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5
2014人教版最新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资料

四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计划高兴寨小学万乔平一、指导思想:根据本学期教学计划,结合本班级学生及数学学习的具体情况,以基础知识为中心,以提高计算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重点,力求挖掘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潜在能力,做到查缺补漏,培优补差。
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二、复习形式:第一步:分单元复习.第二步:归类复习.第三步:综合复习。
三、复习内容:1、大数的认识2、公顷和平方千米3、角的度量4、三位数乘两位数5、平行四边形和梯形6、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7、统计8、数学广角复习时按照整册教材的知识体系分——大数的认识、乘法和除法、空间与图形、统计和数学广角这四大块来进行知识的梳理。
四、复习目标: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万级、亿级的数,十进制计数法,用“万” 、“亿”作单位表示大数以及近似数等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建立有关整数概念的认知结构。
2、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进一步提高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以及探索规律的操作技能,加深对计算器的认识。
3、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特征,认识角、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在观察物体中加深对物体和相应视图的认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4、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统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会画两种不同的统计图。
5、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
6、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经历回顾本学期的学习情况,以及整理知识和学习方法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进一步培养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五、具体安排:六、复习措施:1、教会学生复习方法,先全面复习每一单元,再重点复习有关重点内容。
2、采用多种方法,比如学生出题,抢答,抽查,学生互批等方法,提高学习兴趣。
3、加强补差,让优等生帮助后进生。
4、课堂上教会学生抓住每单元的知识要点,重点突破,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并相机进行计算能力的培养。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及各单元练习题

四年级上册总复习资料一、定义概念1、整数数位顺序表数级亿级万级个级数位…千亿位百亿位十亿位亿位千万位百万位十万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计数单位…千亿百亿十亿亿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一2、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3、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4、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
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
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长度。
边5、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顶点边6、经过任意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任意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
7、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
8、用量角器量角:1、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
2、角的一条边与0刻度线重合。
3、0在左读外圈(0在右读里圈)。
9、锐角:小于900;钝角:大于900而小于1800;直角=900;平角=1800 ;周角=3600;10、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11、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12、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13、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
长方形和正方形可以看成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14、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15、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图。
16、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互相垂直。
17、梯形的高与梯形的上下底互相垂直。
18、在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积也随着乘几或除以几。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5.《整理和复习——几何图形》课件(共21张PPT)

南
线段 射线 直线
画角
角 量角
分类
相交
锐角 直角 钝角 平角 周角
垂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平行
平行四边形 梯形
高
长方形 正方形
总结规律 整理知识 内在联系
归纳特点
下课!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9月1日
线段 射线 直线 (同一平面内)
角
相交
画角 锐角
直角
量角 钝角
分平类行四边形周平角角
长方形
垂直
平行 林林
平行四边形梯形 梯形
正方形
长方形 正方形
线段 射线 直线
画角
角 量角
分类
相交
锐角 直角 钝角 平角 周角
垂直
平行
平行四边形 梯形
长方形 正方形
线段 射线 直线
画角
角 量角
分类
相交
锐角 直角 钝角 平角 周角
垂直
平行
平行四边形 梯形
长方形 正方形
四边形
线段 射线 直线
画角
角 量角
分类 高 相交
底 平行
锐角
直角
钝角
平角
周角
高
垂直
平行四边形 梯形
高
底长方形
正方形
线段 射线 直线
画角
角 量角
分类
相交
锐角 直角 钝角 平角 周角
垂直
平行
平行四边形 梯形
高
长方形 正方形
线段 射线 直线
画角
角 量角
分类
相交
锐角 直角 钝角 平角 周角
直线
过一点能画(无数)条直线,( 无数)条射线, 过一点(不能)画线段。
四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资料必备

四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资料必备以下是四年级上册数学的总复习资料必备内容:
1. 数字理解和运算:
- 数的认识和读写
- 数的比较和排序
- 加减法运算及相关习题
- 乘法口诀表和乘法运算
2. 数量和计数:
- 小数的认识和读写
- 数的估算和进位
- 分数的认识和比较
- 分数的运算
3. 时间和日期:
- 时钟的认识和读写
- 时间单位和时间计算
- 闰年和年、月、日的关系
- 日期的计算和问题解决
4. 长度、质量和容量:
- 长度单位的认识和换算
- 质量单位的认识和换算
- 容量单位的认识和换算
- 长度、质量和容量的问题解决
5. 几何形状和图形:
- 基本几何形状的认识和属性
- 直线和曲线的认识
- 图形的划分和分类
- 图形的问题解决和推理
6. 数据和图表:
-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 图表的绘制和解读
- 数据的分析和问题解决
- 统计和概率的基本概念
这些内容是四年级上册数学的重点内容,复习时可以结合教材中的习题和练习册进行复习和巩固。
同时,也可以使用相关的数学辅助工具,如尺子、天平、计算器等,进行实际的操作和计算练习。
部编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复习提纲(全套)

部编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全套)
目录
1. 第一单元:整数与小数
- 数数和测量
- 给整数分类
- 比较和排序
- 小数的概念
-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2. 第二单元:数与图
- 数的表达
- 找规律
- 数据统计
- 折线图的绘制
3. 第三单元:加法与减法
- 加法的口诀
- 减法的口诀
- 认识运算符号
- 运算的顺序
4. 第四单元:数字之间的关系- 数字之间的位置关系
- 十位数和个位数的关系
- 百位数和十位数的关系
- 千位数和百位数的关系
5. 第五单元:数形关系
- 形状的相同和不同
- 形状的位置关系
- 形状的拼凑
- 形状的分割和组合
6. 第六单元:组织数据
- 数据的整理
- 数据的分类
- 数据的统计
- 数据的图表表示
7. 第七单元:长和面积
- 长的估算
- 长的比较与排序
- 长的换算
- 面积的认识和估算
8. 第八单元:简单的容量和质量
- 容量的认识和估算
- 容量的比较与排序
- 容量的换算
- 质量的认识和估算
结论
本复习提纲按照部编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的课程内容进
行整理,涵盖了整数与小数、数与图、加法与减法、数字之间的关系、数形关系、组织数据、长和面积以及简单的容量和质量等八个
单元。
通过按照提纲进行复习,能够帮助学生系统地回顾所学知识,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提高解题能力。
小学数学人教版(2014秋)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单元复习-章节测试习题(2)

章节测试题1.【答题】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叫做平行线.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定义.【解答】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平行线中的“线”必须是直线,而不能是曲线.故本题错误.2.【答题】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平行就垂直.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解答】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平行就相交.故本题错误.3.【答题】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形成的4个角都是直角.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认识垂直.【解答】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形成的4个角都是直角.故本题正确.4.【答题】平行线之间的垂直线段只有一条. ()【答案】×【分析】直线上有无数个点,过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直线上的任意一点都可以向另一条直线画一条垂直线段,所以平行线之间的垂直线段有无数条.【解答】直线上有无数个点,过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直线上的任意一点都可以向另一条直线画一条垂直线段,所以平行线之间的垂直线段有无数条.故本题错误.5.【题文】过直线外一点B,画这条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答案】【分析】画平行线:(1)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用直尺靠紧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2)沿直尺移动三角尺,使三角尺和已知直线重合的直角边和B点重合;(3)过B点沿三角尺的直角边画直线就是已知直线的平行线.画垂线:用三角尺的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另一条直角边紧靠点B,沿直角边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即可.【解答】见答案.6.【题文】画一个边长是2厘米的正方形.【答案】见解答.【分析】根据正方形的特征画出一个边长为2厘米的正方形即可.【解答】如图所示:7.【题文】把两根小棒都摆成和第三根小棒平行,看一看,这两根小棒是什么关系?你发现了什么?【答案】这两根小棒是互相平行的.【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认识平行.【解答】如图所示,先摆出一根小棒a,再把小棒b和c都摆成和a平行.仔细观察,小棒b和c是互相平行的.我发现: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8.【题文】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46厘米,其中一条边长是10厘米.平行四边形另外三条边分别是多少厘米?【答案】10厘米、13厘米、13厘米【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周长是46厘米,其中一条边长是10厘米,列式计算即可.【解答】(46-10×2)÷2=13(厘米)答:平行四边形另外三条边分别是10厘米、13厘米、13厘米.9.【题文】一个梯形,上底8厘米,如果把它的上底增加3厘米,正好与下底相等,它的两腰长分别是5厘米和3厘米,这个梯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答案】27厘米【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根据梯形的特征计算周长.【解答】(8+3)+8+3+5=27(厘米)答:这个梯形的周长是27厘米.10.【答题】在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相交或______.【答案】平行【分析】在同一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有两种位置关系:相交或平行,据此解答即可.【解答】在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相交或平行.故本题的答案是:平行.11.【答题】过直线外一点,可以画______条已知直线的垂线,可以画______条与它相交的直线.(都填汉字)【答案】一,无数【分析】直线外一点有并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可以画无数条与它相交的直线,据此可解答.【解答】过直线外一点,可以画一条已知直线的垂线,可以画无数条与它相交的直线.故本题的答案是一,无数.12.【答题】两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______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______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______形.【答案】平行四边,梯,等腰梯【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平行四边形、梯形、等腰梯形的定义.【解答】两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故本题的答案是平行四边,梯,等腰梯.13.【答题】下图中,AD边上的高是______厘米.【答案】7【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平行四边形的高.【解答】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向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由图可知,AB边上的高是7厘米.故本题的答案为7.14.【答题】工人师傅用90厘米的木条做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框架,做成的这个平行四边形框架的其中一条边长15厘米,那么相邻的一条边长是______厘米.【答案】30【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平行四边形的周长.【解答】由题可知,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90厘米,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所以相邻一条边长是:90÷2-15=30(厘米).故本题的答案是30.15.【答题】一块平行四边形菜地,王叔叔要把这个菜地围上篱笆,篱笆长400米,菜地的一边长80米,那么另外三边长分别是______米、______米和______米.(从大到小写)【答案】120,120,80【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平行四边形的周长.【解答】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周长=相邻两边之和×2.已知篱笆长400米,即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400米,相邻两边之和为:400÷2=200(米).菜地的一边长80米,与这条边相邻的边长为:200-80=120(米).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所以另外三边长由大到小分别是120米、120米、80米.16.【答题】一个等腰梯形的上底是13cm,下底是15cm,腰比下底短1cm,这个等腰梯形的周长是______cm.【答案】56【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求梯形的周长. 梯形的周长=上底+下底+两腰长.【解答】一个等腰梯形的上底是13cm,下底是15cm,腰比下底短1cm,所以腰长为:15-1=14(cm).这个等腰梯形的周长是:13+15+14+14=56(cm).故本题的答案是56.17.【答题】一个直角梯形,上底2厘米,一腰长10厘米.如果把它的上底增加6厘米,就变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梯形的周长是______厘米.【答案】28【分析】先求出梯形的另一条腰长,再计算梯形的周长.【解答】如图所示:一个直角梯形,上底2厘米,一腰长10厘米,如果把它的上底增加6厘米,就变成一个正方形,所以直角梯形的下底为:6+2=8(厘米),即另一条腰为8厘米,所以梯形的周长为:2+8+8+10=28(厘米).故本题的答案是28.18.【答题】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可以画().A.1条B.2条 C.无数条【答案】A【分析】过已知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解答】因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所以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能画1条.选A.19.【答题】如图,AB与CD相交成直角,正确的表述是().A.AB是垂线B.CD是垂线C.AB和CD都是垂线D.CD是AB的垂线【答案】D【分析】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据此解答即可.【解答】图中,AB与CD相交成直角,因为垂直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存在,所以正确的表述是CD是AB的垂线;其他表述都不正确.选D.20.【答题】过直线a上一点可以画()条直线a的垂线.A.1B.2C.3D.无数【答案】A【分析】根据“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即可判断.【解答】由分析可知:过直线上一点可以画1条垂线.选A.。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2014秋)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方向与位置单元复习-章节测试习题(1)

章节测试题1.【答题】如图,如果点a的位置表示为(1,3),则点b的位置可以表示为().A.(4,4)B.(4,5)C.(5,4)D.(3,3)【答案】C【分析】由“点a的位置表示为(1,3)”可知,数对中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据此解答即可.【解答】如果点a的位置表示为(1,3),则点b的位置可以表示为(5,4).选C.2.【答题】贝贝在教室的第5列第2行,用数对(5,2)表示,乐乐坐在贝贝的正前方,用数对表示为().A.(5,1)B.(5,3)C.(6,2)【答案】A【分析】由“贝贝在教室的第5列第2行,用数对(5,2)表示”可知,数对中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贝贝在教室的第5列第2行,用数对(5,2)表示,乐乐坐在贝贝的正前方,用数对表示为(5,1).选A.3.【答题】下面()数对所在的位置与数对(4,4)所表示的位置距离最远.A.(3,4)B.(1,1)C.(4,5)【答案】B【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通常是: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在图中描出数对(4,4),再分描出A、B、C 项的点,即可确定哪个位置与数对(4,4)最近.【解答】数对(1,1)所在的位置与数对(4,4)所表示的位置距离最远.选B.4.【答题】将点(10,8)右移1格后,用数对表示是().A.(10,10)B.(11,8)C.(8,8)【答案】B【分析】把点(10,8)右移1格后,行数不变,列数加1,据此解答.【解答】10+1=11,所以将点(10,8)右移1格后,用数对表示是(11,8).选B.5.【答题】下面三句话中正确的一句是().A.某教室的课桌排成6列6行,明明坐的位置用数对表示可能是(2,7).B.数对(4,2)和数对(2,4)表示同一位置.C.数对(X,5)和数对(Y,5)所表示的位置在同一行.【答案】C【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通常是: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由此逐一分析找出答案即可.【解答】A项、某教室的课桌排成6列6行,数对的数字不会超过6,所以明明坐的位置用数对表示可能是(2,7)是错误的;B项、数对(4,2)表示第4列第2行,数对(2,4)表示第2列第4行,不表示同一位置,所以是错误的;C项、数对(X,5)和数对(Y,5)表示都处于第5行,所表示的位置在同一行是正确的.选C.6.【答题】小刚从家出发往东走100米后,又往南走200米,就到了超市,超市在小刚家的().A. 东南方B. 东方C. 南方D. 东北方【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根据路线图确定方向.【解答】如下图:小刚从家出发往东走100米后,又向南走200米,就到了超市.那么超市在小刚家的东南方向.选A.7.【答题】看图回答问题.森林音乐厅的南面是______家,北面是______家,______面是小鹿家,______面是熊猫家.小山羊参加完森林音乐会回家应向______面走;熊猫参加完音乐会送小白兔回家要向______面走,再向______面走,路过______家才到自己家;小山羊要和小刺猬一起参加音乐会,它要先向______面走,再和小刺猬一起向______面走才到森林音乐厅.【答案】长臂猴,大象,西北,东北,西,东南,北,小花狗,南,东北【分析】依据地图上的方向辨别方法,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即可判定物体的位置.【解答】据分析可知,森林音乐厅的南面是长臂猴家,北面是大象家,西北面是小鹿家,东北面是熊猫家,小山羊参加完森林音乐会回家应向西面走,熊猫参加完音乐会送小白兔回家要向东南面走,再向北面走路过小花狗家才到自己家,小山羊要和小刺猬一起参加音乐会,它要先向南面走,再和小刺猬一起向东北面走才到森林音乐厅.故本题的答案是长臂猴、大象、西北、东北、西、东南、北、小花狗、南、东北.8.【答题】小导游.(1)教学楼在实验楼的______面,体育馆的______面,音乐厅的______面.(2)实验楼的西面是______,南面是______.(3)从体育馆向______面走,到宿舍,再向______走,到实验楼.【答案】南,东,西,宿舍,教学楼,北,东【分析】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特征以及各个建筑物的信息确定它们的位置.【解答】(1)教学楼在实验楼的南面,体育馆的东面,音乐厅的西面.(2)实验楼的西面是宿舍,南面是教学楼.(3)从体育馆向北面走,到宿舍,再向东走,到实验楼.故本题的答案是南,东,西,宿舍,教学楼,北,东.9.【答题】小明从家出来往西走300米,再往北走100米,就到了学校.小明家在学校的().A. 东南方B. 东北方C. 西北方【答案】A【分析】先依据题意画出示意图,再根据地图上的方向辨别方法,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即可进行判断.【解答】如下图所示:小明家在学校的东南方.选A.10.【答题】看图填空.(1)公园在学校的______面,小梅家在学校的______面;(2)小梅从家里出发去书店可以先向______走到超市,再向______走.【答案】西,西北,东,南【分析】观察图形,根据方向标即可判断出它们的位置关系以及小梅的行走路线.【解答】观察图形可知,(1)公园在学校的西面,小梅家在学校的西北面;(2)小梅从家里出发去书店可以先向东走到超市,再向南走.故本题的答案是西,西北,东,南.11.【答题】小明从家向______面走580米来到书店,又向______面走80米来到商店,再向______面走______米来到学校.【答案】东,南,东南,200【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依据方向和距离判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关键是弄清楚地图上的方向规定.【解答】小明从家向东面走580米来到书店,又向南面走80米来到商店,再向东南面走200米来到学校.故本题的答案是东,南,东南,200.12.【答题】根据下图填空.(1)书店在学校的______面,小红家在小明家的______面.(2)小红从家向东走了120米,又向______走了______米到学校.(3)小蓝从家先向______走______米,又向______走______米,再向______走______米到书店.【答案】北,西,南,80,南,90,西,280,北,50【分析】依据地图上的方向辨别方法,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以及图上标注的其他信息,即可逐题解答.【解答】(1)书店在学校的北面,小红家在小明家的西面.(2)小红从家向东走了120米,又向南走了80米到学校.(3)小蓝从家先向南走90米,又向走280米,再向北走50米到书店.故本题的答案是北,西,南,80,南,90,西,280,北,50.13.【答题】杨杨沿直线向南走80米,又向东走了50米,这时他在出发点的().A. 南面B. 东面C. 东南方向【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认识方向.在平面上,上为北,下为南,左为西,右为东,东、南之间为东南,东、北之间为东北,西、南之间为西南,西、北之间为西北.【解答】杨杨沿直线向南走80米,又向东走了50米,这时他在出发点的东、南之间,即东南方向.选C.14.【答题】如果乐乐从家先向西走300米到达图书城,再向南走200米到超市,那么她原路返回的路线是().A. 先向南,再向东B. 先向南,再向西C. 先向北,再向东 D. 先向北,再向西【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认识方向.【解答】如果乐乐从家先向西走300米到达图书城,再向南走200米到超市,那么,她原路返回的路线与前往时的路线相反,是先向北,再向东.选C.15.【答题】如果用表示小强在教室里的座位,那么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 小强的座位一定在第4列B. 小强的座位一定在第4行C. 小强的座位可能在第4列【答案】A【分析】用数对表示位置,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由此即可选择正确的一项.【解答】小强的位置是,可以确定的是:小强一定在第4行,不能确定在第几列,所以三个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是小强一定在第4列.选A.16.【答题】晓晓坐在教室的第3列第5行,用表示;芳芳坐在晓晓正后方且与晓晓相邻的位置,则芳芳的位置可表示为().A. B. C. D.【答案】D【分析】由“晓晓坐在教室的第3列第5行,用表示”可知,数对中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芳芳坐在晓晓正后方且与晓晓相邻的位置,即芳芳坐在第3列第6行,据此即可用数对表示芳芳的位置.【解答】晓晓坐在教室的第3列第5行,用表示;芳芳坐在晓晓正后方且与晓晓相邻的位置,则芳芳的位置可表示为.选D.17.【答题】下列数对,和数对在同一行的是().A. B.C.【答案】C【分析】根据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数,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数.两个数对中第一个数字相同表示同列,第二个数字相同表示同行.【解答】由分析可知,和数对在同一行的数对是.选C.18.【答题】与点(4,6)挨着的点是().A. (4,5)B. (2,6) C. (2,3)【答案】A【分析】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通常是: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据此解答即可.【解答】(4,6)表示第4列第6行.A项:(4,5)表示第4列第5行;B项:(2,6)表示第2列第6行;C项:(2,3)表示第2列第3行.所以与点(4,6)挨着的点是(4,5).选A.19.【答题】学校组织看电影,小芳坐在的位置,小丽坐在的位置.小明与她俩坐在同一直线上,小明可能坐在()的位置上.A. B.C.【答案】A【分析】根据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数,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数.两个数对中第一个数字相同表示同列,第二个数字相同表示同行.【解答】小芳坐在的位置,小丽坐在的位置,所以小芳与小丽都在第1列,不在同一行.因为小明与她俩坐在同一直线上,所以小明只能在第1列,即小明的数对位置是,符合题意的是.选A.20.【答题】已知点在第5列第7行,它的位置是,点的位置是,点与在同一列,点与在同一行,那么点的位置是().A. B.C.【答案】A【分析】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即表示为(列,行).【解答】因为点在第5列,点与在同一列;点在第9行,点与在同一行,所以点的位置是.选A.。
2014小学数学四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2014年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如下一、学习目标:1.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类推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知道数级、数位;2使学生认识射线,直线,能识别射线、直线和线段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认识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3,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培养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4.结合生活情境,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行线、垂线;独立思考能力与合作精神得到和谐发展;5.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培养类推迁移的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二、学习难点:1.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掌握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2.角的意义;射线、直线和线段三者之间的关系;3.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培养学生养成认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4.初步认识平行线与垂线;理解永不相交的含义;5.掌握用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知识点概括总结:1.亿以内的数的认识:十万:10个一万;一百万:10个十万;一千万:10个一百万;一亿:10个一千万。
2.数级:数级是为便于人们记读阿拉伯数的一种识读方法,在位值制(数位顺序)的基础上,以三位或四位分级的原则,把数读,写出来。
通常在阿拉伯数的书写上,以小数点或者空格作为各个数级的标识,从右向左把数分开。
3.数级分类:(1)四位分级法:即以四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
我国读数的习惯,就是按这种方法读的。
如:万(数字后面4个0)、亿(数字后面8个0)、兆(数字后面12个0,这是中法计数)。
这些级分别叫做个级,万级,亿级。
(2)三位分级法:即以三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
这西方的分级方法,这种分级方法也是国际通行的分级方法。
如:千,数字后面3个0、百万,数字后面6个0、十亿,数字后面9个0。
4.数位:数位是指写数时,把数字并列排成横列,一个数字占有一个位置,这些位置,都叫做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图练习班级:姓名:
1、在( )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①“水立方”上地面积约6( )。
②香港特区的面积约1100( )。
③一个教室的面积约63( )。
④一块黑板的面积约是4( )。
⑤一枚邮票的面积约是4( )。
⑥数学课本封面的面积约是4( )。
2、看图填一填。
(1) 已知∠1=25° (2)
已知∠1=35
°
∠
2=( ) ∠
2=( )
(3) 已知∠1=65° (4) 已知∠1=55°
∠2=( ) ∠2=( )
∠3=( ) ∠3=( )
∠4=( ) ∠4=( )
∠5=( ) 3、我会操作:
(1)画出直线AC。
(2)画出射线CB。
(3)分别过点A画BC的垂线。
(4)画出下面图形的高。
底
.C
.A
.B
1 2 1
3
1
2
3
4
1
4
3
2
5
C
A D
C
B
.A
C
(5)画一个与下图完成一样的梯形。
(6)画一个长3cm、宽2cm的长方形和一个边长2cm的正方形。
(7)按要求在下图中画一条线段,分出指定图形。
两个梯形一个平形四边形和一个梯形一个平形四边形和一个梯形(8)画一个比40°多25°的角。
(9)画一个比180°少35°的角。
(10)分别画出90°、180°、360°、30°、150°、65°、115°的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