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学-6植物的器官-叶

合集下载

植物器官名词解释

植物器官名词解释

植物器官名词解释
植物器官是指植物体内由不同的细胞和组织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结构。

这些器官协同工作,共同完成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

1.根:根是植物的营养器官,主要负责固定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以及合成部分有机物质。

根的结构从顶端到底部分分别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

2.茎:茎是植物的另一个营养器官,主要负责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营养物质到植物体的各部分,同时起到支持枝叶、花和果实的作用。

茎的结构包括表皮、薄壁组织、维管束和髓等部分。

3.叶:叶是植物的光合器官,主要负责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叶片的结构包括表皮、叶肉组织和维管束等。

4.花: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负责繁殖后代。

花的主要结构包括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

根据花的结构,可分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

5.果实:果实是由花后发育而来的,主要负责保护和传播种子。

果实的结构包括果皮和种子。

根据果皮是否肉质化,果实可分为肉果和干果两大类。

6.种子:种子是植物的生殖单元,包含有植物的遗传信息。

种子的结构主要包括种皮和胚。

这些器官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相互协调,共同完成植物的生命活动。

同时,植物器官培养技术的发展,也为植物繁殖和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药用植物学植物的器官

药用植物学植物的器官
药用植物学植物的器 官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药用植物的根 • 药用植物的茎 • 药用植物的叶 • 药用植物的花 • 药用植物的果实和种子
01
药用植物的根
根的形态和结构
根的形态
根系的主要部分是根尖,具有吸收、合成、分泌等多种功能 。根尖由三部分组成:根冠、分生区和伸长区。每个区域都 有其特定的结构和功能。
茎的分类
草质茎
草质茎的细胞壁较薄,质地柔软,易于折断,多具有明显的节和节间,节上常 有叶柄残基。草质茎的髓部通常较小,质地疏松。常见的草质茎药用植物有蒲 公英、益母草等。
木质茎
木质茎的细胞壁较厚,质地坚硬,难以折断,具有明显的年轮和纹理。木质茎 的髓部较大,质地紧密。常见的木质茎药用植物有杜仲、黄柏等。
茎的药用价值
药用部位
药用植物的茎通常作为中药材的来源之一,不同植物的茎具有不同的药用价值。如人参、黄芪等植物的根茎被用 作补益药,而桑枝、忍冬藤等则被用作清热解毒药。
功效与应用
药用植物的茎具有多种功效和应用。如忍冬藤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通络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温病发热、疮痈肿毒 、关节痹痛等病症;人参则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安神益智等功效,常用于治疗体虚欲脱、肢冷 脉微、脾虚食少等病症。
胎座类型
胎座是果实内部构造的重 要部分,分为边缘胎座、 侧膜胎座、中轴胎座等。
果实的分类
柑果
柑果是一种多汁的果实,具有柑 橘类水果的特征,由外果皮、中
果皮和内果皮组成。
豆荚
豆荚是豆科植物特有的果实类型 ,由心皮发育而成,具有种子繁
殖的功能。
蓇葖果
蓇葖果是由单心皮或合生心皮发 育而成的果实,常呈八角形或六
药用植物的花

药用植物学第六版名词解释页码

药用植物学第六版名词解释页码

B白色体8伴胞28包间层13孢子囊群135孢子叶135(能育叶)苞片61胞果86胞间连丝14保护组织19背缝线71(心皮)闭果86边材48变型96变种96表皮(根34)(双子叶茎44)表皮19薄壁组织18捕虫叶62不定根30不对称花75不裂果86不完全花74C草质茎42侧根30 侧生分生组织18缠绕茎42翅果86虫媒花75初生壁13初生分生组织18初生构造34初生菌丝120初生生长34初生组织34传粉83雌蕊群71 G次生壁13次生分生组织18次生菌丝121次生生长(根36)(双子叶茎46)簇晶12D单被花74单果84单晶12单生花76单性花75单性结实84单叶58单子叶茎50蛋白质体8导管(死细胞)25等面叶63地上茎44淀粉粒9顶端分生组织17定根30多年生草本42多胚现象149F繁殖器官30非腺毛21分果86分泌道23分泌腔23分泌细胞23分泌组织22分生组织17分枝(芽)41风媒花75佛焰苞61辐射对称花75复叶58腹缝线71(心皮)G干果85柑果(芸香科)85根30根尖33根茎43根瘤38根状叶52蓇葖果85管胞(死细胞)25灌木42果实84H合点73核果85后含物9后生花被亚纲211厚壁组织24(死细胞)厚角组织(活细胞)24呼吸根32瓠果85花67花被67(花萼K+花冠C)/68 P花被卷叠式69花程式75花梗67花图式76花托68花序76J机械组织24基本组织18寄生根32荚果85(豆科)假果84坚果86浆果85角果85(十字花科)角质化15茎40茎尖44居间分生组织18菊糖10聚合果86聚花果86菌根39菌丝体119K开花83凯氏带34块根32块茎43矿质化15 L梨果85两侧对称花75两面叶63两年生草本42两性花75蓼科167裂果85鳞茎44鳞叶62裸子植物茎51落皮层49M脉序57毛茛科171毛茸21木栓层21木栓化15木栓形成层21(根36双子叶茎49)木质部28木质化15木质茎42N内始式46年轮48黏液质化15鸟媒花75P攀援茎42攀缘根32胚89胚乳89胚珠73皮层(根34)(双子叶茎45)皮刺62皮孔21胼胝体27品种96匍匐茎43Q气孔19气生根32器官30乔木42球茎44R人为分类系统94韧皮部28肉果84肉质茎42肉质直根32乳汁管23S桑科164砂晶12筛胞28筛管27上位花72生长点17石细胞25世代交替134瘦果86输导组织25栓内层21双受精84双悬果86/207(伞形科)水媒花75水生根32蒴果(最普遍)85(瓣裂(纵裂)、孔裂、概裂、齿裂锁状联合121T胎座72填充细胞22吐水作用67托叶53W外始式34完全花74晚材48维管束28维管束鞘64(禾本科)维管柱(根34)(双子叶茎46)纹孔14无性花75X细胞分化16细胞生长16细胞质膜6下位花72纤维24腺鳞21腺毛(保护组织)21腺毛(分泌组织)22心材48心皮71雄蕊的类型71雄蕊群69 A休眠91须根系31Y芽40亚灌木(半灌木)42 亚种96叶52叶柄52叶刺62叶卷须62叶绿体8叶片52叶鞘53叶肉63叶舌叶耳(禾本科)53叶镶嵌60叶序60叶枕52液泡9液泡膜6一年生草本42异面叶63营养器官30营养叶135颖果86疣点21有色体8原生分生组织17原生质6原生质体6圆球体9Z早材48造粉体8造油体8针晶12真果84蒸腾作用66支柱根32直根系31直立茎42植物分类学93质体plastid7种96种皮(珠被)89种子89种子的萌发91重被花74周皮21周位花72主根30贮藏根31柱晶12子房着生的位置72子实体119子座119组织17。

叶-药用植物学

叶-药用植物学

3)叶脉 叶脉:叶片中的维管束。 组成: 主脉、较大侧脉:维管束(木质部+韧皮部+形成层) 木上韧下,形成层活动有限 机械组织(厚壁组织或厚角组织) 侧脉越来越简化:形成层和机械组织消失 韧皮部消失 木质部简化
3、单子叶植物叶的特征
以禾本科植物的叶为例:
1)表皮:细胞形状规则排列成行,常包括有长、短细胞。 长细胞:壁角质化,充满硅质。 短细胞:硅质、栓质。 气孔:保卫细胞哑铃型, 副卫细胞由保卫细胞衍 生。 泡状细胞:上表皮上的 一些特殊的大型含水细 胞,有较大液泡,与叶 片的卷曲有关。
第三节
叶的作用
光合作用 蒸腾作用 药用: 大青叶、桑叶

一、叶的组成
1、叶片(blade) 2、叶柄(petiole) 变态:叶枕、叶状柄、叶鞘 3、托叶(stipule) 变态:叶片状、翅状、卷须、 鞘状、刺状
托叶
具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的叶,称为完全叶。 有些叶只具一或两个部分,称为不完全叶。
掌状三出复叶
羽状三出复叶
三出复叶
掌状复叶
羽状复叶
单身复叶
四、叶序、叶镶嵌、异形叶性
1、叶序(phyllotaxy):叶在茎上有规律的排列方式。 互生叶序:每节上只生1叶,交互而生。 对生叶序:每节上生2叶,相对排列。 轮生叶序: 每节上生3叶或3叶以上,作辐射排列。 簇生叶序:叶在短枝上簇状着生。
脉序
脉序(vein):叶脉在叶片中的分布及排列形式。
有三种主要类型:
分叉脉序 平行脉序 网状脉序
三、单叶和复叶
1、单叶(simple leaf):一个叶柄上只生一张叶片。 分裂:浅裂、深裂、全裂
2、复叶(compound leaf):一个叶柄上生许多小叶。

药用植物学(名词解释)

药用植物学(名词解释)

1、药用植物学:是指具有预防、治疗疾病,对人体有保健养护功能的植物2、本草:记载药物来源及应用知识的书籍。

3、典型的植物细胞(模式植物细胞):将各种细胞的主要细胞器、后含物等集中在一个细胞里加以说明,这个细胞称为典型的植物细胞或模式细胞。

4、在高等植物细胞中通常一个细胞只有一个细胞核。

5、生活细胞的细胞核具有较高的折光率。

6、核仁是细胞核中折光率更高的小球状体,通常有一个或几个。

7、分生组织:是一群有着连续或周期性分生能力的细胞群。

8、侵填体:9、定根:由胚根直接或间接发育而来的主根、侧根、纤维根,有着固定的生长部位。

不定根:有些植物受环境影响或主根生长受损,由胚轴、茎、叶或其他部位发生的根,没有固定的生长部位。

根系:一株植物地下部分根的总和称为根系。

直根系:主根发达,主根和侧根界限明显的根系称为直根系。

须根系:主根不发达或早期死亡,在茎的基部生出许多粗细长短相仿、似胡须样的不定根,形成没有主次之分的根系。

10、植物学上的根皮指周皮这一部分,而根皮类药材中的“根皮”。

则是指形成层以外的部分,主要包括韧皮部和周皮。

11、木质茎:茎的质地坚硬,木质部发达。

具有木质茎的植物称木本植物。

其中植物体高达,有一明显主干,上部分枝的为乔木;主干不明显,在几部同时发出若干丛生植株的为灌木;仅在基部木质化,上部草质的为亚灌木或半灌木。

12、草质茎:茎的质地柔软,木质部不发达。

具有草质茎的植物称草本植物。

13、肉质茎:茎的质地柔软多汁,肉质肥厚。

14、髓射线:也称初生射线,位于初生维管束之间的薄壁细胞,内通髓部,外达皮层。

15、完全叶:凡具有叶片、叶柄和叶托的叶。

不完全叶:缺少任何一部分或两部分的叶。

16、叶脉:叶片中的维管束,有输导和支持作用。

17、大多数单子叶植物具有平行脉;大多数双子叶植物具有网状脉序。

18、单叶:1个叶柄上指只生1枚叶片。

复叶:2个叶柄上生有2枚或2枚以上的叶片。

三出复叶:叶轴上生有3片小叶的复叶。

药用植物学-叶

药用植物学-叶

掌状网状脉
羽状网状脉








直出平行脉
三、叶片的分裂、单叶和复叶
(一)叶片的分裂
1.常见的叶片分裂有羽状分裂、掌状分裂和三出分裂3 种。 2.依据叶片裂隙的深浅不同,又可分为浅裂、深裂和 全裂。
(二)单叶和复叶
1.单叶 一个叶柄上只生一枚叶片,如女贞。 2.复叶 一个叶柄上生有两枚或两枚以上的叶片。复 叶的叶柄称总叶柄,总叶柄上的着生叶片的 轴状部分称叶轴,复叶上的每片叶称小叶, 其叶柄称小叶柄。 根据小叶数目的不同和在叶轴上的排列方式 不同,复叶又可分为三出复叶(大豆)、掌 状复叶(人参)、羽状复叶(月季)、单身 复叶(柑橘)。
4.簇生 簇生指两枚或者两枚以
上的叶着生在短枝上成簇 状,如银杏。
课后思考: 单叶和小枝容易混淆,如何区分?
谢谢
2.叶脉是叶片的维管束,输导和 支持作用。
(二)叶柄
茎与叶片的连接部位。一般为圆柱形、半圆形或 稍扁平。上表面多有沟槽。
金合欢—叶状 铁线莲—卷须状
凤眼莲—囊状
伞形科—鞘状
(三)托叶
1.叶柄基部的附属物 2.常成对生于叶柄基部的两侧。
线状
腋生叶状
卷须状
刺状
二、叶的形状
叶脉和叶序
1.叶脉即叶片中的维管束,有输导和支持 作用。 2.其中最大的叶脉称为主脉或中脉,主脉 的分枝称为侧脉,侧脉的分枝称为细脉。 3.脉序:叶脉在叶片中的分布及排列形式。 主要类型:分叉脉序、平行脉序以及网状 脉序。

一、叶的形成和形态
1.叶的组成 2.叶的形状 3.叶片的分裂、单叶和复叶 4.叶序
一、叶的组成
1.一般由叶片、叶柄和托叶3部分组成, 如桃、梨、山楂等。

药用植物学:叶

药用植物学:叶

五、异叶形性及叶的变态
五、异叶形性及叶的变态
五、异叶形性及叶的变态
五、异叶形性及叶的变态
六、叶的组织构造
表皮
上表皮 下表皮
栅栏组织
可见角质层、毛茸、气孔 细胞圆柱形,排列紧密, 内含大量叶绿体
叶 片 的 构 造
叶肉 海绵组织
叶脉
细胞类圆形,排列疏松, 所含叶绿体少 分布于叶肉中,由机械组织和维管束 组成,木质部在上方,韧皮部在下方, 双子叶中有活动能力很弱的形成层。
叶脉和脉序
叶脉:贯穿在叶肉内的维管束,是叶内的输
导组织与支持结构。 (主脉、侧脉、细脉) 脉序:叶脉在叶片中的分布形式。 分叉脉序:主要存在于蕨类植物中 平行脉序:单子叶植物的脉序 (直出平行脉、横出平行脉、 射出平行脉、弧形脉) 网状脉序:双子叶植物的脉序 (掌状网脉、羽状网脉)
叶脉和脉序
分叉状脉
叶片的形状
椭圆形
叶片的形状
卵形
叶片的形状
心形
叶片的形状
肾形
叶片的形状
圆形
叶片的形状
剑形
叶片的形状
盾形
叶片的形状
箭形
叶片的形状
戟形
叶片的形状
三角形
叶片的形状
扇形
叶片的形状
菱形
叶片的形状
镰刀形
叶片的形状
匙形
叶片的形状
矩圆形
叶片的形状
倒心形
叶片的形状
提琴形
叶片的形状
线状披针形至长披针形
药用植物学:叶
第三节 叶
概 述
叶是植物重要的营养器官,一般为绿色扁 平体,具有向光性。 主要生理功能:植物叶具有光合作用、气 体交换、蒸腾作用、吸收、贮藏、繁殖等。 药用:大青叶、枇杷叶、桑叶、紫苏叶、 番泻叶、艾叶等。

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植物体中最重要的组织结构之一、叶片通过包含大量叶绿素和其他色素,能够吸收光能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从而使植物能够合成有机物质。

在这个过程中,叶片还能够释放氧气,对维持地球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叶的结构通常包括叶柄、叶肉和叶脉。

叶柄是连接叶片和茎的部分,主要负责支撑叶片并将其连接到植物体上。

叶肉是叶片的主要部分,其中包含大量叶绿素和气孔。

叶脉则是叶肉中的血管系统,负责输送水分和养分到达叶片的各个部分以及将合成的有机物质输送到其他部分。

叶片上的叶绿素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关键成分。

叶绿素能够吸收光能,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用于合成有机物质。

光合作用是植物体内最重要的生化反应之一,通过这种反应,植物能够利用阳光、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葡萄糖等有机物质,为植物生长和发育提供能量。

在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中,叶片还会释放氧气。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从而帮助维持地球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

同时,植物还会将合成的有机物质储存在体内,为自身的生长提供营养。

除了进行光合作用外,叶片还具有其他重要的功能。

叶片可以帮助植物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并释放二氧化碳。

叶子还可以调节植物体内的水分平衡,通过气孔的开闭控制水分的蒸发和吸收。

此外,叶片还具有光感应和信号感应等功能,可以帮助植物感知环境条件的变化并做出相应的调节。

总的来说,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植物生长和发育中至关重要的组织结构。

叶片通过吸收光能并合成有机物质,帮助植物获取能量和营养。

叶片还能够释放氧气,具有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

除此之外,叶片还具有调节水分平衡、呼吸作用、光感应和信号感应等多种功能,是植物体内功能多样复杂的组织结构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血止痛、敛肺平喘
侧柏叶 凉血止血药
清热解毒 凉血消斑
罗布麻叶 平抑肝阳药
枇杷叶 止咳平喘药
番泻叶 攻下药
强心药(强心苷)
抗胆碱药 (莨菪碱和东莨菪碱)
一 叶的组成
一、叶的组成 叶由叶片(blade)、叶柄(Petiole) 和托叶(stipule)三部分组成。 这三部分俱全的叶称完全叶 (completel leaf),如桃、柳月季 等 。 有些植物的叶具有其中的一或 两个部分,称不完全叶 (incomplete leaf) ,如丁香、茶 等。
部 叶脉及脉序
形 态
叶片的质地 异形叶性
叶片的表面性质
二 叶的形态
二、叶的各部形态
(一)叶片的全形 叶片的大小和形状变化很大,随植物种类而异,甚至在同一 植株上,其形状也有不一样的,但一般同一种植物叶的形状 是比较稳定的,在分类学上常做为鉴别植物的依据。叶片的 形状主要是根据叶片的长度和宽度的比例,以及最宽部位的 位置来确定。
• 有的植物叶柄基部有一显著膨大的关节,称为叶 枕。叶枕内有贮水细胞,有调节叶片方向的作用, 即晚上水分充足时叶片直立,白天水分不足时, 叶片展开。叶枕内有膜泡细胞,叶的运动与其细 胞内的内膨压有关,受刺激时,内膨压增大,导 致收缩
气囊 水浮莲
台湾相思树
• 无叶柄 • 贯穿叶-元宝草:生于坡地
叶是对生无柄的椭圆形叶,而老枝上的叶则是互生有柄的镰形叶)
另一种是由于环境的影响,引起叶的形态变化(如慈菇在水中
的叶是线形,而浮在水面的叶是肾形,露出水面的叶则呈箭形)
二 叶的形态
二 叶的形态
(九)叶片的表面性状
叶和其他器官一样,表面常有附属物而呈各种表面特
征。
光滑
如冬青,叶面无
任何毛茸
或凸起,而
二 叶的形态
常见的叶片基本形状: 线形、剑形、圆形、阔椭圆形、长椭圆形、
卵形、阔卵形、披针形、倒卵形、倒阔卵形、倒披 针形等。
二 叶的形态
其他常见的或较特殊的叶片形状还有: 针形,带形,扇形,心形,肾形,盾形,戟
形,匙形,菱形,镰形。提琴形,三角形,鳞形, 管形,偏斜形等。
积雪草
车前 菱
过或接近叶片宽度的四分依据叶片裂隙啊
之一
的深浅分为
深裂
叶裂深度超过叶片宽度的四
分之一
全裂
叶裂深庋几达
主脉或叶柄顶部
二 叶的形态
泥壶菜 羽状全裂
二 叶的形态
(六)叶脉及脉序 叶脉(vein)是贯穿在叶肉内的维管束,是叶内的输导和支持 结构。其中最粗大的叶脉称主脉,主脉的分枝称侧脉,其余 较小的称细脉。
一 叶的组成
珊瑚树 不完全叶
一 叶的组成
(一)叶片 叶片是叶的主要部分,
一般为绿色、薄的扁平体, 有上表面(腹面)和下表面 (背面)之分。叶片的全形 称叶形,顶端称叶端或叶 尖,基部称叶基,周边称 叶缘,叶片内分布有叶脉。
一 叶的组成
(二)叶柄
叶柄是叶片和茎枝相连接的部分,具有支持叶片的作用。
二 叶的形态
二 叶的形态
(四)叶缘性状
常见的叶缘性状有: 全缘、波状、锯齿状、重锯齿、牙齿状、圆齿状、缺 刻状等。
二 叶的形态
二 叶的形态
(五)叶片的分裂
一般植物的叶片常是完整的或近叶缘具齿或细小缺刻,
但有些植物的叶片叶缘缺刻深而大,形成分裂状态;
羽状分裂
常见的叶片分裂
掌状分裂
三出分裂
浅裂
叶裂深度不超
二 叶的形态
(二)叶端形状
叶片的尖端,简称叶端或叶尖。 常见的有:圆形 、钝形 、截形 、急尖、渐尖 、 渐狭 、尾状 、芒尖 、短尖 、微 凹 、微缺、倒 心形等。
二 叶的形态
二 叶的形态
(三 ) 叶基形状
常见的叶基形状有 : 楔形 、钝形 、圆形 、心形 、耳形 、箭形 、戟 形 、截形 、渐狭 、偏斜 、盾形、穿茎、抱茎 等。
叶脉在叶片上分布形式称脉序(venation) 。脉序主要有以 下三种类型:
网状脉序 平行脉序
二叉脉序
二 叶的形态
二 叶的形态
网状叶脉
二 叶的形态
(七)叶片的质地
膜质
叶片薄而半透明如麻黄、天麻的鳞片叶
纸质
质地较薄而柔韧,似纸张样如芭蕉、梧桐叶
草质 叶片薄而柔软 如薄荷、紫苏叶
革质 质地坚韧而较厚,略似皮革如山茶、广玉兰叶
叶柄一般呈类圆柱、半圆柱或扁平。有些植物的叶柄基部或 叶柄全部扩大成鞘状称叶鞘(leaf sheath) ,如当归、白芷等 伞形科植物。
禾本科植物在叶鞘与叶片相接处的腹面的膜状突起 物称叶舌(ligulate) ,在叶舌两旁有一对从叶片基部边缘延 伸出来的突起物称叶耳(auricle) 。
• 叶片与叶鞘交界处内侧的膜 状突起。如禾本科植物水稻 等具有叶舌。它可使叶片向 外倾斜伸出,有利于接受阳 光,同时由于它的生长部位, 能防止昆虫、病菌、雨水等 进入叶鞘筒内。
第三章 植物的器官 第三节 叶
一 叶的组成
叶着生在茎节上,常为绿色扁 平体,含有大量叶绿体,具有向光性。叶 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养料的重 要器官,叶还具有吸收功能,有些植物的 也具有繁殖或储藏作用。
叶类中药一般采用完整而长成
的干燥叶,少数用嫩叶。包括单叶、复叶
的小叶,或带有部分嫩枝等。
银杏叶
、路边杂草丛中。果和根供 药用;果能治肺病、百日咳 ;根能祛风湿,止咳,治腰 痛。
• 苦荬菜-抱茎叶
一 叶的组成
(三)托叶 托叶是叶柄基部的附属物,常成对着生于叶柄基部两
侧。
托叶片状托叶
虎杖(蓼科)托叶鞘 何首乌
二、叶的形态
叶形
叶端
叶 叶基 的 叶缘
各 叶片的分裂
肉质
叶片肥厚多汁 如芦荟、景天、马齿苋叶等
二 叶的形态
(八)异形叶性 通常每一种植物具有其特定形状的叶,但也有一些植物
在同一植株上具有不同形状的叶,这种现象称为异形叶性。
异形叶性的发生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由于植株发育年龄的不同,所形成的叶形各异(如小 檗幼苗期的叶呈叶形,再长出的叶逐渐转变为刺状,又如蓝桉幼枝上的
具有较厚的角质层
被粉
如芸香,叶表面
有一层白粉霜
常见的有:
粗糙
如紫草、腊梅,叶表面具
极小突
起,手触摸
有粗糙感
被毛
如薄荷、毛地黄
冬青 芸香
三、单叶与复叶
(一)单叶 在一个叶柄上只着生一片叶片,称单叶(simple leaf),
如厚朴、女贞、枇杷等。
(二)复叶 一个叶柄上生有两个以上叶片的叶 称复叶(compoun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