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 第八章 语言110427教学提纲

合集下载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第八章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第八章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第八章
目录
• 感知觉 • 记忆 • 思维与想象 • 意识与注意 • 情绪与动机
01
感知觉
感觉
感觉的分类
根据刺激的性质,感觉可以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外部感觉是指由外部刺激引起的感 觉,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内部感觉是指由机体内部的刺激引起的感觉,如 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
THANKS
知觉的组织是指人如何把许多分散的 刺激整合为一个完整的对象。人在知 觉过程中,会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把许多刺激物整合为一个有意义的 整体,这就是知觉的组织。知觉的组 织包括特征整合理论、神经元理论、 格式塔理论等。
知觉的决策
知觉的决策是指在知觉过程中,人如 何根据当前所获得的刺激信息,以及 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 识别和判断,从而做出决策的过程。 知觉的决策过程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包括人的主观因素、客观因素等。
是大脑中负责高级认知功能的 主要区域,包括感觉、运动、 语言、思维、记忆等活动。
海马体
是大脑中负责记忆和空间认知 的区域,对长时记忆的存储和
提取起着关键作用。
03
思维与想象
思维
概念定义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联系的间接、概 括的反映,是借助语言实现的、以已有知识为中介的、能 动的智力活动。
存储
是指将信息在记忆系统中 保存下来的过程。
提取
是指将存储在记忆系统中 的信息重新被回忆或应用 的过程。
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01
02
03
04
神经元
是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 可以接收、传递和整合信息,
是记忆活动的基础。
突触
是神经元之间连接的部位,通 过突触的传递和信息整合,实

普通心理学基础讲义 第八章 言语

普通心理学基础讲义 第八章 言语

第八章言语一、言语概述(选择题)二、言语活动中的中枢机制(选择题)三、言语感知和理解(选择题、简答题)一、言语概述1. 言语的含义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叫言语。

言语和语言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言语是心理现象,语言是社会现象;言语是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所以言语离不开语言;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如果它失去了这种功能,这种语言也就成了死的语言,将为社会所淘汰。

可见,语言和言语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

(1)语言的特征创造性、结构性、意义性、指代性、社会性与个体性。

(2)言语的结构音位:能够区别语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语素/词素:最小的音义结合单位,是词的组成要素,可分为自由语素和黏着语素。

词:言语中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是言语的基本结构材料。

句子:言语中独立表达完整语义的结构单位,是语言表达的最基本形式。

2. 言语的功能(1)符号功能言语是保存和传授社会历史经验的手段。

(2)交际功能言语是人们之间进行交际和交流思想情感的工具。

(3)概括与创造功能言语是人类进行思维的武器。

3.言语的种类(1)外部言语是用来进行交际的言语,它又可分为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

①口头言语对话言语是指两个人或几个人直接交流时的言语活动,如聊天、讨论、辩论等。

是一种最基本的言语形式,其他语言形式都是在其基础上产生的。

具有情境性、简略性、直接合作性、反应性四个特点。

独白言语是个人独自进行的,与叙述思想、情感相联系的,较长而连贯的言语。

他表现为演讲、讲课、报告等。

具有独自性、开展性、计划性三个特点。

②书面言语书面言语是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或通过阅读接受别人语言影响的言语活动。

具有随意性、开展性、计划性三个特点。

(2)内部言语内部言语是用来支持人的思维活动正常进行的不出声的、自问自答的言语活动。

正常成人的思维活动离不开言语的支持。

比起外部言语,内部言语还有简缩、不完整的特性,是思想的轮廓,所以它的速度非常快,值得注意的是内部言语也要使用言语器官,因为声带也有震动的准备状态。

普通心理学(第二版)第八章

普通心理学(第二版)第八章
3. 患有接受性失语症的病人谈吐自由、语流很快,但他们的话语没有意义,几乎不能提 供任何信息。切断或损伤威尔尼克区与布洛卡区联系起来的神经纤维束——弓形束, 也将产生同样的效果。这种情况下,布洛卡区仍在工作,但它没有接受来自威尔尼克 区的信息,因而病人所说出的话在意义上发生畸变。
2.2 语言活动的中枢机制
(三)语言视觉中枢——角回
角回在威尔尼克区上方、顶—枕叶交界处,是大脑后部一个重要的联合区。角回的主 要功能是负责书面语言和口语之间的相互转化,它与单词的视觉记忆有密切的关系, 在这里实现着视觉和听觉的跨通道的联合。
角回不仅将书面语言转换成口语,也将口语转换成书面语言。当看到一个单词时,词 的视觉信号先从视觉初级区到达角回,然后转移成听觉的形式。同样,当听到一个单 词时,由威尔尼克区所接受的听觉模式也将送到角回,再做处理。
1.4 语言的表征及研究语言的意义
3.研究语言有助于人工智能语言的发展 当今时代,信息发展日新月异,语言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载体,其交际功能逐渐
从“人—人”交往模式发展到“人—机”模式甚至是“机—机”模式。 无论何种模式,都必须依赖于正确的语言规律来理解和表达,对人类自然语言的
研究越深入、透彻,程序语言、智能语言的发展就会越科学、完善。
人们在日常使用的语言系统中,只有遵循相应的语言规则,才能达到与 人正常沟通的目的。
1.2 语言的基本特征
(四)创造性
语言的创造性在生活中的表现随时可见,人们通过少量的词语,运用不 同的组合规则,能创造出表达不同意思的无限量的句子。
人的语言能力,即人对语言的创造是无限的,这种创造性包含两层意思: 一是掌握了一种语言(母语或者其他语言)的人,可以通过语言规则生成无 限数量的语句,这些语句中有他从未说过也从未听别人说过的;二是对于同 一种观点或者思想、情感,可以用多种不同的语言模式来表达。

普通心理学第八章语言

普通心理学第八章语言

语言的历史与文化
语言历史
语言与文化
多语言环境
探索语言演变和历史变化。
讨论语言对文化的塑造和反映。
了解多语言环境对个体和社会
的影响。
普通心理学第八章语言
语言在思维和沟通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章讨论语言的定义、发展历程以及语
言习得和心理学发现。
词汇和语法
词汇
构词法 ️
探索词汇的不同意义和语法的作用。
了解研究构词法的心理学原理。
语义学和语用学
句法和短语结构
讨论词汇的意义以及在语境中的使用。
了解语法和句法结构对语言理解和表达的影
对话和语言交际技能
1
对话技巧
学习有效的对话技巧和沟通策略。
2
非言语沟通
了解非言语沟通在对话中的作用。
3
跨文化沟通
讨论语言在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
语言教学的心理学研究
第二语言习得
教学方法
探索第二语言习得的心理学原理。
了解有效的语言教学方法测试的设计和评估。
了解自主学习对语言学习的重要性。
响。
语言思维和运用
语言智能
语言创造力
语言与认知
探索语言智能在解决问题和表
讨论语言创造力对语言运用的
了解语言对思维和认知过程的
达思想中的作用。
重要性。
影响。
语言障碍与创造性
1
语言障碍
探讨语言障碍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2
语言创造性
讨论语言创造性在艺术和文学中的重要性。
3
言辞技巧
了解如何利用言辞技巧影响他人。
认知语言学和神经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
神经语言学
语言研究方法
探索语言和思维之间的关系。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 第八章语言和言语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 第八章语言和言语
b,威尔尼克区:在颞叶上方,靠近枕叶处,与理解口头言语有关。病变会引起接受性失语症,这是一种语言失认症。切断或损伤威尔尼克区与布洛卡区联系起来的神经纤维束-弓形束,也将产生同样的效果。
轻微表现是词盲,可以听到声音,但不可分辨复杂的声音模式;或是可以分辨声音模式,可以重复听到的话,但对词义作错误估计。主要表现是:说话没有阻碍,谈吐自由,语速很快,但说的话毫无意义,理解语义的能力部分或全部丧失。
功能:分辨语音,形成语义。
c,角回:在顶枕野交接处,言语视觉中枢。实现口语和书面语言的转换。
功能:与视觉记忆有密切联系,这里实现视听跨通道联合,角回将书面语换成口语,将口语专成书面语。
切除:(1)引起阅读障碍,可以说话,可以理解口语,但不能理解书面语(2)视听失语症 看到的物体与听到的物名失去联系,丧失正确综合匹配能力。
2.语言加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中枢机制:布洛卡区、威尔尼克区、角回。
a,布洛卡区:病变引起的失语症通常称为运动性失语症或表达性失语症。可以提供详细而协调的发音程序,此程序被送至相邻运动皮层的颜面区,激活与语言活动有关的肌肉。另外,损伤该区还表现在(1)不能代理代、连、动词的变化,可能还提供了语法结构(2)词语反复,有一定的调节功能(3)损伤布洛卡区在内的大脑额叶,对语言动机和愿望的形成有关(4)理解能力受损,难以理解复杂句子。在顶枕野交接处,还有言语视觉中枢,损坏这个区域将出现理解书面语言的障碍。
第八章 语言和言语
1.表征:是信息在头脑中存在的方式,根据信息加工的观点,当人们对外界信息进行加工时,这些信息是以表征的形式在头脑中存储的
启动效应:当启动词与目标词具有某种联系较启动词和目标词没有联系时,被试能更快或更好地识别目标词

《普通心理学》第八章语言-讲解ppt浓缩版

《普通心理学》第八章语言-讲解ppt浓缩版
2.语言的产生 ①语言产生的研究方法 语误分析 基于反应时间的实验室实验 ②语言产生的阶段(勒韦) 词汇选择阶段 语音形式编码阶段 发音运动阶段
3.手势语
1.三段论推理:两个前提,一个结论 推理错误的原因:气氛效应和对前提的错误解释
2.线性推理
3.条件推理
1.问题解决的概念 ①界定清晰 ②对抗性问题 ③语义丰富的问题
普通心理学
第七章 思维
日期:2020/8/23
1.语言的概念及其特征: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高度结构化的声音组合,或通过书写,符 号,手势等构成一种符号系统,同时又用这种符号系统来交流思想。 ①创造性 ②结构性 ③意义性 ④指代性 ⑤社会性与个体性
2.语言的结构 ①音位 ②语素 ③词 ④句子
3.语言的形式 ①对话语言 ②独白语言 ③书面语言 ④手势语 ⑤内部语言
1.语言的发音机制 ①呼吸器官 ②喉头和声带 ③口腔,鼻腔和咽腔:起共鸣器作用
2.语言的中枢机制 ①布洛卡区-运动性失语症 ②威尔尼克区-听觉性失语症 ③角回-阅读障碍
3.大脑半球的一侧化优势
4.语言与脑的进化 语言-脑互相塑造 镜像神经元
指人们借助听觉和视觉的语言材料,在头脑中主动积极的建构意义的过程 1.语言理解 ①语音的物理性质:音调,音强,音长与音色 ②元音和辅音 ③影响语言理解的各种因素: 语音类似性 语言强度 噪音掩蔽 语境 句法 韵律特征
2.大脑额叶皮层对问题解决有重要作用
3.策略 ①算法策略 ②启发法:手段-目的分析法,逆向搜索法,爬山法
4.影响因素: ①知识数量与知识结构 ②无关信息的干扰 ③问题表征方式 ④定势 ⑤功能固着 ⑥动机和情绪 ⑦人际关系
5.创造性和想象 创造性是指人们应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能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心理过程。

《普通心理学》第八章 语言

《普通心理学》第八章 语言
内部言语: 不是用来进行交际,而是为了支持思维活动
进行的、不出声的言语。隐蔽性和简略性 思考时内部言语不出声,但发音器官活动 外部言语: 人们之间的交际是通过说、听、写、读的方
式进行的,这些用来进行交际的言语。 口头言语(对话语言和独白语言)与书面言语
1 对话语言(聊天、座谈、辩论等) 2 独白语言(报告、演讲、讲课等) 3 书面语言(书信、书本等) 4 手势语 5 内部语言
四 研究语言的意义
揭示人的心理活动的特点 了解儿童心理的发展规律 失语症人的研究
华夏雅言唐音《春晓》,跟着音标读读?
第二节 语言的生理机制
一、语言的发音机制
呼吸器官:喉头以下的气管、支气管和肺 喉头和声带 口腔、鼻腔和咽腔
第二节 语言的生理机制
二、语言活动的中枢机制
语义约定俗成的。
4,指代性
语言中的词和句子都是有所指的,人们 只有知道它们所指代的事物,才能顺利 进行语言交际。
这是什么?
指代性问题:语言表达的灵活性
5,社会性和个体性
社会性-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由于社会交往的 需要才产生的、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当一个 人生下来,它就要接受社会上已形成的语言。
四 手势语
(一)手势语产生单位 (二)手势语产生的阶段
1 语言的概念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通过高度 结构化的声音组合,或通过书写符号、 手势等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同时又是 运用这种符号系统来交流思想的一种行 为。
口语的符号系统
英语:元音-i:,i,e, æ, …….. 辅音- b, p, d, t…….. 英语词汇:/buk/
汉语:韵母- i,e,a,o,u, ü 声母- b, p, ch, sh, 汉语词汇:/shu/

普通心理学提纲

普通心理学提纲

普通心理学提纲心理现象结构表个人+8学派神经系统的两个框架大脑半球优势(死佩里的裂脑人研究) 大脑皮层的四叶 反射的分类 神经活动的规律(1)兴奋、抑制 (扩散 、集中) (2)相互诱导(正诱导 负诱导) 8.遗传 和 环境 遗传:同卵双生(DNA 一样) 不同环境 异卵双生(DNA 不一样) 同样环境 环境:布朗芬布伦纳的社会生态系统图第二章 意识和注意 1.注意概念 2.两个特点 3.三个功能 4.外部表现5.分类(无意 有意 有意后) 引起无意注意条件 引起有意注意条件6.品质广度 稳定性分配 转移(影响因素 多选). 7. 梦 (补充)第三章 表象与想象 1.表象的概念 2.表象的特征 3.想象的概念 4.想象的分类 5.想象的品质 6.想象的功能 7.想象的加工方式 补充:言语 和 语言 1. 语言和言语概念 2. 关系:区别和联系 3. 言语的种类 4. 儿童言语的发展 5. 言语获得的理论(1) 后天学习决定论(巴普洛夫、斯金纳、莫勒)(2) 先天遗传决定论(乔姆斯基) 6. 言语理解的三级水平(1) 词汇理解 (2) 句子理解(3) 文本理解(意图或动机的理解)7. 非言语交流:(1) 目光接触 (2) 体态语 (3) 空间语 第三章第一节 感知觉 1. 概念(背诵和理解) 2. 感觉的分类 3. 感觉的相互作用 4. 感受性和感受阈限 5. 知觉的分类 6. 知觉的四个特性7. 知觉组织原则(补充) 8. 错觉9. 视空间知觉的 单眼线索 双眼线索 10. 感知规律(5) 11. 观察的品质(4)第二节 记忆1. 记忆的概念2. 记忆的分类 记忆的品质 记忆的三个过程 联想的四个规律第三节 思维 一、 思维 1. 概念 2. 特征2个 3. 分类4. 品质(8)5. 过程(8)6. 表现形式(3)二、 概念、判断、推理1. 定义2. 内涵 外延3. 结构(4)4.分类(3)5.获得途径:形成同化6.科学概念的掌握(变式)7.错误概念的转变(1)概念转变概念(2)概念转变条件(3)为了促进错误概念的转变,数学包含的三个环节(4)数学中应注意的具体问题8.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奥苏贝尔)三、创造性思维1.概念2.结构3.特征=发散思维特征(3)4.过程(4)5.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开设具体的创造性课程)(1)头脑风暴法(2)推测假设训练(3)自我射击训练(4)发散思维训练(5)分合法第四章情绪情感过程1.情绪和情感2.组成成分(3):主观体验、外部表现、生理唤醒3.关系:联系和区别4.情绪维度5.功能6.分类:情绪(3)情绪(3)7.情绪理论8.良好情绪标准9.自我防御机制第五章意志1.意志概念2.意志的基本特征3.认知和情绪情感和意志三者关系4.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5.动机斗争的四种形式6.意志品质(4)7.挫折概念8.挫折包含成分(3)9.挫折产生的原因10.应对挫折的反应11.战胜挫折的方法第六章个性心理第一节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需要1.需要和动机和兴趣概念2.需要的分类(2)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动机4.动机产生的条件5.动机的分类6.动机的功能兴趣7.兴趣的分类8.兴趣的品质第二节个性心理特征一、能力(智力)二、人格、气质、性格、自我调控系统1.能力的概念2.能力、才能、天才三者之前关系3.知识、技能、能力三者之间关系4.能力的分类5.智力的概念6.智力和能力关系+智力包含5个要素+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7.测验法(信度和效度)8.智力理论9.智力测验和智商的计算10.IQ代表数字含义11.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二、人格1.人格的概念2.人格的特征3.弗洛伊德“三我”人格结构理论4.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5.人格理论:特质理论类型理论6.人格测验:自陈式测验投射式测验7.人格结构:气质、性格、自我调控系统8.气质和性格概念(21个概念)9.气质和性格的关系10.性格的街头特征11.性格的分类12.气质的分类13.自我调控系统(自我意识)(1)三个成分(2)发展三个阶段第七章社会心理与行为1.态度的概念态度的成分:(1)认知成分(2)情感成分(核心)(3)行为倾向成分2.自我防御机制(12种)3.印象形成概念印象形成效应(15种)4.群体的概念5.群体的特征(3)6.群体的分类(3)7.群体影响(1)社会助长和社会抑制(2)社会惰化(3)从众(自愿)概念实验分类影响从众因素从众现象产生的两个原因(4)服从(不自愿)(5)利他行为(6)侵犯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取的过程。 启动效应:信息加工过程中由于先前信息的作用
使人们对后继信息的加工更加容易。(易化作用) 负启动效应:由于先前信息的作用是人们对后继
机制 1.呼吸器官 2.喉头和声带 3.口腔,鼻腔和咽腔
二. 语言活动的中枢机制
去上班了。过了一会,来了一个查收煤气费的(简称小z)。 小z:咚咚咚……(敲门声) 鹦鹉:谁呀? 小z:查煤气的。 鹦鹉:谁呀? 小z:查煤气的。 鹦鹉:谁呀? 小z:查煤气的 …… 到了晚上,小x回来了。看见家门口有个人躺在地上,口吐白沫。 小x:呦~!这是谁呀? 就听见屋里说:查煤气的。
符号有4种: 1.形象。如文字,数字,音符,图形。 2.声音。 3.光亮和颜色。如,灯光,旗帜,图案,地图,
徽章。
4.动作。 符号的意义化:符号与其代表的对象之间形成联
系的过程就是意义化过程。
意义化过程是一个学习过程。
语言是最重要的符号。
特征:
1.创造性:人们可以用有限的词汇和语法规则产 生和理解无限的语句。
威尔尼克区:(威尔尼克,1874)位于大脑左半球颞叶 颞上回处,主要作用是分辨语音、形成词义,因而和语言 的接受(或印入性语言)有密切的关系。
威尔尼克区损坏引起接收性失语症(语言失语症— Agnosia)。病人说话时,语音与语法正常,但不能分辨 语音和理解语义,可听到声音,但不能分辨构成语言的复 杂声音模式;另外是对语义作错误的估计。患有接收性失 语症的病人谈吐自由,语流很快,但话语没有意义,几乎 不能提供任何信息。
病人不能使用代词、连词,不能处理动词的变化,不能使 用复杂的语法结构,采用的是电报式语言。还出现词语的 反复现象。
包括布罗卡区在内的大脑半球额叶,特别是前额部皮层, 还和语言的动机和愿望的形成有关。近年来的研究还表明, 布罗卡区损伤的病人不仅产生语言运动的障碍,而且语的 理解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
第八章 语言
第一节 语言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 语言的生理机制 第三节 语言的理解 第四节 语言的产生
第一节 语言的一般概念
一. 语言的概念及其特征 定义: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通过高度结
构化的声音组合,或通过书写符号、手势等构成 的一种符号,同时又是一种运用这种符号系统来 交流思想的行为。 语言是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是人类重要的交际 工具。 符号是一种刺激,它可以超越物体本身,可以代 替实物。可以表示事物,行动,状态,也可以代 表其他符号。
4.指代性:可以指代一定事物和抽象的概念。 5.社会性与个体性 约定俗成与个人特征相结合。
二. 语言的结构
1.音位 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一个音位
可以有一个字母代表,也可以有多个字母 代表。一个字母可以代表不同的音位。 2.语素 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单位。
3.词 语言中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 4.句子 可以表达完整语义的语言结构单位。 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结构: 表层结构:语句形式或书面形式。 深层结构:表达句子的意思。
3.书面语言:通过书写或者阅读表达 思想或者理解别人思想的活动。
(1)随意性; (2)开展性; (3)计划性。
4.内部语言:不出声的语言。
(1)隐蔽性;(内部语言本质上是一处语
言活动,需要语言器官的参与)
(2)简略性;
四.语言的表征与加工过程
1.语言的表征 表征:语言材料所负载的信息在头脑中存在形式。 2.语言的加工过程 就是对输入的语言信息进行编码,转换,储存,
1.布罗卡区 2.威尔尼克区 3.角回
布罗卡区(1960`S)第三额回后部,靠近大脑外侧裂处。 病变引起的失语症通常为运动性失语症(Motor Aphasia) 或表达性失语症(Expressive Aphasia),病人的阅读、 理解和书写正常,但发音困难,因此语言运动功能的障碍 布罗卡区(语言运动中枢)损伤引起。鲁利亚认为布罗卡 区能产生详细而协调的发音程序,这些程序被送到相临的 运动皮层的颜面区,从而激活发音器官的有关肌肉。
深层结构到表层结构的转换:短语结构规则和转 换规则等。
三.语言的种类
1.对话语言: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人直接 交际时的语言活动。
(1)情境性; (2)简略性; (3)直接交际; (4)反应性。
2.独白语言:一个人独自进行的时间 较长的连贯的言语
(1)独自进行; (2)开展性; (3)计划性。
角回(Angular Gyrus)在威尔尼克区上方,顶—枕叶交 界处。是大脑后部一个重要的联合区。角回与单词的视觉 记忆有密切的关系,在这里实现着视觉和听觉的跨感觉道 的联合。角回不仅将书面语言转换成口语,也将口语转换 成书面语。因此切除角回将使单词的视觉意象与听觉意象 失去联系,并引起阅读障碍。病人能开口讲话能理解口语, 但不能理解书面语,切除角回还将引起听—视失语症,不 能理解语词的意义,丧失了正确的综合能力。
鲁利亚(1983)指出:大脑左半球的顶—枕部以及颞-顶 部都参与相应的解码过程,若这些部位损伤,将破坏同时 性的空间图式,因此在语言(符号)水平上将引起一定的 理解逻辑语法关系的破坏出现语义性失语症。一些研究还 表明,角回部位储存着语法和拼写的规则。
布罗卡区、威尔尼克区、角回以及把它们联系起来的神经 纤维束(弓形束)对语言的产生、表达和接受都有重要的 意义,它们在各自特定功能的基础上彼此协同活动,共同 执行着人类特有的语言功能。惠特克(1972)提出了脑 内语言代表区的模式图。该模式强调语言中枢系统的两个 主要的解剖组织。1)一个包括威尔尼克区(部分)、弓 形束、布罗卡区、运动皮层的声束区,它们是语言成分的 基础;2)一个是威尔尼克区(部分)、听觉联合皮质、 缘上回和部分角回,它们是语义和句法成分的基础。
2.结构性:语言的组织具有结构性和规则性,不 是杂乱无章的。
3.意义性:语言具有意义,保证人们可以交流思 想。
小x去逛鸟市。发现一只鹦鹉标价3元钱。于是他就问卖主:您这只鹦 鹉怎么这么便宜呀?
卖主:我这只鹦鹉笨!妈的我教了它好长时间了。到现在为止就只会 说一句话:谁呀?
小x一想反正也便宜,于是就买下来了。 晚上到了家,他想我就不信教不会你!于是小x教了它一夜说别的话。 可是到了早晨,那只鹦鹉还是只会说;谁呀?,于是小x一生气,锁上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