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的护理管理体会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护理方法有哪些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护理方法有哪些
导语:在怀孕不足36周产下的婴儿一般称为早产儿,因为早产儿的各方面发育都不成熟,体重也比较低,同时也容易引发一些其他的疾病,照顾起来给家长
在怀孕不足36周产下的婴儿一般称为早产儿,因为早产儿的各方面发育都不成熟,体重也比较低,同时也容易引发一些其他的疾病,照顾起来给家长们带来很大的困扰,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指视网膜发生癌变、增生等引起的血管堵塞,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坏,从而导致视网膜脱落和失明。
下面我就来学习一下怎么护理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该病一旦发生,进展很快,可有效治疗的时间窗口很窄,因此应对37周以下早产儿出生后及时检查,对高危者应每周检查。
在第2~3期可行激光或冷冻治疗,凝固无血管区。
第4~5期,行玻璃体手术切除增殖的纤维血管组织,同时做光凝,以挽救视力。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视力的预后,以活动期病情严重程度及纤维膜残存范围的大小而异。
能在活动期第1~2阶段自行停止者视力无太大损害;虽有纤维膜残留,而未累及黄斑部者亦可保留较好视力。
当纤维膜形成为4~5度时,视力高度不良。
目前的医学对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病原因还是不完全清楚,在临床上分为急生期、退性期、和瘢痕期,这种情况一般多出现于早产儿出生后的第3到6个星期内,家长朋友们应该注意密切观察,及早发现,及早治疗,以免给宝宝造成终伤害。
生活常识分享。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护理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护理一、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简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简称ROP,是发生在早产儿的眼部疾病,严重时可导致失明。
其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
与早产、低出生体重、吸氧、视网膜血管发育不成熟有密切关系。
随着我国围生医学技术的进步,早产儿抢救成功率提高,ROP的出生率也随之提高。
急需开展ROP的筛查。
二、筛查标准(2004年04月27日卫生部发布)1、出生体重<2000g的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开始进行眼底病变筛查,随诊直至周边视网膜血管化;2、对于患有严重疾病的早产儿筛查范围可适当扩大;3、首次检查应在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2周开始。
4、检查时由有足够经验和相关知识的眼科医生进行。
三、临床体征1、ROP的发生部位分为3个区:1区是以视盘为中心,视盘中心到黄斑中心凹距离的2倍为半径画圆;2区以视盘为中心,视盘中心到鼻侧锯齿缘为半径画圆;2区以外剩余的部位为3区。
早期病变越靠近后极部,进展的危险性越大。
2、病变严重程度分为5期:1期约发生在矫正胎龄34周,在眼底视网膜颞侧周边有血管区与无血管区之间出现分界线;2期平均发生在35周(32~40周),眼底分界线隆起呈脊样改变;3期发生在平均36周(32~43周),眼底分界线的脊上发生视网膜血管扩张增殖,伴随纤维组织增殖;阈值前病变发生在平均36周,阈值病变发生在平均37周;4期由于纤维血管增殖发生牵引性视网膜脱离,先起于周边,逐渐向后极部发展;此期据黄斑有无脱离又分为A和B ,A无黄斑脱离;B黄斑脱离。
5期视网膜发生全脱离(大约在出生后10周)。
“Plus”病指后极部视网膜血管扩张、迂曲,存在“Plus”病时病变分期的期数旁写“+”,如3期+。
“阈值前ROP”,表示病变将迅速进展,需缩短复查间隔,密切观察病情,包括:1区的任何病变,2区的2期+,3期,3期+。
阈值病变包括:1区和2区的3期+相邻病变连续达5个钟点,或累积达8个钟点,是必须治疗的病变。
早产儿视网膜病的管理

光凝范围确定
确保光凝范围覆盖整个病 变区域,同时避免损伤正 常视网膜组织。
并发症预防
激光光凝过程中需注意预 防视网膜裂孔、玻璃体积 血等并发症。
手术治疗适应证及术式选择
玻璃体切割术
适用于视网膜脱离、玻璃体积血 等严重并发症的患儿,可挽救患
眼视力。
巩膜扣带术
通过加固巩膜、减少玻璃体牵拉, 有助于视网膜复位并控制病情进展 。
发病机制
ROP的发生与早产、低出生体重以及氧疗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视网膜血管发育过程中,由于视网膜缺血、缺氧等因素刺 激,导致视网膜新生血管异常增殖,最终形成纤维膜,牵拉 视网膜脱离,导致视力损害甚至失明。
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率
ROP是儿童致盲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发病率随着早产儿存活率的提高而 增加。
极低出生体重儿
出生体重低于1500克的 早产儿,其视网膜病变
的风险显著增加。
长期吸氧史
吸氧时间过长或氧浓度 过高的早产儿,容易导 致视网膜血管异常增生
。
多胎妊娠
多胎妊娠的早产儿由于 宫内环境拥挤,可能导
致视网膜发育不良。
家族史
有视网膜病变家族史的 早产儿,其患病风险也
会相应增加。
误诊原因分析及避免措施
家庭环境优化
指导家长为早产儿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避免对眼睛产生不良 刺激。
家庭与医疗团队沟通
鼓励家长与医疗团队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关注早产儿的视网膜健康状 况。
长期随访计划制定
随访时间与频率
根据早产儿的病情和治疗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随访计划,确保及 时发现并处理视网膜病变。
随访内容与评估
随访内容包括视力检查、眼底检查等,评估视网膜发育情况和治疗 效果。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早期筛查及护理分析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早期筛查及护理分析【摘要】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早产儿常见的并发症,给患儿带来严重的视力损害。
本文旨在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重要性,并介绍其定义和研究目的。
正文部分分析了该病变的危害、发病机制、早期筛查方法、护理措施和预防措施。
结论强调了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综合治疗观点。
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有助于提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减少儿童视力损害的发生率。
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认识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并为临床医护工作者提供指导和参考,从而提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诊断和护理水平。
【关键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早期筛查、护理、发病机制、预防措施、综合治疗、研究方向1. 引言1.1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重要性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早产儿常见的一种眼部疾病,严重威胁着婴儿的视力和生命质量。
早产儿因为未来自然发展完全而生下来,其视觉系统尚未完全发育,特别是视网膜的血管网未能充分形成。
这就导致了早产儿的视网膜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病变。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一种严重威胁婴儿视力的疾病,如果不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能会导致永久性的视力损害甚至失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在早产儿中发病率较高,一旦发生病变,容易扩展和恶化,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也会影响婴儿的心理和社会发展,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不必要的负担。
对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重要性必须引起各方的高度重视,及时进行早期筛查和干预,以保障早产儿的视力和健康发展。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努力,加强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关注和研究,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这一严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1.2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定义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指在胎龄不足37周的早产儿中,由于未完全发育的视网膜血管系统不成熟或存在异常,导致视网膜血管异常生长、出血、渗出和纤维增生等病变。
这种病变一旦发生,会对婴儿的视力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可能导致失明。
新生儿病房早产儿眼底筛查的护理配合

新生儿病房早产儿眼底筛查的护理配合摘要:总结100例早产儿眼底筛查护理配合体会。
配合要点有检查前准备、检查中护理、检查后护理及预防感染等。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发病率高、危害大,是儿童致盲主要原因,做好ROP筛查前后护理配合工作,能有效防范呛奶、窒息、感染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主题词】早产儿;眼底筛查;视网膜病;护理随着我国围产医学水平的提高和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普遍建立,早产儿的存活率逐年上升,但与之相伴的疾病也逐年增多,ROP就是其中之一[1]。
ROP因其终末期表现曾被称为晶状体后纤维增生症,是一种发育性血管增殖性病变,多发生于视网膜血管化不完全的早产儿。
仅次于皮质盲,ROP是美国儿童期致盲的最常见原因[2]。
CRY0-R0P小组研究显示,BW<750g、750~999g、1000~1250g早产儿R0P发生率分别为90%、78.2%、46.9%;胎龄≤27周、28~31周、≥32周早产儿R0P发生率分别为83.4%、55.3%、29.5%[3]。
西安地区2009年报道筛查的572例37周以下早产儿中,ROP发生率高达41.9%[4]。
说明视网膜发育成熟度与胎龄及体重密切相关。
眼科广域成像系统(型号:SW-8000)采用光学成像方法对散瞳后的新生儿眼底进行高分辨率的实时彩色摄像,能够及时发现早产儿视网膜早期病变,便于及时诊断治疗。
本院2022年购进一台SW-8000,是目前宿迁地区唯一一家能够进行早产儿ROP筛查的医院。
由于早产儿胎龄小、体重轻、病情相对复杂,进行ROP筛查时需抱离暖箱,筛查期间可能会发生生命体征变化、溢乳呛奶甚至窒息,发生管道意外滑脱等不良事件,配合做好ROP筛查前后护理工作,防止不良事件及院内感染的发生非常重要。
参照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修订版)中ROP筛查标准,对出生胎龄≤34周早产儿和出生体质量﹤2000g新生儿、机械通气治疗或有用氧史早产儿,达到纠正胎龄后行ROP早期筛查(首次眼底检查时间应按出生胎龄不同而有所区别,见表1),现对早产新生儿眼底筛查时相关护理配合要点进行汇报。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筛查与护理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筛查与护理
刘业春
【期刊名称】《护理实践与研究》
【年(卷),期】2013(010)011
【摘要】目的:分析并评价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筛查过程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接受检查的275例早产儿采用双目间接检眼镜联合眼底成像系统开展眼底筛查.结果:查出ROP患儿29例,占10.55%.29例中有13例(44.83%)为ROP 1期,15例(51.72%)为ROP2期,l例(3.45%)为ROP3期.本组患儿仅见2例结膜下轻微出血病例,未见低体温、眼部感染及眼心反射患儿.结论:针对ROP患儿应强化宣教、仔细筛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在检查前做好充分准备,确保充分散瞳;检查过程中将其头部固定妥当,严密观察患儿病情;检查结束后进行随诊指导.正确的护理配合对ROP患儿的筛查与随访至关重要.
【总页数】2页(P58-59)
【作者】刘业春
【作者单位】410013 湖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中临床护理配合研究
2.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的护理管理体会
3.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早期筛查及护理分析
4.RetCamⅢ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眼底筛查中的应用及护理配合
5.多元化护理模式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例早产 儿视 网膜病 变患儿为研 究对象 ,围手术期均给予精心护理 干预 。评价 患儿在 院时及 出院 1年 后的 治疗效果 。结果 给 予 56
例早产 儿视 网膜病 变患儿精 心护理干预后 ,所有患儿均安全 渡过 手术期 ,痊愈 出院 ;对 所有 出院患儿随访 1年 ,均无并发症发 生。结
论 给 予早产儿视 网膜病 变患儿 围手术期精心 护理 干预 ,并对家长进行 出院后针 对性 健康教育 ,可有效提 高早产儿视 网膜病 变的 治
工 作 单 位 :545001 柳 州 广 西 壮 族 自 治 区柳 州 市 妇 幼 保 健 院 新 生 儿 科 陈庆玲 :女 ,本科 ,主管 护师 收 稿 日期 :2017—07—29
72 h内进 行 激 光 光 凝 或 冷 凝 治 疗 。 1.2.3 ROP 4-5期 对于 4期患者 ,针对部分视 网膜脱 离 ,多使 用 巩膜 扣 带 手 术 或 保 留 晶 体 的 玻 璃 体 切 割 术 来 治疗 。 1.3 护 理 方 法 1.3.1 术 前 护 理 1.3.1.1 术 前 心 理 干 预 因患 儿 置 于无 陪 护 的新 生 儿 重 症 监 护 室 ,患儿离开熟 悉 的环 境到 陌生 的区域 ,会产生 不 安 全感 而哭 闹 ,护理人 员给予 患儿抚 触护理 ,并播 放轻音 乐 ,缓 解患儿 负性 情 绪 ,家 属 因缺 乏 对 疾 病 的 科 学 认 识 ,也 易 产 生 悲 观 情 绪 ,容 易 易 出 现 焦 虑 、恐 惧 、烦 躁 、不 安 的 心 理 情 绪 。 护 理 人 员 应 根 据 家 属 的 文 化 水 平 情 况 主 动 与 患 儿 家 属 进 行 沟 通 ,给 予 针 对 性 心 理 干预 ,如为家属 详细介 绍患儿病 情 ,详细 为其讲解 手术必要 性 、 手术 流程 、手术不 良反应 以及 围手术期 注意事 项及本 病 治疗 的 预后 等 ,减轻家属 内心的焦虑情绪 ,引导家属积极配合 医生治疗 和 护 理 。 1-3.1.2 术前 全身准备 护理人 员应根据医 嘱完成各项 辅助检 查 ,包 括 大 小 便 血 常 规 、抽 血 查 凝 血 全 套 以 及 血 型 、B超 、心 电 图 、胸 片等术前 常规检查 ,排除手术禁忌证 ,记录术前患 儿身长 、 体 重 ,评 估患儿 全身情 况 ,帮助患 儿进行全 身清洁 工作 ,建立静 脉 通 道 。 1.3.1.3 术 前眼部准备 按 医嘱术前 3 d抗 生素 眼药水 滴眼 ,3 次/d,术前 1 d给患儿进 行眼底检查 ,术前 6 h开始 用美 多丽 或 复方托吡卡胺滴 眼液 滴眼散瞳 ,每 5分钟 1次 ,共 6次。并 明确 观 察 瞳 孔 大 于 6 mm 以上 ,以 确 保 手 术 时 瞳 孔 足 够 大 ,手 术 得 以 顺 利进行 ,滴 药前后严格进行手 卫生 ,以防交叉 感染 。滴散瞳 药 后 药压迫泪囊部 3 ̄5 min,防止药 液通过 泪道 、鼻 腔吸收 而发生 中毒。如出现心率过 快 、面色潮 红 、烦 躁不 安等不 良反 应 ,应立 即 停 药 ,并 及 时 通 知 医 生 进 行 抢 救 。 1.3.1.4 全 麻准备 术前需禁 食 6 h,给患儿建立静脉通 道及 时 补液 ,预 防新 生儿低血糖症 和脱水 的发生 ,术前 沐浴更衣及更换
160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筛查与管理措施分析

侧 ,早 产 几视 网膜 病 变的 患 儿数量 为 1 9例 , 占该 类早 产 儿总数 的 2 2 . 6 2%。结 论 早产 儿罹 惠视 网膜病 变的数量 分布 ,与 出生 时的体 质 量
治疗虽然不强求达到解剖复位 ,也可能在手术后造成支架移位、折断 等问题,但是该种手术方法的实施对骨的生长环境破坏性较低,同时
也可较好 的保护患者骨折局 部的血运 ,这 样便可有效 的降低术后不 良 反应 的发生 ,同时也可 避免二次手术对 患者所造成 的伤害 。微创手 术
是一种小 切 口手术 ,理论上 可 以适用 于各 类骨折 , 目前临床普遍应 用
即为其 中的 一种 ,它 是属于 早 产 儿特 有 的视 网膜增 殖性 病变 。一般
表l 表示各 种 手术 类型 下 患者 的临床 疗 效[ n( %)]
操作 简单 、方便 ,且 可 以直 接到 达骨 折断 端进行 解剖 复 位的手 术形 式 ,同时 固定器 械的选择也 较为广泛 。但 是该种手术方 式的实施 ,会 对患者的骨 生长环境造成较大 的破坏 ,从 而造成患者 的骨 折断端局部 血 运功能 的破坏 ,这样就会造 成患者术后不 良反应的发 生率 高 。若手 术后患者感 到异 物的入侵 ,则 极有可能需 要进行二次手 术治疗 ,这样
【 摘 要】 目的 探 讨早 产 儿视 网膜病 变的 筛查方 法 、 管理措 施及 病 变的规律 。方 法 对我 院于 2 0 1 1 年1 0月至 2 0 1 2年 1 0月眼科 门诊 收 治 的 1 6 0例早 产 儿使 用 日本拓普 康双 目间接 眼底镜 联合 婴 幼 儿专 用的巩 膜压 迫 器加 3 0 D 镜 头进行 视 网膜 病 变 筛查 ,并对 其胎 龄 、体 质 量 等信 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护士 2017 年 4 月下旬刊
·99·
眼底筛查工作,能 确 保 检 查 顺 利 完 成。 同 时,向 家 属 说 明 轻 度 ROP 可望获得有用的视力,但对于严重进行性的 ROP 其视力预 后不良,让他们认识到存在侥幸心理不及时检查和治疗可能给 患儿、家庭和社会带来的严重后果,提高其认识和依从性,争取 及早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尽力挽救患儿视力。通过详细的讲解 消除了患儿家属的思想顾虑,本组患儿家属均能配合医护人员 进行患儿的眼底检查。 2.1.4 散瞳药使用护理 瞳孔充分散大是高质量完成早产儿 眼底检查的保证。散瞳前仔细查对患儿及家属的姓名以及患儿 的全身情况,确保无误后方可开始散瞳。点药时患儿仰卧,头稍 后仰,操作者 1 人固定其头部,另 1 人用无菌棉签轻轻撑开早产 儿下眼睑,右手持复方托毗卡胺眼药水,距眼部 1 ~ 2 cm 将一滴 药液滴入结膜下穹窿部,保持上下眼睑轻撑开数秒钟,使药液分 布于整个结膜囊内。滴完药液后用无菌小棉球压迫泪囊区 2 ~ 3 min,避免药液经泪道流入鼻咽部被粘膜吸收而引起中毒反应。 散瞳的同时要注意观察患儿瞳孔扩大情况、是否出现过敏反应 及生命体征的变化等,对于瞳孔扩大不理想的患儿要查找原因, 及时汇报医生并补充散瞳。本组病例中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及 生命体征异常变化情况。 2.1.5 合理安排哺乳时间,瞳孔散大需要一定的时间,为防止 检查中患儿因哭闹造成溢奶或呕吐而呛入气管引起窒息的危 险,嘱咐患儿家属在检查前 2 h 给患儿限水和喂奶,检查前 1 h 禁止喂水和喂奶,避免检查中胃内容物反流造成误吸风险。 2.2 检查中的护理配合 护士须穿戴整齐、剪短指甲并保持清 洁、洗手、戴口罩帽子。置患儿平卧于检查床上,用柔软清洁的被 服按新生儿包裹法包裹,松解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双手掌夹持 患儿的头部,注意勿压迫前后囱门。医生放置开睑器时注意动作 要轻柔,勿碰伤角膜。当检查光线照射时,为防止角膜干燥而引 起患儿不适,用氧氟沙星眼膏湿润角膜,本组未发现患儿角膜上 皮损伤的病例。检查中护士要随时观察药液有无溢出,及时擦拭 以免流入耳内引起中耳炎等不良后果[5]。护士根据医生检查眼 底的部位轻柔地调整头位,如看颞侧周边视网膜血管时,把患儿 头部轻轻稍侧向颞侧; 看鼻侧周边视网膜血管时,把患儿头部轻 轻稍侧向鼻侧。眼底筛查易出现体温降低、局部红眼、呼吸暂停、 眼部感染和意外损伤等不良反应[6-7],由于早产儿的组织器官发 育不成熟,功能不全,抵抗力低下,容易引起感染,所以在配合操 作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滴眼液、抱小孩、近距离接触时应谨 慎,勤修指甲、洗手、戴口罩,动作轻柔、稳健,防止损伤和感染。 护士在配合过程中应注意患儿的保暖,密切观察患儿的状态有无 异常,如面色是否发绀、呼吸是否平稳、口唇是否红润、哭声有无 变化等。当发生呛咳或溢奶等情况时,护士立即通知医生停止检 查,将早产儿竖立抱起,用手掌轻拍背部,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 时进行吸引。检查完毕后局部应用氧氟沙星眼液滴眼,防止感 染。整个过程要求动作轻、稳,固定头部的力度要适中,切不可用 力过度,以免造成患儿颈部组织损伤或颈椎的损伤[8-9]。 2.3 检查后的护理宣教 向家属交待检查完毕 30 min 后才可 以给患儿进食水,并观察有无呛咳等情况。告知家属患儿眼部 的开睑器压痕不用担心,会自动消失。为防止感染,嘱咐家属在
随着本院新生儿病房的组建和正常运转,新生儿重症医学 技术不断提高,早产儿和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收治数量日益增多, 其成活率不断提高,为了顺应这一发展趋势,本科经过综合评估 购进计算机辅助双目检眼镜系统,同时派出医疗护理骨干外出 学习,通过传、帮、带,能熟练进行早产儿视网膜眼底病变( retinopathy ofprematurity,ROP) 筛查工作,做到及时发现和诊断,对 需要进一步检查和治疗处理的早产儿均建议及时到上级医院就 诊,对高危患儿进行追踪评估。从 2015 年 5 月至 2016 年 7 月, 本科对 238 名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进行了 ROP 筛查工作,现 将检查过程中的护理配合和护理管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对象 2015 年 5 月至 2016 年 7 月,本科严格按照我国卫生部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指南,即: 出生时有缺氧及较长时间吸氧史, 合并其他较重全身性疾病[1],经新生儿科医生申请会诊,眼科医生 会诊后确认需要筛查的 238 例( 238 眼) 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在 新生儿病房或眼科门诊行 ROP 筛查。本组病例中男 131 例,女 107 例; 孕周 24.0~36.7 周,平均( 29.3±1.9) 周; 出生体重 900~ 2 480 g,平 均( 821.20±285.28) g; 自然分娩 156 例,剖宫产 82 例; 单胎者 146 例, 双胎者 92 例,无三胎及三胎以上病例。持续吸氧治疗 48 h 以上者 有 160 例。随访 229 例,随访率为 96.22%。 1.2 检查方法 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充分散瞳后,滴盐酸丙 美卡因滴眼液表面麻醉,小儿专用开睑器开睑后,用双目间接检 眼镜和 28D 非球面镜进行眼底检查,并用巩膜压迫器加压检查 周边部视网膜。因广角数码儿童视网膜成像系统图像显示不 佳,未能进行眼底照相。 1.3 ROP 分区及分期 目前 ROP 有明确的国 际 分 类 标 准, 1984 年首次发表,1987 年进行了扩展,2005 年重新修订。分类 标准所遵循的统一原则是: 病变越靠近后极部,受累视网膜血管 组织就越多,病变就越严重。ROP 按区域定位分为 3 个区,按 疾病轻重分为 5 个期。Ⅰ区: 以视盘为中心,视盘到黄斑 2 倍距 离为半径的圆形区域; Ⅱ区: Ⅰ区外围的视盘到鼻侧锯齿缘为半
检查完后 3 ~ 5 d 内继续滴抗生素眼液,每日 3 ~ 4 次,并教会家 属正确滴眼液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建立联系方式,通过电话、微 信等方式提供护理咨询,了解患儿眼部有无发红、分泌物、流泪 等症状,如有异常请家属及时带患儿到眼科门诊就诊,在医生的 指导下正确用药。由于家属对此疾病知识缺乏,同时由于早产 儿治疗费用高,家属精神压力大,经济负担重,对下一步追踪检 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或存在侥幸心理,依从性较差。护士应该 详细、耐心地进行讲解,并且交待好复查时间,与家属建立联系 方式,提前提醒家属带患儿复查,培养患儿家属良好的依从性, 从而保证及时完成筛查和防治,提高患儿后期生活质量。 3 体会
工作单位: 547000 河池 广西河池市人民医院眼科 卢兰芳: 女,本科,副主任护师 形区域; Ⅲ区: Ⅱ区外围的新月形区域到颞侧锯齿缘。1 期: 有血管和无血管分界处出现清晰分界线; 2 期: 有血管和无 血管分界处出现嵴; 3 期: 视网膜外纤维血管增生; 4 期: 部分视 网膜脱离,4A: 中心凹外,4B: 累及中心凹; 5 期: 全视网膜脱离。 附加病变( Plus) 指后极部视网膜血管扩张、迂曲,存在“Plus”时 在病变分期的期数旁写“+”[2-3]。 1.4 结果 238 例早产儿和极低出生体重儿中发现 ROP 者 23 例,占筛查早产儿的 9. 66%,病例双眼病情基本对称。23 例中 ROP1 期 15 例,占 65.22%; ROP2 期 4 例,占 17.39%; ROP3 期 4 例,占 17.39%。本组病例检查中,发生结膜下轻微出血 5 例,经 宣教和指导,解除了患儿家属的思想顾虑,无 1 例发生低体温、 眼心反射、眼部感染、呼吸暂停和意外损伤等不良后果[4]。 2 护理配合和管理 2.1 检查前准备 2.1.1 环境准备 眼科门诊: 检查前 1 d 彻底打扫检查室,更换 清洁床单,并用紫外线照射 1 h 后开窗通风。新生儿病房: 进入 新生儿病房时须严格遵守新生儿病房环境管理要求,严格执行 手卫生。检查前 1 h 擦拭检查床并更换清洁床单。检查时避免 来回走动,避免扬尘。室温控制在 24 ~ 26 ℃ ,冬季适当调高,湿 度控制在 50% ~ 60%。 2.1.2 物品准备 备有双目检眼镜、28D( 20 D) 非球面镜、专用 检查床、包裹被服、急救药品物品、氧氟沙星眼液眼膏、复方托毗 卡胺滴眼液、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等。 2.1.3 心理护理 由于地处贫困落后山区,受医疗卫生保健条 件较差和文化程度偏低等因素影响,大部分特别是来自于乡镇 的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家属对 ROP 疾病不了解,对检查目的、意 义不明确,思想负担重。同时又担心眼药、器械压迫及强光照射 等会损伤患儿眼睛; 检查前控制饮水和喂奶,加上检查时患儿啼 哭,家属容易产生急躁、焦虑情绪。我们针对患儿家属的心理特 点,通俗易懂、不厌其烦地进行耐心讲解: ROP 的危害、早期筛 查的目的和意义,检查前短时间禁水、禁喂奶的重要性; 说明滴 散瞳药后正确压迫泪囊不会对患儿产生毒性反应,开睑器和巩 膜压迫器都是婴幼儿专用的器械,使用安全,而短暂的眼底镜光 线照射对眼睛是无损害的; 并告知家长行眼底检查的医生有丰 富的眼科工作经验和接受过专业的筛查培训学习,完成过多例
察与熟练配合,使 238 例患儿均安全、顺利地完成了眼底检查。认为早产儿组织器官发育不成熟、功能不全、抵抗力差,在进行眼底
检查过程中更需要科学、细心、安全的护理配合,才能保证眼底筛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筛查; 护理配合; 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6-6411( 2017) 04-0098-03
·98·
※眼科护理
TODAY NURSE,April,2017,No.4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的护理管理体会
卢兰芳
摘要 探讨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中的护理配合和管理方法,并推动这一工作在贫困山区的顺利开展。眼科医生对 238 例早产
儿和低体重儿用间接检眼镜和 28D 非球面镜检查眼底,并详细记录每例患儿的眼底视网膜情况,在检查过程中护理人员的密切观
众多研究表明 ROP 的发生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孕周、出 生体重、吸氧浓度及持续时间、分娩方式、单胎或多胎、供氧环境 的变化、输血及导致新生儿缺氧的各种疾病等,其中胎龄、出生 体重及吸氧情况是主要的危险因素,目前研究认为氧过度导致 的未成熟视网膜血管生成和抑血管机制的失衡是 ROP 的核心 发病机制,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ROP 的 发 生 率 越 高[1-3]。 世界范围 内 防 治 ROP 的 原 则 是 通 过 筛 查,及 时 发 现 阂 值 期 ROP,在“时间窗内”进行激光或冷冻治疗,拦截和阻止 4 期、5 期晚期病变的发生。筛查是发现 ROP 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 步。按照卫生部《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的通 知》,出生体重低于 2 000 g 的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出生后 4 ~ 6 周或矫正胎龄 32 周开始即应行眼底检查,对于患有严重疾病的 早产儿筛查范围可适当放宽[1]。ROP 的筛查需要多次进行,家 属是否了解相关知识、是否重视 ROP 筛查工作,是早产儿能否 得到适时筛查和及时治疗的关键。目前,就我们评估,大部分家 属缺乏筛查意识,对相关知识了解严重不足,到复检时间需反复 催促,有的甚至会置之不理。我们认为与当地特别是农村地区 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等息息相关。所以,我们认为,ROP 预 防的根本是降低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的出生率,为此,我们与产 科密切配合,共同学习,提高对 ROP 的认识。在产科门诊积极 进行健康宣教,眼科医务人员积极参加产科深入社区、城镇等的 义诊活动,不定期派出医生完成产科的孕妇学校授课,让广大民 众,特别是孕期妇女能认识到早产和低出生体重的危害,自觉注 重孕期营养卫生和保健。同时与新生儿科密切配合,高度重视 和做好早产儿家属的健康宣教工作,对高危病例及时邀请会诊 后筛查,做得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人口素质。本院率先 在本地区开展 ROP 筛查,新生儿眼底筛查工作已成为本科医师 日常重要工作之一,对筛查出问题的患儿,均推荐家属到上一级 有条件的医院接受进一步检查和治疗,为及时发现和早期诊断 各种眼科疾病,为保障婴幼儿视功能的正常发育创造条件。同 时,我们正在酝酿与周边医疗单位的技术扶持和资源共享,为本 地区 ROP 筛查工作的更好开展付出实际行动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