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市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历史1
【经典试卷】2017-2018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及答案

【经典试卷】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高二历史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2.采用机读卡的考生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在机读卡上,不采用机读卡的考生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在答题卷相应的的空格内;非选择题的答案请写在答题卷上。
3.考试结束,只需交答题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秦代调动地方军队须以虎符为信。
图1阳陵虎符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虎颈至胯间写有:“甲兵之符,右才(在)皇帝,左才(在)阳陵(秦之郡名)”。
该铜制虎符所隐含的秦朝历史信息包括:①君主专制主义②小篆书法艺术③民族关系和谐④冶金铸造水平高超A.①②③ B.②③④图1 C.①②④ D.①③④2.有学者说:这种生产结构“虽然脆弱,……但破坏了极容易复活和再生,……古人所说‘乱’而后‘治’,其中一个缘由,便是这种……生产结构在起作用。
”“这种生产结构”的特点是A.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式 B.男耕女织分工合作经营C.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 D.以重农抑商为主要政策3.史书记载:“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由材料可见A.蔡侯纸是世界上最早的书写用纸B.东汉元兴元年后,纸成了唯一书写材料C.造纸原料易得是蔡侯纸广泛使用的重要原因之一D.蔡伦造纸使用的主要原料是树皮、麻头、棉布、鱼网4.“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
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然声教所暨,皆边州都督、都护所领,著于令式。
”这一制度的创立时间应在A.公元前3世纪B.公元7世纪C.公元14世纪D.公元17世纪晚期5. 读图2,判断该图所处的时代,下列事件与这一时代最接近的是A. 丝织业兴起B. 规定商人入市籍C. 出现铁犁牛耕D. 推行均田制6.中国古代有一朝代在社会诸多方面都出现了新气象,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时期,如“市”已经不再被封闭在政府规定的墙垣之内,而是分散于宅屋之间。
高二历史选修1综合试题

高二历史(选修1)综合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梭伦的演说词中提到:“我注目凝视,悲哀充溢着我的心,这爱奥尼亚最古老的地方,竟至陷入绝境”,我们可以从中看出:①梭伦忧国忧民的思想②雅典的阶级矛盾相当尖锐③对雅典民主政治的绝望④雅典的社会危机相当严重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2.雅典僭主政治和贵族政治的相同结果是A.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B.削弱了贵族的势力C.被民主政治所取代D.损害了平民的利益3.认为商鞅变法是社会制度根本变革的最主要的依据是A.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B.废除奴隶主特权,奖励军功C.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D.重农抑商,奖励耕织4.商鞅在秦国变法,“商君死,秦法未败”。
造成这种现象的最根本因素是A.变法得到新兴地主阶级的支持和拥护B.变法顺应了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历史潮流C.变法顺应了从诸侯割据走向全国统一的需要D.变法促进了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5.北魏实行均田制的最大影响是A.减轻农民的负担B.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过程C.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D.巩固北魏的统治6.“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
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
”文中提到的诏书出自A.东周平王B.东汉光武帝C.曹魏文帝D.北魏孝文帝7.北魏孝文帝改革与下列哪种历史现象互为因果关系A.长期分裂B.民族融合C.统一北方D.阶级矛盾8.王安石在《河北民》诗中写道,边境百姓“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感慨他们生不逢时,“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
这些诗句表现了作者①对冗兵冗官的不满②对田园生活的赞美③对唐代治世的向往④对北宋孱弱的无奈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9.王安石变法哪一措施与唐代的“庸”相似A.青苗法B.方田均税法C.募役法D.农田水利法10.下列关于王安石变法的作用的表述最准确的是A.挽救了北宋统治危机B.解除了辽和西夏的威胁C.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D.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解除了财政危机11.德意志皇帝亨利四世在同教皇的斗争中失利,被教皇开除教籍,国内诸侯乘机反叛。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考试总分:100 分)一、单选题(本题共计30小题,总分60分)1.(2分)春秋战国时期,天下大乱,由于道德的标准不一致,许多人以自己观察的某一方面为“自好”,于是出现众多的学术派别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学说。
这一现象()A.推动了社会变革B.有利于思想统一C.导致了历史倒退D.引起了诸侯争霸2.(2分)战国时期某学派认为人们的智谋是在长期作战中成长起来的,主张通过农战的实际斗争,培养“智术能法之士”。
这一学派是()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3.(2分)自汉高祖刘邦后,汉代皇帝谥号依次为孝惠帝、孝文帝、孝景帝、孝武帝、孝昭帝、孝宣帝……谥号中“孝”体现出()A.嫡长子承袭的原则B.宽厚待民施以仁政C.大力推行尊崇儒术D.事亲事君伦理道德4.(2分)小说《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塑造了很多栩栩如生的忠义英雄,其忠义思想的来源应该包括()①孔子的“仁”“礼”主张①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①宋明时期的程朱理学思想①明清之际的反传统思想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①5.(2分)下列是不同时期儒家学者提出的治国之道,其出现的先后顺序为()①人伦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①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①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A.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6.(2分)围绕“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社会的影响”这一研究性学习课题,四位中学生各自拟定如下小论文标题。
其中比较恰当的是()A.造纸术——欧洲近代科学产生的基础B.火药——摧毁欧洲封建城堡的有力武器C.指南针——西方文明的引擎D.印刷术——文艺复兴的根本动力7.(2分)“舞”字的原始文字像一个人手执牛尾跳舞的样子,后来加上“舛”(双脚形),强调双脚配合双手和乐曲有节奏地跳跃。
这说明汉字()A.演变总趋势是由简到繁B.以图画文字为基础逐步演变发展C.都是由象形文字构成D.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8.(2分)唐代传奇、北宋风俗画、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出现的社会条件相同的是()A.长安、东京、大都的繁荣B.城市工商业的发展, 对市民阶层精神需求的满足C.人民生活的提高D.春秋战国以来的文化底蕴9.(2分)“饮酒仰脸要翻手,喝茶平饮微低头,丑角总要多出相,其他人物要遮口。
2017-2018七上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历史〔七年级〕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计50分〕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写在后面的答题卡中,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目前我国境内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 ( )A.元谋人 B.人C.山顶洞人 D.半坡氏族聚落2、元谋人、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
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A.神话传说 B.史书记载 C.学者推断 D.考古发掘3、数轴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
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①处应该是( )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4、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5、“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是古人对下列哪一时期政治局面的描述〔〕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6、公元前207年,项羽起义军以少胜多,大败秦军的决定性战役是〔〕A、涿鹿之战B、牧野之战C、巨鹿之战D、长平之战7、右图为某中学“魅力历史〞社团在研究性学习中制作的两X学习卡片。
据图,你认为其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最有可能是〔〕A.墨家思想 B.韩非学说C.老子论道 D.先师孔子8、在学习了陈胜、吴广起义后,小明又翻阅了大量有关资料,得出了以下几个结论准备和同学们交流。
他的观点与史实不符的是〔〕A.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其首创精神值得学习B.作为统治者,必须轻徭薄赋才能够维护社会安定C.起义动摇了秦朝统治基础D.起义实际上没有失败,因为他们的余部项羽、X邦最终推翻了秦朝9、秦朝开创的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是〔〕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10、2015年,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在我国古代,也有一项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麻沸散。
它问世于〔〕A.春秋战国之际B.秦朝C.汉朝D.新朝11、生活在东汉时期,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被后人尊称为“医圣〞的是〔〕A、华佗B、X仲景C、李时珍D、郦道元12、以下文物或模型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东汉阶级对立和社会动乱的是〔〕13、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A 、人 B、山顶洞人C 、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14、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民族,下列被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是〔〕①炎帝②黄帝③尧④舜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15、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首领位子传于贤德之人的制度被称为( )A.世袭制 B.禅让制 C.XX制 D.分封制16、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下列哪几种人有奖励〔〕①书读得好的人②农业生产搞得好的人③仗打得好的人④生意做得好的人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17、史书记载,春秋初年的170多个诸侯国,到战国初期就只剩下十几个了。
学区17—18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附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七年级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其英文代号填写在右面的括号内。
每题2分,共48分。
1.故宫里有一块牌匾上写着“中正仁和”,其中“仁”的思想来自于:()A.道家B.儒家C.法家D.墨家2.之所以说“一片甲骨惊天下”,主要是因为甲骨文是( )A.商代的文字B.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C.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D.字母文字的起源3.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建立于公元前221 年。
该年所属的世纪和年代是()A.公元前3世纪30年代B.公元前3世纪20年代C.公元前2世纪30年代D.公元前2世纪20年代4.秦朝一位盐商,要到外地去购进一批食盐。
这位商人携带的货币应该是()5.下列关于公元前210年四兄弟情况的表述,不确切...的是()A.老大应征去修长城,多年未归B.老二应征去戍边,有人捎信回来说他阵亡了C.老三是书生,整天在街上看诸子散文之类的书D.老四年收入粮食1500斤,家人却经常挨饿6.象棋上出现的“楚河”、“汉界”源于历史上的楚汉之争,其中楚霸王是指()A.项羽 B.刘邦 C.陈胜 D.吴广7.秦长城的起止点是()A、西起临洮,东到辽东B、东起辽东,西到阳关C、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D、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8.西汉的大一统出现于哪个皇帝时期?()A. 汉高祖B. 汉文帝C. 汉景帝D. 汉武帝9.为实现国家大一统,汉代在思想文化方面采取的措施是()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颁布“推恩令”C、盐铁官营D、派张骞出使西域10.丝绸之路是中外联系的纽带,沟通中西的桥梁,被称为流动的“文化运河”。
2017年我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将“抓紧规划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不应处于此“经济带”的是()A、陕西西安B、河西走廊C、新疆地区D、黑龙江省11.象棋中的楚河汉界与下列哪个历史事件有关A.楚汉之争 B.张楚政权C.霸王别姬D.鸿门宴12.太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它的主要教材是( )A、儒家经典B、道家经典C、法家著作D、墨家著作13.平卢节度使上书汉武帝,“书”的材料不可能用()A.绢帛B.竹简C.羊皮D.蔡侯纸14.因风格“不虚美,不隐恶”,而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著作是()A.《楚辞》B.《史记》C.《兰亭序》D.《洛神赋图》15.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因果报应”等经典名言出自()A.佛教B.道教C.基督教D.伊斯兰教16.“东汉末年分三国”。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九年级思想品德试题及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九年级思想品德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6分)1、我们不断感受到身边生活的变化,下列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的是()①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②文化生活日益丰富③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④国家实力不断增强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主战场与焦点是()A改革开放B科学技术C教育水平D军事力量3.下列描述能表达改革开放以来藏族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有()①西藏铁路建成通车②有家用电器与汽车③国民生产总值提高④蔬菜市场品种繁多A 、①②B 、②③C、①③D、②④4、积聚着我国最先进的生产力,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的是()A公有制经济B 集体经济C 国有经济D外资经济⒌“干部用的准不准,交给群众审一审;干部用的行不行,交给群众评一评”这是黑龙江省大庆市干部任用的通俗说法。
这种制度主要说明了()A我国公民可以按照自己的好恶来行使政治权利B我国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C扩大民主监督渠道,有利于增强民主监督实效D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6.某乡镇政府计划砍伐道路两旁树木,建设一坐玻璃加工厂,实验中学课外研究小组通过调查,这种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危害人民身体健康,他们准备向政府建议,下列哪种方法是不可取的()A张贴大字报,号召村民抵制B通过媒体发表意见C直接向人民代表反映D打直接向政府有关人员反映⒎“物价上涨慢一点,收入增长快一点;就业机会多一点,资源消耗少一点……”这一民谣从根本上反映了()A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B经济发展与人口众多的矛盾C东部发达地区与西部落后地区的矛盾D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之间的矛盾⒏要解决上题民谣中的问题,必须()①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②集中精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③走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④坚持四项基本原则A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______需要与__________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017年—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2017年——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七年级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D 2A 3A 4C 5A 6B 7D 8A 9C 10D.二、归纳列举题(共15分)11.(1)夏朝;(2)东汉;(3)秦朝;(4)西晋。
(各1分)12.(1)刘邦和项羽:(2)汉文帝和汉景帝;(3)汉武帝;(4)刘秀(或汉光武帝)。
(各1分)13.(1)甲骨文;(2)司母戊鼎:(3)赤壁之战;(4)《齐民要术》。
(各1分)14.西晋、前秦、北魏。
(3分)三、材料分析题(共20分)15.(1)铸币权不统一,货币名义价值与实际重量不一致。
(2分)(2)五铢钱。
(1分)(3)西汉政府在各地设盐铁官署,将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
(或汉武帝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把盐铁经营权收归国有。
符合题意即可给2分)(4)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有助于实现经济上的大一统。
(为汉武诣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言之有理即可给2分)16(1)西汉(1分):张骞(1分)(2)查豆、亚麻、核桃、葡萄、石榴等。
(仟选一个,1分)(3)朝鲜、日本、马来西亚、越南、孟加拉、印度、斯里兰卡等。
(选一个,2分)(4)实现和各国共同发展,共赢,共回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能推动各种文明交:共创和平境,促进世界荣。
17.(1)大泽乡起义(陈胜吴起义):黄巾起义(各1分)有理可给1分分);(2)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1分);张角。
(1分)(3)陈胜、吴广起义没有准备,揭竿而起;(1分)黄巾起义是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起义。
(1分)(4)统治者要施仁政于民,要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言之有理即可给2分)四、综合探究题(共15分)18.(1)墨家、儒家、道家、法家。
(答出其中两个,即可给2分)(2)法家。
(1分)韩非。
(1分)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杈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1分)(3)老子(1分)(4)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试题高二历史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质量监测一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质量监测(一)高二年级历史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第Ⅰ卷本卷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把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
1.在湖北省云梦县出土的《睡虎地秦墓竹简》中有记载:“有事请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
”“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毕,勿敢留。
留者以律论之。
”这反映出秦朝A.皇帝任命中央和地方官吏B.君权和相权既依赖又冲突C.重新调整国家的行政区划D.文书行政管理制度很严格2.下图为唐宋时期政府的钱币与实物收入数量统计图。
下图的变化趋势说明这一时期A.政府因税制改革各项收入增加B.海外贸易致使经济繁荣C.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逐渐提高D.传统小农经济占据优势3.1749年,乾隆皇帝谕曰:“蒙古、汉人,同属臣民,如有书写之处,应称‘蒙古’‘内地’,不得以‘蒙’‘汉’字面混行填写,已屡经降旨。
今马灵阿奏折,犹以‘夷’‘汉’二字分别名色,可见伊等全未留心。
”此谕主要意在A.维护国家一统B.加强中央集权C.调整民族关系D.规范书写体例4.一条鞭法简化了赋役项目和征收手续,以银代役,赋役合一,但带有浓厚东南地域色彩。
在南方推行较为顺利,在北方推广时却遭到强烈抵制。
这种差异出现的主要因素是A.土地兼并程度B.经济发展水平C.白银流入数量D.民户人数多寡5.明朝藏区政教势力赴京入贡,中央往往赏赐茶叶以还礼,入贡者将茶叶带回藏区高价出售,史称“贡回市茶”,藏区赴内地的贡道也逐渐与茶马商道合流。
据此可知,“贡回市茶”A.促进边疆民族的社会转型B.实现中央对藏区的直接管理C.推动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D.终结边疆地区对中央的威胁6.大审,是明朝的会审制度之一。
由皇帝命司礼监太监,会同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法司的长官,对累诉冤枉的囚犯进行复核审理。
经大审,有人获减刑,有人因供养父母,以可矜的名义免除死罪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