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岚皋县 l岚河景观设计要求

合集下载

浅谈山洪沟治理工程设计

浅谈山洪沟治理工程设计

浅谈山洪沟治理工程设计发布时间:2021-07-28T10:36:37.697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3期作者:李沛[导读] 摘要:山洪沟治理工程是山洪灾害防治项目里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它包含工程施工,也是属于非工程措施实施部分。

安康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陕西省安康市 725000摘要:山洪沟治理工程是山洪灾害防治项目里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它包含工程施工,也是属于非工程措施实施部分。

岚皋县城山洪沟治理工程包括堰溪沟城区段治理和支沟陈家沟治理,治理措施主要包括:沟道淤积物清理、沟道扩宽卡口、已成护岸加固、新修护岸、新修涵洞、新修明渠、新修挡墙、新修格栅坝。

治理工程已全部完工,工程达到了预期效果,确保了受益区域的人民人身财产安全,为社会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文重要介绍该工程的基本概况,仅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山洪沟灾害防治;山洪沟治理;前言:本工程位于岚皋县岚河流域,岚皋县城地处陕南大巴山北麓,暴雨强度高,县城范围内的陈家沟沟道土质疏松,边坡陡,在沟道洪水冲刷下极易产生泥石流。

2010年07月16日~18日县城堰溪沟及支沟陈家沟发生了极为严重的泥石流灾害,房屋受损严重,道路掩埋,交通、电力、通讯及供水多日中断,严重影响了县城机关单位和居民正常的工作生活。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800多万元、间接经济损失3200余万元。

山洪及泥石流灾害严重威胁着岚皋县城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同时也严重地制约着县城的社会经济发展。

因此,本工程的兴建十分迫切和必要。

一、工程概况1.1防洪标准及工程规模本工程的防护对象主要为岚皋县城,岚皋县城总人口3万,属Ⅳ等一般小城镇。

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和《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T 50805-2012),河道的防洪标准为20~50年一遇,山洪防治标准为10~20年一遇。

岚皋县城岚河段堤防的防洪标准为岚河30年一遇洪水,堰溪沟和陈家沟均从县城通过,考虑到2条沟道直接影响到县城的防洪安全,确定堰溪沟和陈家沟的防洪标准均为20年一遇洪水。

河道景观设计规范

河道景观设计规范

河道景观设计规范篇一:河道景观设计说明项目建设综述城市环境条件及人文背景分析建设用地自然条件及河流流域分析地域文化分析1、自然条件南宁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是广西的政治、经济、交通、文化、科技、信息、金融中心。

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地处亚热带,阳光充足,雨量充沛,霜少无雪,气候温和,夏长冬短,适合植物生长,所谓“草经冬而不枯,花非春仍奔放”,是一座环境优美适合人类居住的绿色之城。

南宁历史悠久,各族人民长期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南宁旅游资源丰富,作为广西黄金旅游带的中心部分,壮丽的边关风采、浪漫的海滩风貌、迷人的异国情调,星罗棋布的灵山秀水,古朴悠远的古迹故址,山、水、人、情构成南宁多层次的旅游景观。

南宁绿地系统条件良好,青秀山、南湖等绿地空间楔入城市,形成“一江串三环,两轴连八楔,绿网点线面”的完善的城市绿地系统布局。

南宁市十分重视环境建设,全面启动城市建设“136”重点工程,进一步加强完善区域综合性核心城市的功能,建成区园林绿地总面积为3580公顷,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为38.78%和9.51平方米。

城市山清水秀,绿水映带,自然环境极其优美,被授予“联合国人居奖”,素有中国绿城之称,是一座环境优美适合人类居住的绿色之城。

经济条件南宁区位条件优越。

毗邻粤港澳,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是连接东南沿海与西南内陆的重要枢纽,也是西部重要的省会城市。

同时是国家级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的核心城市。

近年来,南宁市委、市政府的前瞻性规划理念加上市民的创造和热情,打造出了南宁快速崛起、迈向区域性国际城市的六张独特名片。

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地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城市也成为南宁独特的地缘优势。

南宁人抓住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努力加快城市经济发展的进程,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经济增长迅速。

人文条件南宁古代属于百越之地。

唐朝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定名为邕州,南宁简称“邕”由此而来。

元朝为取南疆安宁而定名为“南宁”。

景观水体设计细节规范标准

景观水体设计细节规范标准

1. 无护栏的水体在近岸2.0m范围内,水深不应大于0.5m。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8.1.3)2. 硬底人工水体的近岸2.0m范围内的水深,不得大于0.7m,达不到此要求的应设护栏。

无护栏的园桥、汀步附近 2.0m范围以内的水深不得大于0.5m。

(《公园设计规范》4.3.2)3. 涉水池可分水面下涉水和水面上涉水两种。

水面下涉水主要用于儿童嬉水,其深度不得超过0.3m,池底必须进行防滑处理,不能种植苔藻类植物。

水面上涉水主要用于跨越水面,应设置安全可靠的踏步平台和踏步石(汀步),面积不小于0.4 x 0.4m,并满足连续跨越的要求。

上述两种涉水方式应设水质过滤装置,保持水的清洁,以防儿童误饮池水。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8.2.5 )4. 居住区内的人工瀑布落差宜在1m以下。

跌水是呈阶梯式的多级跌落瀑布,其梯级宽高比宜3 : 27 :1之间,梯面宽度宜在0.3 7.0m之间。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8.2.3 )5. 溪流的坡度应根据地理条件及排水要求而定。

普通溪流的坡度宜为0.5 %,急流处为3%左右,缓流处不超过1%。

溪流宽度宜在1吃m,水深一般为0.3 7m左右,超过0.4m时,应在溪流边采取防护措施(如石栏、木栏、矮墙等)。

为了使居住区内环境景观在视觉上更为开阔,可适当增大宽度或使溪流蜿蜒曲折。

溪流水岸宜采用散石和块石,并与水生或湿地植物的配置相结合,减少人工造景的痕迹。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8.2.4 )6. 居住区泳池设计必须符合游泳池设计的相关规定。

泳池平面不宜做成正规比赛用池,池边尽可能采用优美的曲线,以加强水的动感。

泳池根据功能需要尽可能分为儿童泳池和成人泳池,儿童泳池深度为0.6 7.9m为宜,成人泳池为1.2 -2m>儿童池与成人池可统一考虑设计,一般将儿童池放在较高位置,水经阶梯式或斜坡式跌水流入成人泳池,既保证了安全又可丰富泳池的造型。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8.3.2 )《公园设计规范》第432条硬底人工水体的近岸2.0m范围内的水深,不得大于0.7m,达不到此要求的应设护栏。

环境设计中的水景规范要求与设计原则

环境设计中的水景规范要求与设计原则

环境设计中的水景规范要求与设计原则在环境设计中,水景作为一种重要的设计元素,不仅能够增加场地的美感和观赏价值,还能够与周围的环境相融合,营造出舒适和谐的氛围。

然而,水景的设计不仅需要符合一定的规范要求,还需要遵循一些设计原则,才能实现最佳的效果。

一、水景规范要求1. 涉水安全要求:在设计水景时,要充分考虑到人员的安全问题。

确保水景的设置符合相关安全规范,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例如,在公共场所的水景设计中,需要考虑围栏、护栏的设置,以防止儿童意外跌入水中。

2. 水质处理标准:水景中的水质应该清澈透明,无异味,并且符合相关的水质标准。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水源、水质处理设施以及排水系统的规划和建设,确保水景的水质符合相关要求。

3. 功能要求:水景的设计不仅仅是为了观赏,还应该具备一定的功能。

例如,在城市公园的水景设计中,可以考虑设置喷泉、人工湖等,以提供降温、净化空气的功能。

4. 照明要求:水景在夜间的照明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

合理的照明设计可以使水景更加美丽,同时也能提升场地的整体夜间亮度。

在照明设计中,需要考虑到景观照明、水面照明等方面。

二、水景设计原则1. 美感与协调:水景作为整个环境设计的一部分,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与建筑、植被、硬质装饰等相互融合。

设计师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材质、色彩和形态,使水景与周围环境形成统一的整体风格。

2. 功能与实用:水景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到使用者的需求和实际功能。

例如,在商业广场的水景设计中,需要考虑到人流量、座椅设置、遮阳设施等,以提供一个舒适的休闲空间。

3. 可持续与节能:水景设计必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降低能源消耗。

例如,可以采用循环水系统,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或者利用太阳能照明和水泵系统,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4. 生态与环保:水景设计应该尽可能融入自然生态系统,促进生物多样性和保护环境。

例如,在水景中适当布置水生植物,搭建人工湿地等,为鸟类、昆虫等生物提供合适的生境。

1、项目地理位置图;2、四至范围图;

1、项目地理位置图;2、四至范围图;

建设单位在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后立即停止了厂区建设,并接受了岚皋县环
境保护局行政处罚。同时进行了企业优化重组,注销了原岚皋县孟石岭镇喜娃水泥砖石料
加工厂营业执照,更名为岚皋县利和建材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并与 2018 年 5 月 17 日取得
了岚皋县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年产 4 万立方砂石料加工厂项目备案》的批复(岚发改农经
生产废水经泥水分离机处理后用 1 组三级沉淀池沉淀,上清液回用 于生产过程;初期雨水导入三级沉淀池沉淀,上清液回用于生产过 程;生活污水厂区内化粪池收集,定期使用罐车输送至企业法人承 包,用于施肥。
厂房外设石料筛分线 2 条,位于破碎区北侧和西侧,筛分区进行机 械封闭,石料筛分线各设设备操作室 1 间,建筑面积约 10m2。 占地面积 1200m2,主要用于原料堆放。设置堆棚,四周设置围挡设 施。 占地面积 400m2,主要用于成品砂石料堆放。设置堆棚,四周设置 围挡设施。 建筑面积 450m2,砖混结构,共三层。一层为办公室、厨房、餐厅, 厨房设一个灶头,使用瓶装液化气作为燃料;二、三层为员工宿舍。 生产用水取自岚河,生活用水来自村级供水系统。 生产废水、初期雨水收集循环使用,生活废水化粪池收集,定期清 运至东南侧企业法人刘立和承包农田,用于农田施肥。 由孟石岭镇变电所接入,厂区设置 400KVA 变压器 1 座。
N
图 2 四至范围图 1.1.3 建设内容及规模 1、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年产 4 万立方砂石料加工厂项目 (2)建设性质:新建 (3)建设地点:岚皋县孟石岭镇草坪村 1 组 (4)建设规模:年产 4 万立方砂石料加工厂建设项目 (5)项目总投资:总投资 300 万元
2
2、建设内容 该项目主要设置有砂石料加工生产线 1 条、石料筛分线 2 条,原料堆放场 1 座,成品 堆放场 1 座,三层宿办综合楼一栋;设计年产成品砂石料 4 万 m3。项目预计 2018 年 7 月重 新动工建设,2018 年 9 月建成投产,施工期剩余 3 个月。 建设内容详见表 1.1。

河流景观分段设计方案

河流景观分段设计方案

河流景观分段设计方案河流景观分段设计方案前言:河流作为一种自然资源,不仅提供了人们生活所需的水源,也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向往。

因此,对河流的景观设计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结合一个河段的实际情况,设计沿岸景观分段方案,进一步丰富河流景观。

一、起始段:自然与文化的交融起始段是河流的起始位置,也是河流与人文景观交融的部分。

本段以塑造水与绿植相融合的自然景观为主题,强调生态保护和生态旅游。

在此段落设置湿地公园,种植大量芦苇和水生植物,为湿地鸟类、鱼类等提供茁壮生长的环境。

同时,园内设置步道和观景台,方便游人观赏湿地景观。

二、中间段:艺术与活动的结合中间段是河流的中间位置,也是人们休闲娱乐的主要区域。

本段以创意艺术和户外活动为主题,打造一个充满活力和想象力的场所。

在此段落设置艺术雕塑、水上游乐设施和户外运动场,吸引游客进行艺术欣赏和户外运动。

同时,还可以在河流两侧设置餐饮和购物等设施,增加人们在此段的停留时间。

三、终点段:历史与人文的辐射终点段是河流的终点位置,也是人们感受历史与人文的地方。

本段以历史文化景观和人文遗迹为主题,展示当地的历史底蕴和人文魅力。

在此段落设置历史纪念馆、文化街区和传统建筑群,让游人领略到当地的历史风情。

同样,为了进一步提升体验,还可以在河流两岸设置游船码头,方便游客乘船欣赏整个河段的景色。

四、连接段:自然与人文的过渡连接段是各个分段之间的过渡区域,也是河流不同分段之间的衔接部分。

本段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过渡为主题,通过合理规划和植树造景,打造一个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环境。

可以在此段落设置景观步道、露天休息区和观景平台,让游客可以在步行中感受到不同分段的魅力。

五、辅助设施:交通和功能性建筑物除了以上几个分段之外,为了更好地服务游客,还需要在河流景观分段上设置一些辅助设施。

比如,可以设置交通枢纽和停车场,方便游客的出行。

同时,为了保护河流生态环境,还需要设置垃圾收集点和公共厕所等设施,方便游客使用。

阐述城市河流生态修复与景观设计

阐述城市河流生态修复与景观设计

阐述城市河流生态修复与景观设计在城市化过程中,大多数的城市河流都面临着诸如水质恶化、河岸生境退化、亲水空间减小、自然功能丧失等生态退化现状。

为了保护水体,可持续性地利用水资源,城市水景观设计中的水体生态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一、城市河流生态景观设计应遵循的原则1、尊重生物多样性原则生物多样性至少包括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遗传基因的多样性、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多样性维持了生态系统的健康和高效,因此生态的景观设计就应尊重和维护其多样性。

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是保持和维护乡土生物与生境的多样性[3]。

在城市河流景观设计中,要尽量保持该处原有的生物群落,保护各种类型及多种演替阶段的生态系统。

2、遵从整体性原则一个完整的河流景观包括河流水体景观、沿岸景观、跨越结构景观和远景以及人的因素、自然生态、变动因素。

一个合理的、符合自然生态性的河流景观设计必须统筹考虑组成河流景观的每一个因素。

从动植物的生境而言,在河流景观设计中应把河流水体与岸坡、岸边陆地三者作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考虑。

河流是城市的一个组成部分,生态的河流景观设计应与整个城市大环境统一考虑。

3、遵循自然性原则河道应尽量保持其自然的曲折形态,不能为了排水泄洪或城市其他用地的需要,而盲目的裁弯取直。

蜿蜒曲折的河道、植被茂密的河岸和起伏多变的河床是自然化河道景观最具特色的形态。

自然河道如海绵般吸附水体的水岸湿地和曲折多变的形态,不仅更有利于减缓水速、调节水位、削弱洪水的破坏力,而且凭借其丰富的凹岸、凸岸、浅滩、沙洲为自然界各种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生境,是生物多样性的景观基础。

丰富多样的河道和水际边缘效应是任何其他生境所无法替代的。

而连续的自然水际景观又是各种生物的迁徙廊道。

河道建设时应尽量采用自然生态材料。

水陆过渡带是生物多样性突出的地段,在做岸坡设计时,尽量采用自然材料。

河流景观设计中应遵从自然过程。

二、城市河流的生态修复(1)截污治污措施。

目前城市河流水质恶化主要是由于市政排水管网及污水处理厂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工业企业排污口分散布局,难以监控,偷排超标排放现象严重,大量未经有效处理的废污水排入河道,再加之城市河流水流流速缓慢,水体自净能力有限,使得河流污染严重。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标准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标准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标准一、河道形态设计1. 河道应保持自然形态,避免过度改造和截弯取直。

2. 河道断面应合理设计,满足行洪、排涝和生态需求。

3. 河道深度和宽度应适中,以营造适宜的亲水空间。

二、河岸绿化景观1. 河岸应种植适宜的植物,包括乔木、灌木、花卉等,形成丰富的植物群落。

2. 植物配置应考虑季相变化,营造四季不同的景观效果。

3. 河岸绿化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提升整体景观品质。

三、河岸步行道1. 河岸应设置连续、安全的步行道,方便市民休闲和健身。

2. 步行道宽度和材质应符合规范要求,确保行人安全。

3. 步行道应与周边环境相融合,提供舒适的步行体验。

四、亲水设施1. 亲水设施包括码头、步桥、亲水平台等,应安全、实用、美观。

2. 亲水设施的设计应考虑市民的需求,提供舒适的亲水空间。

3. 亲水设施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提升整体景观品质。

五、灯光照明1. 河道景观应设置合理的灯光照明系统,确保夜间安全和景观效果。

2. 灯光照明系统应节能环保,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光污染。

3. 灯光照明设计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营造宜人的夜景效果。

六、标识系统1. 河道景观应设置清晰的标识系统,包括指示牌、警示牌等,提供必要的信息指引。

2. 标识系统应统一设计风格,确保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3. 标识内容应准确、简洁,方便市民理解和使用。

七、景观小品1. 河道景观可设置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景观小品,如雕塑、文化墙等。

2. 景观小品的设计应与周边环境相融合,提升整体景观品质。

3. 景观小品应体现文化特色,反映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八、生态保护1. 河道景观设计应注重生态保护,采用生态友好的材料和技术手段。

2. 河道治理过程中应保护水生生物和生态环境,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3. 河道景观设计应考虑雨洪管理,合理利用雨水资源,减少对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