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花色和花期类型的垂直分异
深闺藏秀——白水江国家自然保护区小记

深闺藏秀——白水江国家自然保护区小记王国基【期刊名称】《丝绸之路》【年(卷),期】2002(000)006【摘要】白水江自然保护区,是岷山东端北麓的绿色宝库,是甘肃的“西双版纳”。
它不仅是地球上大熊猫仅存的四大活动地区之一,而且是自然生态环境保存最完整、最原始的一块净土。
在这座宝库里,地上有雪山、草甸、河流、原始森林以及众多珍稀动植物,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矿产。
这里6004000米的海拔差异,构成了“十里不同天”的独特立体气候景观。
挺拔的杉树直插云霄,舒展的棕榈、芭蕉布满河川;羚羊沿山巅奔走,群猴在丛林嬉戏,熊猫于竹林独吟,大鲵潜水底静思,天空飞鸟叫,地上雉鸡鸣,百兽奔逐,蜂蝶群飞。
村民忙碌于农事,动物觅食为生存,人与动物和睦相处,各得其所。
经国务院1990年6月批准,白水江自然保护区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辖区内有文县、武都县所辖的15个乡(镇),生活着汉、回、藏各族群众9.6万人,总面积为213750公顷,大部分地域在文县境内。
白水江自然保护区,不仅仅是“绿色宝库”,还是西北的“植物王国”。
中外学者在植物领域研究的成果表明,白水江自然保护区有高等植物197科2160种、亚种19科239种、12变型。
保护区内许多珍稀濒危植物和古老植物,是研究该地区植物区系起源的有效资料之一。
保护区内的植物资源也非常丰富,有食用植物、药今日西...【总页数】4页(P)【作者】王国基【作者单位】无【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928.9【相关文献】1.秀山:“秀”出贫困深闺——访秀山县委书记代小红 [J], 娄红淑;邓星;2.甘肃白水江国家自然保护区的天蛾群落特征及其区系分析 [J], 杨镇;张超;马正学3.白水江国家自然保护区野生中药材资源现状研究——基于保护区白马河保护站管辖区的实地调查 [J], 马旭光;汪之波;李晓鸿;廖永峰4.甘肃白水江自然保护区藏酋猴的生态习性与资源现状 [J], 张涛;滕继荣;王洪建5.马达声音乐声声声震天赛车秀音响秀样样精彩——小记澳达行赛车节汽车音响秀 [J], 肖必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尺蛾群落特征及区系分析

A sr c : 1 5 p cme so o tia olce eB ih ia gn t r sre Ga s r vn e 1 7se i b ta t 9 0s ei n f Ge mer ec l tdi t as uj n au er ev , n up o ic. 8 p ce d e nh i e s
第 2卷 z
第 2期
甘 肃 科 学 学 报
J ur a fGa U S incs o n lo NS ce e
Vo . 2 No 2 12 . J n 2 1 u.00
21 0 0年 6月
甘肃 白水 江 国家级 自然保 护 区的 尺 蛾 群 落 特 征 及 区 系分 析
杨 镇 , 碧 玉 , 蒋 高迎 霞 , 正 学 马
( 西北 师 范大 学 生 命 科 学 学 院 , 肃 兰 州 7 0 7 ) 甘 3 0 0
摘
要 : 整理 了 1 9 9 6年  ̄2 0 0 8年 间从 甘 肃 白水 江 国家级 自然保 护 区采集 到的 尺蛾 ( o t d e Ge mer a ) i
标本 15 9 0号 . 计 鉴 定 出尺 蛾 1 7种 及 亚 种 ( 括 3个 未 定 种 和 4 共 8 包 8个 新 记 录 物 种 及 亚 种 ) 隶 属 5 ,
o p igd icu ig3 u n me p ce n 8 s eisn wl eod di n u b ln e o 1 0 g n r f5 fS hn is(n ldn n a d s eisa d 4 p ce e y rc r e n Ga s ) eo g d t 1 e eao
甘肃白水江地区大熊猫食物基地的主要森林植物群落类型

甘肃白水江地区大熊猫食物基地的主要森林植物群落类型
黄华梨
【期刊名称】《甘肃林业科技》
【年(卷),期】2002(027)001
【摘要】采用植被无样地抽样调查技术和样地调查技术相结合的方法,首次全面、系统地对构成甘肃白水江地区大熊猫食物基地的主要森林植物群落类型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该区森林植物群落地理分布的地带性规律,分析了种子植物区系特征。
结果表明:在食物基地内包括了全区6个植被带中的4个。
研究表明,该地植被水平
分布和垂直分布的地带性规律明显。
对种子植物的区系特征分析表明其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并且起源古老,地理成分复杂。
【总页数】5页(P10-14)
【作者】黄华梨
【作者单位】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甘肃文县 746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18.545
【相关文献】
1.甘肃白水江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栖息地生境特征初步分析 [J], 滕继荣;黄华梨;王建宏;李宏飞;韩波
2.甘肃白水江保护区西段大熊猫对生境的选择 [J], 王建宏;黄华梨;滕继荣;杨文云;
马涛
3.5·12汶川地震对甘肃白水江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生境选择的影响及对策 [J], 何敏;
杨文赟;孙学刚
4.甘肃白水江大熊猫栖息地人为干扰调查 [J], 季攀;任宝佳;吴彦雄
5.甘肃白水江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栖息遭地震破坏 102只大熊猫“生存状况不明” [J], 包锐;李开南;刘启舒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等植物多样性测定及保护研究

m t;hr r 8 0se i f edpa t b l g gt 7 8gn r n 3 mie asuj n a o a N - ae teeae1 1 p ce o e l s eo i 0 e eaa d1 6f l si B i ia gN t nl a s s n, nn o a i n h i i
维普资讯
第 3 3卷第 3期 2 0 年 9月 08
甘肃林业科技
J u n l f n uF r sr c e c n e h oo y o r a s o e t S i n ea dT c n lg o Ga y
V0 .3 No3 1 . 3 S p 2 0 e .0 8
Ab ta t B sd o ecm rh ni uvyo eB i uj n a o a N tr ee e h td a a- s c: ae nt o pe e s esre fh as ia gN t nl aueR sr , es yw s r r h v t h i i v t u c
t r e e v . o t5 0 g n r l n so mp r t o e a e l c t d i h s a e c o n i g f r7 . 7 o e t —a . u e r s r eAb u 4 e e a p a t f e e ae z n r o a e n t i r a a c u t o 0 7 % ft o t1 t n h n a l l t mp r t o e g n r fwo d l n a e s e n t i e ,i s o y i a e e a e c a a t r e ry a l e e a e z n e e a o o y p a t e R b e n i h s a a t h ws t p c t mp r t h r c e . r l T e eo eS me p o e t n c u tr a u e r u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o w r n o d rt o to a i t r g n , o e t n o v r h r f r ,o r t ci o n e me s r swe e p t r a d i r e o c n r lh b t a me t f r sl d c n e - o f a f a so , l g o g n n o e t o rs in i e a l g i g a d fr s t u im. l l
白水江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资源及群落划分

白水江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资源及群落划分
李晓鸿
【期刊名称】《甘肃科学学报》
【年(卷),期】2008(20)3
【摘要】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两栖动物29种,隶14属、8科、2目.可划分成东部静水缓流群落、东部激流群落、西部静水缓流群落、西部激流群落、高山溪流群落5种群落类型;物种多样性以东部静水缓流群落最为丰富,西部激流群落和高山溪流群落比较贫乏;中国林蛙和中华蟾蜍出现于各群落类型,为广布种.锄足蟾科的种类大都数量稀少,分布区域狭窄.
【总页数】5页(P50-54)
【作者】李晓鸿
【作者单位】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森林管理系,甘肃,天水,74102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58
【相关文献】
1.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尾两栖动物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 [J], 滕继荣;黄华梨;龚大洁;李晓鸿;李宏飞
2.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及保护对策 [J], 张琼;龚大洁;张可荣;许颖
3.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无尾两栖动物食性研究 [J], 李晓鸿
4.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 [J], 台德运;刘研;陈
婉;李宏
5.广东乳源大峡谷省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概况 [J], 郑飞舟;林顺和;许根有;黄宇亮;彭秋燕;杨江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种的整体分析

a d1 7 p c s T eaelt p ft oes e i n ti ae r n ls e ,a d t ers l h w:① n 9 0s e i . h ra—y eo h s p c si hs raaea a i d n h eut s o e e y s s
江植 物 区 系数 据 库 ,对 区 内种 级 区 系成 分进 行 了分 析 . 研 究 表 明 :① 本 区 内 物 种 以 温 带 成 分 为 主 体 , 同 时 亦 有 一 定
量 的 热 带一 热 带 成 分. 诸 多类 型 中 , 以 东 亚 成 分 最 为 丰 富 ,可 以认 为 本 区 是 东亚 区 系 多样 化 中心 的 一 部 分 . ② 本 区 亚
甘肃 白水江 国家级 自然保护 区 植 物区 系种的整体 分析
陈 学林 h ,杨 霞 。 ,戚 鹏 程。 ,田 方h
(.西 北 师 范 大 学 生 命科 学 学 院 ,甘 肃 兰 州 7 0 7 ; 1 3 0 0 2 .兰州 大学 干 旱 与 草地 生 态 教 育 部 重 点 实 验 室 ,甘 肃 兰 州 70 0 ; 3 0 0
位于甘肃省文县的白水江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精)

位于甘肃省文县的白水江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区内有大熊猫、珙桐、大鲵等国家级保护动植物。
由于保护区内的让水河黄金资源非常丰富,致使当地政府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于不顾,竟然支持在让水河畔探矿、开矿,使得保护区内的自然环境和生物链面临严重危害……非法采金有恃无恐保护区入口处竖有一块国家林业局立的石碑,刻有“自然保护区管理六…禁止‟”,其中第六条明确禁止在保护区内探矿开矿白水江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78年,是国家林业局直属的三个大熊猫保护区之一,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大熊猫保护区,旨在保护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可是,由于让水河河道内蕴藏丰富的沙金,使其成为一块“唐僧肉”,一批又一批淘金者争先恐后地来到这里非法采金,严重破坏了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静静流淌了千万年的让水河不再宁静……8月10日,记者从文县东部进入白水江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入口处竖有一块国家林业局于2001年8月立的石碑,石碑上刻有“自然保护区管理六…禁止‟”,其中第六条明确禁止在保护区内探矿开矿。
(见上图沿白龙江往西,就到了让水河流域。
在店坝乡麻石头村附近,一幅触目惊心的景象呈现在记者眼前:金矿矿主在让水河一边的山脚下修有一条蜿蜒3公里左右的路,有些磨碎的矿石高高地堆在岸边,有些被直接倒在河里,远远望去像一条长长的伤口……(见下图这是前几年非法采金造成的破坏场景。
当地村民告诉记者,前几年非法开采金矿影响最大的当数娃娃鱼了。
娃娃鱼的学名叫大鲵,是一种外形像壁虎的两栖动物,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它一般生活在低山地区清澈、湍急、清凉的溪流中,以水中的鱼虾、蛙和水生昆虫为食。
过去每到产卵繁殖季节,在让水河流域就能见到娃娃鱼,现在很难了。
因为采金几乎对它的生存构成毁灭性的灾难。
泰富公司要探矿开矿县政府召开常务会议,同意“让水河流域沙金残尾矿的开采,要引进有资质有实力的公司进行科学、规范、有序开采”让水河一带砂金资源的乱采滥挖现象引起了当地群众的强烈不满。
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的垂直分异规律研究

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的垂直分异规律研究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省南部的文县、武都县境内,区内植物种类繁多,植物资源丰富。
区内共有种子植物183科,718属,1970种。
由于地处北亚热带边缘,又比邻秦巴山区、青藏高原、横断山区,本区系具有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性质和复杂的区系组成,是区系研究的重要区域。
该区内海拔差幅达3490m,气候、土壤及植被的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这种生态环境的垂直格局对植物区系组成和特征具有深刻的影响。
本研究基于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数据库,对该区系进行了整体-垂直的二维分析,主要结论及其论据如下: 1.该区系科、属、种数量丰富,成分多样,足见其组成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热带分布科数量上超过温带分布科,显示该区系强烈的热带亲缘。
基于三个分类系统的分析表明,该区系富有原始科或基部类群。
从Gr/Gw比值等证据来看,本区系是温带区系,但杂有一定程度的亚热带性。
本区内有大量的古老属。
统计本区与其它地区共有的中国特有属表明,本区与秦岭、横断山、华中的联系最为密切。
种级组成上最为显著的是东亚、华中和横断山成分,华南、华北、热带亚洲、北温带成分亦占一定比例,表明该地区是多类成分的交汇场所和传播通道。
2.从科级水平看,各科的垂直分布与其区系属性有一定关系。
热带分布科的垂直分布范围和集中分布区段大多低于温带分布科,但是有不少反例;以本区为分布边界的科限严格局限于中低海拔。
通过“海拔-区系成分”的作图分析,泛热带分布科、热带亚洲分布科、北温带分布科的垂直分布与环境梯度之间的关系较为密切。
热带分布科与温带分布科的数量平衡线在海拔1500m。
海拔2500m是该区内科级水平上成分结构变化最大的地带。
按照科级的区系组成和特点,全区分为<1200m、1200~2500m、2500~3500m、>3500m四个区段。
1000-1100百米段是该区系科级水平的表征海拔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Col ge o f inc Norhwe tN o m a nie s t 1 l fLieSce e, e t s r lU v r iy, La hou 73 07 nz 0 0, G a s n u, Chi na; 2 K e b r t r fA rd a a s a d Ec o . y La o a o y o i nd Gr s l n olgy, M i it y ofEdu a i ns r c ton, La z ou U ni r iy, nh ve st La z ou 7 00 n h 3 00, Ga u, Ch n ns i a; 3 .Ke bo a or e t r y La r t y ofW s e n Chi ’ vion e s e s, M i s r fEdu a in,Co lg s r e n naS En r m ntSy tm nit y o c to le e ofRe ou c s a d En ion e t lScen e, Ia hou U nie st v r m n a i c nz v r iy, La h 0 0, G a s nz ou 73 00 n u, Chi ) na
A b ta t By a l zn he c m po i h l a ol r t pe nd fo e i g p s y e ng o p r i sr c : na y i g t o sng oft e for lc o y s a l w r n ha e t p sofa i s e m n
的 变化 规 律 ,初 步 总 结 了花 色类 型 和 花期 类 型 与海 拔 梯 度 之 间 的 关 系 :① 植 物 花 色和 花 期 类 型 丰 富度 随 海 拔 的 升 高
与 环 境 呈 规 律性 变化 ,其 中 1O O 15 0m 海拔 段 为 花 色和 花 期 类 型 的 “ 定 丰 富 区” O ~ 0 稳 .② 花 色分 布 以海 拔 3 3 0 0 ~ 34 0m段 为 临界 线 ,淡 色型 ( 色 、绿 色) 例 迅 速 减 小 , 而 深 色型 ( 色 、蓝 紫 色) 对 增 加 明 显 ; 花 期 分 布 以 海拔 0 白 比 红 相 26 0 0 段 为 临界 线 ,早 开花 型( 花型 ) 0 ~2 7 0m 春 比例 迅 速 减 小 ,而 晚 开 花 型 ( 秋 花 型 ) 对 增 加 明 显 . 夏 相 关 键 词 :花 色类 型 ;花 期 类 型 ;垂 直 分 异 ;资 源 开发 ; 白水 江 自然 保 护 区 中 图分 类号 :Q 9 8 1 4 4 . 1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8 2 0 ) 1 0 40 0 19 8 X( 0 8 0 — 7 — 6 0
t a ih t lv ton oft e a tt e, t v r iy o l ntfo a ol r t pe nd fo e i a e t p s h tw t he e e a i h liud he di e st f p a l r lc o y a l w rng ph s y e h v h e l rva i t ih t n r m e ,t liudi lr ng s o 0— 5 0 m s t on t a e t e r gu a re y w t he e vion nt he a tt na a e f 1 00 —1 0 i he z e wih
维普资讯
西
7 4
北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 自然科 学版 )
第 4 卷 20 年 第 1 4 08 期
V o.4 2 08 NO.1 1 4 0
J u n lo rh s r l iest ( t rlS in e o r a fNo t wetNo ma Unv riy Na ua ce c )
Ve tc ldif r n i to ffo a o o y e nd fo rn a e t p s r ia fe e ta in o l r lc l rt p s a l l t r sr ei n u n B ih ia g Nai a Nau eReev nGa s i o
B ih i a g Nain lNa u e Re e v n Ga s r vn e t e c r ea in o h lr lc lr t p s a d as uj n to a i t r s r e i n u P o ic , h o rlt ft e f a oo y e n o o
3 .兰州 大学 西 部环 境 教 育 部 重 点 实 验 室 资 源 环 境 学 院 ,甘 肃 兰 州 7 0 0 ) 3 00
摘 要 :统 计 了甘 肃 白 水 江 国 家级 自然保 护 区 内 开花 植 物 花 色 和 花 期 类 型 的 组 成 ,并 分 析 其 5 0~4 0 2m 海 拔 梯 度 8 7
f weigp aetp s t h lt dn l rde t r m 5 0m t 7 i su id ① T ers l h w l r h s y e hteat u ia g a i o 8 o40 2m t de . o n wi i n f s h eut so s
甘肃 白水 江 国家 级 自然保 护 区 花色 和 花期 类 型 的垂 直 分异
杨 霞 ,陈 学林 ,戚 鹏 程。 ,李 卫峰
(.西 北 师 范 大学 生 命科 学 学 院 ,甘 肃 兰州 7 0 7 ; 1 30 0
2 .兰州 大 学 干旱 与草 地 生 态 教 育 部 重点 实验 室 ,甘 肃 兰 州 7 0 0 ; 3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