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农业基本概况

合集下载

攀枝花概况

攀枝花概况

第2章项目区域概况2.1 攀枝花市概况2.1.1 自然地理攀枝花市位于中国西南川滇交界部、金沙江与雅砻江汇合处,东经101°08′~102°15′北纬26°05′~27°21′。

是长江上游第一城。

北距成都749公里,南接昆明351公里,是四川通往华南、东南亚沿边、沿海口岸的最近点。

为“南方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贸物资集散地。

本项目位于攀枝花市东区。

2.1.2 城市性质及规模攀枝花市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为开发我国西部丰富的矿藏资源,改善我国工业布局而建设发展起来的现代城市。

经过近四十年的建设与发展,现已成为我国西部工业重镇和新的经济支撑点、川滇毗邻地区的中心城市、长江流域经济带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

攀枝花的资源得天独厚,已经查明的主要矿产有47 种,尤以钒钛磁铁矿为最其中钛储量占世界第一位,钒储量占全国第一位、世界第三位。

水能资源亦非常丰富。

1999年已建成的二滩电站装机容量330万千瓦,在三峡电站全部建成前为全国之最。

装机容量50 万千瓦的桐子林电站即将竣工,新的水力开发还在进行。

攀枝花城市建成区面积61平方公里,2010年末总人口111.7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2.97万人。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4‰,城市化水平达到60.1%。

常住人口121.41万人,年平均增长1.07%。

攀枝花的城市布局根据资源、用地、地形条件和工业企业的协作关系,在金沙江南北两岸由西向东布置了功能不同、规模不等、相互联系的八个片区。

城市中心区由炳草岗、渡仁、弄弄坪、攀密四个片区组成,集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商贸、金融等职能于一体;面积40平方公里,人口40-42 万人;城西分区由格里坪、河门口、陶家渡三个片区组成,以能源、建材工业和木材储运加工业为主,兼有向滇西北中转、集散物资和商贸功能,面积15-17平方公里,人口18-20万人;城东分区由金江片区和团山-马店河沿线组成,以铁路运输、物资集散和发展钛化工工业为主,面积9-10平方公里,人口3-5万人。

攀枝花市地理环境

攀枝花市地理环境

攀枝花市地理环境
攀枝花市位于四川省南部,地处川西高原东部,三江汇流地带。

攀枝花市地理环
境独特,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特征。

下面将从地形地貌、气候特点、水
系河流等方面介绍攀枝花市的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
攀枝花市地处山地和盆地交汇处,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主要分布着川西北山地、
攀西盆地和攀西丘陵三大地形地貌类型。

市区西北部是大雪山脉余脉,地势陡峭,气
候寒冷;东南部是攀西盆地,地势较为平坦,气候温和。

攀枝花市地形多样,山水相间,风景秀丽。

气候特点
攀枝花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年平均气温在16℃左右,冬季最低气温在0℃左右,夏季最高气温可达35℃以上。

降雨集中在夏季,年
降水量约为1000毫米。

气候适宜,四季分明。

水系河流
攀枝花市地处长江上游水系,拥有丰富的水资源。

主要河流有攀西河、攀蓉河等,水系发达,有利于农业灌溉和城市供水。

攀枝花市地理环境水资源丰富,为当地经济
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综上所述,攀枝花市地理环境多样丰富,地形地貌复杂多变,气候适宜,水资源
丰富,为当地的发展提供了独特的优势和条件。

盐边县:“南工北农”撑起攀西一极

盐边县:“南工北农”撑起攀西一极

盐边县:“南工北农”撑起攀西一极作者:潘兴扬来源:《当代县域经济》2014年第12期盐边是攀枝花市三区二县中地域最为狭长辽阔的县,全县幅员面积3269平方公里,占了全市总面积的44.7%。

西北—东南的走势,将攀枝花市辖的三个区归在了四川最南一角,西北边与云南相接。

从攀枝花市区出发,一路顺着金沙江行驶,半个多小时便到达了盐边县委所在地。

盐边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琳常年联系着县里的工业经济、民营经济工作,他告诉《当代县域经济》记者,特殊的地理位置条件决定了盐边县的南北差异化发展战略,因地制宜,从而推动盐边县走上了迅速发展的快车道。

二滩电站搬迁县晋级西部百强“盐边县的县域经济发展,同攀枝花乃至川内其他区县比较,的确是太特殊了。

”刘琳回忆,在原来计划经济时期,二滩水电站的建设使得盐边成了主淹没县,主县城完成整体搬迁。

此时,正是中国迎来改革开放、经济突飞猛进的大好时期,盐边县遗憾地错过了和其他区县同步打基础的机会。

2002年,南迁的盐边县委、县政府开始思考县域经济发展路径,重新认识自身的资源条件。

“无工不富,工业是县域经济的支撑。

” 随着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和新九工矿区、安宁工业集中发展区的建设,盐边工业经济逐步恢复发展。

2006年县域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位居全省第68位、第46位、第70位,综合实力连续两届晋升“中国西部百强”。

“南工北农”格局成形“当地人都说,到县城那么远,不如直接去市里边”,刘琳说,盐边南北距离拉得太长,是规划发展时的一大难题。

盐边县的南部,是全县自然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拥有钒钛磁铁矿和原煤等矿产资源及光热条件,由于工业强县战略的大力推进和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以原煤和钒钛磁铁矿开采和综合利用为主的产业链初步形成,工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

“十一五”末,南部工业化率为72.23%、城镇化率为40.14%,非农产业占生产总值比重达94.09%,但其工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产业链延伸不足,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不强,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性不强,城镇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

产业脱贫案例解读——仿野生灵芝:筑牢脱贫“致富树”根基

产业脱贫案例解读——仿野生灵芝:筑牢脱贫“致富树”根基

产业脱贫案例解读——仿野生灵芝: 筑牢脱贫“致富树”根基案例简介“仿野生灵芝”产业位于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依托该县得天独厚的自然水源和气候环境,种植出了一种仿野生灵芝,成功带领近百户贫困户脱贫致富,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本文将对这一案例进行解读,深入探讨如何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切实解决贫困问题。

背景分析攀枝花市盐边县是一个典型的贫困山区,虽然依托盐边江水源丰富,地理环境优越,但其经济却十分落后。

盐边县有着很多的特产资源,如茶叶、山楂、草莓等,但由于物流不畅、加工技术落后等原因,很难将这些资源开发出高附加值的产品。

因此,抓住盐边县的特产资源,引领当地居民走上脱贫致富之路,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产业解析仿野生灵芝种植产业基本介绍盐边县基于自身的气候环境,选择了灵芝作为科技扶贫的产业方向。

而仿野生灵芝更是以其强的品质和更快的生长速度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野生灵芝的生长周期非常长,如果靠天然百分之一的几率找到这种灵芝的话,则意义不大,所以仿野生灵芝推出了在40天左右即可收获的新型灵芝,这种灵芝形成晶体、芝麻和松糕状多种样式,而且富含多种有机活性物质,非常受欢迎。

产业优势分析1.利用盐边县的气候环境和富含有机物的土地,创造了适宜灵芝种植的环境条件。

2.采用科技手段,研发仿野生灵芝,在原有采摘周期40年之后,成功研制出采摘周期只有40天左右的仿野生灵芝。

3.在销售方面,找到了江苏有一家公司专门从事灵芝销售,他们会派遣人员来企业里面配合和销售,约定好价格和采摘量,合理保障了农民的利益。

产业收益分析从岗位安排、薪酬待遇、社保缴纳等方面,公司对员工进行了完善的管理和保障。

当前,公司已经成功引进了几桶资本的支持,主要用于资金缺口的填充和技术方面的深度研究。

公司将提高灵芝产品附加值,发展更多绿色食品,提高整个产业的发展水平。

产业发展的启示科技扶贫是破解贫困问题的重要抓手盐边县依托自身条件,抓住灵芝这一市场需求大,适宜当地生态环境的特色产业进行了发展。

攀枝花市情介绍

攀枝花市情介绍

攀枝花市情概况攀枝花市位于四川西南金沙江和雅砻江交汇处,是全国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

1965年建市,是中国西部重要的钢铁、钒钛、能源基地。

幅员面积7440平方公里,人口110万,城区建成面积61平方公里,城市化率超60%。

成昆铁路和108国道公路纵贯全境,北距成都749千米,南接昆明351千米,西至泸沽湖213公里,到丽江302公里,是四川通往华南、东南亚沿边、沿海口岸的最近点,为川西南、滇西北重要枢纽城市。

攀枝花拥有丰富的矿产、水能、旅游资源,邓小平同志称赞“这里得天独厚”。

概括起来可谓自然资源丰富,人文景观独特,气候资源优越,民族风情浓郁。

矿产资源富甲天下全市已发现矿种76种,钒钛磁铁矿探明储量73.37亿吨,远景储量超过100亿吨,已得到开发利用的矿产47种。

其中,铁储量占全国的近20%,钒、钛储量分别占全国的61%、75%和全世界的11%、35%,分别居世界第三位和世界第一位。

攀枝花还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和非金属矿产,其中煤炭保有储量7.1亿吨,石灰石矿保有储量2.5亿吨,花岗石矿保有储量7500万方,苴却石矿保有储量600万方,晶质石墨保有储量1547.5万吨。

气候资源独具特色以南亚热带为基带的“岛状”立体气候,享有“太阳城”的美誉,造就了攀枝花独特的光热资源优势,年平均气温20.3℃左右,无霜期 300 天以上,年降雨量760~1200毫米,全年日照时间2700多小时,昼夜温差大,河谷地区全年无冬,是四川省年平均气温和总热量最高的地区。

独特的光热资源造就了农作物产量高、品质好、反季节生长等特点,发展立体生态农业条件十分优越。

此外,由于光照充足,攀枝花太阳能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生物资源种类繁多攀枝花市境内生息繁衍的动物有264种,其中属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有19种;植物190余科、900属、2300余种,生物质原料、药用植物、油料植物、香料花卉植物等种类丰富,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前景异常广阔。

现代农业发展研究——以盐边县为例

现代农业发展研究——以盐边县为例

3“ 金三角 农业发展战略 的实施有利于盐边县 的资源优势
发 挥
面临 的 机遇 挑 战 ,提 出加 快 盐 边 县 现 代 农业 发展 的对 策建 议 。 : 关键词 ] 盐边 县
一Hale Waihona Puke 现 代 农业对 策建 议
20 0 4年在 攀 枝 花 召 开 的 云 、贵 、川 资 源 “ 金三 角 ”农 业发 展
文章 通 过 对 盐 边县 现 代 农业 发展 状 况 的 考 察 , 找 出其存 在 问题 和
况下 ,下放部分经济管理权限 .有利于增强发展的 自主权 增强
农业发展直接转移 更多的资金 ;使盐边 县可 以共享各类农业信息
资 源 和 更 快 捷 地 了解 先 进 国 家和 地 区农 业 发展 的经 验 。
业 中的优势产业 要重 点发展 ,而相对薄 弱的产 业则需要大 力扶 域 内水 资 源 丰 富 、 物 资 源 多 样 、 候 资 源 独 特 . 攀 西 地 区 “ 生 气 是 早
持 。从 20 年盐 边 县 农 业 各 产 业 产值 可 以看 出 , 、 、牧 渔 、 春 菜 ”等 特 色 农产 品优 势产 区 。云 、贵 、川 资 源 “ 三 角 ”农 业 06 农 林 I 金 农 林牧 渔 业 服 务 业 均有 一 定 的发 展 。在 盐 边 县 农业 各 产 业 中 ,种 发 展 战 略 为 盐 边县 充 分 发 挥 特 色 资源 优 势 和 发 展特 色 农 业 提供 了 植 业 和 畜 牧 业 在 农业 发 展 中 占有较 大 比重 , 分 别达 到 了 4 8 5 D % 极 大 的支 持 。
业中 畜牧业分布在全县的所有 乡镇 ,产值远远高于其他六大产 的基础 性工作来抓 。其次要 探索农业基础设 施经营管理 的新体

攀枝花特色农业发展情况介绍

攀枝花特色农业发展情况介绍

攀枝花南亚热带特色农业发展情况攀枝花市农牧局二〇一一年二月近年来,攀枝花市充分发挥南亚热带光热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南亚热带特色效益农业,倾力打造有地方特色和优势的农业主导产业和产品,特色农产品种植(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产量逐年提高,品质不断提升,农产品品牌逐渐壮大,优质农产品营销网络日益完善,初步建成了特色水果、早市蔬菜、优质烤烟、畜牧水产、林业生物等五大特色农业基地。

在南亚热带特色产业的支撑和带动下,农民经济收入快速增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蓬勃发展。

一、发挥资源优势,倾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由于独特的南亚热带气候资源条件,攀枝花农业表现出鲜明的热带、南亚热带特色,与省内其他地区相比,具有产品珍稀、品质优良、效益突出等特点。

(一)光热资源优势。

攀枝花属高海拔、低纬度、高原型内陆山地“岛状”南亚热带立体气候类型,是天然大温室。

具有光照强(全年日照时数近3000小时,无霜期300天以上)、温度高(年均气温21℃左右,≥10℃年有效积温高达6600--7400℃)、昼夜温差大(夏天昼夜温差≥10℃,冬天昼夜温差≥20℃)、年温差小(全年温差≤10℃)、不受台风(或梅雨)影响、降雨集中(雨季集中在6-10月,年总降水量800-1200毫米)的特点,有利于植物生长过程中蛋白质、糖份等干物质的积累,使攀枝花的蔬菜、水果等农产品呈现出品质优、错季上市的特征。

(二)特色农产品优势。

攀枝花的许多农产品在省内是唯一能生产的地方,或者是唯一能最大限度发挥错季节上市优势的地方。

晚熟芒果:与全国其它热作区相比,攀枝花种植的中、晚熟芒果在8—11月成熟,比我国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等芒果产区晚上市2—3个月,错开了销售旺季,市场销售行情好,经济效益高。

2010年,攀枝花芒果的市场平均零售价达到了每公斤7元以上,平均亩产值超过万元。

2010年8月,攀枝花成功举办了首届芒果节,对提升攀枝花芒果声誉起到了重要作用。

冬春枇杷:以米易县、盐边县为主的攀枝花枇杷,较福建、成都等地早1-3个月,上市时间正处于元旦、春节黄金季节,市场竞争力极强。

关于攀枝花的介绍

关于攀枝花的介绍

关于攀枝花的介绍攀枝花位于四川省西部,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座美丽的城市。

攀枝花地处川滇黔三省交界处,是连接四川和云南的重要交通枢纽。

攀枝花市辖区面积约为7955平方公里,下辖五个区,人口约为150万人。

攀枝花的名字源于一种生长在当地的特有植物攀枝花。

攀枝花是攀枝花市的市花,也是攀枝花市的象征。

攀枝花的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如春,适宜各种植物的生长。

攀枝花的自然景观非常丰富,有着许多独特的自然奇观和风景名胜。

攀枝花的主要景点之一是攀枝花大佛。

攀枝花大佛位于攀枝花市区的峨眉山上,是世界上最大的铜制佛像。

攀枝花大佛高达71米,庄严肃穆,给人以庄重肃穆的感觉。

攀枝花大佛背靠着峨眉山,面朝着攀枝花市区,是攀枝花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攀枝花的另一个著名景点是攀枝花海洋公园。

攀枝花海洋公园是一个集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

公园内有各种海洋生物,如海豚、海狮、鲨鱼等,游客可以近距离观赏这些可爱的海洋动物。

此外,攀枝花海洋公园还设有各种游乐设施和表演场所,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娱乐项目。

除了以上两个景点,攀枝花还有许多其他的旅游景点。

比如攀枝花猕猴谷、攀枝花虎跳峡、攀枝花狮子山等。

这些景点各具特色,有着独特的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

攀枝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

这里有藏族、羌族、彝族等多个民族,各民族之间交流融合,形成了独特多元的文化景观。

攀枝花的民俗文化丰富多样,有着许多传统节日和民间艺术活动。

其中,攀枝花的火把节和彝族的三月三节是最具代表性的节日之一。

这些节日都有着浓厚的民族特色,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体验和观看。

攀枝花也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城市。

攀枝花的主要经济支柱是农业和工业。

攀枝花的农业以水果种植和茶叶种植为主,有着丰富的农产品资源。

攀枝花的工业以煤炭、电力、化工等为主,拥有一批大型的企业和工厂。

攀枝花的经济发展带动了城市的建设和改善,使得攀枝花成为一个宜居宜业的城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攀枝花市盐边农业基本概况
盐边农业产品作为攀枝花主要农产品,是因为盐边县当地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以及科学管理,政府支持,那盐边农业到底有哪些产品呢?
盐边县地处四川省西南边缘,位于南亚热带干热河谷气候区,具有典型的南亚热带半干旱季风气候特点,冬暖、春温高,夏秋凉,气温年差较小,日差较大,冬季低层逆温效应显著。

太阳辐射强,日照充沛,蒸发旺盛,干、雨季分明,降雨集中,多夜雨和雷阵雨。

以南亚热带为基带的立体气候显著,气候复杂多样,非常适宜各类农贸产品的生长。

1.盐边县国家级优质芒果
盐边芒果,具有纤维少、味甜芳香、质地腻滑、香气怡人、组织细密、营养丰富的优良品质,集热带水果精华于一身,被誉为“热带水果之王”。

其中凯特芒占了盐边芒果总产值的一半多,在众多消费者心中的地位非常高。

其果实呈卵圆形,成熟果皮淡黄色向阳面及果肩呈淡红色,单果平均重量680克,皮薄核小肉厚,果肉橙质,含糖分17%,迟熟种,成熟期8月至11月中旬。

2.优质桑蚕与桑葚
盐边常年盛产桑树30多万株,是宁属地区桑树栽植最多,发展最快的县。

2010年桑树面积超60000亩,年产桑椹6500余吨,年产值达5000万元以上。

盐边桑葚产量高,果粒大,营养丰富,富含氨基酸、维生素、β-胡萝卜素及花青素等。

盐边桑葚主要用于中药材,或制成桑葚膏及桑葚酒等,桑葚的种植还加快了桑蚕的养殖,是盐边农业产业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

3.珍稀块菌
块菌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盐边黑松露,是目前世界上最昂贵的食用菌,号称“林中黑钻石”,盐边是我国最大的块菌核心产区之一。

块菌泡制的保健酒香味独特、口感好,药理作用明显,具有壮阳、补肾,降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防止动脉硬化及抗肿瘤等显著功效。

时常饮用,有利改善人体五脏六腑,增强免疫力、抗衰老、益胃、清神、止血、疗痔等药用价值。

4.枇杷
盐边枇杷产自海拔1300米~1700米的地区,于元旦、春节期间上市,主要生产的品种以“早钟六号”、“大五星”等大果型品种为主。

盐边枇杷果大,卵圆形或长卵圆形,果皮橙黄色,果点密、细、光滑、有果粉、果锈极少、皮薄。

果肉厚、橙黄色,肉质细,汁多,味浓甜略带酸,风味浓郁,种子3—5粒。

也是盐边农业中的热销产品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