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考讲评(高一生物)
高一生物月考试题及答案

高一生物月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保护细胞B. 控制物质进出C. 进行能量转换D. 储存遗传信息答案:B2. 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植物细胞的哪个部位?A. 细胞核B. 线粒体C. 叶绿体D. 细胞壁答案:C3. 下列哪项不是细胞的基本结构?A. 细胞膜B. 细胞质C. 细胞核D. 细胞壁答案:D4. 人体细胞中,负责能量转换的细胞器是?A. 核糖体B. 高尔基体C. 线粒体D. 内质网答案:C5.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是?A. 增加一倍B. 减少一半C. 保持不变D. 先增加后减少答案:D6.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细胞的组成成分?A. 蛋白质B. 核酸C. 脂肪D. 纤维素答案:D7. 细胞呼吸的主要场所是?A. 细胞膜B. 细胞质C. 细胞核D. 线粒体答案:D8. 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什么特点?A. 高效性B. 专一性C. 可逆性D. 以上都是答案:D9. 细胞分化的结果是?A. 细胞数目增多B. 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改变C. 细胞功能专一化D. 细胞体积增大答案:C10. 细胞凋亡是由什么控制的?A. 细胞自身B. 细胞外环境C. 细胞内环境D. 细胞外环境和细胞内环境共同作用答案:D11. 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A. 细胞核B. 线粒体C. 核糖体D. 高尔基体答案:C12. 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主要功能是什么?A. 识别B. 保护C. 运输D. 储存答案:A13. 细胞周期中,DNA复制发生在哪个阶段?A. G1期B. S期C. G2期D. M期答案:B14. 细胞内负责合成蛋白质的结构是?A. 核糖体B. 内质网C. 高尔基体D. 线粒体答案:A15.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主要成分是什么?A. 蛋白质B. 水C. 无机盐D. 葡萄糖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细胞膜主要由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
答案:磷脂、蛋白质2. 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__。
高一生物月考试卷分析

高一生物月考质量分析一、试卷结构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题型分单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其中单项选择题20题,每题3分,共60分,非选择题2题,共40分。
二、考试内容考试内容是生物必修1第二章和第三章第一二节,以基础知识为主。
其中第2章主要考查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第三章是考试的重点,占全卷的80%。
三、考试成绩高一年级共1030人,考试人数 1022人,最高分88,最低分7分,及格率8.02 %,平均分40.22分,优秀率2.9%。
四、实际考试学生答题情况分析本次考试情况选择题学生容易出错的题有6、7、8、11、12、13、18、20等题,非选择题容易丢分的题有第22题,主要原因是学生对第二章蛋白质的相关计算、蛋白质和脂质的实验鉴定掌握不够好,导致容易失分。
具体分析情况如下:1、错别字较多。
如双缩“尿”,“铵”基酸,等等。
2、对细胞图像的识别能力弱。
3、脱离教材,答题没有思路。
五、学习困难考得不好的原因1.教材的原因第二三章教材在深度、广度上明显加强,由描述性知识向推理知识发展的特点日趋明显,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综合程度有所提高,研究问题常常涉及到本质,在能力要求上也出现了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飞跃。
2.教师的原因由于生物课开设课时少、内容多,造成教师侧重向学生灌输知识,赶进度,几乎不开设实验课,教师没有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造成在学习策略上多为机械式被动学习;常识性介绍及选修部分很少讲,造成知识缺陷。
3.学生的原因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态度不端正,思想松懈,缺乏紧迫感;坚持已有的学法,相信自己的老习惯,过多地依赖教师,学习的自觉性、自主性较差;忽视学习过程的基本环节。
如,预习不到位、听课不认真、复习无计划、难以独立完成作业等。
六、对教学的建议1、加强基础知识教学,重视对教材的阅读思考,不放过一些旁栏资料和一些经典实验案例。
2、对相近知识点加强辨析,可通过列表比较的方法加以比较,教师着重指出辨析要点。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考试高一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考试高一生物试卷一、单选题(共30 分)1.下列生物中,细胞结构与其它三种明显不同的是()A.菠菜B.苋菜C.生菜D.发菜【答案】D【分析】一些常考生物的类别:常考的真核生物:绿藻、水绵、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
常考的原核生物:蓝藻(如颤藻、发菜、念珠藻)、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等)、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
此外,病毒既不是真核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
【详解】菠菜、苋菜和生菜都属于真核生物;发菜属于原核生物。
因此,细胞结构与其它三种明显不同的是发菜。
即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冬季霜打后的白菜细胞液浓度升高,不易结冰。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现象是白菜对低温环境的一种适应B.细胞内的自由水/结合水降低,细胞代谢减慢C.细胞内的结合水/自由水升高,抗寒能力减弱D.白菜变甜是因为可溶性糖增多,同时提高了抗冻能力【答案】C【分析】细胞内水以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形式存在,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还参与许多化学反应,自由水对于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具有重要作用;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大,细胞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差,反之亦然。
【详解】A、“霜打”后白菜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升高,冰点降低,抗寒抗冻能力增强,这是白菜对低温环境的一种适应,A正确;BC、低温来临,自由水转化为结合水,细胞内的自由水减少,细胞代谢减慢,抗逆性(抗寒能力)增强,B正确,C错误;D、白菜变甜是因为可溶性糖增多,同时提高了细胞液的浓度,减少了自由水的含量,增强了白菜的抗冻能力,D正确。
故选C。
3.为鉴定脱脂奶粉是否脱脂,应选用的化学试剂是()A.碘液B.斐林试剂C.苏丹Ⅲ溶液D.双缩脲试剂【答案】C【分析】生物大分子的检测方法: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淀粉遇碘液变蓝;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观察DNA和RNA的分布,需要使用甲基绿吡罗红染色,DNA可以被甲基绿染成绿色,RNA可以被吡罗红染成红色,脂肪需要使用苏丹Ⅲ(苏丹Ⅳ)染色,使用酒精洗去浮色以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橘黄色(红色)的脂肪颗粒。
高一-生物5月月考试质量分析(261班)

2019—2020学年下学期5月月考质量分析年级: 高一年级学科:生物所带班级:261考试时间:2020年5月任课老师:XXX一、月考试卷分析1.题型、题量、题目特色设计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题型分单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其中单项选择题40题,每题1.5分,共60分,非选择题4题,共40分。
全部题型考查的都是在教材基础之上的基础知识。
2.试题知识范围、难度分析考试内容是生物必修1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和必修2第2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以基础知识为主。
其中第1章考试的重点,占全卷的57.5%,主要考查有丝分裂,细胞分化,细胞衰老和凋亡,细胞癌变。
必修2第2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占全卷的42.5%。
具体内容见下表:试题依据新课标、高考考纲对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考查,重点突出,知识点覆盖全面,和学生学习进度吻合。
主、客观题目分配比例合适,设计有层次,能检测和反应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各能力层次的题目分布如下:二、学生答卷情况分析(一)选择题: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1、4、5、12、13、16、19、21、22、38做得较好选对比率为80%以上,第6、35、36、37、选对比率低于于30%,是本套试卷中学生的难点。
第6、35涉及的知识是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的数目变化曲线图及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曲线,36题来源必修2课本20页的内容考察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根据精原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判断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精细胞,37题考察减数分裂过程中异常分裂产生细胞种类的比值,这个题比想象中做得差,知识应用能力较差。
第16、和17题考察的内容都是细胞衰老的特征但选对的比例相差甚远16(82.86%)17(56.87%)就是因为题目所给的情境不同,有一部分学生读完题目不知道这个题考察的知识点所以错了(二)填空题从图表中可以看出42-4-5难度最大学生提平均分最低,42-4与生活相联系的题目,学生在生活中听到癌症患者化疗的相关内容较多所以不假思索地填了化疗没有应用生物科学知识解决问题,42-5这个题本来是简单题目但学生缺乏生物学科素养所以想到什么答什么得分率较低。
高一生物月考质量分析及反思

高一生物月考质量分析及反思本文旨在对高一生物月考的质量进行分析,并提出反思和改进的建议。
1. 考试质量分析1.1 考试内容本次生物月考主要涵盖了以下内容:- 细胞生物学:包括细胞结构和功能、细胞分裂、细胞器、细胞膜等;- 生物进化和分类:包括进化理论、分类学原理、生物多样性等;- 遗传学:包括基因、遗传变异、基因型和表型、遗传工程等。
1.2 考试难度根据学生的反馈和统计数据,本次生物月考的难度适中。
考试题目设计合理,覆盖了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1.3 考试评分本次考试的评分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两部分。
客观题主要以选择题和填空题为主,主观题主要是论述题和实验分析题。
评卷过程相对公正,但部分学生对题目理解存在一定偏差,导致得分较低。
2. 反思与改进2.1 研究指导针对本次考试的分析结果,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反思和改进:- 加强研究指导:提供更详细的研究指导,明确重点和难点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2.2 复备考- 多样化复方式:推荐学生采用多种复方式,如做题、思维导图、小组讨论等,全面提升复效果。
- 注意自测自评:鼓励学生进行自测自评,及时发现并弥补自身知识漏洞。
2.3 解答技巧- 解题思路训练:引导学生进行题目的解题思路训练,培养他们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 注意解题细节:提醒学生在解答题目时注意细节,避免因粗心而导致的错误。
3. 总结本次高一生物月考质量较高,难度适中。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研究效果和成绩,我们应加强研究指导、多样化复备考方式,培养解题思路和注意解题细节。
相信通过这些努力,学生的研究成绩将得到更好的提升。
以上为对高一生物月考质量分析及反思的总结和建议,希望对您具有帮助。
福建省宁德市某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

9月份月考高一生物试题卷(考试形式:闭卷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一、单选题1.从化学元素来看,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A.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具有特异性B.生物体中有个别的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界中没有C.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在无机自然界中的元素种类相差很大D.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在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2.生物体内的糖类绝大多数以多糖的形式存在,能参与植物细胞壁构成的多糖是()A.乳糖B.葡萄糖C.肌糖原D.纤维素3.下列化合物中含有的化学元素种类最少的一组是()A.血红蛋白和糖蛋白B.纤维素和脱氧核糖C.性激素和RNAD.磷脂和呼吸酶4.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A.脱氧核糖核酸B.核糖核酸C.核苷酸D.脱氧核苷酸5.科学家从某种植物体内发现一种分子,结构如图。
下列与该分子的元素组成完全相同的物质是()A.叶绿素B.脂肪C.血红蛋白D.甲状腺激素6.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是()A.甘氨酸B.缬氨酸C.丙氨酸D.亮氨酸7.水和无机盐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细胞内的自由水和结合水都是良好的溶剂,都能参与物质运输和化学反应B.同一植株中,老叶细胞比幼叶细胞中自由水的含量高C.细胞中的自由水功能之一是为细胞生活提供液体环境D.无机盐含量较低,却对维持生命活动至关重要8.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氨基酸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相同的蛋白质功能可能不同B.高温会使蛋白质变性,因此煮熟的食物易被人体消化吸收C.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可按不同的方式脱水缩合D.蛋白质可以行使催化、调节、免疫和运输等生理功能9.下图表示生命系统中的部分结构层次。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结构对应的层次从简单到复杂依次为甲、乙、丁、丙、戊B.绿色开花植物中不存在图丁对应的结构层次C.生物圈是生命系统的最高层次,由地球上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构成D.组成戊的细胞与甲细胞之间具有差异性,但无统一性10.下列各项中属于单糖的是()①葡萄糖②乳糖③脱氧核糖④麦芽糖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11.下列生物具有细胞结构的是()A.艾滋病病原体B.疯牛病病原体C.炭疽病病原体D.乙型肝炎病原体12.关于①~⑥的物质或结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①叶绿素②染色体③细胞核④核膜⑤细胞壁⑥拟核A.黑藻和蓝细菌共有的是①⑤B.①-⑤在绿藻体内都存在C.颤蓝细菌体内存在①⑤⑥D.支原体和发菜体内都含有⑤⑥13.油菜干种子的含油率高于大豆,蛋白质含量低于大豆。
高一生物月考试卷讲评课教学设计 (2)

高一生物月考试卷讲评课教学设计设计人:宫晓青班级:一年四班2017、9、29一.教材内容分析本次考试内容是:必修一第一章和第二章的教学内容。
总体难度不大,知识点覆盖比较全面,主要考察对基础知识和基础概念的记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情况及相关计算。
二.教学设计思路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学生自主学习与讲授相结合,对于知识点记忆性较强的,由学生自主解决。
对于错误率高的由小组讨论解决,最后学生展示理解情况,对仍然不能解决的,教师进行系统讲解。
尽可能地把课堂还给学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环节:考试情况分析。
展示本次考试错误率高的试题,指出组内帮、组组帮、老师帮的错题讲解程序,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第二环节:错题讲解高错点一蛋白质相关计算13、14题对相关知识进行回顾M条肽链端上有M个氨基,氨基总数是M+R基上的氨基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蛋白质分子量的计算公式高错点二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区别与联系 2 7、22题回顾1、原核生物包括哪些真核生物包括哪些2、蓝藻的相关知识3、DNA 和RNA在细胞内均存在糖原动物特有纤维素植物特有高错点三糖类相关的基础知识记忆不牢18、19题回顾1、单糖不能水解2、还原性糖3、储能的多糖第三环节:展示优秀试卷,并让学生对照优秀试卷找出自己失分原因。
原因:1.基础知识记忆不牢,知识点模糊2 .审题不细,审错题、审漏关键字词。
3.对蛋白质知识未掌握或不能灵活运用导致不会计算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以后做题、考试中尽量避免再出现。
师生进行总结,指出以后考试学习注意事项。
1、基础牢、是关键2、读题细、莫图快3、关键词、一定画教学反思: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联系、蛋白质的结构及其计算是高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在学习中学生容易出现记忆不准确,理解不透的问题,从而使学生出现做题中感觉好像会,但是真正做题就会错的现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小组解决问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高一生物第三次月考成绩评估

高一生物第三次月考成绩评估一、成绩概述在本次高一生物第三次月考中,全班共有40名学生参加。
以下是本次考试的成绩分布情况:- 最高分:96分- 最低分:60分- 平均分:82.5分二、成绩分析2.1 优秀学生(90 分以上)本次考试共有8名学生获得 90 分以上,表现优异。
他们的分数集中在94分至96分之间,显示出对生物知识的深刻理解和掌握。
2.2 良好学生(80-89 分)本次考试共有20名学生获得 80-89 分,属于良好水平。
这一分数段的学生在大部分生物知识点上都有较好的理解,但在某些难点上还需要加强和巩固。
2.3 一般学生(70-79 分)本次考试共有10名学生获得 70-79 分,属于一般水平。
这一分数段的学生在生物基础知识上有所欠缺,需要在日常中加强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4 需加强学生(70 分以下)本次考试共有2名学生获得 70 分以下,表现较差。
这些学生在生物知识的上存在明显的困难,需要加大努力,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三、建议与措施针对不同分数段的学生,提出以下建议与措施:3.1 优秀学生- 鼓励优秀学生参加生物竞赛和拓展活动,提升他们的生物素养。
- 建议他们主动帮助其他同学,形成良好的氛围。
3.2 良好学生- 建议良好学生加强巩固,尤其是对某些难点的理解和掌握。
- 鼓励他们多参与课堂讨论和提问,提高积极性。
3.3 一般学生- 建议一般学生加大力度,特别是对生物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 推荐他们利用课外辅导资料和参加小组,提高效果。
3.4 需加强学生- 建议需加强学生加大力度,重视生物基础知识的。
- 鼓励他们主动请教老师和同学,解决中的困难。
四、总结本次高一生物第三次月考成绩评估显示,全班学生的整体成绩较为稳定,但仍有部分学生在生物知识上存在困难。
希望通过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能够帮助各个分数段的学生提高生物效果,提升全班的生物成绩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
光照是光合作用必需的条件。所以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的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 加而 增加 ,但是到达一定程度后不再增加。
A点代表光照强度为0,植物只进行 呼吸作用 。 B点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 相等 ,称为光补偿点。 C点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不再随光照强度增强而 增加 ,称为 光饱和点 。
36.(14分)下面是某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物质变化示意简图,其中 a、b表示物质,①~④表示生理过程。据图回答:
(1)图中物质a是 ,过程①表示光合作用的 反应阶段,发生的 场所是在叶绿体的 。 (2)图中过程②表示光合作用的 反应阶段,发生的场所是在叶绿体 的 。物质b是 。 (3) 在物质变化的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请写出上述的光合作用中的能量转移 的途径:
34.下列与绿色植物新陈代谢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绿色植物的光反应可以在暗处进行,暗反应也可以在光下进行 B.大豆根吸收无机盐的ATP可以直接来源于光合作用 C.水果贮存时充入N2和CO2的目的主要是抑制有氧呼吸,延长水 果的贮存时间 D.即使给予叶绿素提取液适宜的温度、光照和CO2,也无法检测 到有氧气生成(没有酶)
7.葡萄糖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最常用的物质。将一只实验小鼠 放在有18O2气体的容器内18O2进入细胞后,最先出现的放射性化 合物是( ) A.丙酮酸 B.乳酸 C.二氧化碳 D..水
11.用含18O的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18O的转 移途径是 A.葡萄糖→丙酮酸→水 B.葡萄糖→丙酮酸→氧 C.葡萄糖→氧→水 D.葡萄糖→丙酮酸→CO2
27.下图表示一个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不同情 况。在整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变化顺序是
A. ①④⑤③ ② C.①⑤④③②
B.②③①④⑤ D.⑤④③②①
28. 用高倍镜观察一个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图像,全部能看 到的结构是
A.染色体、细胞壁、纺锤体 C.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
B.染色体、赤道板、细胞膜 D.细胞壁、纺锤体、核仁
区间 A点 A到B,不包 括A,B
情况 没有光照,只进行呼吸作用释放CO2 光合作用随光照↑而↑,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对应图形 B A
B
B到C,不包括 B,C C及其以后
光照增加到一定程度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光照继续增加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C
D
光照增加到一定程度,由于CO2浓度有限,D 光合作用达到最大值
17.如图甲为叶绿体结构模式图,图乙是从图甲中取出的部分 结构放大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中生物膜的面积主要靠内膜向内折叠成嵴而增大 B.乙图所示的结构来自甲图中的③ C.③中的色素分子分为叶绿素和胡萝卜素两大类 D.ATP的合成场所是④,分解场所是③
23.下图表示的是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之间关系的曲线,该 曲线是通过实测一片叶子在不同光照条件下CO2吸收和释放的情 况。能代表细胞中发生的情况与曲线中AB段(不包括A、B两点) 相符的一项是
(1)上述4种生物中,能进行a过程的是 (2)硝化细菌能进行的过程是 (3)过程a、b的主要区别是
。
。
。
1葡萄糖 C6H1206 酶 4 [H]
少量能量
2丙酮酸 C3H403
6H20 2C3H403 20 [H] 酶 6H20 少量能量 6C02 24 [H] + 602
+
酶
12H20 大量能量
602
细胞质基质
10. 关于叶肉细胞在光照条件下产生ATP 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无氧条件下,光合作用是细胞ATP 的唯一来源 B.有氧条件下,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都能产生ATP C. 线粒体和叶绿体合成ATP都依赖氧 D. 细胞质中消耗的ATP来源于线粒体和叶绿体
35.对下列四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图甲若表示有丝分裂,则c+d一个细胞周期 B.图乙中温度在a、b两点时酶活性都很低,但在a点时酶的结构并 未发生变化 C.图丙中bc段和de段的变化都会引起C3化合物含量的下降 D.图丁若表示有丝分裂过程,则造成cd段下降的原因是细胞一分 为二
37.(10分)下图1表示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 的关系; 图2表示处于有丝分裂某个时期的细胞图像。请据图回答:
三碳化合物
丙酮酸
A.X代表光合作用中产生的三碳化合物,Y物质可代表丙酮酸 B.①、②、④过程均可以产生还原性氢 C.②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③过程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 D.①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④过程可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也可发生在线粒体
33. 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总是同时进行 B. 光合作用形成的糖类能在呼吸作用中被利用 C. 光合作用产生的ATP 主要用于呼吸作用 D.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分别在叶肉细胞和根细胞中进行
光合作用自己产生所需的有机物,如绿色植物 光能自养生物:利用
自养生物
化能自养生物:利用化学能 产生所需的有机物,如硝化细菌
异养生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如动物
38. (6分)某班学生选取了一水体中的4种生物:栅藻(单 细胞绿藻)、水绵(多细胞绿藻)、菹草(高等植物)和 颤藻(蓝藻),用其生长旺盛的新鲜材料在人工控制的条 件下进行实验,下图是物质转化过程示意图,a、b、c、d 代表不同的代谢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31.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多选) A. 酵母菌只能进行无氧呼吸(兼性厌氧) B.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没有线粒体) C. 长跑时,人体产生的CO2 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产物 (动物无氧呼吸不产生CO2 ) D. 马铃薯块茎进行无氧呼吸能产生乳酸
32. 右图表示植物体内的某些代谢过程及物质变化。据图判断,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16.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中,没有消耗的物质是 A.[H]和ATP B. 五碳化合物和酶 C.[H]和CO2 D. 五碳化合物和三碳化合物
13.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主要证明了 A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和扩散速度不同(实验原理) B.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和色素的颜色(实验结论) C.叶绿素的含量是类胡萝卜素的四倍 D.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片层结构的薄膜上。
(1)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 期。图1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 (2)图2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 染色体单体数分别为 、 、
着丝点断裂
,该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的 。 期,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DNA分子数、 。
(3)下表为某生物的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DNA、染色单 体、染色体在各期中的变化数据, 请分析:
①__________ 组为DNA的变化数据 。②____组为染色单体的变化数据。 ③__________组为染色体的变化数据。
(4)当光照不变,突然停止CO2的供应,叶绿体中C5化合物的量将 (填 “增加”或“减少”)。 (5)图中①~⑤生理过程中有ATP生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释放能量最多的是 ________。 (6)写出①和②过程的化学反应总式 (7)③~⑤的化学反应总式
五、化能合成作用
1.概念: 糖类 某些细菌能够利用体外环境中的某些 无机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来制造 的合成 作用。 NH3氧化 2.实例:硝化细菌能利用 时所释放的化学能,将C02和水合成糖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