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反应》知识学习总结要点整理
离子反应知识点归纳

离子反应知识点归纳一、离子反应的概念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有离子参加或的反应。
二、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1. 沉淀如:Ba²⁺ + SO₄²⁻ = BaSO₄↓2. 气体如:2H⁺ + CO₃²⁻ = H₂O + CO₂↑3. 弱电解质如:H⁺ + OH⁻ = H₂O4.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Fe + 2H⁺= Fe²⁺ + H₂↑三、离子方程式1. 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
2. 书写步骤:(1)写:写出化学方程式。
(2)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难溶的物质、气体和水等仍用化学式表示。
(3)删: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
(4)查: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3. 意义:(1)表示某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
(2)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四、离子共存1. 能发生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常见的情况有:(1)沉淀(2)气体(3)弱电解质(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 注意题目中的隐含条件:(1)无色溶液:排除有色离子,如Cu²⁺(蓝色)、Fe²⁺(浅绿色)、Fe³⁺(黄色)等。
(2)酸性溶液:含有大量 H⁺。
(3)碱性溶液:含有大量 OH⁻。
五、离子检验1.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1)Cl⁻: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2)SO₄²⁻:先加盐酸酸化,无现象,再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3)CO₃²⁻: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 离子检验的原则:操作简单、现象明显、排除干扰。
离子反应知识点总结

离子反应知识点总结离子反应是化学反应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它是指化学反应中发生的电子转移现象。
在离子反应中,通常涉及离子的生成、消失和转化。
离子反应的基本特征是在反应中产生离子,因此它在化学反应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下面将对离子反应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1. 离子的概念。
离子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失去或获得了一个或多个电子的原子或分子。
根据失去或获得电子的情况,离子可分为阳离子和阴离子。
阳离子是指失去了一个或多个电子的离子,带有正电荷;阴离子是指获得了一个或多个电子的离子,带有负电荷。
离子的生成通常发生在化学反应中。
2. 离子反应的基本过程。
离子反应的基本过程包括离子的生成、消失和转化。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或分子失去或获得电子,从而生成离子。
生成的离子可以与其他离子或分子发生进一步的反应,产生新的化合物。
在反应过程中,原有的离子可能会消失,转化为其他离子或分子。
离子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重要环节,它决定了反应的进行和结果。
3. 离子反应的表示方法。
离子反应可以用离子方程式来表示。
离子方程式是指将反应物和生成物中的离子分别写出来,并按照它们在反应中的实际参与情况排列,以表示反应过程中离子的生成、消失和转化。
离子方程式能够清晰地展现离子反应的全貌,有助于理解反应过程和预测产物。
4. 离子反应的应用。
离子反应在生活和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水处理过程中,离子反应可以去除水中的杂质离子,使水达到清洁的标准。
在金属提取和精炼过程中,离子反应可以帮助分离和纯化金属离子,提高金属的纯度和质量。
此外,离子反应还在化学合成、药物制备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离子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重要类型,它涉及离子的生成、消失和转化。
离子反应的理解对于理解化学反应的机理和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离子反应的知识点,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为相关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希望本文对离子反应的理解有所帮助。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离子反应》考点总结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离子反应》考点总结考点一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比较电解质非电解质概念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相同点二者均为化合物不同点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均不导电物质种类酸、碱、盐、金属氧化物和水非金属氧化物、气态氢化物、大多数有机物溶质微粒形式是否导电电解质非电解质NaCl晶体Na+、Cl—(不自由) 否是否NaCl溶液Na+、Cl—是否否熔融的NaCl 自由移动的Na+、Cl—是是否固态H2SO4H2SO4分子否是否H2SO4溶液H+、SO42—是否否液态纯H2SO4H2SO4分子否是否固态酒精酒精分子否否是酒精水溶液酒精分子否否否液态酒精酒精分子否否是干冰CO2分子否否是CO2的水溶液CO2、H2CO3、HCO3—、CO32—、H+等是否否液态CO2CO2分子否否是金属铜Cu2+、e—是否否强电解质弱电解质概念水溶液中全部电离的电解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的电解质相同点都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都能电离,都能导电,与溶解度无关不同点电离程度完全电离部分电离电离过程不可逆过程可逆过程,存在电离平衡表示方法电离方程式用“==”电离方程式用“”溶液中溶质微粒只有水合离子水合离子,弱电解质分子实例强酸:HCl、HNO3、H2SO4 HBr、HI、HClO4等强碱:KOH、NaOH、Ba(OH)2 Ca(OH)2绝大多数盐:(BaSO4、AgCl、CaCO3)弱酸:HF、HClO、H2S、H2SO3、H3PO4、H2CO3、H2SiO3、CH3COOH、等。
弱碱:NH3·H2O、Al(OH)3等不溶性碱水:H2O3.电离方程式书写的思维模型考点二离子反应与离子方程式1.离子反应(1)概念:有离子参加或有离子生成的反应统称为离子反应。
(2)离子反应的条件①生成难溶的物质;②生成难电离的物质;③生成易挥发的物质;④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离子反应知识点总结

离子反应知识点总结离子反应是化学反应中一种常见的反应类型。
在离子反应中,离子之间发生重新组合,生成新的离子或者分子。
离子反应的特点是在反应过程中离子的组成发生了改变。
离子反应的基本概念:1. 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分子。
离子分为阳离子和阴离子,根据带电的粒子是正离子还是负离子来命名。
2. 离子方程式:用化学式表示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中的离子按照需要写在平衡符号之前。
3. 电离:化合物在溶液中分解为离子的过程,也称为解离。
4. 沉淀反应:产生沉淀的离子反应。
沉淀是指溶液中某种物质的浓度超过其溶解度而产生的固体沉淀下来。
5. 非沉淀反应:不产生固体沉淀的离子反应。
6. 氧化还原反应:涉及到电子的转移过程的离子反应。
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还原是指物质获得电子。
7. 配位反应:涉及到配位化合物的形成和解离的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中常见的知识点:1. 氯气和氢气的反应:氯气和氢气反应会生成盐酸。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以表示为Cl2 + H2 -> 2HCl。
2. 硫酸和钠氢碳酸的反应:硫酸和钠氢碳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硫、水和盐。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以表示为H2SO4 + NaHCO3 -> SO2 + H2O + Na2SO4 + CO2。
3. 硫化钠和硝酸银的反应:硫化钠和硝酸银反应会生成硫化银和硝酸钠。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以表示为Na2S + AgNO3 -> Ag2S + 2NaNO3。
4. 氯化钾和硫酸铜的反应:氯化钾和硫酸铜反应会生成氯化铜和硫酸钾。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以表示为2KCl + CuSO4 -> CuCl2 + K2SO4。
5. 氧化铝和氢氟酸的反应:氧化铝和氢氟酸反应会生成氟化铝和水。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以表示为Al2O3 + 6HF -> 2AlF3 + 3H2O。
离子反应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烹饪中使用的食盐和醋,都是由离子反应产生的。
此外,离子反应还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金属的电镀、水处理以及药物制剂等。
离子反应知识点总结

离子反应知识点总结离子反应是化学中重要的概念和反应类型之一。
我们所研究的物质中存在许多带电的粒子,称为离子。
离子反应就是指在化学反应中,离子相互作用、交换或者结合形成新的化合物的过程。
一、离子的定义和命名规则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者分子。
带正电的离子称为阳离子,带负电的离子称为阴离子。
离子可以通过给予或失去电子而形成。
离子的命名规则通常根据它所属的元素和电荷来进行命名。
例如,氯离子(Cl- )是氯原子获得了一个电子而形成的。
二、离子反应的基本概念离子反应是指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离子反应中,离子之间可以发生三种基本类型的反应:反应、析出反应和置换反应。
1. 反应(Combination):两个或多个离子结合成一个新的化合物。
例如,钠离子(Na+)和氯离子(Cl-)结合形成氯化钠(NaCl)。
Na+ + Cl- → NaCl2. 析出反应(Decomposition):一个化合物被分解为两个或多个离子。
例如,氧化镁(MgO)在高温下分解成氧离子(O2-)和镁离子(Mg2+)。
MgO → Mg2+ + O2-3. 置换反应(Replacement):一个离子被另一个离子替代。
例如,铜离子(Cu2+)在锌金属中被锌离子(Zn2+)替代。
Cu2+ + Zn → Cu + Zn2+三、离子反应的平衡离子反应在不断进行中的过程中,会达到平衡。
平衡是指反应物和产物浓度之间的比例保持不变的状态。
离子反应的平衡可以通过离子的溶解度积(Ksp)来描述。
溶解度积是指在饱和溶液中离子浓度的乘积。
离子反应的平衡可以通过改变温度、浓度和压力等条件来调节。
根据 Le Chatelier 原理,当一个系统受到外界影响时,它会向着减小外界影响的方向发生变化。
例如,考虑一个可逆反应的平衡:A +B ↔C + D如果向平衡中加入更多的 A 反应物,平衡会向右转,生成更多的产物 C 和 D。
如果从平衡中减少 B 反应物,平衡会向右转。
四、离子反应中的净离子方程式为了更好地描述离子反应,可以使用净离子方程式。
离子反应知识点总结

离子反应知识点归纳一、电解质与非电解质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所含类型:①酸:HCl、H2SO4、HNO3、H3PO4、H2CO3、CH3COOH②碱:NaOH、KOH、Ba(OH)2、NH3·H2O、Fe(OH)3、③盐:NaCl、CaCO3、NaHSO4、KNO3④活泼金属氧化物:Na2O、CaO、MgO⑤水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
所含类型:①非金属氧化物:SO2、SO3、CO2、CO、P2O5②非酸性气态氢化物:NH3③部分有机物:蔗糖、酒精、CH4*补充知识点:①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均属于化合物。
例如:HCl是电解质,其水溶液盐酸不是电解质。
②化合物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变为电解质:a.在水溶液中能导电。
b.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例:共价化合物HCl在液态时不导电,在水溶液中能导电。
③CO2等非电解质氧化物溶于水后所得溶液能导电,原因是在溶液中真正起到导电作用的是它们与水反应的生成物H2SO3、H2SO4,而不是它们自己本身。
所以CO2属非电解质。
④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石墨、铜等;电解质不一定都能导电,如NaCl晶体。
⑤活泼金属氧化物(NaO、MgO)在熔融状态下能电离,能导电,故属于电解质。
⑥BaSO4、CaCO3等盐难溶于水,但它们在熔融状态下能电离,能导电,故属于电解质。
三、电离方程式1.电离: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2.电离方程式:表示电解质电离的式子叫电离方程式。
如:H2SO4==2H++SO42- H2CO3H++HCO3-注:①正确拆分离子;②离子符号的正确写法;③电离出的离子的电荷数守恒,即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
四、酸、碱、盐的分类标准五、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1.离子反应(1)概念:有离子参加或有离子生成的反应统称为离子反应。
(2)离子反应的条件①生成难溶于水的物质(BaSO4、AgCl);②生成难电离的物质(H2O、弱酸、弱碱);③生成易挥发的物质(气体);④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先不掌握)。
离子反应笔记整理

离子反应笔记整理
一、离子反应的定义
离子反应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电解质发生电离成自由移动的离子,在一定的条件下,离子之间发生相互作用,形成沉淀、气体、水或其它化合物,从而使离子的浓度发生变化的一种反应。
二、离子反应的类型
酸碱反应:酸碱溶液混合,酸碱中和生成盐和水。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相互作用,生成新的物质。
络合反应:络合剂与金属离子发生相互作用,生成络合物。
双水解反应:弱酸根离子和弱碱阳离子相互作用,生成气体、沉淀或水。
三、离子反应的规律
同种物质相互反应时,其反应规律为:强酸+强碱=弱酸+弱碱;强酸+弱碱=强酸+弱碱;弱酸+弱碱=强酸+强碱。
不同物质相互反应时,其反应规律为:氧化性强物质+还原性强物质=还原性较弱物质+氧化性较弱物质。
离子反应总是向着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进行。
四、离子反应的应用
在化学实验中,离子反应可以用来检测溶液中离子的存在和含量。
在工业生产中,离子反应可以用来制备新的物质,如酸碱中和制备盐和水。
在环保领域,离子反应可以用来处理废水、废气等污染物。
在医疗领域,离子反应可以用来制备药物和治疗疾病。
五、离子反应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离子反应时,要注意安全问题,如避免产生有毒气体或腐蚀性物质。
在进行离子反应时,要注意实验仪器的清洗和干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在进行离子反应时,要注意实验温度和浓度的控制,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副产物。
《离子反应》知识点整理

《离子反应》知识点整理电解质、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1、溶液导电的原因是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
2、①电解质是在或能够导电的。
例如:氯化钠、硝酸钾、氢氧化钠等。
②强电解质是在的电解质。
例如:强酸:、、;强碱:、、、;绝大多数的盐如:NaNo3、caco3、BaSo4等。
③弱电解质是在的电解质。
例如:弱酸:cH3cooH、H2co3、H2So3、、H2S、H3Po4等;弱碱:mg2、cu2、NH3·H2o等练习1、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属于弱电解质的是(),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碘化钾B.乙醇c.氨气D.蔗糖E.醋酸F.硫酸氢钠G.氨水H.液氧I.氢氧化钠溶液练习2、根据有关概念回答下列问题:①H2So4②液氨③氨水④铝条⑤氯化钠⑥石墨⑦二氧化硫⑧水⑨氧化钠⑩氢氧化钡判断上述物质中:在一定状态下能够导电的是;属于电解质的是;附注:So2、So3、co2、NH3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导电原因是与水作用后的生成物(H2So3、H2So4、H2co3、NH3·H2o)电离所致,并非自身电离出自由离子,所以So2、So3、co2、NH3等不是电解质,而H2So3、H2So4、、H2co3、NH3·H2o则是电解质。
二电解质的电离1、酸、碱、盐在水溶液中能够导电,是因为它们在溶液中发生了。
2、电离: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注意:电离不通电。
氯化钠的电离将氯化钠加入水中,在作用下,钠离子和氯离子脱离Nacl晶体表面,形成了能够的和。
这一过程可以用电离方程式表示为:。
3、Hcl、HNo3、H2So4的电离方程式HclHNo3H2So4它们都能够电离出H+,因此我们从电离的角度对酸的本质有一个新的认识,电离时叫做酸。
类比:电离时叫做碱;电离时叫做盐。
4、电离方程式的书写表示方法:强电解质的电离用表示;弱电解质的电离用表示。
强电解质:Ba2NaclBaSo4NaHco3NaHSo4熔融的NaHSo4:弱电解质:H2co3,cH3cooHcu2NH3·H2o附注:多元弱酸的分步电离,分步书写,且第一步电离为主,各步方程式不可叠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子反应》知识点整理
电解质、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1、溶液导电的原因是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
2、①电解质是在
或
能够导电的。
例如:氯化钠、硝酸钾、氢氧化钠等。
②强电解质是在
的电解质。
例如:强酸:
、
、
;强碱:
、
、
、
;绝大多数的盐如:NaNo3、caco3、BaSo4等。
③弱电解质是在
的电解质。
例如:弱酸:cH3cooH、H2co3、H2So3、、H2S、H3Po4等;弱碱:mg2、cu2、NH3·H2o等
练习1、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碘化钾
B.乙醇
c.氨气
D.蔗糖
E.醋酸
F.硫酸氢钠
G.氨水
H.液氧
I.氢氧化钠溶液
练习2、根据有关概念回答下列问题:①H2So4②液氨③氨水④铝条⑤氯化钠⑥石墨⑦二氧化硫⑧水⑨氧化钠⑩氢氧化钡
判断上述物质中:在一定状态下能够导电的是
;属于电解质的是
;
附注:So2、So3、co2、NH3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导电原因是与水作用后的生成物(H2So3、H2So4、H2co3、NH3·H2o)电离所致,并非自身电离出自由离子,所以So2、So3、co2、
NH3等不是电解质,而H2So3、H2So4、、H2co3、NH3·H2o则是电解质。
二电解质的电离
1、酸、碱、盐在水溶液中能够导电,是因为它们在溶液中发生了。
2、电离: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注意:电离不通电。
氯化钠的电离
将氯化钠加入水中,在
作用下,钠离子和氯离子脱离Nacl晶体表面,形成了能够
的
和。
这一过程可以用电离方程式表示为:。
3、Hcl、HNo3、H2So4的电离方程式
Hcl
HNo3
H2So4
它们都能够电离出H+,因此我们从电离的角度对酸的本质有一个新的认识,电离时
叫做酸。
类比:电离时
叫做碱;
电离时
叫做盐。
4、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表示方法:强电解质的电离用
表示;
弱电解质的电离用
表示。
强电解质:Ba2
Nacl
BaSo4
NaHco3
NaHSo4
熔融的NaHSo4:弱电解质:H2co3
,
cH3cooH
cu2
NH3·H2o
附注:多元弱酸的分步电离,分步书写,且第一步电离为主,各步方程式不可叠加。
多元弱碱,一步书写到位。
练习3、
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1)H2S:
(2)NaHS:
(3)NH4Hco3:
(4)Agcl:
三、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1.离子反应
电解质溶液的反应实质上就是电离出的某些离子之间的反应。
有离子参加的反应称为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不一定所有的物质都是以离子形式存在,但至少有一种物质是以离子形式存在。
2、离子方程式
(1)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的________________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
意义:它不仅表示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如:H++oH-=H2o表示的意义为:
(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写、拆、删、查”。
“写”: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拆”:如强酸、强碱、可溶性的盐写成离子形式;其他物质写化学式:如单质、沉淀、气体、水(难电离物质)、氧化物、非电解质、多元弱酸酸式根(如Hco3-、HSo3-、HS-)等。
“删”:删去两边相同的离子即没有参加反应的离子。
“查”:检查两边_______和________是否相等,反应条件,沉淀符号,气体符号等。
注意事项:
金属、沉淀、气体、难电离的、氧化物、单质一律写化学式。
例如:Feo、Hcl
固体之间的反应一般不写离子方程式
浓硫酸、浓磷酸写化学式;浓硝酸、浓盐酸写离子形式
微溶物作为反应物,若是澄清溶液写离子符号,若是悬浊液写化学式.微溶物作为生成物,一般写成化学式。
③氨水作为反应物时写成NH3·H2o;作为生成物,若有加热条件或浓度很大时,可写NH3。
如碳酸氢铵和足量的热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或者浓的碱液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
碳酸氢铵和足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误判断
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分析:
①注意看离子反应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不可主观臆造产物及反应,如铁与稀硫酸反应写成2Fe+6H+=2Fe3++3H2↑就不符合客观事实。
②注意看离子反应中原子个数、电荷是否守恒,即离子方程式两边的原子个数和电荷均应相等。
如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铁粉的反应写成Fe+Ag+=Ag+Fe2+是错误的,因为电荷不守
恒,而应写成Fe+2Ag+=2Ag+Fe2+。
③注意看离子反应中物质拆分是否正确。
如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写成co32-+2H+=co2↑+H2o是错误的,因为caco3不能拆成cu2+和co32-。
④注意看离子反应是否漏掉反应的离子。
如硫酸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写成
Ba2++So42-=BaSo4↓是错误的,漏掉了cu2+和oH-的离子反应。
⑤注意看离子反应中离子配比是否正确。
如稀硫酸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恰好中和写成
H++So42-+Ba2++oH-=BaSo4↓+H2o是错误的,应写成2H++So42-+Ba2++2oH-=BaSo4↓+2H2o。
⑥注意看离子反应的反应用量。
如“过量”“少量”“等物质的量”“适量”“任意量”等。
如少量的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写成co2+oH-=Hco3-是错误的,这个离子方程式是过量的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的,应写成co2+2oH-=co32-+H2o。
3、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离子反应的本质是反应前后离子的种类发生变化。
我们所学过的离子反应有复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两种类型。
(1)复分解反应
在溶液中进行的复分解反应都属于离子反应,这类离子
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气体、难溶物或难电离物质(如水)中的一种产生。
(2)置换反应
在溶液中进行的置换反应也属于离子反应。
如锌与硫酸铜溶液混合,硫酸铜溶液中电离出的铜离子会减少,其离子方程式可以表示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离子共存问题
所谓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若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1)能发生离子反应的不能共存
①结合生成难溶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Ba2+和So42-、Ag+和cl-、ca2+和co32-、mg2+和oH-等
②结合生成气体或易挥发性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co32-、Hco3-、So32等
③结合生成难电离物质(水)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oH-、cH3coo-,oH-和Hco3-等。
④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待学)
(2)隐含条件的应用规律
①如无色溶液应排除有色离子:常见有色离子有:Fe2+(黄色)、Fe3+(浅绿色)、cu2+(蓝色)、mno4-(紫色)等离子。
②酸性则应考虑所给离子组外,还有大量的H+,如oH-、
学习永无止境学习
co32-、Hco3-、So32-、HSo3-、S2-、HS-等在酸性条件下不能大量存在。
③碱性则应考虑所给离子组外,还有大量的oH-,如H+、cu2+、Fe3+、Al3+、mg2+、NH4+、弱酸酸式根(Hco3-、HSo3-、HS-)等在碱性不能大量
专业的学习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