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地理必修一检测:第1章 宇宙中的地球1.3.3 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中图版必修1课后作业:1.1 地球在宇宙中 Word版含解析

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中图版必修1课后作业:1.1 地球在宇宙中 Word版含解析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在宇宙中课后作业提升宇宙有没有起源和终结,它是永恒的还是演化的,各种文明都有自己的解释。

在中国有盘古开天辟地的传奇,而在西方则有上帝制造宇宙的传奇。

据此完成第1~2题。

1.下列有关宇宙和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目前人们用肉眼或借助望远镜可观测到的各种星体总称为天体B.宇宙是无限的,可知的宇宙范围会随着人类探测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不断扩大C.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行星D.各种天体孤立地存在于宇宙之中2.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小到大排列挨次正确的是()A.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总星系B.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总星系C.地月系→银河系→总星系→河外星系D.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解析:第1题,天体是宇宙中不同形态的物质,不仅仅是各种星体。

星云和恒星是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

天体彼此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第2题,总星系是目前观测到的宇宙部分。

银河系与河外星系是同一级别的天体系统。

答案:1.B 2.D3.图中的大、中、小圆分别表示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其中能正确表示它们三者之间关系的是()解析:银河系包含太阳系,太阳系包含地月系;河外星系与银河系是同级星系,故B项正确。

答案:B读下图,完成第4~5题。

4.图中所示的天体系统是()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总星系5.从结构特征看,与地球有很多共同之处的天体是() A.①②③ B.③④⑤C.②④⑤D.⑤⑥⑦解析:图示为太阳系。

⑤为火星,⑥为金星,⑦为水星,均为类地行星,特征与地球相像。

答案:4.B 5.D6.某高三同学在2022年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中获得一等奖,除获得3 000美元奖金外,还获得一颗小行星的命名权。

这颗小行星最有可能分布在()A.河外星系B.地月系C.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D.巨行星轨道之间解析: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目前发觉并编号的小行星多位于这一带。

答案:C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地球是太阳系的八颗行星之一。

2018高中(中图版)地理必修1检测:第1章 宇宙中的地球1.3.2 Word版含解析-精选学习文档

2018高中(中图版)地理必修1检测:第1章 宇宙中的地球1.3.2 Word版含解析-精选学习文档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读右图,图中O点为地球昼半球的中心点,a、b分别是O点所在的经线与纬线。

据此回答1~2题。

1.关于图中a经线的叙述,一定正确的是()A.各地太阳高度角大于零B.各地地方时为12点C.6小时后,a为昏线D.O点以北昼长夜短,O点以南昼短夜长2.当纬线b度数达到年内最大值时,某人在O点上空俯视地心方向观察,此人所见的地球可能为下图中的()解析:第1题,由题意可知,太阳直射点位于a经线上,所以a经线上的各地地方时均为12时;只有在春秋分日,6小时后a才是昏线,其他日期则不一定;D项说法明显错误。

第2题,结合题意分析可知,若纬线b度数达到年内最大值,此时b为南回归线或北回归线,从四个俯视图来看,只有A是在北回归线上空进行观察的,所以A项正确。

答案: 1.A 2.A甲图是我国东部河流某河段示意图,乙图是EF河段河床示意图,丙图是河流A、B两水文站测得的水位变化图。

读图回答3~5题。

3.甲图中AB段河流()A.由西北流向东南B.由东南流向西北C.水位A处低于B处D.流向、水位均不能确定4.丙图中河流出现最高水位时,可能是由于()A.气旋活动B.“梅雨”连绵C.冰雪融化D.春雨霏霏5.关于乙图E、F两岸的河床剖面的描述及形成理由正确的是()①E岸河床较缓,F岸河床较陡②E岸河床较陡,F岸河床较缓③由于地球的自转使河水发生偏向,F岸遭受冲蚀力大④由于该处河流是弯道,E岸遭受冲蚀力大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解析:第3题,根据丙图中A、B两水文站水位变化可知,B位于湖泊的下游,受湖泊的调节作用,水位变化幅度较小,故甲图中的河流自A流向B,即由西北流向东南。

第4题,丙图显示,该河的最高水位出现在6月份,此时我国东部的锋面雨带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梅雨季节,故该河水位的峰值很可能是连绵的梅雨造成的。

第5题,E位于河流弯曲河段的凹岸,受惯性离心力的影响,河岸受流水的侵蚀作用较强,河床较陡;而F位于凸岸,河床较缓。

高二一轮复习中图版地理必修一测试题版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精美解析版

高二一轮复习中图版地理必修一测试题版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精美解析版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一、选择题(8)1.下列有关宇宙的说法,正确的是()A. 宇宙是由各种物质组成的,宇宙物质具有一定的稳定性B. 宇宙是由各种物质组成的,这些物质统称为天体C. 太阳、地球、月球都是宇宙中的天体,既普通又特殊D. 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行星,比如太阳和地球B解:A、宇宙是有各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具有相对稳定性,不符合题意。

B、宇宙是由各种物质组成的,这些物质统称为天体,故正确。

C、太阳、地球、月球都是宇宙中的天体,只有地球具有特殊性,因为地球有生命存在,不符合题意。

D、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地球是行星,不是最基本的天体,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从题干可知,上下四方曰宇,往来古今为宙,所以宇宙一般当做天地万物的总称。

宇宙是物质组成的,被称为天体;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形成天体系统,分为不同的级别和层次。

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

本题主要考查宇宙的含义和特点,属于基础题,根据课本内容解答即可。

“上下四方曰宇,意空间无垠;往来古今为宙,喻时间无终。

”宇宙,一般当做天地万物的总称。

据此回答1~2题。

2.下列有关宇宙的说法,正确的是A. 宇宙间的星云、恒星、行星、卫星等各种物质通称为天体B. 宇宙是由各种物质组成的,宇宙物质是永恒不变的。

C. 太阳、地球、月球都是宇宙中的天体,既普通又特殊D. 银河系及河外星系主要是由恒星和行星组成的,比如太阳和地球3.宇宙中的天体系统A. 是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而形成的,太阳和织女星形成了一个天体系统B. 河外星系是宇宙中最高一级的天体系统C. 总星系是目前我们能观察到的宇宙范围,半径约140亿光年D. 太阳系比银河系高一级,比总星系低一级【小题1】A【小题2】C本题考查宇宙中相关概念的判断,属于基础知识考查,难度不大。

天体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A正确;宇宙是由各种物质组成的,宇宙中的物质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B错误;太阳、地球、月球都是宇宙中的天体,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C错误;银河系及河外星系主要是由恒星和星云组成的,恒星和星云是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D错误。

最新完美版高中(中图版)地理必修1检测:第1章 宇宙中的地球1.2 Word版含解析

最新完美版高中(中图版)地理必修1检测:第1章 宇宙中的地球1.2 Word版含解析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填空题读太阳辐射中各种波长的光所占的比例图。

完成1~2题。

1.太阳辐射分为三部分,其中A、B、C分别代表()A.红外光、紫外光、可见光B.紫外光、可见光、红外光C.红外光、可见光、紫外光D.可见光、紫外光、红外光2.下列有关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有()①太阳影响地球的主要途径是太阳活动②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具有正负两面性③太阳辐射强度是影响气温高低变化的根本性因素④太阳活动与大气降水变化的周期相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第1题,可见光的波长范围是0.4~0.76微米;紫外线的波长小于0.4微米,而红外线的波长大于0.76微米。

第2题,太阳影响地球的主要途径是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有正负两面性。

太阳活动与大气降水的变化周期,不同纬度地区不尽相同。

答案: 1.B 2.B读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回答3~5题。

3.与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的原因是()①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②天气晴朗干燥,大气透明度好,光照时间长③地势高,离太阳近,太阳辐射强④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图中①、②、③、④地区中,地质历史时期积累生物固定的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是()A.①B.②C.③D.④5.有关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利用,说法正确的是()A.中国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B.利用太阳能发电是西藏主要的能源利用方式C.利用太阳能发电,连续性好,投资少,收益大D.太阳能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解析:第3题,与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青藏高原地势高,大气稀薄,晴天多,大气透明度较好,日照时间长,成为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

第4题,煤、石油实际是地质史上生物遗体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演化而来的,华北地区煤、石油资源丰富。

第5题,世界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是撒哈拉沙漠。

2018高中(中图版)地理必修1检测:第1章 宇宙中的地球1.3.1 Word版含解析-精选教育文档

2018高中(中图版)地理必修1检测:第1章 宇宙中的地球1.3.1 Word版含解析-精选教育文档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一架飞机在某地起飞,沿水平方向以837 km/h低空匀速飞行,且飞行员看到太阳在正南方天空,保持静止不动(赤道上地球自转速度为1 670 km/h)。

据此回答1~3题。

1.此时飞机飞行的方向是()A.自西向东B.自东向西C.自南向北D.自北向南2.飞机航线所对应的地球纬度是()A.赤道B.极点C.北纬30°D.北纬60°3.若该飞机以相同的速度向相反方向飞行,图中飞行员所见到的昼夜更替周期() A.一个太阳日B.一个恒星日C.12小时D.48小时解析:第1题,如果飞行员看到太阳始终位于正南方天空,说明飞机的飞行方向与太阳的视运动方向相同且角速度相同,即与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反;飞行速度与地球的自转角速度相同,又由于飞机在低空飞行,可以近似地认为飞机的飞行速度大约就是地球在该纬度上的自转线速度。

第2题,只有在南北纬60°处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是赤道处的一半,约为837千米/小时。

第3题当飞机自西向东飞,且飞行速度与地球自转线速度相同,相当于地球的自转速度变成现在的两倍,因此飞行员所见到的昼夜更替周期是太阳日的一半。

答案: 1.B 2.D 3.C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据此回答4~5题。

4.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A.北半球中纬度B.北半球低纬度C.南半球中纬度D.南半球低纬度5.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解析:第4题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由此判断该区域位于南半球;赤道的线速度为1 670千米/小时,纬度60°处的线速度等于赤道的一半,据此判断该区域位于中纬度。

第5题,根据图中等值线的凸出方向,判断出a点的线速度小于b点,原因可能是地势较高,转动半径大。

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中图版必修1单元测评: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Word版含解析

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中图版必修1单元测评: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Word版含解析

本章测评(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读“日全食时太阳、地球和月球位置示意图”,完成第1~3题。

1.图中包含的天体系统有()A.1级B.2级C.3级D.4级2.下列有关天体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天文学上把银河系以外的天体系统称为总星系B.河外星系与银河系属于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C.地月系的中心天体是地球D.河外星系是围绕银河系运动的天体系统3.图中甲、乙、丙、丁表示二分二至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

北半球夏至时,地球位于()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解析:第1题,图中包含太阳系和地月系两级天体系统。

第2题,目前,天体系统的最高级别是总星系,它是现阶段所观测到的河外星系和银河系的总称。

河外星系和银河系是两个并列的天体系统,河外星系不行能围围着银河系运动。

地月系包括地球和月球,地球是中心天体。

第3题,夏至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依据地轴倾向可知,夏至时地球位于甲处。

答案:1.B 2.C 3.A4.假如把太阳系中地球和水星的位置互换一下,则()A.地球表面将会被水沉没,人类无法在地球上生存下去B.地表温度太高,原子无法结合起来形成生物大分子,地球上也就不会有生命物质存在C.地球上将不会有大气D.地球上将只有固态和晶体物质答案:B解析:假如地球位于水星的位置,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就会小很多,由于离太阳近,所以地球上获得的太阳能就会比现在多很多,地球上的温度也就比现在高很多。

由于地球气温上升,大量的水被蒸发到大气中,地球不会被水沉没。

由于地球的质量和体积没有变化,所以地球上的大气仍将被地球吸引在四周而不会失去。

不同的物质,其熔点不同,所以仍有一些物质处在液体状态。

由于地表温度过高,原子的运动速度加快,就不能结合形成生物大分子,从而也就没有生命物质的存在。

读“M、N两地太阳辐射的年变化示意图”,完成第5~6题。

5.M地最可能位于()A.赤道B.回归线C.极圈D.极点6.5~7月,N地获得的太阳辐射较M地多,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太阳高度角B.昼夜长短C.天气状况D.地面状况答案:5.A 6.B解析:依据图示,M地太阳辐射量以二分日前后最多,全年变化幅度很小,应位于赤道地区。

2020-2021地理中图版第一册阶段综合测评: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含解析

2020-2021地理中图版第一册阶段综合测评: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含解析

2020-2021学年地理新教材中图版必修第一册阶段综合测评: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含解析阶段综合测评(一)(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图中的“蓝月亮”为科学家用计算机模拟出的银河系中一个可能孕育生命的外星天体,据推测它本身不发光,但该天体上光照良好。

据此完成1~2题。

1.“蓝月亮”应属于()A.行星B.恒星C.卫星D.彗星2.“蓝月亮”上的光照可能来自()A.太阳B.恒星C.行星D.地球1.C 2.B[第1题,读图可知,“蓝月亮”是绕行星运转的天体,应是卫星。

第2题,“蓝月亮"绕行星运行,行星绕恒星运行,恒星能发出光和热,行星和卫星不能发光发热,但是可以反射来自恒星的光线,所以“蓝月亮”上的光照可能来自恒星。

]如图所示,月球围绕地球公转,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太阳系是我们的家园,地球处在一个得天独厚的空间位置上.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所示天体系统的层次共有()A.一个B.二个C.三个D.四个4.地球得天独厚的位置是指()A.日地距离B.地球自转周期适中C.有大气层的存在D.地球质量和体积适中3.B4。

A[第3题,天体间相互吸引和绕转构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按照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依次是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读图可知,图示有地月系、太阳系两个天体系统。

第4题,地球位于“得天独厚的位置”是指日地距离适中,地球自转周期、有大气层的存在、地球质量和体积不是位置。

]凌日即指太阳被一个小的暗星体遮挡,这种小的暗星体经常是太阳系行星,也可以解释为凌日是内行星经过日面的一种天文现象。

下图为某摄影师抓拍到的“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对接成功后“天神组合体”穿过日面的场景。

完成5~6题。

5.“天神组合体”穿过日面的场景是一种“凌日”现象,在地球上看,太阳系中能产生“凌日”现象的行星是()A.金星、木星B.水星、金星C.火星、木星D.金星、火星6.照片中的其他黑点属于某种太阳活动,它一般()A.温度相对较低B.会影响地球无线电长波通信C.出现在太阳内部D.以18年为一个活动周期5.B6。

2021-2022学年 中图版必修1 :第一章 第一节 地球在宇宙中 作业Word版含解析

2021-2022学年 中图版必修1 :第一章 第一节 地球在宇宙中 作业Word版含解析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在宇宙中课后篇稳固提升根底稳固某年7月28日凌晨,“火星冲日〞(即地球、火星与太阳在同一条直线上)与21世纪持续时间最长的“红月亮〞(月食)同时出现,形成了“火星伴月〞的天文奇观,吸引了广阔天文爱好者和摄影爱好者的目光。

据此完成第1~2题。

1.组成“火星伴月〞的天体为()A.行星和卫星B.恒星和卫星C.行星和行星D.恒星和行星2.以下天体中,距离火星最近的是()B.土星C.地球D.太阳1题,“火星伴月〞的天体是火星和月球;火星属于行星,月球属于地球的卫星,故A项正确。

第2题,太阳系中,行星距离太阳远近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故距离火星最近的天体是地球,C项正确。

流星现象是日常生活中较常见的天文现象。

读流星雨景观示意图,完成第3~4题。

3.太阳系内流星体属于()A.绕火星公转的天体B.绕太阳公转的天体C.绕行星公转的天体D.绕月球公转的天体4.进入地球的流星体绝大局部都在大气层中燃烧掉了,其产生的地理意义是()A.使地球外表的平均温度升高B.减少紫外线对地球生物的伤害C.减少了小天体对地球外表的撞击3题,太阳系内流星体属于绕太阳公转的天体。

第4题,绝大局部流星体进入大气层后被燃烧掉了。

大气层可以减少小天体对地球外表的撞击,保护地球上的生物。

科幻小说?三体?中虚构的三体外星文明来自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

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是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系统。

据此完成第5~6题。

5.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属于()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6.三体人乘坐飞船从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到达地球,所经过的天体系统级别最低的是()A.地月系B.太阳系D.总星系5题,据材料可知,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是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系统,它与太阳以及其他的恒星系共同组成银河系。

第6题,飞船从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到达地球,需要从银河系进入太阳系,然后再进入地月系,最后到达地球,因此经过的最低级别天体系统是地月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我国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把世界上四地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方向绘成简图。

回答1~2题。

1.可能反映学校所在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及方向的是()A.①B.②C.③D.④2.当②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时()A.地球公转速度较慢B.其他三地正午太阳所在方向不同C.该学校所在地天气炎热D.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将北返解析:图中①地有直射,且正午太阳方向半年在南方,半年在北方;②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为90°,正午太阳方向位于北方;③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为90°,正午太阳方向位于南方;④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值为零,正午太阳方向全年位于南方。

第1题,据提取的信息,可推断出①地位于赤道,②地位于南回归线,③地和④地位于北回归线为北,由此排除A、B选项。

从图中看出,④地正午太阳高度最低为0°,说明它位于北极圈,结合我国纬度范围,由此排除D选项。

因此,正确选项是C。

第2题,首先从题干获取信息,②地位于南回归线,“当②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时”,为冬至日。

此时,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其他三地正午太阳所在方向相同(在南);学校所在地天气寒冷。

由此排除A、B、C选项。

因此,正确选项是D。

答案: 1.C 2.D下图为某日观测到的同一经线上不同纬度的日出时刻(东10区区时)。

此时,东10区区时为12时。

读图回答3~6题。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A.150°E,20°S B.30°E,20°NC.150°E,20°N D.30°E,20°S4.对图中四地地理现象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夜长12小时B.乙地昼长20小时C.丙地地方时16时日落D.丁地地方时12时日出5.此时与东10区日期相同的范围占全球范围的比例是()A.四分之一B.二分之一C.大于二分之一D.三分之一6.对该日的地理状况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速度最慢B.日本东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广州的小C.西安日出时间大约在5时左右D.台北处于一年内降水量最多的季节解析:第3题,据题干“此时,东10区区时为12时”可知太阳直射点位于150°E 经线上;读图可知该日70°S为0时日出,恰好出现极昼,则知太阳直射点位于20°S。

第4题,甲、乙、丙、丁四地中,丁地位于赤道和150°E交点,其余三地位于南半球。

甲地恰好出现极昼,夜长0小时,丙地昼长夜短,不可能地方时16时日落,丁在赤道上,地方时6时日出,故A、C、D三项错误。

第5题,由“此时,东10区区时为12时”,可知30°W为0时,以30°W往东到180°为新的一天,占全球范围的712,大于二分之一,东十区即在新的一天范围之中。

第6题,该日太阳直射点位于20°S,地球公转速度较快,北半球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越小(东京比广州纬度高),北半球冬季,各地昼短夜长(西安不可能5时左右日出),台北夏秋季节降水最多,故A、C、D三项错误。

答案: 3.A 4.B 5.C 6.B下图所示为黄赤交角,设定太阳光线此时与赤道平面平行(或重合),且地球公转正朝远日点方向移动。

据此条件及图内信息回答7~8题。

7.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A.23°26′S,20°W B.0°,70°EC.0°,110°W D.23°26′N,160°E8.图中A点此时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别是()A.0°,0°B.23°26′,23°26′C.23°26′,66°34′D.0°,23°26′解析:由于太阳光线此时与赤道平面平行(或重合),则太阳直射赤道;由于地球公转正朝远日点方向移动,则此时应是春分日。

根据地球公转轨道位置、自转方向和太阳照射方向可判断:20°W为晨线。

春秋分日晨线上的地方时为6点,则12点所在经度为70°E。

则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0°,70°E)。

此时A点在晨昏线上,则太阳高度为0°;从图中可看出A点与黄道面夹角为90°,而黄道面与赤道面夹角为23°26′,则A点与极点相差23°26′,其纬度为66°34′N;此时太阳直射赤道,则A点正午太阳高度为23°26′。

答案:7.B8.D我国“神舟六号”飞船于北京时间2005年10月12日9时许成功发射,17日凌晨安全返回。

据此回答9~11题。

9.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四幅半球图,若阴影部分表示飞船发射时刻区时为10月12日的范围,其中最接近的是()10.飞船飞行期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绕日公转的速度逐渐减慢B.太阳直射点向北运动C.赤道各地日出时,当地物体影子朝向西偏北D.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11.飞船返回时,下图中各线能够表示全球昼长随纬度分布规律的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第9题,新旧日期的分界线有两条:一条是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另一条是180°经线,新的一天是从0时经线向东至180°经线之间的范围。

当北京时间为10月12日9时时,15°W为0时经线,故区时为10月12日的经度范围是22.5°W~0°~180°,即此时地球上新的一天占202.5°,旧的一天占157.5°,第10题,10月太阳直射南半球,地球正向近日点移动,公转速度不断加快,故A错。

此时,太阳直射点正向南移。

南回归线以南地区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在一年中有两次最大值。

第11题,10月17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

答案:9.D10.C11.D下图是某地6月22日太阳高度的日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2~13题。

12.该地的地理坐标是()A.0°,60°W B.0°,60°EC.90°S,120°E D.90°N,180°13.Q点的数值为()A.47°B.43°C.66.5°D.90°解析:从图中看出,该地北京时间6点日落,18点日出,昼夜平分,可知该地为赤道;计算可知该地经度。

Q点到日落为6小时,说明为正午,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计算可知赤道正午太阳高度为C.66.5°。

答案:12.A13.C二、综合题14.图示为冬至日南半球某地旗杆影子轨迹示意图。

a、b、c、d表示不同时刻的影长。

b、d影长为一天中的最大值;a与b、a与d两线间的夹角都是112°30′,a与c间夹角为45°;虚曲线为杆影端点的轨迹;该旗帜一年四季总是随风飘向东南。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c处影长方向为________方,c处地方时为________时。

(2)d为该地________(晨或昏)线通过时的杆影,该日昼长为________小时。

(3)若此地日出时伦敦时间为前一天18时50分,则该地经度为________;该地可能位于________。

A.南非境内B.潘帕斯草原C.墨累—达令盆地D.塔斯马尼亚岛(4)图示为冬至日旗杆影长和该日太阳高度角示意图,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曲线表示的是一日内太阳高度角的变化,②曲线表示的是一日内旗杆影长的变化B.④点的杆影特别长C.③点处杆影方向指向东北D.正午太阳高度角小于73.5°解析:(1)日出或日落时杆影达一天中最长,影长a位于日出和日落的中间,说明影长a为正午的影长;由于该地位于南半球某地,所以影长a的方向为正南,影长c的方向为西南,为上午的杆影,与正午相差45°,即相差3小时,为9时的杆影。

(2)d杆影达一天中最长且指向西北,故为晨线经过;因为a与b、a与d两线间夹角都是112°30′,所以昼长为112°30′×2÷15°=15小时。

(3)该地昼长为15小时,说明该地日出时间为4时30分,而此时伦敦时间为前一天18时50分,两地相差9时40分,故该地经度为145°E。

又因为旗帜一年四季总是随风飘向东南,所以该地位于40°S~60°S的西风带,再结合经度位置可判定该地在塔斯马尼亚岛上,正确答案为D。

(4)正午时影子最短太阳高度角最大,A答案说法正确;④点正是日落,杆影是一天中最长的,B答案说法正确;该地位于40°S~60°S,杆影方向应该偏南,C答案说法不正确;由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该地纬度在40°S以南,正午太阳高度角小于90°-(40°-23.5°)=73.5°,D答案的说法正确。

答案:(1)西南9(2)晨15(3)145°E D(4)C15.读不同地点昼长随季节变化统计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A、C、D三地的地理纬度:A.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昼夜长短因季节而变化,但________地区例外,这里全年昼夜________。

(3)从A到D四幅图中可以发现,昼夜长短变化幅度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A、C两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幅度值:A.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

(5)当太阳直射在10°N时,D地一天中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对统计图的阅读分析,关键是要看清坐标关系。

本图反映的是不同地点的昼长随季节变化的状况。

依据各地一年中昼长的分布特点,可以判断出各地所在的地理纬度。

答案:(1)0°66°34′S90°N(2)赤道平分(3)纬度愈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愈大(4)23°26′46°52′(5)整日太阳高度角保持在10°英语不规则动词归类记忆表原形过去式过去分词汉语意思read read read读cut cut cut切,割let let let让put put put放cost cost cost花费,值hit hit hit撞,击set set set安排,安置hurt hurt hurt使…伤痛二、ABA型(原形→过去式→原形)三、ABC型四、ABB型不规则单词测试卷(1)微信添加“小魔方站”或“fifteen1617”免费获得更多中考资料与模拟试题不规则单词测试卷(2)不规则单词测试卷(3)不规则单词测试卷(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