观察指标 分析 比较近 3 年新 生儿疾病 筛查率 的情况 并对 比分析 产妇及 家属 与在岗妇产科 医护人员对新生儿疾病筛查相 关知识的认知和对 该筛查
有无必要的认知情况。
注 与产妇 及 家属组 相比 , P<0 . 0 5
3讨

结果 显示 ,筛查 率逐年 升高 、平 均筛查率 为8 2 . 4 %;医护人员筛
l 2 2 ・临床研究 ・
1 资料 与 方法 1 . 1一般资料
J u l y 2 01 4, V o 1 . 1 2 , No . 1 9
2 . 2 医患双 方关于筛查必要性及相关知识认知情况的 比较
医护 人员筛查必 要性认 知率的 8 8 . 9 %明显大于产 妇及家 属筛查必 要性认知率的5 0 . 3 %,二者相 比较差异 有统计学意 义 ( P <O . 0 5 );医 护人员筛查 相关知识认 知率 的8 8 . 9 %明显 大于产妇 及家属筛查 相关知 识认知率 的5 0 . 3 %,二者相 比较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 ( 尸 <0 . 0 5 );具 体 见表2 。
[ 3 ] 郭 钰娉 . 庆城 县新 生儿疾 病筛 查 工作存 在 的 问题 与对 策 [ J J . 中 国
社 区医师 , 2 0 0 9 , l 1 ( 1 6 ) : 2 4 9 .
人群社区慢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及行为危险因素的分析
万 守 凤 肖 雪
( 江苏省 昆山市第四人民医院,江苏 昆山 2 1 5 3 3 1 )
出生 的新生 儿人数 、筛 查 的人 数 、未筛查 人数 、疾病 筛查 的种 类及 筛查 阳性率 等进行 调查 并对产 妇及 家属 、妇产 科在 岗医护 人 员对 新 生儿疾 病筛 查相 关知识 的 了解 情 况等进 行 问卷 调查 。 问卷 的 内容 包 括疾病 筛查 的种 类 、方பைடு நூலகம்法 、疾 病 阳性结果 ,产 妇 、家属 、医护 人员 的年 龄 、职 业及对 新生 儿疾病 筛查 相关知 识 的认知和 对该 筛查有 无 必要的认 知等。
院 ,医务人员要在 婴儿病历本上写 清筛查 最佳时 间段 并与产妇或 家属 约好具体时间 ,嘱咐其务必来 医院采血筛查 ,共 同努力提 高筛查率 ,
1 . 4 统计分析
对 每一个 新生儿的身心健康负责 。 综上 所述 ,近 几年我 院在 开展 新生 儿疾 病筛 查方 面有 较大 的提
±0 . 6 )k g ;调查产妇及家属3 0 2 例 ,年龄在2 1 - 3 3 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 ( 2 7 . 5 ±2 . 6 )岁 ;医护人 员1 8 例 ,年龄在 1 8 - 5 0 岁之 间 ,平均 年龄为
( 3 9 . 0 ±3 . 8 )岁 。
1 . 2方法
研 究采用 问卷调 查 的形式进 行 ,对 我 院2 0 1 1 年1 月 ̄ 2 0 1 3 年1 2 Y ]
表1我 院近3 年 间新生 儿疾病 筛查情况 比较 ( n )
合人 口素质 。 参 考文 献 【 1 】 张丽 红. 基层 医 院开展 新生 儿疾 病筛 查现状 调查 研 究 [ J ] 冲 国 现
代 医生, 2 0 1 2 , 5 0 ( 4 ) : 1 8 — 1 9 .
[ 2 】 郑 明霞 . 开展 新 生儿 疾病 筛 查 工作 1 1 5 5 2例 临床 分 析 与护 理干 预[ J 】 _ 中国 民康医学 , 2 0 0 9 , 2 1 ( 7 ) : 7 6 4 .
查 必要性认知率 、筛 查相关知识认知 率均明显高于产妇 及家属筛查必 要性认知率、筛查相关知识的认知率 <O . 0 5 )。虽然结果显示新 生
儿筛查率在逐年升 高 ,但还有很多不 足之处 ,应给与相对 应的措施如 下 :医护 人员要 加强对新生儿疾病筛 查相 关知识 的学 习掌握 ,进一 步 提 高筛查率 ;督促产 妇 、家属开展实 际行 动的重任 ,如若 产妇提前 出
高 ,新生儿的筛查率在 逐年的增加 。目前 筛查的种类主要包 括先天性 甲状 腺功 能减低症 ( C H)和苯丙酮 尿症 ( P K U)两种 ,仍然需 要加
采用S P S S 1 7 . 0 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学分 析。计数 资料 采用 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 ( E + - s )来表示 ,组 间比较应用配对f
表2 医患双方 关于 筛查必 要性 及相 关知 识认知 情 况的比 较
以我院2 0 1 1 年1 月 至2 0 1 3 年1 2 月 出生的 活产 新生儿 、产妇 、在 岗
妇产科 医护人 员作 为研究对 象。三年 间总共调 查的活产 新生儿为9 3 9 例 ,其 中男婴) L 4 9 2 例 ,女婴) L 4 4 7 例 ,早产 i L l S 例,平均体质量 ( 3 .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